小白的故事
A. 管仲與齊桓公一笑泯恩仇的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襄公被殺。襄公有兩個兄弟,一個叫公子糾,當時在魯國;一個叫公子小白,當時在莒國。兩個人身邊都有個師傅,公子糾的師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師傅叫鮑叔牙。兩個公子聽到齊襄公被殺的消息,都急著要回齊國爭奪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齊國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馬攔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對准小白射去。只見小白大叫一聲,倒在車里。管仲以為小白已經死了,就不慌不忙護送公子糾回到齊國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詐死,等到公子糾和管仲進入齊國國境,小白和鮑叔牙早已抄小道搶先回到了國都臨淄,小白當上了齊國國君,即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以後,即發令要殺公子糾,並把管仲送回齊國辦罪。管仲被關在囚車里送到齊國。鮑叔牙立即向齊桓公推薦管仲。齊桓公氣憤地說:「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還能用他嗎?」鮑叔牙說:「那會他是公子糾的師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對公子糾的忠心。論本領,他比我強得多。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業,管仲可是個用得著的人。」
齊桓公也是個豁達大度的人,聽了鮑叔牙的話,不但不辦管仲的罪,還立刻任命他為相,讓他管理國政。管仲幫著齊桓公整頓內政,開發富源,大開鐵礦,多制農具,後來齊國就越來越富強,齊桓公終於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
B. 兔小灰和兔小白的故事完整版
「兔小灰,為什麼我向流星許了那麼多願望卻從來都沒有實現過呢?」
「因回為流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飛去答哪裡啊。」
」真是這樣嗎?」
「我想是吧。因為流星只是被天空拋棄的星星罷了。」
「小灰,快看!」「...流星...」
「小白,剛剛你又許願了?」
「嗯。反正願望是免費的嘛,又不用拿胡蘿卜交換。」
「唉。這次你又許了什麼願?」
「我希望流星能找到它想去的地方。」
——兔小灰和兔小白的故事
C. 童話故事: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
D. 歌曲《小白》背後的故事
《求佛》原唱:誓言
很久以前,有一隻小白狼在
一個孤僻的山村裡,孤獨的生活,而狼在人類心目中的地位比較讓人討厭,總會成為獵人槍下獵物。而這里,卻有個小女孩很喜歡這只小白狼,整天陪伴著它玩耍,
帶著它走遍了村子裡的每一個角落,遊山玩水,小白狼和女孩在一起很快樂,……他們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小白狼受到女孩精心的保護和照顧.
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不幸的事情終於來了,小女孩家要隨家人搬到城裡去了,小女孩知道自己要走了,沒有告訴小白狼,而是陪著它玩了一整天,最後,小白狼累了,睡去了.小女孩用草藤編了一根項鏈掛在小白狼的脖子上,小白狼醒了,高興的不得了.
別離在即,小女孩最後看了小白狼一眼,流著淚走了,上了遠行的車,小白狼知道發生了什麼,它一直追著,可是它怎麼追得上車呢?車子漸漸的消失在小白狼的視線里了,小白狼記住了那個車子的方向……
當月光灑在小白狼的身上,小白狼改變了自己的摸樣,振作了起來,朝西方佛主居住的方向跑著,躲開了無數個獵人的槍,躲開了死亡帶著憂傷來到了佛主的面前,小白狼跪在佛主的面前,求佛主讓它變成人的模樣再見一見小女孩,就這樣跪著,苦苦的求了很多年,終於感動了佛主.
然而,佛主給他了一張契約,變成人的願望需要用三生三世的生命來換取,況且變成人之後,你只能擁有一天一夜的生命了。激動的小白浪答應了佛主給的條件,來到了有小女孩的那個城裡,然而,七年前的小女孩已經長大了,變成如花似玉的大女孩了,小白狼的脖子上帶著七年前小女孩給他編那根的草藤項鏈在城裡苦苦尋找,找遍了每一個角落,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一條小溪邊看到了一個漂亮女孩子在畫畫,一陣輕風吹來,吹起了女孩子的畫,小白狼揀起畫的瞬間,流下了眼淚,因為畫上正是七年前的自己,那隻小白狼....
女孩走過來,正要拿回畫的時候,突然看見這個男孩子的脖子上掛著那根草藤項鏈,男孩告訴了女孩,到了今天這個局面的經過,自己就是那隻七年前的小白狼,
女孩抱住了男孩哭泣著說:「別離後,我一直苦苦求佛,希望我們會再次見面,這一天,我終於等到了,終於見到你了……」變成了狼人摸樣的小白狼擁著女孩坐在月光下,珍惜著眼前的美好,感受著這份愛情的來之不易...男孩在月光下抓了兩只螢火蟲,想送給女孩做紀念,可是當他放開手時兩只螢火蟲交織出了一個「心」!他們知道是他們的愛情,感動了上天!!!
一天一夜,很快就過去了,人模樣的小白狼和女孩再次來到了佛主的面前,這一次,他們求佛,希望再用幾世的生命,來換取今生這一世的情緣,他們講述著他們的愛情,希望能感動上天.然而,小白狼答應佛主的那個契約到了時辰,他們的塵緣盡了,人模樣的小白狼倒了下去……
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小白狼躺在女孩的懷里,對女孩說:「我就要踏過這條奈何橋了,喝了那碗撕心裂肺的孟婆湯之後,恐怕,我們三世也不會相見了,讓我最後一次吻一下你的臉好嗎?」女孩淚流滿臉...人模樣的小白狼用盡了最後的力氣...輕輕的,一個吻別!人模樣的小白狼變回了原形!女孩悲痛欲絕的坐在佛主的面前,小白狼給了女孩刻骨銘心的愛,也給了女孩刻骨錐心的痛,女孩對佛主說:「我們還能不能能不能再見面……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還是那麼深刻……我真的真的好愛他……如果再給我們一些時間,我真的願意用幾世時間來換我們一生的情緣……」佛主閉上眼,不說話。女孩癱坐在地上,用眼睛痴痴望著他們認識的地方……
E. 誰知道重耳和小白的故事,盡量詳細點謝謝了。
在公元前666年,晉獻公派32歲的重耳守護蒲城。前656年,重耳遭到驪姬之亂的迫害,離開了晉國都城絳,到蒲城,他父親晉獻公派勃鞮謀殺重耳,勃鞮割斷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牆僥幸逃走。重耳的母親是戎族,他決定往翟族人的地方逃跑。前651年,晉獻公逝世,荀息當國相,驪姬立他兒子奚齊為國君,里克殺了驪姬和奚齊,荀息自殺,里克派人迎接重耳回國即位,重耳辭謝,時年47歲。
前650年,重耳的弟弟夷吾登君主寶座,自立為晉惠公。 前644年,晉惠公派勃鞮第二次追殺重流亡公子重耳耳,重耳沒死,決定不能在翟族地區多留。他聽說齊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決定去齊國給齊桓公效勞,他同時希望得到齊國的幫助和保護。重耳在齊國過安逸的生活,放棄了恢復君位的願望。齊桓公送了他20輛馬車,並許配了宗族之女齊姜給重耳。
前639年,趙衰、咎犯有一天在一棵桑樹下商量如何離開齊國,一個女奴在桑樹上聽到他們的對話,回宮以後偷偷的告訴了重耳的妻子齊姜。齊姜因為害怕女奴泄露秘密,不但沒有給她獎賞,而且馬上把她給殺了。齊姜也勸告重耳趕快離開齊國,但是重耳不肯。
因此,趙衰等人讓重耳喝醉了,把重耳抬到馬車上離開齊國國都臨淄。重耳醒來的時候已經太晚了,他感到非常憤怒,拿了戟欲殺舅舅狐偃,幸虧沒有成功。重耳和他的忠臣到了曹國。曹共公聽說重耳的肋骨連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時候,偷看了他的裸體。因為曹共公對他如此無理,重耳有怨恨心。
在趕往楚國的路上,重耳飢渴萬分,介子推將自己煮熟的大腿肉給他吃。 前638年,楚國打敗宋襄公軍隊不久以後,重耳到了宋國。宋襄公款待他,並送他二十輛馬車。後來重耳到了鄭國,鄭文公拒絕接待他。到了楚國,在一次同楚成王打獵中,遇見了貘,它刀槍不入,楚王犯難,最終魏犨空手將它打敗,狐毛建議用溫水浸泡,泡軟後製成上等皮衣。
楚成王設宴接待他,並問他以後打算如何報答楚國。重耳回答「萬一晉國和楚國之間發生了戰爭,我願意命令軍隊撤退三舍(即九十里)」。楚國大夫子玉建議楚成王馬上殺死重耳,以免給自己留下後患,但是楚成王沒有採納他的意見。最後,重耳到了秦國,秦穆公熱烈接待他,並把五個女子許配給他,其中有秦穆公的親生女兒懷嬴。 (參考《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5)小白的故事擴展閱讀
晉文公的流亡,是因為晉國乃至東周列國持續不斷的動亂導致的。起點是晉獻公晚年廢長立幼,逼死太子申生,驅逐群公子。而公子重耳只是被驅逐的兒子中的一個,另一個兒子則是公子夷吾,後來的晉惠公。此外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公子,也在驅逐之列,只是沒有留下事跡。
公子重耳剛開始逃亡到了蒲城,公子夷吾逃到了屈城。但隨後晉獻公發出追殺令,群公子在晉國徹底呆不下去了,於是紛紛逃亡外國。重耳逃亡到了狄人的地盤,而夷吾逃亡到了梁國。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二十六年)九月,晉獻公去世,晉國開始陷入進一步的內亂,晉國大夫里克連續殺害了晉獻公的兩名幼子奚齊與卓子,公子夷吾則借機與秦穆公達成土地割讓交易,誘使秦穆公和齊桓公擁立自己為君,是為晉惠公。
晉惠公八年(前643年),晉惠公擔心哥哥回國,於是派人繼續追殺公子重耳,於是重耳繼續踏上流亡之路。他先來到衛國,但沒有得到優待,於是奔齊,在齊桓公的照顧下過了幾年安省日子。
春秋時的諸侯在國內往往要面對「小宗強,大宗弱」的局面,小宗的公族分出去後成為強大的卿大夫。「魯有三桓,鄭有七穆。」政出多門則人心渙散。晉獻公在位時「晉侯圍聚,盡殺群公子」這種血腥手段為晉國弱公族提供了範例。
這項措施多年之後造成了「六卿強,公室卑」最終演變為三家分晉。但在當時,有利於集中君權,提拔功臣。如戰神先軫能為中軍帥,賢臣趙衰被拜為卿,欒枝可以作下軍將,范武子士會最初只是晉文公的車右。這些人才都為晉國的文襄霸業立下了不世之功。
晉文公之弟惠公在韓之戰被俘後,大夫瑕呂飴甥「作爰田」即承認土地的私有,開始扶持封建土地經濟。「作州兵」不僅僅在「國人」中徵召士兵,還允許「野人」參軍,擴大徵兵面。晉國軍隊之後曾一度擴充到六軍。
F. 小白文故事大綱
一、 類型:都市、青春、言情、軍事、歷史、其他、懸疑,幻想類包括:玄幻、奇幻、穿越、修真。二、 基調:正劇、喜劇、悲劇、輕松、爆笑、暗黑文字建立:普通,搞笑,傷感,唯美三、 全文字數:(寫大概字數) 四、 內容的梗概: 1:起因: 2:發展: 3:轉折: 4:高潮: 5:結束主線情節設定: 1,主線: 2,輔線 : 3,事件線 : 4,感情線(高潮、起伏、低谷): 5,注意前後邏輯:(一個新文的整體的故事梗概,就是你想要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寫清晰主線。最少500字。) 五、 出場人物:主角:角色一 ①.姓名:取名就隨作者喜好。但小編建議取名不要取一些生僻的字,讀者把文看完了都不認得那個字念什麼就悲劇了。名字要簡單容易記! ②.人物外貌(發色發型眼睛攜帶物品):外貌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脾氣,比如:眉心有「川「字的人,容易生氣,性格較為急躁等等…… ③.性格介紹:直脾氣,自尊心強,愛恨分明等。 ④.人物背景:現代啊古代啊完全不限,如果是架空也需要一個復雜的背景,襯托出角色社會地位,能力等等。 ⑤.技能:古代的就寫會啥武功:降龍十八掌啊,一陽指啊之類。現代文就寫角色特長,比如誰會小提琴啊,鋼琴啊……這個特長是不限。角色二:同上格式↑ (一般主角是兩個:男主、女主,主角詳細。)配角:配角一 ①.姓名 ②.人物外貌(發色發型眼睛攜帶物品): ③.性格介紹: ④.人物背景: ⑤.技能(古代的就寫會啥武功:降龍十八掌啊,一陽指啊之類。現代文就寫角色特長,比如誰會小提琴啊,鋼琴啊……這個特長是不限)配角二配角三 …… (有幾個配角寫幾個,配角是襯托主角的,可詳可略寫,作者自己心裡清楚角色重要性就好。) 人物關系:李逍遙——蜀山仙劍派第27代掌門、趙靈兒及林月如的丈夫、李憶如的父親、景天徒弟李三思之子、林青兒與巫王的女婿、酒劍仙的徒弟、林家堡的乘龍快婿 趙靈兒——女媧後裔、苗疆公主、李逍遙妻子、李憶如的母親、林青兒與巫王的女兒、紫萱和林業平的外孫女、仙靈島的主人 林月如——林家堡大小姐、林天南的女兒、李逍遙第二任妻子、劉晉元的表妹、李憶如的繼母 阿奴——白苗少主、南蠻王之女、白苗族長、愛慕李逍遙。(俺用《仙劍奇俠傳》的人物關系來舉例子,看過後大家會明確如何寫人物關系。)六、 細化情節。 1、什麼背景下,主角相遇 2、發生什麼事件破壞了角色之間關系 3、又發生了什麼事兒誤會怎麼解決的,角色之間關系恢復如初啥啥啥的…… 4、…… 5、…… 6、…… 7、…… (這細節大家寫清楚,寫文時候看大綱能夠一目瞭然就可以。)七、 結尾的設定: 1:死,主角死一個,另一個悲劇了。 2:大團圓:相愛的人在一起了,所有的磨難都解除,全部快樂幸福了…… 3:留懸念型:結局時給讀者以懸念性,讓人猜不主角的未來如何 4:揭秘型:文章到最後,秘密一個個的揭開 5:…… (結局設定有無數種方式。作者的故事劇情發展到最後的走向在寫文起初就定好,設定結局如何如何…… 八、 文案:文章一打開就是作者的文案,文案一般都是作品的簡介。作品簡介:三百字內將故事的特點寫出來,目的是吸引讀者,讓讀者有一種想要看文的沖動。小說的關鍵字:寫角色的名字或者文章的類型
G. 春秋時 管仲和小白之間的故事
齊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齊國內亂,兩個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見時機成熟,都想急忙設法回國,以便奪取國君的寶座。魯庄公知道齊國無君後,萬分焦急,立即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後來發現公子小白已經先出發回國。管仲於是決定自請先行,親率30乘兵車到莒國通往齊國的路上去截擊公子小白。
人馬過即墨30餘里,正遇見公子小白的大隊車馬。管仲等公子小白車馬走近,就操起箭來對准射去,一箭射中,公子小白應聲倒下。管仲見公子小白已射死,就率領人馬回去。其實公子小白沒有死,管仲一箭射中他的銅制衣帶勾上,公子小白急中生智咬破舌尖裝死倒下。
經此一驚,公子小白與鮑叔牙更加警惕,飛速向齊國挺進。當他們來到臨淄時,由鮑叔牙先進城裡勸說,齊國正卿高氏和國氏都同意護立公子小白為國君,於是公子小白就進城,順利地登上君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
(7)小白的故事擴展閱讀
管仲拜相
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管仲輔佐公子糾。為支持糾繼位,管仲曾以箭射小白,小白詐死,提前回國繼位,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齊桓公。小白做了國君,鮑叔牙舉薦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鮑叔牙勸道:「難得的是臣下忠於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豈射鉤可比呢?」
在鮑叔牙的力薦下,齊桓公決定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管仲在齊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齊國的霸業,而齊桓公也成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個霸主。
H. 姜小白詐死繼位講的是什麼故事
春秋初期,齊襄公失德無道,朝中一片混亂,他的弟弟公子(姜)小白由鮑叔牙保護逃到莒國,另一個弟弟公子糾由管仲保護逃到魯國。不久,齊襄公被殺。大夫高國派人到莒國迎小白回國當國君;魯國國君聽到消息後,也立即派人送公子糾回齊國,想讓他當國君,同時命管仲先領兵去莒國通往齊國的必經之路,好阻擋小白回齊。
管仲率兵到了某地,正好碰上小白一行。管仲射出一箭,恰巧射在小白的帶鉤上,小白未受傷。這時,小白靈機一動,身體往後一倒,假裝被射死了。管仲信以為真,派人飛報魯國國君,魯國人以為小白已死,就不慌不忙地送公子糾到齊國。誰知,小白早已進入齊國國都,並已登上國君寶座,他就是後來在齊國進行改革,使齊國成為春秋時第一霸主的齊桓公。
I. 公子小白的黃泉路上相見故事
黃泉相見的故事是鄭庄公的。
春秋時代,鄭國國王鄭武公娶了一位夫人,叫做武姜,她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鄭庄公,小兒子共叔段。在生大兒子時,武姜氏難產受到驚嚇,一直不喜歡鄭庄公。後來,鄭庄公繼承了王位,武姜氏就同共叔段約好日期,准備里應外合,取代鄭庄公。鄭庄公得知這一消息後,,很快平息了叛亂。鄭庄公對母親和弟弟的做法很生氣,一怒之下,把武姜氏安置到城潁軟禁起來,並且向她發誓說:「不到死後埋入黃泉,決不相見了!」
過了一段日子,鄭庄公忽然良心發現:不管她做了什麼對不起自己的事情,但她畢竟是自己的母親,她生了自己,把自己養大,自己怎能這樣對待她呢?又轉念一想,自己是個國王,發誓說過的話又不能隨便收回,這可怎麼辦呢?鄭庄公左右為難,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整天悶悶不樂。
這一天,鄭庄公又在發愁,忽然潁考叔前來看望他。潁考叔負責管理疆界,是出了名的孝子。他帶了一些土產禮物進獻給鄭庄公。鄭庄公留他吃飯,在飯桌上,潁考叔把菜碗里的肉,挑出來放到另一個碗里,自己卻吃得很少,鄭庄公覺得奇怪,便問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呀?」
潁考叔回答說:「小人家有年邁的母親,平時我給她做的飯菜,她都吃過了,就是沒吃過國王您賞賜的肉,請讓我把肉帶回去轉贈老母,盡一點孝心吧!」
鄭庄公感慨地說:「可羨你有母親可以孝敬,唯獨我卻不能盡孝心了!」
「這是為什麼呀?」潁考叔不解地問。
鄭庄公將軟禁母親的前後經過說了一遍,又嘆了一口氣說:「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後悔也來不及了。」
潁考叔想了一下說:「國王不必發愁,我有個主意。您可以挖條隧道,下及泉水,您同母親在那裡相見,既見到了母親,又不違背誓言,別人還能說什麼呢?」
鄭庄公聽從了潁考叔的主意,與母親在隧道里相見,並向母親請罪,母子又恢復了親情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