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人的小故事
1. 名人讀書小故事(50字)
1.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
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2. 關於公正的名人小故事
關於公正的名人小故事有:
1、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諸葛亮為奪取天下大業,於公元228年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在討論人選時,諸葛亮不顧眾議,決定提拔談起軍事頭頭是道的馬謖為鎮守戰略要地街亭的最高指揮官。
馬謖出兵街亭之前,曾立下軍令狀,表示若有差失,則乞斬全家。但是,馬謖率兵到達街亭之後,沒有聽從諸葛亮「在山上扎營太冒險」的囑咐,自以為熟讀兵書,更不聽副將王平的勸告,屯兵於山頭。他自信地說,兵法有雲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後生。
最終,馬謖被曹魏名將張郃圍困在山頭,斷了水糧,馬謖兵敗而回。馬謖失守街亭,戰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諸葛亮北伐曹魏的計劃也隨之流產。為此,諸葛亮下令將馬謖革職入獄,斬首示眾。斬首之時,全軍落淚,諸葛亮亦失聲痛哭。
(2)關於名人的小故事擴展閱讀:
1、公正,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意為公平正直,沒有偏私。沒有偏私是指依據一定的標准而言沒有偏私,因而,公正是一種價值判斷,內含有一定的價值標准,在常規情況下,這一標准便是當時的法律。
2、公正一詞出自:《荀子·正論》:「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公正則下易直矣。
3. 歷史名人簡短小故事
1、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
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2、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大嫂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
後來有一個老者,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3、漢文帝親嘗湯葯
有一次漢文帝母親生病一直沒有好轉,漢文帝不分曰夜盡心照顧母親,把侍奉母親當成一件大事來做,怕宮女不夠細心,漢文帝服侍母親的病,總是很殷勤,看護得精心周到。
夜間睡的時候,眼睛沒有閉好過,衣帶沒有解開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的覺。對於母親的湯葯,必定親自嘗嘗,看看會不會太燙或太苦,才放心地端給母親服用。漢文帝侍奉母親,卻從不懈怠,母親足足病了三年,他也服侍了三年,母親的身體才好轉過來。
4、指鹿為馬
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把持朝政,不但獨攬大權,更想進一步登上帝位。他為了試探朝中的大臣是否服從他,便想出一條計策來當眾檢驗。
他叫人牽了一頭鹿來獻給秦二世,並在群臣面前指著鹿說:「這是我獻給您的馬。」秦二世笑道:「丞相跟我開玩笑吧?明明是一頭鹿,怎麼說成是一匹馬呢?」
趙高於是問左右的大臣:「這究竟是鹿還是馬?」大臣們大都害怕趙高,所以有的人默不作聲,有的人為了討好趙高,就說獻上的是馬,只有小部分正直的大臣堅持說是鹿。趙高暗中記下了那些正直大臣的名字,後來就借故把他們殺害了。
5、蘇軾之房梁掛錢
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
6、范仲淹斷齏劃粥
北宋著名學者、政治家、軍事家范仲淹在童年時期,就酷愛讀書。由於家境清貧,上不起學,10歲時住進長山醴泉寺的僧房裡發憤苦讀,每天煮一小盆稀粥,凝結後,用刀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再切幾根鹹菜,就著吃下去。這就是後世傳為佳話的「斷齏劃粥」的故事。
4. 關於名人惜時小故事
1、列寧惜時
有一篇回憶錄寫到,一位同志向列寧匯報工作,列寧批准了他的計劃,並問道: 「那麼你們什麼時候開始呢?」
「明天開始」那位同志說。
列寧卻批評他說:「為什麼不今天開始呢?就是現在!」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列寧是非常珍惜時間的。
2、柯羅惜時
一位青年畫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給大畫家柯羅請教,柯羅指出了幾處他不滿意的地方。
」謝謝您!」青年畫家說:「明天我全部修改。」
柯羅激動地問:「為什麼要明天?你想明天才改嗎?要是你今晚就死了呢?」
可見柯羅是多麼珍惜時間。
3、邱吉爾勤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三巨頭之一的邱吉爾,平均每天工作十七個小時,還使得十位秘書也整日忙得團團轉,為了提高馳緩的政府機構的工件效率,邱吉爾還制定了一種體制,他給那些行動遲緩的官員們的手杖上,都貼了一張一張「即日行動起來」的簽條。
4、不閑一日
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無論是畫蝦、蟹、小雞、牡丹、菊花、牽牛花,還是畫大白菜, 無不形神兼備,充韻生動,奧秘晚窮。
據說他在八十五歲那年的一天上午,寫了四幅條幅,並在上面題詩:「昨日大風,心緒不安,不曾作畫,今朝特此補充之,不教一日閑過也。」
5、巴爾扎克的時間表
巴爾扎克在二十年的寫作生涯中,寫出了九十多部作品,塑造了兩千多個不同類型的人 物形象,他的許多作品成了世界名著。
他的創作時間表是:」從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說,在圓椅里坐十二個小時,努力修改和創作,然後從中午到四點校對校樣,五點鍾用餐,五點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
6、惜時如金
徐特立於1929年赴法勤式儉學時,已經43歲了,然而他卻信心十足,惜時如金 ,所以不到一年時間,他就初通了法語,可以到工廠去做工,實行勤工儉學了。
5. 十個名人小故事
一、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小時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鋼琴前面,按著琴鍵細聽,並努力彈出他曾經聽到過的音樂。一次,莫扎特的父親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歲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寫東西。
父親問他在干什麼,莫扎特說他正在寫鋼琴協奏曲。父親把五線譜紙拿過來一看,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朋友說:「你看,他寫的這些又正確又富有意義啊!」天資加上勤奮和用心,這就是神童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