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外強中乾的故事說什麼

外強中乾的故事說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2-09 05:49:43

1. 黔驢技窮啥意思

比喻有限的一點技能也已經用完了,現在多用於諷刺一些虛有其表,外強中干,無德無才的人。
故事出自柳宗元的《黔之驢》。
原文: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這里有兩個字是沒打出來。。是古字,如今已經沒有了。)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盪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譯文:
黔這個地方本來沒有驢,有一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載運了一頭驢進入貴州。運到後卻發現它沒有什麼用處,就把它放到山下。老虎看見它,覺得它是一個又高又大的傢伙,把它當作神。老虎藏在樹林里偷偷看它,漸漸地出來接近它,小心謹慎的樣子,不了解它。
有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非常害怕,便逃到遠處,認為它將要咬自己,非常恐懼。但是老虎又來來回回地觀察它,覺得它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似的。老虎逐漸熟悉了驢的叫聲,又走近了一些,在它的前前後後走動,但始終不敢搏擊它。老虎又更加對驢態度親近而不莊重,碰撞、倚靠、沖擊、冒犯驢,驢禁不住發怒,就用蹄子踢老虎。老虎於是很高興,盤算這件事說:「驢的本領只不過如此罷了!」於是跳起來大吼了一聲,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才離開。
唉!驢子形體龐大,好象很有法道,聲音宏亮,好象很有本領,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點,那麼老虎雖然兇猛,也因為疑慮畏懼而終究不敢進攻;而現在卻落得這個樣子,真是可悲啊!

2. 作文中不積累沒成功的例子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
一隻舊鍾對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鍾說:「每年我們要走3200萬次。」小鍾聽後吃驚不已,「要我做這么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舊鍾說:你不用害怕,你只要
沒秒要擺一下就行了。「小鍾將信將疑,但最終還是聽從了老鍾的話,最終擺了3200萬次。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成功源於積累。
的確,沒有一點一滴的積累,成功總不會眷顧那些外強中乾的紙老虎
。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些人好高騖遠,喜歡追求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結果總是鬱郁而終,,卻始終不了解其中的緣由。殊不知,只有積跬步,才能致千里。
古時也不乏有許多腳踏實地從點滴做起的名人。東晉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就是其中一位。他幼時勤奮練字,每天都要去前門的池水中涮筆,久而久之,以至於後來池水都變了黑色。這才成就他斐聲於世的好字。由此可見從小事做起的重要意義,成功來源於持之以恆的努力。
滴水穿石是自然給予我們的哲思,「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亘古不變的真理,沒有腳踏實地的努力而打假作虛,結果一定不如人意。《傷仲永》的悲劇:一個人即使再
有天賦,不接受後天的教育和學習,沒有一點一滴不斷積累自己的知識,最終一定會成為平庸之輩。相反,如果做到了這些,,那麼相信《傷仲永》將不再成為中國
歷史的一個遺憾。

3. 成語故事外強中干

成語故事外強中干:
春秋時代的晉獻公死後,晉公子夷吾版結束逃亡生活,回到晉權國繼承王位當上了國君。
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經答應過秦穆公,若是有一天夷吾能夠有機會回國當上國君,夷吾就把五座城鎮割讓給秦國,當作救命之恩。可是,當上國君之後的夷吾並沒有實現諾言。
後來秦國發生飢荒,晉惠公也沒有伸出援手幫助秦國,秦穆公為此懷恨在心。後來,秦穆公發兵攻打晉國,很快就打到晉國的一個城鎮,為了抵抗強大的秦軍,晉惠公親自領兵反抗。他下令拉戰車的馬,一定要用鄭國的駿馬。有位大臣看到,連忙對晉惠公說:「鄭國的馬看起來雖然很強壯,但是實際上卻很虛弱,打起仗來一緊張就會不聽指揮。到那時,進退不得,大王還是不要做此決定吧!」但是晉惠公一點都不願意聽大臣的勸告,果然,沒多久晉惠公的馬車就出不聽指揮,而晉惠公一下就被秦軍捉住,當了俘虜,晉國因此而大敗。
慶鄭所說的「外強中干」這句話,後來就成了成語。「外」是外表,表面;「中」是中間,內部;「干」是乾枯、空虛。用來形容外表強大、實際上內部力量空虛。

4. 外強中乾和色厲內荏有什麼區別,

1、「外強中干」與「色厲內荏」 這兩個成語都有:外表上很強大、兇猛,實質上很軟弱、空虛的意思。

2、但有區別: 「外強中干」是「外表強壯,中心空虛」的意思。

以下舉例說明:

(1)、「困獸猶斗」是一切反動派的本性,「外強中干」是國民黨將軍們的特點。(孫蘊英《疾風落葉》)

(2)、「天地良心,反正不是高海臣打發我來的就是啦!」劉栓兒外強中乾地撒了一個謊。(管樺《將軍河》)


(3)、梁志勇這種雄糾糾、氣昂昂的威武氣勢,把那個貌凶膽虛、外強中乾的鬼子嚇破了膽!(郭澄清《大刀記》)

(4)、這些外強中乾的傢伙,端著槍闖進院後,擺出一副如臨大敵的架勢,忽地圍住了梁永生和魏大叔。(郭澄清《大刀記》)例1用作主語,例2用作狀語,例3例4用作定語,這四例中的「外強中干」換作「色厲內荏」也說得通。「色厲內荏」的「厲」是兇猛,「荏」是軟弱,整個成語「外表強硬而內心懦弱」的意思。

(5)、彷彿兩個了階級,在較量著精神、意志和力量!一個殘暴兇狠,色厲內荏;一個巍然如山,凜然不可侵犯。(黎汝清《萬山紅遍》)

(6)、對毛主席的這一光輝指示,「四人幫」怕得要死,恨得要命,千方百計地加以封鎖,充分暴露了他們色厲內荏、外強中乾的本質。

(7)、他早年在茂盛堂家扛長工時,因為老狐狸剋扣工錢,他血旺火盛,大發雷霆,把個色厲內荏的茂盛堂家嚇得當場跌下太師椅,睡了半年床。

(8)、周武想到這里,便色厲內荏地用拳頭擂了一下桌子。(黎汝清《萬山紅遍》) 例5用作謂語,例6例7用作定語,例8用作狀語,例5例7例8中的「色厲內荏」都可換作「外強中干」,

例6「色厲內荏」與「外強中干」連用,但也可以前後互換。

從以上用例的比較可以看出,這兩個成語都有外表強大實質虛弱的意思,但有區別,主要區別在語體風格上,「色厲內荏」多用於書面語,「外強中干」則書面語、口語都能使用。

(4)外強中乾的故事說什麼擴展閱讀:

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或片語構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別人一件事,提出一個問題,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種感慨。它的句尾應該用上句號、問號或感嘆號。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在分析並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加以說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這樣造:「我站在廣場上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因為「瞻仰」是懷著敬意抬頭向上看。

2、用形容詞造句,可以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或事物的形狀進行具體的描寫。如用「鴉雀無聲」造句:「教室里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說笑嬉鬧,再也沒有人隨意走動,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了。」這就把「鴉雀無聲」寫具體了。

3、有的形容詞造句可以用一對反義詞或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來進行,強烈的對比能起到較好的表達作用。如用「光榮」造句:「講衛生是光榮的,不講衛生是可恥的。」用「光榮」與「可恥」作對比,強調了講衛生是一種美德。

4、用比擬詞造句,可以藉助聯想、想像使句子生動。如用「彷彿」造句:「今天冷極了,風刮在臉上彷彿刀割一樣。」

5、用關聯詞造句,必須注意詞語的合理搭配。比如用「盡管……可是……」造句:「盡管今天天氣很糟,但是大家都沒有遲到。」 這就需要在平時學習中,把關聯詞的幾種類型分清並記住。

6、先把要造句的詞擴展成片語,然後再把句子補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組成「增添設備」、「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後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5. 一個千字上下是方塊磚頭打一成語

外強中干

解題過程:像千的字其實是干字,外面是磚牆,內諧音是強,答案容就是外強中干。

【成語】: 外強中干

【拼音】: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解釋】: 干:枯竭。形容外表強壯,內里空虛。

【出處】: 《左傳·僖公十五年》:「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外強中干,進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5)外強中乾的故事說什麼擴展閱讀

【舉例造句】: 一切反動派都是外強中乾的紙老虎。

【拼音代碼】: wqzg

【近義詞】:外剛內柔、外方內圓

【反義詞】:外柔內剛、外圓內方

【歇後語】: 一棵大樹枯了心;打腫臉充胖子

【燈謎】:紙老虎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空架子

【英文】: outwardly strong and inwardly weak

【故事】: 春秋時期,秦國進攻晉國。晉惠公看中一匹鄭國產的好馬,執意要騎它迎戰。大臣慶鄭認為這匹馬只是外表看上去很強壯,而實際很脆弱,無法駕馭,不能打仗。晉惠公根本不聽勸告。結果那匹馬戰場受驚陷進爛泥坑,晉惠公成為俘虜。

6. 什麼成語故事字最少

成語簡介
成語,chengyu,idioms(周祖謨)

語言詞彙中的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漢語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例如:

言簡意賅 勇往直前 相反相成 實事求是

誨人不倦 經年累月 千鈞一發 緣木求魚

削足適履 七手八腳 細大不捐 坐井觀天

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其中有古書上的成句,也有從古人文章中壓縮而成的片語,還有來自人民口裡常說的慣用語。有些意義從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從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別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棟」、「虎踞龍蟠」、「東山再起」、「草木皆兵」之類,在漢語成語里佔有一定的比例。漢語歷史悠久,成語特別多,這也是漢語的一個特點。

成語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最主要的一點是慣用語和諺語是口語性質的,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幾乎都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而慣用語和諺語總是鬆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於四個字。例如「快刀斬亂麻」、「九牛二虎之力」、「驢唇不對馬嘴」、「前怕狼,後怕虎」,這是常說的慣用語;「百聞不如一見」、「真金不怕火煉」、「有志者事竟成」、「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是一些經驗之談,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屬於諺語一類。成語跟慣用語、諺語是不一樣的。

成語大都有一定的出處。如「狐假虎威」出於《戰國策·楚策》,「鷸蚌相爭」出於《燕策》,「畫蛇添足」出於《齊策》,「刻舟求劍」出於《呂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於《韓非子·難勢》,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歸趙」出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破釜沉舟」出於《史記·項羽本紀》,「草木皆兵」出於《晉書·苻堅載記》,「一箭雙雕」出於《北史·長孫晟傳》,「口蜜腹劍」出於《唐書·李林甫傳》,都是歷史上的故事。至於截取古書的文句用為四字成語的更為普遍。如「有條不紊」取自《尚書·盤庚》「若綱在綱,有條而不紊」,「舉一反三」取自《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痛心疾首」取自《左傳》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禮」取自《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嘗不分庭抗禮」,「奴顏婢膝」取自晉代葛洪《抱朴子·交際》「以岳峙獨立者為澀吝疏拙,以奴顏婢膝者為曉解當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其他採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為數很多。如「憂心忡忡」出自《詩經·召南·草蟲》,「外強中干」出自《左傳》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勞」出自《孫子·軍爭》,「水落石出」出自蘇軾《後赤壁賦》,「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韓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裡常說的一些四字慣用語也可以歸入成語里來。如「咬文嚼字」、「拖泥帶水」、「陽奉陰違」、「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類,與成語的結構相同。在成語中也有些是接受外來文化而出現的。如「天花亂墜」、「當頭棒喝」、「不可思議」、「不二法門」都是。

成語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則不達」、「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語一般所以用四個字,這與漢語本身句法結構和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有關系。

四字的語法結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主謂式:名副其實、盛氣凌人、杞人憂天、胸有成竹;

動賓式:好為人師、莫名其妙、視為畏途;

聯合主謂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聯合動賓式:知己知彼、養精蓄銳、防微杜漸、發號施令;

聯合名詞式:粗心大意、南轅北轍、鏡花水月;

聯合動詞式:突飛猛進、勇往直前;

動補式:逍遙法外、問道於盲;

兼語式:以鄰為壑、令人生畏。

成語的結構是多種多樣的,上面只是簡單舉例的性質。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 形象鮮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對比以及加重的措辭方法。如「陽奉陰違」、「外強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慄」等各有妙用。所以文學家對成語的運用都非常注意

7.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戰國:完璧歸趙(藺相如)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卧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秦: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窮圖匕見(荊軻)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 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 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雲)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8. 黔之驢這個故事的要說明一個什麼道理

沒有真才實學的人遲早會露出馬腳。
驢:外強中干
老虎:敢於斗爭
寓意:有些東西盡管貌似強大,其實並不可怕,只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定能戰勝它

9. 外強中乾的寓言故事.

袁術色厲膽薄,官渡之戰被曹操打敗。告戒人們不要外強中干,要有勇有謀。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