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的故事
❶ 解縉文思敏捷是怎樣的故事
一日,永樂帝問解縉:「你知道夜來宮中有喜嗎?可做一詩,以資留念。」
解縉內應聲便吟容詩道:「皇家昨夜降金龍。」
成祖說:「是女兒。」
解縉續吟道:「化作嫦娥下九重。」
成祖說:「已經死了,投入水中了。」
解縉道:「料是世間留不住,翻身跳入水晶宮。」
成祖贊解縉文思敏捷,賞賜有加。
做臣子的本領之一是說話、吟詩必須隨機應變,像上述喜劇性應對,就充分反映出解縉「善變」的應對才能。但無論怎麼變,都離不開吉祥語、慶賀語以及適切皇上心境的祝頌語,這都是解縉善於修辭的硬功夫。
❷ 解縉對聯故事
解縉,明朝洪武年間有名的才子,兒時便有金榜神童之美譽。5歲時,父教之書,應口成誦;7歲能屬文,賦詩有老成語;10歲,日涌數千言,終身不忘;12歲,盡讀《囚書》、《五經》,貫穿其義理......
解縉一生最大的功績是他親自主持了《永樂大典》的編纂工作。
至今還流傳著許多他對對子的故事。
解縉七歲時,有一天,父親帶他去江里洗澡。父親脫下衣服掛在江邊樹枝上,向解縉吟出一句上聯:「千年老樹當衣架;」解縉望瞭望煙波浩渺的大江,立即對道:「萬里長江作浴盆。」
又有一次,解縉的父親與友人弈棋,友人仰望高空,忽吟一上聯請解縉父親續對:「 天當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解父苦思良久不能對答,這時在旁觀棋的解縉介面對道:「地作琵琶路當弦,哪個能彈。」
有一天早上,他母親叫他掃地、放雞,他隨口應道:「打掃堂前地,放出籠里雞。」他母親說:你又吟詩啦!解介面道:「分明是說話,又道我吟詩。」
一日,有個富豪子弟聽說解縉的父母是做豆腐生意的,便故意問他父母「貴干」, 想奚落他一番。解縉明白他的意思, 吟出一副對聯答道: 「嚴父街前肩擔日月, 慈母屋裡手轉乾坤。」
一天,解縉摘來一朵花,擺在學堂座位上玩耍,猛見老師進來,嚇得連忙塞進袖子里。老師見了,隨口說出一聯:「 小子袖裡暗藏春色;」解縉怕老師責怪,於是恭恭敬敬地對道:「大人堂上明察秋毫。」老師見機敏,出口成對,不禁笑了,沒有怪罪他。
解家在曹尚書府對面,曹家園里有一片翠竹。正對解家大門。一年春節,解縉在大門上貼了一副對聯:「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曹尚書看了,覺得這是諷刺曹家有竹無書,不是書香門第,很是氣惱,忙叫人把竹子砍光。解縉見了,不聲木晌地在原對聯下添了兩字:「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曹尚書更氣了,叫僕人把竹樁連根刨掉。解縉於是又在原對聯下添了兩字:「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曹尚書無可奈何,只好暫時作罷。後來曹尚書聽說對聯是小孩解縉所作,不勝諒訝,忙派人請解縉入府相見,尚書故意不開正門.讓解縉從小門進.解縉嫌門窄.曹尚書借機取笑他:「 小犬乍行嫌路窄;」解縉一聽,分明是捉弄自己,便反手一擊,對道:「大鵬展翅恨天低。」表明自己是大鵬。把曹尚書比下去了。
又過了幾年,解縉長大了,曹尚書想試試解縉有無長進,請他去赴宴。他剛來到門口:曹尚書便迎出來,指著門前的石獅子出了上聯:「岩獅子頭頂石香爐,何日得下?」解縉脫口對出下聯:「泥判官手執生死簿,幾時勾銷?」
進到中堂,牆上掛著一張「劉海戲金蟾」的畫,堂中桌上擺著一副象棋,曹尚書指畫出一聯:「 龍不吟,虎不嘯,魚不躍,蟾不跳,笑煞落頭劉海;」解縉略加思索,指著案上的棋子答道:「車無輪,馬無鞍,象無牙,炮無火,活捉塞內將軍。」
曹尚書忽見壁上有一幅《月夜杜鵑圖》,也來不及細想,就信口出了一聯道:「月下子規喉舌冷;」小解縉見他行文已亂,故意照式對個下聯說:「花中蝴蝶夢魂香。」
誰知曹尚書只顧後,不顧前,一見別人句子有毛病,馬上挑剔說:「試問花中蝴蝶,倘不睡去,哪來的夢魂香甜?」
小解縉又眨眨眼睛說:「然而月下子規,也未必啟口,喉舌之冷,一樣無從說起!」 曹尚書一聽,啊喲,我也錯了!便問小解縉:「那麼依你說又當如何?」
小解縉說:「如果把『月下』改作『啼月』,『花中』改作『宿花』,豈不是『舌冷』『夢香』?」
曹尚書欲要叫好,但又反問:「你既然早已知道,為何將錯就錯?」
小解縉笑道說:「因為老爺失口在先,解縉之所以將錯就錯,無非是步老爺後塵,照葫蘆畫瓢罷了。」
入席後,尚書見解縉穿著一件綠袍子,其色頗近青蛙綠,
便出一聯相戲:「出水蛙兒穿綠襖,美目盼兮;」解縉乍一聽,沒找到適當的對句,正愁間,桌上剛好上來一道大紅蝦,他見尚書穿的那件紅袍正似蝦色,又猛地聯想到曹尚書迎送客人總要點頭彎腰,於是馬上得了下聯:「落湯蝦子著紅袍,鞠躬如也。」
曹尚書惱羞成怒罵道:「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解縉也毫不客氣地,馬上還以顏色:「一馬落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題)。」
曹尚書呷了一口酒,面對牆上掛的一幅墨跡,脫口就說:「醉愛羲之跡;」解縉隨口吟就:「狂吟「白也」詩。」(註:「白也」,取自詩聖杜甫評李白的詩句「白也詩無敵。」此聯平仄考究,「也」與「之」虛詞相對,使聯語妙趣橫生。)
曹尚書馬上又出一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解縉立即答對:「日照龍鱗萬點金。」
曹尚書額上冒汗,但還不肯認輸,就又出一聯道:「眼珠子,鼻孔子,珠子還在孔子上;」(這聯里鑲嵌了孔子和朱子),解縉冥思片刻,遂得一聯回敬:「眉先生,發後生,後生更比先生長。」
此聯寓意深刻,暗含譏諷,可謂頗具匠心。
一日,曹尚書又邀解縉進府,想試試,解縉近來的學業,是否長進。於是,你來我往地,又對了幾聯後,曹尚書一直未占上風。於是,便使用最後絕招;利用「諧音」雙關,企圖「一石三鳥」壓倒解縉。他出的上聯是:「庭前種竹先生筍;」解縉立即對出:「廟後栽花長老枝。」
曹尚書笑道:「我這上聯的意思是,庭院前面種的竹子,先長出了竹筍。」解縉說:「我下聯的意思是,廟後頭栽的花,長出了老枝。」
曹尚書又道:我的上聯另有別解。說是庭院種的竹子,長得不好,教書先生把它砍了,所以是:「庭前種竹先生損;」解縉馬上接著說:我這下聯也還有層意思,說的是廟後栽的花被風吹斜了,長老用木棍把它支撐起來,故有:「廟後栽花長老支。」
曹尚書哈哈大笑:解神童有所不知,我這上聯,還有第三個意思,說的是庭前種竹子,教書先生詢問別人,這是什麽原因,所以是:「庭前種竹先生詢;」解縉拍手笑道:曹大人,別急,我這下聯也另有意思,是說廟後栽上花,小和尚急急忙忙地去告訴長老,長老說早已知道了。所以是:「廟後栽花長老知。」
一年端午節,解縉去岳父徐泰家賀節,正好徐泰的另外兩個女婿也來了。岳父那天來了興致,把三個女婿叫到一起,指著門上掛的菖蒲、艾葉和院子里的花木,讓他們作副即景對聯。解縉沒有禮讓,隨口吟出上聯:「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 徐泰見兩個女婿半天對不出來,就叫解縉自己續對,解縉指著院中花木說:「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這副對聯很巧。前兩種花木連起來同第三種花木同音,後面還說明了它們的性質和開花時間。
某日,朱棣得到一把進貢的摺扇,象牙扇骨,細絹扇面,一面畫了幅山水,另一面還潔白如雪,皇帝甚為喜愛,便要解縉在扇面題字。解縉接過扇子,見那幅山水頗有唐人王之渙《涼州詞》的意蘊,便不假思索將這首詩題上去。皇帝看了,贊不絕口,還讓大臣們一一欣賞。當摺扇傳到解縉的政敵高熙手中時,高熙冷冷一笑,上奏皇帝:「解縉恃才自傲,欺君罔上,竟敢愚弄萬歲。」朱棣不解其意,高熙指著扇面說:「這首《涼州詞》,連3歲幼童都背得出來,解縉卻故意漏掉詩中之字,分明是蔑視聖上。」朱棣再一細看,才發現扇面上的《涼州詞》少了一個「間」字,寫成了「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頓時,聖顏大變,將扇子丟給解縉。
解縉一看,也暗自吃驚。不過,情急之下,還是顯示了他的才子本色。解縉從容答道:「剛才未及說明,我只是不願照搬原詩,遂將《涼州詞》改作一首小令。」說罷,朗聲讀道:「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朱棣與高熙聽了,明知解縉是在應急補救,可人家補得天衣無縫,也只好作罷。
有一天,皇上對解縉說:「你知道宮中夜來有喜事嗎?你可作一首詩來。」解縉於是說:「君王昨夜降金龍。」皇上於是說:「是個女兒。」解縉便說:「化作嫦娥下九重。」皇上說:「已經死了。」解縉又說:「料是世間留不住。」皇上說:「已經把她投到水裡了。」解縉又說道:「翻身跳入水晶宮。」皇上本來打算用詭辯的話難住他,等聽到這詩,深深嘆服解縉的才思敏捷。
❸ 解縉對聯故事大全 解縉對聯故
解縉七歲時,隨父親去長江洗澡,父親把脫下的衣服掛在老樹上說了:
上聯:千年老樹為衣架
解縉望著波瀾壯闊的江水,馬上對出了:
下聯:萬里長江作浴盆
大官命人送來上聯:
小犬無知嫌地窄,
解縉不假思索地答道:
大鵬展翅恨天低。
大官只好開門相迎。他見解縉穿著綠色的衣服,又奚落道:
出井蛤蟆穿綠襖,
解縉笑笑,指著大官的紅袍說:
落鍋蝦公著紅袍。
大官家園內草木繁茂,百花齊放,大官出上聯:
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
解縉脫口而出下聯: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❹ 解縉的故事
千年老樹為衣架
萬里長江作浴盆
明朝解縉七歲時,隨父親去長江洗澡,父親脫下衣服掛在老樹上說了上聯,解縉即答了下聯。
明代學士解縉的故事
解縉巧對諷權貴
明朝翰林大學士解縉堪稱詩詞名家,他自幼聰明好學,7歲能詩善文,且生性剛直。
一次,告老還鄉的李尚書不信解縉有此高才,他宴請幾個權臣顯貴作詩,派人叫解縉前來應對,想有意當眾奚落他一番。
解縉來到李府,只見大門緊閉。家人說主人吩咐要他從小門進入,他站在大門口硬是不走小門。李尚書聞情走來大聲說:「小子無才嫌地狹」;解縉即答:「大鵬展翅恨天低。」尚書聽了大吃一驚:呵,這小子口氣倒不小,忙命人打開中門相迎。
剛入席,一權貴便想借題嘲笑他母親在家做豆腐,父親挑上街叫賣的貧寒身世,對他說:「聽說才子能出口成對,今日請你以你父母職業為題如何?」解縉聽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戶挑日月上街賣;手把乾坤日夜磨。「眾人聽了,無不拍案叫絕。那權貴卻魚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顯貴見解縉身穿綠襖,便也出一上聯譏諷他:「井裡哈蟆穿綠襖」;解縉見那人身穿紅襖,靈機一動說出下聯:「鍋中螃蟹著紅袍」。那顯貴聽了暗想:這小子好厲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卻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無理發泄,只好自認倒霉。
酒過三巡,尚書欲壓服解縉,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說:「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解縉聽罷,用腳在地上一頓,說:「地作瑟琶路作弦,哪個能彈!」口氣比他還高。尚書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這時,解縉舉杯祝酒說:「難得今日群才雅集,我願題贈一聯助興」。尚書聽罷,忙叫人拿來文房四寶,解縉揮毫舞墨,然後擲筆大笑而去。眾人走過來一看,瞠目結舌地半天說不出話來,原來這是一副借物寓諷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解縉巧對曹尚書
明代有個學士叫解縉,是一個有名的才子。據說,他六七歲就能吟詩作對,人們都稱他為「神童」。他家與曹尚書家的竹園相對,於是他便在自己家的門上貼了一幅對聯:
門對千竿竹
家藏萬卷書
曹尚書見了很不愉快,心想:我家的竹園景色哪能讓他借用呢?於是,他就命令人把竹子砍去一截。解縉見了,就在對聯下面各添一字:
門對千竿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曹尚書更加生氣,馬上命令人把竹子全部砍光。解縉見後又在對聯下面各加一字:
門對千竿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這一次,曹尚書感到十分驚奇,就讓人把解縉叫來。解縉來到曹家時,見正門關著,就高聲說:「正門不開,這可不是迎客的道理。」曹尚書在門內說:「我出上聯,如果你對得出下聯,我便開門迎接。」接著,念道:
小犬無知嫌路窄
解縉對道:
大鵬展翅恨天低
曹尚書又念一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解縉立刻接出下聯:
地當琵琶路當弦,哪個能彈
曹尚書聽解縉對答如流,連稱「奇才」,馬上開了正門迎接。待解縉進了屋裡,曹尚書便問:「你父母是做什麼生意的?」解縉想起父親每天賣水,早晨、夜晚水桶里映出了太陽和月亮的影子,母親紡線織布,雙手忙個不停,就回答:
嚴父肩挑日月
慈母手轉乾坤
曹尚書聽了,不得不佩服解縉的奇才。
❺ 解縉的故事《鋸子》的意思
解縉的《鋸子》,是以物抄喻人。詩意是說,鋸子是巧匠公輸般製造的,鋸起來能得心應手,它鋸掉的是木頭上的「曲邪」部分,但不會隨意損傷「棟梁材」的部分。
鋸子
[明]解縉
曲邪除盡不疑猜。
昔日公輸巧制來。
正是得人輕借力。
定然分別棟梁材。
❻ 解縉的故事
其一
明代解縉才調宏達,尤善詼諧。據說某道士對解縉十分敬慕,特意拿了自己的畫像來拜見,恭恭敬敬地請解縉為其題詩。
解縉接過畫像,當即筆走龍蛇般連寫了三個「賊」字。道士一見,又驚又怒,正欲發作,只見解縉含笑從容續寫,連同前面所寫的三個「賊」字,成了一首頗有情趣的題畫像詩:
賊、賊、賊,
有影無形拿不得。
只緣偷卻仙丹葯,
而今反作蓬萊客。
「蓬萊」是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道士作了「蓬萊客」,就意味著成了仙,相傳八仙過海就是從蓬萊閣起程的。
此詩先說這位道士是賊,接下來遂將「賊」字妙解為對其修行的稱贊。難怪道士讀罷,由驚怒轉為驚喜,千謝萬謝而去。
其二
朱棣為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後起兵自稱「靖難」,奪取帝位,即明成祖,年號永樂。據說朱棣當了皇帝之後,為立太子事一時拿不定主意。這時,解縉正奉旨纂修《永樂大典》,很受永樂皇帝朱棣的賞識。朱棣於是就此事密召解縉,解縉進得宮來,就立太子事發表自己的看法:「立子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人心歸附,若棄長立次,必興爭端。」因朱棣自己不是長子,對此說不感興趣,心中仍存猶豫。
正在這時,內宮太監送來一幅名為《彪虎圖》的畫:一隻白額回首望身後幼虎,情狀甚為親呢。解縉見此圖,當即吟詩曰:
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
朱棣聽了,知道解縉是借著題詩婉轉進諫,頗受啟示,當即決定立長子高熾為皇太子,即後來的仁宗。
其三
相傳,永樂皇帝有一天突然對解縉說:「你知道昨夜宮中有喜事嗎?你就此吟首詩吧!」
解縉就「有喜」二字,想到可能是皇後生產,便吟:
君王昨夜降金龍,
把皇子喻為「金龍」,本是吉語。豈料永樂皇帝卻說:「生的是個女孩。」
解縉眼珠一轉,馬上續道:
化作嫦娥下九重。
通過一個「化」字,將生男改為生女,可謂巧妙自然,天衣無縫。
永樂皇帝本是藉此題為難解縉,於是故意嘆口氣說:「可惜剛出生便告夭折。」
解縉早有準備,脫口應道:
料是人間留不住,
永樂皇帝又說:「已將屍體扔到池塘里去了。」
解縉轉口又吟:
翻身跳入水晶宮。
這場君臣對話,充分表現了解縉出口成章,應付自如,正因為如此,才使避諱之語得以巧妙妥帖的解釋。
其四
某翁家資巨富,一日為夫人祝壽而大擺宴席,並再三邀請解縉赴宴。解縉感到盛情難卻,便前往祝賀。
酒酣耳熱之際,某翁請解縉題詩慶賀。解縉乘著酒興,當即應之道:
這個婆娘不是人,
聽到這句不恭之語,舉座皆驚,某翁及其子更是怒氣沖沖。解縉不以為然,從容續道:
九天仙女下凡塵。
原來如此,眾始莞然。及其轉句,又聽解縉念道:
兒子個個都是賊,
眾復愕然。只見解縉收句雲:
偷得蟠桃獻母親。
某翁之子頓時轉怒為喜,眾賓客交口稱贊。
其五
雞冠花屬莧科一年生直立草花,以其卓然挺立的肉質花序有如雄雞之冠而得名。
有一次解縉與永樂皇帝在花園遊玩,皇帝突然命解縉以雞冠花作詩,解縉略一思索,起句道:
雞冠本是胭脂染,
一語剛落,只見皇帝從身後取出所執白雞冠花,說:「不是胭脂紅,是白的。」解縉隨機應變,當即又吟:
今日為何淡淡妝?
只因五更貪報曉,
至今戴卻滿頭霜。
解縉應對如流,用語不凡,聯想奇妙,皇帝聽了甚為高興。
其六
解縉自幼好學,出口成章。這年春節,他在後門上貼了一副春聯:
「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
對門的員外看了,很不高興,心想,只有像我這樣的人家,才配貼這副對聯,就命僕人把竹子砍了。不一會,家人來報,解縉的春聯改成了:
「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
員外聽罷,非常惱火,令人把竹子連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聯又改為:
「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其七
明代才子解縉到一大商賈家收稅款。事前,商賈家調皮的女兒在宅前貼上對聯,心想,看你解稅官怎麼進屋。對聯雲:
閑人免進,盜者休來。
解縉看罷一笑,叫人拿來筆往門聯左右各添三字便挺胸而入。商賈女兒出門一看,不得不佩服這位年輕稅官文思敏捷,巧補天成。原來解給將對聯補寫為:
閑人免進賢人進,盜者休來道者來。
❼ 解縉上疏講的是什麼故事
明朝永樂皇帝想到江西吉安一帶遊玩,傳下聖旨,要吉安知府築路修橋接駕。內
解縉得知此事容,暗想:皇上每次巡遊奢侈揮霍,百姓稅收加重,勞役徒增,致使民不聊生。這次一定要設法勸阻皇帝,打消巡遊念頭,使吉州百姓免受災難。於是,他連夜趕寫了奏摺,次日上朝,面奏皇上。
皇上一見奏文,勃然大怒:「解縉,天子出遊,乃施恩澤於民間,你因何阻撓?」解縉不慌不忙地說:「皇上息怒,解縉上書,實為龍體之安著想。皇上有所不知,吉州自古有『吉水急水』之稱,那裡山高無路,唯有從水路走,水急浪大,豈不驚了聖駕。」
皇上想了想,說:「我命吉州府打造巨舟,難道鎮不住『急水』嗎?」解縉笑著說:「縱然有巨舟,卻難過峽江縣。江西有句俗話『峽江峽江,壓斷手掌』,那裡江窄暗礁多,莫說巨舟,就是竹排也很難通過。」說著,解縉招招手,一位下官捧著一隻條盤走來,盤中放著一條扁魚。解縉呈上扁魚說:「皇上請看,此魚產於峽江,江窄久而久之,連魚身子也壓扁了。」皇上看後,信以為真,就取消了游吉州的打算。
❽ 解縉的故事
明朝初年的大才子解縉,幼年時就聰明過人。據說他14歲居家讀書時,門前正對著一位財主的成片竹林,他便在自家門口貼了一幅對聯:「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受到很多人的稱贊,傳誦說這對聯寫得有意境、有豪氣。那位財主聽了,心裡不大高興,想,我的竹子倒替他長了才氣,真是豈有此理。便派人把竹子都砍了,料想這回對聯不對頭了,他該撕去了。誰知解縉看了滿坡的竹碴子,反倒又把對聯加長了,變成了「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這一改,不僅仍符合實景,而且下聯的意思更好了。四鄉的人都跑來看對聯,笑話財主小肚雞腸。財主一氣之下,乾脆派人把竹子連根挖起,狠狠地說:「我叫你們對竹長、對竹短,這回連竹根子也沒了,非把對聯撕了不可。」解縉看到財主滿頭大汗地指揮人挖竹根,知道又是沖著對聯來的,沒等他們挖完,回家又寫了兩個字,加在對聯的下面,這回成了「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財主看了,哭笑不得。
一位告老還鄉的曹尚書聽說了解縉三寫對聯的故事,便邀他到家裡,要他當面吟詩,想看看他的才華。曹尚書出了題目《雞冠花》,解縉隨口就吟出:「冠花本是胭脂染。」首句剛出,曹尚書忽然從衣袖中取出白雞冠花,說:「不是紅的,是白的。」解縉不慌不忙吟出下面的句子:「今日為何淺淡妝?只因五更貪報晚,至今戴卻滿頭霜。」曹尚書聽了,連連叫好。
永樂年間,解縉科舉高中,明成祖朱棣欽授翰林學士,命他主編《永樂大典》,解縉經常隨侍皇帝左右。朱棣見他學識淵博,吟詩聯句對答如流,便經常出些難題考他。一次,朱棣對解縉說:「愛卿,寡人有位後妃夜裡生了個孩子,你為朕做首詩吧。」解縉立即吟詩恭賀道:「吾皇昨夜降金龍,」朱棣說:「是個公主,不是太子。」解縉馬上改吟:「化作嫦娥下九重。」朱棣又說:「可惜已經死了。」解縉介面道:「料是人間留不住,」朱棣道:「已命太監拋入金水河裡去了。」解縉續吟道:「翻身跳入水晶宮。」朱棣聽了哈哈大笑道:「愛卿真會隨機應變啊!」
望採納!
❾ 解縉對聯的故事大全
解縉對聯故事大全;一、以狗嘲舉人;年紀尚小的解縉,早已出口成章,能言善辯,有神童之;蛤蟆蟈蟈鬧庭園,蹦東蹦西討人惱;;解縉聽他出口傷人,也很惱怒,毫不客氣地道:;瘋狗汪汪咬門坎,搖頭搖尾惹客笑;在座眾人聽後,無不捧腹大笑;二、以花助秀才;吉水城有個出名的美貌才女,以才招婿,慕名而來的人;一日,一個英俊瀟灑的縣中秀才匆匆而至,小解縉便上;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
解縉對聯故事大全
一、以狗嘲舉人
年紀尚小的解縉,早已出口成章,能言善辯,有神童之稱。吉水城有個紳士,附庸風雅,喜歡結交文人。一天,那紳士宴請名士,解縉父子也在邀請之列。其中有一個並無真才實學的舉人對解縉道:「我有一個上聯,你若對不出,便早早丟了神童的稱號吧。」說完便道出上聯:
蛤蟆蟈蟈鬧庭園,蹦東蹦西討人惱;
解縉聽他出口傷人,也很惱怒,毫不客氣地道:
瘋狗汪汪咬門坎,搖頭搖尾惹客笑。
在座眾人聽後,無不捧腹大笑。
二、以花助秀才
吉水城有個出名的美貌才女,以才招婿,慕名而來的人不少,但能進門的卻很少,那些紈絝子弟只好在門外團團轉,因為門上貼著一副上聯: 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
一日,一個英俊瀟灑的縣中秀才匆匆而至,小解縉便上前看他如何應對。但那秀才望門興嘆,也只搖了搖頭,便愁眉苦臉地轉身而去。解縉竟覺可惜,便追上前去笑道:「大哥哥,要進此門有何難哉?」秀才急道:「難道你能對出此聯?」解縉點了點頭,說道: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秀才大喜道:「真不愧為小神童,大哥哥不知如何謝你。」那秀才在小解縉的幫助下,終於迎來洞房花燭夜。
三、改聯服尚書
解縉自幼聰敏,曾夢五色筆,筆上有花。一次,他的族祖抱他在膝上,笑問他:「小兒何所愛?」他應聲作了首詩:
小兒何所愛?夜夢筆生花;
花根在何處?丹府是吾家。
解縉家和歸隱的曹尚書門對門,曹府門前有一片竹林。一年,解縉在門上貼上一副春聯:
門對千竿竹;
家藏萬卷書。
曹尚書見了,心中十分妒忌,便命人將好好的一片竹林砍成了竹樁。解縉見了,心中有數,便在聯尾各加一字,變成:
門對千竿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曹尚書見後越發生氣,命人將竹樁連根拔起,誰料解縉看後,又將對聯改成:
門對千竿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曹尚書無可奈何,遂在春節過後解縉父子登門作客時,有意為難解縉,要他走小門。解縉不允,曹尚書便出了一個上聯:
小犬無知嫌路窄;
解縉立即應道:
大鵬展翅恨天低。
曹尚書見他對答如流,也沒甚麼話好說了。
四、對句贏竹林
一天,曹尚書出外訪友,傍晚時醉醺醺騎在馬上回家。聽得馬蹄打在橋上得得作響,忽生一聯,急忙找解縉對句:「我有一聯,你若能對上,我便將屋前的竹林輸給你,若對不上,你便認輸不得再稱神童。」解縉點頭,曹尚書便道:
馬過木橋蹄打鼓;
解縉忽見母親出來喂雞,幾粒穀子掉在銅盆上,幾只雞正在啄食,叮咚作響。解縉喜道:
雞啄銅盆嘴敲鑼。
曹尚書只好認輸,將竹林輸與解縉,並道:「我的幾個不爭氣的兒子,有你一半聰明就好了」。
五、索球賞紋銀
一次,解縉與小夥伴們玩踢球,其中一人用力過猛,將球踢進了將軍家的花園中。由於將軍是當地一個有權有勢的人,小朋友們誰也不敢入內要球。解縉挺胸大步上前,被守門的家丁攔住,兩人便在門前吵了起來。那將軍出門見是解縉,便對家丁道:「休得無禮,快放神童解縉進來。」解縉進門後有禮貌地說明原委,將軍笑道:「我出個上聯,對得好重重有賞,對不好就不還球給你。」解縉說道:「既是將軍有令,解縉莫敢不從。」將軍便指著掛在牆上的龍虎圖說道:
畫圖中,龍不吟,虎不笑,見個童子,可笑可笑;
解縉看見桌台上一棋盆內,正有一殘局,隨即答道:
棋盆內,車無輪,馬無轡,喝聲將軍,莫跳莫跳。
將軍又驚又喜,忙命人將球取來,又打賞紋銀百兩給解縉,親切地說道:「銀子助你上學,好好用功,將來必有作為,有空別忘了來看看老朽。」
六、續聯道實情
明朝洪武年間,吉水遭受水災及蝗蟲,民不聊生。災情報到京城,皇帝便命欽差察看。就在欽差到達災區時,途中遇上兩個醉漢。大臣遂以此為由,堅決不開倉賑災。縣令只好苦苦哀求。欽差沒法,便想了個刁難的方法道:「要開倉,先要對個句。」說完,便道出上聯:
紅綠交加,醉漢不知南北;
縣令苦苦思索,怎麼也對不出下聯。此事傳到解縉耳中,他急如星火般走到縣衙,往欽差面前一站,大聲說到:「下聯早已有了。」隨著說出下聯:
青黃不接,窮人賣盡東西。
大臣見下聯對得工整,又道出了實情,只好立即開倉賑災。
七、金水橋巧對
解縉兒時和父親在南京住了一段時間,很多文人都喜歡與解縉來往,一起吟詩。有一次,一個叫鬍子祺的和解縉一起來到金水河畔,信步上了金水橋。只見沿河兩岸長著金線細柳,柳絲懸垂水面,三兩漁人垂釣河畔。鬍子祺即景生情,便對小解縉道:「我有一聯,請你對下聯。」說完便道出上聯:
金水河邊金線柳,金線柳穿金魚口;
解縉忽見橋下有一女子,正在叫賣玉簪花,便眼前一亮,說出了下聯: 玉欄桿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頭。
眾人一聽,紛紛拍手叫好。
八、「果然名不虛傳」
南京有一名妓叫蕭素素,能詩善對,頗有才名。許多文人都想結交她。但蕭素素潔身自愛,恃才傲物,定下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來者必先應對,能對便見。不少人因此而敗興。後來有人請得解縉來,想壓倒蕭素素為大家出氣。那天,解縉與一班才子前往相訪,蕭素素久仰解縉之名,破例梳洗相見,還親自為他獻茶。當解縉伸手去接茶之際,蕭素素卻把手縮了回去,口中吟道:
三分分勻香茶,解解解元之渴;望君品出味中味,莫道煙花個個非良子; 解縉一聽,倉促間想不出恰當的下聯,蕭素素見他面有難色,不忍相迫,示意他先將茶接過去。解縉接過茶杯,見下聯早已貼在茶盤上:
一朝朝罷聖主,行行行院之家;見姊誠為才上才,方知塵寰處處有能人。 解縉無比感激地照念出下聯,蕭素素便對大家說道:「果然名不虛傳。」解縉十分敬佩她的才華和品德,從此便將蕭素素當姊姊看待。後來解縉成了翰林學士,便設法為蕭素素脫籍,救了她出了風塵。
九、賢者堂而皇之
一天,解縉應一位朋友去閑聊。可當解縉到朋友家門前時,只見門上貼了一副聯:
閑人免進;
盜者休來。
解縉陷入沉思:我今天之來,既非閑人,也非盜者,而且是應約而來,朋友為何如此無禮?但他仔細再看,發現對聯的下方還留有空白處,門邊還放著筆墨。解縉恍然大悟:朋友有意讓他續對,才可入內。解縉想了想,便提筆將對聯續成:
閑人免進賢人進;
盜者休來道者來。
解縉寫完,便推門入內。朋友一見便道:「我門上不是寫著閑人免進的嗎?」解縉笑道:「你再去門上看看,我今天以賢者之身,堂而皇之進來,令你蓬蓽生輝,還不謝我?」朋友一看門上的對聯,哈哈笑道:「老兄真是籌高一碼。」
十、好友相對作樂
解縉年輕時,曾在一友人家中作客。友善對,二人相逢少不免作樂一番。友出了一上聯:
天當棋盤星當子,誰人敢下?
解縉稍為思索,隨手指道: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能彈?
朋友指著門外石獅子再出一聯:
石獅子頭頂焚香爐,幾時了得?
解縉眼珠一轉,又對出下聯:
泥判官手拿生死簿,何日勾銷?
朋友聽罷,覺得解縉非同凡響,自己卻已才盡,又沒有好上聯,好不尷尬,忽見杯中映出牆上蒲葉,即景再出一聯:
杯中傾蒲葉;
解縉望瞭望園中,手指石榴花笑道:
人面笑榴花。
朋友見解縉對答如流,十分敬佩。
十一、巧對兩姨夫
一年中秋節,解縉夫人三姐妹都連同夫婿一起到父親家中拜節。一家人喝酒賞月,好不高興。解縉岳母令三個女婿吟詩作對助興,兩個姐夫早就欲與解縉比試,此時當下叫好。大女婿先發制人:「小姨丈先來吧,就以你父母的貴干為題,作一對子。」解縉知他有意嘲弄自己出身,但仍神色自若地說道:
嚴父肩挑日月走街巷;
慈母手推磨石轉乾坤。(日月指大小燒餅,乾坤指上下兩片磨石)
一副對聯,信手拈來,道出解縉父親早起叫賣燒餅,母親半夜磨豆腐的情景。大女婿心中暗暗佩服小姨丈的才華,又手指壁上的聖人圖說出了一上聯:
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孔夫子指孔子,關夫子指關羽)
吟罷還故作謙虛地說:「出得不好,還請小姨夫對出下聯。」
解縉脫口說道:
寫春秋,演春秋,兩部春秋。(指孔子定春秋,關羽夜讀春秋)
在他們互相對句時,二姨夫卻在苦思,當解縉話音一落,他便手指窗外,說出一上聯來:
朝朝朝朝朝朝應;
大家順著他的手看去,見有座龍王廟,知他所說是天天有人朝拜,且有求必應。
解縉想起文水河水漲水落,奔流不息,便對出下聯:
長長長長長長流。
大家一聽,都高聲叫好。
十二、揍皇上陞官
朱元璋駕崩後,小皇帝是個昏庸無能之人。眾位大臣商議,如何好好勸告皇上。解縉卻道:「皇上昏庸,光勸不行,要狠狠揍他一頓。」大臣們都嚇得面如土色。第二天,大臣們照例上朝,解縉忽然跑到皇帝面前,照面就是一巴掌。皇上結結巴巴道:「反了,快把解縉拿下來!」眾人只想解縉今天肯定要斬頭了,殊不知皇上卻捂著臉道:
解縉惡,解縉打,解縉揍皇上;
眾大臣卻覺得好笑,皇上挨揍,還有心思出聯。解縉卻不慌不忙地說: 蚊子咬,蚊子叮,蚊子欺君王。
皇上怒道:「胡說,何來蚊子?」解縉卻道:「皇上請看。」眾人一看,解縉掌心上果然有一隻蚊子。皇上立即命人為解縉松綁,並升他為翰林學士。
十三、「猴子」對「畜生」
一天,解縉應同僚之請赴宴。席間,一位自命不凡的當權大臣見他年紀很輕就當上了京官,處心積慮要奚落他一番。便道:「解學士,老臣有一上聯,可能對上?」解縉笑道:「不妨賜教吧。」那大臣便陰陽怪氣地道:
二猴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
解縉明知他借對句(鋸)為名,實把自己比作小猴子,也毫不示弱,稍一思索,便道:「大人,晚生對上來了,但恐令人不快。」那大臣道:「但對無妨,但對無妨!」解縉道:
一馬陷足污泥內,老畜生怎能出蹄。
解縉以出題(蹄)為借口,罵當權大臣為老畜生,以牙還牙。
大臣聽後,滿面通紅,在座者莫不笑爆肚皮。
十四、都是聯語闖的禍
一年冬天,一名朝官設宴賀壽,解縉同一班大臣到賀,席上吟詩作對,熱鬧非常。這時,錦衣衛紀綱站起來,胡亂吟唱,借吟詩為名,尋人開心為實。解縉想煞煞他的威風,便對紀綱說道:「解某不才,出一上聯向足下求教,望勿見笑。」紀綱不知原由,還故作謙虛。解縉道: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紀綱不學無術,自不能與解縉相比,當然對不出下聯來。半晌,解縉解嘲地道:「既然大人不屑一對,就我自己對了吧。」然後說道: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紀綱聽後,方知解縉是沖他而來,便懷恨在心,以後欲設計陷害解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