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取長補短的故事

取長補短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3:50:44

⑴ 有關取長補短的故事

意思: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
故事:孟子是儒家學說的典型代表,是我國戰國時期的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學術淵博,仁義善良,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尊敬。每當人們遇到困難,碰到問題的時候,總會向孟子請教。而孟子也會非常和藹客氣地給人講解道理,提供好的建議。他很喜歡幫人排憂解難,解決問題。
戰國時期,有很多分散的諸侯國,有的諸侯國強大,有的諸侯國弱小。滕國就是一個非常弱小的國家。很多強大的諸侯國都想侵略它,佔領它的土地和人民。滕國弱小不敵各個大的諸侯國,也不能容忍那麼多的國家來欺負自己。舉國上下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只好去尋求大國的保護(protect)。滕文公覺得一味地讓大國來保護也不是長遠之計。況且大國是不會白保護滕國的,它會提出很多的條件。要得到它的保護就必須答應這些條件,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只有讓滕國自己富強起來才不會再受其他國家的欺負,也不必再求大國的保護。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可是滕國的人不知道怎樣才能使國家富強起來。於是滕文公就召集所有的大臣來討論商量強國之計。但是討論(discuss)了半天,他們也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國家富強起來。他們聽說了孟子的名聲後,滕文公就親自向孟子請教。孟子勉勵滕文公,告訴他如果想要國家富強就必須實施仁政。孟子說:「孔子有個弟子叫顏淵,這個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徒弟,深得孔子的真傳。顏淵就曾經說過『舜是怎樣的人,我也就是怎樣的人。全天下有作為的人都應該像舜那樣。』滕國把土地寬闊的地方截下來,補在短小的地方,就可以組成一個正方形,那每邊之長至少也有五十里。只要實行仁政,肯定能把它治理成一個富裕強大的國家。」
後來,人們就根據孟子的話,歸納了「取長補短」這個成語

我們為人處事要善於取長補短,積極地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加完美。呃~

⑵ 關於取長補短的故事

【解釋】: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
1\有一天,大象和螞蟻發生了一場爭論,他倆都認為自己的力氣比對方大。大象指著一棵大樹對螞蟻說:「你能拔起這棵樹嗎?」螞蟻無能為力,大象就用鼻子把樹連根拔起。螞蟻走到一片草葉前,對大象說:「你能搬動這片草葉嗎?」大象無論如何也不能用鼻子捲起地上的草葉,而螞蟻卻能背起草葉輕松自如地走動。最後,他們請天神來評判。天神聽了他們各自訴說的理由,也無法判斷誰的力氣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各有所長,對待別人的優缺點要取長補短
2\戰國時期,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還要他截長補短,發揮地區優勢,以仁政來治理天下,滕國可以成為一個強國。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

⑶ 取長補短的童話故事100字以上

取長補短的故事
森林王國里發生了一件事情。小鴨子和小貓原來是一個好朋友。可有專一天小貓對小鴨子屬說:「你看你走路走得這么慢,我和你做朋友向簡直羞辱了我!有本事你和我比比,看誰更厲害!」小鴨子不幹了它跑到森林國王---獅子那裡告狀。兒子國王說:「一天後你召集全森林王國的動物到小溪旁的大樹那兒等我」。搜索
一天後全森林的動物都齊刷刷地大樹那兒等著,一個也不少。過了一會兒兒子國王來了,它宣佈道:「今天小鴨子和小貓要在這里進行一場比賽請大家做裁判,比賽規則是:它們要游過小溪走過獨木橋,再爬上樹摘下個蘋果,跑到終點線,誰先跑到終點線就是勝利者。」
一聲令下之後,小鴨子撲通一下跳進河裡游過了河,小貓遲遲下不了河,因為它不會游泳。小鴨子它搖搖晃晃地想走過獨木橋。可是它沒走幾步就掉進河裡,這時小貓對小鴨子說:「小鴨子你先過來馱我游過去,我再馱你走獨木橋怎麼樣?」小鴨子連聲稱好,它們一起,齊心協力闖過了所有的關卡,同時得了冠軍。獅子國王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我們要取長補短,才能做得更好!」

⑷ 取長補短 成語故事

  • 取長補短_成語解釋

  • 【拼音】:qǔ cháng bǔ ǎn

  • 【釋義】: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

  • 【出處】:《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典故〕孟子是儒家學說的典型代表,是我國戰國時期的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學術淵博,仁義善良,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尊敬.每當人們遇到困難,碰到問題的時候,總會向孟子請教.而孟子也會非常和藹客氣地給人講解道理,提供好的建議.他很喜歡幫人排憂解難,解決問題.
    戰國時期,有很多分散的諸侯國,有的諸侯國強大,有的諸侯國弱小.滕國就是一個非常弱小的國家.很多強大的諸侯國都想侵略它,佔領它的土地和人民.滕國弱小不敵各個大的諸侯國,也不能容忍那麼多的國家來欺負自己.舉國上下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只好去尋求大國的保護(protect).滕文公覺得一味地讓大國來保護也不是長遠之計.況且大國是不會白保護滕國的,它會提出很多的條件.要得到它的保護就必須答應這些條件,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只有讓滕國自己富強起來才不會再受其他國家的欺負,也不必再求大國的保護.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可是滕國的人不知道怎樣才能使國家富強起來.於是滕文公就召集所有的大臣來討論商量強國之計.但是討論(discuss)了半天,他們也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國家富強起來.他們聽說了孟子的名聲後,滕文公就親自向孟子請教.孟子勉勵滕文公,告訴他如果想要國家富強就必須實施仁政.孟子說:「孔子有個弟子叫顏淵,這個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徒弟,深得孔子的真傳.顏淵就曾經說過『舜是怎樣的人,我也就是怎樣的人.全天下有作為的人都應該像舜那樣.』滕國把土地寬闊的地方截下來,補在短小的地方,就可以組成一個正方形,那每邊之長至少也有五十里.只要實行仁政,肯定能把它治理成一個富裕強大的國家.」
    後來,人們就根據孟子的話,歸納了「取長補短」這個成語.

⑸ 成語取長補短的故事

取長補來短_成語解釋
【拼音】:源qǔ cháng bǔ ǎn
【釋義】: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
【出處】:《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還要他截長補短,發揮地區優勢,以仁政來治理天下,滕國可以成為一個強國。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

⑹ 有關「取長補短」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1、 取長補短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孟子的人。他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很受人們的尊敬。無論人們有什麼困難,有什麼不懂的,都去向他請教。他會給人們提供好的建議,從而幫助人們排憂解難。

當時的滕國是個非常弱小的國家,很多大國都想欺侮它。滕國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去尋求大國的保護。滕文公覺得一味讓大國保護也不是長久之計,只有讓滕國真正富強起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使國家富強起來。於是,他就和大臣們商量這件事,但討論了半天,一直沒有想出一個令人滿意的辦法。

後來,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

孟子首先勉勵滕文公,要想使國家真正富強,就必須實行仁政。孟子說:「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意思是說,現在的滕國,如果把長的地方去掉,然後補到短的地方,方圓大概有百里吧!若以仁政來治理,滕國肯定能變得富裕強大。

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

2、取長補短的道理:

大象和螞蟻爭論,認為自己的力氣比對方大。大象對螞蟻說:「你能拔起這棵樹嗎?」螞蟻無能為力,大象就用鼻子把樹連根拔起。螞蟻對大象說:「你能搬動這片草葉嗎?」大象無論如何也不能用鼻子捲起地上的草葉,而螞蟻卻能背起草葉輕松自如地走動。這個故事與孟子進諫的思想主旨有異曲同工之妙,啟示我們為人處事要取長補短。

3、取長補短意思:

取長補短是一個成語,讀音是qǔ cháng bǔ ǎn,意思是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

出處《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⑺ 取長補短的成語的故事

取長補短是一個成語,讀音是qǔ cháng bǔ ǎn,意思是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
戰國時期,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還要他截長補短,發揮地區優勢,以仁政來治理天下,滕國可以成為一個強國。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孟子的人。他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很受人們的尊敬。無論人們有什麼困難,有什麼不懂的,都去向他請教。他會給人們提供好的建議,從而幫助人們排憂解難。
當時的滕國是個非常弱小的國家,很多大國都想欺侮它。滕國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去尋求大國的保護。滕文公覺得一味讓大國保護也不是長久之計,只有讓滕國真正富強起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使國家富強起來。於是,他就和大臣們商量這件事,但討論了半天,一直沒有想出一個令人滿意的辦法。
後來,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
孟子首先勉勵滕文公,要想使國家真正富強,就必須實行仁政。孟子說:「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意思是說,現在的滕國,如果把長的地方去掉,然後補到短的地方,方圓大概有百里吧!若以仁政來治理,滕國肯定能變得富裕強大。
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

⑻ 有關取長補短這個成語意思的寓言故事

您好!「取長補短」的意思是吸取別人的長處,用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取長補短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孟子的人。他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很受人們的尊敬。無論人們有什麼困難,有什麼不懂的,都去向他請教。他會給人們提供好的建議,從而幫助人們排憂解難。
當時的滕國是個非常弱小的國家,很多大國都想欺侮它。滕國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去尋求大國的保護。滕文公覺得一味讓大國保護也不是長久之計,只有讓滕國真正富強起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使國家富強起來。於是,他就和大臣們商量這件事,但討論了半天,一直沒有想出一個令人滿意的辦法。
後來,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
孟子首先勉勵滕文公,要想使國家真正富強,就必須實行仁政。孟子說:「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意思是說,現在的滕國,如果把長的地方去掉,然後補到短的地方,方圓大概有百里吧!若以仁政來治理,滕國肯定能變得富裕強大。
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
【取長補短的道理】大象和螞蟻爭論,認為自己的力氣比對方大。大象對螞蟻說:「你能拔起這棵樹嗎?」螞蟻無能為力,大象就用鼻子把樹連根拔起。螞蟻對大象說:「你能搬動這片草葉嗎?」大象無論如何也不能用鼻子捲起地上的草葉,而螞蟻卻能背起草葉輕松自如地走動。這個故事與孟子進諫的思想主旨有異曲同工之妙,啟示我們為人處事要取長補短。

⑼ 取長補短的名人事例

1、馬克·吐溫作為職業作家和演說家,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可謂名揚四海。你也許不知道,馬克·吐溫在試圖成為一名商人時卻栽了跟頭,吃盡了苦頭。馬克·吐溫投資開發打字機,最後賠掉了5萬美元,一無所獲。

馬克·吐溫看見出版商因為發行他的作品賺了大錢,心裡很不服氣,也想發這筆財,於是他開辦了一家出版公司。然而,經商與寫作畢竟風馬牛不相及,馬克·吐溫很快陷入了困境,這次短暫的商業經歷以出版公司破產倒閉而告終,作家本人也陷入了債務危機。

經過兩次打擊,馬克·吐溫終於認識到自己毫無商業才能,於是斷了經商的念頭,開始在全國巡迴演說。這回,風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馬克·吐溫完全沒有了商場中的狼狽,重新找回了感覺。最終,馬克·吐溫靠工作與演講還清了所有債務。

2、沃森和克里克是在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第一次相遇的。當時克里克35歲,是學物理的,沃森只有23歲,是搞遺傳學的。雖然是初次交談,但他們對DNA的認識卻驚人的相同,他們都感到自己終於找到了最理想的合作夥伴。

在分析了當時世界各國科學家的研究情況之後,他們感到解開DNA結構之謎已經指日可待了。因此必須加緊工作,爭取能夠搶先一步。他們具有敏銳的思維,堅忍不拔的意志,並且都善於從新的角度上認識問題。

更重的是,兩位年輕人的合作實現了生物學和物理學的完美結合,而這正是研究DNA結構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

按照克里克自己的話說,他們「在工作時,並非沃森專營生物學部分,我分擔物理學部分,而是兩人一起工作,並且經常互相批評。這樣,就使我們與其他也在致力於這一研究的人相比,佔了很大的優勢」。

沃森和克里克這兩個直言不諱、鋒芒畢露的年輕人,在不同思路的交流與碰撞中迸發出的智慧火花,照亮了他們前進的道路,減少了在混沌中徘徊與摸索的曲折過程。正是兩人的合作和智慧共享使他們在對DNA的認識上高於別人,得以在DNA結構的探索中捷足先登。

1953年2月28日,沃森和克里克終於將想像中的美麗無比的DNA雙螺旋結構搭建成功了。4月25日,他們在英國《自然》雜志發表了論文——《脫氧核糖核酸的結構》,公布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這篇論文雖然只有短短的一頁,卻震驚了全世界的生物學界。1962年,沃森和克里克一起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沃森和克里克的完美合作是他們能夠取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正如威爾金斯教授所言:即使你不是天才,但如果你擁有優秀的合作者,那麼你就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3、林肯相貌醜陋,是競選的一個劣勢,但是每次有人以此為話題攻擊他時,他都能借機展示自己的智慧與幽默。

比如——他跟史蒂芬生•道格拉斯一起競選總統,在進行辯論時,道格拉斯指責林肯是個兩面派,有兩張面孔。林肯聽了之後,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如果我有兩張面孔,我還會情願戴這一副嗎?」他的勇於自嘲,立刻贏得了台下不約而同的叫好。

4、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

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里大哭起來。
從那以後,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

盡管發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台。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依附的枝頭,生命才能達到極致。

5、楊振寧在美國留學時開始研究實驗物理,可是動手能力較差的楊振寧並沒有取得任何成績,反而被同學取笑「有爆炸聲的地方就有楊振寧」。

在老師和同學的建議下,楊振寧開始從事理論物理方面的研究,楊振寧如魚得水,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並且獲得了諾貝爾獎,一舉成為舉世矚目的理論物理學家,楊振寧揚長避短,善於發揮自己的優勢,使他鑄就了人生的輝煌。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