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的故事700字
『壹』 和父母換位思考,中學生作文,600~700字左右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父母的抱怨:「現在的孩子可真難管,一點都不聽話?」「我們給他講了那麼多道理,真不知道他們怎麼就聽不進去?」是的。許多父母與自己的孩子無法實現有效溝通,孩子有什麼心裡話也不願意和父母說,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和父母對著干,「說向東他偏向西。」常常讓父母覺得很無奈。孩子也常常委屈地說:「父母根本就不理解我們。」遇到類似問題,父母該怎麼辦?我們不妨學習一下換位思考的藝術。
父母怎樣做到與子女換位思考呢?
首先,要有平等的意識。要放下家長的架子,和孩子做朋友。時代在發展,現代社會,平等是人際關系的基礎。只有和孩子平等相處,才能做到尊重孩子,為有效的親子溝通鋪平道路,才能和孩子成為朋友,也能為孩子做出尊重他人的榜樣。
其次,要學習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有這樣一則小故事:一位媽媽帶著自己兩三歲的女兒去逛商店,不一會兒,小女孩就開始哭哭啼啼,要離開商店,無論媽媽怎麼哄都哄不好,弄的媽媽心煩意亂。無意間,媽媽發現女兒的鞋帶開了,就蹲下身來為她系鞋帶,就這樣,媽媽和女兒處在相同的高度了,媽媽發現,花花綠綠的商品不見了,原來,在孩子眼裡,是高高的櫃台擋住了女兒的視線,琳琅滿目的商品不見了。於是媽媽終於知道女兒哭鬧的原因了。
其三,回顧我們自己童年的感受。有的父母把換位思考簡單化,認為,「要想公道,打個顛倒」,把自己和孩子的位置交換一下,就是換位思考了,也就能體會孩子的所思所想了。這樣的理解也不失為換位思考。但這很難,因為把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如何更有效地與孩子進行換位思考呢?如果我們能回顧自己的童年,設問自己,如果我小時候遇到類似的困惑、苦惱,我會希望自己的父母怎樣對待我呢?就是說,把當下孩子遇到的問題放在自己的童年,我們會希望自己的父母如何與我們交流?當我們按照這樣的思路去思考的時候,我們會恍然大悟,豁然開朗!——這才是真切的換位思考、深層次的換位思考。這也是與孩子溝通的最為有效的選擇。一些父母在做了這樣的嘗試以後,驚喜地發現很見成效。有的父母說:「小時候,我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碗,本來已經知道錯了,也很希望媽媽能體諒自己。被媽媽數落了以後,我更加傷心了。」有的說:「我小時候,媽媽打我的時候,我死的心都有!」有了這樣的感悟,他們嘗試這樣與孩子換位思考,與孩子的溝通就容易多了。孩子的心事也願意向父母吐露了。
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是建立良好親自關系的基礎。有了良好的親子關系,孩子就容易接受來自父母的建議,和父母一起面對問題和壓力,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也才能健康成長,做個快樂的、健康向上的人。做父母的也會和孩子一起獲得心理成長。
『貳』 換位思考 作文 700字
那天晚飯後,我和父親一起出街購
物,剛行出街口,就被一個抱孩子的中年
婦女喊住了:「我來這兒找親戚,找了一
天都沒找到,錢都用完了,我想向你們借
l元錢,給孩子買只麵包吃,他實在是很
餓了……」不等中年婦女說完,父親就從錢
包里掏出一張10元的紙幣,遞給她。
年婦女抱著孩子走了,我問父親:「你錢
包里不是有1元零錢嗎?幹嘛給她10元?
你就不怕遇到以乞討為生的人?」父親解
釋道:「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一些職業乞
丐,打著乞討的帽子騙取錢財,但是,我
們如果以此為由拒絕施捨,那她懷抱中的
孩子真的餓壞了怎辦呢?那些真正需要幫
助的人怎辦呢?」
的確如此,袖手旁觀可以讓我們遠離
欺騙和愚弄。尋求幫助者捨去的無非就是
一點點錢,而拒絕幫助者失去的則是人與
人之間的最基本的信任,這是用金錢都買
不到的。不久,我搭父親的車去肇慶體育
中心打羽毛球,下車的時候向父親要了5
元錢,准備回去時搭公交車。我穿的體育
服沒有兜,到了羽毛球場把錢放在夥伴明
仔的挎包里。我和明仔打完羽毛球後,明
仔騎單車先走,他走前只匆匆向我打了個
招呼,忘了把我那5元搭車錢拿出來。直
到從體育中心出來,我才發現自己身無分
文,怎麼辦呢?我打算碰碰運氣,走進體
育中心旁邊的小賣部,紅著臉向小賣部老
板說明來意,老闆首先有些遲疑,最後還
是借我5元錢。出了小賣部,我只覺得口
干舌噪,便用同樣的方法去隔壁水果店賒
了1隻價值2元的水果吃。
從那以後,我想吃零食就去那家小賣
部;想吃水果了就去那家水果店。父親知
道了,笑嘻嘻問我:「阿伢,他們對你怎
么這么好?」我說:「因為我與他們熟
唄!」每次從體育中心出來,我都要走到
小賣部和水果店門前轉一轉。兩個老闆見
到我,都會熱情地向我打招呼。每次得到
他們的方便,我內心都有一種感激之情。
讀幼兒園時,老師教的有一首兒歌,是這
樣唱:「不理睬陌生人呀,不理睬陌生
人。」現在這首的兒歌還在流行著。
己成了別人的陌生人時,自己得不到別人
的信任和幫助,這樣做人還有啥意思呢?
構建和諧社會從何說起呢?我現在懷疑編
這首兒歌的人是冷血動物。做人要懂得換
位思考。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只要給
陌生人的信任和一點善意的幫助,人們的
內心就必定會感到有一種溫暖的感覺。而
溫暖過後,人與人之間再也不可能有那
種「懷疑一切」的危機感,隨之而來的就是
沒有任何羈絆所帶來的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