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歷史啟示故事450字

歷史啟示故事450字

發布時間: 2020-12-09 14:32:19

1. 作文題目:有那一件事,那一個人,哪一本書給你啟示過程敘述具體,感人.自寫題目.(450字)

名言給我力量
你喜歡讀書嗎?你知道書中描繪的純潔美好的世界嗎?你體會過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那無窮的樂趣嗎?朋友,讀書吧!你會受益終生的。
我很小就開始讀書了,先是父母要求我讀,後來我被書中的世界迷住了,慢慢地喜歡上了讀書。讀了書中的至理名言後,我掌握了不少知識,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你先看看我書桌玻璃板下的名言吧:「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它告訴我,時間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復返,必須珍惜時間,珍惜時間就是珍惜今天,珍惜現在;「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皆蹉跎。」要緊緊抓住現在,不讓光陰虛度。
我知道了時間的寶貴,就身體力行,做事不拖拉不鬆懈。我國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多次科考都名落孫山,後來專心創作,為了激勵自己,他在銅鎮尺上刻了一副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正是用項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和勾踐卧薪嘗膽終於滅掉越國的歷史故事來激勵自己埋頭寫書的。由於他從不懈怠,終於創作出傳世佳作《聊齋志異》。蒲松齡的故事,給我很大啟發,立下志願,要努力奮斗,爭取成功。人們做事情,開始時熱情高漲,勁頭十足,但往往是虎頭蛇尾,不能堅持到底,圓滿結束。「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句名言時時鞭策我,做事不要懼怕困難,要堅持到底。
書籍給我力量,教我如何做事,教我如何做人。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詩句,使我明白了:人要有所作為,人能有所作為;孫臏修兵法、司馬遷寫《史記》的故事告訴我,做人要自尊自愛,力爭上游,不甘落後。這樣才能化腐朽為神奇,變恥辱為光榮;齊桓公重用曾經是自己對手的管仲,告訴我對人要寬容大度,更需要的是理解與信任;東漢太學範式不遠千里探望朋友,它告訴我「言必信行必果。」
名人給我力量,名言伴我成長,人類積累起來的一切經驗與智慧,在知識的彼岸在等待著我們,等待我們去采擷去吸收。而到達彼岸的航船就是讀書。開卷有益,讓這些名人名言作為我們心中的燈塔,為生命之舟導航,讓我們在生活的波濤中不畏困難,劈波斬浪,駛向理想的彼岸

2. 關於歷史故事作文四百字左右.

中國古代,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如:大禹治水、諸葛亮七擒孟獲、曹植七步成詩等等,這些故事不僅有趣,而且對我們也有很好的啟發作用。我知道,同學們肯定都有自己喜歡的故事,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歡的歷史故事就是「赤壁之戰」,今天就來給大家作一個介紹。
赤壁之戰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戰役。它講述了三國時期孫權與劉備聯手,利用諸葛亮的高超計謀,通過黃蓋詐降、巧借東風、草船借箭、火燒連營,最後以少勝多、大敗曹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我們在嘆服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之時,也應該知道,諸葛亮其實是個博學多才的人物,正因為他的博覽群書,才讓他成為了一個聰明絕頂之人。所以,在座的各位同學們,如果你們也想有諸葛亮那樣的聰明才智,一定要抓緊時間多讀書、讀好書,只有這樣,在關鍵的時刻,你們才會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因為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經典的故事,所以它也被拍成了電影《赤壁》。電影中決戰的場面非常壯觀,曹軍戰船連成一片,一船起火,另一船也跟著燒起來,火借風力,越燒燒猛,整個敵營火光沖天。曹操的士兵驚惶失措,爭相逃命,可是,這時哪有路可逃啊?結果,很多曹軍都掉到水裡淹死了。此刻孫劉聯軍沖上去,和曹軍打成一片,刀光劍影,相當精彩!看著這壯觀的場面,讓人有種置身於戰場之上的感覺,令人回味無窮!
同學們,聽了我剛才的介紹,現在你知道我為什麼最喜歡赤壁這個故事了吧?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其中精彩而又經典的故事,不只是赤壁之戰這一個,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可以在課余時間多讀讀《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它會告訴你很多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我也期待著有機會與同學們共同交流

3. 五個歷史故事 要啟示

1、越王勾踐忍辱負重的復國事例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准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後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於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越王勾踐投降後,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裡,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遊,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後面。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癒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於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後,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卧薪嘗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民奮圖強

2、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
公元前二世紀的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中國的萬里長城就是在這個朝代初具規模的。但因為父子兩代皇帝的暴政,秦朝的統治僅有15年。秦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涌,出現了許多英雄人物,韓信就是其中一位有名的軍事統帥。
韓信是中國古代一位著名的軍事統帥,他出身貧賤,從小就失去了雙親。建立軍功之前的韓信,既不會經商,又不願種地,家裡也沒有什麼財產,過著窮困而備受歧視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他與當地的一個小官有些交情,於是常到這位小官家中去吃免費飯,可是時間一長,小官的妻子對他很反感,便有意提前吃飯的時間,等韓信來到時已經沒飯吃了,於是韓信很惱火,就與這位小官絕交了。

為了生活下去,韓信只好到當地的淮水釣魚,有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見他沒飯吃,便把自己帶的飯菜分給他吃,這樣一連幾十天,韓信很受感動,便對老太太說:「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的。」老太太聽了很生氣,說:「你是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看你可憐才給你飯吃,誰還希望你報答我。」韓信聽了很慚愧,立志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在韓信的家鄉淮陰城,有些年輕人看不起韓信,有一天,一個少年看到韓信身材高大卻常佩帶寶劍,以為他是膽小,便在鬧市裡攔住韓信,說:「你要是有膽量,就拔劍刺我;如果是懦夫,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圍觀的人都知道這是故意找茬羞辱韓信,不知道韓信會怎麼辦。只見韓信想了好一會兒,一言不發,就從那人的褲襠下鑽過去了。當時在場的人都哄然大笑,認為韓信是膽小怕死、沒有勇氣的人。這就是後來流傳下來的「胯下之辱」的故事。

其實韓信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他看到當時社會正處於改朝換代之際,於是專心研究兵法,練習武藝,相信會有自己的出頭之日。公元前209年,全國各地反對秦朝統治的農民起義爆發了,韓信加入其中一支實力較強的軍隊。軍隊的首領就是後來成為下個朝代開國皇帝的劉邦。最初,韓信只是做了一個管押運糧草的小官,很不得志。後來他認識了劉邦的謀士蕭何,兩人經常討論時事和軍事,蕭何認識到韓信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於是極力向劉邦推薦,但劉邦仍不肯重用韓信。

一天,心灰意冷的韓信悄悄離開劉邦的軍隊,投奔別的起義軍。蕭何得到他離開的消息後,也沒向劉邦匯報,趕忙騎馬去追韓信。劉邦得到消息,以為是二人逃跑了。過了兩天,蕭何和韓信回來了,劉邦又驚又喜,責問蕭何是怎麼回事。蕭何說:「我是為您追人去了。」劉邦大惑不解:「過去逃跑的將領有幾十個,你都不去追,為什麼單單去追韓信呢。」蕭何說:「以前逃跑的將領都是平庸之輩,容易得到,至於韓信是難得的奇才。如果您想爭奪天下,除了韓信您就再也找不到同您計議大事的人了。」劉邦說:「那就讓他在你手下作個將領吧」。蕭何說:「讓他做一般的將領,他未必肯留下來。」劉邦說:「那就讓他作一個軍事統帥吧。」從此,韓信由一名運糧官變成了一位將軍。在後來幫助劉邦打天下的過程中,他每戰必勝,立下了赫赫功勛。

3、米開朗基羅「以退為進」的故事
碰上僵局,或者對方一直不掀牌,讓你莫測高深的時候,打破僵局最好的方法就是我先讓一步。
聰明的米開朗基羅義大利藝術家被公認為最偉大的作品,應該是他的大理石雕刻大衛像。
各位可知道,當米開朗基羅剛雕好大衛像的時候,主管這件事的官員跑去看,竟然不滿意。
「有什麼地方不對嗎?」米開朗基羅問。
「鼻子太大了!」那位官員說。
「是嗎?」米開朗基羅站在雕像前看了看,大叫一聲:「可不是嗎?鼻子是大了一點,我馬上改。」說著就拿起工具爬上架子,叮叮當當地修飾起來。
隨著米開朗基羅的鑿刀,掉下好多大理石粉,那官員不得不躲開。
隔一會兒,米開朗基羅修好了,爬下架子,請那位官員再去檢查:
「您看,現在可以了吧!」
官員看了看,高興地說:「是啊!好極了!這樣才對啊!」
送走了官員,米開朗基羅先去洗手,為什麼?
因為他剛才只是偷偷抓了一小塊大理石和一把石粉,到上面做做樣子。
從頭到尾,他根本沒有改動原來的雕刻。
但是,各位想想:如果米開朗基羅不這樣做,而跟那位官員爭,會有這么好的結果嗎?

4. 歷史故事給我的啟示

比如說:秦始皇的暴政讓我門懂得了要勤政愛民.他的焚書坑儒,讓我們知道了要保留歷史的燦爛文化.他的 做法不 對

5. 歷史小故事450字

東晉初的【祖逖】,是一位仗義好俠、憂國憂民之志士.魏晉時期,天下大亂.祖逖看到自己國家失去了北方大片領土,無數同胞處於侵略者的鐵蹄之下,非常痛心.他決心要收復失地,重振國威.晉元帝司馬睿遷都建康的時候,祖逖在北府京口召集了一批壯士,日夜操練,准備北上抗敵.他給晉元帝上了一份奏摺,文中說:晉朝之所以遭到侵略,皆因藩王爭權.今百姓在外族的蹂躪之中,都有奮擊之志、報國之心,陛下倘能夠發威命將,任我做統主,則四方豪傑都會響應而來,由此敵兵去除,國恥可雪矣.晉元帝見奏,十分高興,立即命祖逖為奮威將軍,並撥給他大量給養,讓他在當地招兵買馬、打造兵器,以期早日實現北征.戰備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一切准備停當後,祖逖帶領部下千餘人渡江北上.他們的戰船駛離南岸,來到波濤滾滾的大江中流,上下將土回望南土,心中像浪花一般翻騰.祖逖神情莊重地站立船頭,手敲船槳(中流擊揖),向眾人發誓說:「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驅逐敵寇,則如這濤濤江水,一去不返!」祖逖的錚錚誓言極大地鼓舞了船上的勇士.他們緊握刀槍,紛紛表示要同仇敵汽,殺敵報國.祖逖率軍渡江之後,厲兵秣馬.東晉道民聞訊,接踵而至,很快組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祖逖知人善任,果敢勇武,愛護士卒,體貼部下.士卒們都願為他出生入死、捨命戰斗.因此所向披靡,一連打了幾個勝仗,收復了不少城池.他治軍有方,賞罰嚴明;對戰死者,收屍埋骨,親自祭奠;對投降的敵軍將士寬厚相待,反戈有賞;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他的這些做法得到軍民的廣泛擁護,每當他們凱旋歸來,百姓們總是自發地送來豬羊、美酒,搞賞三軍.江北一帶有人編出民謠頌揚他的功德: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恩歌且舞.祖逖戰功卓著,被晉元帝封為鎮西將軍.

6. 偉人的啟示作文450字

偉人的啟示

在學習中,我認識了許多偉人。有 以「風箏實驗」而聞名於世的富蘭克林, 不被厄運打垮的談遷,「炸葯大王」諾貝 爾……他們值得我學習,同時也給了我們 啟示。 富蘭克林做的「風箏實驗」大家都知 道吧?他為什麼要冒著有一點閃失就會 身敗名裂、又可能會被閃電擊中的險去 做這個實驗呢?因為,富蘭克林要證實 自己的理論是對的,所以他才會去冒 險。富蘭克林這種不怕艱險,大膽證明 的精神帶給我了啟示,在學習、生活中 也應該學習這樣的精神。 翔實可信的明朝編年史——《國 榷》大家都應該很熟悉。那麼大家了不 了解它的作者——談遷。談遷生於明末 清初,從小就立志寫一本翔實可信的明 朝編年史。就在他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努 力,六次修改,終於完成了一步四百多 萬字的《國榷》。但就在即將付印前, 《國榷》原稿被偷走了。談遷並沒有被 這件事給打倒,他親自到北京去搜集前 朝的逸聞,到郊外查看前朝的遺跡……又 經過了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完成了一 本更加翔實、精彩的《國榷》。在人生 的道路上,難免會有崎嶇和坎坷,只要 有堅定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 之雲。 炸葯大王諾貝爾,為了研究炸葯, 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在巨響當中,不光 他的實驗室化為了灰燼,而且他的弟弟 被炸死,父親被炸殘疾,自己還搞得傷 痕累累。可是他並沒有放棄,反而更加 奮發圖強,研究炸葯,最後終於研究出 了威力巨大且安全的炸葯。他這種堅持 不懈、鍥而不舍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 學習?在生活中遇到難題,在做作業時 遇到難題不就需要這種精神啟示嗎? 古今中外的名人偉人都會為我們帶 來意想不到的啟示,按照這些啟示去不 斷探索、發現,就一定會走上成功的道 路。

7. 古代歷史故事 有啟示和勵志的就行 急!60分

蘇秦刺股:

蘇秦勸說秦王的奏摺多次呈上,而他的主張仍未被實行。蘇秦黑色貂皮大衣穿破了,一百斤黃金也用完了,錢財一點不剩,只得離開秦國,返回家鄉。

回到家裡,妻子不下織機,嫂子不去做飯,父母不與他說話。蘇秦見此情狀,長嘆道:「妻子不把我當丈夫,嫂嫂不把我當小叔,父母不把我當兒子,這都是我的過錯啊!」

於是他半夜找書,擺開幾十隻書箱,找到了姜太公的兵書,埋頭誦讀,反復選擇、熟習、研究、體會。讀到昏昏欲睡時,就拿針刺自己的大腿,鮮血一直流到腳跟,並自言自語說:「哪有去游說國君,而不能讓他拿出金玉錦綉,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

滿一年,研究成功,在宮殿之下謁見並游說趙王,拍著手掌侃侃而談,趙王大喜,封蘇秦為武安君。

(7)歷史啟示故事450字擴展閱讀

蘇秦軼事:

蘇秦來到楚國,過了三個月才見到楚王。交談完畢後就向楚王辭行。楚王說:「我聽到您的大名,就像聽到古代賢人一樣,現在先生不遠千里來見我,為什麼不肯多待一些日子呢?我希望聽到您的意見。」

蘇秦回答說:「楚國的糧食比玉還貴,楚國柴禾比桂樹還貴,通報人員像鬼一樣難見,大王您更像天帝一樣難得見面;現在要我拿玉當糧食,拿桂當柴禾燒,通過小鬼見高高在上的天帝。」楚王聽後慚愧不已:「請先生到客館住下吧,我知道錯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蘇秦刺股

8. 歷史成語故事,現代文,450字左右

【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戰,當時項羽大敗章邯。這場戰爭有兩個意義:一是消滅了秦軍主力,農民軍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二是項羽由一個將軍一躍成為聯軍統帥,戰爭開始由滅秦之戰逐漸向楚漢戰爭轉變。

【堅壁清野】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魏書·荀傕(yù)傳》。
東漢末年,曹操在鎮壓黃巾軍佔領了兗(yǎn)州地區後,雄心勃勃地准備奪取徐州要地。
那時,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有個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為避董卓之亂遷居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他看出袁紹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門下。曹操大喜,任命他為司馬。從此,他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出謀劃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病死,死前將徐州讓給了劉備。消息傳來,曹操奪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著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說道:「當年漢高祖保住關中,光武帝劉秀據有河內,他們都有一個鞏固的根據地,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所以成了大業。如今將軍不顧兗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兗州的軍隊留多了,則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呂布此時乘虛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兗州。最後,一定是弄得兗州盡失,徐州未取。」他還指出,「眼下正值麥收季節,聽說徐州方面已組織人力,搶割城外的麥子運進城去。這說明他們已有了准備,一旦有風聲傳來,他們必然會加固防禦工事,轉移全部的物資,一切准備就緒迎擊我們(原文為:『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這樣,你的兵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麼東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軍隊就會不戰自潰。」
曹操聽了荀傕的話,十分佩服,從此集中兵力,很快打敗了呂布。後來,又打敗了劉備,占據了徐州。
「堅壁清野」:堅壁,是加固城牆和堡壘;清野,是將野外的糧食、財物收藏起來。加固防禦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資全部轉移,叫敵人既打不進來,又搶不到一點東西,因而站不住腳。這是對付優勢之敵的一種作戰方法。

【揭竿而起】這個成語出自西漢賈誼的《過秦論》,講的是秦末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出兩名差官押著九百名貧民壯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雲縣)去防守邊疆。這兩個差官又從壯丁里挑選出兩個身強力壯的人作屯長,讓他們再去管理其餘的壯丁。這兩個屯長一個叫陳勝(字涉),是個雇農;另一個叫吳廣,是個貧農。他倆原來並不認識,現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運,很快就使他們成了好朋友。
陳勝、吳廣一行往北拚命趕路,一點也不敢耽誤。因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誤了日期,是要砍頭的。可是,他們剛剛走了幾天,才到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正趕上下大雨,只好扎了營,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個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誤了,陳勝同吳廣商量,說:「咱們即便走,誤了日期,也是死;逃,給官府抓住,也是個死。反正是個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為老百姓除害。」
吳廣也是個有見識的人。他同意了陳勝的意見,並商定借著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蘇和深得群眾擁戴的原楚國大將項燕(項羽的祖父)的名頭,以號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於是陳勝和吳廣就帶著幾個心腹首先把那兩個差官砍死,然後提著他們的頭,向大家講明了不起義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這幾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願豁出性命跟著陳勝、吳廣一塊兒干。大夥砍伐樹木為兵器,高舉竹竿為旗幟,對天起誓,同心協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將項燕報仇。大家還公推陳勝、吳廣做首領,一下子就把大澤鄉佔領了。大澤鄉的農民一聽陳勝、吳廣他們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紛紛拿著鋤頭、鐵耙、扁擔、木棍來營里投軍。
人們將「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簡化成「揭竿而起」這個成語,比喻高舉義旗,起來反抗。多泛指人民起義。

一夫當關

故事:《史記》載:公元前207年劉邦入咸陽,「守函谷關,項羽至,不得入。」函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形勢,由此可見。古代,還有幾個與函谷關有聯系的成語故事。
【圍魏救趙】公元前353年,魏國圍攻趙國,齊國派田忌率軍救趙。田忌乘魏國空虛而引兵攻魏,魏軍回救本國,齊軍乘其疲憊,大敗魏軍,趙國因而解圍。
【出奇制勝】戰國時期,齊國將領田單用火牛陣出擊燕軍,使燕軍大敗。這就是孫子兵法勢篇中「凡戰者,以奇勝。」

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兒,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9. 1篇歷史小故事450字左右(急用)

東晉初的【祖逖】,是一位仗義好俠、憂國憂民之志士。魏晉時期,天下大亂。祖逖看到自己國家失去了北方大片領土,無數同胞處於侵略者的鐵蹄之下,非常痛心。他決心要收復失地,重振國威。晉元帝司馬睿遷都建康的時候,祖逖在北府京口召集了一批壯士,日夜操練,准備北上抗敵。他給晉元帝上了一份奏摺,文中說:晉朝之所以遭到侵略,皆因藩王爭權。今百姓在外族的蹂躪之中,都有奮擊之志、報國之心,陛下倘能夠發威命將,任我做統主,則四方豪傑都會響應而來,由此敵兵去除,國恥可雪矣。 晉元帝見奏,十分高興,立即命祖逖為奮威將軍,並撥給他大量給養,讓他在當地招兵買馬、打造兵器,以期早日實現北征。 戰備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一切准備停當後,祖逖帶領部下千餘人渡江北上。他們的戰船駛離南岸,來到波濤滾滾的大江中流,上下將土回望南土,心中像浪花一般翻騰。祖逖神情莊重地站立船頭,手敲船槳(中流擊揖),向眾人發誓說:「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驅逐敵寇,則如這濤濤江水,一去不返!」祖逖的錚錚誓言極大地鼓舞了船上的勇士。他們緊握刀槍,紛紛表示要同仇敵汽,殺敵報國。 祖逖率軍渡江之後,厲兵秣馬。東晉道民聞訊,接踵而至,很快組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祖逖知人善任,果敢勇武,愛護士卒,體貼部下。士卒們都願為他出生入死、捨命戰斗。因此所向披靡,一連打了幾個勝仗,收復了不少城池。他治軍有方,賞罰嚴明;對戰死者,收屍埋骨,親自祭奠;對投降的敵軍將士寬厚相待,反戈有賞;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他的這些做法得到軍民的廣泛擁護,每當他們凱旋歸來,百姓們總是自發地送來豬羊、美酒,搞賞三軍。江北一帶有人編出民謠頌揚他的功德: 幸哉遺黎免俘虜, 三辰既朗遇慈父。 玄酒忘勞甘瓠脯, 何以詠恩歌且舞。祖逖戰功卓著,被晉元帝封為鎮西將軍。

參考資料:《祖逖.》

10. 具有啟示意義的歷史故事

1 錢可通神

唐朝宰相張延賞有一次過問一場冤獄,要有關獄吏十天內查明判決。第二天一早,他見案頭放著一份小貼子,上寫:「錢三萬貫,乞不問此獄。」他大怒,把案子催得更緊。第三天,又見有小帖子,寫明「錢五萬貫」。他更加光火了。要求兩天內結案。第四天,又見小帖子,寫明「錢十萬貫」。這一下,他氣餒了,說道:「錢到十萬,已可通神,我還管得了嗎!」見唐張固《幽閑鼓吹》。後以「錢可通神》極言錢的誘惑力之大。

2 騎豬

唐朝武則天時,河內王武懿宗,率軍去趙州一帶打仗。懿宗聽說敵方有數千騎從北而來,便棄甲而逃,其實當時雙方相距還有七百里之遙。後來懿宗回師京都,置酒慶功。張元一在武則天面前寫詩嘲笑他,有「忽然逢著賊,騎豬向南竄」之句。武則天問:「懿宗難道沒有馬嗎?為什麼要騎豬?」張元一說:「騎豬是是夾豕走也。」按:豕即豬,豕與屎同音,夾豕走,意思是來不及大便,夾著大便就逃走。見唐孟棨《本事詩。嘲戲》、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四。後以騎豬指倉皇逃跑。

3 鳥盡弓藏

把鳥射完以後,弓就用不著了。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後懷疑韓信謀反,把他抓起來。韓信說:「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現在天下已定,我是應該死了。」見《史記。淮陰侯列傳》。又《越王勾踐世家》也載有范蠡的話:「飛鳥盡,良弓藏。」後以「鳥盡弓藏」為事後拋棄有功之人的典故。

4 屏風誤點

三國時,曹不興給孫權畫屏風,不小心,誤點了一滴墨,便將它畫成一隻蒼蠅。孫權看到後。以為是真蒼蠅,用手去趕它。見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曹不興》,後以「屏風誤點」形容畫藝高超。

5 蒲柳先秋

晉代人顧悅之與簡文帝同歲,但頭發早白了。簡文帝問他為什麼會這樣,他說「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經霜彌茂。」意思是我像蒲草與柳葉一樣,一到秋天就萎落;你像松樹和柏樹,雖然經歷霜雪,卻越來越茂盛。簡文帝說他答得很好。見《世說新語。言語》、《晉書。顧悅之傳》。後以「 蒲柳先秋」為體質弱的典故。

6 棄席

春秋時,晉國的重耳在外流亡二十年,不少人跟隨他出生入死。後來,他加國為晉文公。在途經黃河邊時,下令把原來的生活用品如席蓐(卧具)籩豆(食具)等都丟掉。凡是手足胼胝,面目黧黑的人都走在後面。跟隨他流亡的人中有個叫咎犯的聽後大哭。重耳問他:「回國應該高興,你為什麼樣哭呢?」咎犯說:「你所丟棄的,正是流亡中賴以生活之物和出生入死的功臣,我能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