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濫竽充數的故事後續800

濫竽充數的故事後續800

發布時間: 2020-12-09 14:54:41

1. 寓言故事的續寫----------坐井觀天續寫,濫竽充數續寫等等,謝謝

齊緡王即位以後,南郭先生失去了原來的工作,其他工作他又不會做,只好流落在街頭,無依無靠,吃盡了苦頭,於是他發奮學好吹竽。這一天,他一路乞討著來到了秦國,想拜當時最有名的吹竽大師北郭先生做老師,北郭先生根本不肯接受他這樣的學生,但南郭不泄氣,每天去北郭先生家裡幫著幹活,偷偷地看北郭吹竽,這樣過了三年,終於打動了北郭,他愉快地收南郭為學生。
南郭先生學習非常刻苦,每天除了幫著北郭家幹活,剩下的時間全部用來練習吹竽,北郭被他的痴心打動了,看他也很有悟性,於是就把自己吹竽的本領全部教給了他。南郭先生以前吃過苦頭,知道學習的很重要,所以一有空他就研究吹竽。冬天的晚上,他怕影響老師睡覺,就一個人來到雪地里練,手都凍了他都感覺不到;夏天的中午,老師要睡午覺,他就到太陽底下練習,被太陽曬的背上都沒了皮。通過他刻苦學習,又過了三年,南郭先生終於成了北郭先生最好的學生。
南郭先生學成回到了自己的國家,想繼續到齊緡王那裡去吹竽,但被齊緡王趕走了,於是,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辦了一所吹竽學校。起初,一個人也沒有到他那裡來學習的,因為大家都聽說過他濫竽充數的故事,但南郭先生一點也灰心,每天除去寫吹竽教材,其餘的時間都在自己的學屋裡吹竽,無論是刮風下雨都不間斷,他那美妙的竽聲吸引了許多學生家長。一位家長下了很大決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南郭先生這里來學吹竽,南郭先生很高興,對這位學生教的特別認真。
一年後,這位學生的竽就吹的相當棒了,南郭先生給他報名參加了全國吹竽大賽並得了第一名,那位學生的精彩吹竽一下子轟動了全國,他的老師南郭先生的名字大家也都知道了。於是,南郭先生成了遠近聞名的吹竽大師,到他那裡學吹竽的人都要排隊報名。

2. 濫竽充數成語故事作文

爸爸在《成語故事》這本書中給我讀了濫竽充數的故事,它講的是戰國時,齊宣王很喜歡聽吹芋,但他喜歡聽大家一齊吹,那裡面有個南郭先生混在裡面,不會吹但裝成會吹的樣子。齊宣王死後,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他也喜歡聽吹竽,但他和他的父親不一樣,他喜歡聽一個人吹,南郭先生聽說以後,急忙收拾行李逃回了家。

爸爸說,這個成語故事是告訴人們,那些弄虛作假的人雖能矇混一時,但是無法矇混一世,他們經不住時間的考驗,終究會露出馬腳的。諷刺了混入內行,冒充有本領而無真才實學的人。社會需要的是有真才實學的人,而真才實學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刻苦學習鑽研,努力拚搏得來的。「濫竽充數」的人在事業上、學習上混,只是暫時的、短暫的,最後還是要被時代前進的洪流所淘汰。

爸爸問我,你在平時的學習中是甘當「濫竽充數」的南郭,還是做奮力搏擊的雄鷹?二者必擇其一。我想,南郭先是好混,最後還是混不下去。我要努力、刻苦、頑強學好知識,掌握本領,做一個真才實學的人。

3. 濫竽充數故事裡的說是什麼意思

濫竽充數的故事告訴人們:那些弄虛作假的人雖能矇混一時,但是無法矇混一世,他們經不住時間的考驗,終究會露出馬腳的。諷刺了那些混入內行,冒充有本領而無真才實學的人。

4. 求一篇議論文(濫竽充數)800字左右~~!

「濫竽充數」的故事家喻戶曉,過去多用來批評像南郭先生那樣不學無術、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卻騙不了一世,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警示後人要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才能經受住一切考驗。
今日再讀,我竟覺得南郭先生固然可笑,而故事更令人深省之處卻在於: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用人不察,又不懂裝懂,給了南郭先生充數之機;齊閔王則不同,看樣子他是懂點吹竽的,一個一個地聽或欣賞,南郭先生這次怎麼也混不下去了,便有了「濫竽充數」這個故事。
南郭先生何以能瞞天過海,還得到賞賜呢?其根源就在於那個齊宣王良莠不分。「聰明的」南郭先生正是利用齊宣王這一軟肋出盡了風頭,也正因為齊宣王愛好門面功夫才給南郭先生提供了有機可乘的便利。
南郭先生——一個投機取巧的「寄生蟲」,他要生存下來,除了滋生的土壤之外,還需要一把「天然保護傘」,而這「天然保護傘」當然就是以齊宣王為首的那三百來人組成的吹竽隊伍。樂隊成員明知南郭先生沒有真才實學,只是「濫竽充數」卻不檢舉他,這便為南郭先生的生存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空間。

5. 濫竽充數是寓言故事還是古代故事

濫竽充數,古代漢族寓言故事。

濫竽充數寓言故事:

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

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有個名叫南郭的處士聽說了齊宣王喜歡聽合奏,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

吹噓自己說:「大王啊,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擺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

齊宣王聽得高興,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這以後,南郭處士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心裡極為得意。

其實南郭處士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處士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

看上去比別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處士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豐厚的薪水。但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

他的兒子齊湣(mǐ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但他喜歡聽獨奏。於是齊湣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輪流來吹竽給他欣賞。

南郭處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5)濫竽充數的故事後續800擴展閱讀:

濫竽充數,漢語詞語,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說:不會吹竽的人混跡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內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出自:戰國末期韓非子《韓非子·內儲說上》。原文: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譯文:

齊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處士請求給齊宣王吹竽,齊宣王很高興。官府給他的待遇和那幾百人一樣。

齊宣王死後,他的兒子齊湣王(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喜歡聽一個一個地獨奏,南郭處士就逃跑了。

濫竽充數近義詞:

1、名不副實

副:相稱,相符合。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

出自: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縣、區、鄉各級民眾政權是普遍地組織了,但是名不副實。」

示例:負責處理這事的機構是成立起來了,但仍名不副實。

2、掩人耳目

掩:遮蓋。遮掩別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騙人。

出自: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那兩個和尚,卻不都燒死?又好掩人耳目。袈裟豈不是我們傳家之寶?

示例:他眼見事跡敗漏,已經無法掩人耳目,只好俯首認罪。

濫竽充數反義詞:

意思是貨物質地優良,價錢公道。原是舊時商業用語,用以招徠生意。引申為事物實實在在,一點不假。

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他這是招徠生意之一道呢,但不知可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字樣沒有?」

示例:他們兩個局外人倒覺得周仲偉那哈哈的笑聲就有幾分像是哭,然而在周仲偉卻是貨真價實的笑。

6. 濫竽充數的成語故事是什麼

濫竽充數來: 注釋:古代有一源種跟笙相似的樂器叫做竽,吹奏起來很動聽。齊宣王特別喜愛聽竽的大合奏。宮廷里專門成立了三百人的大樂隊,常給國王演奏。有個南郭先生本來不會吹竽,也混進了這個樂隊。演奏的時候,他學著別人的樣子雙手捧著竽,搖頭晃腦,裝著在吹奏的樣於。日子一天天地過去,誰也沒有發現,他同樣得到齊宣王的獎賞。齊宣王死後,他的兒子齊湣王繼位。這位新國王恰好相反,喜歡聽竽的獨奏。他把樂隊的人找來,叫他們一個一個地演奏。南郭先生看到這種情況,怕真象暴露,犯欺騙國君的大罪,中途悄悄地溜走了。成語"濫竽充數"來自這個寓言。"濫"是不加選擇,不加限制,引申為矇混的意思;"充數"就是湊數。"濫竽充數"可用來表示自謙,就是自己不行,僅僅是湊個數罷了;也用來說明有些人冒充有本領,其實是在混飯吃;還比喻拿質量不夠標準的東西來湊數。

7. 用濫竽充數說一個故事

南郭先生。濫竽充數,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說:不會吹版竽的人混在吹竽的權隊伍里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之中,以次充好。或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混在好的裡面。有時候也用來表示自謙,說自己水平不夠,只是湊個數而已。[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上》。原文: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8. 濫竽充數的故事

濫竽充數戰國時,齊國有一位喜歡尋歡作樂的國君叫齊宣王。他派人到處尋找能吹善奏的樂工,組成了一支規模 很大的樂隊。齊宣王尤其愛聽用竽吹奏的音樂,每次演出的排場都不小,總要集中三百名樂工一起吹。 有個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的南郭先生,知道齊宣王樂隊的待遇很優厚,就一心想混進這個演奏班子。可 是他根本不會吹竽,不過他知道齊宣王喜歡所有的樂工一起演奏,自己若是混在里頭,裝裝樣子,充充數, 誰看得出來! 南郭先生終於千方百計地加入了這支樂隊。每當樂隊演奏時,他就學著別人東搖西晃,有模有樣地「吹奏」。由於他學得維妙維肖,好幾年過去了,居然也沒露出破綻。 直到齊宣王去世後,他的兒子齊泯王繼承王位。齊泯王和他的父王一樣,也喜歡聽竽。但是他卻不喜歡 合奏,而愛聽獨奏。他要求樂工們一個個輪流吹奏給他聽。這下子,冒牌充數的南郭先生可緊張了,他的心 里七上八下的,眼看就要露出馬腳了,欺君犯上的罪名,他可擔當不起啊!只好趕緊收拾行李,慌慌張張地 溜走了。 文章內容選自小魯語文堡「看故事,學成語」。 ⊙小小交流道 看完這個故事,或許你的心裡有個疑問:「充數」你懂,「竽」是一種樂器,那「濫」呢?是不是很「 爛」的意思?其實,正確地說,「濫」是不加限制、選擇,也就是「名不副實」的意思。那位不會吹竽的南 郭先生,因為裝作很會吹竽,所以就叫「濫竽」。 「濫竽充數」這句成語往往被當成貶義詞,比喻沒有真才實學,卻混在行家裡頭,謀得一個職位混日 子;或是拿不好的東西混在好的裡面充數。有時候,也有人用這句成語形容自己,表示謙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