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奇遇記故事例子
❶ 《木偶奇遇記》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木偶奇遇記》這篇超人體童話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叫皮諾曹的真實、可愛的低幼兒童的典型形象。主人公小木偶活潑、聰明、正直、會思考、重感情、他十分希望成為一個真正的孩子。可是淘氣和無知給他帶來了麻煩和苦惱,一次又一次驚險的經歷增加了他的見識,鍛煉了他的性格。他熱愛自由、天真純潔、勇於改正錯誤,終於成為一個真正的孩子。
作者運用了奇妙的想像、極度的誇張,使故事情節曲折生動;用輕松而又嚴肅的筆觸細致地描畫了他復雜的內心活動,將道德教育、人生哲理融會在具體、美麗、富於兒童情趣的形象之中。如皮諾曹每說一句謊話,他的鼻子就長長一截,這樣,長鼻子就成了謊言的一個外在標志。逃學貪玩就長出驢耳朵,變成了世界上最笨的動物。小木偶被鯊魚吃掉後,卻在鯊魚肚子里碰到了早些時候被鯊魚吃掉的爸爸。這些手法所達到的效果,是說教所不能比擬的。
❷ 《木偶奇遇記》的故事內容是什麼
當仁來慈木匠皮帕諾睡覺的時候,自夢見一位天使賦予他的心愛木偶皮諾曹生命,然後小木偶開始了他的冒險。在歷險中,他因貪玩逃學,因貪心受騙,直到變成了驢子。最後,他掉進一隻大鯨魚的腹中,與皮帕諾意外相逢……經過這次歷險,皮諾曹變得誠實、勤勞、勇敢,成為了一個真真正正的男孩。
❸ 木偶奇遇記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主要內容:描述了木偶皮諾喬從一個任性、淘氣、懶惰、愛說謊、不關心他人、不愛學習、整天只想著玩的木偶,變成一個懂禮貌、愛學習、勤奮工作、孝敬長輩、關愛他人的好孩子的過程。
《木偶奇遇記》創造了義大利兒童文學史上第一個成功的長篇童話形象。在科洛迪之前,義大利雖然不乏成功的兒童文學作品,但從不曾擁有廣受歡迎的長篇童話及其長篇童活形象。在19世紀,義大利兒童文學作品中普遍貫穿著一種道德規范思想。
(3)木偶奇遇記故事例子擴展閱讀
《木偶奇遇記》意欲揭示的道理並不復雜,它倚借一個木偶有形象不過是為了向我們演繹一個人由不完美走向完美、由不幸福走向幸福的曲折歷程。問題是,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並非是一個人生來就可以明白的。否則,匹諾曹也就無需煞費周折才得以完成了這一歷程了。
這篇童話,通過匹諾曹的種種曲折、離奇的經歷,表現小木偶熱愛正義、痛恨邪惡、天真純潔的品質,教育兒童要抵禦種種誘惑,做一個誠實、聽話、愛學習、愛勞動,並能幫助父母的好孩子。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小木偶的形象。他聰明、善良、頑皮而又任性,他的故事給孩子們以有益的教誨和藝術的感染。
《木偶奇遇記》是一篇寓言故事。但是與以往西方的寓言故事不同,描寫的不是美麗的公主和貴族們在大城堡中的生活。匹諾曹的奇遇都發生在義大利真正的普通人民中間,從而使它更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
《木偶奇遇記》一書不僅教育孩子們如何為人,還通過隱喻和影射,對十九世紀義大利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落後和丑惡的現象,進行了揭露,如貧富間的差距、勞動人民的貧窮、飢餓和絕望,司法部門和醫療機構的虛偽等等。
同時也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義大利哲學家貝內戴托就曾評論說:「用來雕刻皮諾喬的那塊木頭,實際上就是人類本身。」
❹ 《木偶奇遇記》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麼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詳細一點喔~)
《木偶奇遇記》講述了老人皮帕諾把一塊能哭會笑的木頭雕成木偶,並把得到生命的小木偶當成自己的兒子。
小木偶一心貪玩,為了看戲不惜賣掉老人用上衣換來的課本。
小木偶在木偶戲班獲得好心老闆的五枚金幣,回家路上卻被狐狸和貓騙走金幣還進了監獄......
出獄後,又因貪吃他人的葡萄被捕獸器夾住,被迫成了看家狗。
他後悔極了,想著:「如果他像其他好孩子一樣讀書,現在就能和爸爸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了。」夜裡,他因幫主人抓黃鼠狼而重獲自由。
他一心想成為用功讀書的好孩子,卻又經不起誘惑。在壞同學的慫恿下逃學到海邊看鯊魚,瘋狂的玩了五個月之後,變成一頭又懶又蠢的驢。
最後仙女搭救了他,他們父子在鯊魚腹中意外重逢,並成功的逃出來,在海邊住下,小木偶也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小孩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孩子的自然天性在許多方面都是需要修正的。在自然天性里往往會有不少不夠盡善盡美的表現,等待著我們的逐步克服。
(4)木偶奇遇記故事例子擴展閱讀:
《木偶奇遇記》創作背景:
該書創作於1881年,那時正是義大利民族復興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這對作者科洛迪的創作具有非常巨大的影響。
科洛迪最初編寫《木偶奇遇記》是為了償還債務,他甚至在給《兒童日報》的社長菲爾迪南多·馬爾提尼的附言中還這樣提到:「我寄給你的這些材料,只不過是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兒罷了。你可隨意處理,如要採用,我可繼續寫下去。」
而沒有料到的是「這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兒」引起了讀者極大的興趣,從1881年7月7日起在《兒童報》上分期連載,一直到1883年才連載完畢。中間科洛迪一度想停止連載,卻被讀者「不滿」的信件所淹沒。
❺ 《木偶奇遇記》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木偶奇遇記》這篇超人體童話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叫皮諾曹的真實、可愛的低幼兒童的典型形象。主人公小木偶活潑、聰明、正直、會思考、重感情、他十分希望成為一個真正的孩子,可是淘氣和無知給他帶來了麻煩和苦惱,一次又一次驚險的經歷增加了他的見識,鍛煉了他的性格,他熱愛自由、天真純潔、勇於改正錯誤,終於成為一個真正的孩子。
作者運用了奇妙的想像、極度的誇張,使故事情節曲折生動;用輕松而又嚴肅的筆觸細致地描畫了他復雜的內心活動,將道德教育、人生哲理融會在具體、美麗、富於兒童情趣的形象之中。例如皮諾曹每說一句謊話,他的鼻子就長長一截,這樣,長鼻子就成了謊言的一個外在標志。逃學貪玩就長出驢耳朵,變成了世界上最笨的動物。小木偶被鯊魚吃掉後,卻在鯊魚肚子里碰到了早些時候被鯊魚吃掉的爸爸。這些手法所達到的效果,是說教所不能比擬的。
《牛虻》是愛爾蘭女作家伏尼契的長篇小說著作,是愛爾蘭最著名的小說,發表於1897年,由3卷和1個結尾組成。
它描寫19世紀30年代義大利革命者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爭取祖國獨立和統一的斗爭。主人公亞瑟出生富裕家庭。他在嚴酷的現實斗爭中逐漸認識了教會的反動與偽善,憤然離家出走輾轉流浪於南美各地,受盡了各種凌辱和折磨,鍛煉成為了一名堅強的革命戰士。在13年後,他重返義大利,經常以「牛虻」的筆名發表嘲諷教會和貴族自由主義的文章。後來,他為准備武裝起義冒死偷運軍火,不幸被捕,在獄中經受了各種酷刑和病痛的考驗,英勇不屈,從容就義。小說通過對牛虻戰斗一生的描寫,深刻揭露了反動教會的偽善以及封建統治者的兇殘,熱情歌頌了人民的革命斗爭精神。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義大利愛國志士牛虻的光輝形象。牛虻出生在一個資產階級家庭,在義大利民族解放火熱斗爭的感召下,他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對天主教會的反動本質有著深刻的認識。他「把義大利比作一個醉漢,摟住一個扒手的脖子哀哭,而那扒手卻正在掏他的口袋」。那扒手不是別人,正是庇護斯九世。他認為新任紅衣主教蒙泰尼里「即使不是一個流氓,也是在流氓掌握中的一個工具」,他就像「一塊攔路的石頭」,「非把它一腳踢開不可」,以開辟義大利民族解放的道路。
❻ 木偶奇遇記故事中的哪些事情很奇妙
老人澤皮德把一塊能哭會笑的木頭雕成木偶,並把取得生命的小木偶當成兒子。老內人賣掉上容衣,供兒子上學。可是小木偶一心貪玩,為了看戲不惜賣掉課本。在酒店獲得好心老闆的五枚金幣,回家路上受狐狸和貓的欺騙,金幣被搶走:過後又遇上強盜,差點兒被他們弔死,幸虧巧遇仙女而得救。被狐狸和貓騙走金幣後去起訴,又被稀里糊塗的笨蛋法官投進監獄;出獄後,又被捕獸器夾住,被迫當了看家狗。他後悔極了,心想:「如果我像其他好孩子一樣喜歡讀書、做工,現在我就會和爸爸呆在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就不會在這里給人家當看門狗了。」 夜裡,他因幫助主人抓住黃鼠狼而重獲自由。他一心想成為一個用功讀書的好孩子,可是又經不起誘惑。在壞同學的慫恿下又逃學到海邊看鯊魚,後又被引誘到玩兒國,在瘋狂的玩了幾天之後,變成一頭蠢驢。後來還是仙女搭救了他。最後,他們父子在鯊魚腹中意外重逢,並設法逃了出來,在海邊住下。從此,小木偶每天去做工,有空還編籃子,晚上讀書、寫字,後來得知仙女病了,便把自己所有的錢給了她。仙女很感激,於是皮諾曹終於成為一個誠實、聽話、又愛學習,還能幫助父母的好孩子。
❼ 如何講授兒童文學《木偶奇遇記》
給你一個教學設計參考一下,也許對你有幫助《木偶奇遇記》教學設計一、內容簡介本書描述了木偶皮諾喬從一個任性、淘氣、懶惰、愛說謊、不關心他人、不愛學習、整天只想著玩的木偶,變成一個懂禮貌、愛學習、勤奮工作、孝敬長輩、關愛他人的好孩子的過程,以及他所經歷的一連串的奇遇,充滿了童趣與想像。發生於皮諾曹身上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孩子的自然天性在許多方面都是需要修正的。也就是說,在自然天性里往往會有不少不夠盡善盡美的表現,等待著我們的逐步克服。《木偶奇遇記》究竟上想告訴我們一些什麼呢?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需要我們從主要公皮諾曹的身上去尋覓,從他由木偶最後變成真人的奇特經歷中發現些許於我們有益的人生至理。皮諾曹的經歷被稱之為「奇遇」,但那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離奇遭遇,其中蘊藏著等待我們去仔細咀嚼的深長意味。 其實,《木偶奇遇記》意欲揭示的道理並不復雜,它倚借一個木偶有形象不過是為了向我們演繹一個人由不完美走向完美、由不幸福走向幸福的曲折歷程。問題是,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並是一個人生來就可以明的。否則,皮諾曹也就無需煞費周折才得以完成了這一歷程了。二 、閱讀要點1、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曲折離奇的情節,突出「奇遇記」的奇。如蓋比西為追回皮諾曹,卻把自己送進牢房;皮諾曹被狐狸和貓騙掉四枚金幣,起訴到法院,而法官宣判他是小偷入了獄,四個月後又因皇帝打勝戰放了盜賊,最後父子竟在魚腹重逢。2、這本書深得小朋友喜愛,因為內容充滿童貞童趣。老人成了頑童,主人公皮諾曹是一個兒童形象,他的性格心理貼近兒童,引起大家強烈的共鳴。皮諾曹有著許多孩子身上共同的缺點:貪玩、任性、撒謊,經不起誘惑意志力差等,然而他又表現出善良、勇敢、捨己救人、積極向上等美好的一面。、3、人物形象真實典型,描寫惟妙惟肖。作家善於抓住語言、神態、動作等刻畫人物形象,尤其個性化的語言,使人聞其聲知其人。另外,對比手法的運用,使善惡、美醜強烈鮮明。4、本書是一個個「奇遇」的組合,共有38個小故事。小故事之間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依次展開,相互聯系;而各個小故事又體現出明顯的獨立性,各自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單獨成篇。5、這本書不僅讓孩子領略作家的語言文字魅力、享受離奇迷人的故事內容,還會從中受到品德教育,生活的啟發。 三、問題提示1、你是否喜歡木偶皮諾曹?為什麼?2、書中仙女幾次救皮諾曹?分別在什麼情況下?3、書中結尾寫木偶變成真正的孩子,他為什麼能實現這個夢想?4、在哪個故事集中體現了皮諾曹善良、勇敢、捨己救人的美好品質?5、木偶班主送給皮諾曹五塊金幣,他是怎樣失去的?6、38個小故事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幾個故事? 四、活動設計1、表演情節劇。瘸腿狐狸和瞎眼貓中,狐狸和貓雙簧戲讓人拍手稱絕,其語言、|神態、動作使得他們貪婪、狡詐的嘴臉一暴無遺。可安排三人一組,指導學生把握角色性格。2、講故事比賽。要求講述流暢、聲情並茂,在重多小故事中選一個你最喜愛或印象最深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五、相關資料卡爾洛·科羅狄(Carlo Collodi,1826~1890),原名卡爾洛·洛倫齊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義大利佛羅倫薩鄉下一個廚師家庭里,科羅狄其實是他母親出生和長大的一個鎮的名字,他用它來作了筆名。他在教會學校畢業後,給各地報紙寫稿,積極參加義大利民族解放運動,並志願參加了1848年的義大利民族解放戰爭。後來他與人一起出版諷刺雜志,寫短篇小說、隨筆、評論。科羅狄一生中,曾寫過許多短篇小說、隨筆、評論,然而最著名的要數他寫給孩子們看的童話故事,這些童話想像力豐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節曲折動人,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
由於偶然原因,朋友請他翻譯了3篇法國童話,他起了為兒童寫作之念,寫了幾本以「小手杖」為主角的童話。他在羅馬編兒童雜志的朋友,有一次收到他寄去的一部手稿,手稿中附了一張條子說,「這點傻玩意兒」能用就用,隨意處理好了。後來這部手稿在雜志上連載出來,竟然轟動一時。這部作品就是《木偶奇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