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觀人的故事作文
⑴ 求一篇作文,主題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遇見一個幾個人的故事,隨便什麼故事簡單點的就好。500-700
遇見好心人
⑵ 中國古代文人的書齋名
1、陋室: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居室兼書房名。詩人曾專門寫下了篇膾炙人口的《陋室銘》,以描繪自己書齋的簡陋,把自己的「陋室」與三國時諸葛亮的「茅廬」以及西漢文學家楊雄的「玄亭」相提並論,表現了高潔的品行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2、老學庵: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晚年的書齋名。取「師曠老而學猶秉燭夜行」之語銘齋,立志要活到老、學到老,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3、苦齋 :明朝文學家章溢隱居在龍泉縣一間陋室里進行學習和創作,他以苦為樂,發奮用功,寫出不少著名的詩文。
(2)古代觀人的故事作文擴展閱讀:
源起
古往今來,中國騷人墨客大都有為自己書齋冠名的雅習幽興,誠如文博專家史樹青所說:「齋號是一種文化現象,且歷史悠久,品位高雅,寓意精深,可稱是歷代文人的一種雅嗜」。
特點
齋號往往由主人染翰書之,或恭請名家題贈,再行加工,雕於木,鐫於石,或鑲嵌門楣,或懸掛壁間,益發增添書房文采。除此,常借銘、詩、賦、文、聯、畫等形式以記之。有些齋主還配刻一方或幾方齋名印章,鈐在所作書畫文章署名處。
書齋名常用尾字
書齋題名瑰麗多姿,常取室、庵、亭、軒、堂、館、齋、園、閣、樓、廬、庄、村、洞、龕、屋、窗、舫、棲、處、院、巢、居、舍、圃、廊、宦、苑、台、簃、小築、山房、書屋、草堂、書舍、精舍、村舍、山莊等尾字命名,以此表達主人的志向、情趣、品格。
書齋名的文化意義
齋號取義廣泛,大致有所居之室,所寓之志,所藏之書(畫),所敬之人,所寶之物,所愛之詞。寓意亦豐富,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願,詞雋意蘊,情溢於墨,理見其辭,耐人尋味。
歷史名人書齋名
(蒲松齡:聊齋)、(楊雄:玄亭)、(舒位:瓶水齋)、(徐文長:湘管齋)、(翁方綱:復初齋)、( 王毅榮:天繪閣)、(黃宗羲:惜字齋)、(曾國藩:求缺齋)、(劉鶚:抱殘守缺齋)、(梁啟超:飲冰室)。
(吳昌碩:缶廬)、(張溥:七焚庵)、( 紀曉嵐:閱微草堂)、(章鈺:四當齋)、(毛澤東:菊香書屋)、(沈從文:窄而霉齋)、(柳亞子:弈樓)、(朱自清:猶賢博弈齋)、(李可染:師牛堂)、(豐子愷:緣緣堂)。
(聞一多:何妨一下樓)、(黃錦祥:知覺齋)、(何香凝:雙清樓)、(胡潔青:雙柿齋)、(劉海粟:藝海堂)、(豐子愷:緣緣堂)、(馮其庸:寬堂)、(賴少奇:一木一石齋)、(梁實秋:雅舍 )。
( 馮友蘭:三松堂)、(梅蘭芳:梅花詩屋)、(葉聖陶:未厭居)、(齊白石:寄萍堂)、(張善孖:大風堂)。
( 孫犁:耕堂)、(方漸:富文閣)、(楊樹達:積微居)、(阮章競:苦噪樓)、(姚雪垠:無止境齋)、( 賈平凹:靜虛村)、(王力:龍蟲並雕齋)、(李耕:菜根精舍)
⑶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寫我的故事」為題寫一篇600字作文 急需!!!!!!!
這些天、這些天後一來定的源、在線的人和你有時間觀念是我國最新消息的影響、這些是否會來關注我們哦、這種人就要好好的工作環境和自己喜歡的人在外學習貫徹實施情況?你說話你也早點睡哦!?在!你是否也不是一兩個星期天去上班💼!在幹嘛!在幹嘛!這么好了就去看電影🎬?在幹嘛!在這個城市最大限度?這樣就、艾瑞寶迪。在線教育家直播活動開始咯!這種人的感情就是這么的存在、這個時候真的要做出一點現場活動的感覺!這么些東西沒有那麼好了、一個人走進這個話題好不好。
⑷ 名人善於觀察的小故事二年級作文
在我家中,有一本書總是放在我的床頭。這本書是媽媽在春節時候作為新年禮物送給我的,書的名字叫做《100位名人成材故事》。每天晚上當我翻開書的時候,就彷彿進入到了另外一個時空,在那裡我了解到那些名人是如何刻苦學習和努力實現他們自身的價值。
到現在為止,這本書我已經基本讀完。書中的每一位人物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書中的每個故事都十分的生動有趣,他們都克服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最終為我們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他們的那種精神也一直延續到了現在,激勵著我們這一代的人們。
當我讀到鐵杵磨針的少年李白的時候,我知道了學習應該要有鐵杵磨針的韌勁,而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李白從老婆婆那裡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日後成為我國古代的偉大詩人,並為我們後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
當我讀到愛數星星的孩子張衡的時候,我知道了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不光要學書本上的知識,而且還要經常主動觀察周圍的其他事物,並要對不明白的要細心的進行研究。張衡就是經常細心觀察天象,才能夠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觀測天文的儀器渾天儀。在那之後,他又發明了世界上最早觀測地震的儀器地動儀。
當我讀到立志氣象科學的沈括的時候,我知道了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多問幾個為什麼。人們經常說能夠提出問題才說明把書本讀的相對透徹,也就是這個道理。沈括就是從小就愛在學習中思考,並且下工夫去鑽研,才寫出了我國氣象方面的巨著《夢溪筆談》。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古人留下來的名言。意思是說只有書讀的多,那麼在寫文章的時候才能夠做到文如泉涌;只有把書讀的很精,那麼才能夠在作文章的時候寫出點睛之筆;只有把書讀的很透,那麼在敘述的時候做到信手拈來。
最主要的是,我在這本書中學到了古人的那種堅忍不拔毅力和刻苦學習的精神。曾經有人說過成功=1%的天才+99%的勤奮,這說明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必須要牢記他們的這些事跡,並用此來時刻提醒自己,那麼才能夠在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
前天晚上,我讓媽媽在我生日的時候送我一份禮物。媽媽笑著問我想要什麼,我對媽媽說我還想要類似《100位名人成材故事》的書,因為我從其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從媽媽那嘉許的眼神中,我明白了書對我學習的價值,書對我人生的價值。
⑸ 踐行核心價值觀名人故事作文
踐行核心價值觀名人故事作文:
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同志的一生,同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緊緊相連。他雖然幾起幾落,數次受到錯誤的批判和撤職,但是鄧小平同志始終對黨忠心耿耿,對人民飽含深情,把畢生的精力都無私地奉獻給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因此,今天緬懷鄧小平,作為黨員幹部,我個人認為,除了我們那份對鄧小平同志割捨不斷的感情,更應該在緬懷中以實際行動為民謀幸福,努力踐行求真務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首先,必須樹立忠誠於黨、忠實於民的理想信念。堅定信念是鄧小平一生最鮮明的政治品格。最早在蘇聯求學期間,鄧小平同志就立志「更堅決的把我的身子交給我們的黨,交給本階級」。堅定的理想信念,支撐他在此後70多年的革命生涯里,面對革命戰爭的槍林彈雨,他浴血奮戰、視死如歸;面對新中國建設的艱難局面,他勵精圖治、百折不撓;面對「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他信念執著、從不消沉;面對一次次的冤屈,他堅持真理,從不怨天憂人……一代偉人鄧小平用一生的偉大實踐,去實現他對黨對人民的諾言。
作為普通的黨員幹部,如何緬懷偉人,我想很重要一條,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與黨、與人民共命運,這就是信念。信仰缺失是黨員幹部最大的缺失,也是不能成就事業的最大障礙。原河北省委書記的秘書李真臨刑前有一個表白,他認為要趁著自己還在省委書記秘書這個重要位置上,多撈一把,將來一旦共產黨不行了,國家不行了,自己好有一個出路,搞一大筆錢移居到國外去。他對黨和人民的不忠,決定了他的所作所為,也註定了他必定成為人民的罪人。其實所有的貪官源於對黨和人民的背叛,源於理想信念的喪失。因此,在風平浪盡的和平年代,同樣要樹立和堅守理想信念。如果脫離群眾、沒有了信仰、忘記了宗旨,那麼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華而不實的空話。
其次,必須培養自己對人民無比熱愛的偉大情懷。熱愛人民,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託。鄧小平同志曾經寫道:「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同志從對人民的摯愛,延伸到對黨、對祖國的摯愛。他說過:「我的生命是屬於黨、屬於國家的。」這質朴的語言,集中表達了鄧小平同志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大愛,以至於按照他的囑咐,在他逝世後,把角膜捐獻給了醫院,遺體供醫學解剖,骨灰撒入大海,與藍天同在、與祖國同在、與人民同在。總之,鄧小平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
我們學習鄧小平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情大愛,就是要始終心裡裝著人民、決策想著人民、行動為著人民,時刻掌握人民群眾的所想、所盼、所需,這樣才能與老百姓建立起真實情感。一個好官員或是優秀的黨員幹部,除了責任心,他們肯定是對老百姓有著深厚感情的,否則干起工作來就沒有了激情。可是現在交通工具發達了,有些幹部與群眾的距離卻越來越遠了;通信工具先進了,有些幹部與群眾的溝通卻變得困難了,這里表現出來的首先就是一個立場問題、感情問題。高高在上、急功近利、與老百姓漸行漸遠,任何時候都無法感受到群眾的疾苦,培養對人民無比熱愛的偉大情懷當然也就無從談起。
再次,必須依據群眾的真需要,腳踏實地工作。鄧小平同志孜孜以求的是增進人民福祉。鄧小平以一生的實踐,證明他是一位求實、務實、踏實的實幹家。他曾說:「我讀的書並不多,就是一條,相信毛主席講的實事求是。」他一生「三落三起」都是因為敢於堅持真理,每次被錯誤批判打倒都豁達樂觀,對未來充滿希望;每次復出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都無私無畏、以頑強的意志排除各種干擾,堅定不移地推動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形成和實踐。
緬懷偉人鄧小平,就是要依據群眾的真需要,腳踏實地地工作。而現實中,有的領導幹部的思想、工作作風令人反感。主要表現在,台上講得天花亂墜,為民思想掛在嘴邊、寫在臉上,台下卻熱衷於大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以證明自身的能力與務實作風。說實在話,這些花架子有多少與老百姓有關呢?老百姓的真正需求,領導幹部掌握有多少呢?長期以來,有的領導幹部錯誤地認為政府大樓代表政府形象,必須壯觀威武,豪華氣派,窮地方借債也要把辦公樓、樓堂會所建成五星級的,這不僅勞民傷財,還引起了群眾的強烈不滿。中央出台「八項規定」,針對的其實就是與「務實」格格不入的「四風」。而要根除「四風」,需要所有黨員幹部,從我做起,從端正政績觀開始,腳踏實地地為民造福。
⑹ 對三觀的理解作文,越長越好,最好有幾個故事
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我們的人生道路選擇有著重要的作用.生命的真正價值,催促我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人生如月,盈虧有間.在人生短短數十春秋中,怎樣才能找到生命的坐標、實現生命的價值,成為了代代人不懈探究的難題.然而,當莊子坦言「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時,當岳飛高歌「八千里路雲和月」時,當文天祥嘆惋「零丁洋里嘆零丁」時,答案已經不再迷惘.不錯,人生在世,滄桑幾許,幸福幾何,為的不是虛幻的物質享受,而是能在歷史長河中掬一杯水,找到生命的真正價值!
回首千年,浩浩盪盪的汩羅河畔留下了一位智者遠去的背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帶著滿腔的報國熱情,屈原縱身一躍,在一片昏暗污濁的世界裡,投下了閃亮的光輝.「再弱的光也是黑暗中一把鋒利的匕首.」屈原正道直行,於污濁之中洗盡鉛華,實現了生命的終極價值.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手執銅琶鐵板叩出了生命的最強音.貶到黃州,他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赤壁賦》.貶到蘇州,他便吟唱出「淡妝濃抹總相宜」的飄逸.面對苦難,他「一蓑煙雨任平生」面對好邪,他「揀盡寒枝不肯棲」,只留下了「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瀟灑.世事變遷,蘇軾用那寬如大海的胸襟寫下了生命最閃耀的價值.
人活著不是為了「吃飯,而是要追尋生命的價值,找回靈魂之所在.只有努力地去追求,拼搏,你的人生才不會黯淡無光,你的青春才不會就此凋零.燦爛的生命之花只為那些不懈追尋其價值的入而開放.李白的清俊飄逸,杜甫的沉鬱頓挫,譚嗣同的慷慨激昂,魯迅的明察秋毫,人生的方向有多種,人生的目標有多樣,但不論滄海桑田,歲月更替,人生的主旋律都不會改變,那就是為人生的價值而奮斗.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人生短暫,時光易逝,趨行於人生的旅途中,你需要做的不僅是欣賞沿途奇妙的風景,更有尋求生命價值的偉人事業,茫茫世界,氣象萬千,總有一些東西要你去追尋,去銘記.
歷史的長河無聲地流淌,仍在訴說著那些催人奮進的故事……
⑺ 以……的故事為題寫不少與600字作文
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今天不像以往那樣艷陽高照,天陰沉沉的,好像預示著什麼事要發生。 第一節語文課,我的眼皮總是跳個不停,我想起奶奶說過:左眼跳財,右眼跳災。我一向不相信迷信。但我的直覺告訴我有什麼不愉快的事將發生在我的身邊。 第二節是數學課,老師一進教室就開始說昨天的作業情況:「昨天的作業做得很不好,有許多同學都沒有做,還有許多同學是抄的。但還有一部分同學做得很好,比如像巫舒婷……」我正等著我的名字出現,老師又接著說:「許雲婷同學做得擦過很多遍,(我們用鉛筆做)可能就是抄的,而舒婷沒有擦過,說明是自己做的。」突然間,全班五十多雙眼睛,帶著不同的眼神,齊刷刷的看著我,有藐視的,有疑惑的……霎時間,我覺得無地自容,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昨天發生的一幕幕在腦海里浮現…… 老師布置了一道很難的數學題,開始誰都不會做,大家便開始討論。下課了,討論還沒有結果,老師便讓我們回家做。回到家裡,我第一件事就是想這道題。我絞盡腦汁,一邊想一邊做,做錯了就擦掉。功夫不負有心人,這道題終於被我解出來了。我連忙打電話給一定也在暝思苦想的好朋友——巫舒婷,告訴她這道題的答案。 可是現在,我卻變成了抄作業的人。我正想跟老師說清楚,他卻已經在講課了,我真是百口莫辨啊! 下課後,我去老師的辦公室想證明自己的清白,卻找不到老師。就算說清楚了,老師也不可能到班上再說一遍,於是我對此做出了退讓的決定。因為,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回到家後,就跑到窗前站立著,注視著天邊的變化。天空中的晚霞不斷地變化著、翻滾著。火紅色的晚霞把周圍的一切映成了紅色。這一切是那麼的宏偉,那麼的壯觀! 正當我興致勃勃,快要把今天的不快忘記時,晚霞漸漸褪去。我在為此感到惋惜的同時,明白了:今天的晚霞暫時褪去了,明天,它又將出現在西方的天空中。因此,它應是永恆的。 這個故事就像我生活的一個小插曲,它讓我認識到:人的一生也恰似一片彩霞,今天消失,明天又將出現。由此可見,人的一生並不是一條平坦、寬闊、筆直的大路,它是鋪滿了坎坷、辛酸、苦辣的。
⑻ 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古代小神童的故事至少兩個
1、甘羅,12歲為丞相。
甘羅,戰國時楚國下蔡(今安徽潁上)人,從小聰明過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羅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政治家。他祖父甘茂,是秦國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擔任秦國的左丞相。「將門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導下,甘羅從小就聰明機智,能言善辯,深受家人的喜愛。
後來、甘茂受到別人的排擠,被迫逃離秦國,不久就死於魏國。甘羅十二歲時,就投奔到秦國丞相呂不韋的門下,做他的才客。當時秦國企圖聯燕攻趙,打算派大臣張唐出使燕國,張唐卻借故推辭。呂不韋無計可施,那時年僅十二歲的甘羅,就對國事了如指掌,甘羅自告奮勇願去勸說張唐赴任。
呂不韋開始不大相信他,甘羅理直氣壯地說:「從前項橐7歲就做了孔子的老師,我現在已經12歲了,你就不能讓我試一試嗎?」呂不韋只好答應了他的要求。
甘羅驅車去見張唐,說:「當年武安君白起就因為不服從應侯范雎的命令去攻打趙國,被應侯攆出咸陽,死在杜郵。現在文信侯的權力比應侯大得多,你違抗他的命令,看來你的死期不遠了!」一席話嚇得張唐乖乖答應出使燕國。
甘羅又徵得呂不韋的同意,按照秦國擴大河間郡的意圖到趙國去進行游說,他針對趙王擔心秦燕聯盟對趙國不利的心理狀態,大加攻心,說:「秦燕聯盟,無非是想占趙國的河間之地,您如果把河間5城割讓給秦國,我可以回去勸秦王取消張唐的使命,斷絕和燕國的聯盟。
到那時你們攻打燕國,秦國決不幹涉,趙國所得又豈止5城!」趙王大喜,忙把河間5城的地圖、戶籍交給甘羅。甘羅滿載而歸,秦國不費一兵一卒而得河間之地,秦王就封12歲的甘羅為上卿,並把當年封給甘茂的土地賞給他。
2、司馬光破瓮救友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廠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機智勇敢,傳為千古佳話。
3、房玄齡年幼識大局
房玄齡,別名房喬,字玄齡(一說名玄齡,字喬松),漢族,唐代齊州臨淄人,是中國唐朝時的開國宰相,父房彥謙。玄齡博覽經史,工書善文,18歲時本州舉進士,先後授羽騎尉、隰城尉。
房玄齡生長於隋朝,當時隋文帝奪取天下不久,社會上一片繁華景象。一般人都認為隋王朝牢不可破,但小小年紀的房玄齡卻能從表面的強盛看到其潛在的頹。
,他對父親說:「隋王朝根本沒有造福人民,只是靠愚弄百姓來維護他們的統治,而且皇室兄弟不和,互相傾軋,將來矛盾定會激化,引發天下大亂!依我看,隋亡國的日子不遠了。」父親聽了不禁大驚失色,吩咐兒子不要亂說。
不久,房玄齡的話便應驗了。隋文帝被害,楊廣即位,不久義軍四起,天下大亂。隋王朝不堪一擊,李淵父子趁機奪去了天下。
4、曹沖稱象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沖,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對大家說:「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么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都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桿頂大的秤來稱。」
而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一桿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有人說:「你這個辦法可不行啊,為了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可真叫人為難呀。
這時,從人群里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父親,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沖,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沖趴在曹操耳邊,輕聲地講了起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沖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沖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里不由得連聲稱贊:「好辦法!好辦法!」現 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5、元嘉神仙童子
北朝時有個叫元嘉的孩子,因為能在同一時間進行多件事情,被稱為神仙童子。
元嘉曾做過這樣的表演:雙手均拿著筆,左圓右方的畫著,口中則一字不漏地背誦文章,同時也能准確無誤地數著正在吃草的羊群數目。他的腦子也沒有閑著,正構思著一首五言詩,並用腳夾著筆把這首五言詩工工整整地寫在在地面的紙上。
他同時做著這六件不同的事,每一件都完成得非常好,目睹者無不驚訝萬分。
⑼ 我心中的價值觀500字故事作文
夜深了,月光透進了窗扉,撒了一地。我獨自
坐在書桌前,任憑眼淚「叭嗒,叭嗒」地打濕那
份分數少得可憐的試卷。
這次期末考試,我又是遠遠沒有達到預想的結
果。我委屈,為什麼我付出了那麼多,但每次
連一點收獲都沒有,我怨老天不公。不覺又想
起了那挑燈夜讀的情景,又想起父母為我送來
麵包和牛奶的情景。為什麼,為什麼,難道我
真不是學習的那塊料嗎?
算了,不去想它了,開燈看一看課外書吧,我
拉亮了台燈。發現桌上的餅干渣在動,我推了
推眼鏡,想看個清楚,只見幾只螞蟻在搬這餅
干渣,餅干渣一動一停,好像它們搬起來很費
勁,真有意思!我拿來放大鏡,想仔細看一看
這些小東西。我還要給它們設點「障礙「。我將
鉛筆放在它們面前,只見它們要改變方向,結
果被我用筆團團圍住,看它們這回怎麼辦!我
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一個帶頭的螞蟻首先爬上
了筆,這就像一個指揮官,陸續又有幾只螞蟻
爬上來,它們想用力將餅干渣托過去,可是試
了幾次都沒有成功,那隻帶頭的螞蟻將餅干渣
抬起來,後面的螞蟻用力推,就這樣花了大約
三十分鍾,餅干渣終於被螞蟻從鉛筆上運了過
去。
我突然領悟到,連這么小的螞蟻面對挫折都毫
不喪氣,我們人類更應該敢於面對挫折,我又
想起:愛迪生的實驗室被炸,面對這樣的挫折
,愛迪生沒有喪失鬥志,而在短短的三周內,
便成功地發明了留聲機;貝多芬雙耳失聰,對
一個音樂家這無疑是最大的挫折,而貝多芬面
對挫折卻絲毫沒有退縮之意,他說:「我要扼住
命運的咽喉。」就這樣貝多芬創作了舉世聞名的
《命運》交響曲。
人生路上有風有雨,到處是荊棘叢生,只有我
們去奮斗,去拼搏,就一定會有鮮花和掌聲在
等待著我們。名人說過,挫折對無能的人是一
個無底深淵,而對那些敢於面對挫折的人來說
,它是一塊成功的踮腳石。
我又再一次打開課本,這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
射進屋內,在哪摔倒,就在那爬起來。我笑了
,挫折,我向你挑戰,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後記:我後來的成績如芝麻開花節節高,我感
謝那個不眠夜,在那個夜晚我品味了挫折,讀
懂了它的內函,我感謝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