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女抗日英雄的故事300字作文

女抗日英雄的故事300字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2-10 15:09:28

❶ 楊靖宇抗日300字故事

抗日英雄楊靖宇的故事

1940年2月23日,這是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人民心目中的抗日專英雄楊靖宇將軍倒下屬了.一群慘無人道的日本鬼子蜂擁而上,割下了他的頭顱,剖開了他的腹部,可是當敵人面對楊靖宇將軍的屍體時,完全駭然了,空盪盪的腸胃裡,沒有一丁點兒的食物.支撐著這位鋼鐵戰士的竟然只是一些枯草,樹皮和棉絮!每每看到這里,我都會熱淚盈眶
1940年2月,楊靖宇將軍率領直屬部隊的少部分同志在聯系大部隊的途中被叛徒告密,陷入日寇的重重包圍之中.楊靖宇將軍帶領部隊左沖右突,日夜抗戰,始終沒有甩開敵人.
為了保護有生力量,楊靖宇將軍決定只留下兩名警衛員跟隨自己,利用自己吸引敵人的注意,讓在突圍中受傷的戰士轉移.幾天後,楊靖宇將軍身邊僅有的兩個警衛員也在下山尋糧途中被敵人發現,相繼遇害.楊靖宇孤身一人與敵人周旋了五晝夜.鬼子勸楊靖宇將軍投降,可楊靖宇高聲喊道:"共產黨員寧死不降!為革命犧牲沒有什麼可惜!"
日本鬼子惱羞成怒,一次又一次地組織火力朝楊靖宇瘋狂掃射,但終因寡不敵眾,楊靖宇將軍不幸中彈犧牲
"頭顱可斷腹可剖,烈愾難消志不滅."楊靖宇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❷ 關於抗日小英雄的作文300字,謝謝。

電腦版
抗日小英雄——虎子
虎子是抗戰時期的兒童團團員,為了幫助八路軍送情報。他機智勇敢地和敵人做斗爭。在一次執行任務時,為了完成任務,他靈活機動,採取聲東擊西的辦法,膽大心細,把敵人引開,巧妙地通過了敵人的封鎖哨卡,終於順利地把情報送到了八路軍指揮員的手上,使八路軍叔叔們打了又一個大勝仗。
今天,在這慶祝抗日戰爭勝利戰六十五周年的時候,我又重新讀了這個故事。再一次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學習抗日英雄虎子的愛國精神,努力學習,長大了更好地建設祖國,保衛祖國。

❸ 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300字

1942年月25日(農歷九月十六)早晨,13歲的王二小正在當地老鄉稱狼牙溝門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見一隊鬼子進山來掃盪,鬼子兵有好幾十人,正從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來。那邊的山溝里隱蔽著八路軍的後方機關,還有不少鄉親們。

萬一鬼子摸進那條山溝,不僅八路軍的後方機關受損失,鄉親們也將在劫難逃。可是這時候跑回去報告已經來不及了,這時二小忽然想起來,為了粉碎鬼子這次進攻,淶源抗日政府已將20多名傷員和糧食轉移了,為了保護後方機關和群眾,騎兵連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嶺子上。

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王二小,中國少年抗日英雄,本名閻富華,生於1929年1月22日,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人。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3)女抗日英雄的故事300字作文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60年後仍然被人們傳頌,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當年晉察冀軍區一分區獨立師老一團的騎兵連就駐扎在這一帶。王二小喜歡馬,常到騎兵連去玩,和八路軍戰士混得很熟。

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很內向,不愛說話,一年四季總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騎兵連的吳連長非常喜歡這個孩子,常常給他講打仗的故事,到了開飯的時間就留份飯給他吃。第二年王二小加入了兒童團,一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抗日戰爭時期,放牛娃二小,父母慘死在日寇的鐵蹄下,國難家仇,使二小心中充滿了對敵人的仇恨,並不斷萌發起為死去親人們復仇的決心。他故意在敵人掃盪的路上放牛,把敵人引進八路軍的埋伏圈,終於消滅了敵人,為鄉親們報了仇,而他自己壯烈犧性在敵人的屠刀下。

❹ 關於抗日賀龍英雄事跡作文300字

海娃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位著名小英雄。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專面放哨,監視著前屬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他機智、勇敢地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故事非常感人。故事的主人公海娃的原型就是曾經聞名全軍的———偵察捕俘英雄秦玉根。
秦玉根3歲時成了孤兒,叔叔將他賣給地主,4歲就給東家放羊,飽受飢寒折磨。抗戰爆發後,八路軍120師隨賀龍元帥挺進敵後,小玉根的家鄉就成了最早的根據地,小玉根帶領兒童團,肩扛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當向導。特別是有一次小玉根在送雞毛信時,機智勇敢,毫不畏懼,終於把鬼子帶進了我軍伏擊圈,自己又機智脫身。他的這段傳奇經歷在根據地被編成故事廣為傳唱,成為我黨我軍最早的根據地婦孺皆知的小英雄,後來,這段故事被拍成電演《雞毛信》,小玉根就是《雞毛信》中小主角海娃的原型。

❺ 抗日英雄事跡故事500字左右

革命先烈趙一曼的英雄事跡。

在1935年11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己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她在村裡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

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後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

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於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在二人幫助下,她於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

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敵人反復折磨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員的信仰!」

趙一曼負傷被捕解到哈爾濱後,日寇和偽滿的警察頭目立即對她進行審訊。此時,她傷口不斷流出的鮮血濕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絕地痛斥日寇侵佔中國東北的暴行。

負責審訊的日本特務惱羞成怒,竟用竹簽從她的指甲縫中釘進去,用鞭子狠戳趙一曼的傷口,使她幾次昏死過去。

日寇將她送到醫院,傷勢剛好一點,日寇又在病床前審問,趙一曼依然堅不吐實,日寇拳打腳踢,她的傷口再度破裂,又昏迷過去。醫護人員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對她產生了敬佩。

(5)女抗日英雄的故事300字作文擴展閱讀:

趙一曼畢業於黃埔軍校,屬於該校唯一的一批女學員。1927年初,黃埔軍校的分校開始在全國的一些大中城市招收學員,並決定開始招收女學員。招收女學員的消息在當時的一些報紙刊登後,各地女青年報名相當踴躍。

最後經過嚴格的審查,只錄取183人組成了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女子學員隊。加上由湖南學兵團並入的30名女生,女生隊總數為213人。這些女學員分別來自全國各地,但以湖南、湖北和四川人居多。她們當中有的是在校大學生,也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學生。

女學員中未婚者占絕大多數,但也有少數已婚者,還有的已經當了媽媽,有的還纏過足。從出身、年齡、文化程度、政治面貌來看,大都參差不齊,基本上是「愛國有心,知識不足」。其當時當兵的動機大多是為了脫離封建家庭的壓迫,找尋新出路。

1927年7月,汪精衛步蔣介石後塵,公開發表聲明反共,一些進步的領導人脫離武漢政府。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決定提前結業,每個學員發一張黃埔軍校第6期的畢業證書。

213名女學員除極個別學員被送到蘇聯學習外,大部分都被分到葉挺和張發奎的部隊,也有不少人回到家鄉,有的從事地下工作,有的後來又輾轉找到了革命隊伍,也有的消極落伍了。

但黃埔軍校也涌現出了趙一曼、胡蘭畦、謝冰瑩、宋綺雲、胡筠、曾憲植、黃傑、張瑞華、危拱之等一大批巾幗英雄。

❻ 一個抗日英雄的故事(800字作文)

趙尚志:1934年3月底,趙尚志邀集十幾支義勇軍的首領,共同商議成立了東北反日聯合軍司令部。大家選趙尚志為司令。1934年6月28日,珠河反日游擊隊擴編為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趙尚志任司令,隊伍擴大到450多人。哈東支隊成立後,兵分3路,攻打了五常、賓縣、方正等縣城。三岔河激戰兩天一夜,殲敵百餘。在肖田地,趙尚志率200餘騎兵突遭500多日偽軍的包圍。他沉著指揮部隊反擊,雙方一直激戰到晚上。趁夜黑敵疲,他派出精兵攜帶30餘馬匹,突出敵人的結合部,敵誤認主力突圍,急忙尾追,留在原地的我軍主力突襲其背後,殲敵130多人,趙尚志率部從容突出重圍。
1942年2月12日凌晨,趙尚志在特務劉德山的引誘下,帶領小分隊去襲擊梧桐河偽警察分所途中,被劉開槍擊傷。趙尚志回手擊斃了劉德山。他命令隊員攜帶文件轉移,自己忍著傷痛開槍掩護。最後,趙尚志終因傷勢過重,失血過多,在昏迷中被俘。趙尚志在生命垂危時刻,不吃不喝,怒斥敵人,寧死不屈。2月12日9時,年僅34歲的趙尚志閉上了眼睛。兇狠的敵人把趙尚志的頭割下來送到長春請功,把他的軀體扔到松花江的冰窟里…… .

戴安瀾 :1926年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歷任國民黨軍隊排長、連長、營長、團長。1933年3月,率部參加長城古北口抗戰,榮獲五等雲麾勛章。1937年8月升任第13軍73旅旅長。次年3月,在台兒庄戰役中,戴旅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戰郭里集,迫使言兒庄之敵後撤,得寶鼎勛章1枚。5月,升任第89師副師長兼第31集團軍總部干訓班教育長。8月,率部投入武漢保衛戰,被第31集團軍記大功1次。

1939年1月5日升任第200師師長。5月,率部參加抗擊日軍進犯的隨(縣)棗(陽)之戰。9月,參加長沙保衛戰。11月,參加桂南昆侖關作戰。次年1月,在堅守昆侖關的戰斗中,戴部確保441高地,斃敵百餘人,毀敵坦克2輛、炮4門,繳獲槍械百餘支。11日,戴安瀾身負重傷。國民黨政府頒授四等寶鼎勛章。

1941年12月16日,第200師開赴緬甸協同英軍作戰。次年3月,參加東瓜保衛戰。在沒有空軍協同作戰的情況下,同4倍於己、配備有步兵特種兵和空軍的日軍苦戰12天,掩護了英軍的安全撤退,並殲敵5000餘人。4月25日,又率部克復棠吉。5月18日,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斗中負重傷,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甸北部茅邦村殉國。10月16日,國民黨政府追贈戴安瀾為陸軍中將。29日,美國國會授權羅斯福總統追授戴安瀾1枚懋績勛章。

1943年4月1日,國民黨政府在廣西全州香山寺隆重舉行有1萬多人參加的國葬。國共兩黨領袖均親撰輓詞。毛澤東的輓詩是:「海鷗將軍千古 外侮需人御,將軍賦採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殉命,壯志也無違。」蔣介石的輓詞是:「虎頭食肉負雄姿,看萬里長征,與敵周旋欣不忝;馬革裹屍酹壯志,惜大勛未集,虛予期望痛何如?」

楊靖宇: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滿省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等職。他率部長期轉戰於長白山麓、松花江、鴨綠江畔,活動足跡遍及30個縣。

楊靖宇指揮所部與日偽軍作戰數百次,沉重打擊了日偽軍,擴大了游擊根據地。
對敵斗爭進入到異常艱苦的階段。僅從1940年初到2月中旬的50多天里,楊靖宇就率部與敵作戰40多次,有時一天打幾仗。楊靖宇充分發揮他的指揮才能,一次又一次突破敵人的圍攻,但由於敵人力量過於強大,我方無糧食彈葯補充,只能以草根樹皮充飢,甚至吞咽身上的棉絮,飢困交加,難再力戰。楊靖宇不得不決定各部隊化整為零,分散突圍,以保存實力,待機重新集結。
1940年2月23日,孤身奮戰五晝夜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楊靖宇壯烈犧牲。兇殘的敵人割下他的頭顱,又剖開他的腹部,發現他的胃裡除了沒消化的樹皮、草根和棉絮,竟沒有一粒糧食……

馬本齋:1937年7月,全國抗戰爆發後,馬本齋在家鄉組織回民抗日義勇隊,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1938年4月率隊參加八路軍,所部改編為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任總隊長。1939年,回民教導總隊改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任司令員。1942年8月,回民支隊奉命到達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馬本齋被任命為冀魯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隊和廣大群眾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編後的回民支隊,在馬本齋的率領下,戰鬥力不斷提高,隊伍發展到2000多人,成為一支能征善戰的抗日勁旅。從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不懼犧牲,浴血作戰,奮勇殺敵,經歷大小戰斗870餘次,殲滅日偽軍3.6萬餘人,在廣闊的冀中平原和冀魯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屢建戰功,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

吉鴻昌:1933年5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組織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吉鴻昌回國任前敵總指揮,當時抗日隊伍面臨無法解決糧秣、被服的重重困難,吉鴻昌就變賣家產,將所得六萬元支援軍需,他堅信「師出有名,強虜必敗」。有一次,部隊出發前,他向全體官兵講話:「有賊無我,有我無賊,非賊殺我,即我殺賊,半壁河山,業經改色,是好男兒,捨身報國。」說罷,揮刀上馬,隊伍浩浩盪盪向察北進軍。吉鴻昌率部所到之處,敵人聞風喪膽。他們連克康保、寶昌、沽源、多倫等城,在克復多倫時,激戰五晝夜,吉鴻昌親率突擊隊殲滅守敵,收復失地,這一勝利,震驚中外,迎頭痛擊了「抗日必亡」的謬論,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
正當同盟軍全部收復察省失地,准備出兵熱河,收復東三省時,親日派勾結日本帝國主義聯合向同盟軍圍攻,一場轟轟烈烈的人民抗日烈火被撲滅了。吉鴻昌輾轉回到天津繼續進行反帝斗爭。
1934年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被特務行刺受傷被捕,他面對「立時處決」命令,鎮靜安詳地向敵人要了紙墨筆硯,揮筆疾書,寫了自己怎樣走上革命道路,歷述國民黨反動派禍國殃民的罪行。在給妻子胡洪霞的遺囑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
殉難前,吉鴻昌身披斗篷,從容走上刑場,他用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當如此,我何惜此頭!」然後對劊子手們厲聲說道:「我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給我拿椅子來!我得坐著死!」他巍然坐在椅子上像泰山一般。他又向拿槍的敵人說:「我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後挨槍,你們在我眼前開槍,我要親眼看到敵人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當劊子手在吉鴻昌面前舉起槍時,他揚眉瞪目,高呼:「抗日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時年39歲。

總之,抗日英雄個人或者群體太多了,共產黨和國民黨抗日英雄參若星辰。他們的光輝業績也必將彪炳史冊。

這里有四五篇了

❼ 有關抗日戰爭的英雄故事 300字左右

抗日戰爭發生了許多英雄故事,讓我來介紹一位吧!

符竹庭:
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符竹庭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為了打好這一仗,他在全團大會上作了令人鼓舞的戰斗動員:「國家興亡,人人有責。人民的子弟兵,要有中國人的骨氣。要消滅日本法西斯,打出八路軍的威風,為中華民族雪恥,為受苦受難的同胞報仇!」從而激發了指戰員高昂的戰斗熱情,為奪取作戰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隨後同楊勇等到晉東南擴軍近3000人,成立第343旅補充團,任政治委員。1938年10月任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政治部主任,參加開辟冀魯邊抗日根據地的斗爭。根據當時敵強我弱的情況,部隊分散開展活動。他率政治部和部分武裝活動在陽信、惠民、商河一帶,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機動靈活的游擊戰爭。期間領導創辦了《挺進報》、《挺進月刊》,指導邊區黨委創辦了《烽火報》。1939年底起任魯西軍區政治部主任兼115師獨立旅政治部主任、教導2旅政治委員。1941年率部進入濱海地區,3月下旬參與指揮青口戰斗,殲滅日偽軍千餘人,拔除敵據點十餘處,解放沿海大片地區。同時組織根據地軍民開展生產運動,為解決根據地的經濟困難發揮了重要作用。1943年1月,為配合蘇魯邊區反「掃盪」,同旅長曾國華指揮教導2旅及地方武裝採取「翻邊戰術」,襲擊敵偽據點郯城,在我猛烈打擊下,日偽軍千餘人繳械投降,日軍指揮官多田幸雄被生俘。同年3月,任中共濱海區委書記兼濱海軍區政治委員,參加指揮贛榆戰斗,生俘偽旅長以下官兵2000餘人。11月26日在反擊日軍襲擊旦頭的作戰中英勇犧牲。
符竹庭是一位抗日英雄,他的故事可歌可泣,我們要永遠的記住他。

❽ 抗戰英雄故事作文 400字

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與日軍血戰到底而決不屈服,最後集體投江殉國的英勇事跡。
1938年夏天,日本關東軍糾集偽蒙、偽滿軍在松花江下游展開了「三江大討伐」,東北抗聯第4、5軍為擺脫困境決定向西轉移,遭到日軍多次圍追堵截,犧牲了很多抗聯戰士。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第1師的一支百餘人的隊伍被烏斯渾河擋住了去路,隊伍中有第5軍婦女團的八名女戰士,她們是:冷雲(原名鄭志民)、胡秀蘭、楊貴珍、郭桂琴、黃貴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抗聯隊伍經過幾日的奔襲,戰士們又餓又累,師長決定在岸邊休息一夜明天早晨過河。10月的北方天氣已經非常寒冷,部隊在河畔露營後,燃起了幾堆篝火取暖。日偽特務葛海祿發現了江邊有篝火閃動,向日本守備隊報告有抗聯戰士在江邊休息。後半夜,日軍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軍與偽軍將抗聯戰士包圍。拂曉時,抗聯戰士們發現了日軍,急忙向外沖。冷雲比較冷靜,命令七名女戰士卧倒,敵人沒有發現她們,向大部隊逼近。此時情況十分危急,在此生死關頭冷雲果斷地組織女戰士殿後,從背後襲擊敵人,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敵人一下子慌了神,以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們還擊,大部隊乘機突出了日軍的包圍圈。沖出去的同志最後聽到她們齊聲喊――「快往外沖啊!保住手中槍,抗戰到底!」日軍在得知她們只有八名女兵時,變的更加猖狂邊打邊叫:「乖乖投降吧!皇軍不會虧待婦女!」當大部隊發現還有八名女戰士沒有沖出日軍的包圍後,多次組織抗聯戰士回來營救,因日軍火力強大未能成功。被包圍的八名女戰士投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趁敵人卧倒的機會,毀掉槍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烏斯渾河中……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
8名女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中最大的25歲,最小隻有13歲。

❾ 抗日英雄故事三百字作文

抗日英雄的愛國故事
【張自忠】
他是帶領大刀隊夜襲長城喜峰口的英雄,也為「臨沂大捷」、「鄂北大捷」立下戰功,最後在日軍的圍殲下,戰死南瓜店,找到了自己戰死報國的地方。
九一八事變後,中、日兩國實際已處於戰爭狀態之中,先有東北義勇軍馬佔山奮起抗日,再有「一二八」淞滬之戰,復有長城各口之戰,都是七七全面抗日前的序幕戰。在這幾場序幕戰中,戰果最突出、最輝煌的,首推長城喜峰口大捷。這是自九一八以來,日軍所遭遇到最嚴重的打擊,敵人自己也承認,是侵華以來所遭遇到的最大失敗和恥辱。當時二十九軍第三十三師,在師長張自忠率領的千人大刀敢死隊,以急行軍兼程趕赴前線,用大刀、手榴彈為武器,於月黑風高之夜,乘敵不備,殲滅日軍步兵兩個聯隊,騎兵一個大隊,血染喜峰口,造成空前大捷,震驚中外。張自忠獲中央頒授青天白日勛章,於是抗日英雄的威名,傳遍全國,婦孺皆知。
張自忠將軍山東臨清人,生於一八九一年,喜峰口一役後,中日塘沽停戰協定簽字,先後出任察哈爾省主席和天津市長。
一直以來,日本人都想拉攏張自忠,七七事變後,他奉中央之命留守北平與敵周旋,目的是希望拖到中央軍前來增援。後來北平、天津急速失守,張自忠眼見大事已去,繼續留在北平已無必要,乃設計脫險。他騎自行車出走到天津,再乘英國輪船經青島轉赴濟南。張自忠到了青島,再改乘火車去濟南。一路上,他身陷險境,更承受著千夫所指的屈辱,因為從北平淪陷起,全國輿論集中火力攻擊他,認為他是華北頭號漢奸,報紙上都稱他為「張逆自忠」。
張自忠後來抵達南京,獲中央還以清白。蔣委員長接見他時,說:「等你身體康復,我命令你重回部隊,讓你再有機會報效國家,回到前方看看你的長官、同僚及部下。」張自忠深受感動。
一九三八年春,中央任命張自忠為五十九軍軍長,返回部隊那天,他對部眾宣示:「今天回軍,除共同殺敵報國外,是和大家一同尋找戰死的地方。」全體官民激昂效命,泣不成聲。
五十九軍組成不久,戰事延至徐州外圍,日軍側面進攻臨沂,張自忠受命揮兵前進增援,轉眼間將敵軍精銳部隊擊退,日軍倉惶後撤時,張自忠繼續追迫,殲滅殘敵,造成抗戰史上有名的「臨沂大捷」。經此一役,張自忠名震中外,再也沒有人說他是漢奸了。當時中央明令嘉獎,同年十月就升為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一九三九年三月,日軍進攻鄂西,進犯隨縣、棗陽,張自忠再次親自率領兩軍團渡海迎戰,大破日軍,擊斃擊傷敵軍超過一萬三千人,再為抗戰史上寫下了「鄂北大捷」。次年五月,日軍又集結重兵再犯襄樊。張自忠指揮部隊渡河迎戰,當時敵眾我寡,但張自忠不顧一切冒險出擊,立下遺囑後即揮軍渡河,雙方無論在兵力和武器上都十分懸殊,但他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奮勇進攻。兩軍晝夜激戰九天,敵人傷亡慘重,不明白這支中國部隊何以這樣難打。後來知道我方的領軍是張自忠,立即增援反撲,誓要追剿張自忠以復前仇。
最後張自忠率部被圍於南瓜店的十里長山,敵人以飛機大炮配合轟擊,彈如雨下。五月十六日,張自忠衛士傷亡殆盡,自己身中六彈,屢次爬起沖殺,左右部屬請他突圍逃生,張自忠堅持不允,到了彌留時向左右衛士說道:「我今天戰死,自問對國家對領袖可告無愧,你們應當努力殺敵,不能辜負我的志向。」一代陸軍戰神終於戰死南瓜店。
日本人十分敬佩張自忠的英雄氣魄,在他戰死後,把遺體裝殮好埋葬起來,墳上還插著木牌,上面寫著:「華軍第三十三集團軍司令官張自忠被皇軍擊斃之墓」。遺體下葬時,日本官兵集合起來向張自忠行致敬禮。不久,中國援軍趕到,重新開棺以上將禮服重殮。
當靈柩經過宜昌時,全市下半旗,民眾前往弔祭者超過十萬人。靈柩運抵重慶時,蔣委員長特親臨迎靈致祭,並手書「英烈千秋」挽匾,以資褒獎。
張自忠殉國時,年僅五十歲,他的夫人李敏慧聞耗悲痛絕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於重慶梅花山麓。
【閻海文】
閻海文寧死不屈的「支那空軍勇士」
一個駕機作戰被擊落跳傘的中國空軍,用配槍的最後一顆子彈拒絕俘降,用自己的熱血和正氣,征服了他的敵人。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睛空萬里。淞滬會戰硝煙彌漫,激戰正酣。
天上,戰機穿梭往來,煞是忙亂,一朵朵彈花象盛開的的木棉,布滿天空。突然,一架中國戰機被密集的地面高炮擊中,拖著黑煙,向西墜去。這時,一個黑點彈出了燃燒的機身,轉眼,化作一朵潔白的傘花。
降落傘輕柔地飄落空中,閻海文拔出手槍,警惕地四下搜索著。幾分鍾前,當他把成噸的炸彈准確地投向地面上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時,日軍虹橋一帶密集的高炮擊中了他的座機。對此,他早有準備,本來他就是強行闖入敵火網的,當他看到地面上日軍目標處升起的煙塵火海時,他覺得夠本了,只是在心裡有點兒為他的座機惋惜。
傘花還在飄盪著,突然,一陣逆風吹過,吹得他睜不開眼。不好,他心裡一驚,這么飄下去不落到海里,也得落向敵陣地。他心裡急速地考慮著,

❿ 抗日英雄的作文 300字

抗日英雄
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英雄。抗日時期,有用胸膛堵住敵人槍口的黃繼光;有敢於和敵人斗爭到底的小兵張嘎……現代,有中國首次飛上藍天的楊利偉;有在跑道上為祖國首次奪得110冠軍的劉翔……在我心目中的英雄是捨身炸暗堡的董存瑞。

董存瑞 ,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後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隻身俘敵10餘人。先後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範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他挾起炸葯包,彎著腰沖了出去。在郅順義火力掩護下,他一會兒匍匐前進,一會兒又借著郅順義扔出的手榴彈的煙霧,站起來一陣猛跑。在槍林彈雨中,董存瑞突然撲倒了,他的腿受了傷,鮮血直流。他忍著巨痛,又爬了起來,迅速沖到橋下。然而,橋下竟沒有放炸葯的地方,董存瑞急得直攥拳頭。這時,身後突然響起了嘹亮的沖鋒號聲,部隊像潮水般地向隆化中學涌來。但是暗堡還沒有炸掉,董存瑞為了消滅敵人,他用左手托起炸葯包,緊緊貼住橋底,從容鎮定地用右手拉開導火索。董存瑞著高呼:「為了新中國, 沖啊!」 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大批部隊沖進隆化中學全殲了守敵,解放了隆化。

朱德總司令也曾經用「捨身為國,永垂不朽!」這句話以紀念董存瑞。

董存瑞,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你為了戰斗的勝利犧牲,你那形象和不屈的斗爭精神,鼓舞了我,你真是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啊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