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鄉人物的故事
1. 家鄉的感人故事
在成都新光華街,有一批由白衣天使守護的帳篷,裡面住著46個產婦和嬰兒。一個中年女性醫務人員,從下午地震開始就忙著搭帳篷、安置病員,直到晚上10點還沒有回家,記者問:「你有孩子嗎?」她的鼻子一下子酸了,說:「有,在學校,地震到現在還不知道孩子的情況怎麼樣。」她終於忍不住掉下了眼淚。記者問她叫什麼名字?孩子叫什麼名字?在哪個學校?她搖搖頭都不做回答,抹一把眼淚又投入到工作之中…… 面對殘酷的災難,誰不牽掛自己家人的安危?誰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站在自己的面前?然這位白衣天使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大愛。對她自己的孩子來說,她不是一位合格的母親,但她卻是那46位已出生或將要出生的孩子最偉大的母親,她的大愛感天動地。 動人的故事匯成河,流淌在中華兒女的心窩。這些感動,延續著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堅定著災區人民的信心,激勵著救災將士的鬥志;這些感動,是我們共渡難關的共鳴,是我們重建家園的心聲。因為有了這些感動,我們更加有力;因為有了這些感動,我們的心貼得更緊
2. 家鄉的故事
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 名人思念家鄉的故事
季羨林老先生在遠離家鄉的日子裡時常會回憶起在故國的生活的情景和故國的朋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彷彿就在身邊。
4. 熱愛家鄉的故事
熱愛家鄉的故事可以寫一下家鄉有哪些好的地方,自己熱愛家鄉的原因。
正文專
我的家鄉是屬武漢。我知道的名勝古跡有:黃鶴樓、歸元寺、楚城、古琴台、東湖、中山公園等。這些地方我都去過,可是我最喜歡的地方還是中山公園。我記得以前中山公園的娛樂設施只有:瘋狂老鼠、海盜船、大章魚等。可現在又建起了一些更好玩的娛樂設施,比如:過山車、搖頭飛椅、時空隧道和奇力小屋……我覺得中山公園比以前更好玩了,我每次都捨不得離開,都是給拽出來的。我的家鄉真美、真好!我愛我的家鄉。
冬天來到了,一顆顆雪花從天上飄落到地上,整個世界一片潔白,雪花是花狀的,白白的,一捏在手中就融化成晶瑩的小水珠了。
我的家鄉真美麗,我愛我的家鄉!
5. 能夠代表你家鄉的人或物或者故事是什麼
那就是姜太公釣魚吧,我們的家鄉是魯國和齊國的古城,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典故的故事。
6. 寫出三個家鄉人物,並介紹事跡。
平凡而偉大的英雄人物——雷鋒
雷鋒生前是解放軍沈陽部隊工程兵某部運輸班班長、五好戰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他的愛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奮不顧身、艱苦奮斗、助人為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一個貧苦農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連長沒同意,但把一支鋼筆送給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長,積極參加土改。同年夏,鄉政府保送他免費讀書,後來加入少先隊。1956年夏天,他小學畢業後在鄉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調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機關模範工作者,並於1957年加入共青團。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場,只用了一周的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響應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翌年8月,他又來到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曾帶領夥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道了這一事跡。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並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
1959年12月徵兵開始,雷鋒迫切要求參軍,焦化廠領導捨不得放他走。雷鋒跑了幾十里路來到遼陽市兵役局(現人武部)表明參軍的決心。他身高只有1.54米,體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徵兵條件,但因政治素質過硬和有經驗技術,最後被破例批准入伍。
雷鋒入伍後,他被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當汽車兵。1960年11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入伍後表現突出,沈陽軍區《前線報》開辟了「向雷鋒學習」的專欄。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他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被評為節約標兵,榮獲「模範共青團員」,出席過沈陽部隊共青團代表會議。1961年,雷鋒晉升為班長,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他因事故不幸殉職。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犧牲時才七歲,在日本鬼子掃盪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跡。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後來傳唱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詞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
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敵人向一條山溝掃盪,
山溝里掩護著後方機關,
掩護著幾千老鄉。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
敵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頭昏腦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帶路。
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面,
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乓乒乓響起了槍炮,
敵人才知道受了騙。
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
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
我們那十三歲的二小,
可憐他死得這樣慘。
幹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
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
他的臉上含著微笑,
他的血染紅藍的天。
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
它把這個動人的故事傳揚,
每一個村莊都含著眼淚,
歌唱著二小放牛郎。
奧運英雄——許海峰 1984年在第23屆奧運會上,以566環的成績獲男子手槍60發慢射冠軍,成為本屆奧運會第一枚金牌獲得者,也是中國第一位奧運會金牌獲得者,由此開始了中國奧運會史的新篇章。
許海峰(1957年生)中國男子射擊運動員,運動健將,第一位獲得奧運會金牌的中國運動員,安徽和縣人。他從小喜歡用彈弓打鳥,憑著自己卓越的努力,練就了一身高超的射擊本領。
1982年入安徽省隊。
1983年在第5屆全運會射擊比賽中,獲自選手槍慢射和氣手槍2枚銀牌。
1984年在第23屆奧運會上,以566環的成績獲男子手槍60發慢射冠軍,成為本屆奧運會第一枚金牌獲得者,也是中國第一位奧運會金牌獲得者,由此開始了中國奧運會史的新篇章。
1986年第10屆亞運會上,以超過世界紀錄的660環的成績獲男子自選手槍冠軍,並獲男子氣手槍金牌,同時與隊友合作獲男子自選手槍團體和男子氣手槍金牌。同年,在全國射擊分項賽上又以662環成績,超過男子小口徑自選手槍慢射世界紀錄。
1984年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984和1986年兩次獲「全國十佳運動員」稱號。
1988年第二次參加奧運會獲男子氣手槍銅牌。
1999年12月18日,在由中國奧委會、霍英東基金會和中國記者協會共同主辦的「世紀之星」中國最佳運動員評選活動中他是8名獲提名獎勵的優秀運動員之一。
特級英雄——黃繼光
黃繼光(1930-1952)四川中江人,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52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的營奉命奪取某高地,當連續攻下敵人數處陣地後,被敵人一個集團火力點所困。黃繼光挺身而出,要求擔負爆破任務,勇敢地沖向敵人地堡。當他擲完手雷,打垮幾個火力點後,發現還有一個火力點在頑抗,就忍著重傷巨痛,跌倒了爬起來,毅然直撲上去,以胸膛堵住敵人正在掃射的機槍射孔,保證部隊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務,全殲敵人兩個營,自己壯烈犧牲。根據黃繼光生前的申請,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稱號,並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捨身為國 永垂不朽——董存瑞
1945年,年輕的民兵董存瑞參加了八路軍,他在激烈的戰斗中逐漸鍛煉成為一個機智勇敢的戰士,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我軍被敵暗堡所阻。董存瑞抱著炸葯包沖到橋下,但找不到炸葯支架,為保證整個戰斗勝利,他毅然手托炸葯包,炸毀了敵人的暗堡,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河北省隆化縣北郊,長眠著模範共產黨員、全國著名戰斗英雄董存瑞的英靈。在蒼松翠柏中,矗立著一座雄偉的紀念碑,碑上銘刻著朱德總司令的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
董存瑞 ,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後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隻身俘敵10餘人。先後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範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航天英雄——楊利偉
2003年10月16日清晨,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在太空經過21個小時,完成環繞地球飛行14圈後,在內蒙古草原順利著陸走出飛船,他成為了「中國航天第一人」。這次為期21小時的太空之旅,使中國繼俄羅斯、美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獨立自主進行載人航天飛行的國家。
楊利偉在參加航天員選拔之前,曾在成都軍區空軍駐渝航空兵某部工作生活了4年,是該部正營職領航主任,一級飛行員,四種氣象飛行員,四機長機,安全飛行1149小時33分,因飛行技術拔尖、正確處置空中特情兩次榮立三等功。1996年8月,楊利偉從這里被選拔為中國第一代航天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
7. 愛家鄉的名人故事 100字左右 多多益善
我家鄉有一個老人
為我們建起了學校
為什麼開了敬老院
可這個人以離我們而去了
8. 講一個你喜歡的家鄉人的小故事
您好。
我的家鄉是一個風景優美,景色宜人的有趣的好地方,去過的人版們流連忘返。 在陽光明媚的權春天,稻田裡長滿了黃燦燦的油菜花,跟人衣舒服的感覺。回到家,遠遠望去,猶如隨風翻湧的海洋,一塊黃綠分明的地毯。走近看,一朵朵油菜花在碧綠的油菜葉子的映襯下,像一隻黃色的蝴蝶,在微風中翩翩起舞。蜜蜂聞著味道也趕快趕來採摘自己的食物。
9. 名人思念家鄉的故事
南宋復孝宗淳熙六年,趙構一制行游聚景園(今柳浪聞鶯與清波公園)時吃了一碗宋五嫂的魚羹。這宋五嫂原是東京汴州(開封)人,金兵入侵時南下到了杭州,燒的魚羹帶有濃濃的北宋家鄉風味,勾起了趙構濃濃的思鄉之情。
趙構特別垂愛這道菜,不僅賞賜金銀,還請她到後宮製作魚羹,以便不時品嘗。時人詩雲:「一碗魚羹值幾錢?舊京遺制動天顏;時人倍價來爭市,半買君思半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