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及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及反思

發布時間: 2020-12-10 20:29:37

1. 鹿和狼的故事課文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

鹿和狼的故事課文告訴了我們:人類應該了解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要尊重自然規律,不能人為的破壞生態平衡。

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不能僅僅根據自身的片面認識去判定動物的善惡益害,有時會犯嚴重的錯誤,人們必須尊重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這種相互關系。

主要講述了: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裡,鹿的數量只有四千隻左右,而美國總統羅斯福卻認為鹿的數量少的原因是狼所導致,就下令捕殺狼群。狼群的數量急劇下降,鹿的數量越來越多,總數超過了十萬只。這之後引發了一系列自然災害,使鹿群的數量銳減至八千隻。


(1)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及反思擴展閱讀:

在20世紀初,在美國西部落基山脈的凱巴伯森林中約有4000頭野鹿,而與之相伴的卻是一群群兇殘的狼,威脅著鹿的生存。為了這些鹿的安寧,1906年,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決定開展一場除狼行動,到1930年累計槍殺了6000多隻無辜的狼。狼在凱巴伯林區不見蹤影了。

出現這種事與願違的局面,其因是狼被人消滅了。狼一方面捕食掉一些鹿,使鹿總數得到控制,不至於繁殖到使動物被退化的程度;另方面,狼捕食的鹿多為老弱病殘者,有助於鹿種優勝劣汰,利於鹿群傳宗接代。

鹿在狼的追逐下,經常處於逃跑的運動狀態,促進了鹿的健壯發育。由於狼消失了,鹿沒有天敵,「懶漢」體弱,鹿群退化。並且,狼還激發了鹿的生存本能, 「懶漢」化的鹿對危險沒有反應,使得鹿群體被偷獵者殺害。

2. 《鹿和狼的故事》有感 急急急!

《鹿和狼的故事》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文章叫《鹿和狼的故事》。他講述了二十一世紀初凱巴伯森林,總統為了保護鹿,所以獵殺了森林裡所有的狼,導致鹿大量繁殖,造成生態災難。 以前,我讀了許多關於大灰狼的故事,如:《小紅帽和大灰狼》中,可惡的大灰狼絞盡腦汁把小紅帽和她的外祖母吃掉了。在《三隻小豬》的故事中,可惡的大灰狼殘酷地吃掉了兩只既可愛,又善良的小豬。可是大灰狼還想把第三隻小豬吃掉,所以它想方設法地致第三隻小豬於死地……所以我認為狼是邪惡的,鹿是善良的,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狼,那麼其它動物肯定會十分安全,可現在,這種想法完全錯誤。 狼只是為了生存而吃鹿,鹿也只是為了生存而吃草,一切生物都只是做了一生必要做的事情。同樣人類不能去改變大自然,人類要尊重大自然,因為大自然創造的一切都是有規律的,如果大自然遭到破壞,後果將不可預料! 同樣,人類之間也是平等的,既然大自然創造了他,那麼世界就需要他,社會就需要他,所以我們不能輕視任何一個人,因為,他們都有著自己的作用。讓我們為社會,自然的平衡盡自己一份力,去把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努力做好吧!加油!

20世紀初葉,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還是松杉蔥郁,生機勃勃。大約有四千隻左右的鹿出沒,凶惡殘忍的狼是鹿的大敵。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很想讓凱巴伯森林裡的鹿得到有效的保護,讓鹿繁殖的更多些,所以他下令雇請獵人到那裡去消滅狼。經過25年的捕獵,有六千多隻狼先後斃命,讓狼群變的所剩無幾了。自從狼被捕殺後,鹿在森林中東啃西啃,灌木叢吃光了就啃食小樹,小樹吃光後又啃食大樹的樹皮,一切鹿能吃的東西都難逃厄運,山坡被吃的土地也裸露出來了。災難最後發生了,原本有十萬只鹿,現在只剩下四萬只病鹿在苟延殘喘了。

我覺得總統的做法不對,那樣會讓鹿群減少,破壞了生態平衡。某些不法分子濫砍亂伐,把山坡上的樹都砍斷了,植被遭到了破壞,動物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雖然那些狼吃掉的也都是病鹿,所以在沒有懂的情況下,不要亂斷定,會造成不同結果,造成錯誤。森林裡需要狼,也需要鹿,兩者不可缺少。人們必須要保護生態平衡,保護大自然,人們也要尊重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這種相互的關系。

「如果誰要是說了謊話,那麼大灰狼就會吃掉他喲」。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正給她的孫子講故事,小孫子睜大眼睛撅著小嘴望著奶奶說:「為什麼不在大灰狼來之前就打死它呢?」而這卻與20世紀初葉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想法差不多。
那是一件令人吃驚的事。1917年,在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凱巴伯森林,森林中約有四千多隻可愛的鹿經常出沒,但森林中兇殘的狼卻時常捕殺它們,人們非常擔心可愛的鹿會因此而消亡。當時任美國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想讓森林中的鹿得到保護,於是請來獵人,經過25年的捕殺,殺死了森林中幾乎所有的狼。狼沒有了,但森林裡卻出現了可怕的事情--一天天增多的鹿不斷地啃食著森林中的資源,森林被糟蹋得面目全非,能被食用的資源已所剩無幾。不久,沒有食物而飢餓的鹿從十萬多隻銳減到四萬多隻,然後迎接它們的就是病魔的纏繞。到了1942年,受損的森林中僅剩下不到八千隻病鹿苟延殘喘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高傲的人類總是憑借自己主觀意識去判斷事物,認為狼是一種殘忍的動物,應該獵殺。不是嗎?不論是中國的「大灰狼」還是西方的「小紅帽」,不都是說狼永遠是一個欺負弱小的壞動物嗎?而童話中的鹿總是代表著善良,頭上戴著美麗的光環。當時的美國總統不正是根據這樣的意識去獵殺狼的嗎?

現在,雖然人類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明白了自然界中每種動物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明白了保護環境和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但是,人類工業廢氣的排放,地球大氣出現溫濕效應,使整個地球溫度逐年上升,這樣的結果會導致自然界的生物鏈斷缺,使一些生物絕跡。例如:北極冰層的融化,北極熊就會面臨滅絕的威脅,一旦滅絕,它的食物海豹就會泛濫成災,而海豹的食物鱈魚就會銳減,同樣會出現上述森林與鹿的災難。又例如:鱷魚,它的性別是由氣溫所控制的,鱷魚蛋在攝氏26~30度時,所孵化出的小鱷魚為雌性。攝氏30~36度則孵化出來的為雄性。所以一但氣溫上升,鱷魚雄雌比例就會失調,也必定會走向滅絕;另外,仍有一些不法商販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瘋狂地獵殺瀕危動物,同樣會導致生物鏈斷缺。到目前為止,人類對地球的環境污染的范圍所知甚少,對自然界的破壞仍然重視不夠,若再不引起高度重視,恐怕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就會變得像火星一樣。

所以,人類不但要改變憑自己的主觀意識去「愛護」我們的地球,更重要的是善待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增強保護環境和自然的意識,讓地球永遠像原生態的凱巴伯森林一樣自然和美麗吧!

粘貼的啊,有點多了哈……

3. 鹿和狼的故事體會

最後一段:
凱巴伯森林中發生的這一系列故事說明,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僅僅根據人類自身的片面認識,去判定動物的善惡益害,有時會犯嚴重的錯誤。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們必須尊重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這種相互關系。
體會:
我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動物,沒有好壞之分的。或許你看過一些童話、傳說,那裡的狼都是罪惡的象徵,那些食草動物都是善良的化身……但是你錯了,所有的動物都是維護生態均衡的必要環節,不是萬事萬物都是唯一的,俗話說: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但是必定會給你開一扇窗。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我們不能所有的事都追求絕對的好與壞,我們應該在看到它的壞的同時也考慮到客觀好的一面。這樣我們才能客觀理智的去面對任何人和事,才能冷靜的去決策自己的將來道路。

4. 鹿和狼的故事讀後感

讀過這遍課文後,復我感制到有些吃驚。因為在我平常讀的故事中,狼,在我們記憶中是十惡不赦的。恨不得早日將它們殺掉。但讀過這篇課文後,我的想法變了……
人們為了保護鹿,就叫獵人把狼殺死。獵人們就把森林裡的狼全部消滅掉了。但沒想到的是,鹿不但沒有更好的繁殖、生活,反而把森林的植物全部吃光,自己也沒有了食物而死亡…… 我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動物,沒有好壞之分的。或許你看過一些童話、傳說,那裡的狼都是罪惡的象徵,那些食草動物都是善良的化身……但是你錯了,所有的動物都是維護生態均衡的必要環節,不是萬事萬物都是唯一的,俗話說: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但是必定會給你開一扇窗。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我們不能所有的事都追求絕對的好與壞,我們應該在看到它的壞的同時也考慮到客觀好的一面。這樣我們才能客觀理智的去面對任何人和事,才能冷靜的去決策自己的將來道路。

5. 課題《鹿和狼的故事》

鹿和狼

6. 鹿和狼的故事最後一段的體會 急!!!!!!!!!!!!!!!!!

讀過這遍課文後,我感到有些吃驚。因為在我平常讀的故事中,狼,在我們記憶中回是十惡不答赦的。恨不得早日將它們殺掉。但讀過這篇課文後,我的想法變了……
國王為了保護鹿,就叫獵人把狼殺死。獵人們就把凱巴伯森林裡的狼全部消滅掉了。但沒想到的是,鹿不但沒有更好的繁殖、生活,反而把森林的植物全部吃光,自己也沒有了食物而死亡……
我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動物,沒有好壞之分的。或許你看過一些童話、傳說,那裡的狼都是罪惡的象徵,那些食草動物都是善良的化身……但是你錯了,所有的動物都是維護生態平衡的使者,它們會將動植物世界保護的井然有序。不會因為鹿太多而將森林破壞,也不會因為狼太多而造成鹿、羊等動物的大部份死亡。所以,不要因為你的感覺來判斷動物的好壞,要現實的找出緣故,不要沒頭沒腦的亂殺無辜。
現在的生態平衡已經被人類搞得面目全非了,如果再不加以保護,最後受害的還是我們自己啊!!
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有節制,要掌握度.....

7. 鹿和狼的故事 說一說是哪些原因造成鹿和狼的故事悲劇的

1. 是應為人打破了這個生態環境.....

2.是應為人們還以為是童話、狼是壞的、鹿是好的、所以導致悲劇~~~~~~~~

我會為你加油的·········
呵呵~~~~~~~~~~~

鹿和狼的故事

狼吃鹿

消滅狼 要改變習慣的看法

鹿吃植被 保護生態平衡

林毀鹿亡

教材分析:

<<鹿和狼的故事>>以羅斯福為了保護鹿而下令消滅狼,從而導致巨大的生態災難為例,闡明了不同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道理,告誡人們必須尊重生物界的這一客觀規律.本課的寫作思路是先敘述具體事例,再分析一事例產生嚴重後果的原因,最後從教訓中概括出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文章故事淺顯、道理深刻,是引導學生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進行人文熏陶的好教材。
很簡單~本來X只狼和Y只鹿在森林裡~一直也鹿的數量維持在一個數目~但如果一天~X被減了N只~就也使得Y+N只~(暫時算一隻狼吃一隻鹿)也就是森林的資源消耗也要+N棵~這使得本來夠大夠吃的森林一下子變成平地~??貌似說成數學題???
20世紀初,在美國西部落基山脈的凱巴伯森林中約有4000頭野鹿,而與之相伴的卻是一群群兇殘的狼,威脅著鹿的生存。為了這些鹿的安寧,1906年,美國總統決定開展一場除狼行動,到1930年累計槍殺了6000多隻惡狼。狼在凱巴伯林區不見蹤影了。於是鹿在那裡開始無憂無患「無計劃」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長到10萬余頭。興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毀壞林木,並使以植物為食的其他動物銳減,為此也使鹿群陷於飢餓和疾病的困境。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8000頭,且病弱者居多,興旺一時的鹿家族急劇走向衰敗。 出現這種事與願違的局面,其因是狼被人消滅了。狼一方面捕食掉一些鹿,使鹿總數得到控制,不致於繁殖到使植被退化的程度;另方面,狼捕食的鹿多為老弱病殘者,有助於鹿種優勝劣汰,利於鹿群傳宗接代;再方面,鹿在狼的追逐下,經常處於逃跑的運動狀態,促進了鹿的健壯發育。由於狼消失了,鹿沒有天敵,「懶漢」體弱,鹿群退化。 美國政府為挽救滅狼帶來的惡果,於上世紀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計劃。而這項計劃卻遭到一些人的反對未及時實施。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引狼入室」計劃終於在1995年得以實施。時年從加拿大運來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森林中又煥發勃勃生機.
例文一:

讀《鹿和狼的故事》有感
同學們,鹿在你們印象中是怎樣的呢?一定是可愛、美麗、善良的化身吧?而狼呢,肯定是凶惡、殘忍而可怕的。

恐怕你們讀了《鹿和狼的故事》以後,你們就不會那麼想了。在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裡,四千隻鹿出沒在林間,而鹿的大敵---狼也生活在那裡。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保護美麗的鹿而讓人消滅凶惡的狼。經過二十五年的獵殺,大約六千隻狼先後斃命。鹿沒有了敵人,迅速繁殖,總數超過了十萬只,這些鹿沒多久就把凱巴伯森林啃了個精光。沒有了充足的食物,鹿遭遇了大飢荒後,紛紛病倒了。到一九四二年,鹿的總數銳減到八千隻,並且都嬴弱不堪,只是在苟延殘喘而已。

這個故事帶給我的是震驚:鹿也並不完全是美麗可愛的,只要它的總數超過森林的承載限度,那它比魔鬼還可怕呢!看來我們傳統的看法也要改一改了:鹿和狼都是森林裡的動物,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它的理由,他們是森林這個系統中缺一不可的東西呀!

其實,這個故事同樣適合我們人類。不說大了,就拿我們小小的班級來說吧,有許多同學嫌棄成績差的同學,不和他們玩,挑剔他們,彷彿自己是上帝,而成績差的同學就是僕人一樣。其實,那樣做的同學呀,你們只會孤立自己,妄自菲薄。俗話說得好嘛,天生我材必有用。那些成績差的同學也並非一無是處呀,如果沒有了他們,教室里就會少幾多笑聲,而多幾份孤寂,我們的生活也會少很多色彩呀!

同學們,我們不要再犯別人已經犯過的愚蠢的錯誤吧!讓我們和自然以及我們自己都和睦相處吧,只有這樣,世界才會更美麗!

二:
讀《鹿和狼的故事》有感
「如果誰要是說了謊話,那麼大灰狼就會吃掉他喲」。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正給她的孫子講故事,小孫子睜大眼睛撅著小嘴望著奶奶說:「為什麼不在大灰狼來之前就打死它呢?」而這卻與20世紀初葉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想法差不多。
那是一件令人吃驚的事。1917年,在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凱巴伯森林,森林中約有四千多隻可愛的鹿經常出沒,但森林中兇殘的狼卻時常捕殺它們,人們非常擔心可愛的鹿會因此而消亡。當時任美國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想讓森林中的鹿得到保護,於是請來獵人,經過25年的捕殺,殺死了森林中幾乎所有的狼。狼沒有了,但森林裡卻出現了可怕的事情——一天天增多的鹿不斷地啃食著森林中的資源,森林被糟蹋得面目全非,能被食用的資源已所剩無幾。不久,沒有食物而飢餓的鹿從十萬多隻銳減到四萬多隻,然後迎接它們的就是病魔的纏繞。到了1942年,受損的森林中僅剩下不到八千隻病鹿苟延殘喘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高傲的人類總是憑借自己主觀意識去判斷事物,認為狼是一種殘忍的動物,應該獵殺。不是嗎?不論是中國的「大灰狼」還是西方的「小紅帽」,不都是說狼永遠是一個欺負弱小的壞動物嗎?而童話中的鹿總是代表著善良,頭上戴著美麗的光環。當時的美國總統不正是根據這樣的意識去獵殺狼的嗎?
現在,雖然人類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明白了自然界中每種動物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明白了保護環境和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但是,人類工業廢氣的排放,地球大氣出現溫濕效應,使整個地球溫度逐年上升,這樣的結果會導致自然界的生物鏈斷缺,使一些生物絕跡。例如:北極冰層的融化,北極熊就會面臨滅絕的威脅,一旦滅絕,它的食物海豹就會泛濫成災,而海豹的食物鱈魚就會銳減,同樣會出現上述森林與鹿的災難。又例如:鱷魚,它的性別是由氣溫所控制的,鱷魚蛋在攝氏26~30度時,所孵化出的小鱷魚為雌性。攝氏30~36度則孵化出來的為雄性。所以一但氣溫上升,鱷魚雄雌比例就會失調,也必定會走向滅絕;另外,仍有一些不法商販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瘋狂地獵殺瀕危動物,同樣會導致生物鏈斷缺。到目前為止,人類對地球的環境污染的范圍所知甚少,對自然界的破壞仍然重視不夠,若再不引起高度重視,恐怕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就會變得像火星一樣。
所以,人類不但要改變憑自己的主觀意識去「愛護」我們的地球,更重要的是善待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增強保護環境和自然的意識,讓地球永遠像原生態的凱巴伯森林一樣自然和美麗吧!

8. 六年級語文人教版的第14課《鹿與狼的故事》:狼與鹿以及森林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狼需要鹿,鹿也需要狼,如果把狼消滅了,那麼鹿就會大量繁殖,導致大樹被鹿啃光,生物鏈 和 食物鏈經關系 狼與鹿需要互相制約 才能生物鏈平衡

9. 《鹿和狼的故事》讀後感

鹿和狼的故事》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文章叫《鹿和狼的故事》。他講述了二十一世紀初凱巴伯森林,總統為了保護鹿,所以獵殺了森林裡所有的狼,導致鹿大量繁殖,造成生態災難。 以前,我讀了許多關於大灰狼的故事,如:《小紅帽和大灰狼》中,可惡的大灰狼絞盡腦汁把小紅帽和她的外祖母吃掉了。在《三隻小豬》的故事中,可惡的大灰狼殘酷地吃掉了兩只既可愛,又善良的小豬。可是大灰狼還想把第三隻小豬吃掉,所以它想方設法地致第三隻小豬於死地……所以我認為狼是邪惡的,鹿是善良的,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狼,那麼其它動物肯定會十分安全,可現在,這種想法完全錯誤。 狼只是為了生存而吃鹿,鹿也只是為了生存而吃草,一切生物都只是做了一生必要做的事情。同樣人類不能去改變大自然,人類要尊重大自然,因為大自然創造的一切都是有規律的,如果大自然遭到破壞,後果將不可預料! 同樣,人類之間也是平等的,既然大自然創造了他,那麼世界就需要他,社會就需要他,所以我們不能輕視任何一個人,因為,他們都有著自己的作用。讓我們為社會,自然的平衡盡自己一份力,去把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努力做好吧!加油!

20世紀初葉,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還是松杉蔥郁,生機勃勃。大約有四千隻左右的鹿出沒,凶惡殘忍的狼是鹿的大敵。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很想讓凱巴伯森林裡的鹿得到有效的保護,讓鹿繁殖的更多些,所以他下令雇請獵人到那裡去消滅狼。經過25年的捕獵,有六千多隻狼先後斃命,讓狼群變的所剩無幾了。自從狼被捕殺後,鹿在森林中東啃西啃,灌木叢吃光了就啃食小樹,小樹吃光後又啃食大樹的樹皮,一切鹿能吃的東西都難逃厄運,山坡被吃的土地也裸露出來了。災難最後發生了,原本有十萬只鹿,現在只剩下四萬只病鹿在苟延殘喘了。

我覺得總統的做法不對,那樣會讓鹿群減少,破壞了生態平衡。某些不法分子濫砍亂伐,把山坡上的樹都砍斷了,植被遭到了破壞,動物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雖然那些狼吃掉的也都是病鹿,所以在沒有懂的情況下,不要亂斷定,會造成不同結果,造成錯誤。森林裡需要狼,也需要鹿,兩者不可缺少。人們必須要保護生態平衡,保護大自然,人們也要尊重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這種相互的關系。

「如果誰要是說了謊話,那麼大灰狼就會吃掉他喲」。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正給她的孫子講故事,小孫子睜大眼睛撅著小嘴望著奶奶說:「為什麼不在大灰狼來之前就打死它呢?」而這卻與20世紀初葉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想法差不多。
那是一件令人吃驚的事。1917年,在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凱巴伯森林,森林中約有四千多隻可愛的鹿經常出沒,但森林中兇殘的狼卻時常捕殺它們,人們非常擔心可愛的鹿會因此而消亡。當時任美國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想讓森林中的鹿得到保護,於是請來獵人,經過25年的捕殺,殺死了森林中幾乎所有的狼。狼沒有了,但森林裡卻出現了可怕的事情——一天天增多的鹿不斷地啃食著森林中的資源,森林被糟蹋得面目全非,能被食用的資源已所剩無幾。不久,沒有食物而飢餓的鹿從十萬多隻銳減到四萬多隻,然後迎接它們的就是病魔的纏繞。到了1942年,受損的森林中僅剩下不到八千隻病鹿苟延殘喘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高傲的人類總是憑借自己主觀意識去判斷事物,認為狼是一種殘忍的動物,應該獵殺。不是嗎?不論是中國的「大灰狼」還是西方的「小紅帽」,不都是說狼永遠是一個欺負弱小的壞動物嗎?而童話中的鹿總是代表著善良,頭上戴著美麗的光環。當時的美國總統不正是根據這樣的意識去獵殺狼的嗎?
現在,雖然人類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明白了自然界中每種動物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明白了保護環境和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但是,人類工業廢氣的排放,地球大氣出現溫濕效應,使整個地球溫度逐年上升,這樣的結果會導致自然界的生物鏈斷缺,使一些生物絕跡。例如:北極冰層的融化,北極熊就會面臨滅絕的威脅,一旦滅絕,它的食物海豹就會泛濫成災,而海豹的食物鱈魚就會銳減,同樣會出現上述森林與鹿的災難。又例如:鱷魚,它的性別是由氣溫所控制的,鱷魚蛋在攝氏26~30度時,所孵化出的小鱷魚為雌性。攝氏30~36度則孵化出來的為雄性。所以一但氣溫上升,鱷魚雄雌比例就會失調,也必定會走向滅絕;另外,仍有一些不法商販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瘋狂地獵殺瀕危動物,同樣會導致生物鏈斷缺。到目前為止,人類對地球的環境污染的范圍所知甚少,對自然界的破壞仍然重視不夠,若再不引起高度重視,恐怕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就會變得像火星一樣。
所以,人類不但要改變憑自己的主觀意識去「愛護」我們的地球,更重要的是善待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增強保護環境和自然的意識,讓地球永遠像原生態的凱巴伯森林一樣自然和美麗吧!

10. 鹿和狼的故事課文全解

1、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2、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3、體會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明白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聽過有關狼的故事嗎?你覺得狼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是啊!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兇殘的動物,應該毫不留情
《鹿和狼的故事》,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第14課課文。這篇文章講述了20世紀初,美國總統羅斯福因為發布了一項錯誤的命令,使凱巴伯森林生物鏈不平衡而引起的巨大後果。
2內容簡介
在凱巴伯森林裡,鹿的數量只有4千隻,而美國總統羅斯福卻認為鹿的數量少的原因是狼所導致,就下令捕殺狼群,狼群的數量急劇下降,鹿的數量越來越多,並發生一系列的生態災難。
3作者簡介
胡勘平,中國自然林業會議人員,中國林業編輯會員,編寫綠色時報,拯救過藏羚羊。
作為自然之友的出版物,由胡勘平主持編寫的《地球家園》(199

胡勘平
7),被讀書界認為是中國兒童環保讀物中最好的一本;列入了「自然之友書」,截至1999年11月,共出《自然之友通訊》(《簡報》)16期、英文簡報3期、教學資料《綠色之聲》一期。胡勘平拯救過藏羚羊,寫過《鹿和狼的故事》。今做完議會,前往新疆和甘肅。他是中國自然林業會議人員,是中國林業編輯會員,登錄綠色時報。
作為自然之友的出版物,由胡勘平主持編寫的《地球家園》(1997),至今仍被讀書界認為是中國兒童環保讀物中最好的一本;列入了「自然之友書」,截至1999年11月,五年來共出《自然之友通訊》(《簡報》)16期、英文簡報3期、教學資料《綠色之聲》一期。
胡勘平在被譽為"綠色諾貝爾獎"的戈德曼環境獎評獎委員會中,於2006年4月24日晚在美國舊金山市向今年榮獲該獎項的6位生態保護人士頒獎.在保護中國雲南生態環境和推動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民間環保組織"綠色流域"主任於曉剛先生成為本年度該獎在亞洲的唯一得主。它的主要內容是:在美國一個森林裡有四千隻鹿出沒,凶惡的狼是鹿的天敵,美國總統下令獵人消滅狼群。很快鹿增多了,達到了十萬只。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難逃厄運綠色植物一天天減少,飢餓造成鹿大量死亡,疾病流行,無數只鹿死亡,從十萬只銳減到只剩八千隻病鹿在苟延殘喘。
4鹿和狼的故事課文
20世紀初,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還是松杉蔥郁,生機勃勃。有四千隻左右的鹿在林間出沒,凶惡殘忍的狼是鹿的大敵。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很想讓凱巴伯森林裡的鹿得到有效的保護,繁殖得更多一些。他宣布凱巴伯森林為全國狩獵保護區,並決定由政府雇請獵人到那裡去消滅狼。
槍聲在森林中回盪。在獵人冰冷的槍口下,狼接連發出慘叫,一命嗚呼。經過25年的獵捕,有六千多隻狼先後斃命。森林中其他以鹿為捕食對象的野獸(如豹子)也被獵殺了很多。
得到特別保護的鹿成了凱巴伯森林中的「寵兒」,在這個「自由王國」中,它們自由自在地生長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樹木,過著沒有危險、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總數超過了十萬只。十萬多隻鹿在森林中東啃西啃,灌木叢吃光了就啃食小樹,小樹吃光後又啃食大樹的樹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難逃厄運。森林中的綠色植被在一天天減少,大地露出的枯黃在一天天擴大。
災難終於降臨到鹿群頭上。先是飢餓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著又是疾病流行,無數只鹿消失了蹤影。兩年之後,鹿群的總量由十萬只銳減到四萬只。到1942年,整個凱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隻病鹿在苟延殘喘。
羅斯福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殺的惡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護者!盡管狼吃鹿,它卻維護著鹿群的種群穩定。這是因為,狼吃掉一些鹿後,就可以將森林中鹿的總數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會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時,狼吃掉的多數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對鹿群的威脅。而羅斯福下定決心要保護的鹿,一旦數量超過森林可以承載的限度,就會破壞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給森林帶來巨大的生態災難。也就是說,過多的鹿會成為毀滅森林的罪魁禍首。
這與人們對狼和鹿的認識似乎是相悖的。在任何一個民族,凡是以動物為題材的童話,狼幾乎永遠擔著一個欺負弱小的惡名。如,中國「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紅帽」的故事。而鹿則幾乎總是美麗、善良的化身。狼是兇殘的,所以要消滅;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護。羅斯福保護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據這種習慣的看法和童話的原則制定的。
凱巴伯森林中發生的這一系列故事說明,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僅僅根據人類自身的片面認識,去判定動物的善惡益害,有時會犯嚴重的錯誤。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們必須尊重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這種相互關系。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