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命故事海倫凱勒作文
⑴ 關於熱愛生命的作文400字左右海倫凱勒
逆境中成長
——讀《海倫.凱勒》有感
2 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整個世界,她,就是二十世紀一位傑出的女性代表——海倫.凱勒。今天,我讀完課文,不禁對她肅然起敬。
課文記敘了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海倫,在沙利文老師和薩勒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拼單詞、說話,並考上了美國哈佛大學,創造生命奇跡的故事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反復讀著課文,許多細節都讓我深有感觸:「她不分晝夜,像一塊乾燥的海綿吮吸著知識的甘霖。她拚命摸讀盲文,不停地書寫單詞和句子,她是這樣地如飢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頭都摸出了血。」「為使我的夥伴——即使是最親密的夥伴——能聽懂我的話,我夜以繼日地努力,反復朗讀某些詞語或句子,有時甚至要讀幾個小時,只到自己覺得讀對了為止。我每天堅持著練習,練習,練習……」……俗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海倫.凱勒正是憑借著這股不服輸的勁兒,在逆境中成長,完成了常人無法達到的境界。
古今中外,許多名人的成功,都是因為他們和海倫凱勒一樣,有著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過來的。如:失聰的貝多芬,艱難跋涉於荊棘叢生的黑白鍵上,用手指重重地扣響了神聖的《命運》之門,揮灑出一部音樂家頑強與厄運抗爭的輝煌樂章;司馬遷忍受宮刑之痛完成了歷史巨著《史記》;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民間音樂家阿炳在生活窮困潦倒的情況下為人們留下了一曲不朽之樂——《二泉映月》......因此逆境是強者攀登高峰的墊腳石,是弱者走向毀滅的萬丈深淵。
為了體會海倫.凱勒在黑暗中的不易,上周六,我們用黑布蒙上眼睛,體驗盲人的不便。蒙上眼睛的我,走路的時候,總會情不自禁地把雙手伸向前面,但還是不知道被撞了多少個包,被絆了多少個跟頭。
上帝對我們是異常眷顧的。我們擁有健全的四肢,發達的大腦,而我們應該好好地去利用並珍惜這些天分,這樣才能嘗到成功的果實。不要讓這些天分被我們白白地浪費,我們應該反思一下,四肢不健全的,腦力不發達的那些人,他們是多麼想要擁有我們這些天分。像海倫.凱勒,如果讓她恢復視力和聽力,那該會多麼美好!
海倫.凱勒的故事,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但是到現在還被人們廣為流傳。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煉機會。只有經得起逆境考驗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⑵ 海倫凱勒熱愛生命的作文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日-1968年6月1日),是19世紀美國盲聾啞女作家和殘疾有障礙的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小城鎮——特斯開母比亞。她在19個月的時候被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不久,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並在她的導師安妮·莎利雯的努力下,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並從中得到知識,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而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海倫認為視力和聽力喪失的悲劇往往發生在那些因貧困而無法給予孩子及時治療的家庭。為了消除社會不平等引發的罪惡現象,海倫加入了美國國家社會黨(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和國際產業工人協會IWW(In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成為一名激進的社會主義者。曾著有「我是怎樣成為一名社會主義者的[1]」和「我為什麼要加入 IWW[2]」兩篇文章解釋自己的行為動機。但西方歷史教科書往往褒揚海倫·凱勒早年與疾病抗爭的故事,而其成年後作為一名社會主義者的事實被故意忽略了。在《老師告訴我的那些謊言-美國歷史教科書犯下的錯誤》[3]一書中曾提到這一點。
⑶ 寫海倫凱勒熱愛生命作文的
熱愛生命的故事——海倫·凱勒海倫·凱勒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882年,她專一歲多,因為屬發高燒,腦部受傷,此後,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說不出了。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七歲那年,家裡為她請了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沙利文老師。沙利文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
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說話了。蘇利文老師為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跳,在地里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摸剛出生的小豬,到河邊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1936年,和她朝夕相處五十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非常傷心。她知道,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力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1968年,海倫八十七歲去世,她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蘇利文老師把最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
⑷ 海倫凱勒熱愛生命的故事
一、孩童時期
海倫·凱勒於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小城鎮——塔斯喀姆比亞。她一歲半時突患急性腦充血病,連日的高燒使她昏迷不醒。當她蘇醒過來,眼睛燒瞎了,耳朵燒聾了。
由於失去聽覺,不能矯正發音的錯誤,她說話也含糊不清。對於一個殘疾人來說,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靜,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學會讀書、寫字、說話,沒有強大的記憶力,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海倫·凱勒沒有向命運屈服。她為了能清楚地發音,用一根小繩系在一個金屬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練習手口一心,寫一個字,念一聲。為了使寫出來的字不至於歪歪扭扭,她還自製了一個木框,裝配了一個滑輪練習寫字。
海倫還把自己的學習分成四個步驟:
1、每天用三個小時自學。
2、用兩個小時默記所學的知識。
3、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將自己用三個小時所學的知識默寫下來。
4、剩下的時間她運用學過的知識練習寫作。
在學習與記憶的過程中,她只有一個信念:她一定能夠把自己所學習的知識記下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她每天堅持學習10個小時以上,經過長時間的刻苦學習,還有不屈不撓的信心,使她掌握了大量的知識,能熟練地背誦大量的詩詞和名著的精彩片段。
二、青年時期
1904年6月,海倫以優異的成績從拉德克里夫學院畢業。兩年後,她被任命為馬薩諸塞州盲人委員會主席,開始了為盲人服務的社會工作。她每天都接待來訪的盲人,還要回復雪片一樣飛來的信件。
後來,她又在全美巡迴演講,為促進實施聾盲人教育計劃和治療計劃而奔波。到了1921年,終於成立了美國盲人基金會民間組織。海倫是這個組織的領導人之一,她一直為加強基金會的工作而努力。
海倫於1924年組成海倫·凱勒基金會,並加入美國盲人基金會,作為其全國和國際的關系顧問。她盡力爭取在世界各地興建盲人學校,並常去醫院探望病人,與他們分享她的經歷,以給予他們生存意志。她同時亦為貧民及黑人爭取權益,以及提倡世界和平,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到全球各地發表演講,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二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尊敬,成為全世界人類的楷模。
三、晚年時期
海倫把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聯合國還曾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1968年6月1日,海倫·凱勒在鮮花包圍中告別了人世,享年88歲。
(4)熱愛生命故事海倫凱勒作文擴展閱讀:
人物著作:
《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三本書以及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散文(她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石牆故事》等。
人物名言:
1、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要靠心靈去感受。
2、愛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到她帶來的甜蜜。
3、僅僅靠觸覺就能感受到這么多的幸福,那麼,如果能看見,我發現多少更美好的東西啊!
4、人生最大的災難,不在於過去的創傷,而在於把未來放棄。
⑸ 關於海倫凱勒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
她是美國盲聾女作家和殘障教育家。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她在個月的時候因為一次急性腦充血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因為她的導師安妮· 蘇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學會讀書和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而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主要作品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海倫·凱勒自幼因病成為盲聾啞人,但她自強不息,克服巨大困難讀完大學。一生寫了十幾部作品,同時致力於救助傷殘兒童,保護婦女權益和爭取種族平等的社會活動。1964年獲得總統自由勛章。
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七歲那一年,家裡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蘇利文老師。沙蘇利文在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說話了。
蘇利文老師為了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一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到河邊去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1936年,和她朝夕相處五十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非常的傷心。海倫知道,如果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力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1968年,海倫89歲去世,她把所有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蘇利文老師把最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
死後,因為她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全世界.並且各地人民都開展了紀念她的活動。
⑹ 熱愛生命的作文,關於海倫凱勒的。350字
我的雙眼復
當每天清晨睜開眼睛制的那一刻,是順手摸到手機,還是用微笑迎接這美好的一天。
曾經有這么一個人,在黑暗裡奔跑,也失去過方向,也曾經歷過迷茫,可是,那都是曾經。她勇敢著,微笑著,含著淚微笑著。她努力,拼搏,最終迎接了成功!
是的,海倫的故事十分勵志。但是,對於一個失去雙眼的人需要多麼的堅強。而我們,一些全身正常的人,有什麼理由不珍惜生命,不珍惜每一天呢?
生命是美好的,這世界也是美好的,生命屬於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包含生命。我們所度過的每一天,每一年,又何嘗不精彩呢?
我們熱愛生命,我們珍惜生命。我們應當尊重每一個生命,包括我們自己。就算我們失去雙眼,生命也一樣有價值,應為我們會用自己的努力,去創造生命之輝煌!
2018小偉至上(轉載需申請同意,樓主可以用)
⑺ 關於海倫凱勒熱愛生命的故事(讀後感)400字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以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是一個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海倫·凱勒.她把生活中經歷的點點滴滴都用筆記錄下來,寫成了她的自傳《假如給我3天光明》影響了世上的千萬人.一個在聾啞世界裡的人,一生困難重重但她一直很樂觀,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用愛心去擁抱世界,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辦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海倫小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後,視力聽力盡失,她不能喊一聲媽媽,也不能述說心中的感受,她的心灰意冷到極點,但她毫不氣餒,絲毫沒有放棄生活.我想如果換了別人,也許早就自暴自棄,也許會依賴父母過一輩子,可她卻不一樣,一個人堅強地走了下去,書的字里行間中,無不洋溢著她對生活的熱愛,8歲時在老師的幫助下憑著堅強不息的精神學會了無人想像的說話,並通過艱苦的學習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哈佛大學.海倫說:「身體不自由但是她的心是自由的.」她能把別人看到的當作自己的光明,把別人聽到的音樂當作是自己的音樂,把別人的嘴角的微笑當作是自己的快樂.海倫沒有哀嘆命運對於自己的不公,不接受和渴求他人的憐憫,而是勇敢的接受命運的挑戰,自強不息的毅力面對困境,憑著堅強的毅力到達理想的彼岸.
我常想起海倫說過的話「只要朝著陽光,便不會看到陰影」我做為一個正常人是太幸運了,我擁有優越的生活學習條件,健全的體魄……,我可以很輕松的做到很多事情,獲得許多知識,享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快樂,但是我從來不覺得有什麼,總認為是理所應該的,當遇到困難時就退縮,往往喜歡找客觀理由來為自己開脫.
海倫說:「我努力求取知識的目的在於為社會人類貢獻一點力量.」 知識的力量多麼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但是做為學生的我卻往往為讓我多看些書多做些題目的媽媽鬧不愉快,想想真慚愧!今後我一定合理安排好學習,努力學好本領,長大報效我們的祖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內容令我受益匪淺,告訴了我一個道理,一個人最可貴的是有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有了這種品質,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難,就不會在困難面前低頭.在今後的人生道路和求學的道路上,我將勇敢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和挫折,學習她永不放棄的人生信念.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