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抉擇的故事50字

關於抉擇的故事50字

發布時間: 2020-12-11 06:54:52

1. 關於道德抉擇的例子

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和夥伴們在玩,一不小心,打碎了
最心愛的花瓶。他心裡很害怕,當
問起他的時候,他說是他的夥伴不小心把碰倒了,
看他臉色不對,就又問他:「真的是你的夥伴嗎?那你為什麼這么驚慌呢?」小男孩還是沒有勇氣回答,當姑媽要走的時候,他終於承認了,花瓶是他打碎的,不關夥伴們的事兒,又像姑媽道了歉。姑媽轉過身來,對他說:「孩子,你能勇於承認錯誤,這讓我感到很欣慰,做人要誠實,做事要光明正大,
,為時不晚!以後小心點兒,不要再惹麻煩了。」「謝謝姑媽,我會的!」男孩說道。
小男孩兒經過這件事,從此再也沒有犯過同樣的錯誤,時時刻刻都把姑媽的話記在心裡。

里,我們也會經常會遇到一些事:用完了別人借給你的東西,覺得好的,就沒有還給那個人,自己用了起來。一個高個子女孩,借同學一支
,他覺得很耐用,又很好看,所以就給同學說:「能借你一個晚上嗎?同學不好意思拒絕,就答應了。過了一天,同學也忘了自己借出去的東西,借的人也不提這件事,怕她想起來,向她要筆。
過了好幾天,同學看見高個女孩兒在用自己的筆,她才想起來那件事,於是同學走到她跟前微笑著說:「這支筆可以還給我了嗎。」那個人頓時臉紅了,沒什麼可說了,就說出當時自己的想法,並道了歉,把筆歸還了本人,從此那個高高的女孩再也沒有做出類似的事情了。
判斷一件事的對錯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很難,面對道德抉擇我們要做到:善良、誠實、守信!!

2. 關於選擇的故事

那是在一次英語口語課上,我們的美國老師給大家留了一個家庭作業:學習一篇文章並思考文章的問題,下一堂課將用英語進行討論。那隻是老師為了我們練習說英語的一篇文章,但由此卻引出了一些思考。我把那篇文章翻譯成中文,大意是:
年輕的亞瑟國王被鄰國的伏兵抓獲。鄰國的君主被亞瑟的年輕和樂觀所打動,沒有殺他。並承諾只要亞瑟可以回答一個非常難的問題,他就可以給亞瑟自由。亞瑟有一年的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如果一年的時間還不能給他答案,亞瑟就會被處死。
這個問題是: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連最有見識的人都困惑難解,何況年輕的亞瑟,對於他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但總比死亡要好得多,亞瑟接受了國王的命題——在一年的最後一天給他答案。
亞瑟回到自己的國家,開始向每個人徵求答案:公主,妓女,牧師,智者,宮庭小丑。他問了所有的人,但沒有人可以給他一個滿意的回答。人們告訴他去請教一個老女巫,只有她才能知道答案。但是他們警告他,女巫的收費非常高,因為她昂貴的收費在全國是出名的。
一年的最後一天到了,亞瑟別無選擇,只好去找女巫。女巫答應回答他的問題,但他必須首先接受她的交換條件:和亞瑟王最高貴的圓桌武士之一,他最親近的朋友——加溫結婚。亞瑟王驚駭極了,看看女巫:駝背,醜陋不堪,只有一個牙齒,身上發出臭水溝般難聞的氣味,而且經常製造出猥褻的聲音。他從沒有見過如此不合諧的怪物。他拒絕了,他不能強迫他的朋友娶這樣的女人而讓自己背付沉重的精神包袱。 加溫知道這個消息後,對亞瑟說:「我同意和女巫結婚,沒有比拯救亞瑟的生命和保存圓桌更重要的事了。」於是婚禮宣布了。女巫於是回答了亞瑟的問題:
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運。
每個人都立即知道了女巫說出了一個偉大的真理,亞瑟的生命被解救了。於是鄰國的君主放了亞瑟王並給了他永遠的自由。

來看看加溫和女巫的婚禮吧,這是怎樣的婚禮呀!亞瑟王在無法解脫的極度痛苦中哭泣。加溫一如既往的謙和,而女巫卻在慶典上表現出她最壞的行為:她用手抓東西吃,打嗝,放屁,讓所有的人感到惡心 ,不舒服。新婚的夜晚來臨了:加溫依然堅強地面對可怕的夜晚,走進新房。是怎樣的景象在等待著他呀!一個他從沒見過的美麗的少女半躺在婚床上!加溫驚呆了,問她到底是怎麼回事。美女回答說,因為當她是個醜陋的女巫時加溫對她非常的好,於是她在一天的時間里一半是她 怕的一面,另一半是她美少女的一面。
那麼加溫想要她在白天或夜晚是哪一面呢?
多麼殘酷的問題呀!加溫開始思考他的困境:在白天向朋友們展現一 個美麗的女人,而在夜晚,在他自己的屋子裡,面對的是一個又老又丑如幽靈般的女巫呢?還是選擇白天擁有一個醜陋的女巫妻子,但在晚上與一個美麗的女人共同度過每一個親密的時刻?如果你是加溫,會怎樣選擇呢?
第二天的口語課上,答案五花八門,歸納起來也就是兩種:一種選擇 白天是女巫,夜晚是美女,理由是妻子是自己的,不必愛慕虛榮,苦樂自知就可以了;一種選擇白天是美女,因為可以得到別人羨慕的目光,至於晚上,可以在外作樂,回到家裡,漆黑的屋子,美醜都無所謂了。

老師聽了所有同學的答案,沒有說什麼,只是問我們是否想知道加溫的回答。大家說當然想。老師說:「加溫沒有做任何選擇,只是對他的妻子說:『既然女人最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運,那麼就由你自己決定吧。』於是女巫選擇白天夜晚都是美麗的女人。」

所有的人都沉默了——竟沒有一個人作出加溫的選擇。有時我們是不是很自私?以自己的喜好去安排別人的生活,卻沒有想過人家是不是願意。而當你尊重別人,理解別人時,往往得到的更多。如果我們多一些愛心,多一點關懷給人,我們是不是也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衷心祝願我的每一位朋友都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3. 有關道德抉擇的小故事

1 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和夥伴們在玩,一不小心,打碎了姑媽最心愛的花瓶。他心裡很害怕,當姑媽問起他的時候,他說是他的夥伴不小心把碰倒了,姑媽看他臉色不對,就又問他:「真的是你的夥伴嗎?那你為什麼這么驚慌呢?」小男孩還是沒有勇氣回答,當姑媽要走的時候,他終於承認了,花瓶是他打碎的,不關夥伴們的事兒,又像姑媽道了歉。姑媽轉過身來,對他說:「孩子,你能勇於承認錯誤,這讓我感到很欣慰,做人要誠實,做事要光明正大,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以後小心點兒,不要再惹麻煩了。」「謝謝姑媽,我會的!」男孩說道。
小男孩兒經過這件事,從此再也沒有犯過同樣的錯誤,時時刻刻都把姑媽的話記在心裡。

2 一個高個子女孩,借同學一支自動鉛筆,她覺得很耐用,又很好看,所以就給同學說:「能借你一個晚上嗎?同學不好意思拒絕,就答應了。過了一天,同學也忘了自己借出去的東西,借的人也不提這件事,怕她想起來,向她要筆。
過了好幾天,同學看見高個女孩兒在用自己的筆,她才想起來那件事,於是同學走到她跟前微笑著說:「這支筆可以還給我了嗎。」那個人頓時臉紅了,沒什麼可說了,就說出當時自己的想法,並道了歉,把筆歸還了本人,從此那個高高的女孩再也沒有做出類似的事情了。

4. 有沒有關於「抉擇」的故事意義積極點的。要原創哦。

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
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裡,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 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2、鸚 鵡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
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
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
這人奇怪了:那為什麼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闆。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
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3、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里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管理是什麼?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認清事情的「本末」、「輕重」、「緩急」,然後從重要的方面下手。
4、扁鵲的醫術
•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葯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 管理心得: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而往往是即使請來了名氣很大的「空降兵」,結果於事無補。
5、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歷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和超越。

5. 關於選擇的名人事例

1、錢學森

在新中國剛剛建成的時候,錢學森同志開始爭取回歸祖國,他毅然放棄了國外優厚的物質生活,選擇為祖國服務,他成為了為新中國的成長做出無可估量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團體中,影響最大、功勛最為卓著的傑出代表人物。

錢學森是新中國愛國留學歸國人員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建設者,是新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

2、凱金斯

凱金斯天生聽覺受損。3歲時,父母帶她配了一副大而笨重的助聽器。她討厭這副助聽器,尤其上小學後,她討厭同學們的取笑。

一天下午放學路上,當凱金斯和姐姐桃嘉路過一片荒野時,她猛地扯下助聽器扔了出去。回到家,凱金斯的母親大怒,命令凱金斯跟她回到荒野把助聽器找回來,但找到天黑也沒找到。那晚,凱金斯的父親鄭重地對她說:」你已經做了一個選擇,以後你就必須在這種選擇中生活。「

凱金斯不明白父親的意思。」你不想戴助聽器,從今以後你就不必再戴著它了。沒有了它,你必須照顧好自己的生活。「父親說。讓她掌握自己的人生,這也是父親對凱金斯的行為做出的選擇。

丟開助聽器,凱金斯發現自己原來非常擅長唇讀。沒有了刺眼的助聽器,其他孩子也不再取笑她。後來,凱金斯愛上了籃球。高中時,她的籃球技能超過了大部分同學,當她在籃球場上奔跑時,她發現自己得到的已經遠遠超過了她所祈禱的。

父親說:」這是你自己掌握了自己的人生的結果。「這個結果讓凱金斯順利地進入了征戰倫敦奧運會的美國女籃代表隊。

3、魯迅

魯迅先生剛開始之所以學醫,除了恨中醫耽誤了他的父親的病,便是想醫治自己的牙病。帶著國願、家難、自我治療三重目的,1904年9月,魯迅到了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

然而兩年之後,魯迅忽然決定選擇寫作放棄學醫,魯迅之所以棄醫學文,是因為感受到中國民眾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醫學只能解救病人肉體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喚醒民眾的覺悟。

他覺得「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為不幸的」。

4、華佗

東漢末年,神醫華佗的美名在民間傳開了,這引起了東漢朝廷的注意。朝廷於是舉華佗為「孝廉」。通常被舉為孝廉的人,都出身名門貴族,被舉為孝廉,就有希望做官。像華佗這樣的平民百姓能夠被舉為孝廉,實在是難得。

鄉親們得知華佗被舉為孝廉時,不禁喜憂參半。喜的是華佗可以做官了,可以了卻父母的心願,光宗耀祖了;憂的是如果華佗做了官,誰來為鄉親們看病呢?可是華佗我拒絕了,他認為當官發財沒有為鄉親們治病有意義。

幾年後,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而這次不再是徒有虛名的「孝廉」,而是來自都城洛陽太尉府的徵辟信,只要被應徵到都城的太尉府,馬上就可以成為朝廷的正式官員。華佗再次拒絕人朝做官,堅持做一個平民百姓,鑽研醫術,救死扶傷。

5、華盛頓

華盛頓本可以過悠閑舒適的生活,可他卻選擇了艱苦。他主動要求參加勘探隊,到弗吉尼亞的大河谷去進行勘探,並且一干就是三年。野外測量工作教會他吃苦耐勞、隨機應變,為他以後長期的戰爭生活奠定了基礎。

到了十九歲,他就走上勞倫斯為他在軍隊中謀求的職位,當上了少校級的副官長。他潛心閱讀軍事著作,虛心學習武器的使用和戰術的運籌。

這一時期,法國人入侵美洲大陸,和英國交戰。華盛頓參加了這場英法戰爭。剛開始,華盛頓的軍隊處於劣勢,傷亡很大。他的軍衣被打穿四個洞,他的兩匹戰馬先後被殺。

但他出生入死,從不氣餒。他在布雷克將軍的參謀部任職。由於戰爭所在的省份經濟匱乏,這支隊伍窮得不能給軍官開支。

而華盛頓是受人邀請前來的,屬於志願人員,既沒有薪餉,還得自己負擔一大筆費用。但是,為了家園的安寧,也為了鍛煉自己,他樂意這種既破財還可能喪命的苦差事。

最後他的隊伍終於打敗了敵人,而他本人也贏得了人們的愛戴,以致後來他能被推舉為抗英獨立戰爭的總司令,成為改變美國歷史的第一個重要人物。

6. 有關抉擇的事例

毛澤東在攻打長沙失敗後決定放棄進攻大城市的計劃,開創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7. 有關「抉擇」的名人事例

《文天祥少年正復氣》制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

8. 選擇的故事

1
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 沒有直接回答,卻讓他們走麥田埂,只許前進,且僅給一次機會選摘一支最好最大的麥穗。

第一個弟子走幾步看見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麥穗,高興地摘下了。但他繼續前進時,發現 前面有許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遺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個弟子吸取了教訓,每當他要摘時,總是提醒自己,後面還有更好的。當他快到終 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 第三個弟子吸取了前兩位的教訓,當他走到三分之一時,即分出大、中、小三類,再走三分之一時驗證是否正確,等到最後三分之一時,他選擇了屬於大類中的一支美麗的麥穗。 雖說,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滿意地走完了全程。

2
玉米田的故事。一大片玉米田中,我們只能從中間的那條小路單向通過,卻要選出最大的玉米。人生似乎就是這樣一個處境。每看到一個玉米,你都要斟酌,這個怎麼樣,會不會是最大的,前面會有更好的嗎?你無法預料前面是不是有更好更適合的,但你還是要選擇。最終到手的,多半不是最大最好的玉米,只是在最好時機出現的中上之選。謹小慎微之人在前半條路就會確定目標,到後半條路只能看著更大的玉米嘆息;而自負的人卻會看遍一路風景,直至道路將窮,才手忙腳亂地胡亂選一個,之後又後悔沒有掰下中途所遇見的那一穗;只有懂得珍惜的人,在經過途中細細觀察,細細比較,才採下自己最滿意的玉米,哪怕前面還會有更好的,他不遺憾:「我找到的也許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我最滿意的。」且行且珍惜,也只有這種人,才能體會到生命的圓滿與美麗,才能讓心境始終平和歡喜。
不知道他是哪一個玉米,我呢,又會變成其中哪種人呢?

9. 有沒有關於名人面對人生抉擇的事例

當然有啦,中國古代的李世民,你知道嗎他當年就通過玄午門事件殺死當時的太版子李建成,從權而當上了大唐第二位皇帝——也就是唐太宗!當年他在弒兄罵名的壓力下奪得王位,卻也開創了中華民族一代盛世——貞觀之治。他也有過人生艱難的抉擇啊,是處去政治上的絆腳石?還是安安穩穩地一皇弟的身份看那個敗家子當皇帝,然後民不聊生.....
又比如中國近代,劉翔,劉翔頂著我們十幾億人的期待戰斗到今天,我覺得已經很不容易畢竟他曾經也為我們帶來了無比的驕傲他一直都在強調,它代表中國代表亞洲代表我們黃種人在黑人統治的短道賽場中戰斗我想那樣的意志不是什麼可以輕易打敗的,所以他在奧運會上的退賽雖然我們有些遺憾,看到他在賽場上那麼痛苦的表情,難道他心裡沒有過痛苦的抉擇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