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作文車的故事

作文車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11 08:15:17

① 作文汽車與飛車的故事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是唯一的,是寶貴的,所以要懂得珍惜。但恰恰有些人卻不珍惜生命,而導致死亡。那麼朋友你珍惜生命嗎?如果你想要生命活得精彩,活得健康,第一步就請你遵守交通規則。
有一次,我在電視新聞上看到這樣一件事:在熱鬧的街口,車輛川流不息,一個騎摩托車的人在紅燈前想要停下來,但好像又有急事要辦,猶豫了一下然後還是快速地沖了過去,不料這時一輛黑色轎車剛好橫向駛來,只聽見「砰「的一聲巨響,連人帶摩托車飛出了好幾米遠,摩托車被撞得粉碎,而這個人當場氣絕身亡,殷紅的鮮血染紅了一地,真是慘不忍睹……
交通事故是多麼可怕啊!就在那一剎那,一霎時,就有可能一個人的性命被送掉,再悔都來不及了。在你違規前請仔細想想後果,想想你的家人,朋友,俗語說的好:「生命重於泰山,不要輕於鴻毛。」為了自己,為了家人,請遵守交通規則吧!如果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交通規則,我相信一定能避免很多慘劇,讓[這個社會更加安定幸福。讓交通法規在我們心中生根開花。

② 童話故事作文大全汽車與大橋的故事

橋有很多。從古代的獨木橋、石拱橋,到現代的長江大橋、立交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農夫,他砍完了柴,回家的時候,剛好走到一個懸崖上。他正在思考怎麼辦的時候,一棵大樹忽然閃進了他的視線。他急中生智,拿出砍刀,砍下了這棵大樹,正好搭在了懸崖上。老農小心翼翼的過了橋,回了家。這就是獨木橋的建造過程。 可是,獨木橋也有缺點。比方說:每個獨木橋不能超重,每一次只能過一個人。獨木橋也很危險,萬一你踩空了,你就會掉下萬丈懸崖,摔個粉身碎骨。 到了三國時代,人們就開始建造石拱橋。石拱橋它比原先的獨木橋更堅固,更安全了,橋上還可以過馬車。可是,石拱橋不能在長江上建,只可以在小河上建。 中國解放以後,武漢建造了長江大橋。長江大橋很長,可以在江面上過車,還可以過火車。長江大..

③ 公交車上的故事 作文

有一次,來我乘公交車自去購物街玩,心裡非常高興。
坐過三站的時候,我看見一位年過五十的老奶奶,本想讓座,但是,屁股就如被膠水粘住一樣,站不起來了。就在這時,一位二十歲出頭的姑娘站起身,對老奶奶說:「您坐吧,我讓座!」老奶奶笑了笑,坐下了。我心裡和嘴裡彷彿喝過醋一般酸。我心裡一陣慚愧。我腦中閃過一句話:「人們是互相關愛的,讓座吧!」我看著窗外,心裡暗自的說,快到下一站吧。
終於,第四站到了,我心裡異常高興,上來了一位孕婦,我想了想,離佳樂家不遠了。便起開身,說:「姐姐,你懷孕了,請坐吧。」這位姐姐對我一笑,說了聲:「謝謝。」我心裡如灌蜜了一般,一陣甜蜜。到站了,我回想起剛才發生的事,我還是「呆」了一陣,「呆」完了。我整理好衣裝,向佳樂家出發了!

④ 關於救護車救人睹車故事的作文100字六年級

你想沒想過警車,救護車,消防車同時在一個路口上。是讓誰先過呢?我們確實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警車要抓小偷,而救護車就要救人,救火車要去救火。確實很令人煩惱。
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們不能總是看錶面問題。
假如警車抓的是亡命之徒。我們正在追捕,但我們也得看看別人。惡魔之徒雖然可能繼續雖然可能會繼續殺人。但是我覺的應該還是已別人考慮。我們這次追捕雖然不是那麼成功,但是亡命之徒過一段時間是不敢來了。犯人可以捉住,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但人的命是買回來的。
救護車是救人的,不過只能救一個人。我覺的還不如捉那個亡命之徒。因為亡命之徒可能會殺害更多的人。但是萬一救的人是總統呢?這確實是有點讓人費解。
救火車是滅火的,我想應該是讓救火車的先過。因為火會燒死更多的人。可話又說回去了,萬一大火已經被撲滅。那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確實像這類案件確實不多。
現在,有許多人問我,你不是說過,沒有最好給誰過,不可能誰都不過。那這件事到底該怎麼解決。
我以自己的觀點說:「誰最緊急給誰過!!!」。
我認為假如發生比較大一點的火災。我認為先給救火車過。下面就要看看誰最嚴重。假如逃的是一個亡命之徒我還不如把他給捉住。
現在我想問大家假如警車,救護車,消防車面對一個路口怎麼辦?

⑤ 我和車的故事作文《三四百字》

我和小汽車
我有一輛小汽車,擺放在書桌的右上角,每次放學回家,它都伴隨著我寫作業。
小汽車不僅造型逼真,它的底盤還是由鋁合金壓鑄成型的。這輛看似尋常的小汽車,卻有著不尋常的故事。
去年夏季的一天,爸爸好友家的女兒,阿衛姐姐病了,我們前去看望。姐姐見了我,十分高興。她指著櫃子里琳琅滿目的玩具對我說:「你任意挑選吧。」我選中了一輛小汽車模型。姐姐說:「這可是我們公司的象徵車型哦!為數不多,持者寥寥……」聽罷。我又小心翼翼地將車放回了原處。姐姐又深情地說:「既然你選中它,說明你很有眼力,我決定把它送給你,不過姐姐對你有個希望:你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造出更先進的汽車嘍!」我如願以償地接過了小汽車,拿在手裡覺得它是那麼地重……
回到家,爸爸指著我手中的小汽車說道:「阿衛姐姐自小學習刻苦,她從上海交大畢業後,又去美國讀取了碩士學位,由於她成績優秀,被學校推薦給世界著名的G&E公司。剛剛不滿30歲的她,就在開發新型高效汽車電瓶項目上有了重大的突破。為此被評為資深工程師。」聽完爸爸的講述,我覺得手中小汽車的份量又重了許多。
半年後的一天,爸爸接了一個電話後,便語氣沉重地對媽媽說:「為我准備好黑西裝,明天我要去送衛衛,孩子走了,英年早逝呀!」這突如其來的噩耗猶如晴天霹靂,我做夢也沒想到這輛小汽車竟成了阿衛姐姐的遺贈。
從此,我把小汽車端端正正地擺放在書桌的右上角。視為我的座右銘,阿衛姐姐勤奮治學的精神將永遠地激勵著我……

參考資料:原創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祝你學習進步!

⑥ 寫一遍機器人與小汽車的故事作文

如果我有一個機器人,它應該有像人一樣的臉和身體,也要穿衣服,和人一樣有肉有腦袋,就像《快樂星球II》里的間諜機器人,和人一模一樣。這個機器人應該非常聰明,我給它起各名字叫「艾克」,它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活動,而且全是正確的。

⑦ 看見作文600字寫等車的故事情節

在我的身邊,有許多形形色色的人。每天,每時每刻,都有不同的人:有成功的人,也有失敗的人,有富貴的人,也有貧窮的人。

每天早晨,我總能看見一些人向我家旁邊的公交車站走去。而每個人的神色卻不同。有慢悠悠的等車人,也有急匆匆的趕車人。我曾問過媽媽到底是等車人好還是趕車人好這個問題。媽媽告訴我:「當然是等車人好。難道你沒聽過「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這句話嗎?」我又把這個問題交給不少人去回答,但他們的答案基本與媽媽一樣。

真的是趕車人好嗎?我的心裡卻有不同的想法。我倒覺得是那等車人好。等車人雖要等,但那也是安閑舒適的等,而那趕車人雖趕上了車,卻是氣喘吁吁地趕。若交由我來選,我是會選擇那個等車人。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有不少的「等車人」與「趕車人」。那「等車人」是先愜意而後匆匆,而等車人卻是先匆匆而後愜意。而我,雖想做個先匆匆而後愜意的「等車人」,但還是做了先愜意而後匆匆的「趕車人」。記得有一次,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給了我們一天時間完成。我心想:「只有一點點,不用急!」同學的勸告也不聽。自己愜意了大半天,把作業放在最後做。直到老師來催,才「臨時抱佛腳」,快馬加鞭的做。可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但作業交遲了,還把作業做得亂七八糟,結果挨了批評。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教訓,而我也在學著如何做一個「等車人」。

那,如果現在交給你來選擇,你願做一個「等車人」還是一個「趕車人」?

⑧ 四年級的作文買車,童話故事

去年我家鄰居家買了一部昌河車,我看的好羨慕,准備上去看看,可是鄰居家的專小孩不讓,我好失落屬。爸爸媽媽看到我失落的樣子心疼的說,孩子只要你好好學習我家也買一部。當時我以為他們在說笑,因為我的父母只是普通的農民。
沒有想到星期天爸爸媽媽早早的叫我起床,說去鹽城買車。我欣喜若狂,大呼萬歲。
到了雪佛蘭4s剛進門一部雪佛蘭科魯茲深深的吸引了我,它那大氣的外表,精美的車燈,黑的發亮烤漆,我不由自主的朝它走去,只見它的內部裝潢也是非常精美,時尚的儀表,真皮的座椅立體的導航儀無不散發出誘人的氣息。我著急的說就這一部了,媽媽說你是認真的嗎?我毫不猶豫的回答,對就是它了。爸爸說振宇要這個就決定吧。說著就去找經理辦手續了。辦完手續我迫不及待的讓爸爸開車帶我先出去兜兜風,車子緩緩的開動,坐在車上我的心情就像公路旁邊美麗的風景一樣美。
我家終於有車了,我一定好好學習回報爸媽。

⑨ 公交車上的小故事 作文

公交車上的小故事

建蘭路小學六年級一班虎鵬亮一天中午,張磊興奮得告訴我:今天全市電車免費乘坐。於是,我立即跟著他跑向了車站。當我們到小西湖玩夠了後,便想回家了。於是我們又急急忙忙乘上了另外一輛車,並又趁機打上了游戲。車開了,正當我們聚精會神的玩著游戲時,一位售票員打扮的阿姨過來了,「幾位小朋友,,請你們補票。」什麼?當我一眼瞄到「公交車」這三個大字時,頓時覺得好似五雷轟頂,一下子跌入了萬丈深淵。一時,自己是欲哭無淚了。唉!都是貪玩惹得禍。身上沒錢吶,只好結結巴巴地向阿姨攤了底牌:「阿姨,我們只想做電車玩一會兒,結果上錯車了,我們……我們……都……沒……沒帶錢呀。」「沒錢,哼!沒錢做啥車?啊,你們倒是說話呀!」阿姨盯著我和張磊,不依不饒的咆哮著。這時,車內的一個乘客有點不耐煩了,說:「算了,算了,兩個小孩子嘛,繞了他們這一次吧。」利己,車內許多乘客也附和著說:「也是,不就是兩元錢的事嘛。」「對了,跟小孩子較什麼真兒呢?」也有說我們的:「你們可再不敢這么瘋玩了。」我倆使勁的點著頭,羞得無地自容。「算了算了,快開車吧。」售票員阿姨也作順水人情了,「下不為例啊。」我心中湧出一股熱流,一陣溫暖,還有一種感激。心想: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啊。

雖然,我們逃過了這一劫,可我們牢牢記住了這個教訓:再不能馬馬虎虎幹事了。

⑩ 乘車的故事四百字作文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我們需要文明生活
六年級 王炳相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是,我卻給媽媽當了回老師,而且用我的實際行動影響我們全家。用媽媽的話說,我不僅改變了媽媽,而且通過改變媽媽,改變了媽媽周圍的人,包括她的同事。
事情追溯到前年冬天,天氣已經非常冷了。北京的冬天寒風凜冽,我們全家乘車外出看電影。因為奧運會官員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頭到處都擺著各色塑料花卉,冬日裡讓人感到了一絲暖意。我們在車里吃著零食,聽著音樂,愜意極了。快到東直門時,媽媽將裝有廢物的垃圾袋順著車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來不及。我要求爸爸把車開回去撿起垃圾,可媽媽說車已經無法返回,再說路上車那麼多,如果回去的話撞車怎麼辦?媽媽甚至說下次改掉也就罷了。可我堅決不幹,最後爸爸終於把車開了回來。媽媽找回了扔掉的垃圾。雖然耽誤了好多時間,但全家都認為我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回家的路上,機場高速路兩邊的樹上掛著好多不同顏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從此以後,我們全家人都以實際行動成為「講文明、護環境」的大使。上周,我們全家去爬香山,賞紅葉,帶了好多食物去野餐。野餐之後,大家分別將垃圾收好,背著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家裡再也不用我監督,都會自覺所為。媽媽更是用實際行動讓我感動。她經常會在公共場所將地上的垃圾撿起,扔進垃圾桶。
講文明、講禮貌,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因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強大的、高度文明的國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有一次,我在電視里看到歐洲文明古國德國,在號召全國人民講文明、講禮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禮儀。同時,舉例講了一個老奶奶經過馬路,路上雖然只有她一個人,但她依然等紅燈變綠燈才走。老奶奶回答說:「我怕樓上的孩子們看到後,以為紅燈是可以通行的。」我把這個故事送給所有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你們的言行對我們是多麼重要,當您有不文明的行為時,想想您的孩子吧!想想我們是古老的文明古國吧!
我要用親身經歷的這件小事告訴同學們,我們的言行也是可以影響改變大人的!不信你試試吧!讓我們都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中學生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強大。
===================================================================

文明禮儀伴我行
八年級 宮亞明
我國是禮儀之邦,素來講究禮貌。孔子以為「不學禮,無以立」;漢代賈誼則把是否講禮、守禮看作是人與獸的區別。在現代文明社會,講文明,懂禮貌,這種美德是應當得到大力弘揚的,因為它對於:「形成追求高尚,激勵先進的良好社會風氣」,「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廣大公民應順應時代的要求,自覺遵守,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文明公民。然而,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常有不講文明、不懂禮貌的現象發生。
比如,在公眾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摳腳丫;聽他人講話時,東張西望,不屑一顧;上公交車時,蜂擁而上,爭搶座位,甚至大動干戈;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馬路邊便溺。2004年10月6日的《北京廣播電視報》就報道說:木樨地科技會堂東邊的馬路邊就成了計程車司機的露天廁所,以致於隔百十來米就能聞著味兒,居民意見很大。居民意見不可能不大,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沒遮沒欄的在馬路邊上說方便就方便,的確不文明。便溺者是方便了,但過往的行人就不方便了,不但行人不方便,假若讓外國人看見了,還不會恥笑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低,因為你的方便讓整個民族受歧視,受牽連,成何體統?對得起養育你成長的祖國母親?

================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一種大事。」這點,我們應向周總理學習,美國總統尼克松曾在他寫的《領袖們》一書對此作過評價。尼克松說:「周恩來的敏捷機智大大超過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領袖。這是中國獨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紀以來的歷史發展種種中國文明的精華結晶,他待人很謙虛但很沉著堅定。」周恩來的文明談吐、禮貌舉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氣質和風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寬闊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靈的生動體現。
看來,文明、禮儀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養自己美好高尚的心靈。從表面上看,文明禮貌是外在的,而實際上外在的形式下蘊含著內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有著美好心靈的人,美好的語言來自於美好的心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言為心聲」、「形為內現」。其次,要在實踐中用文明禮貌的道德標准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重在表現。主要包括四點:①謙虛禮讓②談吐文明③舉止端莊④講究衛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點,也不愧為「禮儀之邦」的成員了。
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為,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有幸福、快樂。

文明,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高一(1)班 鄧雪雯
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著文明禮儀的光輝。
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臟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巴巴,連臉也沒洗干凈」……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
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周恩來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周總理是尊重他人的典範,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一些人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系,只要學習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現代社會的確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因為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現代社會「大雅之堂」越來越多,誰也不會願意成為難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母親做好了飯沒告訴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飯前,必須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孩子每次離家或歸家都有一套禮儀規矩。孩子每次出門都要和父親、母親說一聲「我走了」,每次回家進門都要說一聲「我回來了」。日本孩子文明禮儀行為已成為他們的習慣。
在日本這個國家都有嚴格的禮儀習慣,更何況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歷史古國呢。
現在,我們國家對文明禮儀越來越重視,比如推行文明禮儀操;出版《文明禮儀普及讀本》;開展「首都市民文明禮儀風采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次我在街上,看見四個八、九歲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車移開,他們額頭上的汗珠一顆接一顆地往下流,可他們無暇顧及。看到這一幕,我想任何人都會被他們所感動。這件事足以證明我國文明禮儀教育取得的成績。

我國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有著悠久的禮儀傳統。從古到今,代代相傳。隨著社會的發展,禮儀也不斷發展,並加入新的內涵,能給人以啟迪和力量。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更應該注重禮儀,倡導文明。曾經有過幾件事,讓我重新認識了禮儀的重要性。

在校園中,我見到過這樣一件事:幾個低年級的同學,穿著漂亮的花裙子,肩並肩有說有笑地走著,風兒吹動她們美麗的花裙子,猶如蝴蝶在翩翩起舞。這時,迎面走來一位老師,她們並不認識,但當這位老師走到這幾名同學身邊時,其他人都還是說笑,只有一位同學,恭敬地鞠了一躬,說了聲「老師好!」老師當然也很高興地回答了一句「你好!」,別的同學都沒吭一聲。等老師過去了之後。有的人說那個同學很傻,不認識的老師還給他鞠躬;還有的人說他根本是裝樣子,給別人看的。那個同學沒有反駁他們,只是說了一句:一個學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講禮貌!我在後邊聽了這句話很感動,感動那個同學的真誠。

一個人是不是懂禮儀有教養,要看他的言行。人的言行就像是一封無字的介紹信。人們通過他的語言、著裝、儀表和行為,就能判斷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一個人的形象美不美,不能只看他的衣著打扮,更要看他是不是講文明、懂禮儀。因為美好的行為和美好的心靈,是比外表美更重要的美。如果一個人衣著打扮很美,但行為、語言不美,也會使人感到他很醜。因此,要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首先要學會文明交往、禮貌待人。只有對別人尊重,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還有一件事,可以說它僅僅只是一個動作。在校園中,我經常看見徐靜老師見到地面上只要有垃圾,就彎下腰去,揀了起來,扔到垃圾桶里去。這雖然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動作,但是她以身作則,教導我們。她是老師,如果有同學看見了這位老師的做法,又怎會不佩服這位老師呢?說不定下次同學們也會這么做。他們也更會明白亂扔廢棄物是不文明的行為!我們應該讓校園變成一個到處都是文明的,一個「沒有污染的世外桃源」。

我身邊的禮儀故事就像圖畫一般的在腦海里游動,感動時的美麗難以言喻。歲月如一條悠悠不肯回頭的小河,能夠沉澱河底而不被沖走的貝殼便是那生活中的一件件禮儀故事。珍惜一枚枚貝殼,小河會因此而煥發光彩。

做一個講文明的人

如何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其實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很簡單,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道德也許是一張紙的厚度,也許是一點耐心的等待,也許是一句善良的問候,更也許只是一個微笑。一言一行總關情,在不經意間,我們傳播著熱情,尊重,關愛和友誼,這就是講文明。這點點滴滴的贊美和欣賞,如甘霖似雨露,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想必每個人的父母和老師都曾經告訴過你們,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做人。做人就是做一個講文明的人。人要是不講文明,再富也會變成窮人,官再大也會被貶成平民。有些人以為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很簡單。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就是要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愛他人 ……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煙台旅遊,我們一到煙台,放好行李之後就坐公交車去海邊玩。在公交車上我看到一位老奶奶沒有座位,正准備給老奶奶讓座,這時,有個比我小一點,大約七八歲的男孩走到老奶奶身邊,把老奶奶扶到他的座位上,那個老奶奶對小男孩說:「好孩子,謝謝你!」
今年5月12日,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 極大地震。人們給災區人民捐錢、捐物、獻血,有的人還領養了災區的孤兒,還有的人到災區去當志願者。特別是一些可愛的救援人員和醫護人員,整日整夜地忙來忙去,顧不上休息。那些為災區人民運送救援物資的航空人員和司機更是忙不過來,有的一天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他們的這種愛心和道德多麼值得人們尊敬啊!!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吧!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蘊、幽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才能稱得上真正有內涵的美。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時光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禮儀,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禮儀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既是追求個人道德的完善,又是公眾利益的維護,公共秩序的體現。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關於偉大的領袖列寧的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已走了一半。那女工見是列寧,先是一驚,然後趕忙退回去給他讓路。列寧卻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

還有一個故事,是在澳大利亞總理霍克就任期間,有一次在一家商場內,霍克與一位老人就養老金問題發生爭執。霍克一時沖動,罵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傢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舉行記者招待會,就自己不文明的語言,公開向這位老者道歉。他說:「那天我非常煩惱,但這不能成為我 使用那種措辭的理由。如果我確實傷害了他的話,我願意就此向這位先生道歉,請他寬容我的不遜。」

聽了兩位名人的故事,你是否為他們而感慨呢?千萬不要以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因為那樣你就大錯特錯了。我們不但要有講文明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禮儀的民眾。
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文明環境,就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正像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首先我們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分辨是非善惡、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還是那就話:「文明禮儀我先行」自身的素質提高了,我們整個校園的素質、整個城市的素質、整個中國的素質才會在真正意義上進步與提高。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蘊、幽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才能稱得上真正有內涵的美。希望文明禮儀從所有的同學做起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