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桃園三結義小故事400字

桃園三結義小故事4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18 04:04:58

Ⅰ 《桃園三結義》讀後感400字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個故事。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庄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著焚香結義。梁啟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談到:"今我國民綠林豪傑,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園之拜……"(《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清代一些會黨如三合會等,在他們頗為莊重的入會儀式上,必定不會忘記插上桃枝,以此象徵他們是在桃園結義。
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席為業。家住本縣樓桑村。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余,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雲:「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年十五歲,母使游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及劉焉發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隨後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恰纔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吾庄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Ⅱ 有沒有三國演義中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400字左右讀後感

我讀了一本名著叫《三國演義》。三國故事是距現在一千七百多年的事了。這本書以劉備、曹操、孫權之間的矛盾為主線,波瀾起伏地展現了三國之間的斗爭故事。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周瑜、魯肅等人物的性格很突出、生動。

這本書里有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古城會、借東風、空城計等故事情節。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情節是桃園結義。桃園結義講的是:東漢末年,幽州太守劉焉覺得自己兵少,難於抵擋黃巾軍,就發布榜文,招募士兵。榜文行到涿縣,引來三國時期一個有名的人物來:劉備(名備,字玄德)。劉備性情溫和寬厚,不願多講話,喜怒很少表現在臉色上。他自幼喪了父親,家裡很窮。這是已經二十八歲了,以賣麻鞋和織席為生。劉備當日見了榜文,不由嘆了一聲。突然背後一人高聲叫道:「大丈夫不給國家出力,談什麼氣呢?」劉備回過來,只見這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的人。劉備問他姓名。那人說:「我姓張,名飛,字翼德。」以賣酒殺豬為生,專愛結交天下好漢。於是,劉備和張飛去酒店飲酒,兩人正飲得高興,有個大漢坐在我們的桌上。劉備問他姓名。那人說:「我姓關,名羽,字雲長。」他們三人在張飛庄後的桃園里,起誓說:「劉備、關羽、張飛,雖姓氏不同,但願結為兄弟,同心協力,上報國家,下安百姓。不求同年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日死……」說完了誓言,三人根據年齡大小論了兄弟。劉備年紀最大,當了大哥,關羽是二弟,張飛年紀最小,是三弟。

讀了這本名著,我知道了三國斗爭故事,使我增強了知識。

Ⅲ 桃園三結義400字簡介啊,速度!!!急需啊!!!!今天沒回答就沒懸賞了!!!

在《三國演義》的第一章,寫的就是桃園結義,那時是劉、關、張三人結義,發誓要同年同月同日死。劉、關、張三人素不相識,在一次偶爾中結了義,我總以為他們三人最多相持幾年也差不多,就會分開的,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因為他們三人從桃園結義到死都未曾分離。有一句話叫做「身在曹營心在漢」,將的就是曹操想留住關羽這個將才,但情誼使關羽沒有投降曹操,曹操見關羽如此講義氣,便放他走了。

劉、關、張三人雖誓說同年同月同日死,但關羽卻第一個死。關羽帶著大兒子關興應戰敵人,卻被孫權讓人用計抓獲。但關羽父子寧死不服,便英年早逝了。劉備和張飛知道後心中憤怒,便起兵征戰東吳,可張飛因對將士不好,被范疆和張達陷害,取了首級給孫權。劉備得知後,心中十分惱火,扎營七百里,征伐孫權。可劉備最終也沒聽孔明的話,而病死了。劉、關、張三人就這樣與世長辭了。

劉備之死主要是因為他不聽孔明勸告,而被敵人打敗了,便身亡。在三顧茅廬時,劉備也知道有了孔明,天下就唾手可得,可由於自己不聽勸言而斷送了自己。如果當初劉備聽了孔明之言的話,那歷史上有可能就沒有晉,只會有蜀了。

關羽是一名豪將,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人人皆知,裡面講了關羽過五關,被人阻攔,便殺了六名大將。還有華佗為關羽刮骨療傷的事,華佗割開關羽的手,颳去骨頭上的毒,可關羽卻一點也不畏懼。可見關羽是一個多麼有勇氣的人。

張飛雖不是猛將,也不是很有智慧的人,而是一名普通的將士,但他義氣深重,關羽死後,張飛立誓要為二哥報仇,可因為心太急,軍中士兵起了反心,半夜刺殺了張飛,被取了首級。

劉、關、張三人就因為關羽的死,而其他兩人也先後喪命。可見此三人的義氣是多麼的重,三個都是深情厚誼的好漢,但又因為他們的沖動而毀譽一旦。

久分必合,最終三國歸了晉,晉王司馬炎統領了三國。但劉、關、張的故事卻在我心中回盪。

Ⅳ 桃園三結義原文縮寫400字

不許抄襲,樓主這真是我自己寫的,求求你可我個最佳答案吧!
涿縣的劉備,字玄德,是靖王劉勝的後代,以販草紙席為生。這天他進城時看到招兵的榜文。不僅慨然長嘆,忽然身後有人喝到:「大丈夫不為國家出力,為何嘆氣?」劉備回頭一看那人身高八尺,豹子頭,滿腮鋼須。那人自報說姓張名飛字翼德,做賣酒屠豬的生意。但他不甘於此,想為國家建功立業。劉張很投緣,相邀到酒店談話。這時,一個身高九尺胸前長須飄飄,臉色如同紅棗的大漢,劉備見其相貌不凡,便邀他同桌飲酒。那人說:「我姓關名羽字雲長,因殺死一個惡霸,在外避難,見了榜文便來投軍。三人心志相投,酒後到張飛莊上商談。第二天,張飛在庄後桃園里,擺下青牛白馬等祭品,三人跪地焚香盟誓,願齊心協力上報國家、下安百姓。三人結為異姓兄弟,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Ⅳ 桃園三結義概括

桃園三結義概括:

東漢末年,朝政衰敗,豪傑紛爭,民不聊生。但張飛私人庄後的桃園卻蜂蝶紛飛,桃花灼灼,一派喜氣景象。與外面環境相比,正可謂冰火兩重天。此時此處的「桃園」或許為了追求夢想中「陶園」,正在孕育著對今後極具影響的重大革命。

桃園里,躊躇滿志的劉備與關羽張飛佇立在擺放烏牛白馬禁品的台前,三人指天跪地明誓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然後一仰脖子,把那碗紅彤彤的雞血酒一次而盡,從此義結金蘭,定為生死兄弟。

劉備想拯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張飛、關羽願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三位仁人志士,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這樣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焚香禮拜,祭告天地,按年歲結成異姓手足。劉備性情寬和,個性又好,善於結交,還深諳酒肉之魅力。這不,在招募義兵的榜文前,張飛在後面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這示好一拍,兩人便自然到村邊酒店吃酒去了,幾番推杯換盞,你敬我干,雙方很快熱絡了。

看來酒真是潤滑劑。有了酒的助興,三位本來素昧平生的好漢,敞開心扉說真話,那可真是一壺濁酒喜相逢,三柱清香結金蘭。話越投機,越說與來勁,一是牛氣沖天,均覺相見恨晚,有意無意都是天意。酒酣耳熱之際,三位豪傑定下了共舉大事。

(5)桃園三結義小故事400字擴展閱讀

主要人物簡介:

1、劉備,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准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2、關羽,被稱為「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借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占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攻襄陽、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於禁打的全軍覆沒。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

但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

3、張飛,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他勇武過人,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張飛與關羽一起加入,隨劉備輾轉各地。

三人情同兄弟,寢則同床,劉備出席各種宴會時,和關羽終日侍立在劉備身旁。 公元197年在曹操進攻呂布,呂布敗亡之後,張飛被任命為中郎將。

公元200年劉備衣帶召事情泄漏,率領關羽、張飛逃走,殺下邳太守車胄,劉備戰敗,關羽被擒,劉備與張飛投奔袁紹。公元208年劉備於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曹軍無人敢逼近,劉備因此得以免難。

劉備入蜀後,張飛與諸葛亮、趙雲進軍西川,分定郡縣。在抵達江州時義釋了劉璋手下的巴郡太守嚴顏。在巴西之戰中,擊敗魏國名將張郃。在武都之戰中,兵敗而還。劉備稱帝後,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同年,張飛因為暴而無恩,被部將范強、張達殺害。謚曰桓侯。

Ⅵ 三國演義第一回桃園三結義故事主要內容

1、主要內容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庄後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准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
2、原著簡介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0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3、作者簡介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元末明初小說家。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漢族,山西並州太原府人。羅貫中早年曾參與反元的起義斗爭。明朝建立之後,專心致力於文學創作。羅貫中編著的小說有《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傳》、《三遂平妖傳》。其中《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羅貫中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除小說創作外,尚存雜劇《趙太祖龍虎風雲會》。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