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次的勵志故事
① 勵志小故事 100~200字左右
相信自己是一隻雄鷹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里,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里。這只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隻雞。這只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只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拚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於飛了起來! 秘訣1:磨練召喚成功的力量。
五枚金幣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後快走不動了。爸爸就從兜里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里,把其餘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後,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秘訣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澤地。
理由充份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後面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
「我必須追上它,」 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份展現出來。)
第一名
畢業典禮上,校長宣布全年級第一名的同學上台領獎,可是連續叫了好幾聲之後,那位學生才慢慢的走上台。
後來,老師問那位學生說:「怎麽了?是不是生病了?還是沒聽清楚?」
學生答:「不是的,我是怕其他同學沒聽清楚。」
(名與利是多少人的捆綁、多少人的心結?我們被教育要爭氣、要出頭,但是爭氣出頭的,不過是少數人,沉默的大眾畢竟還多數。想一想,有那麽多人都和你我一樣,不也是很興奮的一件事嗎?)
② 關於堅持不懈的200字左右的名人故事
海倫凱勒,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專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屬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勛章」等獎項.
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少年時就立志要在數學上有所作為,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整天進行演算,光計算過的稿紙,就整整裝了幾麻袋,終於初步論證了這一猜想,創造了歐洲人用計算機都沒能做到的奇跡.
越王勾被俘踐卧薪嘗膽,三年後大破吳國
張海迪:自幼患小兒麻痹,下肢癱瘓,但憑借個人毅力,自學了多種語言,並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在醫學方面有很傑出的成就
③ 勵志小故事 正能量故事200字左右
《路上的巨石》
從前,有位國王,一天他決定從他的十位王子中選一位做繼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條兩旁臨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塊「巨石」,任何人想要通過這條路,都得面臨這塊「巨石」,要麼把它推開,要麼爬過去,要麼繞過去。
然後,國王吩咐王子先後通過那條大路,分別把一封密信盡快送到一位大臣手裡。王子們很快完成了任務。國王開始詢問王子們:「你們是怎麼把信送到的?」
一個說:「我是爬過那塊巨石的。」
一個說:「我是劃船過去的。」
也有的說:「我是從水裡游過去的。」
只有小王子說:「我是從大路上跑過去的。」
「難道巨石沒有攔你的路?」國王問。
「我用手使勁一推,它就滾到河裡去了。」
「這么大的石頭,你怎麼想用手去推呢?」
「我不過試了試,」小王子說,「誰知我一推,它就動了。」
原來,那塊「巨石」是費迪南和大臣用很輕的材料仿造的。自然,這位善於嘗試的王子繼承了王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碰到問題和困難,不要被表面現象嚇到,應該從最直接的方法入手,一一嘗試,失敗了再另想辦法,這樣可能會像小王子一樣,找到成功的捷徑。
④ 急求一個勵志小故事,200字左右,還要有啟示!謝謝。
2、生命的價值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回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答,手裡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
面對會議室里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只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准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臟又皺。「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骯臟或潔凈,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溫馨提示:
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⑤ 勵志200字小故事
彌勒佛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勒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勒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勒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裡,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Maitreya Buddha
Visited the temple of the people all know, one into the temple, the first is the Maitreya Buddha, the welcoming smile, and in his back is heikou black Whitfield. But the long ago, they are not in the same temple, but were in charge of the temple.
Maitreya Buddha warm happy, so very many people, but he didn't care about anything, absent-minded, there is no good management accounts, so still make ends meet. And Weituo although bookkeeping is one of the players, but overcast with a face, too serious, make fewer and fewer people, cut off the last incense.
Buddha incense in the investigation found the problem, the two of them in the same temple, the Maitreya Buddha responsible for public relations, Xiaoying Happo guest, so incense Mong. The Whitfield niggardly, let him be just and stern, responsible for finance, strictly. In two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the temple thriving scene.
In fact, in the master's eyes, not useless, as the martial arts master, do not need to precious sword, defloration Fei ye can hurt, the key to see how to use.
⑥ 幾個勵志的歷史故事200字,要冷門的
勵志故事之一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店主說:不。這人奇怪了:那為什麼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闆。
創業領悟: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認為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只能做最好的公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勵志故事之二
一隻火雞和一頭牛閑聊,火雞說:我希望能飛到樹頂,可我沒有勇氣。牛說:為什麼不吃一點我的牛糞呢,他們很有營養。火雞吃了一點牛糞,發現它確實給了它足夠的力量飛到第一根樹枝,第二天,火雞又吃了更多的牛糞,飛到第二根樹枝,兩個星期後,火雞驕傲的飛到了樹頂,但不久,一個農夫看到了它,迅速的把它從樹上射了下來。
創業領悟:牛屎運讓你達到頂峰,但不能讓你留在那裡。
勵志故事之三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裡。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著背。
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備回家。店老闆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闆樂了: 「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脫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
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創業領悟: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⑦ 勵志 故事200字
人性是固執的,做到低頭也是困難的,如果不懂得在現實面前適時的低頭,人生也就不會有太大的成就,懂得適時的低頭,是一種巧妙的智慧,沉穩的成熟。
穀子成熟了,就低下了頭;向日葵成熟了,也低下了頭。昂頭是為了吸收正面的能量,低頭是為了避讓危險的沖撞,事實如此,正應了一句俗語:「低頭的是稻穗,昂頭的是秕子。」
植物如此,倘若不低頭,就不會成熟,風會將之吹折,雨會將之腐朽,鳥兒也會將果實作為食物而果腹充飢,只有空空如也的秕子,才會昂著頭招搖在風中。
人生也如此,至剛易折,至柔則無損,上善若水,是最好的選擇,便利萬物,而又能高能低,能屈能伸,方能順利長遠。
所謂低頭,是適時的選擇,識時務者為俊傑;所謂成熟,也是辯證兼得,不能一味地追求一成不變的態度。
生活中,如果一味地昂著頭生活,那就會給人一種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感覺,讓人敬而遠之,久而久之,人們就會覺得這是一種傲慢無禮、目中無人的傲氣,會不被認可,或遭人排擠。
現實里,如果一味地低著頭,那就會給人一種懦弱、無能、膽小怕事的感覺,別人也會趁機欺負打壓,久而久之,會讓人們看不起,而作為另類處理。
而適時的低頭,不只是一個動作,也是一種智慧,是一種豁達的胸懷,是忍的境界;適時的低頭,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深謀遠慮。
而成熟的標志,是一種百煉成鋼繞指柔的狀態,知道什麼時候昂頭,知道什時候低頭,柔剛並進,進退有度,是一種謙遜的姿態。
俗話說:「懂得低頭才能出頭。」有時候稍微低一下頭,是一種寬容,是一種從容,是一種競爭的避讓,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留有一點存在的機會,才會有出頭的可能。
有的時候,低頭才能看見自己的幸福,才能看見自己的不足,仰望出來的幸福不是幸福,低頭看看,身邊最普通的生活才充滿了真實的幸福;如果總是昂著頭,不會看見自己的缺點,適時地低頭想想,反省一下自己,發現不足,才能完善自己。
人生在世,不都是稱心如意,天有不測風雲,保不齊會失意,保不齊會求人,保不齊會屈一下身,彎一下腰,低一下頭。實際這都無傷大雅,只要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線,是不失顏面和尊嚴的,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能屈能伸才更坦然。
適時低頭,是需要勇氣的,這種低頭是一種平和的執著,是為了勝利,而不惜做出一些犧牲的勇氣,是一種大智若愚的謙卑,是一種走向成功的資格。
適時的低頭,也是成熟的標志,是一種取捨的智慧,不是無原則的妥協,而是理智的忍讓和忍耐,不是無條件的遷就,而是有意識的謙讓和迂迴,是一種巧妙的人情練達。
懂得低頭,會看清自己腳下的路;懂得低頭,路邊的野花會是你的鼓勵;懂得低頭,才能忍辱負重;懂得低頭,低頭便見水中天;懂得低頭,也是人生中的風度和修養。
人生路途,荊棘遍布,相信低調做人,信奉一句話「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也許,我們的人生會走得更順利、更長遠,我們的人生也會擁有寬容、大度的成熟和智慧。
若人在低谷、檐下時,在無力回天時,不妨低低頭,也許,低頭就有一絲光亮,低頭就為自己開了另一扇窗。如果,生活中懂得適時的低頭,生命里就會多一份韌性、一份張力和一份成熟。
如果懂得,低頭處事,昂首做人,你就會感悟到人生里的諸多智慧的選擇。
⑧ 求一些200-400字的勵志故事
共享一個上次主持會議時說的一個故事 個人覺得比較勵志..
-----------------------------------------
全國著名的推銷大師,即將告別他的推銷生涯,應行業協會和社會各界的邀請,他將在該城中最大的體育館,做告別職業生涯的演說。
那天,會場座無虛席,人們在熱切地、焦急地等待著,那位當代最偉大的推銷員,做精彩的演講。當大幕徐徐拉開,舞台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為了這個鐵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
一位老者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他穿著一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膠鞋。
人們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麼舉動。 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這時對觀眾講:請兩位身體強壯的人,到台上來。好多年輕人站起來,轉眼間已有兩名動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這時開口和他們講規則,請他們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盪起來。
一個年輕人搶著拿起鐵錘,拉開架勢,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那吊球動也沒動。他就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氣喘吁吁。
另一個人也不示弱,接過大鐵錘把吊球打得叮當響,可是鐵球仍舊一動不動。
台下逐漸沒了吶喊聲,觀眾好象認定那是沒用的,就等著老人做出什麼解釋。
會場恢復了平靜,老人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個小錘,然後認真地,面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敲了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咚"敲了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那樣"咚"敲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就這樣持續地做。
十分鍾過去了,二十分鍾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乾脆叫罵起來,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泄著他們的不滿。老人仍然一小錘一停地工作著,他好象根本沒有聽見人們在喊叫什麼。人們開始忿然離去,會場上出現了大塊大塊的空缺。留下來的人們好象也喊累了,會場漸漸地安靜下來。 大概在老人進行到四十分鍾的時候,坐在前面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剎時間會場立即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擺度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人們好象都聽到了那小錘敲打吊球的聲響。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盪越高,它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終於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里。
老人開口講話了,他只說了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麼,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
⑨ 名人故事 勵志 200字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青年學生常在一起談論立志,那麼究竟什麼是立志?在這方面,毛澤東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毛澤東同志在年輕時給一位朋友寫信是這樣說的:真正的立志是要掌握真理,然後去實現真理,要認清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客觀規律,然後按客觀規律去推動社會的前進。認清真理,堅持真理,去實現真理,這才叫真正的立志,叫做立大志。
1910年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再三思索,要毛澤東去做生意(即經商),而他卻立志走出韶山沖繼續求學。在他的執意堅持下,最終還是走上了求學之路。毛澤東在離家赴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求學前夕,寫下了這首《贈父詩》:
孩兒立志出鄉關,表明了毛澤東胸懷天下、志在四方的遠大抱負。走前輩曾經走過的路容易,但是不會有太大的出息。走自己的路也許要艱難許多,但不再復制先人足跡的人生也許會更加精彩!沒有十三歲少年毛澤東的大志,人們怎會關注一個名叫韶山沖的小地方;沒有十三歲少年毛澤東的大志,中國的現代史也許會少許多華彩的樂章;沒有十三歲少年毛澤東的大志,當今世界格局的變幻也許會是另一個模樣。
學不成名誓不還。這是少年毛澤東走出鄉關、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書,表明了他准備成功的決心。常言無志人常立志,有志人立長志。「學不成名誓不還」是大志、長志。人活這一生,都要經歷學習的過程。有為了父母學習的,有為了自己學習的,也有為了家鄉、家國學習的。為父母學習的常常偷奸耍巧應付差事,往往學無所長,平庸一生;為自己學習的也許會頭懸梁錐刺股刻苦攻讀,也許會學有所長,光彩一世;為家鄉、為國學習者,其使命感往往會成為不竭的動力,向書本學、向社會學、向自然學,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學不成名誓不還」是一種決心,更是動力,督促少年毛澤東焚膏繼晷、博覽群書,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中國而積蓄著能量。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好男兒志在四方,不會拘泥於家鄉故土、兒女情長。「人生無處不青山」好一個唯物主義者的坦盪襟懷!埋骨桑梓地,頂多是在祖墳里加了一個墳堆;放眼青山,凡是有綠草的地方都可以成為夢鄉。毛澤東的心胸包容宇宙,毛澤東的視野穿越古今。湖南是出人才的地方,國家領袖將要從這里誕生;湖南是古文化的淵藪,楚地雄才將橫空出世。與當今學子異鄉求學是為了擺脫父母的束縛不同,毛澤東「出鄉關」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湖南的天地早已承載不下毛澤東的心胸。與當今學子出國留學是為了給父母長臉面不同,毛澤東「出鄉關」是為了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湖南的古文化使得他覺得窒息,他要走出去,呼吸外面的新鮮空氣。這就是毛澤東,將自己的足跡撒遍中國的山山水水,把自己的名字印在了每一的中國人的心中。也許將來位於天安門廣場的「毛主席紀念堂」會湮滅、消失,但毛澤東的形象將永遠鐫刻在中國歷史的卷頁上,成為永不消失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