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政治故事的作文

關於政治故事的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2-11 14:36:04

A. 求一篇政治作文.

假文盲
在一個冬天的早上,車站里寫有「母子上車處」五個字指示牌的上車通道處,站在那裡的卻是四位衣冠楚楚、身強體健的男士,而把一個抱著嬰兒的婦女擠在了通道外,那對母子正用詫異的眼光看著他們:他們既不是殘疾人,也不抱著小孩,可為什麼他們卻站在母子上車處?難道他們是文盲嗎?不,他們有的穿著漂亮的大衣,皮鞋擦得鋥亮,有的甚至還戴著眼鏡,都像是有文化的人。他們只是為了自己能得到一點小小的利益,在眾人詫異的眼光下,仍擺出一副對指示牌視而不見的態度,若無其事地站在那裡,絲毫沒有想給這對母子讓位的意思。
從圖上四位男士的衣著得知,他們都是認識指示牌上的每一個字的,但是卻沒有付諸行動,把方便讓給最需要的人,還刻意地假裝文盲來逃避正確的公共秩序。在我看來,他們的的確確是「文盲」,不過在這里我所指的「文盲」並不是「文化」的「文」,而是「文明」的「文」。一個泱泱大國,最需要的就是全民族的團結,最基本的就是文明、道德。可是在圖上的四個男青年卻連最起碼的遵守秩序也做不到,談何文明、談何道德?類似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發生的並不罕見,有多少人為貪圖自己的方便或者利益,讓真正需要給予幫助的人得不到原有的支援。
在現實生活中,我曾多次看見過這樣的情景:在人滿為患的公共汽車上,不少年青力壯的青年人穩穩當當地坐在位子上,而他們的身旁,卻站著白發蒼蒼的老人,但是他們卻沒有一絲讓座的表現,在他們的座位上「老弱病殘專座」的提示清清楚楚,他們卻熟視無睹;公園里,「不許攀摘花木」的牌子十分醒目,然而被攀摘的花木卻隨處可見;廣場上漂亮的垃圾果皮箱上的字格外耀眼,卻仍有人隨處亂扔果皮紙屑……這些「假文盲」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大家的感受,充分昭示出他們不道德的品行。他們不是學識上的文盲,而是道德上的文盲。如果整個社會都變成這樣,那將會是多麼可悲!這種不良的行為、思想已經漸漸在人們身上蔓延,如果不及時控制,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一個中國人,在公共場所應該多替他人著想,要時時想到自己不影響別人,多為別人提供幫助,希望人人都能遵守社會公德,讓文明之花遍地開放。
這一幅漫畫,讓我想起一句簡單而又賦有含義的話:「有一種財富叫精神,有一種高貴叫文明。」就讓這些不良的社會風氣永遠消失在人們的觀念中吧

B. 一篇政治的作文

生活的准則
生活的准則是什麼?有人說,就是吃飽、穿暖。又有人說,生活的准則是,做一個無愧於心的人。那麼,生活的准則究竟是什麼呢?
有這樣一句話:人各心中一把尺。這尺是用來作什麼的呢?這尺是用來量度的。那麼這度又是什麼呢?這度就是准則,人們心中處世的准則,對於人生需要的准則。我想,生活無所謂准則,生活的准則就是生活,而生活就在每個人的心中。
貧窮可以是高尚的,富有可以是鄙俗的。歸根結底,就是我們是如何去看待生活,又如何去生活的。善者可以無愧於心,惡人亦可以無愧於心。
其實,吃飽穿暖也好,無愧於心也好,應該是同時存在;而生活的准則又是在不斷變化著的。可能昨天你很富裕,今天你一貧如洗,明天便背信棄義;也可能,昨天你一貧如洗,今天你富可敵國,明天還是背信棄義;可能昨天你背信棄義;今天你良心發現;明天便財德兼備;也可能昨天你助人為樂,今天你助人為樂,明天就舍己為人。可能……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可能。生活的准則就像是一條完美的曲線,隨著人生的起伏而起伏。它與我們的人生曲線可以完全吻合,當我們的人生處於低谷時,我們的生活准則可以同樣在低處徘徊;同樣,當我們的人生處於低谷時,我們的生活准則可以處於高峰,這兩條曲線可以成為一個完美的軸對稱圖形。另外,生活的准則也可以是一條比什麼都直的直線,可以是一條向上的射線,更可以是一條向下的射線。
生活就是這樣的,生活的准則就是生活!也可以說,生活的准則就是人,就是我們自己!

C. 政治作文300字左右

曾聽說過這樣幾則故事:一所名牌大學要招收學生,來應試的是各個地方的才子才女,學校僅因一個細節就決定了錄取人選。考場門口有一個翻倒的簸箕,一把落地的掃帚和一些紙屑,很多考生都熟視無睹地走過去,但只有一個女生把掃帚揀了起來,把紙屑掃進簸箕,再把掃帚掛好。後來,這個女生被錄取了。

有另一個故事,說有一位老闆要招聘部門經理,他讓被選拔出來的「尖子」們都到自己的辦公室里去面試,而自己卻走出去了,在另一個辦公室的電腦里監控著所有的情況。「尖子」們足足等了三個多小時,不少人呆不住,開始翻動老闆的電腦和辦公桌上的東西,只有一個小夥子沒有動,他還在老闆回來之前把東西理好了,並向老闆替其他夥伴致歉……

人與人的思想和素質有差距。在小學課程當中,就有思想品德課,老師在課堂中教育我們應該怎樣做人,應該怎麼樣辨別是非,面對人生道路上的眾多抉擇應該怎樣選擇……

在我心目當中,我喜歡那種讓人記憶猶新,能讓我們終生牢記的課,就像故事中的招考老師和公司老闆那樣,通過生活中的小細節、小地方的關注和測試,讓同學們懂得高道德、高素質修養和好習慣的重要,這樣將使我們一生收益。

外國的老師、家長對孩子的習慣、道德品質都有極高的要求。在國外,狗有不文明的舉動,主人都有可能被處以高額罰款,所以那裡的居民的素質都很高。在中國,家長和老師也應該對我們的素質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我很喜歡心理課的教學方式,老師總讓我們看小品或表演小品,通過我們對小品當中人物性格的分析,了解這節課的主體思想和道理。我希望思想品德課能像心理課那樣,在表演和觀看錶演的樂趣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我喜歡老師讓我們自己獨立思考,因為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老師不可能幫我們抉擇。我們應該從小學會獨立地思考人生之中對與錯、善與惡,不要讓老師給我們「喂」答案,人生的道理應該是我們自己悟出來的。這樣,才能真正明白,真正記住,在以後的路上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各位同學們,你們喜歡怎樣的思想品德課呢?

D. 關於政治的時事作文

隨便寫一點啊,可以寫有關哥本哈根會議的內容啊,在闡述一下自己對環境惡化的觀點。還可以就當前美國與中國多次交鋒,及奧巴馬沒有兌現承諾發表見解

E. 政治作文怎麼寫

釣魚島事件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前往沖繩縣石垣市為太平洋戰爭末期避難船遇難事件舉行祭拜活動的日本人一行,於當地時間19日上午7點39分登上了釣魚島。截至該社發稿時間已有10人登島。日本海上保安官已登上他們的船隻,正詢問有關情況。18日在石垣市舉行的祭拜活動中,共有日本國會議員、地方議員、遇難者家屬等約50人到場參加。
另據報道,法新社現場記者稱,約12名日本右翼團體成員從停泊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的船上游泳到島上。該團體主席Satoru Mizushima抓住一根繩子上岸,另有5人隨後抓著繩子登島。他們說准備攀爬到釣魚島最高點,在那裡插上日本國旗。
日本150名右翼人士當地時間18日晚7時許由沖繩石垣島出發,乘坐21艘船赴釣魚島海域進行「慰靈」活動,據了解其中還包括8名日本國會議員。
點評:保釣人士能在形式尚不明朗之時不顧自身安全來登島宣布中國主權愛國心實在可貴。但我覺得此舉不應如此沖動,應該在有中國海巡的船的保護下聯合多方之力來一同登島(此次只有中國香港、澳門等地。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沒有及時趕到),畢竟人多力量大,日本也不會在中國海巡船的保護下斷然拘留百餘人的。而且,登島行動很有可能會引起國際爭端,所以最好在有政府的支持和同意下再行動。而對於日本政府,我只能說他們在無理取鬧。因為,就算美國在1972年將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交給日本,但是沒有說釣魚島是日本的合法領土(國際上也沒有承認)。所以釣魚島此時頂多能算一個無國家佔領島嶼。但從各方面的史料來講,是沒有什麼史料證明釣魚島曾經歸日本管轄。所以從歷史來講,釣魚島是屬於中國的。

F. 求一篇政治作文!!!

「過節送禮」合約的費用分析

趙紅軍
(該文原發表於《經濟學消息報》2002年3月15日)
「今年過節送啥禮?送啥禮呀,送啥禮,送禮只送腦白金……」,這算是今年最紅紅火火的廣告片段之一,如今就連三歲小孩都能背它如水流,這的確值得可喜可賀。然而,送禮的人有沒有從經濟學的角度來打量打量送禮這個小問題呢?或者說人們到底應該不應該送禮?該送什麼禮?以及送多少禮才能達到自己效用最大化呢?下面,我就從經濟學的角度對該問題進行分析。
過節最好不送禮
第一,節日期間送禮既勞心又勞力,其成本與收益難以對稱,因此,節日期間以不送禮為宜。在節日期間,人們的主要消費主要集中在禮物消費這一項上。比如,在美國,感恩節(Thanksgiving)和聖誕節(Charismas)期間的銷售額和利潤額要分別佔到商家全年銷售額和利潤總額的25%和60%左右。在我國,春節期間的禮物開支要佔到整個春節消費額的50%—60%和全年消費額的40%左右。因此,該送什麼禮以及該送多少禮事關家庭、個人全年消費大局,故人人都會對它嚴陣以待,這對送禮者來說本身就是個巨大的經濟和精神壓力。不僅如此,送禮者還需要可觀的時間和精力的付出來選購禮物。選購禮物可不是個簡單事,比如,他要考慮收禮人偏好什麼,厭惡什麼?否則很可能吃力不討好;還有,花多少錢適宜?否則,被人家小瞧。緊接著,他還要考慮購買禮物,最後還要選個合宜的時機把它送出去;由此,送禮的巨大成本付出可見一斑。
然而,從收益一面看,送禮人付出了很多卻並不見得就能得到相應的回報。比如,收禮人的偏好很可能與你的猜測完全相反,結果,你送的禮物或被擱置一邊,或被當作替代品轉送他人,結果,禮物的效用沒有得到最大發揮;再說,即便你送的禮物正如收禮人所想要,但是,對收禮人來說,該禮物那能像自己購買的東西那樣合乎自家口味;還有,送禮往往是送禮在先,收益在後,這樣,巨大的信息不對稱常常使送禮人面臨著巨大的道德風險(moral hazard)。
第二,送禮對國家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還是俗話說的好,「禮尚往來」嘛,這說明禮物不獨來也不單往,但是從整個國家的角度來說,這的確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因為這種禮尚往來不過是一種財富的再分配,它既沒有導致貧富之間差距的縮小,也不會促使新的投資活動的產生,因此,它和公共選擇學派塔洛克所謂的偷竊行為所造成的福利損失沒有什麼兩樣。
1993年,耶魯大學的一位經濟學家約耳•沃爾德福吉爾對此問題的研究為我們再次提了個醒。一次剛過完聖誕節後,他給他的學生提了這樣兩個問題:第一,你們在聖誕節期間收到了多少禮物,你估計它們的價值是多少?第二,如果你沒有收到任何禮物,在感情上你願意花多少錢為你自己購買這些禮物?結果,學生們的回答令他大吃一驚,因為學生的回答是:平均來說,收禮者普遍低估送禮人的禮物價值。即使是最保守的人的估價也只有禮物實際購買價格的90%左右,那麼其餘的10%到哪裡去了?根據經濟學家們的分析,這其餘的10%的價格損失稱之為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它實際上意味著資源的無謂浪費。如果該結論具有一般性的話,那即是說,光聖誕期間,整個美國每年將至少有40億美元在迎來送往中被浪費掉(美國聖誕期間的禮物消費額為400億美元)。如果再加上生日禮物、婚禮禮品以及其他場合所送的禮品,該數字將成倍幾十倍的增加。如果我們運用同樣的方法審視我國春節期間的禮物消費,我想我們這個泱泱大國所造成的浪費比美國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此,如果單從一個理性的「經濟人」的角度考慮該問題的話,我們的結論就是:今年過節不送禮。
萬不得已時再送禮
然而,問題並沒有如此簡單。第一,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個體並不符合經濟學中的「經濟人」假設,他們很可能以送禮為人生之最大樂事;第二,送禮人送禮也許並不期待相應的回報和收益而純粹是出於一種感情上的需要,所謂「送禮不要緊,感情價更高」。比如,爺爺送孫子一張爵士樂CD,那他也許就是想送一份快樂或者好心情,或者他想鼓勵孫子好好放鬆一下自己緊張的神經。還有,新郎送給新娘的結婚戒指的價值永遠難以用相應的金錢來衡量,而小孩戴上外婆的送的帽子會永遠不言天寒,如此等等。第三,傳統風俗和習慣使然。雖然有許多人對送禮不可思議,但這的確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見,在這些的情況下,如果我們搞一刀切,顯然就不合乎民心民意,而且很可能造成送禮人、收禮人的巨大的感情上、精神上的痛苦。
所以,萬不得已時再送禮。
送禮不一定送腦白金
既然如此,那麼,是不是送禮就只送腦白金呢?我看不一定。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最好的禮物就是其效用能得到最大發揮的禮物。那麼,如何才能知道你送的禮物的效用就能得到最大發揮呢?第一,在送禮前,盡量掌握收禮人的個人偏好信息,然後,投其所好就能使禮物的效用最大化;第二,如果有關收禮人的個人偏好的信息難以獲得,那就送他最稀缺的物品。這是斯密的「鑽石和水的悖論」告訴我們的簡單道理,一種物品的效用主要取決於它本身的稀缺性。第三,如果你連收禮人什麼最稀缺的信息也不知道的話,那就送他變現程度較高的禮物(或者用凱恩斯的話說就是流動性最強的禮物)。因為一種物品的變現程度越高,他就越可以方便地將它換成自己最急需的那種物品,從而,送禮人的禮物效用就能得到最大發揮。如果該結論具有一般性的話,我們不妨再將該結論做更進一步的擴展,這樣我們完全可以得出這樣一個推論:如果送禮人不送實物禮品,而是將禮物的價值以現金形式送給收禮人,這樣,送禮人的所送禮物的效用就會得到最大發揮。
長期以來,經濟學被視做是一門沉悶的科學(dismal science)。的確是這樣,如今正值我國農歷的春節,到處還洋溢著一片春意,人們臉上喜慶的氣氛仍未散盡,而我卻斗膽批評起節日送禮來了。然而,我要說的是:經濟學更是一門致用之學(practical science),問題不在於它沉悶不沉悶,關鍵是你怎麼利用和看待它。這就像送禮一樣,經濟學告訴我們,你可以送禮,也可以不送禮,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送甲、乙、丙、丁、卯任何一種禮品,但是經濟學卻的確告訴了我們怎樣做最合算、最富有意義。

G. 寫一篇關於政治的作文

寫一篇政治作文500字
要求:1、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2個詞中的其中一個是如何踐行的(切記不要發「文明「因為我已經寫了這個)2、不少於500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求求大家幫幫忙,寫得了多少就多少

展開
最佳答案
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
——愛國

這個學期,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倡導」,並進行了一系列「書法、朗誦、聽寫、演講」等活動,使人熱血沸騰、浮想聯翩、催人奮進!
黨的十八大曾首次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高度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組成。這是我黨大力弘揚中國夢的時代契機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動力,是與我國的發展緊緊相依的。是啊!一個國家要有正氣,一個民族要有骨氣,一個人要有理想和志氣。縱觀幾千年的中國歷史,歷朝歷代,無論是為鞏固帝王對國家的統治,還是為發展經濟、或為抵禦外侮,都需要樹立一種全國認同的「核心價值觀」,以凝聚人心,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記得有一天,課堂上老師問同學們:人為什麼活著?很多同學都紛紛地說出了自己的幸福,我總覺得這樣回答不對,難道人活著就是為了享受別人給予的幸福嗎?這樣的人生也未必太自私了。此刻我才真正意識到,我身上應該承擔的的責任。而且我的每一層身份,責任都不相同:作為一個父母的孩子,責任是體恤和孝敬;作為一個學校的學生,責任是努力與發展;作為一個國家的公民,責任是熱愛,建設與奮斗。讓我們中華民族繼續在世界屹立,我們這一代人就應該勇敢地承擔起肩負的責任,只有用今天辛勤的汗水,才能匯集明天價值的輝煌。
因此,我們既要學好專業知識還要廣泛的攝取有用書籍的知識。例如:學習中華傳承了幾千年的古文典籍等在我們學習了知識懂得了道理的同時也讓我們知道了中國的發展歷程這必將對振興中華有很大的好處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有要求我們要不斷提高思想,不能一味的死學,不能愚昧的全部吸收,我們要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去學習,只有思想提高了,我們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能有準確的辨別是非的能力。那麼我們要有怎樣的思想呢?我想:就要有科學的思想有實事求是的思想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就要求我們有這種思想。現在我們的國家正在發展,祖國需要人才,我們要做一個有志向,講誠信,有良好的道德水平,有團隊合作精神,有創新精神的新一代小學生。
黨和國家歷來把希望寄託在年青一代身上,我們要繼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開創的社會主義事業和革命傳統,使中國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堅定不移的繼續前進。在新的歷史時期承擔起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重任,譜寫中國歷史的新篇章。

H. 政治作文600字自己或他人的故事

沒有同情,沒有嘲笑,更沒有感動。有的只是一些悲哀,一些凄涼和一些無可奈何……
我深深的明白,以前我是多麼的可笑又可悲,這個角色就像是放電影那樣,一幕幕呈現在我的眼前……哭,哭不出來,笑,笑不開心,學,學不踏實……原來,我也是這么的多變,這么的可悲。
笑過自己的無知,恨過自己的無能,罵過自己的無恥,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真實,那麼的可怕,那麼的不盡其然……
面對這樣的人,這樣的事,甚至這樣的人生,我,無話可說。不是我自甘墮落,而是我無能為力。
其實,說無能為力有點太過不負責任。說穿了是自己找的借口。
聽別人的故事,反醒自己的人生!
聽別人的故事,與自己達成共鳴!

I. 求作文一篇,關於政治的

學習鄧小平理論心得體會:

學習了鄧小平理論,我對整個理論有了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結合自己及周邊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我發現鄧小平理論不僅適用於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而且適用於每個平凡人的生活。

正如我們所知,鄧小平理論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它從強國富民出發,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指導,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為基礎,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為經緯,圍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按照嚴密的邏輯依次展開。

學習鄧小平理論,關鍵是抓住其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八個字,集中體現了鄧小平同志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科學態度,貫穿於他的整個理論的各個層次、各個方面和全部內容的始終,是這一理論具有盎然生機的源泉。對於我們這些跨世紀的高中生來說,這八個字也是至關重要的。凡事都要實事求是,這是做人最起碼的原則,只有從事實出發,才能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要解放思想,作為當代青年,我們的思想要緊隨時代變換的節奏。否則,將會被社會淘汰。

鄧小平理論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問題上,強調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把書本當教條,不照搬外國模式,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時間證明了這一理論的正確性。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法則,任何人沒有干涉他人生活的權利。中國的父母往往把自己年輕時不能實現的夢想強加於子女。殊不知,子女也要走自己的路。以豐富的閱歷給子女一些建設性的幫助,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若越俎代庖,則剝奪了子女自由選擇的權利。或許被限定了的這條路很平坦,但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鄧小平理論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問題上,強調不能脫離實際,超越階段。的確,我們國家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整個社會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在學習、工作中同樣要懂得循序漸進,不能要求一蹴而就。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所以,必須把發展生產力擺在首要位置,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社會全面進步。沒有充足的物質條件,任何精神、思想、理論都只能是空談。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國經濟發展飛速,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同時,文化娛樂生活豐富多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得到顯著提高。物質條件和精神生活雙豐收。不用說,我們都已意識到物質條件的重要性。但是,一味地追求物質享受,也是不可取的。

在我看來,鄧小平理論的具體思想中,最為讓人矚目的是提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定。實踐證明,改革開放使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先富帶動後富,促進了全國經濟的發展。僵化停滯是沒有出路的。尤其是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中國又要加入WTO。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對外開放是改革和建設必不可少的,我們要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社會主義,封閉只能導致落後。我們在開展工作時,除了要弄清楚「干什麼」、「為什麼」之外,還要了解「怎樣干」。才能解決實際問題,做到不講空話干實事。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健康發展的保證,又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獲得新的時代內容。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保證。始終要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發展,這是我們每一個思想上要求進步,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青年必須認識到的。盡管,黨內有一部分人腐化墮落,但不能因此而放棄對黨的信任。我們要堅信,黨是可以改善和加強自身建設的,黨能夠保持自身的純潔性。

鄧小平理論還包括很多方面,我們不僅要認真學習,更主要的是要會運用。當然,任何正確的理論都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葯,而只是行動的指南。盡管鄧小平同志已經為我們設計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藍圖,但各地情況千差萬別,經濟和社會發展很不平衡。只有遵循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才能解決實際問題。我們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要遵循這一路線。總之,從宏觀角度講,家事、國事都可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