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講禮貌的小故事450字
1. 你們知道哪些關於漢字的小故事一個(400~450字)急!!!!!!
倉頡造字
倉頡,姓侯剛,號史皇氏,黃帝時史官,漢字創始人,被尊為「造字聖人」。今南樂縣城西北35華里吳村有倉頡陵、倉頡廟和造書台,史學家認為倉頡生於斯,葬於斯。
相傳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在此以前,人們結繩記事,即大 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相連的事打一連環結。後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號作為記事。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適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黃帝時是上古發明創造較多的時期,那時不僅發明了養蠶,還發明了舟、車、弓駑、鏡子和煮飯的鍋與甑等,在這些發明創造影響下,倉頡也決心創造出一種文字來。
傳說倉頡;四目重瞳,非常聰明,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陽虛之山(現在陝西省雒南縣),臨於玄扈洛?之水,忽然看見一支大龜,龜背上面有許多青色花紋。倉頡看了覺得稀奇,就取來細細研究。他看來看去,發現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通的。他想花紋既能表示意義,如果定下一個規則,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幺?
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作"字"。
倉頡造字成功,發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聽到鬼哭魂嚎。為什幺下粟如雨呢?因為倉頡造成了文字,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自然值得慶賀。但鬼為什幺要哭呢?有人說,因為有了文字,民智日開,民德日離,欺偽狡詐、爭奪殺戮由此而生,天下從此永無太平日子,連鬼也不得安寧,所以鬼要哭了。
有一次,倉頡就是從這些繩結記錄的史書給黃帝提供的史實出了差錯,致使黃帝在和炎帝的邊境談判中失利。事後,倉頡愧而辭官雲游天下,遍訪錄史記事的好辦法。三年後他回到故鄉白水楊武村,獨居深溝「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整理得到的各種素材,創造出了代表世間萬物的各種符號。他給這些符號起了個名字,就叫做字。
倉頡的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狀造出來的。譬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圓紅圓的模樣勾的;月字是仿著月牙兒的形狀描的;人字是端詳著人的側影畫的……倉頡首創文字的事後來被黃帝知道了,他大為感動,乃賜倉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後來,上天知道了這件事,下了一場穀子雨獎勵倉頡。這便是人間穀雨節的由來。
2. 關於尊敬老人的故事450字
從前有個老人,跟他的兒子、兒熄和孫子住在一起。老人老得連路都走不動了,他眼睛花,耳朵也背,雙手還經常不停地發抖。老人無法照料自己,每當他坐在餐桌前吃飯的時候,湯匙也握不穩,常常會把菜湯撒在桌布或地上。兒子和媳婦都嫌棄他。
有一回,老人吃飯時,又把湯撒了一地,碗也摔碎了。媳婦大為生氣,指著老人的鼻子大聲嚷道:「你怎麼吃的飯!天天把湯和別的東西撒一地,還把碗都給摔碎了!盡給我添亂。你知道我一天多忙嗎,想把我累死呀!」於是,他們不許老人上桌吃飯了。吃飯時,他們把他趕到灶後的角落裡,給他一隻瓦盆,瓦盆里只有一點點飯菜。老人每頓飯都吃不飽,還得經常挨罵。老人傷心極了,常常一個人在灶後的角落偷偷眼淚。
有一天,老人的手顫抖得連那隻瓦盆都端不穩了,瓦盆掉到地上打碎了。兒媳婦沒完沒了地訓斥他,老人一聲不吭,只是不住地嘆氣。夫妻倆商量:咱這爹,什麼都能被他摔碎,長此下去,咱得花多少錢給他買碗買盆呀,得想個辦法,什麼東西是不容易摔碎的呢?對了,用木頭給他做個碗。於是,兒子找來了一快木頭,開始動手做木碗。一會兒工夫,木碗就做好了。媳婦正想把碎木片清除出去,老人四歲的小孫子跑了過來,他把地上的碎木片拾掇到了一起。「你這是干什麼?要這些沒用的碎木片做什麼用?」老人的兒子問。「我要把這些碎木片做成一隻木碗,留著它,等我長大了,就把它拿出來給爸爸媽媽吃飯用。」聽到這話,兒子和媳婦相互對視了一會兒,先是一臉苦笑,最後哭了起來。他們似乎終於明白了:自己的所作所為,兒子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的。
從此,他們不再將老人趕到角落裡吃飯,而且,即使老人潑了點什麼,他們也不再說什麼了。慢慢地,他們對老人越來越好了。
3. 寫一篇民間故事,450字左右,快,急!
古時候,衛國地方有一位女子,長得很漂亮,她是衛國國君最寵愛的妃子。根據回衛國的法律,無論是誰,答如果沒有得到允許而乘坐國君的馬車,就要處以斬去雙腳的刑罰。有一次,這位王妃的母親患了重病,有人在半夜裡趕來把消息告訴了她。於是她就乘坐國君的馬車,趕去看望母親。事後,國君不僅沒有懲罰她,而且還誇獎了她幾句。「她是多麼有孝心啊!」他說,「她為了母親,甚至冒了砍掉雙腳的危險。」
後來又有一天,她正和國君在花園里嬉戲。他拿了一隻桃子吃,吃到一半覺得這只桃子特別甜,於是就把它讓給了國君吃。國君說:「她是多麼愛我啊,願意把最好的東西讓給我。」
但是,這位王妃的美貌漸漸消逝,國君就開始冷淡她了。
後來有一次,她無意中冒犯了國君,國君就說:「是不是有一次你未經允許,就乘坐了我的馬車?是不是你把吃剩的桃子給我吃?」
4. 關於"禮物"的故事作文450字
在我七歲那抄年,我總是早晨上學不起床。媽媽看我這樣,每天都叫我起床,心想:「買一個小鬧鍾不就得了嗎。」在我生日那天,我隨媽媽去了一趟超市。
我看上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小鬧鍾,它是一個小刺蝟的形狀,身上只有一個真的按扭,其餘的都是仿的。它的臉是圓圓的,快樂中帶有悲傷,悲傷中又帶有喜悅。我很想買下這個小鬧鍾。一看價格,兩百多元。媽媽說太貴說什麼也不會給我買於是我拉拉著臉,噘著嘴跟在媽媽身後,不停的說著一句話。
中午飯我都沒怎麼吃,媽媽可好,吃晚飯,再那開開心心的玩著電腦。
可是,讓我出乎意料的事,媽媽已經從網上為我買下這個小鬧鍾。當媽媽告訴我這個消息時,我高興得一下子就跳起來像媽媽身上撲
5. 關於保護環境的小故事450字
旅鼠故事
旅鼠是北極草原的老大,整個北極草原是它們「旅鼠幫」的天下。它們雖然個頭很小,但數量眾多。他們既把北極草原搞得烏煙瘴氣,死氣沉沉,同時他們又肩負著重要的革命任務:就是為比它們大得多的動物提供食物食物口糧。如狐狸、貓頭鷹等均以旅鼠為美食大餐。
大概三到四年,旅鼠的數量就會發生大爆炸。它們的生育速度實在太快,比人類快得多,一胎最多可以生20隻,20天就可以成熟長大。一對鼠男鼠女如果從春天開始致力於生兒育女,到秋天就會繁殖出幾十萬個後代。
所以,每隔三到四年,旅鼠的數量就會非常龐大,數量之大大到會把北極草原上可食之物全部吃光的程度。這時,如何消除過剩的旅鼠數量呢?自殺身亡或想辦法死亡!主動的走向死亡是最好的方式。
這時,旅鼠搖身一變,身體顏色從原來的灰黑色忽然變成艷艷的橘紅色,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暴露出自己的所在,引來自己的天敵為自己舉行腹葬,就是讓別的動物吃掉自己。
變成橘紅色的旅鼠很容易被抓到,這就使狐狸們、貓頭鷹們過上了好日子,狐狸們、貓頭鷹們現在真是天天共產主義,吃飽了睡,睡飽了吃。但是,無論其他動物們怎麼努力,也消滅不了所有的旅鼠。旅鼠們憤怒啊:你們這些大動物,平時耀武揚威的,現在怎麼連殺老鼠的能力都沒有了?好!那咱就死給你們看。
於是,旅鼠們集合起來,幾十萬只、幾百萬只成群結隊地開始了一生中最悲壯的旅行,風蕭蕭兮北極寒,旅鼠一去兮不復返。
旅鼠們鋪天蓋地向大海走去,
走在前面的旅鼠逢水架橋,以肉體填平小河、池塘。後面的旅鼠踏過同類的屍體繼續前進,「我們的隊伍走向死亡」, 旅鼠大軍所到之地,所有的植物統統被吃得精光,草地變成荒原,它們的死亡隊伍來到海邊之後,連遺書也不寫,連儀式也不要,便視死如歸地跳下海去,幾百萬只旅鼠擁抱在一起,像座小山似的在水裡翻滾……最後旅鼠們統統地到地獄去向閻王爺報到了。
旅鼠名字的由來,就是因為這種死亡之旅。當鼠類數量達到高峰時,植被因遭到過度啃食而被破壞,食物不足、隱蔽條件惡化,於是旅鼠們只好留下少數旅鼠以繁衍後代,其他的統統都去自殺。等到植被恢復時,它們的數量再節節攀升。
在地球上,有意識自殺的動物極少,人類算一種,旅鼠算一種,北極狐算一種。旅鼠會沉入大海,狐狸會在數量多到威脅生態平衡時,生一種叫「狂舞病」的怪病。這時,狐狸瘋狂地載歌載舞,直至累死為止。而人類呢,如果現在不注意環境保護,也許在某一天也會受到大自然的瘋狂報復,渴死餓死或病死。
撿來的"災難"
1984年,在墨西哥一家鑄造廠,老闆接到一個死命令:火速追回最近運往美國的一批桌子的鋼鐵底座,不惜任何代價。
與此同時,在美國,一個建築老闆正滿臉怒容地指揮工人們從剛剛建成的兩幢樓房上拆下新進的一批鋼筋,理由是:這些鋼筋不能用。
與此同時,這種情況在墨西哥的其他四個城市也相繼發生,大約有20至40幢已經建好的樓房被政府嚴令要求立即拆掉,然後再重建,原因也是這四個城市所購買的鋼筋也不能用。
真是天大的怪事!建築老闆們一個個目瞪口呆,也一個個非常憤怒。因為已經建好了那麼多的樓房,現在要拆毀,重建,那他們的損失將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要破產的。可是,當他們了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後,又不得不一切照辦,不敢絲毫懈怠。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29歲的蘇蒂洛,是墨西哥某家醫院的電工,他是這件離奇事故的製造者和受害者。1983年11月的一天,電工蘇蒂洛結束工作後,趁人不注意,從醫院倉庫里偷走了一隻奶瓶大小、不銹鋼制的金屬罐。金屬罐里的膠囊被搖晃破裂,破裂成成千上萬的放射性小顆粒。放射性小顆粒撒落到廢品收購站的院子里。許多小顆粒還被碰撞碾壓成粉末,與一堆堆廢銅爛鐵混雜在一起。
兩個月後,廢品收購站的20名職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放射物的照射。其中兩人接受的放射性劑量,相當於美國原子核工人全年所能接受的最高總量的100倍。這兩位受害者,一個突然得了牙疼病,整天牙疼不止。另一個經常不停地流鼻血。一位參加過調查的醫生說:"這兩個人癌變的機會相當高。"
事情到這兒並未結束。由於廢品收購站將帶有放射性的廢銅爛鐵分別運到了兩個鋼鐵鑄造廠,因而沿途上多個地區已經發現有放射性污染。
在其中一家鑄造廠,他們將這些帶有放射物的廢料加工成了桌子的底座,運往美國。 在另一家鑄造廠,從廢品站拉來的廢舊材料被加工成新的鋼筋,大約有500噸已經運往美國墨西哥州,至少有兩幢樓房使用了這種帶有放射物的鋼筋。另外3500噸這類放射性鋼筋,在墨西哥的4個城市,被用來建造了30到40幢樓房,於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6. 編小故事<450字左右>
【篇一:豌豆莢】
有一個豌豆莢,裡面有五顆小豌豆。第二顆,就是那個想要飛到太陽里去的小豌豆,它並沒有落在太陽上,而是掉在了嫦娥的月宮里。
晚上,嫦娥仙子要睡覺了。突然,她發現背後有什麼東西,起來一看,咦?原來豌豆掉在了嫦娥的床上。嫦娥仙子沒見過豌豆,於是拿起豌豆對著它問:「你是誰,你怎麼在我床上?」嫦娥見它不回答,很生氣,正准備把豌豆扔出去。卻誰知,她手指一揮把豌豆變成了一個小人。
豌豆小人十分可愛。圓圓的腦袋,小小的鼻子,紅色的嘴巴也小小的,眼睛卻挺大!
嫦娥見它很可愛,把它留了下來,當她的小侍衛。可它卻常常偷懶,還抓來玉兔玩,把月宮弄得亂七八糟。而且它的野心很大,經常覺得月亮不好,想去太陽上面。嫦娥仙子常批評它。
終於有一天,豌豆忍不住了。它偷偷給玉兔吃了上好的人參,讓玉兔帶它去了太陽。
豌豆真的到了太陽,它在太陽上過得很舒服,裡面全是機器人服侍它。
可是有一天,一個叫後羿的人把太陽給射了下來。於是它又落到了凡間。這下它掉到了一個中國孩子——程朝的手裡。
【篇二:童話故事】
從前,有一位農民養了一隻大公雞。它穿著一身漂亮的衣服,頭上戴著火紅火紅的冠兒。有一雙像黑寶石的眼睛,走起路來昂首闊步,唱起歌來非常好聽。它每天按時把主人叫醒,受到主人的喜愛。但是它十分的驕傲。
一天,它看了看四周。看見鴨子又矮又丑,公雞想:「世界上那有這么丑的東西呀!我怎麼能同它們住在一起呀!」這時鴨子喊:「公雞大哥,公雞大哥,和我們一起玩吧!」公雞說:「誰與你們這些醜八怪玩呀!」說完就驕傲地走開了。它又看看母雞,覺得世界上沒有比自己更美的了。
它看見自己的房子在角落裡,而且又小又臭,就在裡面又踢又打,這時房子說話了:「雞大哥,你不要打我了,要不然你就沒有房子住了。」公雞說:「我才不要你這個房子呢!我要住高樓大廈。」說完就走了,母雞和鴨子留它都留不下來。
他抬起頭,挺著胸,大步地跑到外面。它看見小鳥住在樹上,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它想:「小鳥住在樹上,我也要住,它就飛了幾次,飛到了樹枝上,它覺得這樣住得才高貴。
大公雞在樹枝上,趾高氣揚的唱著歌,突然一不小心從樹上落到了樹下的小河裡。大公雞用翅膀拍打著河水,大聲的呼叫:「救命呀!救命呀!」鴨子聽到叫聲連忙游到大公雞的身旁,救起了大公雞。這時大公雞身上濕淋淋的,全身是泥。低著頭,一句話也不說,跟在鴨子後面,回到原來的房子里。
【篇三:童話故事作文】
壯壯是一頭生活在貧窮山村裡的小毛驢。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幫村裡人拉磨。雖然,壯壯很辛苦,可是每當大家誇他能乾的時候,他就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小毛驢。
有一天,老村長交給壯壯一個艱巨的任務,他去城裡送麵粉。進了城裡的壯壯,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東張西望,眼睛都不夠用了。他看見了高高聳立的大廈,看見了平坦寬闊的馬路,還看見了能指揮交通的紅綠燈,這一切是多麼的新鮮、神奇。正當壯壯欣賞著從來沒見過的風景時,忽然,一輛裝滿了麵粉的大卡車,從他身邊飛馳而過。壯壯心想:村裡每年舉辦運動會,我都能拿到賽跑的冠軍,我一定能比這個「大怪物」跑得快!壯壯飛快地追了上去,可是沒跑多久,就敗下陣來,累得直喘粗氣。沒想到自己這個賽跑冠軍會輸得這么慘,望著「大怪物」絕塵遠去的身影,壯壯陷入了深思——就在壯壯垂頭喪氣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來,老村長交給自己的任務還沒完成呢!壯壯拔腿就往麵粉廠跑去,廠長熱情地接待了他,還帶著他參觀了製作麵粉的車間。
在回家的路上,壯壯心想:我一定要把今天看到的一切都告訴老村長,我們也要向城裡人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這樣,村裡人也可以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了。
7. 450字的孔子禮貌待人的故事
百姓的安危與個人尊嚴哪個更重要?——孔子故事之七五
孔子去拜見季康子,季康子很不願意聽孔子的話,孔子就又一次去拜見
孔子的弟子子路說:「我聽夫子說過:„王公大人如果不按禮儀來詢問就不做任何舉動。‟現在您去拜見擔任司寇的季康子,是不是稍微頻繁了一些?」
孔子說:「魯國人憑借人多勢眾而互相欺凌,憑借著兵器而相互殘害的時間已經很久了,然而負責的官員卻不加以治理,你認為魯國百姓的安危與按照禮儀來問我,這兩方面相比較,哪一方面更重要呢?」
於是,魯國人聽說孔子這個說法以後,說:「聖人將要治理國家了,我們怎能不先自己根據法令處罰自己的過錯呢?」
從此以後,國內沒有了互相爭奪的事。
不尊賢、不遠不肖都會怨——孔子故事之七七
子路向孔子詢問道:「治理國家應該怎麼辦?」
孔子說:「在於對賢德的人尊敬,讓不肖的人處於卑賤的地位。」
子路說:「范中行氏就是這么做的,為什麼結果滅亡了呢?」
孔子說:「范中行氏雖然好像是對賢德的人很尊敬,但是,他並不任用賢德的人;雖然讓不肖的人處於卑賤的地位,卻不能讓不肖的人遠離自己。賢德的人因為范中行氏不任用自己而怨恨他,不肖得人因為范中行氏讓他們處於卑賤的地位而仇恨他。賢德的人怨恨他,不肖的人仇恨他,這種怨恨再加上仇恨,范中行氏如果想不滅亡,怎麼可能呢?」
8. 寫一篇寓意故事作文450字
寓意故事:患得患失
從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後羿。他練就了一身百步穿楊的好本領,立射、跪射、騎射樣樣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幾乎從來沒有失過手。人們爭相傳頌他高超的射技,對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從左右的嘴裡聽說了這位神射手的本領,也目睹過後羿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後羿召入宮中來,單獨給他一個人演習一番,好盡情領略他那爐火純青的射技。
於是,夏王命人把後羿找來,帶他到御花園里找了個開闊地帶,叫人拿來了一塊一尺見方,靶心直徑大約一寸的獸皮箭靶,用手指著說:「今天請先生來,是想請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領,這個箭靶就是你的目標。為了使這次表演不至於因為沒有競爭而沉悶乏味,我來給你定個賞罰規則:如果射中了的話,我就賞賜給你黃金萬兩;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減你一千戶的封地。現在請先生開始吧。」
後羿聽了夏王的話,一言不發,面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慢慢走到離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腳步顯得相當沉重。然後,後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擺好姿勢拉開弓開始瞄準。
不管你以前有沒有看過患得患失這個寓言故事,希望你都能夠仔細體會一下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麼?它告訴了我們什麼?從中我們學到了什麼?只要你現在有想法,歡迎您發表你的看法!
9. 禮儀故事450字
我國是世界是著名的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有著悠久的禮儀傳統。從古到今,代代相傳。隨著社會的發展,禮儀也不斷發展,並加入新的內涵,能給人以啟迪和力量。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應該注重禮儀,倡導文明。曾經有過幾件事,讓我重新認識了禮儀重要性。
故事一、我們學校每天中午都有工作餐,教師都在一起吃。但為了學生安全,每天都安排了兩位教師送學生過昌萬公路,這就使得這兩位教師要晚一些吃飯。一天中午,許多教師都和往常一樣開始吃午餐了,只有陳來保書記一人坐在桌邊沒有動筷。我們還以為他哪兒不舒服,沒想到他給我們講了一個「義門陳」的故事。故事大概是講「義門陳」的人都十分注重「義」和「禮」,使得當時皇帝都為之震驚。其中有一個細節說:這兒的狗都知道「義」、「禮」,有「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傳說。當我們聽完這個故事之後,我們才記起還有兩個老師為了送學生過馬路沒來吃飯。。。。從此以後,我們每次吃飯都會等到所有人到齊才開筷。
另一件事,幾個低年級的同學,肩並肩有說有笑的走著,前面迎面走來一位老師,他們也不認識,但當這位老師走到這幾名同學身邊時,其他人都還是說笑,只有一位同學,恭敬的鞠了一躬,說了聲「老師好」老師當然也很高興的回答了一句「你好」,別的同學都沒哼一聲。等老師過去了之後。有的人說那個同學油餅,不認識的老師還給鞠躬,有的人說他根本是裝樣子,給別人看的。那個同學沒有反駁他們,只是說了一句: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是做學生的最基本要求。我在後邊聽了這句話都很感動,感動那個同學的真誠,一個人懂禮貌,真的是很難得的品質。
還有一件事,可以說只是一個動作,就是一位老師看見了一張冰棍紙,彎下腰去,揀了起來,扔到了垃圾桶是一個不起眼的動作,但是他以身作則,教導我們,他是老師,如果有同學看見了這位老師的做法,又怎會不佩服這位老師呢?說不定下次他也會這么做。他也會明白亂扔廢棄物是不文明的行為。
通過這幾件小事,我更加認識到了「禮儀」的含義,是從一件一件小事上表現出來的,是心靈美的一種表現,是一個人做人的標准。我們應該讓校園變成一個到處都是文明的,一個「沒有污染的世外桃源」。還是那句真理:從我做起,只有你我他都「從我做起」才會到處充滿禮儀的「味道」才會使你我他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我們需要文明生活
六年級 王炳相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是,我卻給媽媽當了回老師,而且用我的實際行動影響我們全家。用媽媽的話說,我不僅改變了媽媽,而且通過改變媽媽,改變了媽媽周圍的人,包括她的同事。
事情追溯到前年冬天,天氣已經非常冷了。北京的冬天寒風凜冽,我們全家乘車外出看電影。因為奧運會官員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頭到處都擺著各色塑料花卉,冬日裡讓人感到了一絲暖意。我們在車里吃著零食,聽著音樂,愜意極了。快到東直門時,媽媽將裝有廢物的垃圾袋順著車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來不及。我要求爸爸把車開回去撿起垃圾,可媽媽說車已經無法返回,再說路上車那麼多,如果回去的話撞車怎麼辦?媽媽甚至說下次改掉也就罷了。可我堅決不幹,最後爸爸終於把車開了回來。媽媽找回了扔掉的垃圾。雖然耽誤了好多時間,但全家都認為我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回家的路上,機場高速路兩邊的樹上掛著好多不同顏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從此以後,我們全家人都以實際行動成為「講文明、護環境」的大使。上周,我們全家去爬香山,賞紅葉,帶了好多食物去野餐。野餐之後,大家分別將垃圾收好,背著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家裡再也不用我監督,都會自覺所為。媽媽更是用實際行動讓我感動。她經常會在公共場所將地上的垃圾撿起,扔進垃圾桶。
講文明、講禮貌,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因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強大的、高度文明的國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有一次,我在電視里看到歐洲文明古國德國,在號召全國人民講文明、講禮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禮儀。同時,舉例講了一個老奶奶經過馬路,路上雖然只有她一個人,但她依然等紅燈變綠燈才走。老奶奶回答說:「我怕樓上的孩子們看到後,以為紅燈是可以通行的。」我把這個故事送給所有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你們的言行對我們是多麼重要,當您有不文明的行為時,想想您的孩子吧!想想我們是古老的文明古國吧!
我要用親身經歷的這件小事告訴同學們,我們的言行也是可以影響改變大人的!不信你試試吧!讓我們都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中學生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強大。
文明禮儀伴我行
八年級 宮亞明
我國是禮儀之邦,素來講究禮貌。孔子以為「不學禮,無以立」;漢代賈誼則把是否講禮、守禮看作是人與獸的區別。在現代文明社會,講文明,懂禮貌,這種美德是應當得到大力弘揚的,因為它對於:「形成追求高尚,激勵先進的良好社會風氣」,「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廣大公民應順應時代的要求,自覺遵守,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文明公民。然而,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常有不講文明、不懂禮貌的現象發生。
比如,在公眾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摳腳丫;聽他人講話時,東張西望,不屑一顧;上公交車時,蜂擁而上,爭搶座位,甚至大動干戈;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馬路邊便溺。2004年10月6日的《北京廣播電視報》就報道說:木樨地科技會堂東邊的馬路邊就成了計程車司機的露天廁所,以致於隔百十來米就能聞著味兒,居民意見很大。居民意見不可能不大,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沒遮沒欄的在馬路邊上說方便就方便,的確不文明。便溺者是方便了,但過往的行人就不方便了,不但行人不方便,假若讓外國人看見了,還不會恥笑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低,因為你的方便讓整個民族受歧視,受牽連,成何體統?對得起養育你成長的祖國母親?
================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一種大事。」這點,我們應向周總理學習,美國總統尼克松曾在他寫的《領袖們》一書對此作過評價。尼克松說:「周恩來的敏捷機智大大超過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領袖。這是中國獨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紀以來的歷史發展種種中國文明的精華結晶,他待人很謙虛但很沉著堅定。」周恩來的文明談吐、禮貌舉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氣質和風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寬闊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靈的生動體現。
看來,文明、禮儀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養自己美好高尚的心靈。從表面上看,文明禮貌是外在的,而實際上外在的形式下蘊含著內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有著美好心靈的人,美好的語言來自於美好的心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言為心聲」、「形為內現」。其次,要在實踐中用文明禮貌的道德標准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重在表現。主要包括四點:①謙虛禮讓②談吐文明③舉止端莊④講究衛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點,也不愧為「禮儀之邦」的成員了。
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為,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有幸福、快樂。
文明,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高一(1)班 鄧雪雯
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著文明禮儀的光輝。
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臟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巴巴,連臉也沒洗干凈」……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
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周恩來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周總理是尊重他人的典範,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一些人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系,只要學習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現代社會的確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因為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現代社會「大雅之堂」越來越多,誰也不會願意成為難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母親做好了飯沒告訴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飯前,必須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孩子每次離家或歸家都有一套禮儀規矩。孩子每次出門都要和父親、母親說一聲「我走了」,每次回家進門都要說一聲「我回來了」。日本孩子文明禮儀行為已成為他們的習慣。
在日本這個國家都有嚴格的禮儀習慣,更何況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歷史古國呢。
現在,我們國家對文明禮儀越來越重視,比如推行文明禮儀操;出版《文明禮儀普及讀本》;開展「首都市民文明禮儀風采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次我在街上,看見四個八、九歲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車移開,他們額頭上的汗珠一顆接一顆地往下流,可他們無暇顧及。看到這一幕,我想任何人都會被他們所感動。這件事足以證明我國文明禮儀教育取得的成績。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蘊、幽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才能稱得上真正有內涵的美。
10. 歷史小故事450字
東晉初的【祖逖】,是一位仗義好俠、憂國憂民之志士.魏晉時期,天下大亂.祖逖看到自己國家失去了北方大片領土,無數同胞處於侵略者的鐵蹄之下,非常痛心.他決心要收復失地,重振國威.晉元帝司馬睿遷都建康的時候,祖逖在北府京口召集了一批壯士,日夜操練,准備北上抗敵.他給晉元帝上了一份奏摺,文中說:晉朝之所以遭到侵略,皆因藩王爭權.今百姓在外族的蹂躪之中,都有奮擊之志、報國之心,陛下倘能夠發威命將,任我做統主,則四方豪傑都會響應而來,由此敵兵去除,國恥可雪矣.晉元帝見奏,十分高興,立即命祖逖為奮威將軍,並撥給他大量給養,讓他在當地招兵買馬、打造兵器,以期早日實現北征.戰備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一切准備停當後,祖逖帶領部下千餘人渡江北上.他們的戰船駛離南岸,來到波濤滾滾的大江中流,上下將土回望南土,心中像浪花一般翻騰.祖逖神情莊重地站立船頭,手敲船槳(中流擊揖),向眾人發誓說:「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驅逐敵寇,則如這濤濤江水,一去不返!」祖逖的錚錚誓言極大地鼓舞了船上的勇士.他們緊握刀槍,紛紛表示要同仇敵汽,殺敵報國.祖逖率軍渡江之後,厲兵秣馬.東晉道民聞訊,接踵而至,很快組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祖逖知人善任,果敢勇武,愛護士卒,體貼部下.士卒們都願為他出生入死、捨命戰斗.因此所向披靡,一連打了幾個勝仗,收復了不少城池.他治軍有方,賞罰嚴明;對戰死者,收屍埋骨,親自祭奠;對投降的敵軍將士寬厚相待,反戈有賞;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他的這些做法得到軍民的廣泛擁護,每當他們凱旋歸來,百姓們總是自發地送來豬羊、美酒,搞賞三軍.江北一帶有人編出民謠頌揚他的功德: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恩歌且舞.祖逖戰功卓著,被晉元帝封為鎮西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