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長輩講歷史故事的作文
Ⅰ 歷史人物故事(400字左右的作文)
《胸有成竹》
宋朝 有 個 畫家 叫 文 興可,善於 畫 竹子.他 在 自己的 住房 周圍,栽了 許多 竹子,一年 四季,常 去 觀察 竹子 的 不同 姿態 與 變化.因而 對 竹子 的 形象 非常 熟悉,所以 他 畫出 的 竹子 生動 逼真.《宋史·文同 傳》里 說:」 當時 人們 紛紛 請 他 畫 竹子,送去 的 絹,堆了 一大堆,他 有時 厭煩地 把 它們 扔在 地上.」
當時,文 興可 的 一位 很 要好的 朋友 兆 補之 寫了 一首 詩 贊揚 他的 繪竹 藝術,其中 有 兩句:」 興可 畫竹 時,胸有成竹.
Ⅱ 采訪鄉村老人整理一篇有關鄉村人風情的作文或一篇歷史故事
「忽必烈汗已經留意到,馬可波羅的城市差不多都是一個模樣,彷彿只要改變一下組合元素就可以從一個城轉移到另一個城,不必動身旅行。」 當伊卡諾·卡爾維諾寫下這句話,這一句戎馬倥傯者對城市的厭倦,就如永恆的讖言,緊緊地罩住了我們,百年後生活在高度城市化的時代且血液中流淌著現代屬性的我們。我們從這座城市遷徙到那一座,再從那一座城市遷徙到更遠。這樣無休止地候鳥式循環,總能以千篇一律結局告終——生銹的思想和青春一次次被現實拋棄並扼殺在某座鋼筋混凝土叢林的某個房間里。城市,依舊是單調的積木,以冷酷的形式矗立。 我們是否太忙了?驚惶地在倒三角形現代文明上攀爬逃竄的,是城市的恐懼;邪惡地在觥籌交錯金碧輝煌里明爭暗鬥的,是城市的慾望;沉默地在波德萊爾筆下排隊吊喪的,是城市的殘忍。沒有人,這里已經沒有人,去觸摸,任何一座城市,所看不見的角落。 看不見的城市,是城市的脈搏。馬可曾經觸摸到,佐貝德如白色毛線般糾纏的街道,也支撐起居民憧憬未來的真切夢境;我自己曾經觸摸到,麗江古城小橋流水的潺潺罄音,也在訴說這方水土的千年安寧。面對這些鮮活的例外,我們是不知道自己正在失去什麼,還是我們已經知道? 看不見的城市,是城市的夢境。夢境的無限可能,讓一切人口、GDP都失去意義,城市的觸感通過獨立的個體出現了不統一。我的夢境里,倫敦只是特拉法加的那一面紅旗,紐約只是曼哈頓的那一輪懸日,杭州只是六月一個暴雨前萬人奮筆的場景。 看不見的城市,是城市的真情。這真情被錯綜的關系銀行凍結了太久。一經釋放,便不可抵擋地伸向城市的每個角落——這觸角是對愛情的渴求,對真知的渴望,對人類苦難的不可抑制的同情。就如面對支離破碎的城市,我們落淚了,這一刻,北川便有了超越地理坐標的意義,化身為一座挺立的豐碑。 看不見的城市,隨時都可以觸摸。為了回到我們的過去或尋找我們的未來,觸摸。 遙遠的抵達 ■卞愷靈杭州第十四中學(保送北京外國語大學) 我是一個在城市裡長大的人。我習慣於視野中充滿著林立的高樓,我愛看這個城市流光溢彩的夜景,當我走過那些商業街時,心中是對這個城市的自豪。 而當我敲打鍵盤的時候,卻常常感覺自己聽見的是麥穗在收割機下發出的咔嚓聲。很縹緲很模糊,那是來自記憶中的聲響。 咔嚓咔嚓……是火車在鐵軌上發出的有節奏的聲響。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傳過來。 小時候,我常坐著火車,去很多遙遠的地方。為了抵達城市,我們穿越了無數鄉村。窗外,滿眼都是金色的麥田,田間堆得高高的麥垛,溫順的牛羊,樸素而簡陋的民居,和守護著麥田的稻草人。甚至,還能看見陽光傾瀉在葵花的花瓣上,花瓣微微顫動,彷彿時光在一瞬間從這一片流向另一片。 鄉村就像一個很遙遠的意象一樣,存在於意識流之中。目光無法達到的地方,就由想像去完成。是的,那些對鄉村的記憶已經混淆,在梵谷的畫中,在悠遠的歌謠中,變得越來越理想化。 歌里,悠揚地唱: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夢里,發現鄉村,就是人們遺忘在遠方的家鄉。 回頭望,鄉村,是人最能貼近大地的地方。幾千年以來,樸素的人們,背朝著太陽,將自己最忠誠的信仰和最質朴的情感,完全地交付給這片土地。 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說,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也越真切存在。 對城市的眷戀和對鄉村的迷戀,始終在人們的血液中糾結。人們每天都在觸摸這個城市,觸摸著快節奏的生活,然而城市卻每天帶給他們失望與陌生。當他們疲憊倦怠時,總是嚮往著鄉村,希望能感受到那裡原始而質朴的一切,鄉村給了他們能貼近大地的安全感。 然而事物總是在變化,樓房被建造成統一的、與麥田不再相符的風格,田間小徑彎曲的線條變得生硬。人們看著現在的鄉村,露出失望的表情。那些消逝在記憶中的畫面,成為心中永遠的痛,於是,它成為人們再也無法抵達的地方。 為了抵達鄉村,現在的我們,不僅僅是要穿越無數城市。 一個城市可以不死 ■毛明超杭州外國語學校(保送北京大學) 有人愛山,有人愛水,我卻愛城。 同愛城的人中,有人愛都市,有人愛小鎮——這於我都是無所謂的。我愛的是一個城市的靈魂。 城市亦是可以被人格化的。科技可以賦予一座城市以它所願意的任何外表,正如人可以選擇任何他喜愛的衣裝。但這樣的城市是不真實的。我想到了帕斯卡爾。在空間和時間的軸上城市和人都被湮沒為一個質點,但如笛卡爾所言「我思故我在」,若有了思想和靈魂,一座城市亦可以包含整個宇宙。而城市的靈魂,便是城市中的人。 忘了在哪裡讀到這樣一句話:「我愛一個城市的程度,與這個城市的書店和歷史成正比。」我是極贊同的。高爾基之語曰「不閱讀的人沒有靈魂」,依然如雷一般敲打著我。排斥閱讀和思考,便如阿倫特所指出的,是將人置於自然屬性的壓力下,滿足於物質消費,成為生存必然性的奴隸。馬克思把勞動看作人之所以為人的必要條件,而我以為閱讀和思考是人成為公民的必經之路。 沒有公民,城如何稱為城? 而歷史則是公民氣質的源泉。不是建築的歷史,而是習慣的歷史。一個城市從他誕生的那一天起,便因為它的居民們而有了生命。居民的話語、故事,他們訂立的法,他們的為人處事構成了城市的血液;到了現在,成了代代相傳之後的道德律例和價值判斷,體現出來的便是人的性格。如中國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細膩;又如巴黎的浪漫和激情、柏林的嚴謹,這是城的歷史性,一座城無法磨滅的印記。 寫到這兒,我突然意識到觸摸城市的提法是不夠恰當的。觸摸是物質上的。在橫店或者好萊塢,你能夠觸摸到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座城市。但那城是死的。城市的血液、生命和靈魂,是被摩天大樓、汽車和飛機忽略為質點的人。我愛我的家鄉,因此我感受到他:他的呼吸和脈搏,與我的是一樣的。 四川的地震如此強烈,幾乎毀了汶川城。但汶川的人還在,他們只是暫時的離開。只要他們還選擇成為公民,選擇繼續書寫汶川的歷史,這座城市的生命就還在。一個人放棄了閱讀思考才會死去,一座城忘記了歷史才會是滅亡,汶川還沒有死。 感受鄉村 ■李昕欣杭州第二中學(保送北京大學) 人是那樣一種奇怪的動物,對未知的事物總是存有無限的嚮往,以至於願意消耗整個生命來換取完全不同的生活。 曾去西溪遊玩,其中一站便是感受農家的原始生活。同那許多贊羨田園的詩歌一樣,介紹文字也總流露出淡淡的欣喜和嚮往。燒柴的灶台,木製的幼兒床,紙糊的鏤窗,甚至簡陋不過的木製臉盆與搓衣板,就組成了所謂田園的夢。人們隨意賦以「田園」美好的印象,只在無關的騷人筆下段取只言片語,竟使鄉村成了寄夢的地方——一生追逐的,不實的夢。 當「鄉下人」不再湧入城市時,囚城中的人們開始了幻想。或許只有鋼筋水泥的世界中才關著毫無根據的嚮往,或許只有自以為文明的人們才被貼上天真的標簽。於是有那麼多天真的「城裡人」嚮往著在車水馬龍中耗度大半青春後於鄉野置田買屋,頤養天年。 城市的忙碌擠走了我們思考的時間,鄉村的生活是我們在日夜的疲倦過後堆砌的城堡,我們只在路過時淺淺一笑。就像房客參觀將來某一天可能屬於自己的財產,卻忘了停下匆忙的腳步,推門稍息。 籠罩在同一片星空下的城市與鄉村之間為什麼有如此遙遠的距離?是因為我們從來就是城市人,是因為我們從小就生活在無形的玻璃穹頂之下?抑或,只是因為那是一個沒有確定意義的生詞,可以肆意地篡改而不被只屬於城市的邏輯質問? 我們只是累了,只是厭倦了。或許我們的「鄉村」不過是一個不被打擾的度假,一個寧靜的月夜,一種每天都對自己好一點點的生活。如此切近。而城市的人們只為了在跟著城市的節奏,拚命消耗自己的熱情與青春的同時,對得住自己,才幻化出這樣一個看似實際卻那麼遙不可及的夢想。 「鄉村」其實那麼近,為什麼非當作最終的獎賞呢?
Ⅲ 作文:讓我感動的歷史人物或歷史故事(400——800字)
玄武門之變
唐高祖即位以後,封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三個人當中,數李世民功勞最大。太原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後幾次戰斗中,他立的戰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戰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為他是高祖的大兒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
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謀,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的有房玄齡、杜如晦等,號稱十八學士;武的有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等著名勇將。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裡妒忌,就和弟弟齊王元吉聯合,一起排擠李世民。
建成、元吉知道唐高祖寵愛一些妃子,就經常在這些寵妃面前拍馬送禮,討她們的歡喜。李世民就沒有這樣做。李世民平定東都之後,有的妃子私下向李世民索取隋宮里的珍寶,還為她們的親戚謀官做,都被李世民拒絕了。於是,寵妃們常常在高祖面前說太子的好話,講秦王的短處。唐高祖聽信寵妃的話,跟李世民漸漸疏遠起來。
李世民多次立功,建成和元吉更加忌恨,千方百計想除掉李世民。
有一次,建成請李世民到東宮去喝酒。世民喝了幾盅,忽然感到肚子痛。別人把他扶回家裡,他一陣疼痛,竟嘔出血來。李世民心裡明白,一定是建成在酒里下了毒,趕快請醫服葯,總算慢慢好了。
建成、元吉想害李世民,但是又怕世民手下勇將多,真的動起手來,占不到便宜,就想先把這些勇將收買過來。
建成私下派人送了一封信給秦王手下的勇將尉遲敬德,表示要跟尉遲敬德交個朋友,還給尉遲敬德送去一車金銀。
尉遲敬德跟建成的使者說:「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私下跟太子來往,對秦王三心二意,我就成了個貪利忘義的小人。這樣的人對太子又有什麼用呢。」說著,他把一車金銀原封不動地退了。
建成受到尉遲敬德的拒絕,氣得要命。當天夜裡,元吉派了個刺客到尉遲敬德家去行刺。尉遲敬德早就料到建成他們不會放過他。一到晚上,故意把大門打開。刺客溜進院子,隔著窗戶偷看,只見尉遲敬德斜靠在床上,身邊放著長矛。刺客本來知道他的名氣,怕他早有防備,沒敢動手,偷偷地溜回去了。
建成、元吉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那時候,突厥進犯中原,建成向唐高祖建議,讓元吉代替李世民帶兵北征。唐高祖任命元吉做主帥後,元吉又請求把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三員大將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劃歸元吉指揮。他們打算把這些將士調開以後,就可以放手殺害世民。
有人把這個秘密計劃報告了李世民。世民感到形勢緊急,連忙找他舅子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商量。兩人都勸李世民先發制人。李世民說:「兄弟互相殘殺,總不是件體面的事。還是等他們動了手,我們再來對付他們。」
尉遲敬德、長孫無忌都著急起來,說如果世民再不動手,他們也不願留在秦王府白白等死。李世民看他的部下十分堅決,就下了決心。
當天夜裡,李世民進宮向唐高祖告了一狀,訴說太子跟元吉怎麼謀害他。唐高祖答應等明天一早,叫兄弟三人一起進宮,由他親自查問。
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叫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帶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宮北面的玄武門,只等建成、元吉進宮。
沒多久,建成、元吉騎著馬朝玄武門來了,他們到了玄武門邊,覺得周圍的氣氛有點反常,心裡犯了疑。兩人撥轉馬頭,准備回去。
李世民從玄武門里騎著馬趕了出來,高喊說:「殿下,別走!」
元吉轉過身來,拿起身邊的弓箭,就想射殺世民,但是心裡一慌張,連弓弦都拉不開來。李世民眼明手快,射出一支箭,把建成先射死了;緊接著,尉遲敬德帶了七十名騎兵一起沖了出來,尉遲敬德一箭,把元吉也射下馬來。
東宮和齊王府的將士聽到玄武門出了事,全部出動,猛攻秦王府的兵士。李世民一面指揮將士抵抗,一面派尉遲敬德進宮。
唐高祖正在皇宮里等著三人去朝見,尉遲敬德手拿長矛氣吁吁地沖進宮來,說:「太子和齊王發動叛亂,秦王已經把他們殺了。秦王怕驚動陛下,特地派我來保駕。」
高祖這才知道外面出了事,嚇得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宰相蕭瑀等說:「建成、元吉本來沒有什麼功勞,兩人妒忌秦王,施用奸計。現在秦王既然已經把他們消滅,這是好事。陛下把國事交給秦王,就沒事了。」
到了這步田地,唐高祖要反對也沒用了,只好聽左右大臣的話,宣布建成、元吉罪狀,命令各府將士一律歸秦王指揮。過了兩個月,唐高祖讓位給秦王,自己做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羞花
貴妃醉酒
719~756年,唐代蒲州永樂人(陜西華陰縣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選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羞花」,說的是楊貴妃。唐朝開元年間,唐明皇驕奢淫逸,派出人馬,四處搜尋美女。當時壽邸縣的宏農楊元琰,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這件事傳到明皇耳朵里,便喜出望外,當即選場玉環來見駕,楊玉環濃裝艷抹,梳洗打扮後進見,明皇一見,果然美貌無比,便將楊玉環留在身旁侍候。由於楊善於獻媚取寵,深得明皇歡心,不久就升為貴妃。楊貴妃得勢後,與其兄楊國忠串通一氣,玩弄權術,陷害忠良。安史之亂發生以後,明皇攜著貴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祿山率兵追趕,不僅要唐朝的江山。還要美女楊貴妃。西逃路上,大臣們質問明皇,國破家亡,國破家記,社稷難存,你要江山還是要貴妃,貴妃不死,我們各奔西東。萬般無奈,明皇賜貴妃一死,自縊於梨園的梨花樹下。後來,大詩人白居易寫了一首《長恨歌》,記敘的就是這段歷史。
Ⅳ 關於歷史故事作文四百字左右.
中國古代,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如:大禹治水、諸葛亮七擒孟獲、曹植七步成詩等等,這些故事不僅有趣,而且對我們也有很好的啟發作用。我知道,同學們肯定都有自己喜歡的故事,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歡的歷史故事就是「赤壁之戰」,今天就來給大家作一個介紹。
赤壁之戰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戰役。它講述了三國時期孫權與劉備聯手,利用諸葛亮的高超計謀,通過黃蓋詐降、巧借東風、草船借箭、火燒連營,最後以少勝多、大敗曹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我們在嘆服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之時,也應該知道,諸葛亮其實是個博學多才的人物,正因為他的博覽群書,才讓他成為了一個聰明絕頂之人。所以,在座的各位同學們,如果你們也想有諸葛亮那樣的聰明才智,一定要抓緊時間多讀書、讀好書,只有這樣,在關鍵的時刻,你們才會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因為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經典的故事,所以它也被拍成了電影《赤壁》。電影中決戰的場面非常壯觀,曹軍戰船連成一片,一船起火,另一船也跟著燒起來,火借風力,越燒燒猛,整個敵營火光沖天。曹操的士兵驚惶失措,爭相逃命,可是,這時哪有路可逃啊?結果,很多曹軍都掉到水裡淹死了。此刻孫劉聯軍沖上去,和曹軍打成一片,刀光劍影,相當精彩!看著這壯觀的場面,讓人有種置身於戰場之上的感覺,令人回味無窮!
同學們,聽了我剛才的介紹,現在你知道我為什麼最喜歡赤壁這個故事了吧?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其中精彩而又經典的故事,不只是赤壁之戰這一個,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可以在課余時間多讀讀《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它會告訴你很多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我也期待著有機會與同學們共同交流
Ⅳ 家庭歷史故事作文
我的家族
今天的作業是寫《家族故事》。我想,我生活在這樣美好的家庭中,我的祖先也一定有十分輝煌的故事吧!我迫不及待地問爸爸:「我們家族的家譜在哪裡?哪一位老人最偉大?」爸爸只淡淡地回答:「沒有」。爸爸告訴我他只知道他的兄弟姊妹和我的爺爺奶奶,對我的曾祖父略知一二,再往上溯,一切都是空白了。我忙問:「曾祖父是幹啥的?偉大嗎?」爸爸又只是淡淡地回答:「農民,什麼偉大。」
我的曾祖父是農民,朴實,勤勞,默默無聞。他有三個兒子,大爺爺、二爺爺都是面朝河水背朝天的纖夫;我爺爺不甘貧窮,背井離鄉、浪跡天涯,學得一手雕刻、修配的手藝,靠小手藝度日,也沒干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此時此刻,我真為我的家族沒有家譜,沒有偉人而自卑。此時此刻,我茫茫然然,真不知這篇作文怎麼下筆。但是,我突然想到,在我的家族裡面,或許真沒出過什麼偉人,但在那些和我同姓的偉人裡面,幾百年前他們或許真的和我沾親帶故,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如果是這樣,我可能就是懸壺濟世的孫思邈的後代;我可能就是古今中外被喻為軍事聖人的孫武的後裔;我可能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的傳人;我可能就是……
是呀!孫思邈、孫武、孫中山確確實實是我們家族的一員!我們的家族中豈止是他們!還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張衡、李時珍、李四光、錢學森、袁隆平……我心潮澎湃,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英雄豪傑,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風流人物,他們不都是我們中華大家族的一員嗎?
我又平靜地想起了朱自清筆下《背影》中躬著背的父親;想起了孟郊《遊子吟》中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慈母……在中華歷史長河中,有多少這樣的默默無聞、朴實無華的父親母親。這千千萬萬平淡無奇的父親、母親不都是我們中華大家族的一員嗎?是的,他們都是我們家族的一員。是他們———這些英雄豪傑、庶民百姓用他們的豐功偉績、平凡瑣事譜寫著我們中華大家族的家譜,譜寫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
Ⅵ 講歷史人物的故事400字作文!v回個話
王祥-卧冰求鯉。
北風呼嘯,寒風凜冽。王祥背著一大捆乾柴,頂著大風,好不容易從山裡打柴回到家裡。他就覺得頭疼發熱,全身無力。剛一到家,他就異常難受地躺下了。剛過片刻,繼母走進房內。「王祥,起來,快去給我和你父親把炕燒熱!」
「我,可是……」還沒有等王祥把話說完,繼母就大喊起來:「懶豬,還不快點起來幹活!」王祥只好強打著精神起了床,按繼母說得去做。
這時,父親回來了。繼母立刻在王祥父親面前讒言道:「夫君,祥今不知怎麼回事,異常懶惰。方才我發現他沒有燒炕就睡大覺了。真是豈有此理!」父親一聽,立刻大發雷霆。他立即叫來了王祥,不問三七二十一就訓斥道:「祥兒,今日你不幹完活就睡懶覺。到底為何?」
「父親,今日我……」王祥有口難言。平時,自己受再大的委屈,也從不頂父親。
「以後不可這樣,下不為例!」
王祥委屈地退了出去。
不久,繼母感到心口憂悶,很不舒服。父親叫來郎中,給繼母號了脈。郎中開了葯方,聲稱要治好這種病,只能喝鯉魚湯才會見效。可是,到哪去買鯉魚呢?這個寒冷的季節,市場上根本就沒有賣鯉魚的。怎麼辦?大家為此都在發愁。這時,王祥二話沒說,自己便獨自一人向村外那條河流走去。
「王祥,你到哪去?」父親問道。
「我去村外那河上。」
「大冬天那裡封冰,你去那裡干什麼?」
「父親,你別管了!」
「那孩子肯定又是去那裡玩了。你看看,要這孩子有啥用?這么多年,我看是白養了。我如今重病在身,他竟然跑出去玩,真是不孝之子!」繼母指著王祥說。
王祥來到河上,只見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這時,王祥脫掉了上衣,躺在了冰上。王祥硬是用自己的體溫融化了一塊冰。王祥敲開冰,只見冰下有好多鯉魚。他不顧天氣的寒冷,伸手就抓到了兩條鯉魚。他高興地把魚帶回了家。「父親,有了,有魚了,有魚了!」
「哪來的?」父親感到莫名其妙。
王祥就詳細地介紹了得到魚的過程。王祥的父親和繼母頗受感動,尤其是那繼母,她羞愧不已,拉著王祥,羞怯地說道:「祥兒,你真是個好孩子,以前為娘錯怪你了,以後我再也不會嫌棄你了。」
父親也說道:「祥兒為人善良,寬厚待人,真令人欽佩!這下,你親生母親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
一時間,三人歡樂地相擁在一起,臉上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Ⅶ 求歷史人物故事!!!400字左右的作文
讀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篇文章,我的心靈被深深的震撼了,劉胡蘭是多麼偉大啊,小小年紀就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3歲啊,正是人生中最燦爛的時候啊,她卻在軍營里到處忙活,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我們現在正直13歲,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的是清閑、舒適的日子,我們怎麼能跟劉胡蘭比呢?
劉胡蘭出生在山西文水縣雲周西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小年紀,便對黑暗的舊社會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從此,她開始逐步了解「人總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道理,積極參加村裡的抗日兒童團。
有一回,八路軍把敵人的一個團給包圍了,縣婦女部長奉命組織民兵擔架隊支援前線,劉胡蘭和幾名婦女想到前線去幫忙,隊里的首長奉勸她們說:「前線正在打仗,很危險,還是不要去的好。」劉胡蘭她們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她們毅然要求到前線上去支援:「那些戰士們為了國家,都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們不怕,我們也不怕!」首長說服不了她,只得讓她們去幫忙。在戰場上,她們不僅救死扶傷,還幫戰士們運送炸彈,表現的一點也不比那些戰士們遜色,一直忙到天黑才撤軍回營。那時,她才13歲。
後來,劉胡蘭當上了雲周西村婦救會秘書。她就發動群眾與日本主義者斗爭,她經過重重的困難,在1946年6月時終於正式被中央批准為中國共產黨的候補人員。那時,她才14歲。
1947年1月12日那天,劉胡蘭被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抓捕了。面對敵人的威脅,她臨威不懼的對敵人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人看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樣子,把劉胡蘭和逮捕的6位革命人士當場鍘死。革命事業必勝的信念永遠的占據著她的心,所以她才能從容的躺在側刀的下面,她那永垂不朽、堅貞不屈的精神依然在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勇往直前。
1947年3月下旬,毛澤東帶領著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轉戰陝北途中,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縱隊司令員任弼時向毛澤東述說了這件令人悲憤的事。悲就悲在劉胡蘭這么小的年紀就英勇的犧牲了,憤就憤在國民黨反動派連這么小的小孩都要殘殺,實在是可惡!毛主席聽完後,悲傷的問:「她是共產黨員嗎?」「是啊,她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共產黨員啊!」任弼時動情的說。毛主席觸景生情,心裡油然而生出一種感慨,揮筆寫下「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是啊,劉胡蘭在她青春年少的時候,把她的一切都貢獻給了革命,貢獻給了人民,貢獻給了正義!我們為中國有個這樣的英雄豪傑而感到高興,她的名字將永遠留在人們記憶的深處,她的品格將永遠撒撥在那些正義人士的身上,她短暫而又悲哀的青春年華譜寫了一首流傳至今的偉大頌歌!
Ⅷ 老人們的歷史故事作文
一個環保老人的感人故事 在我們的小區對面,有一座破舊的老房子,那裡住著一個老奶奶,她衣著破舊,生活貧困,每天她踏著一輛破三輪車,在周圍的生活區撿塑料瓶、易拉罐、廢紙等垃圾,靠把這些垃圾賣到廢品收購站,維持生活。每當我看到她,常常想:她生活這么艱苦,一定很可憐,她晚上一個人在家裡的時候,一定經常流著眼淚哭泣吧!
5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讓全國人民流下了眼淚,許多人都紛紛伸出了授助之手,我們小區門口也放上了一隻紅色的捐款箱,許多路過的人往裡面投入了自己的愛心,我看見那個撿破爛的老奶奶也來到捐款箱前,只見她從從口袋裡掏了好半天,於是一大把硬幣投入了箱內,還有幾張皺巴巴的紙鈔,票面有一元兩元的,還有一角兩角的,我知道這是老奶奶撿垃圾賣來的錢,我走上前去問她:「你自己錢都不夠用,為什麼還要這么多錢捐出去呀?」老奶奶笑著說:「我不是生活得很好嗎?有吃的,有住的。」我驚奇的問:「你的房子不是很破了嗎?」「破了總比沒房子住要好呀!他們連房子都沒得住了。」老奶奶含著眼淚說。望著老奶奶瘦小的身影,我做夢也沒有想到,在我心目中生活可憐的老奶奶,竟然有著金子般的心。她每天用實際行動保護著環境,美化我們的生活,她在我面前的形象是那麼的高大。
Ⅸ 采訪鄉村老人收集整理一篇反映家鄉人文風情的作文或一則歷史故事。
,讓人感到溫暖,讓你回想起遙遠而不遙遠的夢,讓你回想起在雨中,那雨兒是跳動的旋律。當
你摔倒時,一種力量在看著你,讓你回想起在藍天下放飛紙飛機,放飛你一個個讓你期待的夢。
時鍾只有前進,不可能倒退。童年只有回味和回憶……..
童年只有回憶,夢只有創造,將來只有拼搏………..
童年以是過去的事了,只有回憶起那點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