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千軍萬馬的故事
千軍萬馬:語出《梁書·陳慶之傳》,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命大將陳慶之率軍伐北魏,陳慶專之屬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攻打滎陽城下,他鼓舞士氣,以7000人戰勝魏軍30萬人,直向洛陽。他的將士身著白色戰袍,十分威武。魏人感慨:"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後來用以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
㈡ 千軍萬馬的成語故事
千軍萬馬是成語: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拼音】:qiān jūn wàn mǎ 【釋義】
㈢ 成語故事 千軍萬馬
千軍萬馬_成語解釋來
【拼音自】:qiān jūn wàn mǎ
【釋義】: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
【成語故事】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命大將陳慶之率軍伐北魏,陳慶之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攻打滎陽城下,他鼓舞士氣,以7000人戰勝魏軍30萬人,直向洛陽。他的將士身著白色戰袍,十分威武。魏人感慨:「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㈣ 成語故事大全 寓言故事的成語 千軍萬馬
寓言故事的有,
守株待兔,拔苗助長,
狐假虎威。自相矛盾等等
㈤ 名軍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的故事是真的嗎
在我國的南北朝時期,當時流傳著一首歌謠,其中有一句是「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這句歌詞中的白袍,指的是南梁朝名將陳慶之。陳慶之喜好穿白衣白袍,所以他手下的這支軍隊也都身著白袍。雖然這支部隊只有7000餘人,但是戰鬥力卻異乎尋常的強,可以輕而易舉擊敗數倍的敵人。
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十月,陳慶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梁武帝以其忠於職守,戰功卓著,政績斐然,追贈他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鼓吹一部,謚曰「武」,還詔令義興郡發500人為其會喪。
㈥ 成語故事千軍萬馬
千軍萬馬的意思
[釋義] 有千軍萬馬。形容人很多;勢力強大。
[語出] 《梁書·陳慶之傳》:「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辨形] 軍;不能寫作「均」。
[近義] 波瀾壯闊 萬馬奔騰
[反義] 一兵一卒 一成一旅
[用法] 用作褒義。多用於軍隊。一般作主語、賓語。
千軍萬馬的成語典故
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命大將陳慶之率軍伐北魏,陳慶之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攻打滎陽城下,他鼓舞士氣,以7000人戰勝魏軍30萬人,直向洛陽。他的將士身著白色戰袍,十分威武。魏人感慨:「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㈦ 成語故事大全 關於馬的成語故事 千軍萬馬
千軍萬馬:語出《梁書·陳慶之傳》,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命大將陳慶之率軍伐北魏,陳慶之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攻打滎陽城下,他鼓舞士氣,以7000人戰勝魏軍30萬人,直向洛陽。他的將士身著白色戰袍,十分威武。魏人感慨:「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後來用以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㈧ 用實事求是 多此一舉 千軍萬馬 埋頭苦幹編一個小故事
風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劍客,他能在千軍萬馬中取敵人首級,這和他多年來埋頭苦幹是版分不了的。你問他是誰,權他總是實事求是的說--我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爆胎,飛鳥落地, 巧煮排骨, 奇香無比 ,盪氣回腸 ,獨自吞享 ,只恨天下蒼生 有眼無珠 ,空殘香味獨余恨的的的的風啊。 眾人都說--他這不是多此一舉嘛。
㈨ 千軍萬馬是歷史成語故事嗎
千軍萬馬:語出《梁書·陳慶之傳》,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命大將陳慶之率軍伐北魏,陳內慶之一路所向披靡,容一直攻打滎陽城下,他鼓舞士氣,以7000人戰勝魏軍30萬人,直向洛陽。他的將士身著白色戰袍,十分威武。魏人感慨:「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後來用以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㈩ 千軍萬馬的成語小故事
千軍萬馬的成語小故事:
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命大將陳慶之率軍伐北魏,陳慶之一版路所向披靡,一直權攻打滎陽城下,他鼓舞士氣,以7000人戰勝魏軍30萬人,直向洛陽。他的將士身著白色戰袍,十分威武。魏人感慨:「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