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童年成長故事800

童年成長故事800

發布時間: 2020-12-12 17:10:05

A. 求一篇童年成長故事!~

我的童年 分類:成長故事2006.6.8 05:14 作者: | 評論:3 | 閱讀:259

生長在貴州的大山深處,我的童年跟城市同齡人相比,也許沒有他(她)們幸福,但我的童年一樣充滿快樂,一種山裡的孩子特有的純朴的快樂。
小時候我了解外面世界唯一的途徑是小人書,有電影版的,有手繪的。比如《紅旗譜》、《刑場上的婚禮》、《紅岩》、《三毛流浪記》等等。那時書都是屬於哥哥的,裝了滿滿一抽屜。我常常看著那堆小人書不思茶飯,想著哪一天自己也能擁有如此多的小人書,將會別無所求。100多本小人書,對70年代的孩子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因為家裡窮,不是想買就能買的,多半是自己上山剝棕樹皮、棕骨、動物骨頭、爛膠鞋、挖草葯等賣了錢自己買的。不過,直到如今,我也沒能擁有那麼多的小人書。但哥哥的書我也能隨便看,也養成了今天愛書的習慣。
由於看多了戰爭題材的故事,我和夥伴們在山上放牛的時候就經常玩「戰爭」游戲。分成兩派,只分為好和壞兩派。在我們的意識里,世界上的人只分為好和壞兩類。而且好是以共產黨為代表,壞就是國民黨。現在想起來雖然幼稚可笑,但卻代表了那時我們所能接受的是非教育和有限的正邪觀。
由於我是組織者,總是自私地把自已分在好的那一派。我們自己製作「槍支」——也就是砍一根木棍。並且有規定,跑得快的,當隊長的才能拿「機槍」。記得有一次,大家布置完「戰場」,「敵」我雙方開始隱蔽的時候,忽然聽到「敵」方一隊員大叫:「我中地雷了!」地雷是我們游戲中的暗語,意思是就踩著了牛屎堆!這樣的暗語還有很多,比如發電報可以吹哨,雙方可以互相「破譯」;行動時間可以用樹枝的搖動、倒下等等。這樣的游戲常讓人玩得忘乎所以,以致於牛群吃了誰家的莊稼,然後大家商量著回去怎樣跟大人交代。即便是挨了打,可我們心裡都是樂滋滋的。只不過再玩游戲的時候,我們都想了一個防止牛去吃莊稼的辦法——用繩子把它給栓在樹上!於是大人發現,放了一天的牛有時肚子還是扁扁的!
童年生活中記憶深刻的就是總覺吃不飽。那時的糧食產量不象現在這樣多,多數是以玉米為主。誰家要是能光吃白米飯,那家底肯定是蘊實的。
於是上山放牛或砍柴的時候,尋找野果是我們最為高興的事。人餓的時候,什麼東西都好吃!從春季吃豌豆、蠶豆開始,到夏季的枇杷、野草莓、各種泡(方言,種類很多)、桃子、李子、楊梅,到秋季的玉米、毛粟(小板粟)等等,只要能吃的我們都嘗過;而在冬天,我們只許一能吃的就只有「雞腿」。「雞腿」是一種植物的俗名,學名叫什麼我一直不知道。根肥大而略帶甜味,白白的,形狀像真的雞腿一樣。有民諺說:饞牢子,餓學生,碰到狗屎吃半斤。這可就苦了放學路上那些人家的李子桃子桔子之類的水果,從青吃到黃,連最後的一小顆也不放過。
過年是童年裡最盼望到來的日子,也是最開心的日子。可以穿到一年才有一次的新衣服,可以盡情地玩樂,可以盡情地吃平時吃不到的好東西。也因為那樣的日子就那麼幾天,所以才顯得特別的珍貴!
童年在每個人記憶總是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和現在的孩子相比,我的童年算不上幸福,但我快樂過;和上代的人相比,我的童年沒有痛苦,所以我懂得珍惜今天的生活。

B. 作文:找三篇關於童年成長的故事,超過今天無效

童年生活像一個五彩斑斕的夢,使人留戀,使人嚮往.童年生活中發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常常把我帶入美好的回憶中,下面就講一講給你聽.
那時,我們家還在紅矸山上住,就是發生在紅矸山的兩件事.當秋風捲走最後一片黃葉的時候,冬天邁著匆匆的腳步來到了.跟著來的是皚皚白雪,雪花兒漸漸的落在地上,地上就像披了一件白色的紗衣.這時爸爸叫我出去,我一看,啊!太棒了!原來是爸爸給我做了一個雪車,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坐上了雪車,爸爸在後面推著我,推的很快,風呼呼的刮著,我坐在車上正玩的起勁,忽然看見了前面有一塊石頭,我大叫起來:"小心!"爸爸因為推的太猛沒反應過來,車子一下子被石頭拌住了,我連滾帶爬的摔在了地上,爸爸連忙跑過來關切的說:"咪咪,沒事吧?!"我生氣的從雪裡爬起來,剛抬起頭,爸爸哈哈大笑起來,我氣呼呼地說:"怎麼了,有什麼好笑的!"爸爸笑著說:"你滿臉都是雪,再加上凍的通紅的鼻子,好像一個大雪人."我連忙把臉上的雪弄掉去追爸爸......
還有一次,我不想老讓爸爸推著我玩,我也想推爸爸,但是爸爸坐上去以後我卻怎麼也推不動,最後我把全身的力氣都用上了,猛的一推,我一下子趴在了地上,爸爸呢?他沒有防備一下子也摔在了地上,我和爸爸都變成了大雪人,我們頓時異口同聲的大笑起來.
童年,童年時代過去了,而我們要記住這美好的童年,長大後再細細的品味童年時的快樂,真是別有滋味

童年趣事
每個人都有一個童年,而童年趣事也就像海邊那各色各樣的貝殼,在海水的陪伴下閃閃發光,散發著五顏六色的光彩,數都數不完.而如今我的手上還握著那一顆最閃光的貝殼,那也正是我最難忘的一件童年趣事.
記得小時侯,我家院子里種著一棵和我出生時一起種的桔樹,我經常拿小刀在樹幹上刻了個記號,天天去測量自己是否長高.看著一條條橫線,我真盼望快快長高.有一天,我忽然發現自己比那記號矮了。天啊!難道我倒著長了?我心裡害怕極了,連忙跑去問媽媽:"媽媽,為什麼別的小夥伴都長高了,我怎麼變矮了?"媽媽忙放下身邊的活,把我放在椅子上問:"為什麼這么說啊!"我忙跳下椅子,拉住媽媽的手,把她拉到院子里指著說:"我天天用小刀在樹上刻我的身高,可是我今天來刻卻在以前刻的橫線下面了."我邊說邊在樹上指出那兩條橫線.媽媽聽了我的話,又看了看樹,沉默了兩分鍾後就莫名其妙的大笑起來,笑得都直不起腰來,眼淚都出來,拍了拍傻獃獃看著她的我的頭說:"傻瓜,不是你矮了,是樹高了,以後可別做這種傻事嘍。」我恍然大悟,原來不是我矮了,而是樹高了.之後我又高高興興去找小雞玩耍,真不知道自己又會對小雞干出什麼傻事.......
哈哈!有趣吧!我的童年就是這樣,傻事趣事一籮筐.像給雪娃娃洗澡,剃眉毛……也正是那麼多趣事,傻事組成那七彩的童年,歡樂的童年,令人留戀的童年。雖然這段金色時光正慢慢離我遠去,我已不那麼傻,我相信童年趣事一定會成為我人生中最美的回憶.

童年的趣事

童年是人生最寶貴的一筆財富,童年的游戲更是難得的寶石,童年無論是貧窮的還是富有的,在日復一日的歲月里它都會成為生命中最誘人的磁場。

我的家在農村,童年的美好回憶都在70年代末。那個時候每家都有好幾個孩子,農村的生活很貧困,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實在沒有什麼可玩的東西,除了跳繩、踢毽、捉迷藏外,我最喜歡也最擅長的就是玩骨頭節,骨節分羊骨節和豬骨節,每副要四塊,那時可沒錢買,一切都得自力更生,可家家日子過得緊巴巴,一年到頭能殺一口豬就算不錯了,況且豬頭和豬蹄都要等到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吃,為了能湊一副骨節要等兩年,一般孩子可沒那份耐心。好在我還算聰明,尋找外援就成了惟一的捷徑,因為學習成績好頗有人氣,同桌的小男孩用兩塊豬骨節換取了一個學期的「抄作業權」,二年級那年我終於有了一副自己的「玩具」,心裡那個美喲。

一有空閑我就找小夥伴玩,由於我的靈氣加執著,不長時間便玩得爐火純青了,可我的手太小,豬骨節又大,總玩得不那麼便利,看到別人那小巧的羊骨節,我又有了份野心,由於那時是生產隊制,普通社員家裡是不具備對羊的生殺大權的……那年的中秋節隊里決定殺幾只羊分給社員,我迫不及待地去領羊肉,並私下做主用半斤羊肉換了四根羊後腿骨,為此挨了父親的一頓臭罵。盡管如此我還是滿懷感動,我還是暗暗地把快樂握在手裡「遞給」了我的童年。

童年讓山更青,水更藍,山上密匝匝的白樺林,山下炊煙裊裊的幾十戶人家,村頭的三間草房裡住著祖孫三代,兄妹六人,勤勞的父親,善良的母親,其中那個梳著兩條羊角辮的就是我……盡管世界很大很大,時光很快很快,在我心靈的一角始終有著不變的故鄉夢,童年的苦,童年的樂,童年的腳步,還有那紅日朝氣蓬勃露出的笑臉,還有那不為人知的童年的秘密在飛沙走石,成敗榮辱的人生里程中,童年的游戲是一道永駐心田的風景。

C. 《童年》的主要人物的經歷

阿廖沙(即童年高爾基)很小的時候,父親得病死了,母親帶著他回到外公外婆家。
阿廖沙母親的到來引起了大舅米哈伊爾與小舅雅科夫的爭斗,他們怕母親來討要嫁妝,鬧著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團。阿廖沙初步認識到外公家彌漫著的相互仇恨的氣氛。大舅捉弄老裁縫格里戈里,讓侄子把燒得滾燙的頂針放在格里戈裏手邊,不料卻被外公無意中戴上,外公把孫子抽了一頓。阿廖沙因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頓,打的過程中,所有的人都幸災樂禍,連母親也因害怕外公而不敢阻止他,只有外婆一人護著阿廖沙。打過阿廖沙後,外公來看他,給他講起自己年輕時候在伏爾加河畔當纖夫時的情景,阿廖沙覺得外公像一朵雲彩似的迅速地長大,由一個乾瘦的小老頭變成童話中的大力士。挨打之後,阿廖沙結識了小夥子茨岡,他成了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時,他總把胳膊伸出去幫他擋著。每逢禮拜六,他帶著阿廖沙做各種各樣的游戲。他擅長跳舞,幻想著有一副好嗓子。阿廖沙非常愛他,但他卻被兩個舅舅強迫著扛承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墳地,中間絆倒後,被十字架壓在下面,因失血過多死掉了。
茨岡死後,阿廖沙更加依戀外婆。睡覺前,給外婆開玩笑,外婆給他講上帝與小鬼的故事。外婆是阿廖沙最喜歡的人。
「外婆到來之前,我彷彿在昏睡,彷彿躲在黑暗中。她的出現喚醒了我,使我見到了光明,她把我周圍的一切聯結起來,把這一切編織成色彩繽紛的花邊圖案。她很快就成了我終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貼心的人。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貴的人,這是因為她對世界充滿了無私的愛。這種愛使我感到充實,使我在艱難的歲月里充滿了堅強的力量。」外婆知道的故事、詩歌、傳說、童話多得不計其數,阿廖沙聽的入了迷。一天晚上,家裡突然失了火,家裡人驚慌失措,外婆卻非常勇敢,用一隻空袋子蒙著頭,身上批著馬被,毫不畏懼地沖進火里,從裡面抱出一隻水桶大的盛滿硫酸鹽的瓶子,又鎮定地指揮別人滅火。大火後,又忍著巨痛去接生孩子。
一開春,舅舅們就分了家,外公為自己買了一所新房,阿廖沙仍跟著外公外婆住。這是一段節奏平緩的日子,阿廖沙接觸的人只有外公外婆。外婆向他講述自己的身世。外婆也是孤兒,母親一貧如洗,而且是個殘廢,為了生活,外婆跟隨母親四處流浪、乞討,後來靠外婆織花邊維持生活。外公也講起小時侯與法國兵相處的事情。這段時間外公開始教阿廖沙識字。外公老病復發,動手打了外婆,阿廖沙感到無法忍受。
寧靜的日子很快被打破,兩個舅舅為了分外公家產,聯合起來到外公外婆家鬧事,尤其是大舅米哈伊爾,喝醉酒就鬧事,整夜在房子周圍轉來轉去,帶來幫手把馬林果叢和酸栗樹統統拔掉,搗毀浴室,砸壞玻璃。一次拿粗大的木根砸門,外公集合了兩個房客及酒店老闆的妻子對付他。為幫兒子,外婆的胳膊被舅舅打斷,阿廖沙無比仇恨舅舅。
接下來又是一段單調的日子,外婆每天祈禱,外公也每天祈禱。阿廖沙認為外婆的上帝仁慈、有同情心,外公的上帝卻拒人於千里之外,讓人望而生畏。阿廖沙喜歡外婆的上帝,討厭外公的上帝,故意抓住外公祈禱時的失誤捉弄他。這時期阿廖沙經常同街上的孩子打架,因為這些孩子做出的惡作劇令他無法容忍。這時,為外公幹了一輩子活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因雙目失明被舅舅解僱,淪落為乞丐,阿廖沙為此感到難堪。
外公突然賣掉原有房子在別處買了房子。在這里阿廖沙結識了許多人。有外號為「好事兒」的房客,有偽裝成馬車夫搶劫教堂的的彼得伯伯,有奧甫相尼科家的三個孩子。阿廖沙與他們都建立了友誼,但同「好事兒」的關系最為密切。「好事兒」是一個整天忙著做實驗的葯劑師,對人生有透徹的感悟,經常指導阿廖沙觀察生活中的細枝末節,教給他人生的道理。「在我看來院子里平淡無奇沒什麽值得留心的東西。但經他輕輕一推,或者三言兩語指點一下,我所看到的一切就不同了,彷彿這些東西都具有獨特的意義,因而給我留下的印象也就特別深。」但「好事兒」終因不被周圍人理解而被外公趕走,阿廖沙非常生氣但毫無辦法。
百無聊賴之中,母親回來了。在幾個城市呆了很長時間又生了一個孩子後,走投無路的她又回到外公家。她開始教阿廖沙認字,讓他背許許多多的詩。外公強迫母親改嫁,母親拚命反抗,外公異常生氣,將氣憤轉嫁到外婆身上,毒打外婆,發針深深地插進外婆頭皮。阿廖沙為外婆報仇,將外公最喜歡的聖徒像剪碎。
阿廖沙被母親送進了學校,但不久因出水痘被迫休學在家。因發愁母親的婚事,外婆開始酗酒並向阿廖沙講述父親與母親的往事。不久,母親看上了一個學測量學的學生並堅持要嫁給他。阿廖沙不喜歡繼父與新的祖母,不想讓母親改嫁但毫無辦法。母親改嫁後,阿廖沙繼續與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他開始長大,擁有了自己的自信。阿廖沙又回到學校,但老師不喜歡他,只有主教賞識他。他因拿了一盧布買童話書被母親打了一頓。繼父對母親很不好,用腳踢她,阿廖沙與繼父拚命,又被送回外公家。
外公破產了,阿廖沙與外婆相依為命,通過三年級考試後他不再上學,開始自己養活自己。他結識了許多夥伴,他們互相幫助,一起撿破爛,扯木材。八月,母親去世了,外公說阿廖沙不是獎章,不能老掛在他的脖子上。於是,阿廖沙便走向人間,外出謀生去了。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寫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兩部《在人間》、《我的大學》主要敘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經歷

D. 童年成長的故事(作文)

成長中的一件事

快樂的事兒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多得數也數不清,有些已隨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模糊不清,但在我十歲時暑假裡發生的一件事,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在前年暑假,我回到了我的故鄉。有一次,我和外婆去超市買東西。超市裡的人真多啊,那些售貨員叔叔阿姨個個忙得滿頭大汗,但仍然不辭辛苦地認真工作著,這種精神多麼可貴呀。看他們這樣累,我忍不住對一位售貨員阿姨說:「讓我來幫幫你吧。」阿姨驚奇地張大嘴巴,說:「你……行嗎?」「讓我試試吧,慢慢學。」阿姨答應了,她先讓我在一旁看。只見她麻利地拿起讀碼器對准條形碼一照,價格馬上就出現在小屏幕上,全部照完之後,又在鍵盤上打了幾個字母,最後收一下錢,就大功告成了。哈哈……原來這么簡單,我忍不住躍躍欲試。哎呀,真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我笨手笨腳的,好不容易才把面前貨品的條形碼照完了,可鍵盤上的字母好像在跟我捉迷藏,半天打不出一個。阿姨「撲哧」一聲笑了,對我說:「這樣吧,我來打字,你來照條形碼。」我爽快地答應了。時間慢慢過去了,我越來越熟練,工作順利地進行著。我正暗自得意呢,困難就來了。一位顧客捧著一大堆的東西過來了,嘴裡還不停地說著:「快,快,我趕時間……」這下我慌了手腳,一下子亂了秩序,還有些條形碼像是故意跟我作對似的,怎麼也打不進去,真是越忙越亂,最後還是阿姨幫我搞定的呢。一晃,都下午五點了,我得回家了,臨走時,阿姨還送給我一盒巧克力,說這是我今天的工資。

我快樂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雖然汗流浹背,但心裡是比吃了蜜還甜,有說不出的高興。手上拿著的這盒巧克力,似如有千斤重,這可是我第一次靠勞動、辛辛苦苦掙來的啊。我拿了一塊放進嘴裡,覺得格外香甜。

E. 朝花夕拾中魯迅童年生活經歷

魯迅出生在一個大家族,是幸運的。祖父是京官,周家有四五十畝水田,生活闊綽與貧窮遠離。更重要的是,周家是個書香世家,全家上下彌漫著書香氣氛。魯迅家中有兩只大書箱,藏書很多,不光是經典國學,科舉專用書,連插畫小人書到名著小說等都包羅在內。

不但自己家裡有書,眾多親戚本家中,不少藏書也令酷愛閱讀的魯迅讀得如痴如醉。不單是那些枯燥難懂的正經書,更有許多使小孩子非常喜歡的好玩的書,幾乎什麼都有。他的家裡有錢、有地、有傭人,魯迅作為小少爺無需擔憂生計,大量豐富的藏書更是為他鋪好了人生之路。

童年的魯迅是自由快樂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五猖會》了。在百草園中,魯迅無憂慮,每天以鳥獸為友,花草為伴,激發了他對大自然的那份濃厚的熱愛;在迎賽神會上,鄉村特有的新鮮有趣的繁盛活動,又讓魯迅了解了許多社會知識﹙雖然是迷信活動﹚;

在與長工家的孩子們玩耍的過程中,魯迅又學到了一些生產知識,逐漸了解了農民勤勞、質朴的性格,同時也看到舊社會階級壓迫、剝削的事實,這些對魯迅成長中的思想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魯迅知道了生活在最底層農民的艱辛及愚昧思想的根源。

然而,在封建家庭里生活的魯迅又是可憐的。「學而優則仕」,「萬物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是封建家庭教育的准則。當他進入三味書屋讀書時,枯燥乏味的學習方式,嚴肅刻板的私塾先生,呆板單調的教育形式,嚴重束縛了小孩子的身心發展。

回到家中,魯迅的父親雖不是封建頑固派,卻認為讀書——科舉——做官才是人生唯一正確的道路,強制孩子讀死書,死讀書。魯迅七歲起,就開始讀《鑒略》,常年被關在「牢籠」似的家裡,強記、死背,「那一字也不懂」的古文,過著一種幾乎與外界隔離的「牢籠」生活。

父親雖然愛他,但完全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甚至抑制孩子愛玩的天性。即使在過年神賽會臨行前,也不忘讓魯迅背上二三十行的《鑒略》,以至父親下令強迫背書如夢魘一般令魯迅討厭。

童年生活對一個人的一生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復雜的家庭,多變的命運,才形成了魯迅堅毅果敢性格,塑造了他深刻的思想。我雖然羨慕他擁有百草園那方樂土,羨慕他出生在擁有藏書豐富的書香世家,但更慶幸自己生活在平等、和諧、自由的社會中,享受著科學、多元、幸福的教育生活。

(5)童年成長故事800擴展閱讀:

《朝花夕拾》里作者魯迅用夾敘夾議的方法,以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線索,真實生動地敘寫了自己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的一組生活經歷,抒發了對往昔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對舊勢力、舊文化進行了嘲諷和抨擊。

創作背景:

1925年,魯迅在北京擔任大學講師期間,因支持學生運動而受到當時所謂「正人君子」的流言攻擊和排擠。1926年,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製造「三·一八」慘案。

作者魯迅寫下《紀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熱情支持學生的正義斗爭,控訴北洋軍閥政府的殘暴,結果遭到當局的通緝而不得不遠走廈門避難。《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雖然都是在追憶往事,但也是「借題發揮」,影射、譏諷當時的社會現實。

寫作時間

《朝花夕拾》作於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前5篇寫於北京,後5篇寫於廈門,曾先後發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總題為《舊事重提》。1927年5月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並作了《小引》,7月又寫了《後記》,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印行。

F. 高爾基《童年》阿廖沙的成長過程中經歷了哪些苦難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斗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里,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丑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溫暖,在學校也受歧視和刁難。為了糊口阿廖沙放學後同鄰居的孩子們合夥揀破爛賣。同時,也感受到了友誼和同情。但這也招致學校的非難。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就永遠地離開了學校課堂。

G. 一個人的童年成長經歷是不是影響一生

有人來是說:「如果你想毀自掉一個人,那麼就毀掉他的童年。」
看了很多書 也看過很多真實的事件
我發現 童年對於一個人真的很重要
它幾乎可以決定你以後的生活
因為如此
我希望每個家長在自己的孩子幼年的時候
一定要好好保護他
保護他的童年
就是給他最美好的禮物

H. 我的童年成長故事 圍繞一件事

單位:大余縣東門幼兒園 作者:鄭求玉 讓孩子主動學習並不是空話,是需要一個過程,孩子不可能主動建立系統興趣,需要我們通過親子教育培訓、嬰幼兒早期教育、幼兒教育、幼兒學前教育、少兒早期教育等等來引導孩子,需要讓他自己感受成功,感受快樂,感覺到做這個事非常快樂,這樣孩子就會慢慢的體驗更多的事情。如果每一件事都是拒絕的,強迫的,一方面拒絕他做,一方面強制他做,他就放棄,退縮。就不可能發展的更好 如今對現代的孩子們來說,上興趣班,孩子累,父母更累,一個孩子上幾個班父母都要護送,有時上午在城東,下午在城西,為了孩子從小就能學到更多本領,再累也得挺住。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正常心態,這是無可厚非的。問題在於有的父母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強加給於孩子,不針對孩子的特點,不徵求孩子的意願,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特長教育興趣班,提高班剝得了孩子玩的時間,湮沒了孩子的個性 義大利著名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麗亞?蒙台梭利認為,孩子是最需要大自然的,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課堂,可以啟發孩子的好奇心,促使孩子的探索精神,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有極大的好處。尤其是城市的孩子更需要接近大自然。幼兒成才是多方面的,父母應根據幼兒的特點,重點培養幼兒的性格及創新精神 幼兒教育是全面的,不宜進行專項訓練,更不應該強迫幼兒進行各種學習,以免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但一些興趣是從小培養出來的,如果能正確引導,要寬松、愉快的環境下培養孩子的興趣,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好處的 年輕的父母們,與其煞費苦心地教孩子學這學那,不如激發孩子的內心需要,給予他們獨立學習和獲得經驗的機會。當父母希望孩子學些什麼時,就應該有意識有目的地給他們刺激,激發強烈的興趣,使學習成為孩子一種自覺自願的事,我覺得這一點才能教育培訓中心就做的很好。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很值得我們這些有孩子的家長學習! 當然孩子是一天天長大,慢慢度過童年的,,這個年齡段本該屬於孩子的快樂卻被剝奪了,他們就這樣被父母拖著,過早結束了無憂無慮的童年當這些孩子長大成人以後回想過去他能記得什麼呢?是做不對的數學題?是彈不完的練習曲?還是父母總板著臉說你怎麼這么笨?不,童年的回憶不應該是這樣的。孩子有權利慢慢地度過自己快樂的童年,讓人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玩,當然是玩。愛玩是大自然賦予孩子的天性,孩子就是要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有些家長把玩當成敵人一樣對待,總是抱怨說這孩子怎麼成天只知道玩,什麼也不學。在將來肯定是要伴隨孩子一生的事,又何必非得要抓緊他們生命中最初的這一段時間呢?再說,所謂的學習並不只有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那一種形式 我曾經教過一個小女孩,她的媽媽是這樣安排她的學習的:星期一、五學舞蹈;星期三學畫畫;二、四、六學鋼琴。那是一個非常聰明可愛的小女孩,可是她總是看起來很累,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耐心,因為她沒有時間專心做一件事情。對我們說:我好忙哦!一個五歲的孩子說她好忙哦,真是讓我覺得痛心,為什麼小小年紀就要活得這么累呢?這樣的學習真的會有什麼效果嗎? 好多年過去了,我還是常常想起她,她現在舞跳得很優美嗎?她的鋼琴考幾級了呢?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肯定她一定常常覺得不快樂,因為學習對她來說實在太苦了,而且並非出於她的意願 一、用良好的家庭氛圍涵養孩子成長 成功的人士多是出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但是問題的孩子一定有一個問題的家庭。在父母爭吵中成長的孩子,往往會很挑剔、孤僻和自卑,在民主和表揚中長大的孩子,就會自信、平和,容易和周圍的人相處。孩子就是一棵禾苗,寬松、民主,自由的家庭環境就是禾苗的土壤,家長的要做的是讓土壤更加肥沃,清除不利於禾苗生長的雜草 作為家長要善於發現和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鼓勵孩子養成良好的決策力,即使學習古箏、舞蹈,我們都讓她自己選擇,無論做作業還是練習古箏,都是讓她獨自完成,家長很少陪同。積極鼓勵她養成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的能力,鼓勵她給爸媽爭辯,倡導她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不去盲從,更不允許人雲亦雲 民主不放任自流,賞識不是不要批評。從小教育孩子要有規則意識,要讓她懂得犯規是容易出錯的,出錯要承擔後果的。在家要尊重爺爺奶奶,孝順父母,看電視,上網玩游戲要節制有度,路上行走紅燈停、綠燈行,上課要認真聽講,主動思考,作業要獨立完成。同時,要引導孩子正確地看待成功與失敗,不能只享受表揚,不接受批評。要讓她明白沒有一帆風順的成功,對待困難要智慧地解決,遇到挫折要勇敢地面對,堅強地克服,要學會及時調整心態,懂得挫折是成功對自己的考驗。二、用好的讀書習慣滋潤孩子成長 書是人的精神麵包,讀書不僅明智,更會讓孩子知善、知美,知樂。讓各種書籍圍繞著孩子,讓知識相伴兒童成長。《百家姓》能增加孩子的見識,《弟子規》能使孩子知書達理,勵志類的書能引導孩子上進,童話故事可以在幼小的心靈中種下真、善美的種子。有步驟分階段地讓孩子多看中外名著,既能拓寬孩子的視野,又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增強孩子的理解力、記憶力和學習力,更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增加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書不僅要讀,更要講。要引導和培養孩子講述書的內容,講述對書的理解和思考,培養她學會深度讀書。復述書的內容,可以鍛煉孩子的語言表述能力,增強對知識的理解,還有利於養成集中精力學習的習慣。孩子在讀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在與家長討論中得到解決後,會增加對知識的感悟,也能逐漸形成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的能力 我們經常引導孩子用所學的書本知識去思考很分析一些現實的案例和社會現象,做到學以致用,提高孩子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就會真正認識到讀書的作用,就會更加喜歡讀書,養成讀書的習慣 樹苗成為參天大樹,既要經過要風吹雨打,又要有足夠的成長空間,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創設孩子健康成長的有利環境,促進孩子健康快樂自由地成長,

I. 誰知道周傑倫的童年成長,奮斗經歷

姓名:來 周傑倫
NAME: JAY CHOU
生日:源 79年1月18日
學歷: 淡江中學音樂科
血型: O型
星座: 山羊座
身高: 173公分
體重: 60 公斤
專長: 寫歌、作詞、打球
專精樂器: 鋼琴、大提琴
吉他、爵士鼓
運動: 籃球
口頭禪: 屌不屌
最大優點: 詞曲創作力強
最大缺點: 害羞、心軟
最大心願: 走遍世界每一個角落
最愛物品: 鴨舌帽、各類樂器

經歷:
淡江中學合唱團鋼琴伴奏
公視百里香煎魚(單元劇)
街頭音樂表演家(角色)
TVBS-G超級新人王年度冠軍
2000年11月發行第一張同名專輯
2001年金曲獎奪得「最佳專輯獎」
2001年9月18日發行第二張專輯《范特西》
2001年11月3日在台灣桃園巨蛋體育館舉行
首次演唱會《現在的周傑倫Fantasy演唱會》 成為有史以來第三個賣了第一張專輯就在香
港紅堪體育館開演唱會的藝人
廣告 純契茶
Panasonic手提電話系列代言人

J. 童年成長的故事(作文)要有人生道理

成長中的一件事
快樂的事兒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多得數也數不清,有些已隨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模糊不清,但在我十歲時暑假裡發生的一件事,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在前年暑假,我回到了我的故鄉.有一次,我和外婆去超市買東西.超市裡的人真多啊,那些售貨員叔叔阿姨個個忙得滿頭大汗,但仍然不辭辛苦地認真工作著,這種精神多麼可貴呀.看他們這樣累,我忍不住對一位售貨員阿姨說:「讓我來幫幫你吧.」阿姨驚奇地張大嘴巴,說:「你……行嗎?」「讓我試試吧,慢慢學.」阿姨答應了,她先讓我在一旁看.只見她麻利地拿起讀碼器對准條形碼一照,價格馬上就出現在小屏幕上,全部照完之後,又在鍵盤上打了幾個字母,最後收一下錢,就大功告成了.哈哈……原來這么簡單,我忍不住躍躍欲試.哎呀,真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我笨手笨腳的,好不容易才把面前貨品的條形碼照完了,可鍵盤上的字母好像在跟我捉迷藏,半天打不出一個.阿姨「撲哧」一聲笑了,對我說:「這樣吧,我來打字,你來照條形碼.」我爽快地答應了.時間慢慢過去了,我越來越熟練,我正暗自得意呢,困難就來了.一位顧客捧著一大堆的東西過來了,嘴裡還不停地說著:「快,快,我趕時間……」這下我慌了手腳,一下子亂了秩序,還有些條形碼像是故意跟我作對似的,怎麼也打不進去,真是越忙越亂,最後還是阿姨幫我搞定的呢.一晃,都下午五點了,我得回家了,臨走時,阿姨還送給我一盒巧克力,說這是我今天的工資.
我快樂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雖然汗流浹背,但心裡是比吃了蜜還甜,有說不出的高興.手上拿著的這盒巧克力,似如有千斤重,這可是我第一次靠勞動、辛辛苦苦掙來的啊.我拿了一塊放進嘴裡,覺得格外香甜.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