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的那些故事的作文500字
『壹』 關於錢學森的故事作文600字
錢學森是我國的「導彈之父」,他在1935年赴美留學,拜馮。卡門教授為師,成為馮。卡門教授的得意助手,也是他的得意門徒。錢學森那是有著優厚的待遇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可那時,錢學森還是沒有忘記自己親愛的祖國。他對每一個誇獎他的人都會說:「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後能為人民多做點事。」在祖國剛從黑暗中走出來時,錢學森的回國之心就越發強烈起來,他把這件是告訴了和他一起的中國留學生,可他們讓錢學森現在不要回去。對他說:「現在祖國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現在回去搞科學研究,只怕有困難。」可錢學森沒有把這事當回事。
在錢學森打算離開洛杉磯的前兩天,美國的移民處給錢學森一封信——不準回國!移民局威脅道,如果私自離境,抓住了就要罰款,甚至要坐牢!過幾天被抓進了美國移民及歸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參加過主張以武力推翻美國政府的政黨」。 在看守所,錢學森像罪犯似的,被監禁著。錢學森曾回憶道:「我被拘禁的15天內,體重就下降了30磅。在拘留所里,每天晚上,特務要隔一小時就進來把你喊醒一次,使你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於極度緊張的狀態。而且還失語了。有許多人都想救出他。
我國毛澤東主席親自把美國的兩位俘虜給放回美國,經過一系列的努力後。錢學森終於在1955年10月18日,錢學森一家人終於回到闊別20年的祖國。 錢學森回國後為我國做出了許多貢獻。
『貳』 求一篇《錢學森傳》的作文,500字
錢學森是我國傑出科學人物,兩彈一星元勛,2009 年 10 月 31 日逝世於北 京,享年 98 歲。對於這樣一位偉大的人,我們對他該懷有多大的敬意呢! 他說: 「我一定要讓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原子彈和導彈,哪怕它的存在帶來質 疑和爭論! 」 他說: 「不就是天上掉下來個東二么, 今天掉下來, 明天我們把它給射上去! 」 他說: 「回到我的祖國,我做什麼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種蘋果。 」 他說: 「不要服我,要服科學! 」 他就是一個人抵五個師的男人! 也許到了這個年代我們對於錢學森這位為新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的大師並不熟悉。就在上周四,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錢學森》這部影片,期間充 滿了各種感動,各種鼓舞,心情澎湃。同時也讓我們對錢學森肅然起敬。 《錢學森》這部電影演繹了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傳奇的一生,在上世紀四十 年代,加州理工學院出身的教授錢學森,在美國擁有優越的研究環境和資源,但 他卻心繫祖國,歸心似箭,一心想利用自己的畢生所學,為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 做出貢獻。而意識到錢學森的巨大價值的美方又對其歸國設置了重重障礙,甚至 以間諜罪逮捕錢學森。最終,回國願望強烈的錢學森幾經輾轉回到了當時一窮二 白的中國。 面對新中國技術、人才、工業等各方面的空白,錢學森帶領科研人員從仿製 入手,根據現有技術和條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國導彈的基礎。 1964 年,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接著,他帶領科研人員克服了天氣地理 等困難,完成兩彈對接,並且在羅布泊靶場成功試射新中國第一枚核導彈! 看完影片,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在觀影的過程中,一些情節的設計讓人看 了不僅渾身振奮,而且還有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比如錢學森被指控是共產黨,被關進監獄,蔣英去探監那一段,看守的人說 你們只有五分鍾的時間,蔣英見到丈夫之後一直問「你還好嗎?」 「他們打你了 嗎?」錢學森卻一句話都沒說。旁邊的人說「請講英語! 」而蔣英回應的卻很犀 利, 「難道你沒看出來嗎我們都是中國人! 」就像外國人問我們一句: 「Where are you from?」我們能昂首挺胸,理直氣壯地提高聲音的分貝,告訴他們: 「I』m Chinese,I』m from th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就像錢學森要離開的時候,杜布里奇校長很不解地問他: 「你回去能做什麼 呢?」錢學森回答: 「回到我的祖國,我總是能做些什麼,也許,我還可以種蘋 果。 」 就像登機的時候,一個中國的記者問錢學森: 「你為什麼不回台灣而選擇去 大陸呢?」錢學森不回答,中國記者追問,錢學森說: 「中國人對中國人提問要 用中文而不是英語,我不想回答你的問題。 」 新中國建立之初,各方面都很落後,依然隨時面臨被外國侵略的危險。為了 我國的國防力量的提升,也為了爭氣,證明中國人不必外國人差,錢學森出國時 的志向是:把最先進的外國東西給學會,然後帶入中國,為國建設作出貢獻。這 種高尚的情懷,是作為一中學子的我們所應該學習的,我想起了周恩來總理說過 的一句話: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我覺得讀書人是應該有這樣的一種氣魄和理 想的吧。如果說這次觀影使我學到了什麼的話,就是這個,志向,進取,鑽研, 拼搏,奉獻!為了祖國! 一個人為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傾盡畢生心血, 最後做成了, 這個人叫錢學森。
《錢學森》觀後感
今天是錢學森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日子,為了緬懷這位偉大的愛國科學家,今晚我們錢學森實驗班全體同學觀看了關於錢學森生平介紹的記錄片《錢學森》,在此我們進一步了解到了錢學森的愛國精神,自強不息的精神,科研精神和創新精神.
出生在動盪不安的年代,眼看著自己的國土戰火紛飛,任人踐踏,錢學森看到了中國科學技術遠遠落後於外來侵略國家,於是他毅然決定出國留學學習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報效我們的祖國.身處異鄉的錢學森深刻體會到沒有受到尊重的滋味,活在屈辱中是痛苦的.他化悲憤為力量,努力學習.當錢學森在美國工作步入正軌的時候,新中國的成立使他盼望回國的心激動不已,他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歷盡千辛萬苦回到祖國的懷抱,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中,把畢生所學貢獻給祖國."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這是錢學森說的話.
今天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出身在和平年代,我們都過著有尊嚴的生活,看到的是一個蒸蒸日上逐步發展壯大的新中國.我們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我們沒有經歷過苦難.相比錢學森,他身處那樣惡劣的壞境也依然堅持奮斗,自強不息,我們以他為榮,以他為榜樣,學習他的拼搏精神和愛國精神.
我們是幸運的,但我們是經歷失敗的,我們在高考中摔了一個大跟頭,目前也落後於別人一大步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站不起來.我們依然還有攀登高峰的夢想.大學並不是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天堂,來到這里,我們仍需努力,任何時刻我們都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我始終相信人生是一個不斷進取的過程,一旦懈怠,中將瓦解.這也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錢學森是中國科學領域的奇葩,我們也不敢隨便誇下海口要做他那樣的科學家甚至超過他,但是我們應該學習他的精神,努力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社會之才.我們想做到的很簡單:讓今天的自己勝過昨天的自己.
我們班全體同學開始建立了一個良好的學習開端,我相信我們可以一直保持這種學習的積極性,充實我們未來的這幾年的大學生活.我時刻銘記這樣一句話:大學很好玩,學習靠自覺,我們是有責任的到這里學習來的.這是我在高考失利後放棄讀書後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對自己說的,我必須對得起我的父母和一直支持我讀書的親人朋友,今天我站在錢學森班,我也要對得起這所學校和"錢學森"這三個字,我也會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
錢學森把建設祖國作為他的責任,而我也有自己的責任,對他人負責更要對自己負責,未來只能由自己來創造,機會只能由自己來把握,我努力我無悔!
電影《錢學森》觀後感 在看這場電影之前,對於錢學森的了解似乎只停留在「兩彈一星」 的豐功偉績上,而在看這場電影的過程中,我並沒有意識到是一個演 員在演一步電影,而是在看一個叫錢學森的人如何渡過他光輝而又艱 難的一生的,他根本不需要任何的劇本,他也正是他自己人生戲的導 演,在這場電影結束後,我才終於明白了什麼是人生的意義,什麼才 是真正的人生價值。 錢學森——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享譽海 內外的傑出科學家,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 「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 「 之父」火箭之王」……所有的榮譽集於一身, 「 卻又被他「無情」的拋之腦後, 加州理工大學的終身教授不當,美國優越的生活不過,卻偏偏「固執」 到回到中國過清貧的生活,當時的中國與美國比起來,就像現在在城 市打工的農民工與居住豪華別墅的商人富豪,只為了去實現自己的理 想,去完成自己的抱負,向中國實踐自己的愛國之心。 當看到第一顆原子彈的時候,他那孩子般純真的笑打動了我,原 來發自內心的笑容是那麼的美,也許在錢學森身上用「美」並不貼切, 但是我真得不知用什麼詞語來展現它。幕的開始與後面的接應的那一 畫面,也同樣是衛星的發射成功,也同樣是震撼人心的時刻,在所有 人為之狂歡的時刻,卻惟獨他一人現出深邃的眼眸,那眼神似乎穿過 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他到底在想些什麼呢?是因 為成功對於他來說已經不足為奇了嗎?是因為這種場面使他麻木了 嗎?……這在電影中似乎沒有講到,我想他是在為我們中國擔憂,為 後人擔憂吧。 生活在美國的幾十年,他始終有一個目標,就是學習最先進的知 識,將之用諸於中國,使中國變得像美國一樣強大,他刻苦鑽研,一 步步的緊追知識的步伐,卻時時刻刻的關注著中國的發展狀況,當學 有所成的時候, 回國之心慢慢的侵襲著他, 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聲稱: , 「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抵得上五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 美國,也不能讓他回國。 就這樣被莫名的罪名加以軟禁,失去自由, 」 最後在周恩來總理多次的努力下,才使其終於返國。對於這種來之不 易的機會,錢學森更加珍惜,回國後,教授航天知識,在這一部分, 電影中有所體現,震動了我,因為那一刻讓他回想起了在美國授課的 情形,與此刻是截然不同的,從而引發了他對中國教育的思考。 看了這部電影之後,結合做為一名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我有以下 的幾個方面的感悟。 當今的中國是一個正在蘇醒的雄獅,由於中國的人口基數大,盡 管 GDP 的增長速度很快,僅次於美國,但是我們的人均值還是很低 的,對於經濟的發展我們並不一定要去追求有多麼的快,雖然經濟是 我們生存的一個基礎一個前提,但是我們應該追求有質量的提高,如 果第一個人都懷著像錢學森同志一樣的愛國之心去面對每一件事情, 我們和諧社會的步伐將會邁得更快,更穩,更好。 現在雜志,包括新聞媒體都在關注一個話題,中國有那麼多的人 品,為什麼沒有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就連比我們落後的國家也都有 這樣的殊榮,為什麼中國人總是與他擦肩而過呢?很多人也都是將矛 頭直指中國的教育體制,因此我們如今的教育體制有了素質教育,這 的確是我們的教育問題,有的媒體報道說:有些美國人稱清華北大是 美國的後備學校,大家也都知道清華北大是國際名校,也是中國最具 有權威的學府,而多數學有所成的學生,公費出國留學,但卻只有少 數回國,何況我們現在不管是在經濟方面還是政治方面,我們都在沿 著一個健康的方向發展,與錢學森當時生活的時代相比,已經是上等 了,可是有多少人能體現出他們的愛國之心呢,如果每個出國留學的 學生都能像錢學森那樣去想,那樣去做的話,如今的中國是不是比現 在更好呢? 中國教育制度的弊端不可能一下子解決,是一個漫長過程,一個 探索的過程,我們所有中國人所需要做的就是奉獻自己的愛國之心, 多為我們的子孫後代著想。 雖然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做到像錢學森一樣, 但是我們要盡自己的努力去為我們的國家做些事情,讓我們的國家真 正的強大起來,讓自已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叄』 我崇拜的人是錢學森的作文500字
我崇拜錢學森「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他,就是我最崇拜的科學家——錢學森爺爺。我崇拜錢學森爺爺,崇拜他心繫祖國的精神。錢學森先生於1935年赴美留學,經過數年的不懈努力,他成為當時世界上一流的火箭專家。在海外生活時,錢學森先生就立下銘誓:「中國才是我永遠的家」。聞知新中國的誕生,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他毅然選擇回歸當時幾乎一窮二白的祖國,希望為自己的國家貢獻力量。從此,他百折不撓,走過了將自己奉獻給祖國,奉獻給科學事業的一生。我崇拜錢學森爺爺,崇拜他的嚴謹治學、成就傑出。「我到美國去,心裡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要把科學技術學到手,而且要證明我們中國人可以賽過美國人,達到科學技術的高峰。」錢學森說。果不其然。錢學森憑借「時速為一萬公里的火箭已成為可能」的驚人火箭理論譽滿全球,被美國人稱為「幾個師也不換」的著名科學家。我崇拜錢學森爺爺,崇拜他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回國之後,他負責祖國的運載火箭與導彈事業。他的豐功偉績使他獲得了「中國導彈之父」、「中國火箭之父」、「導彈之王」的稱號。他使我國的航天科技成為了世界上領先的國家。因為他成就斐然、貢獻卓越,也因為他的博大胸襟和愛國情愫,他成為了我學習的榜樣。我也要向錢學森爺爺那樣,努力學習、熱愛祖國,為祖國做貢獻。我崇拜您,錢學森爺爺!桂林市奎光學校,146班
『肆』 錢學森的故事
錢學森的愛情故事:
錢學森雖然在事業上順風順水,但是雖然錢學森事業有成,但是在自己的終身大事上卻遲遲沒有動靜,家裡人也是很為他著急,錢學森的家人為了此事還把錢學森的妹妹搬了出來。
這位妹妹,其實他並不是錢學森的親妹妹,而是錢學森的乾妹妹,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這位妹妹也是非常的漂亮,很是受到錢學森的喜歡,當時錢學森的家人把乾妹妹叫來是勸錢學森去相親的,但是誰知道當時的錢學森是多麼的直接了當,對她說:我看上你了,你願意嫁給我嗎?
他的乾妹妹名字叫蔣英,兩家父母是世交,感情非常的好,而且這位乾妹妹的家境十分的殷實,其實在蔣英的身上還是有故事的女人,由於錢學森的父母非常想要個女兒,但是天天不遂人願,最終自己只能去和蔣家人商量把蔣英送給自己,起初將家人是同意的,蔣英來到錢家之後,錢家人是百般疼愛,視如己出,但是後來蔣家人還是捨不得有把閨女要了回去,但是蔣英在錢家的時候那事收到了哥哥們的百般疼愛。
其實錢學森在發現自己喜歡上蔣英的時候是在蔣英重新回到蔣家之後,兄妹二人以兄妹相稱,但是他們並沒有血緣關系。在眾多的相親對象中,錢學森也都一一拒絕了,因為在錢學森的心裡一直都有蔣英的位置。也許在錢學森的心裡,一直都想著蔣英,正因為他感覺自己不能再等了,所以選擇和蔣英表白。
當錢學森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兒子有這樣的舉動之後,實在是很高興,本來錢家就把蔣英當做自己的女兒是一樣的,在恰好在蔣英的心裡也是對錢學森有好感的,當錢學森表白之後,兩個人正式確立了戀愛關系,從而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就這樣兩個人從兄妹變成了一堆恩愛的夫妻。
『伍』 錢學森的故事(500字左右)
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畢業後報考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錄取後在杭州筧橋飛機場實習。1935年至1939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學習,獲碩士學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與數學系學習,獲博士學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研究員。1943年至194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間:1940年至1945年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員)。1945年至1946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氣動力學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國。1955年至1964年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970年至1982年任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還歷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中國宇航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名譽會長,中科院主席團執行主任、數學物理學部委員。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委會主席。1991年5月在中國科協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科協名譽主席。1992年4月被聘為中科院學部主席團名譽主席。1994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學習研究期間,與他人合作完成的《遠程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導彈和探空火箭的理論基礎;與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動理論,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並被任命為委員。1956年,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式控制制論和系統學等。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韋爾獎章」、「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獎和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稱號。1991年10月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1995年1月獲「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2006年10月獲「中國航天事業50年最高榮譽獎」 。
『陸』 錢學森的小故事
『柒』 錢學森真偉大作文500字
錢學森真偉大
錢學森是我國的「導彈之父」,他在1935年赴美留學,拜馮。卡門教授為師,成為馮。卡門教授的得意助手,也是他的得意門徒。錢學森那是有著優厚的待遇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可那時,錢學森還是沒有忘記自己親愛的祖國。他對每一個誇獎他的人都會說:「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後能為人民多做點事。」在祖國剛從黑暗中走出來時,錢學森的回國之心就越發強烈起來,他把這件是告訴了和他一起的中國留學生,可他們讓錢學森現在不要回去。對他說:「現在祖國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現在回去搞科學研究,只怕有困難。」可錢學森沒有把這事當回事。
在錢學森打算離開洛杉磯的前兩天,美國的移民處給錢學森一封信——不準回國!移民局威脅道,如果私自離境,抓住了就要罰款,甚至要坐牢!過幾天被抓進了美國移民及歸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參加過主張以武力推翻美國政府的政黨」。
在看守所,錢學森像罪犯似的,被監禁著。錢學森曾回憶道:「我被拘禁的15天內,體重就下降了30磅。在拘留所里,每天晚上,特務要隔一小時就進來把你喊醒一次,使你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於極度緊張的狀態。而且還失語了。有許多人都想救出他。
我國毛澤東主席親自把美國的兩位俘虜給放回美國,經過一系列的努力後。錢學森終於在1955年10月18日,錢學森一家人終於回到闊別20年的祖國。
錢學森回國後為我國做出了許多貢獻。
『捌』 錢學森的歷史事件作文500字
錢學森的歷史事件
錢學森認為,飛機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導彈確實是一種新的有巨大威脅力的武器,其作用在二次大戰末期已現端倪,希特勒德國就使用了V-1、V-2導彈。
與飛機相比,導彈的優點是它的速度快,在戰爭中無論是從攻擊或防禦的角度看,都是一個重要的戰術技術性能。另一方面他又從技術上指出,攻克火箭導彈技術並不見得比飛機更難,因為導彈是無人駕駛的一次性武器,而飛機則有人駕駛,且要求多次使用,這在發動機、結構、材料和飛行安全等問題上都有許多特殊的要求。
他給大家介紹說,發展導彈在技術上也會遇到許多難關,比如制導問題。這也是當時大家不知道導彈為什麼會自動飛向目標的一個神密問題。針對這一情況,錢學森給大家講解了許多制導的原理,其中包括洲際導彈的制導原理。他對制導技術進行了剖析,並由此得出結論說,這個問題在短期內易於突破。錢學森還專門指出,他這么說並不是否定飛機的重要性。
事實上,這兩種武器在戰爭中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所以導彈作為一種現代的武器,應及早引起人們的重視,並列入重點項目予以突破。錢學森的這一具有真知灼見的分析,自然為很多人所接受,並統一了大家對導彈問題的認識。在軍隊方面,錢學森親自給我軍高級將領作報告,講解火箭導彈知識,分析導彈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
他的講課深入淺出,形象生動,使許多科學知識不多的老將軍都聽得津津有味,並對這一尖端武器產生了莫大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