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心理小故事作文開頭

心理小故事作文開頭

發布時間: 2020-12-12 19:58:12

㈠ 有關哲理小故事作文的開頭

生活就在此時此刻,就在當下
「生活在別處」是一種虛妄的追尋。「別處」的生活永遠值得我們去追尋,然而,它卻是不真實的。「別處」僅僅是用來調劑「此處」的,真正的生活不在「別處」,而在「此處」。生活就在此處,就在眼前,就在此刻,就在我們手裡。慢慢走,欣賞一路的風景,不為別的,只為「生活在此處」。當你有選擇的時候,不是選擇正確的,而是選擇不讓你後悔的。昨天已經成為歷史,翻過了就無須再遺憾;明天尚未到來,盡管它充滿著無限的可能,畢竟還是個未知數。過去如何痛苦,未來如何美妙,都不是最重要的。珍惜屬於你的每一個今天,用心地過好每時每刻,因為生活在此處,在此刻,在當下。
19世紀,法國天才詩人蘭波創造了「生活在別處」這句話;20世紀,捷克小說家米蘭·昆德拉把這句話弄得世人皆知了。
「生活在別處」是一種虛妄的追尋。「別處」的生活永遠值得我們去追尋,然而,它卻是不真實的。每個人都嚮往著「別處」的生活,其實,「別處」僅僅是用來調劑「此處」的,真正的生活不在「別處」,而在「此處」。
有位帝王窮盡畢生精力,終於稱霸世界,但他也老邁於病床了。兩個孫子在床前嬉戲,其中一個問:「爺爺,您現在最想做什麼?」
帝王望著窗外一望無際的疆土,悠悠地說:「讓我帶你們倆在夕陽西下的海邊,散步五分鍾,這輩子我就滿足了。」
帝王在人生遲暮時終於明白了「生活在此處」,遺憾的是,他明白得太晚了。誰能在當下的生活中滿足,並享受其豐盈的蘊意,誰就是有福之人。無論「生活」在什麼地方,追尋和安享都只是一種方式,最重要的是生活本身。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自己的「此處」便是他人的「別處」,是他人憧憬和嚮往的地方;在他人眼裡,你的「此處」很美,但你卻渾然不覺,或根本不懂得去珍惜。
這是因為我們總習慣以自己的想像去描述別人的生活,但當「別處」成為「此處」時,漸漸就會失去當初的感覺,繼而厭倦,又想尋找新的「別處」,永無止境,永不滿足。其實,生活就在此處,就在眼前,就在此刻,就在我們手裡。慢慢走,欣賞一路的風景,不為別的,只為「生活在此處」。
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開得更加燦爛。人生是一個過程,而絕不只是一個結局。如果真的讓你一下子就得到你想要的那個結局,而讓整個過程不復存在,你會願意嗎?
我們總是夢想著過自己理想中的生活,這本身也許並沒有錯,但如果過於執著於未來,而為現實苦惱,那就違背了自己的生活,我們的一生就註定只能在埋怨、牢騷和不如意中度過。
明天將要發生的一切,我們誰也無法改變,所謂遠慮大多數時候是在杞人憂天,於事無補。你現在就生活在此處,而不是遙遠的「別處」;你就生活在此時此刻,而不是未來的任何一個時刻。
印度有位著名的哲學家,迷倒了不少女人。一天,一位年輕的女子敲門說:「讓我做你的妻子吧!錯過我,你就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
雖然哲學家很喜歡她,但他仍回答道:「讓我考慮考慮!」哲學家用他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處與壞處分別羅列出來,才發現好壞均等,真不知該如何抉擇。他陷入了長期的苦惱中。最後,他終於得出一個結論:人在面臨抉擇而無法取捨時,應選擇尚未經驗過的那一個。

㈡ 小故事,小智慧作文開頭

一滴小小的雨滴告訴過我們,它可以滴穿石板!一個個小小的故事也時常預示著我們,它可以牽動人的思維。
一段簡短的文字,一個朴實的結尾,它讓我學到的,卻有很多很多……

㈢ 小學生心理故事作文400字以上

「我來自偶然,像一粒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人世間坎坷辛苦」……
盡管這首歌我己經聽過了很多次,可是,再次響起的時候,我的心還是為之顫動,《智慧背囊》中的一個故事再一次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故事裡一個聾啞的女孩與媽媽相依為命,小女孩每天都盼著媽媽回家,因為媽媽每次回家,都給她買一塊好吃的年糕。但是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很晚了,媽媽也沒回來,她出去尋找媽媽,結果在路上發現了媽媽的屍體,但是她的手裡還攥著一塊年糕,眼睛睜得很大。小女孩想:媽媽是不放心她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上,所以眼睛沒有閉上。於是她擦乾眼淚,用自己的語言告訴媽媽自己會好好地活下去,讓媽媽放心地走……就用手語一遍一遍的「唱」著這首《感恩的心》,直到媽媽的眼睛慢慢地閉上。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的眼睛濕潤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多麼偉大的母愛啊!在生命的最後,還不忘記對女兒的承諾。再想想我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的那些因孩子有殘疾,就被父母拋棄給社會,不承擔自己的責任,真是太可恨了。
再想想那個堅強的女孩,我也深感慚愧,記得有一次:我的腳崴了,走路一瘸一拐還很疼,我就對媽媽說,媽媽你向老師請個假吧,我不想去上學了!媽媽說:「那怎麼可以,功課落下了,怎麼辦?扭傷又不是一天兩天就好的。」我不高興了,就對媽媽又哭又鬧。現在想想,當初可真是不應該啊!
我暗暗下決心: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敢面對,永不放棄、永不氣餒,做一個堅強而有責任心的人。

㈣ 我講抗戰小故事作文開頭結尾

今兒,我懷著沖激的心情早早的等待在電腦前等待著《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的開始。閱兵是中國向世界明示我們堅持維護二戰後國際秩序的窗口。 我不知道這天讓我期待了多久,因為對閱兵有極大的興趣,建國60周年的閱兵式我也記不清看了多少遍,這次終於有機會在屏幕前近距離接力一番了。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戰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人民抗戰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戰場爆發時間最早、歷時最長。中國人民抗戰戰爭堅定了盟國與法西斯作戰的誠心,動機,刺激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中國人民也為此付出了很大的民族犧牲。

眼看著閱兵式上的官兵們雄赳赳氣昂昂、英姿颯爽的樣子使人們倍感精神振奮、非常自豪,有這樣的軍隊、有這樣的官兵作為一名中國人我非常驕傲。我們希望通過舉辦紀念活動,呼叫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避免歷史悲劇重演,與熱愛和平的國家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果實,創建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回首70年前,以前的中國是怎樣一種社會情況,內憂外患,貧困落後,現今可謂是截然不同了。現代化的城市,信息化的設備,巨艦橫行海洋,坦克碾壓陸地,戰機翱翔長空,核武器威懾世界。現在的國家發展日新月異,這便是社會建設者立下的赫赫戰功。二十一世紀,看到了祖國的飛速進步與發展,但我們不能夠停留在別人的成果中,我們應建立起遠大的理想與目標,向著我們遠大的理想去努力,去建立起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這就是我們年輕人應該做的。

自強不息,激流勇進,永不服輸,是我們中華人民的傳統精神。歷史啟發了我們將來的路不可能一馬平川,也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是這條路我們會走下去,因為正是這些迎刃而解,堅持不懈,頑強拼搏,刻苦鑽研才成就了我們祖國的今天,成就了我們祖國的繁榮富強。

現在,中國繁榮昌盛,蒸蒸日上。作為中華民族子女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發揚光大。更應當為祖國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貢獻。讓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奮斗吧,為我們的祖國有我們而驕傲!

觀看後真可謂感慨萬千。我可靠在看完《勝利日大閱兵》後每個人都會有所改變,讓我們丟掉昨天的不快與氣餒,共同走向新的明天!祝祖國繁榮昌盛,更加繁榮富強,早日成功祖國的偉大復興!中國——萬歲,中國——加油!

㈤ "我小時候的故事"作文開頭

1、童年是七色的,是熱情的,可愛的。童年是這么的美好,那童年趣事又是這樣的呢?

2、「童年的夢,七彩的夢;童年的歌,歡樂的歌;童年的腳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這首歌是否能讓你回想起美好的童年生活?在那五彩繽紛的歲月中,發生過許多事情,不像星星一樣的明亮。我的童年是美好的,有許多事值得回憶……

3、童年,是歡樂的海洋。在回憶的海邊,有無數的貝殼,有灰暗的,勾起一段傷心的往事;有燦爛的,使人想起童年趣事。我在那回憶的海岸,尋覓著最美麗的貝殼,啊,找到了……

4、每個人的童年中都有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我當然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在我童年中一件有趣的事情吧。

5、童年是七色的,是熱情的,可愛的。童年是這么的美好,那童年趣事又是這樣的呢?

6、童年是五彩繽紛的,就像海邊漂亮的貝殼;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就像整天嘻鬧的浪娃娃;童年是純真甜美的,就像山溪中清亮的泉水。說起童年,倒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

7、我的童年,充滿了快樂、有趣和教育,我的童年是一顆閃亮的星星,一直照耀著我的未來。

8、快樂的童年像雨後的彩虹一般,繽紛絢麗,曾經做過的許多有趣的事就像一顆顆明亮的小星星在童年的天空中閃爍。偶爾自己或別人提起來就引來一陣歡笑。下面我就給你說一件我小時侯非常有趣的事。

9、我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童年裡的趣事就像大海里的珍珠,天上的星星,多得數不清。

10、那充滿幼稚和歡樂的童年是多麼美好,那一件件有趣的往事,又是多麼令人留戀啊!

㈥ 法律小故事作文開頭怎麼寫

這都不會寫,給你推薦個網址http://..com/question/91585718.html
進去看內看吧容

㈦ 舉幾個小故事而成的作文屬於什麼類型的

你好 你要問的是文章體裁 你說舉幾個小故事而成的文章體裁屬於說明文
議論文
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鮮明的論點,確鑿的論據,嚴密的論證)
一、論點的特點:①正確②鮮明
歸納論點的方法:
1、標題
2、文章開頭
3、結尾
4、中間:
①通過歸納總結論據的共同點來推斷出論點
②總結性的詞體現中心論點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見我認為;總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論題,然後依據論題在文中找出反復出現的類似的論斷性的話,合並同類項,最後歸納。
注意:歸納論點的句子必須是完整而鮮明的肯定性的論斷的句子。
二、論據
事實論據(如現實事件、歷史事實、統計材料、具體數字等)
理論論據:(包括人們公認的原理、公式、定義、法則、規律、名言警句等。)
歸納論據的要點:××人+怎麼做(與論點密切相關的方面)+結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體的事實,那是事實論據。
三、論證方法及其作用
舉例論證(事例論證)、引用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1、例證法(擺事實):具體典型而且充分地證明了某一論點。
2、引證法(講道理):引用了什麼論證了某一論點,使論證具有說服力。
3、喻證法(講道理):形象生動地闡述了某一論點,使說理更通俗易懂。
4、對比法(講道理):通過對比,突出強調了某一論點,使說理更鮮明。
四、分析議論文的表達方式
1、議論文中的記敘,往往概括性很強,作用:用事實證明某一觀點或主張。
2、議論文中時而有生動形象的描寫,作用:更鮮明生動地證明了某一觀點。
3、議論中的抒情,會使議論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議論文的語言特點:嚴密、准確
六、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七、論證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記敘文
一、常見敘事線索
1、人物線索:人物的見聞感受或者事跡
2、物品線索:某一有特殊意義的物品。
3、感情線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
4、事件線索:中心事件 5、時間線索 6、地點變換線索
找線索:①文章的標題②各段反復出現的事物③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 ⑤某一人物的見聞感受
作用:文章內容井然有序地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來龍去脈。
二、記敘順序
1.順敘:即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寫(時間先後)。
作用:使文章脈絡清楚,有頭有尾,給人鮮明的印象。
2.倒敘: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然後再按順序進行敘述。
作用:避免平鋪直敘,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引人入勝。
3.插敘:在敘述過程中,由於內容的需要,中斷原來情節的敘述,插入有關的情節或事件,然後再繼續原來的敘述。(比如:回憶往事)
作用:補充、襯托出文章的中心內容(人物或事件),豐富了情節,深化了主題。
三、人物的描寫方法
1、肖像(外貌)描寫[包括神態描寫](描寫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態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情況。
2、語言(對話)描寫3、行動(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並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徵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4、心理描寫: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
四、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自然景觀如天氣、季節、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環境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預示人物的××命運、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社會環境(描寫社會狀況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圍(室內)的布局、陳設):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渲染××環境氣氛。
五、記敘文的詞語或句子的含義辨析
1.結合特定語境(即具體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詞語的含義。
2.要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褒義、貶義、中性),明了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一詞多義等。3.注意語氣或語調。4.著眼於詞句之間的搭配。5、著眼於詞義范圍的大小、輕重程度。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體或者事物的象徵意義,用平實的語言表達)。
六、記敘文開頭句子的作用
1、開篇點××題; 2、總領全文; 3、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
4、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5、為下文××埋下伏筆
七、記敘文中間句子的作用
1、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2、段末起總結作用;(總結上文;引出下文)
3、為下文××埋下伏筆4、為下文××情節作鋪墊5、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八、記敘文結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點××題;2、總結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應;4、點明××中心,升華主題;5、令人深思,給人啟示,讓人覺得回味無窮。6、點題7、前後照應8、首尾呼應
九、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1、渲染××氣氛2、烘託人物××性格(感情)3、點明××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十、歸納記敘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標題;語段中開頭結尾處的抒情議論性句子。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然後指出作者藉以表達的思想、感情、態度等。(特別是抒情散文中)3、還可從時代背景入手分析。4、從作者對人物或事物的態度判斷。
十一、概括段意
(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為段意(有時要中心句進行適當的刪改)。
(2)概括法:例1:(記敘的段落)記敘了+××人(組織或單位)+××時××地+何種情況下+做××+結果。(注意原文強調的是什麼)
例如2:(描寫的段落)描寫了+××景物+××特徵。
例如3:(議論文)運用××論證方法(或論據)+從××角度(方面)+論證了××觀點。例如4:(抒情的段落)抒發了怎麼樣的感情。(3)合並法:有些文段有兩個以上的主要內容,就要把表達這些內容的短語合組合成句。

小說
一、小說三要素
1、人物 2、情節 3、環境
二、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抒情、議論。
A、敘述:對人物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所作的交待、陳述。
作用:可以把描寫的各個方面聯成一體,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加深讀者對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議論文中,作為事實論據,用來證明論點。
例1:他走了。例2:我們爬上了山。
B、描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的描繪與刻畫。
作用:能實現文學形象的具體性生動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
例2、我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見探照燈的光帶,透過飄飛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發由某種媒介觸發起來的主觀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強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種表現手法。
作用:表達作者強烈的某種主觀感情。起到渲染環境氣氛,強調人物性格品質,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讀者的共鳴,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濃烈):
例1:《最後一課》中:啊,那些壞傢伙,他們貼在鎮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就是這么一回事!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
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於我心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國啊,母親!我愛你,中國!
2、間接抒情(借景抒情:通過景物描寫,抒發感情。)
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於勒》:「我們上了輪船,離開錢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表現人物歡快興奮的心情:「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彷彿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鑽出來。」——表現人物失望、沮喪的心情。
D、議論: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態度、情感和評價。
作用:1、在記敘性文體中,議論有兩種方式:先敘後議和先議後敘。前者見解獨到,令人深思,具有啟發性;後者可使讀者很快進入對將要敘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讀者對下文的注意。2、議論在散文中會對形象的特徵或意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3、議論在議論文中主要是闡述觀點。
E、說明:是對事物與事理進行的解釋和介紹。作用:使讀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說明的事物和特點。例1:這張桌子是方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各種描寫,准確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
2、抓住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和諧相處),分析人物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系.

說明文
1、怎樣把握說明對象的特點
A、題目
B、首段
C、關鍵詞句(比如:運用了說明方法的語句、中心句)
2、說明方法分類和標志
分類和作用:
一、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二、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三、打比方:形象生動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數字:具體而准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
五、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六、下定義:簡明周密地揭示了說明對象的本質和內涵,使說明更嚴密。
七、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八、引言論: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徵,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
九、摹狀貌:用形象的語言描繪事物的形狀、特徵,使說明的事物形象直觀。
十、作詮釋:對事物進一步作出解釋,便於更清楚地認識了解事物。
3、這些說明方法有何標記?
⑴下定義:……是……,這就是……,叫……。
⑵分類別: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
⑶舉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舉例只舉一部分。
⑷作比較:而、比……和……兩種東西比。
4、說明順序
⑴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多在建築物的結構,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
⑵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
⑶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多說明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A、先總說後分說:總—分;分—總;總—分—總 B、先主要後次要。
C、先原因後結果。D、由現象到本質。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G、由整體到局部。
6、說明性語言的特點:准確、平實、簡明(科學小品:生動)。
7、說明文分類
1按說明對象分: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說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2按語言特點分:平實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語言生動形象的說明文,多用描寫)

㈧ 用一個小故事來開頭的敘事作文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的瓊漿——歷久彌香;青春是用不凋專的希望和不滅的嚮往編織的屬彩虹——絢麗輝煌;青春是用永恆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勁築起的一道銅牆鐵壁——固若金湯。

●信念是巍巍大廈的棟梁,沒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亂的磚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沒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濫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沒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遠洋巨輪的主機,沒有它,就只剩下癱瘓的巨架。

㈨ 用一個小故事來開頭的敘事作文300字

村裡住著幾十戶人家,誰家想造犁。 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就這樣,山坡內上的森林鬱郁蔥蔥一個小故容事 早先,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傢具,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大雨才歇了口氣,空氣清新甜潤,誰家想蓋房子,一代代,把樹木一棵一棵的砍下來,有過一個美麗的的小村莊,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大雨沒喘氣,可是,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村前的河水清澈見底,我們應該愛護大自然。 這就是人們破壞大自然所受到的報應,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樹木便成了一棟棟房子,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了。 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鋒利的斧頭得到的一切,到第六天黎明,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一連下了五天五夜,日子還都過的不錯,家家有了鋒利的斧頭,愛護我們的家園。不知過了多少年,一年年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