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藝術課程的故事600字
❶ 學藝術的作文600字
在我所有的愛好中,學彈電子琴也算是我的一個愛好,它在我的生活中佔去了一定的休閑時間。大家猜猜我是怎樣愛上和享受這門藝術的呢?
事情是這樣的:一天,在學校,有一次比賽合唱,全校里的人紛紛來參加,我也不例外,報完名便開始了課余時間的培訓。我們的培訓是由老師彈琴,教我們唱。當我聽見美妙的琴聲,大家的歌聲便脫口而出,使我對琴有了一些了解。四年級上音樂課,老師愛帶我們去音樂室上,經過老師的講解和彈奏,我慢慢的對琴產生了興趣,琴聲優美,能讓人的神經進行休息。
在家裡,我從學校學來的幾首歌總是來家裡唱一下,爸爸媽媽看見我天天這樣唱,也知道了我對琴有點感興趣便跟我買了一架電子琴。剛買回家我便迫不及待的彈上了,可是我真是亂彈琴,這時,爸爸叫我靜下心來,彈最簡單的練習曲:《歡樂頌》,可我總是靜不下心來聽、看,急急忙忙的往板凳上一坐,便開始亂彈,學習電子琴沒有我想像的那樣簡單。我開始以為只要彈好哆、來、咪、發、唆、啦、西七個音,就萬事大吉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光這七個音階要彈好都很難,而且基本功也很重要,要認識簡譜,掌握節奏。經過了幾個月的學習我學會了這首曲子,還能自彈自唱。在爸爸的指導下我學會了更多的曲子:《童謠》《義勇軍進行曲》等。現在在家,時常陶醉在電子琴美妙的樂曲中,每當我用手指在鍵盤上流暢地彈奏出校園歌曲《童謠》的時候,我的神思似乎也回到了學校和同學們在一起上課、游戲、玩耍。每當我沉醉在自己的琴聲中,也搖頭晃腦地哼上幾句的時候,我的心情就顯得無比舒暢,就好像吃了一個人參果,渾身三萬六千個毛孔都開放了。
我愛音樂,我愛電子琴,我愛這能陶冶性情的琴聲。我願美妙的音樂充滿我的未來,愉悅人們的心田。我要繼續努力學習各科文化知識繼續練習提高我的琴藝,讓我的家人、朋友享受我優美的琴聲.
❷ 藝術與我的作文,600字,急!!
藝術讓我快樂,抄看著藍藍的天,圓襲圓的月,紫色的花,美麗的姑娘,藝術的思維極大的豐富了我的想像力。插上了藝術的翅膀,我飛的很高很高,然後會覺的很快樂。如魚在海中游、鷹在長空的飛,那般的自由自在,在記憶營造的世界中,我成了自己的王。心無所慮,自由翱翔,藝術的世界,讓快樂來的更加的簡單。
藝術讓我更加的美麗。對美的敏銳感觸,使得我能夠以更加自信的面貌出現在生活的每個角落。藝術讓我看到了美,也讓我發現了丑,但更重要的是它讓我能從丑中發現美。當我試著努力去尋找生活中的每一個美麗的瞬間,當我發現生活充滿了美的時候,我能夠更加寬容的對待生活中的每個人,每件事,而這越發顯出了我的美麗。
藝術還讓我懂得去珍惜和面對。藝術的永恆之美在於它總能在某個方面打動你的內心,使你在靈魂的最深處忽然收到某種的震撼。如那充滿神秘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斷臂的維納斯,梵高的向日葵,面對這些充滿藝術之美的作品,更讓人更加去珍惜生活,因為這些永恆之美,悄悄的藏在生活的某個角落,正等著你去發現。而且用藝術來記錄美,更會讓人感慨,生活中的美,有時候停留的時間是那樣的短暫。
❸ 身邊的藝術600字
"藝術"這個詞,乍一聽起來好象離我們很遠.總以為它是屬於藝術家們的,是高雅者的研究對象,很難與我們回這些尋常百姓套上近乎.可是,如果你真的留意一下生活,那些藝術,其實無處不在地存在於我們周圍。
藝答術屬於娛樂游戲文化的范疇,是人們為了滿足自己對主觀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為需求而創造出的一種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的本質特點是用語言創造出虛擬的人類現實生活。藝術是人們進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種文化形式,人們進行情感和思想交流是以語言為基礎的,所以,藝術的發生基礎是人類的語言。在人們的藝術實踐中,藝術的發生通常總是要完全藉助於人類語言,人類有什麼樣的語言形式出現,就會有什麼樣的藝術形式產生。人類語言有許多種形式,如口頭語言、文字語言、繪畫語言、形體語言、音樂語言及現代的電影電視語言等等。藝術的發生在形式上就相應地會出現故事、小說、詩歌、繪畫、舞蹈、音樂、電影和電視劇等等藝術形態。沒有語言,就沒有藝術的發生基礎;如果人們相互間語言不通,就不能夠實現藝術的交流
❹ 我的藝術夢600字作文初一
我愛追尋:追尋科學,追尋生活,追尋自由,追尋快樂……但我最最喜愛的,無非是追尋藝術了。
藝術,即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更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藝術一直是我所嚮往,它那獨特的魅力,美好的韻味以及激烈的競爭性,深深地吸引著我。自古以來,它一直是人們所喜愛。它包含有音樂、舞蹈、雕塑、文學、曲藝、戲劇、電影等。
我愛藝術,我要追尋藝術。
追尋藝術,追尋音樂,尤其是著名音樂家貝多芬作的曲,旋律優美,又富有神秘感。我經常在寫作文前聽音樂,便立刻會來靈感。無聊時,聽聽音樂,便能再次開心起來。心情煩躁時,只要一聽音樂,無論當前有多生氣,多煩躁,都會變得舒暢起來……音樂獨特的魅力即是如此,它能給我帶來靈感,帶來快樂,帶來舒暢……
追尋藝術,追尋舞蹈。我自小喜愛舞蹈,對舞蹈有著很大的興趣。上小學後,我加入了舞蹈班,對舞蹈更為喜愛了。跳起天鵝舞,舞步柔和,動作優美,那獨有的線條美和姿態美,給人以十分美好的韻味。
追尋藝術,追尋美術。美,即是好;好的藝術就是美術。美術包括漫畫、素描、寫生、油畫和速寫等。我非常擅長素描,那是因為我學過,知道素描的基本功、訣竅和畫法。但我卻不是最喜歡素描;我最喜歡的,是漫畫。很多人都知道,漫畫是簡單而誇大事物特徵的繪畫。含有諷刺與幽默性。但不巧,我喜歡的,也不是這種漫畫。也許你會問,漫畫不就是這樣的嗎?如果你不喜歡這樣的漫畫,那你喜歡的,又是什麼漫畫呢?我的回答是:我喜歡的漫畫,是日本的傳統漫畫。雖然它也有具有諷刺性和幽默性,但它漫畫家的畫功占著它吸引人程度的很大的比例。就比如說現正暢銷的《哆啦A夢》吧!畫家藤子·不二雄以他獨特的畫功,塑造出人人見人愛的機器貓哆啦A夢,大大提高了該漫畫的暢銷量。此漫畫非彼漫畫,現在你應該知道了吧!我們幾個好朋友都非常喜歡漫畫;我們經常把自己畫好了的作品,作個比較。做得比較好的,
她會再接再厲;做得不是很好的,她也會加倍努力,爭取超過這次比賽的佼佼者。因此,由於我們的競爭,令我們對美術,對漫畫的追求更加執著,更加堅定。
我愛追尋藝術,來源於藝術的魅力,藝術的韻味以及競爭性。
❺ 我學習藝術作文600字
記得小時候,我常常看著奶奶剪紙花。一張大紅紙,折幾折,然後用大剪刀「喀嚓,喀嚓」那麼一剪,打開來就是一張很漂亮的紙花了。奶奶說這很容易,大可以隨心所欲地剪,但我卻不明白其間的奧妙。
如今,奶奶年歲大了,不常剪了,然而,我卻從老師那兒學來了剪紙花的技巧,也可以像奶奶那樣「隨心所欲」地剪了。當年的困惑也迎刃而解。其實,當你折好紙,拿起剪刀,並不需要費盡心機去設計圖樣,隨隨便便在這兒剪個口兒,在那兒挖個洞,或者把邊緣剪成波浪狀……直到你把它打開,你便會欣喜地發現,在你手下也許會不知不覺產生奇跡。
生活就像一朵紙花,一朵尚未完成的紙花。不要你刻意地裝飾,只須你「隨心所欲」盡情揮灑,留下生命中不悔的印跡,那麼,當你打開它時,也許真的是一個奇跡!
評析:這篇400字的短文,小巧別致,耐人尋味。作者由小時看奶奶剪紙花不解其妙,寫到大了跟老師學得剪紙技巧而頓悟其妙,給讀者一種欣賞民間藝術的享受,文章精妙處在於作者能由剪紙聯想到「生活就像一朵紙花」,而每個人都是工藝巧匠,只要不刻意裝飾,只須隨心所欲地揮灑,便可以創造出生活的奇跡。這種看似孩子式的「狂言」卻包含著一種可貴的精神,這就是無拘無束的創造精神,一種無悔的追求精神。
生活的「底蘊」往往寓於普通的小事之中,常常與平凡為伴,就像金子蘊藏在黃沙里,白玉蘊藏在山石中。因此,要想發現它,還必須做到:第一,陶冶思想情操,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磨煉自己的悟性,這是發現生活「底蘊」的根本和基石。第二,利用一切機會積極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細心看,用心聽,虛心問,潛心思,全心感。同學們,只有當你投身於生活激流之中時,生活「底蘊」的泉水才會汩汩涌到你的筆端;
每當我看見剪紙藝術家在一張紙上飛快地揮舞著剪刀創作栩栩如生的作品時,我不禁贊嘆不已。但是,藝術家們得心應手的剪紙技術,對於我來說,是一種工序繁雜,技術難度大的事情。
「今天,我們要完成一幅剪紙作品。」老師說道,我頓時一愣,高難度的剪紙,要在短短的一節課里完成,豈不是比登天還難?
可是我的想法卻大錯特錯了,在老師的訣竅講解和示範剪紙之後,我恍然大悟,原來完成一幅剪紙竟然也是易如反掌之事。大部分剪紙是軸對稱的,只需要簡簡單單在用剪刀「飛舞」四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個圖案便能整整齊齊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光說不練假把式。」我不能紙上談兵。我急不可耐地開始「行動」了。我先在紙上勾勒出半個蝴蝶,然後再用剪刀小心翼翼地賦予它「生命」。可是這只蝴蝶仍然死氣沉沉的,沒有一點點活力。
我決定在它的翅膀上加以點綴。我在蝴蝶翅膀邊緣剪了一條花紋。不料,我在剪的時候,一不小心邊緣剪破了,留下了一道刺眼的「傷疤」,我便用一點膠帶幫它「療傷」。盡管如此,那道「疤痕」仍然清晰可見。我更仔細地為蝴蝶「化妝」。
很快「裝扮一新」充滿活力地蝴蝶在我的眼前「亮相」。看!美麗精緻的花邊,彷彿給蝴蝶穿上了一件新衣。一顆顆如明珠般的圓點,彷彿給蝴蝶戴上了一件件靚麗的首飾,在空中翩翩起舞。
通過這次剪紙的經歷,我懂得了做什麼事情都要嘗試,你認為很難的事情,在只要你嘗試,掌握技巧,也許會變得很簡單。
剪紙是我國民間文化藝術瑰寶之一。這些色彩繽紛.形象生動.風格迥異.美不勝收的剪紙深受我的喜愛!中國剪紙藝術起源於漢至南北朝時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剪紙藝術以剪刀出為主,趣味渾朴天然。
過年了,民俗又火了:扭秧歌,掛花燈,貼窗花……在諸多民間藝術中,民間剪紙可算是最易讓人接受的一張「喜慶貼」了。每每看到那一張張剪紙點綴、美化著人們的生活,對剪紙的那份愛又湧上了心頭……
我喜歡上剪紙,最早還得從美術熏陶說起。記得從四、五歲開始,多才多藝的爸爸經常給我畫小動物,寥寥幾筆就能將各種小動物勾畫得活靈活現,那時,爸爸在我心目中真是棒極了。後來,爸媽由於工作忙,將我送到奶奶那兒。奶奶有一雙巧手,常常是隨便幾剪子就能將一張紙鉸出不同的花樣來,那泛黃的紙,失去光澤的剪刀,精緻的圖案,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許從那時起,我就被藝術的魅力所征服,也許正是這種家庭氛圍,使我對美術有了最初的朦朧的認識。
在我上高中時,偶然的一次機會,美院的朋友送給我兩本關於剪紙的書。我被書里的內容深深吸引住了。通過這兩本書,我比較全面地了解了剪紙,它那巧奪天工的表現手法徹底折服了我,於是我成了不折不扣的剪紙Fans。
因為我有美術基礎,學起剪紙來就如魚得水。不過剪紙是個細致活兒,心急的人做不來,往往一件作品馬上就要完工了,卻因為一不小心剪斷了一根線條而功敗垂成,讓人惋惜不已。所以要說起來,這剪紙還能修身養性呢。只有用心去體會其中的奧妙,才能使作品順乎自然,質朴清新,拙中見巧,粗獷處大刀闊斧,細微處行雲流水。
對我來說,剪紙是一種享受。雙眼盯著花樣,一剪一剪,像是用剪刀剪出心裡的話兒,那剪刀鉸紙時發出的輕微的聲音像美妙的音樂,在這美妙的音樂里,可愛的動物「活」了,美麗的花「開」了……以前好動的我總坐不住,自從喜歡上剪紙後,竟然可以頭也不抬地連續工作五、六個小時,朋友說我有點兒「痴」了。
時間長了,家裡人也受了我的影響。有一次,一件作品才完成一半,我放下忙別的事去了。回來後發現不知誰動了剪紙,而且將作品弄得不成樣了。逼問小妹,小妹不招,媽媽倒招了,她說她試著刻了刻細微處,沒想到沒有掌握好輕重,真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盡管心疼自己的作品被損,但看到家人也被剪紙感染,心中卻充滿了喜悅。
我非常喜歡一首贊美剪紙的詩:蔡候造紙蔚丹竹/巧女擇來繪錦圖/天地風光皆展現/人間姿態盡留足/刻刀有韻勤裁入/畫筆凝神細剪出/撒下仙花一朵朵/彩雲飛向萬家屋。我想,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要愛這個世界,你只要熱愛生活,生活總會是美好的。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剪了不少作品,主要有《踏雪尋梅》、《晴雯補裘》、《孔雀女》、《猴子撈月》、《慶十?一》、《十二生肖》、《菊》、《鶴》、《捐贈》、《秋天的童話》等,這些作品,有的被朋友要去了,有的又讓我送了同事,留在手中的很少了。眼下,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又要來到了,在這鑽石昂貴的年代,我們不妨送朋友一幅精美的剪紙,看是不是一樣可以珍藏到地老天荒……
參考資料:有很多篇,自己看吧
❻ 寫一寫學習某種藝術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和感受的作文(600字以上)
我一直認為,繪畫是純粹之物,是專門提供給感受享用的,具有感受的直接性。它不需要歷史文學以及題材的支撐而存在,不需要一切解釋性工具的參與,而是將一切努力還原為與感受同構的要素,從而將藝術活動提升為審美活動。在自身結構中表現自身一直是藝術的理想,也一直是藝術自我救贖的唯一路途。對於一個繪畫者來說,依靠敘事,依靠說故事,依靠政治主題的方式來確立繪畫的價值和意義是無能的表現,並非藝術發展的正途。如果有一天,故事沒選好,又沒趕上露臉的機會,一切都將付諸東流。所以,我非常喜歡陳均德先生的油畫,他對中國文化特別鍾愛,更深刻了解中國藝術的精神,所以他的油畫似乎更接近中國的本土內涵。他非常了解西方現代繪畫的源流,然而他更重視中國文化的藝術精神,,他把中國文化的藝術精神深深地融化在自己的創作之中,崇尚自然,決不造作。那激越的筆致,強烈的色塊,恰到好處的構架,濃純渾朴的音韻,完全是畫家在特定時空中生命的博動,完全是畫家生命意識的積淀。容我說句稍偏激的話,現在有些繪畫者所畫的畫,光滑、甜膩,咋一看似乎那麼回事,實則俗不可耐。這也是農村地方很難避免的弱點。我想,我們畫畫絕對不應該是為了討好誰,不是為了能受到誰的推崇,不是為了獲某個獎項,任何有外在目的的繪畫都不是純粹的繪畫。我們的創作應該抱著真誠的心態,要求自己在劇變繁復的環境中能剋制浮躁,保持真誠,對崇尚的藝術理想有足夠的獻身精神。畫家猶如一個虔誠的宗教徒,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在何種順境或逆境中,他都會恪守自己的藝術信念,且為此作百折不回的探索。我崇敬這種具有堅強獨立人格的藝術家,喜歡讀他們的傳記,品嘗他們的作品,體味他們所經歷的歡樂與苦難。繪畫
❼ 我與什麼什麼 (有關文學,藝術) 初中作文600字
我與書的故事——解不開的情緣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的這句話,震撼了全世界。可是,我要說:書不是鋼筋水泥製造的階梯,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良師益友。哪一本書不像一個老師,默默地向我們奉獻著他的知識呢?哪一本書不像一個朋友,與我們一同成長、快樂呢?書不是一頁一頁的白紙,而是有靈魂、有感情的!因此,我還與書籍結下了不解的情緣呢!
情
無論走到天涯海角,書籍都陪伴著我,就像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永遠也分不開。
全家就要去遙遠的雲南旅遊了,十三天的漫長旅程,可不能沒有了書的陪伴。麵包是肉體的食物,書籍就是精神的食物呢!當時,我最愛看的書就非《窗邊的小豆豆》莫屬了,於是,我便把它裝進了背包中……
這次旅行中,還有重慶一日游。這重慶可是個大火爐,我們去的那天,溫度高達四十二度!下午到火車站,還要等七個小時的火車,這可怎麼過得去呀!大家都熱得怨聲載道,一個個癱倒在牆邊。我沒事做,便拿出《窗邊的小豆豆》讀了起來,讀著讀著,我不覺得熱了,眼前的火車站變成了綠樹成蔭、涼風習習的巴學園,一個活靈活現的小豆豆在我面前跑來跑去。我「撲哧」一聲笑出來。書給了我精神的調味劑,給予我快樂,贈與我清涼。
緣
我與書不光有沉厚的感情,還有一段奇緣呢!
《三國演義》中有劉備三顧茅廬,為了讀到《水滸傳》,我也是「三顧水滸」呀!
一顧——讀完了《三國演義》,我最想讀的書就數《水滸傳》了。這天,我纏著媽媽來到興國圖書社,剛一進門,便去問服務員:「《水滸傳》還有嗎?」「前幾天賣完了。」這……唉,看來最近是看不成《水滸傳》了。
二顧——第二天,媽媽突然對我說:「你表哥家好像有一本《水滸傳》,借來看看吧!」我立刻表示同意,媽媽急忙給二舅打電話,結果卻不盡人意——表哥家的《水滸傳》丟了。唉,又撲了一次空!
三顧——一個星期之後,老師對我們說:「今天下午開跳蚤書市!」中午,我把存錢罐倒了個底朝天,准備一看到好書,就立即搶購。下午,我在茫茫書海中瀏覽著,忽然眼前一亮——《水滸傳》!我急忙買了下來……帶著一個「新朋友」回家,心情別提多高興啦!
我與書真是有情緣呢!我真切的希望,我與書的情緣能夠永遠解不開!
❽ 要一篇寫身邊藝術的作文,600字的,以《我學書法的故事》為題。緊求幫助!!!!!!
(1) 書法,很美的一種藝術,閑暇之餘,練練書法,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好辦法。
學好書法也是需要花很多時間的.果真這樣.,但經過兩個多月的書法練習我也學到了很多.至少我們學習它可以了解更多的書法知識寫字技巧.還能了解一些歷代書法家和書法家的作品.特別是能鍛煉一個人的毅力與耐性.
學書法,如果真的投入當中的話,你可以感受很多的樂趣.果真沒錯,我們起初接觸到的是篆書,然後過度到隸書,接下來是楷書,每種書法字體都有它的特點.我覺得篆書的筆畫是非常優美的,隸書是比較柔和的,只有楷書是挺拔有力,有氣勢的.而且我個人比較偏愛楷書,特別是顏真卿的楷書.因為我能感受到它的神,所以每次我寫的時候,都能胸有成竹的寫好每個筆畫的形,寫的時候我都沒想到要怎樣的頓筆,收筆,提筆什麼的,但只要心中有它的形就比較容易掌握了.
要真的學好某種字體風格,也就是說某個歷代書法家的書法風格也是不容易的。首先你得對所歷代書法家和他的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後要掌握他的書法特點和運筆技巧.其實書法的境界確實是無窮大的,你要學好它,真的得花時間,我們要花時間去領悟某種字體風格,多去了解些書法家的時代背景和他作品誕生的背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全面的掌握某種書法風格.學書法,我認為我們最好還是得從臨摹開始,我們要注意向他人學習,向他人的優點學習,把他人的好東西吸收過來,才能高自己的書法水平,如果不向他人學習,就不能豐富和造就自己。
當然在臨習前人的作品時也不能盲目的臨,要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要注意對名帖進行研究,要取其長去其短,為我所用,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和點。
最後,我覺得學好書法,也得有一定的審美要求,寫出來的作品要有美感。要在追求美的風格中不斷超越自我。在書法學習和創作中,追求美的風格,看一幅書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個字的形體結構,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變化,結體、點劃不雷同,肥瘦適當,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風姿瀟灑,達情盡性,神采飛揚。由於每個人愛好和審美觀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從某種意義上講,形成了個人的藝術風格,不斷地超越別人、超越自我,才能從容地走進這一人類書法藝術的殿堂。
「梅花香自苦寒來」。我相信只要我們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夠學好書法的。
書法藝術是國人的驕傲,我們要一直驕傲下去!文章來源:耿慶泉書法藝術.
(2)
看著外面大片大片的雪花在空中飛舞,紛紛揚揚、飄飄灑灑,聯想到來年的春天我們南京的梅花一定會開得比往年更加鮮艷,我又回想起了我學習書法的經歷。
我學習書法是從爸爸送給我一對漂亮的鎮石開始的,那塊鎮石上寫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它的意思是無論做某事,都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這樣才能成功。
我學習書法的經歷也正是這樣:我從一年級開始學習書法,每天堅持練習書法,我的水平也因為堅持不懈而提高了很多,進步也越來越快。三、四年級的時候因為文化課的作業多了,我不能做到每天練習,只好每個星期練習三、四次,到了五、六年級,文化課的作業就更多了,只好每個星期練習兩、三次了,但我從來沒有放棄,硬是擠時間堅持練習。看到別的小朋友在樓下玩耍,我卻在苦練書法,我也感到委屈,也想出去玩,但當我看到鎮石上那句著名的詩句時,我又咬牙堅持了下來。就這樣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隨著我書法水平的提高,我練習的字體也越來越多了,有楷書、隸書、行書、篆書四種字體。我從2003年開始參加江蘇省文聯舉辦的書法考試,一步一個台階,今年我通過了九級考試。我多次參加全國、江蘇省、南京市的各類書法大賽,獲得不同獎項:江蘇省第三屆、第四屆少兒書法大賽銀獎,江蘇省第五屆少兒書法大賽「金獎」,第二屆全國少兒書畫攝影大賽「鑽石獎」,2006年全國書畫人才選拔書法類軟筆專業兒童組一等獎。
我喜歡書法,我認為它是一種美麗的筆尖藝術。我愛拿著毛筆在紙上寫那蒼勁有力大字時的樣子,我愛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更喜歡看著筆尖在紙上展示它那優美的舞姿。
練習書法真是一種享受啊!
我學習書法並不是為了完成什麼任務,而是在學習之餘可以放鬆一下,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練習書法還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那真是一種不一般的享受。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知道我的書法之路還很長,我願做那「臨寒獨自開」的聖潔的梅花。 作者 朱顧玥
❾ 藝術,點亮人生作文600字
中央電視台有個品牌欄目《藝術人生》,口號是「用藝術點亮生命,用情感溫暖人心」。節目中,時常會請一些藝術家和演藝圈的人士,講述他們的生命歷程,講述他們的悲歡離合,在對成功和失敗、坎坷與輝煌的回憶中,展現人世的滄桑變遷,充滿了懷舊意味,常常令人唏噓感嘆。
其實,不但藝術家的人生遭遇,飽含著藝術的韻味,每一個生活中的人,如果用藝術的眼光看,所走過的人生之路,也都充滿了詩意的悲歡、離別和感傷。誰不曾有過天真的夢幻?誰不曾有過夢幻的破滅?誰不曾有過如花的青春?誰不曾有過青春已逝、華發早生的嘆息?每個人的身上,都深深體現著時間的雕刻刀留下的痕跡,每個人的生命足跡,都是一幕幕充滿情感的戲劇。
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因為我們有理性,有思想,我們無時無刻不生活在語言和符號中。我們從來就不滿足於生命的表象,從來就不滿足於僅僅吃飽喝足,我們總要追求更高的更具深度的東西,總要追問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我們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從根本上說,藝術不是手段和方法,藝術本身就是目的,本身就具有終極的意義。藝術是一種世界觀和價值觀,是一種觀察和思考的角度。用藝術的眼光省查世界和人生,世界和人生就具有了美感,具有了不同凡響的意義。用藝術點亮人生,就是通過藝術,通過審美,走向對苦難人生的肯定,走向對虛無和空空落落的悵惘感的超越。
今天是一個遍地真理的時代,除了物質和消費慾望之外,幾乎沒有什麼標准和參照,所有的價值觀都面臨解構和顛覆。後現代們喊出的口號是,「這是我的真理,你的呢?」在這樣的環境中,即使清晰地知道消費的滿足,不過是一次吸毒般的短暫快感,我們也難以自拔。快感的背後,是心靈的空茫和失落。正應驗了尼採的話,「上帝死了,我們將面臨二百年的虛無。」除了藝術,還有什麼可以讓我們抓住呢?還有什麼值得我們抓住呢?所以,哲學家說,「生命通過藝術而自救」,「藝術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來的形而上活動」。
用藝術點亮人生,還在於藝術使生命變成一個創造和發現的過程。人在世界的一生,很像一隻鳥,飛進一間房子,最後又飛出去。這本來是一間幽暗的房屋,因為有了藝術之光,我們才看到房間中,原來早已擺著鮮艷的玫瑰,擺著碧綠的翡翠,還有潔凈的杯子和水。因為有了藝術之光,我們還能發現房間有那麼多通向遠處的通道。藝術就像神聖的詩句,給這個世界命名,讓這個世界得以解除遮蔽,在眼前敞開。
用藝術點亮人生,也在於藝術可以幫助我們解除時間的魔咒。杜拉斯的名言,「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與你那時的面容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倍受摧殘的面容。」體現的正是藝術的目光和藝術精神。如果沒有藝術,皺紋就僅僅只是皺紋,可是藝術告訴我們,什麼是滄桑,什麼是美。晚年的杜拉斯,面目浮腫,頭發凌亂,她行走在巴黎街頭的風中,那麼孱弱,可是,因為藝術,她讓我們感覺到一種哀婉的美。
用藝術點亮人生,就是用細致、愛心和溫情,深入到生命和情感的深處。在匆匆流逝的生命中,在不斷求真求善的基礎上,攀登審美、藝術的高峰。不管人世如何變幻莫測,無論面對怎麼樣的破敗、荒涼、坎坷和無奈,因為藝術,人生的局限和殘缺,得以超越,使得我們有力量用帶淚的微笑,面對哀傷和哭泣的時刻。這就是藝術的意義和價值。因為藝術,人生真正值得一過。
❿ 學藝術受到挫折的作文600字
例文
無論是誰,都會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面對挫折,不少人因此會放棄奮斗目標,然而,自強的人知道這是人生之路必須搬開的絆腳石,從而去努力奮斗,戰勝自我。
被譽為「東方畢加索」的韓美林,曾在「文革」時期因莫須有的罪名,被害入獄達數年之後,他被打折了腿,還被鋸斷了三根手指。
苦難使得他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在平反後,他還得了一場差點要了命的大病,種種苦難,韓美林挺了過來,他能樂觀的對待生活的挫折和人生的苦難,因為心中充滿的對藝術的嚮往。數以萬億的書面作品以及巨型雕塑,使得韓美林最終成為了藝術大師。
「生活中確有一些人想用苦難毀掉你,但往往是苦難塑造了你」這是經歷苦難後,韓美林得到的人生感悟。
挫折面前,不妨學學《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在與天斗,在與地斗得過程中最終修得正果,孫悟空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當然最要緊的是自己樹立榜樣,自己跟自己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要能悟出這句話中深刻的哲理。
在面對挫折當自強這個話題上,有很多很多的自強者,例如:馬克。吐溫,在遭到書商的冷嘲熱諷,他仍然自強在以後的日日夜夜裡他仍然堅持寫作,最後終於功成名就。
在困難面前只要拿出不畏艱難,勇於超越自我的勇氣,即使是所謂的弱者,也能最終實現屬於自己的夢想,去克服牽絆著自己的絆腳石。
只要還有希望,就不要放棄目標,站起來,繼續向前走因為人。生的旅途畢竟買不到返程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