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簡短故事300字
1. 嫦娥奔月的故事縮寫(最好不超過一百五十字)
後羿從西抄王母哪得到襲了不死葯。被蓬蒙知道,蓬蒙想要搶走不死葯,嫦娥情急之下,迫不得已吞下不死葯,成了仙。後羿回來之後,悲痛欲絕,對著月亮呼喚嫦娥,在月亮中看到了嫦娥的身影,於是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最早紀錄嫦娥事跡的是商代的巫卜書。
秦代王家台秦簡《歸藏》,於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王家台15號秦墓中出土。其中的《歸妹》卦辭為:昔者恆我(姮娥)竊毋死之葯於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將往,而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恆我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蠩。
2. 嫦娥奔月的故事350個字
傳說嫦娥本是後羿之妻,後羿射下9個太陽後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葯,但後羿不捨得吃下,就交於嫦娥保管。後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葯,逼迫嫦娥交出仙葯,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葯,便向天上飛去。
當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後羿,嫦娥就停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從此長居廣寒宮。後羿回家後心痛不止,於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
(2)嫦娥奔月的簡短故事300字擴展閱讀:
文獻記載:
最早紀錄嫦娥事跡的是商代的巫卜書,秦代王家台秦簡《歸藏》,於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王家台15號秦墓中出土。
其中的《歸妹》卦辭為:昔者恆我(姮娥)竊毋死之葯於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將往,而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恆我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蠩。
3. 關於嫦娥奔月的傳說,300個字。
大羿的妻子嫦娥(原名: 姮娥),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她經常接濟生活貧苦的鄉親,鄉親們都非常喜歡她。一天,昆侖山上的西王母送給大羿一丸仙葯。據說,人吃了這種葯,不但能長生不老,還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大羿不願意離開嫦娥,就讓她將仙葯藏在百寶匣里。
這件事不知怎麼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大羿的仙葯弄到手。八月十五這天清晨,大羿要帶弟子出門去,逢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寶劍,迫不及待地闖進大羿家裡,威逼嫦娥把仙葯交出來。
嫦娥心裡想,讓這樣的人吃了長生不老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嗎?於是,她便機智地與逢蒙周旋。逢蒙見嫦娥不肯交出仙葯,就翻箱倒櫃,四處搜尋。眼看就要搜到百寶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葯,突然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她飛出了窗子,飛過了灑滿銀輝的郊野,越飛越高。碧藍碧藍的夜空掛著一輪明月,嫦娥一直朝著月亮飛去。
(3)嫦娥奔月的簡短故事300字擴展閱讀
嫦娥,是中國神話中的月宮仙子。《山海經》中古天帝——大羿的妻子、帝俊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稱恆娥(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諱而改稱娥,又作常娥。也有稱其姓純狐,名嫄娥。
有關恆娥的神話傳說,見於商代至戰國時的典籍《歸藏》,其中對照卦象解釋可能為夫妻,東漢高誘註解《淮南子》明指出嫦娥是大羿之妻。大羿的妻子恆娥,因漢代人避當時皇帝劉恆的諱,之後名字改為嫦娥(一作常娥)。
4. 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嫦娥奔月這個故事,300字.
有關中秋節的神話傳說,以嫦娥奔月的故事最為著名了。相傳在遠古時代,大地有十個太陽,當時個太陽一起升空,曬得土乾地裂,海水枯竭,民不聊生。這時有叫後羿的英雄,他力大無窮,能開萬斤寶弓,射殺各種猛獸。
他同情受日曬之苦的眾多百姓,就舉起他的寶弓,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
並嚴令第十個太陽按時起落,造福人民。從此後羿的名字傳遍天下,後來他又取了個賢淑美麗的妻子叫嫦娥。夫婦倆十分恩愛。有一天後羿在打獵的途中遇到一個老道士,老道士很欽佩後羿的為人,就送他一包不死葯。並告訴後羿,只要吃了那葯就能長生不老,成仙升天。後羿回家後就把不死葯交給嫦娥。
不料後羿的徒弟蓬蒙,心存不良,想偷吃後羿的不死葯,成仙上天。
有一天他趁後羿出去打獵的時候,偷偷溜了回來,闖進嫦娥的房間,拿出劍來,逼他交出納包不死葯。嫦娥迫不得已,就把不死葯全部吞下,立刻身輕如燕,直沖雲霄,往月亮奔而去了。後羿知道後,傷心欲絕,悲痛不已。
晚上,他在望月光的時侯,覺得今天的月亮特別圓,特別亮,他還看見月亮上有一個黑影,很像嫦娥。後羿在後院上香給嫦娥,這件事很快就傳到老百姓的耳邊,他們也給嫦娥上香,祈求平安。由於嫦娥奔月的那天,正巧是八月十五,就把這天定為中秋節。
5. 嫦娥奔月讀後感400字有事例
今天,我學了一篇課文。名字叫《嫦娥奔月》讀後令我常有感觸。
故事大意是這樣的:相傳天上突然升起十個太陽,把老百姓們的莊稼都曬死了,人們度日如年,煎熬的過著每一天。英勇的後羿看不慣了,他腳踩昆侖山,手拿龍弓搭箭運足氣力,朝著天上的太陽,手中的弦一松,頓時九隻箭從空中滑過,將九個太陽射了下來。
後羿為人民排憂解難,從此,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上仙被後羿感動,上仙被後羿感動了,並送他一顆仙丹,但是這事被心術不正的小人得知,並在後羿遠行時闖入他家,正巧被後羿的娘子——嫦娥看見了。
嫦娥與那小人搏鬥了一番,她想:如果小人吃到了仙丹,它肯定會借用仙丹的力量危害人間的,所以,我一定不能讓他吃到仙丹!說罷,嫦娥敏捷的跑到藏仙丹的百寶匣前,取出仙丹,自己服下了,嫦娥便飛向了天宮。
我看到這,心想:我們每個人做事都不能只想著自己,也應該想想被人,我們不能像《嫦娥奔月》故事裡的小人一樣,應該像故事裡的後羿、嫦娥一樣,為民著想,不要為了自私而去當「小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心繫他人只有這樣一家才會跟一樣充滿正義充滿正如文中的嫦娥心地善良,在與小人搏鬥中無奈之下只好吃下仙丹,忽然身體輕輕飄走漸漸地,她身體朝天,向天空飛奔而去,時時不望關心人間的事情為人造福。
《嫦娥奔月》的故事一直流傳在人間,人們都敬佩嫦娥那無私奉獻的精神,嫦娥和後羿也一直留在人們心中,中秋節時明月當天,那是嫦娥在望自己的丈夫後羿呢!
6. 中秋節的來歷作文300字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葯自己成仙。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7.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大約三百字
中秋節的傳說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最引人入勝的月宮之謎。嫦娥奔月的故事有著不同的文本。早期的記載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葯服之,遂奔月為月精」,是說後羿從西王母處要來不死之葯,嫦娥偷吃了這顆靈葯,成了仙,卻被罰變成醜陋的蟾蜍在月宮搗不死之葯。後來這個故事逐漸演化出許多優美婉轉的新情節,如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人們因此得以安居樂業。不料,被射落的九個太陽皆是天帝之子,天帝便惱怒地將後羿和妻子嫦娥貶入凡間。西王母同情後羿的遭遇,就把長生不老葯送給他。後來心術不正的逢蒙趁後羿率眾外出狩獵之機,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對手,當機立斷將葯一口吞下。隨後,嫦娥就輕飄飄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後羿回家後思念妻子,就在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妻子。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有些地方傳說中秋節就是這樣形成的。
吳剛伐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倒。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天界後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一說他學仙不夠專心,天帝為錘煉他的心志,罰他砍桂樹,並允諾如果砍倒,即可成仙。於是吳剛便在清冷的月宮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砍下去。
8. 嫦娥奔月的故事簡介 200到300字
被逼無奈版
傳說古時候,天空突然出現十個太陽,使大地冒煙,人們再也活不下去了。
有一個強大的英雄叫後羿,他決心要減輕平民的痛苦。後羿爬上昆侖山的山頂,用盡全力,拉滿了眾神的弓。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他對天上最後一個太陽說:「從今以後,為了人民的利益,你必須每天按時升降!」
後羿傷害了百姓,大家都尊敬他。許多人崇拜他當老師,向他學習武術。有一個叫鳳夢的人,是個奸詐貪婪的人,在後羿的門下和所有的人朝拜。
後羿的妻子,嫦娥,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女人。她經常幫助那些非常喜歡她的貧困村民。一天,昆侖山西側的皇後給後羿一片仙葯。據說服用這種葯的人不僅可以長生不老,而且還可以長生不老。但是,後羿不想離開長安,所以她讓她把仙葯藏在寶箱里。
不知怎麼的,這件事被馮蒙知道了,他想得到後羿的靈丹妙葯。8月15日上午,後羿假裝生病,准備帶著徒弟出去,留下來。晚上孟拿劍的時候,他急不可待地沖進後羿家,強迫嫦娥交出丹葯。嫦娥心裡想,
讓這樣的人服用長生不老葯,不會傷害更多的人。因此,她機智地面對孟蒙。當嫦娥拒絕交出長生不老葯時,他把盒子翻過來,到處找。看到寶箱就要找到了,嫦娥上前一步,拿出靈丹妙葯,一飲而盡。
嫦娥吃了葯,突然飛走了。她飛出窗外,穿過銀色的鄉村,飛得越來越高。一輪明月掛在藍天上,嫦娥正朝著月亮飛去。
後羿出去了,沒帶妻子嫦娥就回來了,他焦急地沖出門外,看見天上的明月,圓月上的樹影,
還有一隻兔子在樹下蹦蹦跳跳。啊!我妻子站在一棵桂樹旁,深情地凝視著自己。嫦娥!嫦娥!後羿哭著拚命地追趕月亮。但當他向前追了三步,月亮後退了三步,追不上了。
村民們非常想念嫦娥。他們把嫦娥最喜歡的食物放在院子里,遠遠地祝福她。從那時起,8月15日就成了中秋團圓的節日。
9. 神話故事嫦娥奔月作文300字
嫦娥奔月: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仙葯西王母賜給丈夫後羿的兩粒不死之葯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
有關恆娥的神話傳說,見於商代至戰國時的典籍《歸藏》,其中對照卦象解釋可能為夫妻,東漢高誘註解《淮南子》明指出嫦娥是後羿之妻。後羿的妻子恆娥,因漢代人避劉恆的諱,之後名字改為嫦娥(一作常娥)。
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簡介:很久以前,有十個太陽,農夫們非常受不了,有一天嫦娥丈夫後裔,射了九個太陽,還有一個太陽在求饒,後裔命令它要給百姓帶來陽光,陽光不能太大,然後女媧娘娘知道了,非常感激後裔,賜給了後裔一個長生不老葯,女媧娘娘說,吃一顆葯可以成為仙,後裔給妻子嫦娥說;八月十五吃了長生不老葯,後裔一個徒弟知道了這件事,不告訴了別人,第二天早上後裔去打獵,這是最好的時機,後裔的徒弟趁著嫦娥一個人在家,去找嫦娥讓嫦娥把長生不老葯交出來,嫦娥把長生不老葯吃下,然後飄出窗口,飄到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後裔追趕著月亮,後裔越追越遠,第二年,後裔拿出嫦娥最喜歡的甜食和石榴放到桌子上磕頭,然後嫦娥在月亮上也非常傷心,嫦娥升到天上的時候是八月十五,這天為了紀念她,成為中秋節。
10. 《嫦娥》300字賞析
李商隱詩詞賞析--《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註解】:1、深:暗。2、長河:銀河。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見到碧色的海,深藍色的天。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單。【韻譯】:雲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葯,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賞析】:
《嫦娥》這首詩不是吟詠嫦娥的。它寫了詩人的一種情緒,一種對人,或者對事思憶深切,悵惆悲涼的情緒。詩的前兩句表現了作者獨處居室,面對燭影,徹夜不眠的情景。這里詩人沒有著意刻畫縈懷心中的那種情緒如何悲痛,如何理還亂剪不斷,他只寫了屏風、燭影、長河、曉星。然而這四樣事物通過用「深」、「漸落」、「沉」三個詞一串聯,就顯明地蒙上了詩人的主觀色彩,使我們感受到了在這種特定環境中的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觸摸到了詩人孤清凄冷,不堪忍受的寂寞情懷。
詩的後兩句借用嫦娥偷吃靈葯奔月的典故,進一步深化了詩人寂寞的心情。
嫦娥是傳說中的月中仙子。她原是後羿的妻子,因偷吃了後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的不死葯後奔向月宮,成為月中仙子。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嫦娥想必懊悔偷吃了不死葯,以致面對碧海青天獨守月宮,那孤寂的心情一樣難以遣除吧。嫦娥奔月是神話傳說,她在月宮中的情景誰也不知道。詩人徹夜思憶,孤寂難耐,仰望天空看到明月,自然認為月宮中的嫦娥此時一定有著和自己一樣的心境。這是詩人把自己的情感外射到客觀事物上去的結果。所以說,寫嫦娥年年夜夜幽居月宮難解寂寥清冷之情,實際上還是表達自己此時此地的心際。
讀罷《嫦娥》,我們只覺得李商隱把一種無可捉摸的,在誰都會有的一種情緒表現得靈活可感,淋漓盡致,引起讀者的共鳴。至於說作者詩中的這種情緒究竟是什麼,是因為思念別離的妻子,才永夜不眠;是因為懷才不遇,自悲身世,才難耐寂寞;或者還是代為那個入道的女子抒發思凡而又不能的精神苦悶。
這些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因為我們已經從詩中欣賞到了一種濃郁的傷感美,就沒有多少必要再為尋找詩的微言大義而苦苦思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