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票證卡背後的故事作文

票證卡背後的故事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2-13 05:54:39

A. 有關票證博物館的作文

講述故事,讓他們思考"。在藏品方面,博物館優先考慮澳大利亞穆斯林創造的現代藝回術。 法豪爾表示,該博物館答...29條相同新聞
幻化時光穿梭機 法拉利重啟恩佐博物館鳳凰網山東頻道 2014-03-03 08:13:00
法拉利官方宣稱,他們在2014年1月27日就關閉了位於摩德納的法拉利博物館,並開始對它進行全面改造。經過改造後的博物館與此前簡直判若兩地,法拉利方面將博物館變成了一個巨大的交互中心,法拉利品牌100多年的發展歷程,以及恩佐·法拉利先生經歷或創造的那些美好瞬間被投影打在博物館四周的牆壁上...33條相同新聞
駐加拿大大使章均賽出席"紫垣擷珍--故宮博物院藏明清宮廷生活文物展"開...環球網 2014-03-07 15:41:00
安大略省省長維恩在致辭中,首先連續用了三個"非常"以強調能夠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欣賞到來自故宮博物院的館藏珍品是多麼令人激動。繼而,她以童年參觀博物館時的美好回憶對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在過去一百年裡創造的成就表示了贊許。最後,維恩省長對中加博物館間的館際交流與合作表示了感謝

B. 郵票的故事作文

媽媽我想對你說的心裡話實在太多太多了,就像海灘上的沙粒一樣多。當我呱呱落地時,你就毫無怨言的擔當母親的責任。當我第一次牙牙學語時,你的眼睛裡頃刻間閃爍著激動的淚花。小時候我天天吵鬧著讓媽媽給我講故事,於是媽媽不知疲倦的給我讀書,一講就是幾個小時,直到我進入甜甜的夢鄉。是媽媽讓我愛上了讀書,從讀書中我讀出了做人的道理,分清了人世間的善與惡。開啟了我智慧的大門。媽媽你是我第一位啟蒙老師。每天晚上你都無數次起來給我蓋好被子,而你卻從來都沒有睡過一個踏踏實實的覺。轉眼間我就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在這四年裡,你費了多少的心血,你的愛是多麼的無私與偉大。每天早晨媽媽都早早起來,給我准備可口的早餐,每天無論刮風下雨都接送我上學、下學,每天都陪伴我寫作業到很晚,全然不顧自己的疲勞,當我已經呼呼大睡時,媽媽卻沒有一絲困意,難道媽媽不累嗎?不,是媽媽在為我著急操心。媽媽我還想對你說,請你改一改脾氣太急躁的壞毛病,雖然我干什麼事情都是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我會盡全力改掉這個壞毛病的,那媽媽能不能對我有點耐心呢?媽媽我想對你說,你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我知道媽媽是想讓我過得更好,可你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啊!千萬不要太勞累了。

C. 一張電影票的故事作文

在我家的相冊里,珍藏著許多照片。每一張就是一個美好的瞬間,一段甜美的回憶。
瞧,這張照片是2004年10月2日照的。那天,秋風瑟瑟,晚風習習,爸爸媽媽帶著我去節日里的公園遊玩。
我可高興了,嘴裡哼著歌,歡蹦亂跳地向公園里奔去。公園里玩的可多了,有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的燈展;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還有北方來的冰雕呢。
我們一家人穿上厚厚的羽絨服進入了一個蒙古包似的穹體里。呀——真冷!一股寒氣迎面撲來;我一進去就想出來,但裡面許多巧奪天工的冰雕作品吸引了我。有「北京天壇」、「宮中玉女」、「西天取經」、「黃鶴起舞」,還有而兒童滑梯呢!當我來到「南京中華門」前,想摸一下門前高大的冰獅子。於是便踮著腳、努力地想去觸摸著獅子身上的鈴鐺。這時,爸爸的照相機不知什麼時候「啪」地閃了一下。一張我在中華民族象徵——中華門前摸獅子的有趣的照片就這樣永遠地定格下來。
這張照片留下了美好的一瞬間,讓我難以忘懷

D. 票證的歷史故事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物資匱乏,關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國家在1953年10月出台了統購統銷政策,從此百姓生活進入了長達40多個春秋的「票證時代」。那時,各類票證五花八門充斥山城,糧票、肉票、布票、鹽票、油票、煤票、煙票、蔬菜票……就連買糖果糕點、火柴肥皂也要憑票,票證漸漸成了城鄉居民吃飽穿暖的一種保障。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票證才結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歷程。
或許再沒有哪個國家會比中國的票證多,回首當年滋味萬般的票證情結,我們不應該忘記它們,因為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方寸紙片,蘊藏了政治、經濟、文化的豐厚內涵,濃縮了共和國那段坎坷歷史,記載了這座城市從「計劃」走向「市場」的艱難軌跡。
追憶——
物資匱乏的清貧日子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節里,人們想必不會忘記各大超市的琳琅滿目,豐盛至極。而時光倒流到上世紀80年代前,同樣的節日,人們所考慮的卻是怎樣用幾張節日里特別發放的票,給餐桌上添些油水。50年代中期,隨著糧票的出現和廣泛運用,關涉油肉布煤等百姓日常生活的各種票據也相繼出現。
「那個時代,票比錢管用,沒票寸步難行。」52歲的陳前榮是原九龍坡區蔬菜公司職工,這是他最初對票證的強烈印象。那時他還是個小毛孩,家中有父母兄妹五口,全家一個月憑票領100斤糧食,肉、油是每人每月半斤。「那時正是娃兒長身體的時候,哪裡夠吃嘛!你看我現在恁個瘦,都是那個時候虧了身體的結果。」他打趣說。
孩提時的陳前榮最巴望的就是過年,因為政府會增供糧食、肉油,如此不僅可以打牙祭,父母也會用存了整整一年的布票給他做套新衣裳,「這在當時是件很奢侈的事,因為小夥伴們大都穿著有補丁的衣服」。
雖說日子苦了點,還是有讓他興奮的事。讀書時他一直是班上尖子生,為此學校獎給了他一張工業票。他興奮地拉著媽媽去買皮鞋,誰知到了商店才發現根本就沒有男式皮鞋,於是他委曲求全讓媽媽買了雙女式皮鞋,照樣穿到學校去洋氣了一番。想起往事,他忍俊不禁。
糧票開始使用時,65歲的王新明正在讀高中,一月有32斤糧,而父母是普通居民,每人只有25斤。由於母親在肉店工作,所以每月家裡可以吃點油葷。不過好景不長,1959年三年自然災害開始,那時他已是沙區一家油漆廠木工,每月有些收入,「但沒有票還是買不到東西,有錢也不是萬能喲」。
記得1960年有天下班後到館子吃飯,他用二兩糧票要了碗素麵,誰知香噴噴的面條剛放上桌,一個小孩沖進館子端起面碗就跑。那時他聽說街上有人搶飯,沒想到還真遇到了,於是追進一條胡同把小孩擋住,孩子可憐兮兮望著他,掏出一張皺巴巴的棉花票對他說:「叔叔,我們換嘛,這個給你。」當時他哭笑不得,雖然自己餓得前胸貼後背,最後還是把面條讓給了孩子。
都說當家才知柴米貴,75歲的李開貞婆婆也經歷了物資匱乏年代的酸甜苦辣。那時她和丈夫帶著4個孩子擠在一間10平米的小屋裡,雖說丈夫是單位黨委書記、市勞模,收入相對較高,但是當時的「九等十級」分糧制度規定幹部的糧食定額更少,所以家裡的吃飯問題就格外嚴峻了。「娃兒多,又有老人要照顧,只有虧自己。」李婆婆眼淚花花回憶。有次母親生病,她用一斤肉票買了豬蹄,准備燉湯給母親補補,考慮到孩子,又在湯里加了海帶。晚飯時,她發現小兒子不停吐清口水,以為病了,再三追問,才知他看見家裡燉了蹄花湯,卻又不敢偷吃肉,只好吃了碗海帶,哪知很久沒沾油水的肚子不受,結果一直反胃。李開貞鬆口氣後,第二天趕緊又拿了半斤肉票給兒子買肉補身體。
回味——
特殊年代的符號標志
眼下20來歲的重慶年輕人,對於糧票之類的票證往往不知所雲,但對於他們的父輩和祖輩來說,這些票證卻能勾起他們對於物質稀缺年代最深切的回味。
1949年,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即使是在重慶這樣的大城市,物質也非常匱乏:從1953年11月到第二年9月,重慶開始實行糧食、棉布計劃供應。1955年8月25日,國務院下發《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暫行辦法》,生活在中國的每一個城鎮居民,都必須憑所在城鎮戶口領取購糧證和糧票。1956年11月6日,重慶宣布對食用植物油實行定量分配、憑票供應,農民每人每月定量為5兩,城市居民每人每月定量為7兩,植物油零售價格每市斤0.48元。
10月2日,市票證愛好者聯誼會會長韓孝基對記者感嘆說:民以食為天,在票證年代裡糧票被人們視為生命票,「最初的糧票採用16兩制計量,1959年改為10兩制計量,1985年起改為公斤制。每逢佳節政府還會發行特殊票證,比如糯米只有到春節才作為年貨憑證供應一次。全國有通用的全國糧票,有限用於各個省、市、縣的地方糧票,還有軍用糧票與個別單位發行的單位內使用糧票。需要到異地出差,就要通過手續把地方糧票兌換成全國糧票,所以全國糧票和地方糧票分別有個外號叫『滿天飛和團團轉』。」作為上月票證收藏文化展示會的組織者,韓孝基表示:「今天我們集藏票證,不僅僅是為了保留那段艱苦歲月的痕跡,更重要的是撫今追昔,溫故知新。」據他考據,從1955年到1988年,由重慶市糧食局發行的各種市內通用糧票有100餘枚,「重慶糧票精緻大氣,其印刷工藝於細微處也一絲不苟,作為主圖的麥穗玉米紅燈籠、枇杷山與大禮堂、紅岩村和朝天門無不充滿頌揚與希翼。」
同樣喜歡研究票證的收藏家余超倫告訴記者:「票證是歷史長河中一朵燦爛之花,每一枚票證都是洞見歷史的窗口。」在他收藏的上萬張票證中,相當部分是1967年到1974年的語錄票,「語錄票票面以『革命聖地』、『工農兵形象』、毛主席語錄為裝飾圖案,原封不動的政治口號隨處可見。有些糧票寫著『打倒蘇修』,無非是讓老百姓吃飯時也不要忘記批判修正主義。」
從70年代開始,余超倫收藏的重慶票證種類有數十種之多,常見的分為四類:關於吃喝的有細糧票、粗糧票、糕點票、豆腐票、奶粉票、鹽票、肉票等;關於穿戴的有布票、棉花票等;關於日用百貨的有肥皂票、火柴票、煙票、蜂窩煤票、煤氣票等;專用票證則有用於高幹、嬰兒、產婦和病人按規定之外的特需票證和多在春節額外供應的節日票等。
票證是那個特殊年代的符號標志,它留給人們的是不堪回首的苦澀。他說,「為了用足票證,人們想盡辦法,商業購貨券和肉票、布票要集中使用,3年困難時期甚至有人因為飢餓畫糧票而獲罪。」
感慨——
悲劇開始以喜劇收場
這樣的畫面經常發生在中興路舊貨市場:9月30日,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年男人出現在市場樓外,手裡提著個鼓鼓囊囊的皮包,沿著小路逡巡著,最後在一家擺放著各種票證的地攤前停下來,問老闆收不收糧票,老闆連連點頭:「收,收!」中年人打開皮包,內層里整齊疊放著花花綠綠的票證,然後不緊不慢的說:「還有豆腐票、火柴票、肥皂票……」
曾幾何時,那些充斥在我們身邊的票證已悄然消失,當它們再度出現時,這些曾左右過我們生活的紙片竟成了收藏家們青睞的佳品,歷史的滄桑變化,怎不令人感慨萬千!「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黑格爾曾說在很多時候歷史往往是以悲劇開始,而以喜劇收場。」市博物館史學家莊燕和說,「新中國歷史上這段票證故事,我們完全可以在它悲劇的真實之中,發現一種喜劇的審美效果。」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逐步縮小了消費品定量配給的范圍。到1983年,國家統一限量供應的只有糧食和食用油兩種,1985年長達30多年的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被取消。1992年—1997年間,票證制度終於在全國范圍內退出了歷史舞台,這一時代的結束預示著中國由計劃經濟的短缺時代走向市場經濟的過剩時代。1996年間,重慶曾在部分區域發行了最後一套印刷精美的地方糧票,但它幾乎沒人使用就被直接送進了收藏市場。
滄海桑田,如今悄然走進重慶人新生活的是一系列消費賬單。現在,市民已經習慣定期收到一疊賬單:水費、電費、煤氣費、電話費、寬頻費……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更使名目繁多的「卡」成為市民的新朋友。無論是逛街購物、請客吃飯還是出門打的、看病住院,銀行卡以及各種衍生卡已成為市民的隨身之物,刷卡消費已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票證時代」到「賬單生活」的轉變,折射出的正是重慶乃至中國幾十年來社會結構深層次的變革。

E. 作文 我和海南中學校園卡的故事

前身是創建於1923年的私立瓊海中學。學校創建初期,社會動盪,處境困難。鍾衍林先生團結其同仁興學育人,不辭辛勞,籌資建校,克勤克儉,艱苦創業,幾經劫難,壯志不衰。為了海中的創建和發展,他傾盡了畢生的心血。新中國建立後,瓊海中學改為公辦,並由瓊南中學等三所學校先後並入,改稱廣東海南中學。1959年被定為廣東省首批重點中學之一,1988年海南建省後,被定為海南省重點中學。近幾年又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示範學校、海南省科技教育示範學校、海南省基礎教育教研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學校、全國綠色學校。
母校對每一位學子都有著特殊的情結。
1956年,我在農村讀完6年小學之後,榮幸地考上了全島中學的最高學府——海南中學。讀完初中二年級後,由於家庭經濟困難而休學一年,繼而由剛參加工作的兄長支持復學讀完初中三年級,並被保送入高中部學習三年。中學階段跨越七年,而在海南中學校園內呆了整整六年,於1963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
早在母校55周年校慶之時,我曾寫下發自肺腑的文字:我,一個文盲世家的後裔成長為第一代大學生,一個農舍的子弟成長為共產黨一員、人民的幹部,這是黨給的前程,老師授的智慧。現在,那種感恩之情依然不減。海中學習生活的景緻,一幀幀,一幕幕,仍讓人神往。
我愛海中,愛那滿腹經綸、誨人不倦的師長。當年海南中學的師資水平是一流的,後來許多初中老師升為高中老師,高中老師被選調到高校任教。我讀初三時的語文老師吳蔭華,每節課都講得引人入勝,作文 講評更是生動感人。他講授《松樹的風格》被認定為教學典範,教育部門曾在我們班舉辦過這一課的公開教學,組織全島語文教師前來觀摩。代數老師潘雲,上課從來不帶課本和教案,但其熟練程度可以說是倒講如流。特別是他憑多年經驗編出一套簡明扼要的例題,每每對學生都起到舉一反三的啟迪作用。化學課、物理課的教學,除了課堂講授外,還在課外組織實驗室操作和手工製作活動,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政治老師不滿足於課本講授,相當注重時事政事宣講,讓學生的思想緊跟形勢。

F. 一張電影票的故事作文800字

發電影票了,大夥兒高興極了,目光都集中在中隊委朱靜身上,盼望著她早點把票發到自己手中。突然,朱靜抽出一張票,看了看,迅速放進了自己的褲袋。我和同學們看到朱靜這膽大妄為的舉動,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吱聲。我心想:「朱靜啊朱靜,你是個中隊委,應該以身作則,把方便留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你怎麼能把好票先留起來呢?」這時,多嘴多舌的陳明不管三七二十一,站起來大聲吼道:「朱靜,你太自私了,把好票留給自己!」陳明的話正好說出我們的心娶話,於是我和另幾個同學也附和著鬧了起來,教室里頓時像一鍋開了的水沸騰起來。
有的說:「朱靜,真想不到你這樣自私。」有的說:「朱靜一向關心集體,不可能這么做。」看到這情景,朱靜的臉一下子變得通紅,大步跑回座位,捂住賊傷心地哭了起來。陳老師走進了教室,看見教室亂哄哄的,拿起教鞭在講桌上敲了兩下,教室里的喧鬧聲像收音機關了電門一樣「嘎」地止住了。陳老師叫於幼菌同學把朱靜褲袋裡的電影票拿出來看一看。於幼菌從朱靜褲袋裡掏出電影票大聲念道:「三十排二十八號。」大家愣住了,不知誰帶了個頭,教室里馬上又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G. 我和郵票的故事作文四年級500字

我有一本美麗的集郵冊,翻開一頁又一頁,裡面的郵票琳琅滿目,可我的目光總會停留到一張老鼠的郵票上.
這張郵票面積750平方毫米,面額45分.我和它有一段與眾不同的經歷呢!想知道嗎?那就看看下面的故事吧!
暑假,我和朋友在外面玩,玩著玩著,就滿頭大汗了,便到附近的一個郵局裡吹吹空調.一邊休息,一邊欣賞郵票.我忽然被一張郵票吸引住了:一隻可愛的老鼠在灑滿金黃葉子的路上散步.它的眼睛大大的,鑲嵌臉的兩旁.尾巴托在地上.整個身體毛茸茸的,可愛極了!我看了看我的錢包,幾張鈔票孤零零的躺在裡面,這點錢根本不夠買這張郵票.我只好回到家,悶悶不樂地看電視.可又想;如果我表現好一點的話,說不定媽媽還會獎勵我呢!說干就干!我又是整理房間,又是做家務的.我省吃儉用,終於攢夠了錢.我拿起錢包,拔腿就跑.到了郵局,我問服務員,這種郵票還有沒有.可她的答案卻讓我十分失望:這種郵票賣完了.
回到家,媽媽竟然知道我要去買郵票!還問我買到沒有.我沒回答.媽媽就知道了答案."你沒買到,我買到了." '啊?不會吧!" "怎麼不會呢?這不是嗎!"媽媽把那張郵票給了我.我激動得跳了起來,抱著媽媽又是親,又是鬧的.
這就是我與郵票的故事.你的呢?

H. 《票證故事》詳細介紹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物資匱乏,關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國家在1953年10月出台了統購統銷政策,從此百姓生活進入了長達40多個春秋的「票證時代」。那時,各類票證五花八門充斥山城,糧票、肉票、布票、鹽票、油票、煤票、煙票、蔬菜票……就連買糖果糕點、火柴肥皂也要憑票,票證漸漸成了城鄉居民吃飽穿暖的一種保障。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票證才結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歷程。 或許再沒有哪個國家會比中國的票證多,回首當年滋味萬般的票證情結,我們不應該忘記它們,因為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方寸紙片,蘊藏了政治、經濟、文化的豐厚內涵,濃縮了共和國那段坎坷歷史,記載了這座城市從「計劃」走向「市場」的艱難軌跡。 追憶—— 物資匱乏的清貧日子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節里,人們想必不會忘記各大超市的琳琅滿目,豐盛至極。而時光倒流到上世紀80年代前,同樣的節日,人們所考慮的卻是怎樣用幾張節日里特別發放的票,給餐桌上添些油水。50年代中期,隨著糧票的出現和廣泛運用,關涉油肉布煤等百姓日常生活的各種票據也相繼出現。 「那個時代,票比錢管用,沒票寸步難行。」52歲的陳前榮是原九龍坡區蔬菜公司職工,這是他最初對票證的強烈印象。那時他還是個小毛孩,家中有父母兄妹五口,全家一個月憑票領100斤糧食,肉、油是每人每月半斤。「那時正是娃兒長身體的時候,哪裡夠吃嘛!你看我現在恁個瘦,都是那個時候虧了身體的結果。」他打趣說。 孩提時的陳前榮最巴望的就是過年,因為政府會增供糧食、肉油,如此不僅可以打牙祭,父母也會用存了整整一年的布票給他做套新衣裳,「這在當時是件很奢侈的事,因為小夥伴們大都穿著有補丁的衣服」。 雖說日子苦了點,還是有讓他興奮的事。讀書時他一直是班上尖子生,為此學校獎給了他一張工業票。他興奮地拉著媽媽去買皮鞋,誰知到了商店才發現根本就沒有男式皮鞋,於是他委曲求全讓媽媽買了雙女式皮鞋,照樣穿到學校去洋氣了一番。想起往事,他忍俊不禁。 糧票開始使用時,65歲的王新明正在讀高中,一月有32斤糧,而父母是普通居民,每人只有25斤。由於母親在肉店工作,所以每月家裡可以吃點油葷。不過好景不長,1959年三年自然災害開始,那時他已是沙區一家油漆廠木工,每月有些收入,「但沒有票還是買不到東西,有錢也不是萬能喲」。 記得1960年有天下班後到館子吃飯,他用二兩糧票要了碗素麵,誰知香噴噴的面條剛放上桌,一個小孩沖進館子端起面碗就跑。那時他聽說街上有人搶飯,沒想到還真遇到了,於是追進一條胡同把小孩擋住,孩子可憐兮兮望著他,掏出一張皺巴巴的棉花票對他說:「叔叔,我們換嘛,這個給你。」當時他哭笑不得,雖然自己餓得前胸貼後背,最後還是把面條讓給了孩子。 都說當家才知柴米貴,75歲的李開貞婆婆也經歷了物資匱乏年代的酸甜苦辣。那時她和丈夫帶著4個孩子擠在一間10平米的小屋裡,雖說丈夫是單位黨委書記、市勞模,收入相對較高,但是當時的「九等十級」分糧制度規定幹部的糧食定額更少,所以家裡的吃飯問題就格外嚴峻了。「娃兒多,又有老人要照顧,只有虧自己。」李婆婆眼淚花花回憶。有次母親生病,她用一斤肉票買了豬蹄,准備燉湯給母親補補,考慮到孩子,又在湯里加了海帶。晚飯時,她發現小兒子不停吐清口水,以為病了,再三追問,才知他看見家裡燉了蹄花湯,卻又不敢偷吃肉,只好吃了碗海帶,哪知很久沒沾油水的肚子不受,結果一直反胃。李開貞鬆口氣後,第二天趕緊又拿了半斤肉票給兒子買肉補身體。

I. 作文一張電影票的故事

《一張電影票的故事》可以在開頭總結性的說一下關於電影票的意義,中間講述關於這張電影票故事,適當的加一些感受和心理活動,最後寫出你從這張電影票以及這個故事給你的感悟再總結一下全文即可。

我輕輕翻開記事本,里邊夾著一張稍微發黃的電影票。我笑了,看著那上面印著的「8排,05座」,我彷彿再次回到了那天。

正值夏季,我與昕頤和章魚結伴去看的一部新出的電影。幾朵雲悠閑地在天上逛,知了在樹上合奏著樂曲。陽光像一片片散落的向日葵花瓣,輕盈地落在我們的身上。我們唱著歌,歡笑著走進電影院。出了電梯,我們爭先恐後的地跑到櫃台前正要開口,卻被一個人用手蒙住了嘴。我轉過身,果然是昕頤!她笑嘻嘻地說「別急嘛!先討論一下誰買票呀!」

我們找到就近的座位坐下。我說「我來買就好啦!你們等著,我去去就回!」正要起身,被章魚一把摁在了椅子上說:「停,怎麼能這樣?忘了你給我們買的水果茶啦?」昕頤插了進來:「不是說好了我去買的嗎?」我和章魚都笑了,哪有這回事兒啊?她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可能是我記錯了吧,嘿嘿。」

章魚起身:「我去一下洗手間。」我和昕頤正打算偷偷去櫃台買票,冷不丁被一個人同時拍了一下。回過頭來,才看見章魚笑眯眯地拿著三張電影票,說:「我早就料到了這種事,所以我早就在網上買好了。你們真的以為我去洗手間了嗎?NO!我只是去取票了而已!」

我們約定好了,要把電影票珍藏起來。我把它小心翼翼在夾在我最愛的記事本中,夾在我最喜歡的一頁。旁邊寫上昕頤與章魚的名字,再補上她們的號碼:08排6座和08排07座。

我從回憶中回過神來,把票歸回原處。又默念了一遍「08排,05座」,我感受到了將我們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濃濃的友情。

J. 作文一張卡的故事三百字

嗨!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一張小小的賀卡,可不要小看我,在我身上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我的主人是一個二年級的小女孩兒,就在上一個星期她把我打扮一番。給我穿上了一件藍衣服,花裙子。我的衣服上還有小花小草,可漂亮了。小主人在我身上寫了一句話——「祝李昂軒生日快樂!」

我被裝進了小主人的書包里,裡面很黑,書也很多。小主人一走一搖晃,我在她的書包里,都快撞暈了。過了一會兒這里安靜了下來,原來是我的小主人到學校了。我聽到了響亮的朗讀聲。

忽然,小主人打開了書包,輕輕地把我拿了出來。哇!終於出來了。我正在得意的時候,聽到一位老師說:「今天是李昂軒同學的生日,誰給他准備了禮物,請拿出來。」我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被小主人送了出去,只見李昂軒雙手接過了我,高興地把我看來看去,他感激的連話都說不出來了,「謝……謝謝!」這是才知道我被小主人當做禮物送人了……

這就是我的故事,一張賀卡的故事,你們喜歡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