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故事美文500字
❶ 江南在龍文上發表的散文
刊名:《龍文·漫小說》
主編:江南
讀者群:12—18歲
頁碼:160P
印刷:全彩
內容核心:
本雜志將圍繞 「夢想與愛、成長與勇氣」為核心,因為愛而有夢,因為勇氣而成長,引發青少年對作品的共鳴。作品必須具有強烈的青春氣息,要時尚化,生活化。文字要有畫面感、動漫感,雜志所有的作品必須以幻想、玄幻元素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加入當今的流行元素。
◆文章欄目
【龍·生花】(系列文,單元劇)
幻想類題材,系列文。古風幻想類、少女幻想類、運動幻想類、體育競技幻想類等等。以系列文形式為主,要求具有青春活力感,貼近讀者的校園生活,打動人心。
題材架構力求新穎新鮮。要求可讀性強,有亮點,結構奇巧,獨具匠心,文字要細膩有質感,忌通篇華而不實,堆砌辭藻。(可交系列文的大綱策劃和幾千字的試寫。)
樣文參考:啞舍、九國夜雪
【龍·珠璣】(2-3篇, 0.8W字左右)
短篇,幻想為基礎,題材不限。
◆特別提示
1、文字:流暢自然、明快簡潔不拖沓。行文需嚴謹,有清晰條理與邏輯,避免幼稚小白化,也不可文縐縐艱澀難懂,切忌堆砌辭藻,做到文盡其用。字里行間應有青春氣息,引人向上,對話語言精練痛快,留白處令人回味。
2、故事:文章整體的構思要新穎有特色,開篇進入情節快,抓人眼球,讓人眼前一亮,迅速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文章故事性強,情節曲折有層次感,環環相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多線索推進需要做到主次分明,張弛有度。蒙太奇等手法利用上,做到行文轉折自然,條理明晰。出場人物應調配有度,交相呼應,行為、動力應符合矛盾沖突要求,共同推進情節。單線索推進需要做到緊貼主題,主線貫穿始終,出場人物切忌繁雜過多,交代不明。
3、情感:注重對情感的細膩描寫,要「走心」。情感從醞釀到產生再到升華,需有逐步體現逐步變化的過程,而非一蹴而就,來去突兀。展現親人之愛、朋友之愛、隊友之愛、愛人之愛時,應凸顯情感的豐富性和細膩性,做到從大處下筆,從小處點睛,以此來感動讀者,打動人心。
4、內涵:本雜志的關鍵詞是「夢想與愛」「成長與勇氣」,每篇稿子都要至少賦予其中一種人文內涵。兩個關鍵詞應埋於故事之下。通過用情感體現愛,用情節體現成長,用成長中的矛盾糾葛和選擇來體現勇氣,逐漸勾勒出完整價值觀。在總體上,又需交相輝映,彼此守望,行成圓滿地人文情懷。
5、人設:小說是現實世界在文字海洋里的投影,而小說人物更應該是對照現實大眾的一面鏡子,每個人物都需要讓讀者找到共鳴,因此穿著打扮、外貌形體、行為舉止、性格特徵、家世背景在藝術化處理過程中應當有所考慮,符合受眾審美和世界觀擇取,讓角色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忌完美無缺型主角,人設要具有典型性,主角的年齡不應過大,一定要控制在15歲左右,增強讀者代入感。
6、節奏懸念:由於線下雜志連載的時效差異,註定了線下雜志長篇連載的時候,文章一定要緊湊精彩,懸念沖突不斷、高潮起伏,且在每章連載的結尾部分,必須要有一個懸念或者小高潮,來吸引讀者持續閱讀。
7、禁忌:忌涉及血腥暴力、靈異鬼神、風水等封建迷信、色情三俗、恐怖、宗教信仰、政治言論、軍事等等。
❷ 我的成長故事小標題記敘散文800字
浩浩長空,皎皎圓月。宇宙的美麗與神奇賦予了人們豐富的浪漫與想像,月亮從來都不是回什麼單純答的虛幻的神話與傳說,它寄予了人類對神秘天空的遙想與期盼。張若虛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可以說是「孤篇蓋全唐」。它集中概括了世人對月的理解和寄託。「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詩人彷彿置身與清明澄澈的純凈世界,精騖八極,心游萬仞,但又時時刻刻聯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妙。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❸ 有沒有講人生成長故事和經歷的散文或自傳
散步 莫懷戚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領袖在嚴重關頭時那樣.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伴同母親的時日以短.我說:「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母親對我說.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❹ 冰心的成長歷程!謝謝!
冰心,這位當代文學巨匠,這位世紀老人走了。她一生都在享受著自己對別人的愛。這種愛,已融入了這個世界,永遠不會離開我
們;冰心奶奶一生給我們講了無數個平凡而美麗的故事,那麼也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冰心奶奶小時候那些平凡而美麗的故事吧!
1900年10月5日的夜晚,月光如水,萬籟俱寂。子夜時分,福州隆普營謝家宅里突然傳出嬰兒的呱呱哭聲,那就是冰心來到人世間的
第一聲啼哭。
冰心自幼聰慧好學,特別喜歡聽故事。為了鼓勵她用心學習,當時擔任她家塾督師的舅舅楊子敬常對她說:"你好好做功課吧,等
你做完了功課,晚上我給你講故事。"舅舅給她講的第一部書是《三國演義》。那曲折的情節,鮮活的人物深深吸引了小冰心。等講完
一段,舅舅總是再講一回。為了每天晚上都能聽"三國"的故事,她學習更認真了,功課總是做得又快又好。可是,舅舅晚上常常有事,
不能給她講"三國",有時竟停了好幾天,這可把小冰心急壞了。不得已,她只好拿起舅舅的《三國演義》來看,這時她才7歲。最初,
她大半看不懂,就囫圇吞棗,硬著頭皮看下去,不懂的地方,就連猜帶蒙,有時,居然被她蒙對了。這樣,她慢慢地理解一些書的內容
了,她越看越入迷,看完《三國演義》,又找來《水滸》、《聊齋志異》…… 母親見她手不釋卷,怕她年紀過小,這樣用功會傷了
腦子,便竭力勸她出去玩,她不肯。母親只好把書給藏起來,可不知怎麼搞的,那些書總是神不知鬼不覺地又被找了出來。
有一次,母親讓她洗澡,她就在澡房裡偷看書,直到洗澡水都涼了……,母親生氣地奪她手中的《聊齋》,撕成兩半,扔到牆邊,
小冰心望望母親,又看看那本心愛的書,膽怯地挪到牆角,撿起那本書,又接著讀了下去。這一來,倒把生氣的母親逗樂了。
冰心不但把讀過的書都用心記住,還時常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假日時父親帶她到軍艦上去玩,水兵們聽說這個七歲的孩子會
講"三國"的故事,就紛紛圍住她,當小冰心神氣而又一本正經地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時,眾人被她那稚氣的神情
逗得捧腹大笑。聽完故事,水兵們拉著她的手,稱贊她聰明伶俐,並把他們在航行中用來消磨時光的小說包了一包,送給冰心作為"講
書"的獎品。回到家裡,小冰心迫不及待地打開那包書,那都是些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早期翻譯的歐美名家小說,這些書令小冰心愛不釋
手。當時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書,大都在書後印有書目,她從書目中看到了林紓翻譯的其它歐美名家小說,就按書目去尋找別的小說來
讀,於是,她開始接觸外國文學作品。
十歲時,冰心又學了《論語》、《左傳》、《唐詩》。她對唐詩抱有興趣,很快就能背誦許多有名的詩篇,並開始學做對聯。有一
回,老師剛說:"雞唱曉"。她就脫口而出:"鳥鳴春"。老師一愣又說:"榴花照眼紅"。她略思片刻,便從容應道:"柳絮籠衣白"。這可
把老師樂壞了,連連稱贊說:"對得好,對得好。'榴花照眼紅'只是描寫了石榴花開的景象,只是靜物,而'柳絮籠衣白'除了柳絮飄揚
的景象外,還出現人物"。
祖父謝鑾思見冰心很有出息,從心裡感到欣慰,但從不當面誇她。一天晚上,祖父對她講起了貧寒的家世。原來謝家先輩世居福建
長樂橫嶺,清朝末年,冰心的曾祖父為災患所迫,來到福州學裁縫謀生。一年春節,曾祖父去收工錢,因不識字被人賴了帳,兩手空空
地回家來。正等米下鍋的曾祖母聞訊,一聲不吭,含淚走了出去。等到曾祖父去找她時,她正要在牆角的樹上自縊,曾祖父救下了她,
倆人抱頭痛哭。他們在寒風中跪下對天立誓,將來如蒙天賜一個兒子,拚死拼活也要讓他讀書識字,好替父親記帳、要帳。他們一連生
了五胎,才得了個兒子,夫妻倆克勤克儉,終於讓謝鑾思成為謝家第一個讀書人,而四個女兒卻因家裡貧窮不能讀書。 說到這里,祖
父撫摸著小冰心的頭說:"你是我們謝家第一個正式上學讀書的女孩,你一定要好好地讀啊!" 小冰心張大眼睛,久久地望著祖父。那個
夜晚,祖父那期盼的眼神,那語重心長的話語深深地烙進了她的心裡。
❺ 關於朱自清的成長故事
(因為喜歡朱自清,所以都是自己整理的,望採納)。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號秋實。清光緒二十四年 冬十月初九(公元1898年11月22日),出生於江蘇省北部 的一個叫做東海的小鎮(當時名海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古 鎮),祖籍紹興。1901年,隨父赴任所——高郵的邵伯鎮;1903 年,再遷揚州,基本上定居了下來,渡過了他的童年與少年。1912年入高等小學,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2月寫的《睡罷,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詩處女作。他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參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響走上文學道路。 1920年畢業後在江蘇、浙江多所中學教書。在大學學習和中學任教時期開始了新詩創作。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創辦《詩》月刊,是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他是早期文學研究會會員。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這時還寫過《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優美散文。影響很大。1924年3月2日,朱自清來到春暉中學任國文課教員。他與夏丏尊、豐子愷、朱光潛、匡互生等人志同道合,朝夕相處,友情甚篤。1925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則以散文為主。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作家。1931年留學英國,漫遊歐洲,回國後寫成《歐游雜記》。1932年回國,仍在清華大學任教並兼任中國文學系主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下任西南聯大教授。講授《宋詩》、《文辭研究》等課程。這一時期曾寫過散文《語義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12日病逝。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成員,是著名的詩人、散文作家、學者、民主戰士。
❻ 有關成長的詩歌·散文·故事
詩歌:漢樂府《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此詩用一連串的比喻,來說明人們應該好好珍惜時光,奮發圖強。
故事:保爾.柯察金的成長故事,以及他說過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那麼,在他臨死的時候就可以這樣說,我整個的生命與精力已經獻給了人類最壯麗的事業,為全人類的解放而斗爭。」(蘇聯作家奧斯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散文:高爾基海燕高爾基:《海燕之歌》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雲,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雲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到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烏雲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直壓下來,而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雷聲轟響。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
海燕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雲,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
看吧,它飛舞著,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它笑些烏雲,它因為歡樂而號叫!
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睏乏,它深信,烏雲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狂風吼叫……雷聲轟響……
一堆堆烏雲,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在大海上燃燒。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這些閃電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動,一晃就消失了。
——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的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