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和竊賊的故事讀後感受
『壹』 小偷與狗讀後感300字
狗和小偷讀後感
在已經過去的兩個月的暑假生活中,我在媽媽的陪伴下,讀了完了《伊內索寓言》、《愛容的教育》、《魯濱遜漂流記》、《昆蟲記》、《騎鵝旅行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一直難以忘懷的是《伊索寓言》中的《狗和小偷》的的故事。
故事講的是一個農民很幸運的擁有一條忠誠的狗,這條狗具有尋常狗所缺乏的最大優點——它只吃主人喂給它的食物,使任何企圖用食物賄賂它的人都希望落空。本地的小偷屢試不行,後來有個外地的小偷聽說了這件事,他躍躍欲試,用香氣四溢的蔥油餅來引誘這只狗,結果這個小偷落慌而逃。
這條狗真是太了不起,它居然能拒絕美食的誘惑。與這條可愛的小狗相比,我做得真的好差勁喲。和媽媽上街,聞到美味的小吃,我總是忍不住纏著媽媽給我買。常常是剛吃完冰棒,又要奶茶;吃光漢堡,又要爆米花。有時甚至為了要吃的,寧願放棄准備買的書。媽媽常說我是個饞嘴小花貓,我怎麼能這樣呢?我要向這條可愛的小狗學習,學習它,拒絕外界的干擾,不能因為見到好吃的東西,而忘記了自己的原則。
『貳』 時間竊賊和一個小女孩的故事第一章主要內容
毛毛時間竊賊和一個小女孩子不可思議的故事讀後感
一個頭發蓬蓬,穿著一件肥大男夾克的小女孩毛毛,她沒有親人,住在一個廢墟中,但有許多好心人幫助她,許多朋友關心她,在她身上,發生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這個故事中讓我們知道了「時間花」,每個人都有一朵「時間花」,在生命誕生時「時間花」會盛開,生命結束時又會有另一朵「時間花」綻放,而「灰先生」卻過蒙騙了人們,偷走了「時間花」,讓人們機械化生活,置親情與良心不顧,小女孩毛毛發現了這個秘密,冒著生命危險與「灰先生」戰斗,勢單力薄的她竟然戰勝了「現代惡魔」,真是不可思議!
『叄』 《和小偷對話》讀後感
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學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才會那版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權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充滿激情。
我家屬於郊區,附近有一大片的田野,小時侯,總去那裡享受著和煦的陽光,秋日裡的習習微風,把那裡的油菜花摘得一朵都不剩,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我和夥伴都在為自己的前程努力著,努力得讀書,因此,也不能在沉醉在兒時的天真散漫中了,少了幾分親切,少了幾分自由,也少了幾分對大自然的熱愛。
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那些瑣碎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以下那個不同的年代的童年之夢,體驗一下那時魯迅的美好童年
『肆』 一千零一夜公主與盜賊的故事讀後感
【一千零一夜讀後感300字】
我看了很多課外書,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童話故事《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裡面講述了許許多多古老的故事。相傳,一個國王,他每天娶一個女子,第二天就殺掉。有位聰明又善良的姑娘要阻止他的這種做法,於是她願嫁給國王。她每天都給國王講一個精彩的故事,每次國王准備要殺掉她的時候,故事剛好講到最精彩的部分,國王為了把故事聽完只好不殺她。就這樣她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夜,終於使國王回心轉意。
《一千零一夜》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故事,有的發揚勇敢冒險精神,有的機智善良、敢於和惡勢力作斗爭的人們。
每篇故事都是曲折生動、想像豐富,大多數令人感動。如《神燈》則述說了一個游手好閑的孩子在罪惡多端的巫師的幫助下得到了神燈。於是他運用神燈的法力和自己的智慧使家庭富裕,娶到了公主,殺死了偷走了神燈的巫師,還殺死了為巫師報仇的巫師弟弟,他最終當上了國王。
通過看《一千零一夜》這本故事書。使我懂得了:做事只要有了:有始有終、不屈向上、勇往直前、不半途而廢的精神,就算再難的事情都能做到。
【一千零一夜讀後感300字】
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的結晶,裡面的故事全是天方夜譚,豐富多趣,優美動人。這本書出自這本書的首篇故事,一位國王因王後與下人私通,殺死了她,並發誓要報仇:每天娶一位少女,凌晨時把她殺死。美麗聰慧的山魯佐德為拯救無辜的姐妹,嫁給了國王,講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下面我講一些故事吧。
在這些故事中,就屬辛巴德航海歷險記最好看了。這個故事講述了一位航海家七次不同尋常的歷險記,多麼驚險,多麼神奇,每一次都有驚險之處,不時地調動人們的胃口,讓人們替辛巴德擔心,但他總是平安無事。不夠無論情節有多麼驚險,辛巴德總是能絕處逢生,他用自己的智慧與雙手戰勝了困難,最後的結局就是他滿載而歸地回了家。
【擴展閱讀:寫作積累四要點】
一是材料的積累。材料是寫作之源。寫作材料主要來源於社會生活。在活生生的現實中有很多美的事物,學生要學會時時處處留心周圍各種各樣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不斷擴大自己的生活領域,捕捉生活熱點,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識的捕捉有意義的事,有趣的人,並隨手記下。這樣,發現多了,積累也就多了。閱讀和聽取,則是獲取寫作材料的另一途徑。對於生活范圍較小,生活經歷有限的中學生來說,從這一源頭獲取材料最為廣泛。閱讀書籍報刊,聽取軼聞逸事,可以使他們獲得許多無法親身接觸到的材料。可見,學生要養成勤於閱讀的習慣。通過留心生活,精於閱讀,學生材料積累多了,便不再會出現無話可說的狀況,而是潑灑成文。
二是語言的積累。語言是文章這所房子的磚瓦,中學生要有意識的積累語言,讀書看報,碰到富有表現力的字詞句;聽廣播看電視,甚至聽別人說活,得到的美妙言語,都要記下來。平時碰到的成語、歇後語、名言警句等等,只要自認為生動美妙的,就積累。這樣,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從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語言詞典。同時,生活中碰到的生字詞,要查字典。經過積累,語言豐富了,寫作文時自然左右逢源。
三是情感的積累。(next88)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寫作者只有將自己的情感體驗,自己的真情、深情、純情、至情(如對師長的敬愛,對同學的友愛,對弱者的同情,對壞人的憎惡等等)付諸寫作對象,文章才能情深意切,字字動心。可見,寫好作文,中學生必須有情感的積淀。而事實上,情感積累豐富了,寫作時人稟七情就能自然流淌,進入一種情不能已的境界,寫出的文章生動感人。
四是精妙寫法的積累。「《文選》爛,秀才半」之說,形象道出了古人學習寫作的經驗。大凡優秀的作品,本身就告訴我們,文章該怎麼寫,不該怎麼寫。通過熟讀、多讀各大家的作品,達到心領神會的程度,自然學到作文的方法和技巧。閱讀多了,積累多了,用於寫作實踐,必能提高寫作水平。
實現寫作的積累,要達到三個要求:一、量要大,量的保證,才能帶來質的變化。教師要鼓勵學生勤動筆,將自己發現的東西記在其專為寫作積累而准備的本子上。二、范圍要廣。為了積累,學生生活視野閱讀視野要寬。教師可以組織各種活動,以擴大學生的生活圈子;可以建立班級書庫,實現資源共享,為學生的積累興趣,鼓勵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
『伍』 公主與盜賊的故事讀後感
我看了很多課外書,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童話故事《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內一夜》裡面講述了許容許多多古老的故事。相傳,一個國王,他每天娶一個女子,第二天就殺掉。有位聰明又善良的姑娘要阻止他的這種做法,於是她願嫁給國王。她每天都給國王講一個精彩的故事,每次國王准備要殺掉她的時候,故事剛好講到最精彩的部分,國王為了把故事聽完只好不殺她。就這樣她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夜,終於使國王回心轉意。
《一千零一夜》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故事,有的發揚勇敢冒險精神,有的機智善良、敢於和惡勢力作斗爭的人們。
每篇故事都是曲折生動、想像豐富,大多數令人感動。如《神燈》則述說了一個游手好閑的孩子在罪惡多端的巫師的幫助下得到了神燈。於是他運用神燈的法力和自己的智慧使家庭富裕,娶到了公主,殺死了偷走了神燈的巫師,還殺死了為巫師報仇的巫師弟弟,他最終當上了國王。
通過看《一千零一夜》這本故事書。使我懂得了:做事只要有了:有始有終、不屈向上、勇往直前、不半途而廢的精神,就算再難的事情都能做到。
『陸』 伊索寓言中 小偷和狗 故事讀後感咋寫,500字的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流傳的幾百個諷喻故事,是後人把它收集起來,歸在公元前6世紀的寓言作者伊索的名下。所以《伊索寓言》並不是伊索寫的。 《伊索寓言》里的故事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但在這短小的故事裡卻包涵著深奧的哲理。 先說幾個大家熟悉的吧! 《龜兔賽跑》的故事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吧?我不認字的時候,就聽過這個故事,講的是:烏龜與兔子賽跑。兔子因為自負、自傲輸掉了比賽。而烏龜則通過自己努力贏得了勝利。其實自信是好的,但是如果自信變成了自負便不好了。 《北風和太陽》也是大家熟悉的故事:北風和太陽要比賽,比誰能讓路人脫掉衣服,誰就。北風刮著猛烈的風,可是路人沒有脫掉衣服反倒把衣服裹進。而太陽則散發出一陣一陣的熱度,讓路人覺得很熱,於是脫下衣服。文章結尾處「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勸說勝過強迫」——點明中心。 《小偷和母親》是一篇很教育意義的文章:一個孩子在小時候偷了東西母親沒有責怪他反倒表揚他,等他長大後投更貴重的東西,最後他被押上刑場。他咬掉了他母親的耳朵,他母親罵他大逆不道。可是小偷卻說:「當我第一次把課本偷回來的時候,如果你當時責備了我,我就不會落到這種下場,也不會蒙羞而死。」從這個故事中不難看出,從小養成好習慣是很有必要的,而養成好的習慣是需要父母的幫助的。如果父母不從小教育孩子,那這個人長大後就不會有出息的。《三字經》里曾說過:子不教父之過。說明孩子的教育是與父母分不開的。我們有好的成績一半歸功於老師,另一半還要歸功於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啊! 《打破神像的人》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大家來聽聽:有一個窮馬夫,給一個大戶人家做馬夫,這個人家很富裕,他問自己的主人:怎樣才能富裕起來呢? 主人說:「只要買一座神像放在家裡供著,就可以變得富裕起來了。」馬夫信了。 過了幾天,富人把錢財都花掉了。不過他死前卻在神像里藏了很多金幣。 他要死了,把兒子叫到身邊,說:「你不要把神像賣掉,寧願摔了也不要賣。」 他的兒子沒當回事。可他太窮了,只好把神像賣給了馬夫。 這個馬夫把他放在家裡。一年過去了,他仍然沒有富裕起來。一氣之下,馬夫把神像摔了。這時,金幣都出來了。他生氣的說:「我尊敬你的時候,你卻裝模作樣,我把你打碎了,你這時才知道來幫助我。」 這篇文章是說要打破 人們對神明的迷信。 《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寫的都是對生活中某種現象的批判、諷刺、啟示和教訓。《伊索寓言》通過短小的故事教會我們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
『柒』 《毛毛——時間竊賊和一個小女孩不可思議的故事》好詞好句和讀後感
有好幾種可能的,有的是處女膜先天性破損,就不會出血啊;第二種是可能平時做劇烈運動,然後處女膜破了。我高中時候就有一個女同學在運動中弄破了,所以你也不要多想了。
追問:
還有別的原因沒給我說說!
回答:
還有可能就是你們做的時候可能沒有成功,或者也有一種情況就是當時沒有流血,過好久才流的情況也有可能啊。再說了,你既然愛她,為什麼么還要懷疑她呢。如果你們都是第一次,你這樣對她的傷害會很大的。
追問:
這個"好久"要多久挺擔心的!
回答:
這個也沒有具體的時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況啊。所以你還是照顧好你女朋友吧。希望你們幸福!
追問:
是不是"一次並不能成功啊"這樣還算處女嗎
回答:
一般第一次都到不了高潮的。所以有可能你女朋友現在還是處女,但是只要你們做了對她的生理周期還是會有影響的。
追問:
這樣不是很煩嗎
回答:
呵呵............你覺得呢?
追問:
她現在在擔心自己啊!不知道該怎麼辦
回答:
你好好陪陪她,這個沒什麼好擔心的,順其自然吧。
追問:
她痛的都哭了!卻不是她想像的!讓她怎麼辦
回答:
唉,可能是你女朋友比較敏感吧,或者是想給你一個比較完整的自己,所以才會那麼難過。可是如果是我的話,我就會想反正我對得別人不就行了嗎?你就告訴她:沒事啊,反正你們以後有的是機會。
『捌』 小偷和商人的故事讀書筆記300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騙術比偷術更有藝術含量。
很久以前,有一個商人在市中開了個賣布的鋪子。他年輕時曾經靠偷竊度日,不過現在他已改邪歸正。他工作起來很努力,而且經營有方,因而買賣很發達,很紅火。一天,商人見沒有人光顧鋪子,就關了店門,像往常一樣回家過夜。就在那天夜裡,有個小偷光顧了他的鋪子。小偷裝扮成商店主人模樣,用自製的萬能鑰匙開了鋪門。他一看見聞聲而出的守夜人,馬上遞給他一枝蠟燭,吩咐道:「幫我把這枝蠟燭點燃。」
守夜人剛一轉背,小偷馬上闖進帳房,燃著另一枝蠟燭,把帳本找來一一翻看,他想看這家布店到底有多少財產。直到夜深人靜,他才算清楚,然後吩咐守夜人替他找一個趕駱駝的,說他需要一匹駱駝運貨。
守夜人睡得迷迷糊糊,不辨真偽,真地找來一個駝夫和一匹駱駝。小偷叫駝夫把四捆布匹放在駱駝背上,然後又賞給守夜人兩塊錢,這才悠哉游哉地帶著駝夫和駱駝走了。
第二天清晨,當商人來到鋪子時,守夜人顯得格外殷勤,因為他還在感謝昨晚賞給他兩塊錢的恩惠。可商人卻覺得守夜人一反常態,莫名其妙。他一打開店門,發現了櫃台上的帳和燭淚,再看看倉庫竟然丟了四捆布。他怒氣沖沖地問守夜人:「這是怎麼回事呀?」守夜人見狀連忙把昨晚發生的事情向他詳細敘述了一遍。商人一聽大怒:「趕快把昨夜你雇馱布的那個駝夫給我找來!」
「我這就去。」守夜人嚇得戰戰兢兢,趕快把那個駝夫找來見商人。商人追問駝夫:「昨夜你把布運到何處了?」
駝夫不敢不說,就告訴商人,他將布運到了渡口,然後把布搬到一隻小船上。商人聽完以後,就叫駝夫帶他去找船主。駝夫沒有辦法,只好帶商人趕到渡口,指著一隻小船說道:「喏!他就是船主,我昨天夜裡就是把布運到他船上的。」
商人忙問船夫:「那個該死的商人現在到哪裡去了?」
船夫連忙說:「我把他送到河對岸,他自己雇了一個駝夫走了。至於走到什麼地方,我也不知道。」
「現在你馬上幫我去找到從你船上運走布匹的駝夫吧!」船夫立即答應,不久,駝夫就來了。
「你幫助那個商人把貨運往哪裡去了?」商人忙問駝夫。
駝夫告訴了商人那個地點,商人立即說道:「你跟我一起去,我要看看卸貨的地方。」
駝夫領著商人來到離河岸非常遠的一個旅館里,發現那裡有一個裝貨的倉庫。商人來到倉庫旁,開門一看,那四捆布匹果然在那裡。於是他叫駝夫幫他把布匹抱出去,讓他的駱駝運回去。而在那布匹上還放著小偷的一件斗篷,商人也順便帶走了。
小偷躺在旅店裡總有些不放心,於是到倉庫里一看,那些東西都看不見了,不禁有些痛心。但他畢竟是做賊心虛,哪裡敢聲張!只是他的斗篷也不見了,這使他覺得有必要交涉一番。小偷暗中追隨商人,一直來到河邊,那駝夫把布匹都搬到小船上,小偷來到商人跟前,說道:「老兄,我真心祝賀你得到主的保佑,遺失的布匹又回到你手上,一點不曾丟失。只是那多餘的斗篷,希望還給我吧。」
商人什麼話也沒有說,也不曾猶豫,就把那件斗篷還給了小偷,只是朝他會心地笑了笑,然後便分手了。
邊讀邊想:
問問你的孩子:商人的做法好不好?他的行為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玖』 讀小偷的兒子讀後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下面提供寫讀後感的四步法:
(1) 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讀後感重在「感」,而這個「感」是由特定的「讀」生發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不管採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准確,有針對性。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要簡練,而且要把重點寫出來.
(2) 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 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系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系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系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結既可以回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讀後感始終要受「讀」的約束,開頭要引「讀」,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讀」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回扣「讀」的內容不放鬆。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