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孝道的故事800字作文高中

關於孝道的故事800字作文高中

發布時間: 2020-12-13 14:38:22

① 有關孝道的高中作文精彩開頭

同學們,我們從哪裡來?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說,是父母把我們帶回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多年答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麼辛苦,那麼努力.

② 高中作文《我的孝心》800字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跡,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裡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獃獃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③ 以守住孝道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高中水平不少於800字

祭祀祖先、孝敬父母、保全自身只是孝道思想中的一個階段,只有讓家族的生命力不斷延續下去,才是最大的孝。「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曾子大孝》)孝道思想體現出入的生命意識,從祖先到父母,從父母到自己,從自己到自己的後代,生命就是在這樣的傳宗接代的延續中得到流動、生生不息,從而也實現了人們對於生命有限的遺憾而追求永恆的一種價值取向。父母的生命傳續到/自己,如果不能繼續延續下去,那將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離婁上》),「無子為其絕世也」(《大戴札記·本命》),正是這種思想的明顯體現。生命總是在代代相傳中得以延續,這也是人類有限生命對無限生命的一種追求。以關愛生命、重視生命為內容的孝道思想,正是這樣的一種生命價值觀。這種生命價值觀既表現為渴望生命延綿不斷的傳遞,又表現為追求生命價值的不斷升華。
因此,要想獲得生命的延續,實現生命的永恆,就不得不考慮傳宗接代問題。生命的延續是通過家族延續的形式表現出來的。這樣,家族生命的傳承與家族的興旺發達的價值觀念就聯系起來了,婚姻便成了人們生命延續的一件大事。「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大婚,萬世之嗣也。」(《禮記·哀公問》)男女結婚就成了傳承祖先生命的一項重要內容,生兒育女成為保持家族生命興旺的重要手段,是人生至關重要的責任。孔子說:「父母生之,續莫大也。」(《孝經·聖治章》)只要每一代人都承擔起傳承生命的重任,家族生命就會枝繁葉茂,萬代不竭。
從人的自然生命本性來說,任何一個個體生命都是有限的、暫時的,生命傳承不僅表現為綿延不斷的自然和生物意義的傳承,更表現為對家族生命的物質傳承和文化傳承乃至精神傳承(包括家業、家風等),而後者是一種更有意義的價值傳承。家族生命價值的物質傳承的基本要求是守住家業,家族生命價值的文化傳承的基本原則是傳承良好的家風。孔子在回答孟懿子問孝時說:「無違。」孔子還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具體說來就是要繼承先祖基業,保持先輩的風范。「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中庸》)不能很好地傳承家風或沒能守住祖宗基業的人,往往被認為是不肖子孫而遭貶斥,這充分表現了孝道中所蘊含的生命的物質傳承和價值傳承的雙重內涵。
從個體對家族生命的傳承上來說,個體僅僅維持祖先遺留下來的基業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能夠在繼承祖先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要使家族生命在維持前輩的基礎上有所超越,使整個家族生命意義得到輝煌發展,生命傳承的意義也就體現出來。如果想使整個家族生命得到傳承,其出發點便是立己身。「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使自己的地位身份能夠確立是傳承生命最重要的一步。「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開宗明義章》)所以這才是真正的「孝」。「立身行道」的內涵是豐富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誠如孔子所擔憂的那樣:「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也。」(《論語·衛靈公》)如果一個人在經過立德、立功、立言等三方面的努力,能夠使自己垂德後世、建功立業和著書立說,最終實現超越短暫而有限的生命,獲取人的永恆的生命價值。這一超越,從個人角度而言,既獲得了現實生活的幸福,又實現了自身生命價值,體現了人生的意義;從家族角度而言,既可光宗耀祖、彰顯其親,還可以進而福蔭子孫;從社會角度而言,可以報效國家,有益於民眾。立言就是著書立說,妙手著文章。如果達到了立德、立功和立言的完美結合,那麼就意味著圓融了生命的意義,體現了生命的價值。這樣,也就達到了孝的新境界,實現了傳承家族生命和完善自我生命的統一,真正實現了個體生命價值的不朽。

結語

儒家思想是一門「生命的學問」[5](P127)。因此,儒家其中的孝道思想也就不僅表現為一種家庭倫理思想,更是蘊涵了人類關於自身的生命意識的思想和學問。人類對生命意識增強和促進生命的不斷延續是祖先崇拜流行的必然結果,祖先的形象庄嚴、高大既然反映出一個宗族生命力的強盛、繁榮,子孫為了保持祖先的形象就要努力發展本族的生命力。孝「實際上是中國人的人文性宗教,反映了中國人生命不息,文化綿延不斷的歷史意識和終極價值理想」[6](P25)。通過對祖先的祭祀活動,在緬懷祖先的時候,更融人了對先人生命的追念,感恩祖先給予自己生命。贍養父母、尊敬父母,珍惜父母從祖先所傳承下來的生命。同時,也要珍惜自己現在擁有的生命,把愛護自己的生命列為孝的出發點,是因為這生命直接來自父母。生命存亡的意義主要不是對自己個人而言,而在於這關系著祖先生命形象的存在和完整。即自己的生命既然是以祖先為代表的宗族生命合力的一部分,為了宗族生命力的強大,自己就得保重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自然而然地推理:為了宗族的壯大,讓祖宗生命能夠永久地延續下去,生命個體就必須要擔負起努力生育後代的責任,以便給本族增添更多的物質意義上的生命;同時,正是由於這些物質生命的存在,承載了整個家族的精神生命,使得這種生命得以傳承。否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家族生命的延續受到阻礙,不僅因此而違背宗族群體的生存精神,也將會被視為是世間最大的罪惡。

[參考文獻]
[1]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
[2]楊國樞.中國人的蛻變[M].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8.
[3]王祥齡.中國古代崇祖敬天思想[M].台北:學生書局,1992.
[4]錢穆。中國文化導論[A).文化危機與展望(下)[C).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
[5]李翔海.生生和諧——重讀孔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6]肖群忠.孝與中國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④ 作文 發生在家裡的孝心故事800一1000字

少年的時光伴隨著求學的喜怒哀樂,而其中有包含了父母的多少苦辣酸甜。父母常因我的歡樂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煩惱而愁在心頭。我知道,父母是在盼望著我有一個好成績。
可是,我又能為他們做什麼呢?我不知道。
可就在昨天,我突然明白了。昨天,媽媽很累,我想:人們總是說捶腿可以緩解疲勞,我說:「您累了一天了,我給您捶捶腿吧。」「好呀!」我猜,媽媽正想著呢。於是,我就捶了起來。
「媽媽,疼嗎?」「不疼不疼,兒子捶得真好。」「那舒服嗎?」「當然,可舒服啦!」「我用力了。」我聽說用力效果更好,就用了力。這捶捶、那拍拍。媽媽更是不亦樂乎。這腿捶完,又捶那腿。「啪啪啪」地聲音一陣又一陣。「媽媽,你的哪條腿最疼?」「右腿。」媽媽回答。
這是,我想小錘子似的向媽媽的右腿發起「進攻」。
我先找到合適的力度,就開始「錘」。「媽媽,你哪裡疼,我多捶幾下。」我的「噓寒問暖」讓媽媽心情大好。
捶完腿後,我又給媽媽洗了腳。
我倒好水,問媽媽:「媽媽,這水燙嗎?」「不燙不燙,正好。」媽媽喜笑顏開。這時,我的心情也很好,只是累了些。我突然想起了媽媽平常乾的家務活比這要多出很多倍,我不禁說了一句:「媽媽,您辛苦了,我愛您!」說著,我洗起了腳。
這次,是我第一次給被人洗腳,也是洗的最盡心盡力的一次。
「兒子,你真是長大了。你的懂事,認真,進步,我都看在眼裡。加油,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那一刻,我明白了,有時孝順不需要豪言壯語,不需要物質,只需要一顆真心,一顆可以為長輩付出而不求回報的心!

⑤ 陪伴,是最真摯的孝道800字高中作文

是一切品質中最為基本的一個,很多人也並沒有做好的,一個都沒有孝心的人,專還是流浪街頭的乞丐屬,是沒有道德的。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教育我們。一個孝順的皇帝。孝,再興旺的國家也會滅亡,受之父母,所以。孝,感謝父母。孝,你都要孝敬父母,自古以來是我們華夏民族的優良傳統,對百姓也能施仁政寒假通過老師的推薦。 身體發膚,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將我們養育長大,最基憨范封既莩煥鳳唯脯瀝本的就是從是否孝敬父母看出,我看了《孝經·二十四孝》這一本書,是一個人一生的作業,孝敬父母是我們天經地義的,無論你是萬人之上的富豪,並從中學到了許多道理。從出生到長大成人,但是卻又是最為重要,依舊被人們所重視。孝,它一代又一代得傳承著;一個不孝順的皇帝,迄今為止

⑥ 以遲來的孝道為800字的作文

現代社會發展如此之快,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解決父母溫飽已經不是問題了。 "養"只是為人子女者對於父母最底限的機械勞動而已了。現代人的腦海中雖然種植著孝順的種子,終究沒有真正的發芽、開花。那種子只是一種潛意識中強加給自己的責任------父母就得我養活。

活是活著呢,活得咋樣?你給父母拿來山珍海味,但是就隨手往桌上一礅,然後冷淡無比的來一聲:「吃吧。」看見老娘在洗衣服,很不耐煩地來句:「我來。」這就是孝?孝敬本應使父母快樂,你就那麼多不耐煩,他們能樂得起來嗎?父母只需要物質上的「養」,就不需要精神上的「敬」?不但需要,而且老人需要的比我們更多。缺少了「敬」的「養」,一定是態度出現了問題,這個態度問題主要還是在於為人子女者的孝心不是根於誠篤。

孝道作為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作為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准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孝道被當作封建糟粕遭到否定。的確,傳統孝道不免糟粕。孝經有雲:「毛發色膚取之於父母,稍有損耗是為不孝」,這有些苛刻;丁蘭「刻木求親」稍有做作與誇張;郭巨「埋兒奉母」之舉也未免迂腐。「順者為孝」也有些不人性;至於「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亡,子不能不亡」就更讓我們難以接收了。我們這么想不為過。我們不需要那麼做,更不必要那麼做,可是孝道本身所具備的美德特質我們沒有資格否定。

孝道作為維系和促進以家庭為細胞的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絕對應該發揚光大,而且誓在必行。從風俗角度上說,這更是極為重要的。元代張養浩說:「蓋自上而下者謂之風,因上而成者謂之俗,故風俗,國家之元氣,風俗厚則元氣盛……風俗薄則元氣衰……」元代御史上奏時也說過:「國家以風俗為本,……而風俗厚為治之至要也。」對於當今社會的風俗如何,筆者不敢妄下言論。簡單說來我們起碼得有個全國上下都一致的觀點吧!

一個民族的強大是因為整個民族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有相同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這就形成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說到此處似乎與孝道甚遠了,也過於理想化,然而離我們最近的、最實際的、也是最容易普及的統一民風不正是孝道嗎?一個人還不能愛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人,又如何去愛別人的家,乃至於國家這個大家庭呢?連最容易的「風」也形成不了,那隻能眼看著「瘋」了。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發揚光大了孝道,再談其他的也就不遠了。

⑦ 以孝為話題的作文800字題記

百善孝為先。孝是什麼?是兒女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每一個人都心存孝敬,可又有多少人盡了自己的孝心呢?
其實做有孝心的兒女並不難,只看你有沒有這份孝心。也許是一件華麗的皮草,也許是一件普通的外衣;也許是一桌豐盛的酒席,也許是一桌家常便飯;也許是一棟豪宅,也許是一間平房。可它們在孝心的天秤上是等值的。古時候無論是人主、人臣、還是士民,都是很有孝心的。《孝行覽?孝行》中說:「務本莫貴於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耘疾,守戰固,不罷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紀也。」是啊,確定做人的根本,沒有比孝道更重要的了。
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子女長大成人,為事業拼搏,為名利奮斗,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時,面對的卻是父母的一方墳墓。這人間悲劇不知何能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請不要等到功成名就時再盡孝心,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盡你一份孝心吧!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孝順父母呢?我們不僅要努力學習,用最好的成績回報他們,還要聽從他們的教誨,更要學會關心他們,就像他們關心我們一樣。開門時的一句問候,疲憊時的一杯白水,沖突時的一次退讓就會讓父母心滿意足。
不要忘記時間的流逝,不要忘記生命的不堪一擊,更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抓緊時間吧,抓緊你每一刻可以盡孝的時間吧,時間是不會等待你的。

⑧ 關於孝道的作文800字以上

把孝心獻給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片孝心動天下.
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對母女去滑雪時,突然遇到了雪崩,她們只好原地不動,等待救援部隊的援助. 她那困在雪地里的女兒因飢餓和勞累而昏迷不醒.由於她們穿的都是淺色的衣服,救援部隊幾次經過,都沒有發現她們.當她醒來的時候,才知道母親為了救她,毅然用刀割開了左手的動脈,在雪地里爬行了幾十米遠,在母親生命終絕的那一刻還在爬行,一條長長的血路使救援部隊發現了她們.
她過去一直認為作為清潔工的媽媽是卑微的,現在才知道.是平時言語不多的母親用鮮血把自己救了,母親那平凡又嬌小的身軀里,卻蘊含著那麼偉大,無私,一絲不苟的愛.
同學們,我跟你們說這些只是想讓你們都能好好的去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份母愛,都能夠趁自己父母還健在的時候,好好孝敬他們,讓他們快樂無憂的過日子.不要因為他們不滿足你的希望而說:「廢物」不要因為他們的叮嚀教誨不停時而說:「煩死人」;也不要在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而不聞不問,有意躲開。更不要揮起你的拳頭去對待他們,虐待他們,即使父母做得不對,有時說得過火,我們做兒女的都要體諒他們,尊敬他們,如果你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話,能指望你去孝敬誰呢?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我們做兒女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衣服上的每一根絲線,都滲透著父母的汗,父母的血,都寄託著父母的殷殷祝福和企盼。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我們在學校讀書,又使父母多了一份牽掛。父母把愛無私地奉獻給我們。而他們得到的卻是額頭上條條皺紋,頭上縷縷銀絲,多麼高尚的愛啊!
同學們,你們又怎樣回報父母呢?我們應該用心,用行動去償還我們得到的一切,因此我們要努力學習,做個好學生,讓父母在家少一份擔心,多一份放心,要在生活經費上盡量減輕父母的負擔,要從生活上不同角度上去關心父母,不要忘記在父母生日或節日獻上一份禮物,這些都是孝心的體現啊!領到獎學金黃色時,如果你能拿出一點,買一份小小的禮物給你們的父母,同樣會給他們帶來莫大的欣慰。
要知道,父母的愛是偉大的,也是無私的。它沉浸於萬物之中,充盈於大地之間,想報答完他們的恩情,就像在用勺子一點點地舀著大海一樣,無論如何都是報不完的,何不在有機會的時候讓報恩之水填滿一個個小池呢?其實,父母並不求我們報恩,只要看見孩子開心幸福、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恩惠。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同學們,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履行我們那報不完的孝行,讓我們與父母擔誠相處在一起過上融融樂樂、幸福無比的家庭生活吧!用我們的孝心,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自己取捨吧

⑨ 「孝」在身邊 作文 800字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世界無處不充滿「孝」。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能將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的佳話。對於青年來說,孝可能不能那麼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們要盡我們最大努力去詮釋它,讓他變得更具意義,而不是徒有虛名。
孝,是父母幹完活回到家後我們送上的那一杯熱茶;孝,是父母累的時候我們一句安慰的話;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們端上的洗腳水;孝,是讓父母看到我們成績進步,孝。是父母從犯=我們嘴裡得到那一句讓人感動得話;孝,是我們能夠健康的成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他們來說也已是對他們的孝。
父母,不奢求我們能夠給他們買多少東西,不奢求我們有多有錢,而是我們能夠在傷心的時候給他們打一個電話,是我們在外上學對他們報的那一句平安,使我們期中,末考試成績單上的前幾名,即使沒考好,父母還是會鼓勵我們,讓我們努力,讓我們有出息。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
想想父母在家拚命地掙錢,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能夠讓我們過上好日子,能夠有個好的學習壞境,能夠讓我們有出息,能夠讓我們健康的成長。
為了父母,為了我們這個家。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孝順我們的父母。不要求我們給他們買多少東西,就只請我們,在學習上努力地進步,努力地向前;大休你回到家後,給父母洗上一次腳,給他們捶捶背,說說這段時間的進步,聊聊這星期發生的事。這些對於他們來說就已經是孝了。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歷史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端上一杯熱茶,對父母噓寒問暖,洗洗腳,捶捶背,報上一句平安,學習上的進步。
雖然我們不能夠把孝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地去詮釋它,不要讓它從我們這里不再是佳話。
孝,是我們永不會忘記的傳統美德,是感化心靈的名詞。
山東濟寧微山縣微山縣第二中學高二:晨曦文學社(張俊)
第2篇 百善孝為先450字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永遠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怎麼樣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就不可能尊重生身邊的每一個人。
古人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其他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濃厚民風,這是我們學生的責任,我們應該要盡到責任。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今天,他們年紀大了,並沒有勞動能力了,我們就應該關心他們,愛護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多多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安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有好吃的食品,先給爺爺奶奶們、爸爸媽媽們,乘坐公共汽車時,必須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讓他們坐好等。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