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慈善故事150字

慈善故事150字

發布時間: 2020-12-13 16:26:52

❶ 關於忠誠的小故事150字

1、審配

三國時期,袁紹手下的重臣審配,當時袁紹已經死了,他輔佐袁尚,袁尚在城外被曹操擊敗,當時袁尚只想著逃命放棄了鄴城,可是審配一直不放棄,帶領城中的殘兵守城,曹操大軍多次攻城都被他擊退。

後來他的侄子審榮貪圖富貴,出賣了他,開打了城門,當時曹操極度欣賞他,說要給他很多賞賜,然後重用他,可是他就是不。後來曹操要殺他的時候,他還說:「我的主公(袁紹)的墳墓在北方,我一定要向著北方死去!」

2、田橫

劉邦當皇帝後田橫不肯稱臣於漢,率徒眾500餘人逃亡海上,避居島。劉邦知田橫兄弟治齊多年,齊地賢者多歸附之,為除後患詔令赦田橫罪而行招撫。田橫被迫偕門客二人赴洛陽,於途中自殺。留居海島者聞田橫死訊,亦全部自殺。

3、陸秀夫

宋末,張世傑指揮下,打了一場慘烈無比的「崖山保衛戰」。失敗之後,丞相陸秀夫背著8歲的小皇帝蹈海自殺。

「越七日,屍浮海上者十萬餘人」。大戰中和帝室失散的張世傑知道少帝已死,領著船隊再度出海,航至海陵島一帶海面時遇颶風溺死海中。

4、關羽

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結重圍」中,關公丟了城池,二位嫂嫂也失陷了,手下士兵極少,又沒有糧食,還無法屯紮,可以說是必死無疑,但是他仍然沒有打算投降。

劉備兵敗徐州,關羽為曹操所擒,張遼剛來勸降時他也是說要死戰到底。曹操十分欣賞關羽,想把關羽收入自己帳下,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贈美女寶馬厚待關羽,關羽不為所動,當知道劉備的下落後掛印封金毅然離開曹操,投靠劉備。

5、蘇武

漢代蘇武,武帝時以中郎將身分持節出使匈奴。匈奴單於驕橫,借故扣留了他,並逼使歸降,但蘇武始終堅貞不屈。

匈奴他把蘇武囚禁在地窖里,不與飲食。後又把蘇武轉移到荒無人煙的北海 (今蘇聯貝加爾湖) 一帶,讓他放牧公羊,並說只有公羊產羔才能返回。

直到漢昭帝始元六年的春天,蘇武才回到漢都長安,蘇武在匈奴共十九年,出使時年富力強,歸來時已是須發皓白了。

❷ 以誠待人的故事150字

誠信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版在我的帳單權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後,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么乾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並滿懷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闆,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還讓我到哪裡去談這筆生意呢?」
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雲,質朴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❸ 愛心奉獻的小故事 (150字左右)

猴子的愛心 劉家集鄉的王鄉長思維很超前,認為一個地方的經濟要靠一個品牌帶動。靠什麼呢?養雞、養鴨、種葯材……都被旁的鄉搶到了頭里,他不想步別人的後塵。他想了好多天,決定開辟個猴園。 說干就干,先建園,後買來五六十隻猴,還聘來個養猴技術員。 鄉下人很少見猴,就都來看。鄉里就收錢賣票,收入倒也可觀。才一年多,又繁殖了十幾只。王鄉長等人大喜,決定在此基礎上開發猴子表演項目。就從某馬戲團高價請來個猴子教練。教練日夜訓練,僅幾個月,猴子們就基本訓練有素。小猴們敬個禮呀,拿個大頂、翻個跟頭呀,那是小菜一碟。 縣里轉發了該鄉以養猴帶動一方經濟的經驗材料,鄉長因此提升走了,胡副鄉長升任鄉長。新任鄉長想:這都是老鄉長的功勞,自己如何在此基礎上更出點彩呢?經過苦思冥想有主意了:原來,每次領導來,他們都是調來小學的學生進行夾道歡迎,現在何不訓練讓猴子手舉鮮花夾道歡迎呢?他叫教練進行這方面的訓練。訓練了一段時間,讓猴子分列兩旁,搖著鮮花,還像那麼回事。一天,胡鄉長說訓練要再抓緊些,10天後有個市裡的大領導要來視察哩。 連續幾天,天氣極熱,猴子們在太陽下被曬得流油,有個年長的猴子撐不住,一下蹲在地上。教練員就讓其他猴子休息,而把這只猴子捆到了遠處豎著的那根懲罰柱上,猴子被曬得呲牙裂嘴。此時,正好有幾個小學生路過。打花傘叫小玲的小姑娘見猴子痛苦的樣子,就跑過去把自己的小花傘罩到了猴子的頭上。教練員就動手拉小姑娘,但剛拉走了玲玲,其他小學生的傘就又罩過來了。氣得教練員只得收猴回園。 恰在這時,市裡大領導視察提前啦,明天上午就來。胡鄉長問園長:「讓猴列隊歡迎,有沒有把握?」園長說,訓練時間短,怕萬一猴子們不聽話,可就弄巧成拙了。不如歡迎還是讓小學生們上,讓猴子們去獻花。 第二天,小學生們老早就列隊站在太陽底下等待領導的到來,站在左邊第一名的就是小姑娘玲玲,她不住地用花手絹擦臉上的汗。 終於等到領導們來了,都打著傘。前邊中間的那個是大領導,很胖。大領導走到歡迎隊伍中間時,人們眼前一亮,只見一隊猴子手舉鮮花從大門口跑出來,領頭的就是那天挨罰的大猴子。 領導很驚奇,說:「咦,猴子也會獻花?」他話音未落,只見那隻大猴子卻把鮮花一扔,跳起來一把奪過手下替他打的花傘,三蹦兩跳跳到玲玲跟前,高舉猴爪,把傘罩到了玲玲頭上。其他猴子馬上模仿大猴的動作,沒等人們醒悟過來,一把把傘已被猴子們奪走,一隻只跳到小學生們旁邊,舉著傘為他們遮陰。 胡鄉長臉色大變,萬分著急地說:「你看……這些猴子,真是……」領導停住了腳步,大聲道:「好!這真是些好猴子呀,有愛心的猴子!」

❹ 一個古代故事。150字左右。急急急急急急急。

幾個有趣的成語故事
畫餅充飢

三國時魏國的魏文帝要大臣盧毓選一位中書郎,魏文帝說:「挑選人才,千萬不要選那些有名氣而沒有實際才乾的人。名氣就像是在地上畫的餅,不能充飢的。」盧毓有些不同意見,他說:「如果是修養高、德行好而有名氣的,就不應該嫌棄他們,臣建議應對他們考核,看他們是否有真才實學。」魏文帝覺得盧毓講的話比較中肯,因此下令制定了考核官沿員的方法。

盲人摸象

從前,有四個人,都有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但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有個盲人摸到了大象的牙齒,說:「我知道了,大象如同又粗又長的蘿卜。」另一個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說:「大象就像大簸箕一樣。」第三個摸到了大象的腿,說:「不!大象就跟舂米的木棒一樣,只不過粗了一點。」第四個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大笑:「大象不就像一根繩一樣嗎?」四人爭論了許久,結果也沒弄清楚大象究竟是什麼樣。

天衣無縫

古時候,有一位讀書人叫郭翰。一天,天氣十分炎熱,郭翰獨自躺在院子里乘涼。月光下,郭翰仰望天空忽見一個白衣女子從天上冉冉而降,對郭翰笑著說:「我是天上的仙女。」郭翰仔細看那女子,發現她的衣服渾然一體,沒有一條縫線,於是問道:「你的衣服怎麼沒在線縫過的痕跡呢?」女子答到:「這是天衣,它不是用針線縫的,所以沒有縫啊。」成語天衣無縫由此而來。

驚弓之鳥

戰國時,楚國准備派臨武君擔任主將,與秦國交戰。越國使者魏加認為不合適,原因是武君被秦軍打敗過。魏加向楚國的春申君講了一個故事:「有一隻大雁在天上飛,射手只拉了一下弓弦,大雁就從空中掉了下來。有人覺得奇怪,想問明原因,射手說:」這是一隻受過傷而且掉了隊的大雁,驚魂未定,又聽到弦響,拚命想住高處飛,一使勁,傷口裂開了,所以就掉下來了。」

胸有成竹

宋朝有位叫文與可的畫家,平生最愛畫竹。他在住宅前栽了很多竹子,每天仔細觀察、琢磨竹子在各個季節、多種氣候里的變化和恣態。時間一長,他在下筆時,要畫什麼竹子,該怎樣構圖,就心中有個模樣了,因此一下筆就能很快畫出各種各樣的竹子來。所以朋友們說文與可畫竹時「成竹在胸」(心裡有竹子的影像)。「成竹在胸」常寫作「胸有成竹」

幾個神話故事
慈力王血祭夜叉
有一天,阿難尊者請示釋迦牟尼:『世尊!喬陳如五位比丘,宿世有何因緣,能在世尊剛開悟時,首次聽聞佛法而優先悟入實相的道理呢?』於是,世尊說了一段因緣故事:『有一個大國的國王叫慈力王,是位心存慈善、好為施捨、賑貧救難、愛護百姓的國王。慈力王以仁義、慈善之法教誨臣民,因而國家昌盛、民風純正。眾官員們盡心輔佐治理國家,百姓們盡力耕作,全城百姓安居樂業,到處是繁華的景象。慈力王執政以來,大興德政,不僅深受百姓愛戴,他的慈善之心也感化鬼神。那時候,有五個晝宿夜行的夜叉,專靠吮飲人類的血液來生活。但是,在慈力王統治的地方,人人行善護生,邪惡鬼祟無法靠近他們,更不敢吮吸這些人的血漿。這五個鬼夜叉因為沒有人血可飲,已經餓得奄奄一息,掙扎著四處游盪,企圖僥幸覓食,苟延殘喘。一天,這五個飢餓的鬼夜叉游盪到慈力王的王宮,跪倒在慈力王的腳下,乞求著說『我們這種陰鬼,只有飲食人的血漿,才能維持活命。但是,由於大王的慈善教化,人們都遵守十善戒,有護法神護身。我們不能也不敢靠近他們,當然就吸吮不到他們的血漿。我們已經餓得難以行走,奄奄待斃。再這樣求食不得,只有死路一條了。大王一向以慈善治國,難道眼睜睜地看著我們餓死嗎?』說完,這五個夜叉涕淚俱下,哭的匍匐在地上起不來了。慈力王聽了他們的話,又看到他們個個精疲力竭、憔悴不堪的樣子,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垂憐之情難以抑制,毅然拿起一把刀子,在兩條腿上刺破五處,鮮紅滾熱的血液汨汨流出。『你們餓了吧!我將我的血液布施給你們,希望你們可以免於飢餓之苦。』留著血的慈力王慈愛地對他們說。這時,五個夜叉急忙用僅存的力氣爬起來,往慈力王身上爬過去,有的張開大口去承接熱血,有的用碗盛著痛飲。飲了人血之後,夜叉們馬上恢復元氣,欣喜若狂,個個挺著圓鼓鼓的大肚子,脆拜在慈力王面前,致敬謝恩。夜叉們紛紛說道:『永世不忘大王救命之恩,若有差遣,願效犬馬之勞。』慈力王瑤了搖頭,擺了擺手,對夜叉們說:『如果你們喝足了血,活了命,從今以後,也應該受持十善戒法。我今生能將熱血布施給你們,我就很高興了;將來我若能成佛,一定要用法身來幫助你們,戒除你們的三毒慾念,救度你們脫離生死輪回。』慈力王發了這樣一個大願。這五個夜叉聽了之後,歡喜踴躍的拜別而去。『世尊,』阿難聽到這里,問道:『那後來呢?』釋迦牟尼佛微微笑:『那時候的慈力王就是現在的我!現在的喬陳如他們五位比丘就是當初的那五個夜叉。因緣果報就是如此啊!』聽完佛陀的開示,阿難尊者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

二月二龍抬頭(一)
說,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著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著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 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 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的時候,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就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子里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龍王抬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從此,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吃。」
(二)
「二月二,龍抬頭,春雨下得遍地流。霹靂一聲驚天地,怎知龍王心裡愁。在這泥土氣息濃郁的童謠里,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東海龍王生了三個龍子,就缺一個龍女。龍王想,要是再有個公主,兒女雙全,那該有多好啊!王母知道這件事後,就給龍母吃了一料仙丹,不久,龍母就懷孕了。第二年二月二,龍母果然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兒。小公主一天天長大了,對龍宮的生活厭倦了,渴望到人間去尋找真正的幸福。龍母知道女兒的心,她勸公主說:「孩子,龍宮里無憂無慮,要什麼有什麼,為什麼要到人間去呢?」龍女說:「龍子龍孫們只知道吃喝玩樂,我一定要到人間去,尋找真正有樂趣的生活。」龍母見女兒決心已定。悄悄地把她送出龍宮,還給她帶了一個錦囊。龍女依依不捨地告別母親,飛過九十九條河,越過九十九座山,來到了一座大山下,公主四下里望瞭望,只見遠遠地都乾裂著嘴巴,莊稼都低垂著頭,太陽正火辣辣地烤著大地,不遠處,一個青年在田裡吃力地勞動,公主走過去,問道:「這么旱的天,你種地會有收獲嗎?」農夫苦笑著說:「有什麼辦法呢?家裡的老母親還靠我養活呢!」龍女很同情他,從錦囊中取出幾粒紅豆,向地里一撒,一會兒,田裡就升起厚厚的濃霧,乾枯的禾苗泛出了綠色。農夫一看趕忙向她行了個禮,說:「仙姑,這兒方圓幾百里都遭了大旱,還請仙姑救一救窮困的百姓。」龍女非常感動,她想,他真是個好人,一心想著別人。真是我的知音啊!於是,她從錦囊里抓了一把紅豆拋上天,頓時電閃雷鳴,一場大雨酣暢地下了下來。雨過天晴,山青了,莊稼綠了,人們臉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小夥子感激地向姑娘道謝,公主臉上飛起了紅雲,說:「不用謝我,只求我倆百年合好。」小夥子聽了,甜滋滋的把姑娘領回家。再說公主離宮出走的事被龍王知道後,龍王非常惱怒,還不讓龍母去看女兒。龍母天天想念女兒,每年陰歷二月初二就浮出海面,抬起頭來向女兒離開的方向痛哭一場。她的哭聲變成了雷聲,她的眼淚化作了春雨。」
(三)
農諺「二月二,龍抬頭」,傳說古時候關中地區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東海小龍前去播雨。小龍貪玩,一頭鑽進河裡不再出來。有個小夥子,到懸崖上采來了「降龍水」,攪渾河水。小龍從河中露出頭來與小夥子較量,小龍被擊敗,只好播雨。其實,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 這一天,其它習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不動針線,怕傷了龍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從科學角度看,農歷二月初二還是「驚蟄」前後,大地開始解凍,天氣逐漸轉暖,農民告別農閑,開始下地勞作了。所以,古時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於我國民間的春龍節,在古時又稱「春耕節」。據說,這一天如果還沒有醒的話,那轟轟隆隆的雷聲就要來呼喚它了。至於剪頭發,則是因為正月內剪頭不吉利,而一個月不理發又很難受,故大家都在正月過完後的二月初紛紛理發。
餃子是龍耳,元宵是龍眼,面條是龍須,春餅是龍鱗。

❺ 勵志小故事,150字左右

生命的價值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裡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 面對會議室里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只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准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臟又皺。
"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骯臟或潔凈,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溫馨提示: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❻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很急的 150字以內阿 拜託各位啦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事例三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事例四

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事例五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http://www.mixiao.com/aspx/detailm.asp?id=857&lm=152&print=yes

二、 孝敬父母名家名言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前蘇聯) 馬雅可夫斯基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美國)羅素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羅素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薩福

我看見過挨餓的孩子。我看見過母親和妻子們的悲痛。我痛恨戰爭。——羅斯福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法)羅曼·羅蘭

親人不睦家必敗。——(美)林肯

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愛默生

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狄更斯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狄更斯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父親,應該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狄更斯

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於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蘇格拉底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

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蘇霍姆林斯基

父母的愛應該是這樣的:它能激發起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對人所創造的一切關心,激發起他為人民服務的熱情。——蘇霍姆林斯基

母親的安寧和幸福取決於她的孩子們。母親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兒童去創造。——蘇霍姆林斯基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蒙田

真不公平,原諒青年人尋歡作樂,卻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維斯冠

有的兒女使我們感到此生不虛,有的兒女為我們留下了終身遺憾。——紀伯倫

再沒有什麼能比人的母親更為偉大。——惠特曼

一家人能夠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於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德萊塞

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池田大作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熱愛和尊敬的父親和母親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良好的家庭傳統有助於家庭成員相互尊重,有助於家庭建成一個友愛的、生氣勃勃的集體。——伊林娜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大仲馬

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岡察爾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無條件愛的基礎上的家長同孩子的相互關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機。——羅斯·坎貝爾

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諾芬

一個高尚的人,如果有一個像他自己一樣的兒子,其樂一定不亞於他自己生命的延續。——斯梯爾

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賀拉斯

母愛乃世界上最偉大的勢力。——阿瑟·米

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阿斯杜里亞斯

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http://www.book8.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246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愛媽媽,才能愛祖國。」因此,親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愛父母,才會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愛社會、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才能永駐真愛,形成質朴健全的人性。

三、 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

孝敬父母是我國的民族精神。當年,雍正皇帝就是以孝治天下的。現在民間淬著許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你,吸痰救母……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
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陳毅見久別的母親,心裡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並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說:「忍受,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擋住並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他臟衣服都拿出洗得乾乾凈凈,母母親欣慰地笑了。
同學們,我們已經從吃奶的小娃娃長成五年級的小學生了。你可曾想到,這十多年來,我們的父母一方面要努力工作,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多作貢獻;另一方面又要料理家務,為我們的健康成長而日夜操勞,這是多麼不容易啊!父母對我們傾注了無限的愛,這中間充滿了自我犧牲的精神。現在,我們應該明白父母的苦心,應該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熱愛人民的具體表現。在現在社會里,有的人卻忘了父母的養育之恩,不孝敬父母,這是一種十分缺德的行為。
孝敬父母就是要敬愛父母,聽從母的教導,關心體貼父母,主動分擔父母的辛勞,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長大成人後,自學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弘揚孝敬父母的民族精神,立志為報效祖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❼ 關於奉獻的小故事150字左右

一次,復
我到河邊釣魚,遇到一個制捕蟹的老人,身背一個
蟹簍,但沒有上蓋。我出於好心,提醒老人說,「大伯,你的蟹簍忘了蓋上。」
老人慈祥地看了我一眼,說:「小夥子,謝謝你的好意,但我想告訴你:蟹簍可以不蓋。要是有蟹爬出來,別的蟹就會把它鉗住,結果誰也跑不掉。」
有人就像蟹。記得某地發生大地震,當地煤礦的工人誰也不甘落後,爭先恐後地往外擠。由於坑道口太小,把出口堵死了,結果誰也無法逃生。而在附近也有一個小煤礦,隊長當時很鎮定,他大聲喊道:「大家不要擠,一個一個來!」他自己並不急於逃生,而是留在後面指揮,結果二十多個礦工全都安全逃了出來,他足跡也脫離了險境。
生活往往就是這樣:你不給別人活路,最終將會自斷生路:你給別人機會,其實也等於給自己機會。

❽ 黃繼光的故事簡短150字

1952年10月,在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營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激戰4晝夜後,於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佔3個陣地後,受阻於零號陣地。

關鍵時刻,時任某部六連通信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首長,讓我去吧!」他掏出早已寫好的決心書交給營參謀長。

黃繼光帶領兩名戰士向敵火力點前進,期間連續摧毀敵人幾個火力點,一名戰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友身負重傷,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毫不畏懼,忍著傷痛,迅速抵近敵中心火力點,連投幾枚手雷,敵機槍頓時停止射擊。

此時,黃繼光已多處負傷,彈葯用盡。為了戰斗的勝利,他頑強地向敵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犧牲,年僅21歲。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迅速攻佔零號陣地,全殲守敵兩個營。

(8)慈善故事150字擴展閱讀:

1、故事背景

慘烈的上甘嶺戰役,在當時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火力密度的最高紀錄。在僅4平方公里的陣地上,「聯合國軍」先後投入6萬人的兵力,傾瀉了190萬發炮彈和5000枚航彈,最多的一天達30萬發。

志願軍也陸續投入兵力4萬餘人,發射炮彈40萬發。陣地上草木盪然無存,岩石構成的山頭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

2、人物所獲榮譽

1953年4月8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追授"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稱號。中國共產黨志願軍第15軍委員會在追認他為"模範團員"的同時,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戰後,所在部隊黨委根據他生前申請,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追授「模範團員」稱號。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縣人民政府建立了「黃繼光紀念館」,朱德、董必武、劉伯承、郭沫若為之題詞。

❾ 關於愛的小故事,150字左右

原來,暗戀,也是很痛苦的

世間很多人的戀愛,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暗戀,也是很痛苦的」。

一個男孩小的時候,和一個女孩的關系很好,他們是一對很好的朋友,而且,那個男孩,第一眼看到那女孩,就對她有了一種說不出來的好感。.............

過了20年後,男孩和女孩,都長大了,男孩和女孩都開始創業,一天,他們因公事,有碰在了一起。

女:「先生,這是我公司的文件,請你過目。」女孩根本不記得男孩了。

男:「你不認識我了嗎?」男孩還對女孩記憶猶新。

女:「先生,我們見過嗎?」女孩滿臉疑問。

男:「我是你小時候的玩伴,小黑呀!」男孩激動的說。

女:「噢,好像有這個人?」女孩努力回想。

男:「你有男朋友了嗎?」

女:「有了」。

男:「叫什麼名字」?男孩失望的問。

女:「李道明」

男:「他不是我的哥們嗎」?男孩心裡很混亂。

女:「我當年和你交朋友,就是為了多了解他,托你的福,我現在和他很好」。

男:「你利用我」?

女孩做了個鬼臉說:「別說那麼難聽。」女孩不知道男孩很生氣了。

男孩沒想到,女孩還如此的冷靜。

男孩生氣的跑了出去,女孩還沒反應過來。

之後,女孩再也沒見過男孩,可能他在世界的某一處傷心的哭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盲目的暗戀一個人,你如果失去了他,你將會比失去任何東西都痛苦一千倍、一萬倍!

❿ 親情的故事150字

愛是奔跑的你
頭發略白的你,臉上沒有一絲皺紋;背微駝的你,卻依然頂天立地;身上得病的你,卻依然撐起整個家。那便是您,我的父親。
當寒冷的北風怒號,我卻熱得不行。溫度計指向了40度,我又一次發了高燒。窗外不時傳來孩子們放寒假時的歡聲笑語,而我只能看著旁邊的鹽水瓶正一滴滴地低著鹽水。我看了看在我旁邊看著我的父親,知道窗外孩子們的笑聲無異於一把刀子,刺痛了你的心,而心中滴出的血,如鹽水一般,一滴滴地往下流……
當我的高燒徹底退了之後,您便讓我去跑步。開始的幾天里,我懷著好奇之心,聽著鳥語,聞著花香,跑得很快活。可還不到一個星期,我的小腹就劇烈地疼痛起來,縮得緊緊的。我去問你,你不以為然地說,那是小腹的肌肉在往裡縮,開始跑步的幾天里都會這樣的。看著您不以為然的樣子,我不禁感到有些生氣,決定不跑了。
第二天要去跑步的時候,我故意磨磨蹭蹭地,卻看到了你在穿鞋。我好奇的問您要去哪兒,您說的話很簡短,只有「跑步」二字,卻使我的悔恨湧上心頭。我毅然穿上了鞋,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您對我的愛,也明白了為什麼您要領我去跑步,都是為了提高我的抵抗力啊……
在奔跑的過程中,太陽毫不吝嗇地把陽光投在你我二人身上,把我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並交織在一起……
後來,我便不會再經常得病了。我知道,那不僅是因為我有去跑步,更是因為您對我的愛……
愛是奔跑的你,一路留下的腳印,訴說著您對我深深的愛……
自己寫的,望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