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道理作文600字
A. 作文:悟! 類似從小事中悟出大道理,字數600以上。
在我們生活中,一定有發生過許多小事吧,像夜空中的小星星一樣多吧。
以前,我對「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還不太理解,後來我在一件小事中,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六,我早早地起了床,因為周末作業較少,所以我很早就寫完了。我興高采烈地把作業給爸爸看,便問爸爸:「爸爸,既然我已經寫完作業了,可以出去玩了嗎?」爸爸笑著說:「可以,當然可以,不過,等會我和你媽媽要出去一下,大概一點多回來,在我回來之前,你要做幾道練習題,我回來時檢查。」我自信滿滿地說:「ok,沒問題。」
爸爸媽媽一出去,我就打開了電視機,坐在柔軟而又舒服的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起電視來。我一邊吃零食,一邊喝飲料,一邊看電視。過了一會,我看了看鬧鍾,心想:還早著呢,還有大把時間。看完,我又跑去打開房間里的電腦......啪一聲!爸爸回來了,我連忙關掉電腦,跑到客廳,爸爸說:「做完了嗎?拿來給我檢查檢查。」我低著頭,紅著臉,吞吞吐吐地說:「還......還沒。」爸爸指著我說:「你知道嗎?時間是很寶貴的,一點也不能浪費。」
此後,我就下定決心,要和時間賽跑,成為時間的主人。也正因為這樣,我對「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又有了深刻的了解。
B. 求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為中心的作文、通過一種花,引出人生哲理的作文。這里不要太大600字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嬌花暮紅,綠葉朝舒,贊花驚艷群芳。落紅紛下,枯葉終萎,嘆葉暗遮芬芳。
——題記
陽春三月,群芳爭艷,朵朵芬芳皆向陽,唯遮新葉陰影下;酷夏六月,繁花猶盛,片片花瓣沐朝陽,只留密葉籠夕陽;金秋九月,殘花始敗,瓣瓣落花映彩霞,而卻枯葉沾冷霜;寒冬臘月,枯枝空椏,若花若葉卻是雪,一季花開終過往。紅塵杳杳,盛世繁華,終是花開葉落。
似水流年的曾經如春秋一夢,夢中花開花落,卻有道不盡的惆悵。歲月伊始,童年的過往似真似幻,總是對那段時光朦朦朧朧,就像一場陳舊的夢,散發出時間的清香,泛著一紙淡黃。從記事的懵懂起,我就聽母親在耳邊嘮叨,無非是一些別人家的孩子多麼好,我多麼不好,大概大人心中都以為用這種方法可以刺激孩子快速成長吧!我總是漫不經心的聽著,就好像真的當做耳旁風一樣。可是,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啊,怎麼可能承受得了,每每聽到這些心底就會不自然地湧起異樣的感覺,是啊!多多少少這對我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傷害。讓我無法定位自己的角色,似乎我只是一個配角,站在光環外,在陰影中默默地襯托著別人輝煌。
陌陌昨日,卻難以忘懷。童年玩伴成績優秀,老師家長尤為喜愛,每每提到贊不絕口。
偶然機會,我與她共同參加一比賽,賽前我連連失利,狀況一塌糊塗,老師不禁搖頭。結果出人意料,我的成績卻勝其一籌,老師同學目光詫異,暗暗質疑,似是我的成功勝之不武。或許在某個固定的程序里我終究還是配角,無論我拚命地證明自己始終是徒勞。歲月靜好,黯然無聲,在落寞間我悄然成長。時光冉茬,也許是我始終擺脫不了綠葉的命運,襯托花朵。
如今與我形影不離的姐妹更是優秀,而且非常用功,於是我就名正言順的成為了「綠葉使者」,襯托這朵鮮艷的花朵,卻從不會有嫉妒。每每我考試名落孫山的時候,父母總會問起她的成績,結果總是依舊是名列前茅,總是不免感嘆一番,然後劈頭蓋臉數落我。或許我從小就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父母教訓我的時候我總是聽幾句就逃開了,我害怕自己承受不了那些傷人的字眼。於是,父母心中恨鐵不成鋼的氣憤便又加了幾分,而我自然要很平淡地在門後聽完這一切,自己偷偷傷心,卻從不會說什麼。然而這些大概是作為一個配角僅能做了的吧。
即便如此,我還是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認真的自己。盡力達到父母的要求,甚至是討好,然而我只能這么的卑微。
偶然之間,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點悟了一片綠葉狹小的內心:花開花落,雲卷雲舒,生命本是一個奇跡,然而這奇跡中卻有太多酸甜苦辣;生命是一個來自亘古的神話,其間的悲歡離合,陰晴圓缺,見證著生命的唯一。每朵花,都有自己的鮮艷,每片葉,都有自己的絢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輝煌。不一樣的事物,擁有不一樣的成功,比較是為了激勵成功,而非挫敗,人生苦短,何必為了追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忘記真正屬於自己的世界。
心為花,情為葉。花開生香,葉展凝碧,花如笑靨,葉若浮萍。偶遇一場盛世花開,唯有飛雪落落倩影,恰逢一時葉落繁華,僅余黃昏剪剪碎影,一季花開,一日葉落,盛世繁花一世界,山水淺葉一菩提。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C. 作文寫大自然的,有哲理性,600字
綠色是大自然的本色,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恩賜,可現在,綠色卻難尋芳蹤。直到那天……
那是去年暑假,我隨家人回鄉下探親。一下車,泥土的清香、荷花的芬芳便撲鼻而來。啊!天空一碧千里,像一塊藍手帕,浮雲就是點綴手帕的一朵朵細碎而潔白的花朵。轉過身,一片無邊無際的荷塘映入眼簾,朵朵身著綠裙的荷花隨風飄舞,婀娜多姿,再現了那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古詩。這些景象,讓我這個整天生活在鋼筋水泥里的學生大開眼界。頓時,我想起了城市裡,天灰濛蒙的,四周灰濛蒙的,人的心情不由也灰濛蒙的。放眼望去,整個城市幾乎看不到一丁點綠色,這使我心中萌生出一個想法——等到來年的春天我一定要去植樹,竭盡自己的綿薄之力,讓大地披上更多的綠裝,讓更多人都能分享到綠色。
真是無巧不成書,又是一年春來到,陽春三月,我們學校正好舉行植樹活動。同學們來到荒灘,有的挖坑,有的種樹,有的澆水,有的填土,都十分賣力。等樹植好了,同學們卻累得乾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滿手滿臉都沾滿了泥漿,簡直像一群小泥猴,但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快樂。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深知,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小樹定會成為一片綠蔭,這里必將充滿了鳥語花香。我們用汗水為這片荒灘編織了一件碧綠的盛裝,當然,也為地球增添了一抹綠色。
讓我們攜起手來,力所能及地種植花草樹木,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分享這蒼翠的山、這清澈的水、這遮天避日的綠!
D. 有關小故事悟出大道理的作文,只求參考** 中學生水平,600字……求教~
父親在洗車, 兒子拿起小石頭在車門上劃起來. 父親見此大怒, 拿起扳手就打了下去, 後來兒子被送到醫院, 證實手指骨折. 面對父親, 兒子輕聲說道: 爸爸, 手指會好的, 不要擔心了. 父親內心無比自責. 一怒之下, 沖回去要把自己的汽車給砸了. 他看見兒子劃的痕跡: 爸爸, 我愛你.
在講台上,老師問一位女士:「能不能做200個俯卧撐?」女士回答:「不能。」「給錢。」「也不能。」「現在我是一個強盜,如果你不能,就殺掉你兒子。能不能?」女士想了想,咬咬牙:「能。」 其實大家總是說我做不到,其實他缺少一個理由,一個成功的理由。給自己一個成功的理由,你的路就會越走越寬。
提供兩個小故事 其餘的自己發揮吧
E. 以小動物見大道理的作文600字
螞蟻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小動物,它們有很強的團結力。
螞蟻全身呈黑色或棕色,頭上長著兩根觸角,別看它的觸蟲小,但它能給許多螞蟻傳播信息;螞蟻有六隻腳,爬起來敏捷自如。
螞蟻力大無窮,它可以搬動一粒比它身體大幾倍的大米,它們如果團結起來能搬動一隻死老鼠,或是更大的動物。我家樓下的草坪里有許多個螞蟻窩。一次,我看見螞蟻不遠處有一隻死了的小蒼蠅。一隻螞蟻發現後,喜出望外地回去搬援兵了。過了一會兒,螞蟻大隊沖到蒼蠅跟前,把蒼蠅包圍起來,把蒼蠅緩緩地拖回洞里。
我看過一本書,書里寫著一個關於螞蟻的童話故事:說的的是一人炎熱的夏日,一群螞蟻在被太陽曬得滾燙滾燙的大地上,勤奮地運著大大小小的貨物。有的背,有的拉。夏天過去,寒冷的冬天來臨了。「噢,好冷啊!」蟋蟀在雪地里找不到食物,慢慢地往前走,來到了螞蟻家。「嘭,嘭」的敲門聲。吵醒了正在熟睡螞蟻,螞蟻聽到有人敲門,打開門。走出來蟋蟀哀求道:「我要餓死了,給點兒吃的吧!」螞蟻諷刺地回答:「蟋蟀先生,請你還是唱歌跳舞去吧!」這個故事說明了螞蟻勤勞儲備的價值和「沒有遠慮,必有近憂」的道理。
螞蟻很團結,很勤勞,我們要學習螞蟻團結向上的精神和勤勞忠實的品質。
望樓主採納
F. 關於人生的作文600字(由小事想到大道理)
「世界如此美妙,為什麼人生卻這樣凄涼」,這曾經是多少平庸的人的嘆息!是啊,世界如此美妙,那你的人生為什麼這等凄涼呢?而別人卻是那樣的美好。
有位岑哲學家曾經說過:「自己的理想之花,需要自己澆開它,人生道路上的困難需要自己克服它,而自己一生的幸福需要自己把握。」你能否澆開自己的理想之花,把握好自己一生的幸福,那就要看你有沒有勇氣克服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困難,會克服困難的人他的一生便會多姿多采,而那些遇到困難就退縮的人,他的一生便枯燥無味。
因此我們在人生路途中有苦我們就悄悄吞下,有痛我們就默默收藏,有酸我們就靜靜品嘗,有淚我們就讓它往心裡流淌。繼續張開我們飛翔的翅膀,再次升起我們遠航的風帆,涉過這殘冰,度過這黑暗,殘冰之前必是春光,黑暗之後必有曙光!
也許人人都渴望得到幸福,擁有幸福,幸福有時很抽象,有時又很具體,幸福有時很遙遠,有時又近在咫尺,奉獻是幸福,給予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話語是幸福,一個理解的眼神是幸福。
幸福是心靈的感受,幸福是生命的體驗.在此我希望你能擁有幸福!
同時也要幸福,人生短暫,時間是不以人們的意志而停留的。所以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擁有什麼,失去什麼都不要忘記我們一定要幸福!!!
G. 關於逆境和順境的作文(不要整篇文章都是大道理,要敘事類文章,大約600字)跪求
「生活在逆境中的人苦心成長。」這是我在一篇報道看到中的。瞧,一支古森林探險隊出發了. 途遇峽谷,他們棄車翻越;途經溪流,他們赤腳過河。他們的水不夠了,大家互相分一點,到了「彈盡糧絕」的那一刻,他們喝葉子上的雨水。翻山時,一位隊員不小心將指南針掉下峽谷,他們迷失了前進的方向,但他們仍憑著 自己的感覺讓自己重返正途。他們中有一人生病了,隊長怕其傳染給其他人,便決定放棄他,卻遭眾人反對作罷,他們互相攙扶,戰勝了死亡的威脅。走了一天一夜的路,大家都很累了,進來時,聽森林附近一戶人家說,這兒藏著一個隱蔽多年的殺人犯,大家聽後毛骨悚然。晚上大家都休息了,這個殺人犯想偷些金錢食物,多虧一名隊員機警,趁這個殺人犯不備將其打倒在地,又是他們聽了這個殺人犯的處境之後,很是同情可憐他,化解了他心中的仇恨,還把自己為數不多的硬幣和干糧送給了他。這一路上,他們戰勝了自然環境的惡劣和人為的恐懼影響,終於成功完成了此次大探險活動,他們的嘴角露出絲絲喜悅。他們的精神意志意義深遠,令我折衷敬佩。
就是這樣一支探險隊,在逆境中苦苦掙扎49天。他們用堅強不息譜寫了生命交響曲;他們用正義愛心謳歌了這個世紀。考試失利,我的心情非常郁悶,但當我看到這兒,我覺得沒有一切比這般更加殘酷。
H. 學雷鋒,樹新風,做文明有禮二中人作文,說明一下,二中是我的學校,然後大概六百字左右,不要整篇都講大道理
「湊夠一撮人馬上走,和紅綠燈無關。」這句「中國式過馬路」概括,引發網友普遍共鳴,成為熱議話題。
「紅燈停,綠燈行。」這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規則。在發達國家,紅燈、綠燈是行人「Go」和「Stop」的命令,自覺得近乎條件反射。在歐洲國家、美國、澳洲各大城市,紅燈一亮,行人自然在馬路兩旁戳立不動,綠燈一開,魚貫而過。同是亞洲國家,日本東京、韓國首爾的人流量和車流量一點不亞於中國任何城市,但各行其道,井然有序,依然沒有人闖紅燈,更不會「湊夠一撮人」結伴去挑釁紅燈。
大凡到過西方的中國人,無不對西方世界中行人過馬路的那種自覺意識,不見綠燈絕不橫穿馬路,即便是視野所及內無一輛汽車,而贊不絕口。行人如此,司機更是如此。
今年八月底,我隨鳳凰網十大名博考察澳大利亞。從悉尼驅車前往首都堪培拉,一路上,汽車一輛接一輛地趕路,我們的旅遊大巴卻不急不躁。司機勻速開車,從不超速,「安全」二字似乎鐫刻在他的行車規則之中。當行人站在馬路邊上,似乎要通過。司機遠遠看到就減速,緩緩停在行人面前,用手勢微笑著示意行人通過。即便是在高速公路,看到考拉一蹦一跳地橫穿,也立刻減速剎車,讓考拉安全通過。我坐在司機身邊,不禁翹起大拇指,嘖嘖稱贊。司機說,「這是起碼的,交通規則的制定,就要自覺遵守,這樣才有章可循。尊重他者,其實就是尊重自己。」
西方的汽車文明和馬路文明,常常讓我們汗顏,並且往往引申出一個結論:人家真文明,真守法。由此又產生了九斤老太式的喟嘆,中國人的法律觀念太差了。在我看來,「中國式過馬路」不僅僅是中國汽車文明和馬路文明的落後寫照,更是中國政治文明的一個生動標本。
「中國式過馬路」凸顯的,是中國人規則意識的集體漠視。在中國,規則意識很早就有,格言古語都強調,最著名的便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規則存在,並不一定得到廣泛認可。除了法家思想基本沒有在中國占據過統治和主導地位,另一原因,是大多數中國人抱著實用主義的態度去對待規則,而並不是發自內心的,自覺遵守規則,把遵守規則內化為人格一部分。對我利大於弊的,便去遵守和利用規則;反之,就無視規則。「靈活變通」被贊揚,盡管這種變通,有時是違背法律和道德的,而只要在當時得到好處,就大行其道。而中國傳統的特權思想根深蒂固,在許多人心裡,不但不以遵守規則為榮,反以踐踏規則為榮。紅燈來了,大咧咧闖過去,習以為常。而闖紅燈被監控紀錄,最後疏通關系,不受處罰,那更是沾沾自喜。踐踏規則而逍遙法外,就是一種讓別人羨慕嫉妒恨的特權享受。享受特權,不獨是特權者的習慣,也成為無權者的奢望。
世界上的規則文化,伴隨著工業文明、都市文明和公民社會而成長、成熟。而中國長期處於農耕社會,農業社會自由散漫的思維方式,對於中國人的影響還很大。中國是工業文明和都市文明的後發國家,公民社會更是「才露尖尖角」。當代中國人絕大多數來自農村,或跳出農門成為都市人,或從農村移民到都市。農村人的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都無須深刻的規則意識,如同種麥子,上午八點種與九點種有區別嗎?無視規則的「農民習氣」,在許多中國人潛意識根深蒂固,難以糾正。中國人成熟的規則文化,還有一二代人的路要走。
「中國式過馬路」凸顯的,是中國人破壞規則的集體撮合。交通規則,是現代人們最常見的公共規則。為什麼中國人習慣去破壞,並且喜歡「湊夠一撮人」結伴破壞呢?不單單是交通規則,其他公共規則為什麼也常常發生這種情況呢?
在許多中國人潛意識里,破壞規則,不是破壞「與其他公民平等的契約」,而是挑戰了規則的制定者。闖紅燈,絕不會意識到破壞了基於平等契約精神的公共秩序,而是慶幸自己沒被規則制定者逮著,怡然自得於一種違規快感。而對於一個習慣意識形態禁錮的國家來說,人們破壞規則的違規快感,似乎被賦予了精神獨立和彰顯個性的魔力,自覺不自覺地與挑戰制度、追求自由變得相關,從而自我消解了破壞規則所產生的心理窘迫和道德恥感。
而喜歡「湊夠一撮人」結伴破壞規則,一是「渾水摸魚」的從眾心理,二是「法不責眾」的人治文化。顯然,那些破壞規則者,都明知其行為不光彩,並且要被追究責任,只是在集體行為的迷彩服和法不責眾的防彈衣下,放縱自我。當下發生的許多群體事件,一方面是政府不作為、亂作為而引發事端,另一方面源自「湊夠一撮人」的民眾反規則習慣。「湊夠一撮人」的訴求,有合法合理的,也難免有漫天要價,私利膨脹而漠視公共利益的。不久前全國保釣反日遊行中,那些趁機打砸搶的暴行者,更是反面典型。
康德曾說: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個是頭上浩瀚的星空,另一個是心中的道德律。基於平等契約精神的規則和道德律,一直是中國人的心靈稀缺物。
「中國式過馬路」凸顯的,是中國規則制定者的人本缺憾。在中國馬路闖紅燈,有時候是不闖燈根本過不去馬路,信號燈時間太短,轉彎的車輛太多,而且根本不讓行人。在指責行人違章過馬路的同時,還應看到在不少地方的城市規劃中存在著忽視和漠視行人交通權利的傾向,助長了違規行為的發生。為什麼橫跨道路柵欄的危險行為屢禁不絕?這與天橋、地下通道、斑馬線的設置不合理有極大關系。行人亂穿馬路是造成交通混亂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卻很少有人反思城市交通設施是否周到方便。國外城市交通研究表明,人行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的最佳間隔距離是150米,否則就超出了人的忍耐極限,可能造成行人亂穿馬路。但是,中國城市規劃者閉門造車,常讓行人兜大圈。
行人過馬路確實算不得什麼大事,但它體現了城市對行人交通權利的關懷程度。道路設施應以人為本,只有保障人的通行便利,才能逐步培養公民良好的交通法規意識。到那時,馬路上的「流氓一小撮」也許就不再流氓了。知名時評家童大煥說:「良好的規則和規則意識的建立,必須源於公民平等自由的參與,而不是強者的邏輯,弱者的服從」。而以人為本的善政,無疑是公民自覺參與的發動機。
「中國式過馬路」還凸顯了現代化背景下中國人的心態焦慮。為什麼歐美先進城市的司機遇到堵車會排隊等候前進?為什麼中國人開車喜歡變道?堵車時鑽來鑽去,其實也領先不了幾米,反而加劇堵車。道理大家都懂,可就是停不下踩油門的腳。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闖紅燈?不也就是從馬路這頭過那頭,快那麼幾分鍾。闖紅燈是沒素質的表現,這是現代人的常識,可大家就是忍不住「湊夠一撮人馬上走」。
細想起來,這可能跟當今中國社會心理有關。我們處在急劇轉型期,什麼都追求「快、准、狠」,一停下來就擔心落後於他人,落後於時代,抓不住機會,所以每個人都很急躁。國家經濟也立下保八、保九的目標,不遺餘力。似乎不能保住發展的快步伐,這個國家和民族就要歇菜了。而歐美先進城市的市民心態平和,開車從容不迫。當中國發展不再匆匆忙忙,當各城市領導不再把十年二十年的經濟目標壓縮在自己短暫任期內,當中國經濟不再是政績經濟而是民生經濟,城市文化塑造出從容優雅的市民,汽車文明和馬路文明自然也就差不到哪裡去。
矯正「中國式過馬路」,依靠人人平等的法治。香港、新加坡等先進城市司機開車文明,一方面是公民素養,另一方面是因為害怕違法。違法被認為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而在中國,司機對逆行、亂掉頭習以為常,少數司機違法被交警抓到了,不僅不認罰還打罵交警。而行人闖紅燈,更是司空見慣。難道大家真的不知道違法嗎?是因為大家都信奉「法不責眾」、「法外有情」,出了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找關系,而不是找法律。所以矯正「中國式過馬路」,建立中國的汽車文明和馬路文明,必須普及法制文化,健全法治社會。
酒駕在過去,一直是中國的馬路殺手,每年都有數十萬鮮活生命,喪生在醉醺醺的車輪下。而自從酒駕入罪,以刑法打擊酒駕違法行為時,「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成為職業司機和私家車主的自覺習慣。打擊酒駕之所以取得奇效,酒駕事故銳減,除了空前執法力度,更主要的是不管涉及到誰,一律刑拘,體現了執法的公開、公平、公正,樹立了法律應有的尊嚴與威嚴。如果制定規則者不執行規則,就會成為規則的最大破壞者,規則形同虛設,就會成為政治粉飾。規則與法律是分不開的,在生活中倡導講規則,增強人們的規則意識,其實便是為了提倡法律意識,為法治的實現做貢獻。
馬路是現代文明的鏡子。「中國式過馬路」的具象,折射當下中國政治文明。中國人的規則意識與西方國家的規則意識,長期存在差異。法律至上是西方人的規則意識,而我們一直沒有這樣的意識,權力和人情常常可以大於法。法治的生命力,源自國家成員的平等。建立人人平等的法治社會,權力自律,公民自覺,才會有令人贊嘆的馬路文明。
好的制度,引導好的國民習慣;好的習慣,形成好的國家文明。當中國人在紅燈前自覺站立,這個古老國度的現代文明也就站立了。
I. 從小事情做感悟出的大道理作文600字
小事情大道理那天中午,我正准備拿著碗去盛飯時,一件小事發生了。
事情是這樣的:中午,我來得早,正要跑到第一個排隊盛飯的位置,妹妹像一個幽靈悄無聲息地從我肩旁擦過,嚇得我魂飛魄散,我手中的碗也差一點飛了出去。原來妹妹想和我搶位置,就把我擠到了牆邊,自己像沖鋒一樣跑到了第一個位置,我本來不想阻攔,可是我心裡很生氣,猶如三把火在熊熊燃燒著我的心,便三步並作兩步飛奔過去,妹妹見我追到了腳後跟,自己的「第一王位」馬上要消失了,也隨後使出一招——「擊碗」。只見她正想朝我的碗猛擊而來,我才不中這一招,我在這一瞬間靈巧一閃,她撲了個空,我心花怒放。
我心想:反正妹妹也搶不過我,她也是我妹妹,就讓她一下吧!我正在想入非非,想讓她一回,沒想到妹妹卻「恩將仇報」抓住機會,把我的碗碰掉了半邊,我馬上像惡狼般瞪了一眼,她卻不當一回事,擺出一副驕傲的樣子,轉身理也不理地向第一個位置悠閑地走去。只是她的嘴角還有一絲得意的笑容。
我看著半邊碗,心中萬分惋惜。這時,我想對妹妹說:「請注意一下你的品德,雖然你成功地佔領了第一,但你失去了你一生中最寶貴的東西——品德。」
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品德是最重要的,它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品德是庄嚴宏大的,我們萬萬不可丟失品德。
J. 中學生勵志類作文,600字,最好要貼切中學生的,不要都是大道理
如果你是學生,你用過修正液吧;如果你是教師,你見過修正液吧;如果你是家長,你為孩子買過修正液吧!相信我們大都用過它,它也的確為大家解了一時之需。可你是否想過,人生會不會售「修正液」呢?人生的漫漫旅途,我們只能買到單程票,而且搭上了人生這班車,就不能再回頭了。無論有任何遺憾,你也不可能再讓人生這輛車調頭。每個人都有遺憾,可你能用修正液修改你的遺憾嗎?如果學生考試答錯了一道題,在公布成績時能對老師說「其實那道題我會做,你把分數給我改過來」嗎?運動員在比賽中如果有一點兒失誤還能獲得應有的榮譽嗎?宇航員如果有一次操作失誤還能飛入太空嗎?所有的這一切只能證明修正液不是萬能的!修正液在生活中並不適用。我是修正液的老客戶了,一兩個月就能「報銷」一瓶。雖然學校三令五申不許用修正液,也給我們講了使用它的種種弊端,可是,我卻對他倍加珍愛。然而,因為一次經歷,我改變了這種看法。那一次的考試如一記重拳擊中了我,讓我的大腦變得清醒。它讓我明白,學校、老師的憂慮決不是杞人憂天。一向穩居前幾名的我那次一下子跌到了倒數第10名的位置。考試的遺憾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我知道,這次我用再好的「修正液」也補救不回來了。細細思索,我認為就是因為我平時依賴修正液,把它當成了戰友。可是,事後諸葛亮卻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無論考試、做作業還是做人,應該從一開始就認真、努力去對待,不要等產生遺憾才匆忙彌補。人生的「修正液」不是沒「水」兒,就是「堵塞」。如果你總是依賴於它,又怎能做到成功呢?放棄它,你會多一分成功,多一分機遇,多一分成熟,多一分穩重!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嘗試著遠離修正液,嘗試不給自己留下太多的遺憾,相信修正液很快就會「壽終正寢」的。人生會有很多遺憾,然而人生的遺憾能不能少些呢?能,一定能!我信心百倍地告訴自己:「沒有修正液,我照樣可以做得很好。」朋友,我相信你同樣可以!朋友,記住吧,人生不售「修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