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我學詩詞的故事作文

我學詩詞的故事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2-14 05:36:18

① 我和詩的故事作文400字總集

中國古詩文的寶庫可真是博大精深,星光燦爛.古詩文更是我國文化的精髓。古詩文有一種精闢的美,一種其他文體無法取代的美。
面對那些小說,故事,我更喜歡古詩文.喜歡它合轍押韻,朗朗上口;我喜歡它詞句精練,通俗易懂.我喜歡它意境優美,含有哲理.古詩使人心胸豁然開朗,思想為之升華.甚至連外國人都贊嘆和欣賞.
我最早的啟蒙老師是媽媽,在她的指導下,我從小就對古詩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剛上學時就會背一二百首古詩文了。上三年級時,我在媽媽的指導下利用課余時間如飢似渴地閱背誦。由於背的多,我的記憶力也逐漸提高了。僅僅一年內,我就會背四百多道詩詞文賦了。在誦讀過程中,我認識了豪放的李白;認識了憂國憂民的杜甫;認識了滿腔熱血卻含冤屈死的岳飛……
通過誦讀古詩文, 給我了很大發。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知道了子女對母親的深情;愚公移山的故事,讓我知道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賣油翁的故事,生動形象地告訴了我熟能生巧的道理。
古詩文不僅是我的良師,更是我的益友。它時時在提醒我、教育我。記得有一次,我與同學為了一件小事鬧翻了,心裡十分生氣。這時,我想到了孔子的「九思」一—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岔思難,見得思義。比起古人,我為一件小事與同學爭吵,破壞了我與同學之間多年的友誼,實在膚淺,真是不應該!最後,我主動道歉,「化干戈為玉帛」,與那位同學又和好如初了。
古詩文的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使我深深的陶醉其中。 每讀一首好詩,都使我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羌管弄晴,菱歌泛意,嬉嬉釣叟蓮娃」這是對美麗的錦綉河山的贊美:「談笑有鴻懦,往來無白丁」這是對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的詠嘆:「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又是多麼深沉激越的報國情懷!
床前明月、水上芙蓉,生活中的一點景緻足以引發古人無窮的浮思;大江東去、破浪,古詩文當中記載了多少成敗得失、警世之理!知不覺中,古文已經在我的心中占據了一個猶如「親朋密友」的重要位置。學習古詩文不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種樂趣。古人的才情讓我們許多後人都望塵莫及,欣賞古詩文,就是享受生活,品味人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驕傲!我愛古詩文,朋友們,來吧,讓我們一起「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希望更多的人會與古詩文為伴,與我國古代文化為伍,繼承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

② 作文:讀古詩文的小故事500字

記得從幼兒園的小班起,我就開始接觸詩歌,我學的第一首詩是《鵝》,媽媽先讀了一遍,我感覺這首詩與我們現在所說的話大不一樣,便問媽媽:「為什麼這首詩我聽不懂呢?」媽媽笑了笑,說:「這是一首古詩,古詩是中國的瑰寶,這首《鵝》就是在很久以前寫的,那時候的語言與現在的不一樣,所以你聽不懂也是正常的。」媽媽念一句,我就跟一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讀到這一句,我又不懂了,問:「媽媽,『曲項』是什麼東西?『天歌』是指天上的歌曲嗎?」媽媽耐心地回答道:「鵝的脖子不是經常彎曲著的嗎?『曲項』就是鵝那彎曲的脖子。『天歌』並不是天上的歌曲,而是鵝向天歡叫。你懂了嗎?」「哦,原來是這樣,」我點點頭。跟著媽媽讀了幾遍後,我也會背了。在背誦時,我的腦袋裡浮現出這樣的一幅畫面:鵝在水面上歡快地游著,時不時向天上歡叫,潔白的羽毛浮在綠水上,紅紅的腳掌撥著清波。好一幅悠然自得的畫面。鵝游水時的姿態呈現在我的腦海里。

以後的日子裡,我又接觸了許多詩歌,《靜夜思》、《送元二使安西》、《水調歌頭》等,其中李白的《將進酒》令我印象很深,我學著古人吟詩的樣子搖頭晃腦,哪裡要把語速放慢,哪裡要把聲音加重,我都讀了出來,我最喜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句話。每個人只要生下來就必有用處,黃金千兩一揮而盡還能夠再來,詩人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自我,覺得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並且不被金錢驅使,而是驅使金錢,失去多少兩也不覺得應該痛惜,這種境界真令人震撼,我就喜歡李白那豪爽的性格。

詩歌伴隨著我度過了多少個春秋,詩歌永遠在我心中!

③ 我和古詩的故事(作文)

我最早接觸到的文章就是古詩文了.記得在我還沒上小學的時侯,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就開始教我讀古詩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曉>>我張口就來.像這樣的古詩我那時就能背出幾十首了,爸爸媽媽也為我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其實當時我並不知道什麼叫古詩文,直到上學後我才慢慢有了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中國古詩文的寶庫真是太博大精深,星光燦爛了.

我非常喜歡古詩文.我喜歡它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這首千古名詩,不管老人還是小孩,都能一字不差,十分流利地讀下來;我喜歡它詞句精練,通俗易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不管是科學家,還是平常人,只要讀一遍就能懂;我喜歡它意境優美,含有哲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是多麼讓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樣的句子又使人心胸豁然開朗,思想為之升華.難怪連外國人都贊嘆和欣賞.

我十分注意在作文中引用一些好詩好句.在過去的作文中,我曾通過引用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描寫雪中的奇麗景色;通過引用李白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形容人們遇到的困難之大;通過引用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抒發子女對母親的深情;通過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深刻說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通過引用賣油翁的故事,生動形象地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等等等等.總之,通過引用古詩文,努力使自己的作文變得更富有感染力和說服 力,從而深化文章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④ 作文《學習古詩文的故事》200字

上次,我們學校舉行了『『古詩文考級』』的活動。
一下課,同學們各個埋頭背版詩,整個班級,權如同一個蜂巢似的,嗡嗡的響,突然,李智同學自言自語地說了句''耶,我背到9級了''當時我們都很羨慕他,我也不甘勢落,經過我的不懈努力,終於背到8級了,我的好朋友看到我這樣,都贊嘆。
上課了,老師先說了個事情:凡是古詩等級在8級一上,不包括8級的,明天早上都到學術報告廳去,具體明天在說。
·
古詩文考級結束了,同學們一下課玩的玩,休息的休息,一眼望去,沒有人在背古詩了,真想一群被釋放的鳥呀。

⑤ 我和詩歌之間的故事作文500字

詩歌,跟平常寫的文章差不多,只是字少了點,排得規范些。這是我以前對詩歌的看法。最近幾周學習了《輕叩詩歌的大門》,我更加覺得自己的看法還有點道理。

以前,我總是對詩歌充滿好奇、憧憬,覺得寫詩的人一定很聰明,是個大文豪。以前在學詩歌的時候,我也是囫圇吞棗,認為不明白詩歌的意思沒關系,只要會背誦就很了不起了。學習了這個單元後,我不光能憑著詩的表面意思來理解詩,還能根據詩人生活環境、想像成一幅畫等等方法來理解。

詩歌它很有魔力,它能夠抒發感情。記得在學寫詩的時候,因為我一直覺得樹和人類有切不斷的關系,所以我決定以現代詩的方式寫出對樹的敬愛。寫出來後,覺得自己要表達的情感躍然紙上,使人一看便明白了。「這就是詩的魔力啊!」我親身經歷後,從心底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學過這次綜合性學習後,我覺得自己的談吐方面好像更文明了。記得有一次和姐姐討論時間過得快時,我竟然不自覺地說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姐姐笑著說:「不錯嘛!」我心裡樂滋滋的,想:「這都是學習了詩歌後的成果吧。

大家身邊處處都有詩,就差從你的筆尖下跑出來。

⑥ 作文:我和古詩的故事(一件事,600字左右)

我與詩的緣分始於一歲多,那個時候我已在懵懂中背誦古詩了。我與詩的早期接觸,史料沒有記載,只在從母親口中掏出個大致時間來。最早,我背唐詩僅是為了好玩,並在合轍押韻的四行字里聯想出一幕幕情景來:李廣將軍把石頭當作老虎卻成全了「沒在石棱中」。於是乎,我便也想找塊大石頭比試比試。讀過「千樹萬樹梨花開」後,小小的我便天真地仔細端詳冬景,也沒見雪與梨花的形態有何相似,只咋一看罷了。感到這位詩人也是不求甚解,不然怎會寫出這種比喻來?讀過「桃花潭水深千尺」,便吵著要去見見這桃花潭,還要核實一下,李白送別汪倫,怎有閑情下千尺水下量潭深?既使這樣,在沒有氧氣罩的年代,李白的肺活量一定驚人吧。也許父母不讓,那我也想找找「手可摘星辰」的危樓,如果「天上人」願意,我還可以摘顆星星下來作為收藏,並去找小夥伴們炫耀炫耀……當我與父親說這些的時候,他的一陣大笑總會把我從夢境中拉回來。「桃花潭與危樓並非如此之深,之高。這只是一種誇張的修辭手法……」聽了這些,我大為失望,大文豪李白竟對我們小孩子撒這么大的謊,吹這么大的牛,這不是騙人嗎?原來誇張便是胡說八道了。從此,我便對浪漫主義詩人置之不理。與他們重歸於好,是多年後的語文課堂了。當我懂得了修辭,了解了詩人的時代,經歷與心境,才從心底體會到了陶淵明的朵朵菊花點南山,龔自珍的片片落葉成春泥;晏殊的獨自徘徊落寞了清香小徑,溫庭筠的脈脈斜暉籠罩了悠悠碧水……而今,每當我流連於唐詩宋詞的優美意境中,陶醉於詩人眼中的美時,想起兒時天真地我與詩人的誤會,也只能莞爾一笑。童年的我與詩的故事仍貯存在心靈深處,寂寞時便拿出來晾一晾,曬一曬,嘴角也會向上揚一揚,發出「呵呵」的聲響。

⑦ 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也一定發生過很多有趣的故事作文

給你參考下

從 伯牙摔琴謝知音 引發的感想...
文/曉春

古箏曲 高山流水 讓人浮想聯翩,心情激盪;「伯牙摔琴,子期知音」的故事更是千古流傳,佳話知音.古往今來,如伯牙那樣感慨世間險惡,知音稀少的大有人在.唐朝詩人孟浩然有過:」知音世所稀」 的感嘆;南宋抗金將領岳飛也寫道:」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其他古人也留下:」相識滿天下,知音有幾人?」誠然,在爾虞我詐的舊社會,古人由於受到階級與歷史的局限性,尋覓真正的知音確實有些困難。

然而,曉春對此有自己的感想:伯牙摔琴謝知己,固然表明了他忠於友情的可貴精神;但另一側面也說明他不善交往、視野狹窄,自恃清高、落落寡合的一面。他把知音與摯友看成是極個別的人,把友誼局限在很小的圈子裡,並認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難道諾大的中國,除了鍾子期就再無知音而言了嗎?難道舍此一人,就一生無友可交了嗎?生活中與網落里,也常看到聽到這樣感慨地詞句,期間傷感之情頗深,甚至催人淚下,好似人間再無知音可尋.果真如此嗎?

歷史發展到今天,社會高度文明,科技發達,交通便利,特別是數字時代與網路時代的到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范圍更為廣闊了,性情相近、志趣相投的同道之人並不為稀.這也取決於每個人對知己良朋的理解與標准了.就我本人而言,接觸網路一年有餘,從最初的單純網聊到文字的切磋與思想的溝通;從情感人生談到人對價值觀與人生觀的態度.工作學習,興趣愛好...那種來之心靈的交流,讓人振奮,更有相識恨晚的感覺.相知相惜的情意,美好而溫馨;高山流水的知音情結,深刻而感動.有真情有遺憾,體驗深刻,受益匪淺。也令我打開了眼界,拓寬了視野,心境也彷彿豁然明朗。以更平和的心境來面對生活與網路,對於知己朋友有了更深的理解,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

現實生活中也好,虛幻的網路也罷,都會有一些值得感動與快樂的事情;也會有令人無奈與傷感的記憶。面對生活、面對親情、面對愛情、特別是面對友情,需要我們用更深遠的目光來審視,用更明悟的思想來理解,你就會發現,原來生活充滿陽光,志趣相投,品行相近的知己良朋並不缺乏.有些時候,是我們自己感受不到罷了.心有所感,遂寫下此篇文字,權作自我理解。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