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農夫與蛇的故事讀後感英文版

農夫與蛇的故事讀後感英文版

發布時間: 2020-11-18 04:24:39

Ⅰ 農夫與蛇,代詞的讀書筆記。

在《伊索抄寓言》里我襲讀到了一篇很經典的故事,也是大家最熟悉的《農夫與蛇》。
故事的內容是:在一個下著鵝毛大雪的冬天,一位農夫去趕集,在半路遇到了一隻毒蛇,這只毒蛇在雪地里快被凍僵了,農夫心想:這條蛇多可憐啊,我得救救它。農夫把毒蛇抱在懷里暖和它,蛇一會兒醒了過來,咬了農夫一口,毒在全身蔓延,最後毒進了心臟,農夫倒在了雪地上,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好事時是要區分好人和壞人,有一些人惡性難改,我們千萬不要幫助他們。這件事呢,有人認為是蛇不對,它恩將仇報。可是我認為,是農夫錯了,他分不清善與惡,自食惡果。

Ⅱ 農夫和蛇讀後感

自從我看了《農夫與蛇》以後,就懂得了一個道理,在沒有知道別人身份,不知道別人心底是否真誠的情況下,不要隨意幫助別人,壞人不會因為你的熱心而感動。我們應謹慎小心,但不要吝惜給好人的幫助。

一個農夫在寒冷的冬天裡看見一條正在冬眠的蛇,誤以為其是凍僵了,就把它拾起來,小心翼翼地放進懷里,用暖和的身體溫暖著它。那蛇受了驚嚇,被吵醒了。等到它徹底蘇醒過來,以為農夫要傷害它,便因為自衛的本能,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農夫一口,使農夫受了致命的創傷。農夫臨死的時候痛悔地說:「我欲行善積德,但學識淺薄,結果害了自己,遭到這樣的報應。」說完就死去了。

所以,不要隨意幫助不該幫助的人,要知道,壞人是不值得可憐的。

Ⅲ 《農夫和蛇》讀後感 500字 哪有

一個農夫在寒冷的冬天裡看見一條蛇凍僵了,覺得它很可憐,就把它拾起來,小心翼翼地揣進懷里,用暖熱的身體溫暖著它。那蛇受了暖氣,漸漸復甦了,又恢復了生機。等到它徹底蘇醒過來,便立即恢復了本性,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恩人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創傷。農夫臨死的時候痛悔地說:「我可憐惡人,不辨好壞,結果害了自己,遭到這樣的惡報。」這就是農夫與蛇的故事。
如果我們站在蛇的角度來思考呢?在寒冷的冬天,蛇凍在那裡,有可能是在冬眠,農夫小心的把蛇暖醒,就迫使蛇從冬眠中蘇醒,不能冬眠的話,蛇必須尋找食物來彌補自己消耗的能量,而在寒冷的冬天是很難找到食物的,最終免不了餓死的命運。蛇悲傷、憤怒,殺死了這個致自己於死地的仇人。
或者蛇沒有也不會那麼理性的思考。而實施咬死農夫的行為,只是因為從冬眠中蘇醒的時候發現了農夫這個體積大於自己N倍的生物,感到非常恐慌,咬了農夫想跑。毒牙是與生俱來的,蛇很可能沒有意識到這會讓農夫喪命。或者說蛇覺得別的生物既然敢把自己的身體隨便玩弄,那麼咬他一兩下,也是天經地義。一切就是本能和理所當然,農夫喪命。
蛇沒有人類的語言能力,所以我們接觸到的就只有農夫說辭。同樣,人類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的是自己的善惡標準是衡量別的生物。那麼蛇就自然被傳誦成了一個恩將仇報的惡毒形象。其實蛇沒做錯什麼,也是一條想要努力生存,而且健康(知道咬人)的好蛇。硬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蛇不是人。
其實農夫與蛇的故事根本沒有結束,那條蛇後來怎麼樣了?很可能在咬農夫的時候,當場被摔死。當然作為故事的敘述人,農夫可能會略過摔死蛇的情節,直接描述蛇是如何如何的惡毒,如何如何的恩將仇報。還有可能就是農夫的同伴為了給農夫報仇,出於憤慨,把蛇找出來打死。而蛇不具有團結同伴的能力,也沒有人類的語言的能力。最終免不了餓死或摔死或打死的命運。而且還給人類世界留下了一個醜陋的形象。而農夫被人感嘆不值,蛇被人痛罵。
可能還有比較幸運的擺脫上述命運的蛇或者其他生物。買了電腦,學會了打字跟上網。在人類群體中間為自己形象反駁,呼籲人類理解蛇,成立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制定相關的法律。人類政府從此每年撥巨款用於野生動物保護——當然這是另外一個科幻或者童話故事了。蛇目前還是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Ⅳ 5篇150字的讀後感,是文章的,不是讀書!!!

讀《江姐》有感
在革命沒成功之前,有一支隊伍叫洪湖赤衛隊。隊長是江姐,江姐的刻苦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江姐,在一次與日本鬼子打仗時,洪湖赤衛隊只剩下幾個人。後來,江姐又組織了一支隊伍。與敵人打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投降了敵人。他以為江姐會輸,敵人會贏,所以投降了敵人。
但是,他錯了。由於他是叛徒,所以江姐覺得留下他是對隊伍的威脅,就一槍把他給打死了。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明白了,做人要做江姐這樣的好人才是最高尚的人,靈魂最高撒謊能夠最有品質。

讀(董存瑞捨身炸碉堡)有感
陽光普照著大地,春雨滋潤著萬物,美麗的中國是一片綠蔭。同學們,你們還記得董存瑞嗎,對他就是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1984年的某一天,是董存瑞犧牲的一天,他聰明,勇敢,機智的帶著戰士們去打了多少勝仗,我們現在的中國就是這些勇士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地珍惜。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而且我們這些小學生也要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不辜負這些英雄們對我們的期望。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
年暑假我讀了《二十四孝故事》,對我的內心深處有了很大的啟發。故事中劉恆的親嘗湯葯,子路的百里負米,還有董永的賣身葬父,每一個孝心故事都能催人淚下,當我們今後長大成人後,爸爸媽媽也逐漸變老了,我們就要贍養他們,因為每個父母都曾經為了撫養子女而嘔心瀝血,日夜操勞。父母是最關心我們的人,我們也要善待自已的父母,總有一天,我們也會為人父母,也有變老的時候,那時,我們就需要孩子們的照顧,烏鴉尚且反哺,何況是我們人類。

《農夫和蛇》讀後感
周末,我讀了《農夫和蛇》這個故事。
這兒故事講了:天很冷。一個農夫出去辦事,便看見地上有條蛇。想救活蛇,可是一想蛇會咬人。於是又把它丟在了地上。農夫走了幾步又走了回去,自己說:「我是它的救命恩人,它不可能恩將仇報。」農夫又拿起蛇,蛇活了後咬了農夫一口。農夫將蛇弄死了,農夫也死了。
讀了《農夫和蛇》這個故事,我明白:即使對惡人仁至義盡,他們的邪惡本性也不會改變。憐惜惡人,後患無窮。所以我們面對敵人絕不能心軟。

讀狼來了有感
大家都讀過很多書吧?我讀了《狼來了》深受感動,那我就來分享一下吧!
這篇故事講了一個放羊小孩三番兩次地騙大家狼來了玩,結果狼真的來了,他又大喊:「狼來了!狼來了!」結果一個人都沒有來,他的羊就都被狼吃了個精光,這就是報應!刻骨銘心的教訓!
我又想到了我自己,平時不應該耍小聰明,千方百計的向老媽要錢,這是不應該的,我決定要痛改前非!
你呢?一定也會改正你的小毛病吧?

Ⅳ 農夫與蛇好詞好句主要內容讀後感

《農夫與蛇》讀後感篇一
我十分喜歡看寓言故事,因為他生動有趣而且能告訴我們深刻的道理。《農夫與蛇》是我最喜歡的寓言故事之一故事說,在一個冬天,農夫外出時發現了一條凍僵的蛇,好心的農夫就用自己的身體溫暖它。沒有想到,蛇醒了後,很快就要了農夫一口,農夫就死了。看完這個故事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農夫是一個好心人看到蛇凍僵了,起了憐憫之心,救了蛇,可蛇卻恩將仇報咬死了農夫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個歇後語: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作為一個人,要知道報恩,別人對你好,你就要記住別人的恩情,對別人好,不能反過來去陷害別人。別人對你好,你卻對別人壞,這不讓人氣憤嗎?在生活中,我們要學習農夫的精神,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當然如果有壞人向我們求助,我們不能像農夫那樣生有同情、憐憫之心,而不明辨是非;這樣必將給自己帶來不利。《農夫和蛇》的故事讓我明白了人和人之間要互相幫助,知道感恩,就像大地震時我們做得那樣,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同時我們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以免上當受騙。
浙江寧波江北區許智濤
《農夫與蛇》讀後感篇二
讀完《楊紅櫻童話》里的《農夫與蛇》這篇文章,我真為故事裡面的農夫感到慚愧,因為因為,他做人太貪婪了。
這篇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小青蛇善良、真誠,本想任勞任怨的報答農夫,可是最終認清了農夫貪得無厭的本質,於是毅然作出了「消失在風雪交加的寒夜裡」的選擇,維護了一種是非分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生命尊嚴。那個農夫患得患失,得寸進尺,貪婪無度,想過閃過上一中不勞而獲的生活,結果只能給世人留下笑柄,成為又一個讓人恥笑和不屑的童話。
我感受到了:做人不能貪得無厭,更不能不勞而獲。要是故事裡的農夫只讓小青蛇幫他找一個好的工作,然後自己去上班,我想小青蛇也不會離開。
《農夫與蛇》讀後感篇三
今天我在家看了一本書叫《伊索寓言》,裡面有一篇文章叫《農夫和蛇》,這個故事為我們講的是一條蛇「知恩不報,而且反咬一口」的事情。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在一個冬天的清晨,農夫在路上發現了一條凍僵的蛇,農夫本打算救它,可是又害怕它咬自己。於是農夫就繼續往前走。農夫又想,如果我救了它,我就是它的救命恩人,它一定不會咬我的。好心的農夫把蛇放進了自己的懷里。蛇得到了溫暖,很快就醒了過來。它張開口狠狠的咬了農夫一口,農夫用力的把它往地上一扔,用力踩死它,自己不久後也死了。
這個故事使我們懂得了,我們不要像故事裡的蛇,不報答自己的恩人,反而傷害他,而要知恩必報。

Ⅵ 寓言 讀後感

讀《農夫和蛇》有感

在小學課文里,有一則《農夫和蛇》的寓言故事,大致的情節是:有一位農夫在路上看到一條已被凍僵了的蛇,頓起悲天憐憫之心把它揣在懷里用體溫為其驅寒,誰知蛇的身體得到溫曖後蘇醒了,竟反咬了這位救它的心地善良的農夫一口,以至於農夫中毒死去。
這是一個典型的好心不得好報的例子。這則寓言的本意是告誡人們不要盲目去同情一個不該同情的人。
但我認為這是片面的。試想想,一個社會如果人人都缺乏像農夫那樣的愛心,那必然是一個冷漠的社會。人一旦失去了愛心,就會變得冷酷無情;人一旦變得冷酷無情,就容易自私自利;人一旦自私自利,就會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人一旦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世界就成了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這樣的世界將會很快地在凄涼中滅亡。
寓言中的農夫有愛心而蛇無情,乍一讀這則寓言看起來農夫是一個善良而愚蠢的農夫,同情的愛心不分對象,可悲而可憐。其實不然,在現實的社會當中,人都是一樣的五官一樣的軀體,看不清的是靈魂。有誰能分清和界定誰是好「蛇」,誰是毒「蛇」呢?如果愛心的布施要區分清對象才可以,那有誰能在最短時間內分清對象是有沒有毒的「蛇」呢?況且需要愛心布施的人通常都是在風雪之中,旦夕之間,焦急而迫切的時候,容不得深入的調查和考察。那怎麼辦?辦法只有一個:寧肯相信它是一條好「蛇」而非毒「蛇」。結果要是好「蛇」,那你的愛心有所值,要是條毒「蛇」,那你最起碼你可以無比坦然地與自己靈魂對話,不至於因為內心有愧而終日惶惶。
小時聽老人說過一句話,雖有些唯心但實在:閻羅對眾鬼說,見死不救者如同以惡報善者,皆為無心,大惡,當下油鍋;救而不活為空心,小善,當免罰役苦;竭救而活之為有心,大善,當進仙道。其實我們獻不獻愛心倒不是為了死後能否進入那些虛無的所謂的仙道或是怕下油鍋,為的只是我們能否對自己的良心有一個坦誠的交待。
如果要是人人都能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愛心奉獻出來,那麼世界的每個角落就都會充滿陽光,到處都會灑滿溫暖,人與人之間就會更加相互信任少去許多提防與猜忌,就不會再有貧窮與飢餓,就連戰爭也會無可奈何地遠去。
愛心永恆,無價!

Ⅶ 跪求一篇《農夫與蛇》的讀後感

今天,天氣晴朗。吃過早飯後,我照例捧起《365夜故事》在房間里津津版有味地讀起來。我今天看了一權個故事叫做《農夫和蛇》。這個故事很精彩,令人深受啟發。
《農夫和蛇》講的是一個嚴寒的冬天裡,一位農夫出門要去鄉下。在路上他看見了一條快要凍僵的蛇。農夫想:這條蛇都快要凍僵了,我得救救它。可他想到蛇很狠毒,又猶豫不絕了。「哎,我救了它,它應該不會恩將仇報吧!」農夫自言自語地說道。於是,好心的農夫千方百計把蛇給救醒了,可農夫萬萬沒想到的是蛇竟然會反咬他一口,毒很快地聚到心臟,農夫倒下了。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非常氣憤:蛇他不僅不報恩於農夫,反而還恩將仇報反咬農夫一口,它沒想想是農夫救了它,是農夫讓它能活動起來。哎,不過農夫也有過錯。他為什麼不先想一下,蛇被救活後是否會報恩呢?是否像他想的那樣單純呢?小朋友,你們千萬要記住了:救人也要看對象,對於那種狠毒的動物千萬要思考後果再做決定,可別像農夫那樣,也別像蛇一樣恩將仇報哦!別人救了你,一定要報恩啊!你記住了嗎?

Ⅷ 漁夫的故事讀後感400字

你一定看過不少民間故事、傳說、神話吧!今天啊,我就看了一個國外的民間傳說,名為《漁夫的故事》.
這是一個在阿拉伯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的一個故事,它講述的是:從前有一個漁夫,他非常窮,只能靠撒網捕魚來維持生計.有一次他撒了三次網,卻什麼也沒有撈到,在第四次撒的時候,他用漁網撈到了一個重重的瓶子.滿懷好奇的他打開了瓶子,不料從裡面出來一個高頭大馬的魔鬼,准備要吃掉漁夫.漁夫很害怕,但漁夫很冷靜,他想出了一個辦法.漁夫說他不相信魔鬼能鑽進這么小的瓶子里,讓魔鬼在鑽一次,輕而易舉地將魔鬼騙回了瓶子,扔進了大海.
在這個故事中,漁夫與魔鬼有著鮮明的對比.漁夫雖然窮但卻非常聰明,懂得用智慧去戰勝魔鬼.但魔鬼卻十分凶惡,就像《農夫與蛇》中的那條蛇,凍僵的時候非常可憐,等體溫恢復後居然反咬了農夫一口,惡魔也是這樣.也許他真的很恨沒有人來救他,但他竟然知恩不圖報,反而要吃了漁夫,也是罪不可赦的.就是因為他的這個愚昧的決定,才使得漁夫將他重新關進瓶子里,回到了大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當在危機關頭,就應該像漁夫那樣要鎮定、冷靜,然後想辦法消除危機,不要慌亂、緊張.並且,無論在什麼時候,你都要相信:智慧可以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