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名言故事手抄報
1. 關於數學幽默,數學故事,數學趣題,數學名言的手抄報
昨天和女友去逛街,從公交車下來發現自己手機沒了,正在心裡問候小偷全家女性的時候,女友收到用我的號碼發的簡訊:我們分手吧!我立馬搶過女友手機撥我的手機,關機了……尼瑪!小偷,你得有多缺德?
2. 關於古代著名數學家的故事 手抄報
小編介紹:歐洲著名數學家
歐幾里得
歐幾里得(希臘文:Ευκλειδη?,約公元前330年—前275年,亞歷山大里亞),古希臘數學家,被稱為「幾何之父」。他活躍於托勒密一世(公元前323年-前283年)時期的亞歷山大里亞,他最著名的著作《幾何原本》是歐洲數學的基礎,提出五大公設,發展歐幾里得幾何,被廣泛的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教科書。歐幾里得也寫了一些關於透視、圓錐曲線、球面幾何學及數論的作品,是幾何學的奠基人。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Archimedes 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出生於西西里島的敘拉古。阿基米德到過亞歷山大里亞,據說他住在亞歷山大里亞時期發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後來阿基米德成為兼數學家與力學家的偉大學者,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流傳於世的數學著作有10餘種,多為希臘文手稿。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地球。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有勇氣去尋找這個支點,要勇於尋找真理。
高斯
數學天才──高斯(C.F. Gauss)
高斯是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
高斯一生下來,就對一切現象和事物十分好奇,而且決心弄個水落石出。7歲那年,高斯第一次上學了。
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一則故事說,高斯10歲時算出布特納給學生們出的將1到100的所有整數加起來的算術題,布特納當時給孩子們出的是一道更難的加法題:81297+81495+81693+…+100899。說完高斯也算完並把寫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當時只有他寫的答案是正確的。數學史家們傾向於認為,高斯當時已掌握了等差數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僅10歲的孩子,能獨立發現這一數學方法實屬很不平常。
高斯的學術地位,歷來被人們推崇得很高。他有「數學王子」、「數學家之王」的美稱。
艾薩克·牛頓
牛頓(Isaac Newton) 是英國較為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學家。 在學校里,牛頓是個古怪的孩子,就喜歡自己設計、自己動手,做風箏、日晷、滴漏之類器物。他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但並不顯得特別聰明。
1665~1666年嚴重的鼠疫席捲了倫敦,劍橋離倫敦不遠,為恐波及,學校因此而停課,牛頓於1665年6月離校返鄉。一天在樹下閑坐,看到一個蘋果落在地上,便開始捉摸,這種將蘋果往下拉的力會不會也在控制著月球。由此牛頓推導出物體的下落速度改變率與重力的大小成正比,而重力大小與距地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後來牛頓的棱鏡實驗也使他一舉成名。
牛頓最卓越的數學成就是創立了微積分,此外對解析幾何與綜合幾何都有比較顯著的貢獻。
牛頓有兩句名言是大家所熟知的。他在一封信中寫道:「如果我比別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據說他還講過:「我不知道世人對我怎麼看;但在我自己看來就好像只是一個在海濱嬉戲的孩子,不時地為比別人找到一塊光滑的卵石或一隻更美麗的貝殼而感到高興,而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海洋,卻還完全是個謎。」
萊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威廉·凡·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德國最重要的自然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歷史學家和哲學家,一位舉世罕見的科學天才,和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同為微積分的創建人。他博覽群書,涉獵網路,對豐富人類的科學知識寶庫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萊昂哈德·歐拉
萊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1707年4月5日~1783年9月18日)是瑞士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他被一些數學史學者稱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數學家之一(另一位是卡爾·弗里德里克·高斯)。歐拉是第一個使用「函數」一詞來描述包含各種參數的表達式的人,例如:y = F(x) (函數的定義由萊布尼茲在1694年給出)。他是把微積分應用於物理學的先驅者之一。
勒奈·笛卡爾
勒奈·笛卡爾(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生於法國都蘭城。笛卡爾是偉大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生理學家。解析幾何的創始人。笛卡爾是歐洲近代資產階級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他自成體系,容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於一爐,在哲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他又是一位勇於探索的科學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幾何在數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笛卡爾堪稱17世紀的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
3. 畫一副圖文並茂的數學手抄報內容可以是數學家故事.數學謎題.數學趣題
手抄報內容可以寫趣味數學知識。
在我們的概念中,「1「是一個最小的數字,它是整數數字的開始之數,是萬數之首,是的,「1」是萬數之首,它的地位也是最特殊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認識這個神奇的數字吧。
一、最小的數字。
古老而龐大的自然數家族,是由全體自然數1、2、3、4、5、6、7、8、9、10……集合在一起組成的。其中最小的是「1」,找不到最大的。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一找。
二、沒有最大的自然數。
也許你認為可以找到一個最大的自然數(n),但是,你立刻就會發現另一個自然數(n+1),它大於n。這就說明在自然數家族中永遠找不到最大的自然數。
三、「1」確實是自然數家族中最小的。
自然數是無限的,而「1」是自然數中最小的。有人提出異議,不同意「1」是最小的自然數,說「0」比「1」小,「0」應該是最小的自然數。這是不對的,因為自然數指的是正整數,「0」是唯一的非正非負的整數,因而「0」不屬於自然數家族。「1」確實是自然數家族中最小的。
可別小看了這個最小的「1」,它是自然數的單位,是自然數中的第一代,人類最先認識的是「1」,有了「1」,才能得到1、2、3、4……
給你講了萬數之首「1」的特殊地位,所以,你千萬別小看了它哦。
4. 我要做數學手抄報,能否發給我數學名人名言和數學名人的故事!急需
最佳答案拉普拉斯說:「在數學中,我們發現真理的主要工具是歸納和模擬」
維特根斯坦說:「數學是各式各樣的證明技巧」
華羅庚說:「新的數學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決數學問題本身更重要」
納皮爾說:「我總是盡我的精力和才能來擺脫那種繁重而單調的計算」
開普勒說:「以我一生最好的時光追尋那個目標……書已經寫成了。現代人讀或後代讀都無關緊要,也許要等一百年才有一個讀者」
拿破崙說:「一個國家只有數學蓬勃的發展,才能展現它國立的強大。數學的發展和至善和國家繁榮昌盛密切相關」
愛因斯坦說:「數學之所以比一切其它科學受到尊重,一個理由是因為他的命題是絕對可靠和無可爭辯的,而其它的科學經常處於被新發現的事實推翻的危險。…。數學之所以有高聲譽,另一個理由就是數學使得自然科學實現定理化,給予自然科學某種程度的可靠性。」
邱成桐說:「現代高能物理到了量子物理以後,有很多根本無法做實驗,在家用紙筆來算,這跟數學家想樣的差不了多遠,所以說數學在物理上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
倫琴說:「第一是數學,第二是數學,第三是數學」
華羅庚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
馮紐曼說:「數學方法滲透並支配著一切自然科學的理論分支。它愈來愈成為衡量科學成就的主要標志了。」
5. 關於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名言、數學趣味是題手抄報。
八歲的高斯發現了數學定理
德國著名大科學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高斯在還不會講話就自己學計算,在三歲時有一天晚上他看著父親在算工錢時,還糾正父親計算的錯誤。
長大後他成為當代最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他在物理的電磁學方面有一些貢獻,現在電磁學的一個單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數學家們則稱呼他為「數學王子」。
他八歲時進入鄉村小學讀書。教數學的老師是一個從城裡來的人,覺得在一個窮鄉僻壤教幾個小猢猻讀書,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見:窮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這些蠢笨的孩子念書不必認真,如果有機會還應該處罰他們,使自己在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樂趣。
這一天正是數學教師情緒低落的一天。同學們看到老師那抑鬱的臉孔,心裡畏縮起來,知道老師又會在今天捉這些學生處罰了。
「你們今天替我算從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誰算不出來就罰他不能回家吃午飯。」老師講了這句話後就一言不發的拿起一本小說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們拿起石板開始計算:「1加2等於3,3加3等於6,6加4等於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個數後就擦掉石板上的結果,再加下去,數越來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臉孔漲紅了,有些手心、額上滲出了汗來。
還不到半個小時,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師,答案是不是這樣?」
老師頭也不抬,揮著那肥厚的手,說:「去,回去再算!錯了。」他想不可能這么快就會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卻站著不動,把石板伸向老師面前:「老師!我想這個答案是對的。」
數學老師本來想怒吼起來,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齊齊寫了這樣的數:5050,他驚奇起來,因為他自己曾經算過,得到的數也是5050,這個8歲的小鬼怎麼這樣快就得到了這個數值呢?
高斯解釋他發現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古時希臘人和中國人用來計算級數1+2+3+…+n的方法。高斯的發現使老師覺得羞愧,覺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輕視窮人家的孩子的觀點是不對的。他以後也認真教起書來,並且還常從城裡買些數學書自己進修並借給高斯看。在他的鼓勵下,高斯以後便在數學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6. 有關數學家的故事,做手抄報
1.陳景潤不愛玩公園,不愛逛馬路,就愛學習。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
有一天,陳景潤吃中飯的時候,摸摸腦袋,哎呀,頭發太長了,應該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見了,還當他是個姑娘呢。於是,他放下飯碗,就跑到理發店去了。
理發店裡人很多,大家挨著次序理發。陳景潤拿的牌子是三十八號的小牌子。他想:輪到我還早著哩。時間是多麼寶貴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費掉。他趕忙走出理發店,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然後從口袋裡掏出個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來。他背了一會,忽然想起上午讀外文的時候,有個地方沒看懂。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弄懂,這是陳景潤的脾氣。他看了看手錶,才十二點半。他想:先到圖書館去查一查,再回來理發還來得及,站起來就走了。誰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輪到他理發了。理發員叔叔大聲地叫:「三十八號!誰是三十八號?快來理發!」你想想,陳景潤正在圖書館里看書,他能聽見理發員叔叔喊三十八號嗎?
過了好些時間,陳景潤在圖書館里,把不懂的東西弄懂了,這才高高興興地往理發店走去。可是他路過外文閱覽室,有各式各樣的新書,可好看啦。又跑進去看起書來了,一直看到太陽下山了,他才想起理發的事兒來。他一摸口袋,那張三十八號的小牌子還好好地躺著哩。但是他來到理發店還有啥用呢,這個號碼早已過時了。
2. 阿基米德
敘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頂純金的皇冠,因懷疑裡面摻有銀,便請阿基米德鑒定。當他進入浴盆洗澡時,水漫溢到盆外,於是悟得不同質料的物體,雖然重量相同,但因體積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據這一道理,就可以判斷皇冠是否摻假。
3.華羅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運算元」、「華—王方法」等。
4.1966年屈居於六平方米小屋的陳景潤,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他證明了「每個大偶數都是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領先地位。這一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徵引。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阿 ·威爾(A?Weil)曾這樣稱贊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我是分割線----------------------------------------------
1930 年的一天,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坐在辦公室里看一本《科學》雜志。看著看著,不禁拍案叫絕:「這個華羅庚是哪國留學生?」周圍的人搖搖頭,「他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人們面面相覷。最後還是一位江蘇籍的教員想了好一會兒,才慢吞吞地說:「我弟弟有個同鄉叫華羅庚,他哪裡教過什麼大學啊!他只念過初中,聽說是在金壇中學當事務員。」
熊慶來驚奇不已,一個初中畢業的人,能寫出這樣高深的數學論文,必是奇才。他當即做出決定,將華羅庚請到清華大學來。
從此,華羅庚就成為清華大學數學系助理員。在這里,他如魚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數學的海洋里,只給自己留下五、六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說起來讓人很難相信,華羅庚甚至養成了熄燈之後,也能看書的習慣。他當然沒有什麼特異功能,只是頭腦中一種邏輯思維活動。他在燈下拿來一本書,看著題目思考一會兒,然後熄燈躺在床上,閉目靜思,開始在頭腦中做題。碰到難處,再翻身下床,打開書看一會兒。就這樣,一本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看完的書,他一夜兩夜就看完了。華羅庚被人們看成是不尋常的助理員。
第二年,他的論文開始在國外著名的數學雜志陸續發表。清華大學破了先例,決定把只有初中學歷的華羅庚提升為助教。
幾年之後,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可是他不願讀博士學位,只求做個訪問學者。因為做訪問學者可以沖破束縛,同時攻讀七、八門學科。他說:「我到英國,是為了求學問,不是為了得學位的。」
華羅庚沒有拿到博士學位。在劍橋的兩年內,他寫了 20 篇論文。論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個博士學位。其中一篇關於「塔內問題」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論被數學界命名為「華氏定理」。
華羅庚以一種熱愛科學,勤奮學習,不求名利的精神,獻身於他所熱愛的數學研究事業。他拋棄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錢、名利、地位。最終,他的事業成功了。
華羅庚把科學研究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起來。華羅庚把數學應用到工農業生產上,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摘至 網路知道
7. 數學手抄報內容,比如數學名言,數學猜一猜等。
數學名言
上帝創造了整數,所有其餘的數都是人造的。 ——克隆內克
純數學這門科學再其現代發展階段,可以說是人類精神之最具獨創性的創造。——懷德海
無限!再也沒有其他問題如此深刻地打動過人類的心靈。——希爾伯特
發現每一個新的群體在形式上都是數學的,因為我們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導。——達爾文
給我五個系數,我講畫出一頭大象;給我六個系數,大象將會搖動尾巴。——柯西
如果誰不知道正方形的對角線同邊是不可通約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稱號。——柏拉圖
數學不可比擬的永久性和萬能性及他對時間和文化背景的獨立行是其本質的直接後果。——埃博
我曾聽到有人說我是數學的反對者,是數學的敵人,但沒有人比我更尊重數學,因為它完成了我不曾得到其成就的業績。 ――哥德
數學的本質在於它的自由。 ――康托爾
在數學的領域中,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 ――康托爾
沒有任何問題可以像無窮那樣深深地觸動人的情感,很少有別的觀念能像無窮那樣激勵理智產生富有成果的思想,然而也沒有任何其它的概念能像無窮那樣需要加以闡明。 ――希爾伯特
數統治著宇宙。 ——畢達哥拉斯
數學,科學的女皇;數論,數學的女皇。 ——C•F•高斯
上帝創造了整數,所有其餘的數都是人造的。 ——L•克隆內克
上帝是一位算術家 ——雅克比
音樂與代數很類似。 ——哈登伯格
硬說數學科學無美可言的人是錯誤的。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勻稱與明確。 ——亞里斯多德
感覺到數學的美,感覺到數與形的協調,感覺到幾何的優雅,這是所有真正的數學家都清楚的真實的美的感
覺。 ——龐加萊
數學之美是很自然明白地擺著的。 ——哈爾莫斯
我認為,說數學家選擇課題的准則以及判斷他是否成功的准則,主要的是美學准則,這是正確的。
——馮.諾伊 曼
我的工作總是力圖把真與美結合起來,但是,當我不得不選擇其中的一種時,我通常選擇美。 ——韋爾
在數學定理的評價中,審美標准既重於邏輯的標准,也重於實用的標准:在對數學思想的評價時,美與優雅比是否嚴密、正確,比是否有用都重要得多。 ——斯蒂恩
純粹數學可以是實際有用的,而應用數學也可以是優美高雅的。 ——哈爾莫斯
對早已正確認定的定理做進一步的研究,探索它的新證法,只不過是因為現有的證明欠缺美的魅力。——克萊因
數學家如畫家或詩人一樣,是款式的製造者......數學家的款式,如同畫家或詩人的款式,必須是美的……世上沒有醜陋數學的永久立身之地。 ——哈代
一種奇特的美統治著數學王國,這種美不像藝術之美與自然之美那麼相類似,但她深深地感染著人們的心靈,激起人們對她的欣賞,與藝術之美是十分相象的。 ——庫默
難道不可以把音樂描繪成感覺的數學,而把數學描繪成理性的音樂嗎?這樣,音樂家感覺到數學,數學家想到音樂——音樂是夢想,數學是工作的一生——每一方都經由對方達到盡善盡美的境地,那時,人類的智慧達到完美的典型,將在某個未來的莫扎特——狄利克雷或貝多芬——高斯的歌頌下而光彩奪目。這種聯合已經在一個赫姆霍爾茲的天才和工作中清楚地預示出來了。
——西爾弗斯特
算術)是人類知識最古老,也許是最最古老的一個分支;然而它的一些最深奧的秘密與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連的。 ――H.J.S.史密斯
也許聽起來奇怪,數學的力量在於它規避了一切不必要的思考和它驚人地節省了腦力勞動。 ――恩斯特·馬赫
但是數學享有盛譽還有另一個原因:正是數學給了各種精密自然科學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沒有數學,它們不可能獲得這樣的可靠性。――艾伯特·愛因斯坦
一般地說,我更想把數學視為是藝術,而不是科學。因為我們可以說,數學家的活動,當他受外部的理性世界所引導,而不是被控制時,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活動,與一個藝術家、一個畫家的活動相類似,有著實在的,不是虛幻的相似點。數學家這一方面的嚴密演繹推理可以比喻為畫家那一方面的繪畫技巧。恰如沒有一定技巧的人不能成為一位好畫家一樣,沒有一定的精密推理能力的人不能成為一位好的數學家。但是,這些盡管是他們的基本特質,還不足以使一個畫家或數學家名副其實,畫圖技巧與推理能力,說實在的,終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遠為敏感的,為二者都是主要的一類特質是想像力,它才能造就一名傑出的藝術家或傑出的數學家。 ——博歇
我們能夠期待,隨著教育與娛樂的發展,將有更多的人欣賞音樂與繪畫。但是,能夠真正欣賞數學的人數是很少的。 —貝爾斯
在現實中,不存在像數學那樣有如此多的東西,持續了幾千年依然是確實的如此美好。 ——蘇利文確。
給我五個系數,我講畫出一頭大象;給我六個系數,大象將會搖動尾巴。——A•L•柯西
純數學是魔術家真正的魔杖。——諾瓦列斯
如果誰不知道正方形的對角線同邊是不可通約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稱號。——柏拉圖
整數的簡單構成,若干世紀以來一直是使數學獲得新生的源泉。——G•D•伯克霍夫
數學的本質在於它的自由。 ――康托爾
在數學的領域中,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 ――康托爾
沒有任何問題可以像無窮那樣深深地觸動人的情感,很少有別的觀念能像無窮那樣激勵理智產生富有成果的思想,然而也沒有任何其它的概念能像無窮那樣需要加以闡明。 ――希爾伯特
數統治著宇宙。 ――畢達哥拉斯
數學,科學的皇後;算術,數學的皇後。 ――高斯
數學是無窮的科學。 ――赫爾曼外爾
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問題,它就充滿著生命力,而問題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展的終止或衰亡。 ――希爾伯特
(算術)是人類知識最古老,也許是最最古老的一個分支;然而它的一些最深奧的秘密與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連的。 ――史密斯
但是數學享有盛譽還有另一個原因:正是數學給了各種精密自然科學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沒有數學,它們不可能獲得這樣的可靠性。――艾伯特·愛因斯坦
發現的每一個新的群體在形式上都是數學的,因為我們不可能有其它的指導。 ――達爾文
數學是知識的工具,亦是其它知識工具的泉源。所有研究順序和度量的科學均和數學有關。 ――笛卡爾
數學趣味題:
1、兩個男孩各騎一輛自行車,從相距2O英里(1英里合1.6093千米)的兩個地方,開始沿直線相向騎行。在他們起步的那一瞬間,一輛自行車車把上的一隻蒼蠅,開始向另一輛自行車徑直飛去。它一到達另一輛自行車車把,就立即轉嚮往回飛行。這只蒼蠅如此往返,在兩輛自行車的車把之間來回飛行,直到兩輛自行車相遇為止。如果每輛自行車都以每小時1O英里的等速前進,蒼蠅以每小時15英里的等速飛行,那麼,蒼蠅總共飛行了多少英里?
答案
每輛自行車運動的速度是每小時10英里,兩者將在1小時後相遇於2O英里距離的中點。蒼蠅飛行的速度是每小時15英里,因此在1小時中,它總共飛行了15英里。
許多人試圖用復雜的方法求解這道題目。他們計算蒼蠅在兩輛自行車車把之間的第一次路程,然後是返回的路程,依此類推,算出那些越來越短的路程。但這將涉及所謂無窮級數求和,這是非常復雜的高等數學。據說,在一次雞尾酒會上,有人向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提出這個問題,他思索片刻便給出正確答案。提問者顯得有點沮喪,他解釋說,絕大多數數學家總是忽略能解決這個問題的簡單方法,而去採用無窮級數求和的復雜方法。
馮·諾伊曼臉上露出驚奇的神色。「可是,我用的是無窮級數求和的方法.」他解釋道
2、 有位漁夫,頭戴一頂大草帽,坐在劃艇上在一條河中釣魚。河水的流動速度是每小時3英里,他的劃艇以同樣的速度順流而下。「我得向上游劃行幾英里,」他自言自語道,「這里的魚兒不願上鉤!」
正當他開始向上游劃行的時候,一陣風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們這位漁夫並沒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丟了,仍然向上游劃行。直到他劃行到船與草帽相距5英里的時候,他才發覺這一點。於是他立即掉轉船頭,向下游劃去,終於追上了他那頂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在靜水中,漁夫劃行的速度總是每小時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劃行時,一直保持這個速度不變。當然,這並不是他相對於河岸的速度。例如,當他以每小時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劃行時,河水將以每小時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對於河岸的速度僅是每小時2英里;當他向下游劃行時,他的劃行速度與河水的流動速度將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對於河岸的速度為每小時8英里。
如果漁夫是在下午2時丟失草帽的,那麼他找回草帽是在什麼時候?
答案
由於河水的流動速度對劃艇和草帽產生同樣的影響,所以在求解這道趣題的時候可以對河水的流動速度完全不予考慮。雖然是河水在流動而河岸保持不動,但是我們可以設想是河水完全靜止而河岸在移動。就我們所關心的劃艇與草帽來說,這種設想和上述情況毫無無差別。
既然漁夫離開草帽後劃行了5英里,那麼,他當然是又向回劃行了5英里,回到草帽那兒。因此,相對於河水來說,他總共劃行了10英里。漁夫相對於河水的劃行速度為每小時5英里,所以他一定是總共花了2小時劃完這10英里。於是,他在下午4時找回了他那頂落水的草帽。
這種情況同計算地球表面上物體的速度和距離的情況相類似。地球雖然旋轉著穿越太空,但是這種運動對它表面上的一切物體產生同樣的效應,因此對於絕大多數速度和距離的問題,地球的這種運動可以完全不予考慮.
3、一架飛機從A城飛往B城,然後返回A城。在無風的情況下,它整個往返飛行的平均地速(相對於地面的速度)為每小時100英里。假設沿著從A城到B城的方向筆直地刮著一股持續的大風。如果在飛機往返飛行的整個過程中發動機的速度同往常完全一樣,這股風將對飛機往返飛行的平均地速有何影響?
懷特先生論證道:「這股風根本不會影響平均地速。在飛機從A城飛往B城的過程中,大風將加快飛機的速度,但在返回的過程中大風將以相等的數量減緩飛機的速度。」「這似乎言之有理,」布朗先生表示贊同,「但是,假如風速是每小時l00英里。飛機將以每小時200英里的速度從A城飛往B城,但它返回時的速度將是零!飛機根本不能飛回來!」你能解釋這似乎矛盾的現象嗎?
答案
懷特先生說,這股風在一個方向上給飛機速度的增加量等於在另一個方向上給飛機速度的減少量。這是對的。但是,他說這股風對飛機整個往返飛行的平均地速不發生影響,這就錯了。
懷特先生的失誤在於:他沒有考慮飛機分別在這兩種速度下所用的時間。
逆風的回程飛行所用的時間,要比順風的去程飛行所用的時間長得多。其結果是,地速被減緩了的飛行過程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因而往返飛行的平均地速要低於無風時的情況。
風越大,平均地速降低得越厲害。當風速等於或超過飛機的速度時,往返飛行的平均地速變為零,因為飛機不能往回飛了。
4、《孫子算經》是唐初作為「算學」教科書的著名的《算經十書》之一,共三卷,上卷敘述算籌記數的制度和乘除法則,中卷舉例說明籌算分數法和開平方法,都是了解中國古代籌算的重要資料。下卷收集了一些算術難題,「雞兔同籠」問題是其中之一。原題如下:令有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
問雄、兔各幾何?
原書的解法是;設頭數是a,足數是b。則b/2-a是兔數,a-(b/2-a)是雉數。這個解法確實是奇妙的。原書在解這個問題時,很可能是採用了方程的方法。
設x為雉數,y為兔數,則有
x+y=b, 2x+4y=a
解之得
y=b/2-a,
x=a-(b/2-a)
根據這組公式很容易得出原題的答案:兔12隻,雉22隻。
5、我們大家一起來試營一家有80間套房的旅館,看看知識如何轉化為財富。
經調查得知,若我們把每日租金定價為160元,則可客滿;而租金每漲20元,就會失去3位客人。 每間住了人的客房每日所需服務、維修等項支出共計40元。
問題:我們該如何定價才能賺最多的錢?
答案:日租金360元。
雖然比客滿價高出200元,因此失去30位客人,但餘下的50位客人還是能給我們帶來360*50=18000元的收入; 扣除50間房的支出40*50=2000元,每日凈賺16000元。而客滿時凈利潤只有160*80-40*80=9600元。
當然,所謂「經調查得知」的行情實乃本人杜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8. 含有名人名言的數學手抄報
1、時間一點一滴凋謝,猶如蠟燭漫漫燃盡。
2、我總是感覺到時間的巨輪在我背專後賓士,日益迫近。
屬3、夜晚給老人帶來平靜,給年輕人帶來希望。
4、不浪費時間,每時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為。
5、時間乃是萬物中最寶貴的東西,但如果浪費了,那就是最大的浪費。
6、我的產業多麼美,多麼廣,多麼寬,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地是時間。
7、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
8、知識象燭光,能照亮一個人,也能照亮無數人。
9、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10、知識永遠戰勝愚昧。
11、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2、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
13、書籍是橫渡時間大海的航船。
14、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要收獲的好,必須耕耘的好。
15、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
16、光陰易逝,豈容我待。
9. 數學手抄報內容,比如數學名言,數學猜一猜
1、數學是一種理性的精神,使人類的思維得以運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克萊因回
2、數學是一種答會不斷進化的文化。——魏爾德
3、數學是知識的工具,亦是其它知識工具的泉源。所有研究順序和度量的科學均和數學有關。——笛卡兒
4、數學的本質在於它的自由。——康托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