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和我心理故事作文
㈠ 感人的故事我的奶奶作文600字
我奶奶有一雙長滿老繭的手,手上有許多裂紋,爸爸常說他很喜歡奶奶的手。
我奶奶有一雙靈巧的手。奶奶愛好織毛衣,在她手上可以綉出著名的寓言童話故事《龜兔賽跑》,「生」出剛剛出殼的小雞,小雞看上去毛茸茸的,非常可愛!冬天來了,奶奶為了讓我不凍著生病,精心為我織了一頂漂亮的毛線帽子,我把帽子帶到了學校去,放學回家時我拿出帽子帶上,有很多的同學禁不住地問我:「劉奇正,你的帽子真漂亮,是從哪買的?用了多少錢?」我驕傲地告訴他們:「不是買的,是我奶奶織的。」
我奶奶還有一雙神奇的手。奶奶的手能把別人不愛吃的東西變得好吃,所以我和我弟弟都喜歡吃奶奶做的食物。端午節那天,奶奶早早起來,從市場上買來些紅豆、紅棗、肉等,奶奶把糯米拌好,准備包粽子。奶奶包的粽子可帶勁了,個個有稜有角都很緊,並且個個都是三角形的,像一塊塊墨綠色的三角形積木,特別漂亮。等到香噴噴的粽子出鍋後,我和弟弟都迫不及待地抓來吃。我剝開一個紅豆粽子,啊!真香!有一股紅豆的香味、有一股糯米的香味、還有一股粽葉的清香……我也不知道有多少種味道。我再也忍不住了,急忙咬了一大口,真好吃!奶奶包的粽子不像街上買的那麼松軟,緊緊的,讓人吃起來有一股嚼勁。等到我吃完一個粽子時,再看弟弟,他已經吃了三個大肉粽子。
我奶奶有一雙勤勞的手,她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和家人都十分感激這雙手。
㈡ 作文我和奶奶的故事500字
記得五年級時,每天晚上坐班車回家時,肚子都會十分餓,我有時便會忍不住沒出息地嚷嚷兩聲。
後來不知什麼時候,廚房的桌子上總會多出一個饅頭。那饅頭黑白相間,一看就知道是用雜糧做成的。拿在手上鬆鬆軟軟的,還透著些熱氣。不用說,這一定是奶奶給我准備的。
其實饅頭在許多人看來,也不過是再平常不過的食物,可對於一個飢腸轆轆的人——比如我來說,咬上一口,唇齒間滿是香香甜甜的味道,不時幸福地咂上幾嘴,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偷吃了王母娘娘的仙桃呢!
我每天都會一點一點細細品嘗這美味的饅頭,但不會吃完,剩下的半個,我會放在蒸鍋上,給它做保溫處理,等下田勞作的奶奶回來吃,讓她補充補充體力,畢竟奶奶已經六十多歲了。可大多時候奶奶總會以一些理由搪塞過去,將饅頭讓給我吃,但我又會扭過頭去犟著不吃,每次奶奶拗不過倔強的我,只好噙著淚水,滿是幸福地將剩下的、還帶著些溫度的饅頭吃下去。
每晚一個香甜的饅頭似乎已成了慣例,那藏在在饅頭里的愛,將永遠、永遠駐足在我們的心底,陪伴我和奶奶走過一個個春夏秋冬……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㈢ 有關我和奶奶的作文(200字)祖孫情
燈光下愛的歲月情
初冬的風寒意林林,燈光默默的照射,溫暖著每一顆渴望關懷的心,在風寒中的親情是多麼美麗凍人啊。白雪茫茫,真情淡淡。
我與奶奶在一起生活已經有十多年了,現在我與奶奶已不在一起了,這是我很留念以往那美好的時光。
我正在看書,有一陣暖風吹過來,我知道那是奶奶,我放下書轉身去開門,迎上奶奶,奶奶笑了笑,這笑容使奶奶顯得更加慈祥,更讓我感受到溫馨。
「哦,我是想來問問你晚上看書冷不冷,餓不餓,我幫你拿點衣服和吃的來吧。」
「沒事,我不餓,您先早點睡吧。您年紀大了,別累壞了身體。」
奶奶帶著一些擔心欣慰的走了。我再繼續看書,覺得奶奶也許放心不下我,還沒有休息,要不我去陪陪奶奶吧,也許這樣會好一些。
於是來到客廳,奶奶好像在沙發上睡著了,我沒有叫奶奶,看著桌上擺放著我愛吃的菜和飯,心裡暖暖的,突然感到嘴中有點咸鹹的感覺,才明白自己流淚了。看到奶奶的一番辛苦,便流著淚吃下了一些東西,這是奶奶被我驚醒了,睜了睜眼,對我笑了笑。這時我感到有些困了。
我走進卧室,躺在床上,這是燈開著,奶奶進來了,於是我坐了起來,奶奶坐在床上,我靠在她的肩上,她用手撫摸我的頭發,很輕很輕,那輕中帶有偉大的愛。這是奶奶給我講起小時候的故事,我聽得如痴如醉,好似又回到了幼時。我一直在微笑著,覺得燈光那麼亮,那麼溫暖,伴著奶奶有趣的故事我踏入夢鄉。
燈光下的愛是那麼的溫暖,那麼的無私,那麼的令人眷戀。
多少個白雪茫茫的日子裡,獨自徘徊在燈光下,去尋回那美好的回憶,久久的,久久的,不肯離去;多少次望著滿地的雪花,都壓抑不住內心的沖動去捧一把雪花,深深的,深深的,渴望把「燈光下愛的歲月情」尋回……
我自己寫的文章,你可以看看然後自己再改一改就行了
㈣ 我要一篇關於親情的作文..要關於奶奶和孫子之間的親情的作文..如題 謝謝了
回憶我的奶奶 日子在無聲無息的流淌,我在蒼茫的人世間匆匆的劃過。人生沒有真正的終點,除了走向另一個世界。人間依然繁華,蒼穹依舊美麗。可我的奶奶呀,她走的那樣匆匆,轉眼間快有一年了。許多的懷念無法表達,無數的心裡話無法訴說。再也聽不到奶奶的叮嚀與囑托,再也享受不到奶奶關懷與愛護。我的心有點失落,早想寫點什麼東西來紀念她老人家,然而常常疲於人間繁事,沒能靜下心來追憶我的奶奶。值此奶奶去世一周年之際,特寫此文獻給我可敬可愛的奶奶,以表達我的追思與懷念。 一、奶奶是個受苦人 憶及我的奶奶必須從她苦難的一生說起。奶奶生於晚清時期,童年時期趕上無休止的社會動盪和戰爭,她在苦難和戰火中成長起來的。到了青年又值軍閥戰爭和帝國主義入侵。後來又經歷了八年抗日戰爭和四年的解放戰爭。就是建國後也沒有趕上多少好日子,五十年代末的自然災害,整個社會的大飢荒。後來又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動盪時期。這是整個歷史時代的苦難,和奶奶同年齡的人也同樣經受了這樣的苦難。尤其重要的是,整個家庭的不幸決定奶奶受苦的一生。奶奶嫁到我家後,生下三個孩子:即我的爸爸、叔叔和姑姑。那時家裡雖窮,倒也快樂。可在我的爸還不記事的時候,不幸就發生了。我的爺爺剛30多歲就離開了人間,奶奶哭幹了眼淚,也無濟於事。從此,維持整個家庭的重擔就壓在了奶奶柔弱瘦小的肩上。三個未成年的孩子,一個若大的家怎麼支撐呢?其困難可想而知。有 「好心的人」勸奶奶改嫁,而倔強執著的奶奶置若罔聞,她決定一個人把孩子帶大。從此,她走上艱難痛苦的歷程。沒有吃的,她就帶著她的孩子到處逃荒要飯,她用盡自己所有的心血和汗水終於把孩子們拉扯大。後來,我的姑姑出嫁了,叔叔也當兵了。奶奶帶著我的爸爸在家。她為了自己的最單純的目標苦苦地支撐著一個家。她種田,她紡棉,她還要洗衣服做飯。她還要省吃儉用,為孩子成家立業。經過千難萬苦,她的願望實現了,她帶大了自己的孩子,並且都給他們成了家。奶奶的意志很堅強,她認準的目標,她就義無返顧地去努力,盡管那有千難萬苦。 當我的爸爸、叔叔有了孩子,我奶奶的任務就更重了。她不僅要做家務而且還要看孩子。直到她的孫子有了兒子,她一直在重復這樣簡單而繁雜的生活方式,直至老年,奶奶也沒有享過幾天清福。奶奶的一生是受苦的一生。 二奶奶是個愛勞動 奶奶的一生是勤勞不息的一生。如果說,在她的早年為了生活所迫不得不辛勤勞作的話,那麼到了後來,家庭好轉不需要她如此,她仍勞作不息,可以說,勞動是奶奶的稟性。奶奶直到老年依然是不輟勞作,她每天非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當我記事的時候,我們家已是一個大家庭了。那時的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爸爸媽媽外出做工,下地種田。做家務的重任奶奶全包下來。每天奶奶起得很早,她能在爸爸媽媽下地回來之前把飯做好。她做的飯,很好吃。我特別喜歡吃奶奶做的飯,直到她眼花了,不能做飯為止,她一直承擔著這項工作。到了現在,我有時還很懷念奶奶做的飯,可我再也無法享受那種滋味了。奶奶除了做飯,還要紡棉、洗衣。我記得,奶奶每天晚上都要紡棉至深夜。那個時候,穿衣服全靠自己織布做衣,根本買不到衣服。所以,紡棉就是一個家庭的大事了。我全家的衣服可以說都是奶奶用手搖車紡出來的。每到新年添了新衣服,我打心眼裡感謝奶奶。現在,不需要紡棉了,市場豐富了,可我的那些用奶奶的手紡出的衣服還在。奶奶到了八十多了,身體仍然很好,她仍然閑不住。她還可以幫我的媽媽燒鍋;她還可以掰玉米之類的,她甚至還可以自己洗衣服。她老年最大的貢獻就是看孩子,我的侄子侄女們可以說都是奶奶帶大的。奶奶的一生從沒有離開過勞作。我常常自豪地稱她為「愛勞動」。 三奶奶是個善良人 奶奶在我的心中,永遠是一個淳樸善良的人。奶奶一生中沒有和鄰居鬧過一次別扭,更沒有和別人吵過嘴。奶奶總是樂於助人,以致我們家和鄰居的關系處理的特別好。從我記事起,我家就是一個人愛去的地方,許多老人都到我家找奶奶。他們有什麼事總愛和奶奶說,奶奶總能幫助他們。由於奶奶的善良,許多好心的鄰居在困難的日子也幫過奶奶不少忙。這些在奶奶的印象中都非常深刻。她常常「嘮叨」別人對我們的幫助,她常告訴我「做人不能忘本」,她說受了別人的恩一定要記住,並在可能的時候盡量地幫助別人。奶是這樣說的,也事這樣做的,她的一生都實踐她的話。她不僅用自己寬厚無私的愛獻給自己的子女,她還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幫助別人。我記得有一次鄰居的大奶和家裡鬧別扭,家人不和,以致於大奶的生活無人照管。奶奶主動把大奶接到我家住了兩天,待她多次勸說,一家人氣全都消了,奶奶又親自把大奶送回家。許多的事值得我去回憶,許多小小的事情都記在我的心裡。每當想起這些的時候,我就大心眼裡佩服我的奶奶。 四、奶奶和我的家庭 奶奶是我們這個家庭的創建者,她畢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獻給了這個家。她不僅培養了她的兒女,而且還培養了她的孫子、孫女們,就連曾孫、曾孫女她也進到了自己最大的責任。正是由於她的這種貢獻,奶奶的地位才牢不可破。奶奶贏得了全家人的愛戴與尊敬。孩子們都很疼她,對她的感情很深。爸爸媽媽很尊重奶奶,姑姑也很疼奶奶,每次來看她,都要給帶很多好吃的,並陪她住幾天。叔叔也很關心奶奶。奶奶為了我們這個家付出了她的所有,理所當然的受到了他們的尊重。孫子、孫女們也都尊敬和疼愛奶奶,他們經常來探望奶奶,給奶奶帶許多好吃的東西。曾孫、曾孫女們也幫她做一些事,比如幫她梳頭,幫她洗腳等。每當此時,奶奶的臉上綻放出甜蜜的笑容,她正感受著幸福,她的心血沒有白流,她得到了應有的回報。當奶奶的生日來臨的時候,全家人都聚集到一起給她祝壽,這是是她最開心的時候了,她會心的微笑使她感到生活的樂趣,她是否在體會苦盡甘來的道理呢? 五、奶奶與我 我是奶奶最小的一個孫子,她對我的疼愛超出了想像。我最應該感謝的人就是奶奶,奶奶給了我二次生命,是她一手把我帶大的。我的兄弟姊妹多,當我出生的時候,正趕上家中貧困,生活很是困難。基於這一點爸爸媽媽想把我送給別人撫養,可是奶奶硬是不答應,她說「就是逃荒要飯,我也要把孩子養大」,有了奶奶的這句話,我才得以留下,並有了生存的空間。從此後,奶奶就擔起了撫養我的重任。我和奶奶吃睡在一起,奶奶用她特有的方式愛著我,疼著我,有了奶奶的撫養我才能慢慢得以成長。我和奶奶在一起的時間很長,直到我上了初中,我才從奶奶的懷抱里走出來。奶奶很疼我,她總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奶奶對我要求也很嚴格,她要我好好學習,同時還不放棄讓我勞動。我上小學的時候,奶奶常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比如割草喂牛,拾柴火等。從那時起,我慢慢地學會了做人。 自從我上了初中,我就遠離了奶奶,每次我從家中到縣城上學的時候,奶奶總是千叮嚀萬囑咐,要我吃好穿好,一定要早睡。她還要給我帶好多好吃的,生怕我餓著。我每次回家,奶奶總有說不完的話,多年在外的我幾乎疏忽了奶奶的關心和愛護。奶奶依然認為我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說得多了,我有點嫌奶奶嘮叨了,沒有耐心聽了,她總是重復著什麼「晚上早睡,吃好穿好」。不論是睡給她買了好吃的,她捨不得吃,一直給我留著,直到放壞。 在奶奶關心和愛護下,我一天天長大,而奶奶卻一天天衰老。當我考入大學,見到奶奶的機會就更少了。奶奶每見到我都說很想我,又每每重復那不知說過多少遍的話。我的成長時刻關著奶奶的心。可惜我沒有更多的時間再去陪奶奶了。 去年的十一月初六,我得到噩耗,奶奶去世了。無情的時間老人把奶奶帶走了。那一夜,我哭了,哭得很傷心。我覺得對不起奶奶,她最疼愛的孫子在她去世前竟不在她身邊,沒有去見她最後一面,她該有多少遺憾呀!當我到家的時候,奶奶已經入土了。我再也見不到我的奶奶了,再也聽不到她的「嘮叨」了,盡管 「嘮叨」很動聽。我帶上一堆紙錢來到奶奶墳前。孫子來看您了,您和我說說話,好嗎?可是只有北風呼呼,我獃獃地望著墳頭,痴痴地想著,我彷彿有聽到了奶奶的聲音「孩子,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晚上早點睡,要吃好穿好……」 奶奶走了,再也不會回來了。現在,我每次回去都想聽到奶奶的聲音,可我只有到她的墳前去看她了,去體驗那一種情感…… 奶奶的一生是平凡的,又是偉大的。她堅強,不被困難所嚇倒;她朴實善良。這就是我的奶奶,她永遠值得子孫後代懷念。
㈤ 我和奶奶之間的事作文500字,並且200評析
我和小動物的故事---奶奶家的大花貓
奶奶家有隻大花貓,它已經八歲了,相當於人到了五十歲的年齡,顯然已經算「老爺爺」了。但手腳還是很靈活,上房、上樹都不成問題。
這只貓長的非常胖,大概是奶奶總喂它好吃的吧!它的身子大部分是黃褐色,之間布滿了灰色和黑色的條紋,一對棕色的耳朵警惕的豎立著,兩隻眼睛像燈泡一樣亮,時圓、時細。
大花貓非常懶,我習慣叫它「懶蟲」。每天它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又吃,到了晚上它也不去捉老鼠。有一天中午,我實在看不慣它那懶洋洋的樣子,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拿著柳枝,沖進屋子訓了它一頓,它好象聽懂了,灰溜溜的出去了,我跟著它到了外面,滿以為它已經痛改前非去「辛勤工作」了,誰知,它溜到草垛,曬著暖暖的太陽又呼呼大睡起來。
「懶蟲」也非常調皮,一天我寫作文的時候,要抄用一下門口的對聯,就出去看了看,回來後,看見「懶蟲」坐在我的位置上正在專心致志的啃我的筆,我火冒三丈,使勁把它往下推,「嘿!」它就是不下去!我給你來點厲害的,我把我大伯叫了過來,大伯一下子把懶蟲趕到了地下,這一下子「懶蟲」好象摔的不輕,它坐在地上半天才「明白過來」,我心理暗自高興:「哼!小樣兒,跟我玩,你還嫩點!」正當我洋洋得意的時候,忽然懶蟲一個鯉魚打挺「嗖」的一下鑽入的櫃下,還沒有等我反映過來,櫃下傳來吱吱的慘叫,仔細一看,大花貓的嘴裡多了一隻肥大的老鼠。這時懶蟲翻著眼睛看了我一眼,邁著平穩的步伐四平八穩的走了出去,示威似的。
這就是奶奶家的花貓,懶惰,調皮但關鍵時刻還不失「英雄本色」!
本回答由網友推薦
㈥ 關於我和奶奶在一起之間的感動的作文
我有一個好奶奶,她有著一頭白發蒼蒼的頭發,一雙總帶著微笑的眼睛,眼睛下面嵌著一張每天對我微笑的嘴巴,慈祥極了。
奶奶是個很節儉的人。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去逛街,我看見奶奶的皮鞋已經相當破舊,我便對奶奶說;「奶奶您的皮鞋太破舊了,我陪您去買一雙吧。」我本以為奶奶回去超市或者皮鞋專賣店,誰知奶奶卻拉著我的小手來到了賣鞋子的地攤。奶奶看中了一雙黑色皮鞋。問攤主:「這雙皮鞋賣多少?」「賣10元錢。」賣家說。「8元賣不賣?」「老人家,賣8元我就一分錢也賺不了了」「那給我一雙。」奶奶說。奶奶從口袋裡掏出10元錢付給賣家。
隨後,奶奶又拉起我的小手向超市走去。在路上我問;「奶奶,您去那幹嘛呀?」奶奶回答說:「到了你就知道了」奶奶拉我到了超市,來到賣核桃的地方也到了,奶奶進去看了看。我問:『『奶奶您要買核桃嗎?」奶奶說:「你又要背書,背單詞,馬上要考試了,我就給你買點核桃補補腦。」我看了看標價,39元1斤。奶奶裝了一袋,賣家一過秤,說;「一共98元。」奶奶毫不猶豫從口袋掏出了100元,賣家找了兩元。你看,奶奶對自己多麼苛刻,對我是那麼慷慨。
還有一次,我英語考得很不好,回到家了耷拉著腦袋。奶奶猜出了我沒考好,便說:「考了多少分?」我吞吞吐吐的說:「八……十。」奶奶把我摟在懷里,微笑著說;「沒有考好沒關系,只要你認真,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好。」聽了奶奶的鼓勵,我又有了自信。
我的好奶奶,謝謝你給我的愛!
㈦ 我和奶奶的對話的作文怎麼寫
今天,陽光明媚,我和奶奶從農貿市場回來,奶奶彎著腰,氣喘吁吁地內自言自語:「現容在買菜方便多了,以前買菜還要有肉票、菜票、糧票……」 我不小心聽到了,就疑惑不解地問奶奶:「什麼是肉票、菜票、糧票呢?」 於是,奶奶就耐心地替我講解了起來:「以前要有肉票、菜票、糧票……和錢才能買到肉、青菜、糧食。」 我焦急地問道:「為什麼一定要有票子才能買到自己想買的東西?如果有客人到自己家來,這時家裡又沒有票子,不能招待客人,多尷尬呀?」 「因為那時貨源少,所以肉啊、菜啊、糧食啊要用票子才能買。」奶奶笑眯眯地說。 「那票子從哪裡來呢?」我十分疑惑地問。 「票子嘛,從社會發到我們大隊,再由大隊發到我們手裡。」奶奶一邊說,一邊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 這時,我心裡默默地想:以前人們的生活真辛苦,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㈧ 殷王雪的作文我和奶奶的故事
1.像許多那個年代的人一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爺爺奶奶,兩個原本不認識的陌生人走到了一起,結婚生子,過日子。有時,我會想,爺爺奶奶之間會有愛情嗎?他們結婚前甚至連面也不曾見過。婚後,奶奶操持家務,拉扯孩子,終日柴米油鹽,一個傳統的、典型的賢妻良母。而爺爺婚後去當兵打仗,終日奔波在外,毫不顧家,什麼家務活也不會做,全依賴奶奶服侍他,照顧這個家。爺爺奶奶一起走過幾十年,從我記事起,從未見過他們吵過嘴,紅過臉,日子過的平平淡淡,像杯白開水。他們之間會有愛情嗎?的是習慣吧!兩個人在一起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也就誰也離不開誰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相親相愛一輩子,白頭偕老了。至少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現代人的心目中,愛情,的是轟轟烈烈、海誓山盟,的是情調,是浪漫。轟轟烈烈的愛情讓人激情燃燒,「山無棱,天地合,才敢於君絕」的誓言讓人感動。直到有一次,我改變了看法。那次,奶奶病了,病的很重。奶奶為這個家日夜操勞,無怨無悔,有些頭痛腦熱,忍一忍就過去了,從不對人說,怕給兒女、給老伴兒添麻煩。但那一次,是真的病倒了。爺爺默默的,沒有說什麼,只是學起了洗衣、做飯,學起了提籃子去市場買菜,學起了討價還價,算計起了柴米油鹽、一日三餐。爺爺不是個善於表達的人,有事總放在心裡,他只有以行動,來表達對奶奶的關懷和歉疚。大半輩子沒做過家務的爺爺,動作雖笨拙,但也能將衣服洗干凈,將飯做熟了。做兒孫的請假輪班去照顧爺爺奶奶,而他們卻堅持不讓,怕耽誤我們工作、學習。爺爺說:「我自己照顧老王就行,你們忙去吧,我身子骨還硬朗」。我們沒有推辭,這是爺爺的一片心。他要盡自己的努力來照顧好這個家,把欠奶奶大半輩子的,都補回來。奶奶的病情愈加嚴重,爺爺的家務活兒也愈加熟練。病房裡,常有一位滿頭銀絲的老人,只見他坐在病床旁,不時的給老伴兒喂飯,陪老伴兒聊天。他們是那樣的寧靜、安詳、溫馨。雖然話語不多,但動作、眼神中充滿著對對方的關切、依戀。病床上的奶奶一臉的幸福……我曾不經意間在收拾屋子時看到一個筆記本,是爺爺的。有一篇日記中寫到:「我有時很怕,怕老王會走,她走了,或許我大去之期亦不遠矣」。猛然間,我流淚了。我全明白了,我霎時間讀懂了什麼叫生死與共,什麼叫做生離死別,什麼是人世間最美的愛情。或許是醫生醫術的高超,或許是奶奶的堅強,或許是大家的照顧,或許是爺爺心靈的召喚,奶奶奇跡般的康復了。爺爺笑了,很幸福的笑了。我的心靈被震撼了,我猛然想起了詩經里的一句詩:「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2.小時侯,我常常喜歡趴在走廊的檯子上,看著藍天上飛著的一兩只小鳥,眯著眼想:「我能飛么?」再聽到奶奶「孩子,快下來!」的呼喊,我和我的爺爺作文。然後跳下木椅,抱起那張比我還重的大木椅,一搖一搖地回屋去。因為個矮,所以總要靠那張大木椅來趴在檯子上。那是爺爺做的一張木椅,上的朱紅色漆,不過長期跪在上面,漆有很多都被我磨掉了。但是,爺爺已經走了有五年了吧!現在,我搬家了,也長大了,再也沒有走廊上的檯子讓我趴了,也沒有朱紅色漆的大木椅了,有時候,我會座在那復古的大木桌上從窗子里看著天,想著爺爺,可是那片天空總是被護窗給網住,我就會一如當年眯著眼睛想:「我能飛么?」思緒不斷地飛轉,真想回到從前!爺爺從小就在鄉下,但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多生活在城市中,可以說,爸爸是爺爺的驕傲,而我,也是爺爺的驕傲!我是孫子里頭最得寵的一個,爺爺常常對別人說:「我二兒子的女兒啊,叫做葉茂清,是有出息的孩子啊!有理想,又疼我們老倆口,每次她父母寄信給我們,她總也要寫滿兩張紙呢!」小時候,總聽母親說,爺爺奶奶收到我的信時,是如何如何,當時我不是很懂,但我可以知道他們很開心,所以我也很開心。有時候,想著想著就會濕了眼眶,然後我就趕緊不去想了,因為有一點朦朧的記憶,爺爺曾跟我講過,做人要堅強,不要輕易流淚。和爺爺在一起的記憶並不多,最深刻的一次是在老家過年,我長了水痘,那是一種很折磨人並很怪的傳染病,得了那種病,身上會長很多痘,而且十分癢,一抓就破了,流出如水一般的液體,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留下疤痕,並且,它會傳染給小孩,不傳染給大人。所以我不能和姐姐一起玩,非常無聊,這一切都被爺爺看在眼裡,爺爺趕緊放下手中的活,給我講一個又一個耳朵都聽起繭的故事,給我煎好中葯。因為苦,又用各種方法哄我喝,小學四年級作文《我和我的爺爺作文》。可是,我又偏偏不爭氣,喝了就吐,那種難受的感覺可謂是刻骨銘心。所以,我記得特別清楚,我知道大家都很著急的。第二天,爺爺做了一個大家意想不到的決定,帶我到一公里外的醫生那裡去看病。雖然是冬季,但太陽很大,曬得我都睜不開眼,爺爺騎車騎得很快,風調皮地追跑著,我是很快樂的!依稀記得爺爺在泥濘的道路上一路哄歌哄我……。回到家後,就吃飯了,爺爺先是讓我吃葯,吃了多少我已記不得了,但好像葯是白色的,很小的,用紙包著。然後我就這樣漸漸好了起來。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記不清給爺爺寫了多少信,打了多少次電話,去了多少次汽車站……,有一天,爺爺終於來長沙城裡「享享清福」了!可是,事情並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爺爺住在了我家,記憶中爺爺一直躺在床上,然後又去了醫院。母親常去醫院,也帶我去了幾次,但記憶里對那裡只有很少的印象,兩張床,好像有一部電視機,白色的床單、被褥和窗簾。但是,爺爺終究去了天堂,那個神秘而幸福的世界……。爺爺的最後一面我也沒有見到,當時的情景我也記不得了,但有一點稍微有些印象,爺爺走後,爸爸媽媽、叔叔和我一起去了老家,參加了爺爺的葬禮,爺爺最後的願望便是埋葬在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土地上……。我跪在爺爺的遺像前的時候,我沒有哭,心裡在想:「爺爺,我會堅強。」可是,上車後,眼淚還是流了出來了,不停的流啊流,「爺爺看不見了吧!」奶奶說,爺爺是被救護車帶走的。奶奶常這么說,說了五年了。那時我不懂,現在懂了,於是一聽到救護車的鳴叫聲,心就會狠狠的痛。爺爺的面貌在腦海里有點兒模糊,不模糊的是爺爺不變的笑容。爺爺在天堂一定是一個天使,那我也要做一個天使……。我的爺爺和我。我和我的爺爺
㈨ 我和奶奶作文
我和奶奶
我有一位可親可敬的奶奶,粗糙的手,滿臉的皺紋,炯炯有神的眼睛,銀白的頭發。這是我對奶奶的第一感覺。奶奶給我買了許多好吃的、好玩的。
奶奶非常地疼我,一塊糖留給我、一包瓜子留給我、別人送的水果罐頭也留給我……然而,自己吃的是我不喜歡的,或者是掉在桌子上的。
有時,爸爸、媽媽很忙,奶奶就要照顧我,接我回家、送我上學,無論是炎熱乾燥的夏天,寒風刺骨的冬天。有一次下著大雨,奶奶去接我回家,可是我卻遲遲不見奶奶的身影。忽然,奶奶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簾,奶奶十分著急地走來,一看見我就問:沒被淋著吧?現在,每當我一想起以前和奶奶鬧變扭時,我真是感到愧疚呀!我現在真想對奶奶說一聲「對不起」。
偶爾有人吃飯掉下一粒米,她就會拾起來放到一個小盆里,說:「這個很貴嘞,下次小心啊。」吃剩下的飯,就更不用說了,她不等我們吃,自己就搶先吃完了。
瞧,這就是我可親可敬的奶奶。
我的奶奶今年有六十多歲了,但在我家仍然有「開心果」的綽號。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就告訴你關於耳朵的小插曲。
由於奶奶年紀有些大了,耳朵有些背,聽聲音總是模糊,為這鬧出一些小笑話。
記得有一次,奶奶在看電視,我在客廳里走來走去,突然想問奶奶熱不熱,熱的話就給奶奶扇扇子,於是,我便問奶奶:「奶奶,你熱嗎?」奶奶回答說:「不餓。」「你熱嗎?」我聽奶奶把熱聽成了餓,所以這次我把「熱」說的特別重。「不餓。」奶奶再次回答。坐在一旁的爺爺對我說:「你用天津話對你奶奶講,別用普通話,不然不聽成餓才怪呢。」於是,我又用天津話跟奶奶說了一遍,奶奶終於明白了我的意思,還笑著對我說:「這回我聽著我孫女說的清楚了,以後再大點聲就好哩。」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喘著氣說:「這還不叫大聲,我嗓子都快喊破了。」
奶奶是我們家的「開心果」,奶奶為家裡操勞了一輩子,我愛我的奶奶。
這幾天父母都去上班,我便是整日里與奶奶呆在一起的。我認識的大多數人是不喜歡和老人一處的,總覺得生活是乏味無趣的。可是我卻是喜歡挨著奶奶躺在床上,聽她給我講故事,講一連串的笑話。我若用手輕輕撓撓她的脖子,她便會逗鬧似的按住我的手,骨頭錯得咯噔咯噔地響,讓人又疼又要笑出來,我只能不迭地告饒了。這樣的日子長長的,充滿了一種可尋覓的熟悉。
七八歲的時候,奶奶正是這樣與我和父母同住的。那時候堂弟在南票,父母也是常遇到些事就不能回來,我多半是與奶奶在一起的。每天早起總是她用胖胖的爬滿了皺紋的手為我梳辮子——奶奶的手是很巧的,總愛給我編出各種好看又不同的辮子。可是她總是拖著還帶水的手為我梳頭,頭發沾了手一扯就會痛,再加上她梳辮子總是又緊又麻利地向里收,到最後,我便是又急又叫:「夠了夠了,好疼啊。」可是直到我剪了短發,心底在某一刻還會有著想念的滋味:想念那雙厚實的手穿過我頭發,把鬆散發黃的它們結成好看的樣子。
那時每天上下學回家的路雖然不長,奶奶卻也要去接我。她是胖人,走的久了,摻白的頭發上總會濕濕地壓著汗,更有一絲又一絲的汗珠順著脖頸往下淌,眼皮上就要落下來的汗還要使得她勉強地眯起眼睛來。可是那時候,這些艱辛的等候我總是不易看到也不易看懂的,只是像是個小豆點似的在她龐大的影子里跳來跳去,又歡快又急促。她很愛說笑的,總是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和玩笑。或許我這樣的愛說話,也得到了她純粹的遺傳吧。她愛給我講笑話,那些笑話其實是有點古老有點淡的笑話,可是她講起來卻是有滋有味的,讓人禁不得為了她動著的面孔去笑,而不僅僅是因為故事本身的樂趣。她念書只到五年級,卻常常對我回憶那時候的事,是心酸的,卻還有所憧憬。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她為什麼是太姥所有孩子里讀書最少的,因為她是最大的那個女孩子,小的時候便要出去貼補家用了。「我什麼活都干過呦——護士,做雪糕,賣白菜,開賣店,到飯店做菜」奶奶說這話的時候,我總恍惚聽見了一聲嘆息。好像是從我心裡發出的,卻又像是憑空響在那段艱辛的過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