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講故事說感受150字

講故事說感受150字

發布時間: 2020-12-15 16:34:33

㈠ 關於文明的普通話的小故事演講稿100-150字

今天,來我們班的下午的第二節源的隊活課的主題是「推廣普通話」。普通話就是北京人講的話,因為中國的話太多了,國家要統一一種語言,那就是普通話了。

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是目前能在全國不同方言區域或不同民族之間起溝通作用的通用語言。自建國以來,國家一直高度重視普通話的推廣工作,提出要「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的方針,使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成為教學語言、宣傳語言、工作語言、交際語言。普通話的推廣不僅顯示了民族的昌盛、國家的統一;更有利於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利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早在2000年10月,我國就頒布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這項法案確立了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的法定地位。作為一個擁有80多種民族語言,30餘種文字的人口大國,國家大力推廣使用普通話,是為民眾能夠正常的交流提供的一個良好平台的重要舉措。作為窗口行業的公共服務行業,普通話的推廣使用,更是應該多加提倡。

今天,我們的隊活課的意義是非常大的,希望同學們能,遵守學校的規章說好普通話。

㈡ 講故事比賽有感廣播稿150字

放飛理想——希望的萌動
我們每個人都從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著一條河流逆勇而上。
年少時,我們都曾有過一些美妙、綺麗而又略顯天真和不切實際的幻想,就像河流邊那些五光十色的鵝卵石。我們都曾陶醉於那些絢麗的顏色中。漸漸地,我們長大了,目光由腳邊的鵝卵石移向前方。河流的源頭,屹立著一座雄偉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們把它稱之為——理想。一個最美的字眼!~
理想,包含著我們對未來的嚮往,對未來的希望,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金色的童年,沉澱著兒時的快樂、沉澱著淡淡的稻香。就像陳年的女兒紅,愈久愈香,愈久愈讓人不滿足於回味。小時侯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爸爸媽媽能多給我買些玩具和好吃的。現在看來,才覺得兒時的我多麼的天真。
長大後,才漸漸地明白:「理想,不在於一朵嬌嫩的鮮花,需要我們渴望的目光去滋潤,更需要我們用真摯的心靈去呵護。」
的確,每個人都有理想,但要讓這美好的理想變成現實,關鍵還要看自己。在失敗中振作,在振作中奮發,在奮發中取勝,這才是我們要的精神。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塌實的學習,一定會使自己的理想成真!~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當然,理想也是一股動力,推動著我們前進用不氣餒。
讓我們為理想插上翅膀,讓我們一起放飛自己的理想!

㈢ 講歷史人物的故事不少於150字

三八復二十三的故事制 有一次,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上街,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他上前一問,原來是買布的人和賣布的人在吵架,買布的大聲說:「三八二十三,你為什麼收我二十四枚錢?」。顏回見狀,就上前勸架,對買布者說:「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錯了,別吵了。」 誰知這人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要你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孔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好。孔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 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一條命。你錯了呢?」 顏回說:「我就把帽子輸給你。」 於是,兩人一起去找孔子。孔子問明情況後,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顏回,你輸了,把帽子給人家吧!」 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想不通。事後孔子開導顏回說:「我知道你以為我老糊塗了,你想想:我說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帽子;我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帽子重要還是人命重要?」 顏回恍然大悟,「撲通」跪在孔子面前,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學生差之甚遠,我真是慚愧萬分!」從這以後,孔子無論去到哪裡,顏回再沒離開過他。

㈣ 女媧補天 寫出自己的感想這個故事通過講述女媧補天我體會到了什麼 150個字

女媧是我國古史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女神。傳說她是人首蛇身。
她是一位善良的'神,她為人們做過許多好事。而使人們最為感動的,是女媧補天的故事。傳說當人類繁衍起來後,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來,他們從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鬧得到處不寧,結果祝融打勝了,但敗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頭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撐支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人類面臨著空前大災難。女媧看見人們遭到如此奇禍,感到很傷心,於是決心補天,好阻止這場災難。她選用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將它們熔化成漿,用這種石漿將殘缺的天窟窿填好,隨後又斬下一隻大龜的四腳,當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支起來。經過女媧一番辛勞整治,天總算補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大家又重新過著安樂的生活。
讀完了《女媧補天》這個神話故事,被女媧的善良和正義所感動。為了人類能夠幸福地生活,為了孩子們能夠死裡逃生,繼續過上美好的生活,她無私奉獻,這種精神非常讓人感動。

補充:女媧補天的相關傳說,在上古奇書《淮南子·覽冥訓》、《列子·湯問》上均有記載。
早期的女媧補天,與共工觸山並無交集,不但沒有共工、祝融、不周山等關鍵字,對於世間天塌地陷、發生災難的原因,也沒有明言記載,語焉不詳。其中根本沒提到因為共工、不周山而引發女媧煉石補天的事,可見在先秦遠古時期「女媧煉石補蒼天」和「共工怒觸不周山」是完全獨立的兩個故事,是由東漢學者王充把共工觸山與女媧補天焊接到一塊。

㈤ 莫言的講故事的人讀後感150字以上

@老虎不吃飯飯: 作為一名講故事的人,莫言在這樣一個隆重的場合下接連講了好幾個故事。這些故事串聯到一起就是一個道德諷喻。他以一個小說家的方式而不是一名思想家的方式,巧妙地把話題緊緊地拴在了故事上。沒有故事的人是可憐的,有故事講不出來是可憐的,沒故事可講卻硬要編個虛假的故事,是可憐的。
@老虎不吃飯飯: 苦難、人性、愛、理解與寬容,是莫言演講關鍵詞,他用這種方式與世界性普世價值對接,能夠寬容彼此價值差異的人,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之上。在不違背人性的前提下,人們應彼此寬解、尊重,而不是朝著別人扔石頭。那個被小孩子莫言及同學扔過石頭的老單干戶,在他不斷的反思中,成為他小說中的人物。

莫言說到母親的言傳身教,他說到他母親的那些細節,很真摯。他是講故事的人,所以他沒有用一種說教的方式或者用一些觀念,來講他的文學創作。而是從自己的經歷說起,用故事說話,讓人從中看到他的善惡觀,道德觀,讓人看到他內心非常柔軟的部分,這是他自己的獨特的方式。印象里,莫言本人一向如此,他的書很少涉及思想、理論,而是一直用經驗說話。講話中,能看到他對自己的作品有一個回顧,我想這主要是出於西方世界可能還對他有所陌生,所以有所交待是必要的。另外,最重要的是,他用很巧妙的方式,講故事的方式回答了國內或華文世界,在一些方面對他的爭議。他說,對一個作家來說,最好的說話方式是作品,他最真實的想法都在自己作品裡,我覺得回答得很巧,也是可以理解的。采寫/新京報記者 於麗麗

莫言站在諾貝爾講台上,向全世界人講述了一個生存的和文學的故事。他用講故事的方式,表達了他對自我、人生、社會、歷史的理解,以及民間故事與現代小說的關系。莫言在演講中呈現了現實經驗轉化為藝術經驗的過程。他的故事有三個來源:一是現實的殘酷經驗,如童年的苦難記憶。二是超越殘酷經驗的愛和悲憫,如母親的愛、東方哲學的啟示。三是故鄉流傳的豐富多彩的民間傳說。這些要素,通過他個人的奇思異想組合在故事結構中。他的故事,既是對殘酷現實生活的寫照,也是超越現實的殘酷性和人的局限性的通道,更是一個存在和靈魂的避難所。由此,實現了文學的超越性。這正是文學的根本價值和精神旨歸。新京報記者 張弘
許金龍(社科院外文所學者)
他離開不了高密的熱土
大江健三郎是在學校上的大學,而莫言是在民間上的大學。他最初的文學啟蒙來自他的母親和民間傳說,他通過母親來獲得這種啟蒙。他的母親代表著當地的邊緣文化,這種邊緣是相對於主流文化和中原文化,相對於權力中心和文化中心而言。所以他始終有一個冷靜觀察的視角,能跳出來審視這種文化。
在古希臘神話里,有一個大地之子的傳說,莫言的母親是大地,只要他站在大地上,任何人和神都傷害不了他。他離開不了高密的熱土,離開了就不是莫言了。他最好的作品都是反映高密的鄉土人情。他對外國文學的吸收,只是技巧性的東西,不構成他的血肉和基因。文學像大河,外來文化能讓他漫出一點河堤,但主流始終是由高密當地文化、地理、歷史和民間傳說所造就的。新京報記者 劉雅婧
出自搜狐新聞> 2012年諾貝爾獎 > 諾貝爾獎消息 供參考

㈥ 看圖講故事150字左右

蘑菇與分的故事

㈦ 講一個關於意志堅強的小故事(150字以內)

以下有兩則關於古抄人意志堅強的襲小故事~樓主可以從中選一個:
孫敬頭懸梁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蘇秦錐刺骨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㈧ 聽講一個上海故事作文150字

上海,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看著那戶口本上顯然印著的:上海市崇明縣……我莞爾一笑,我出生在上海,出生在上海的瀛洲這塊寶地,也算是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吧!不得不說,我的童年並沒有那繁華喧囂的胡同巷弄,也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百貨大樓,伴隨我成長的,只有一片片茂密的農田……
或許,是出生在這片世外桃源的緣故吧,我與大自然似乎也就多了一份特殊的情誼,捉魚,摸蝦,網螺絲以及那兒時與哥哥在河邊玩耍反而一不小摔入河中的經歷現在回想起來也仍能夠「呵呵」地笑出聲來!
但如若再叫我去細細回想,竟也發現,自己記住的也就這么多了,畢竟那時的自己也還小,畢竟自己也只在那兒呆了四年。
仍然記得那是六歲的一個早上,我隨爸爸媽媽來到了上海閔行區梅隴鎮,我在那兒上完了我的幼兒園和小學,那是我第一次見識到了上海的喧嘩與熱鬧非凡,我第一次聽到了飛機的轟鳴聲……
漸漸,我發現這兒沒有了往日的小夥伴,沒有了曾經的那一片片田野,沒有了那對我關愛倍加的鄰家老毛阿婆,我感到無聊,感到孤獨,感到陌生。說實話,一開始我並不喜歡這兒,我也不明白,我們明明有家,為何爸爸媽媽還要在相隔甚遠的地方,用錢組一個家呢?

但又不可否認,現在家裡還留著當時對門劉爺爺送給平時就酷愛養花的爸爸的滴水觀音,從小學一年級就在打鬧的摯友小5在小學畢業時送給我的八音盒……或
許,也就是這些,潛移默化地讓那時還小小的我重溫了他人的關愛與人間溫情和那現在仍環繞我的快樂。翻翻相冊,那時第一次去外灘的我的笑顏仍映在腦海。
但我似乎又要遷徙了,我只能在小學畢業典禮那天,看著早已打包好的行李,默默地想:再見了,我的第二個家。
我知道我終會流下淚水,畢竟我在這兒度過了七個年頭……
現在的我明白想當初去閔行爸爸是為了開計程車掙錢的,而經過這七年的奮斗後,爸爸終有了積蓄,他也想真正在上海安個家,但無耐閔行的房價爸爸又無力消受,於是他在寶山,在顧村公園旁買下了我們的第三個家。
而現在的我就住在這第三個家裡,這里有櫻花的爛漫,有我新結實的同學,有新朋友,有新鄰居,有新老師,但一回頭我也已經讀了初二了,我在這兒竟也度過了整整三年了,也常常會和同學開玩笑:「你知道嗎?只差一點點我們就不能一起讀書了呢?」於是,是一片歡聲笑語。
在這兒的生活也是快樂無比的,或與已變得愈發成熟有關,在這兒的生活也就有著更獨特的視角了,在這兒我經過了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精彩,也與快要中考有關吧,我也在這兒揮灑了更多的汗水!
如今的我已經14歲了,我的那十四年竟也就這樣被分割成了三段記憶,漸漸回憶,也會仍不住偷偷咧開嘴角,但沉靜下來時也會思考:我為何如此奇異擁有了三個家呢?如今思考起來倒也覺得這莫不過是最好的答案:
那就是生活,那就是生活的奇妙與精彩因為註定這樣我的上海故事才是完整的,這才算是我真正的In上海的全部!

㈨ 老奶奶為小紅講故事一年級作文150字

天,我做完作業後正專心致志地看著一本童話故事,這我覺得他很有趣時,一隻螞蟻悄悄地爬到了我的書頁上,我忍不住停下來觀察它。
小螞蟻的身體小小的,黑黑的,可愛極了。它走走停停,不時地抬起頭,好像在跟我說話。我覺得它很有趣,就對它說:「小螞蟻,你來我這做什麼呢?我給你講故事好不好?」小螞蟻好像聽懂了我的話,再次抬起頭,然後一動不動的停在書頁上。我把書放在桌上,然後開始給小螞蟻講我所知道的童話故事,灰姑娘,巨人的花園......講了一個又一個,再看看小螞蟻,他依然在書頁上走走停停,當我講完第六個故事時,小螞蟻抬起頭,似乎在跟我說再見,然後沿著書邊來到桌邊,然後沿著桌邊悄無聲息的離開了。
我覺得小螞蟻是個很棒的聽眾,下次我還要給它講故事。

㈩ 聽老人講革命故事作文(150字)

聽奶奶講革命故事
人物:奶奶、妻子、日本人、孫女、漢奸、丈夫、八路。 (孫女蹦蹦跳跳上場,奶奶坐在椅子上) 孫女:(歡喜的)奶奶、奶奶
奶奶:誒,乖,今天什麼事兒這么高興啊?
孫女:奶奶,您平時不是總是教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好好做人,爭取早日成為一個共產黨
員嗎?告訴您個好消息,您孫女馬上就是一個黨員嘍。
奶奶:(驚訝狀),真的呀?好!好!孫女長大了,是大人了,奶奶為你驕傲啊。
孫女:奶奶,我們入黨前還有一個討論會呢,要討論自己所知道的老一輩共產黨員的事跡, 您能給我講一些嗎?
奶奶:(沉思片刻),好,奶奶給你講一個和咱自家有關的共產黨員,虧了她,要不……哎。
那是1943年的秋天,鬼子對根據地進行大掃盪,一個八路的小隊被敵人打散,隱蔽在咱村裡,其中一個就在咱家,那時候正趕上你爺爺生了場大病,卧床不起……(這時候可以在講一半的時候黑燈,以布置場景)
(孫女下,奶奶換裝扮繼續)(丈夫卧病在床,妻子與八路在床邊的桌子上做活計)
妻子:大妹子,你說這小鬼子還能鬧騰多久啊,這群遭天殺的折騰的咱老百姓天天提心吊膽的,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八路:大姐,您放心好了,小鬼子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小日本已經支撐不了多久了,要不了多久,咱們就可以把小鬼子趕回老家去了,咱老百姓的好日子也就快來了。

妻子:哎,真盼望這一天能夠早點兒到來啊,這整天寢食難安的日子,實在是熬不下去了,你看你大哥,一直這樣病著,要不是有大妹子你在這兒幫襯幫襯,我……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抹淚狀)。
八路:(牽大姐手)大姐,千萬別這么說,你和大哥都是好人,您能冒著風險讓我藏在您家,
我已經感激不盡了,幫著做點兒活也是應該的。
妻子:不是這話大妹子,現在這世道,人心都亂了,你說中國人再不互相幫襯著,豈不是更讓別人笑話,小鬼子也就趕不走了。咱八路在前方拼了命似的打
小日本,還不是為了咱普通老百姓,換了別人,誰肯為咱這貧苦百姓去捨命啊。 八路:大姐,共產黨就是咱老百姓自己的黨,老百姓的命就是共產黨的命。只有讓老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黨才是真正盡到了自己的指責,毛主席一直教導我們,一定要齊心協力,全民族、全中國的同胞團結起來,才能夠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
妻子:大妹子,你看你年級輕輕的就在戰場上拼殺,天可憐見的,也真是苦了你了。聽你這樣說,我都想和你一起去殺鬼子了,哎,就是不知道你大哥的病,啥時候能好啊,讓他能為咱共產黨盡些力也好啊。 (丈夫咳嗽,妻子馬上過來捶背) 妻子:當家的,哪兒又不舒服?
丈夫:(咳咳),哎,沒哪兒不舒服,就是埋怨自個,你說我要是沒有這病該多好啊,現在看著大妹子他們在戰場上冒險,心裡不是滋味啊,你你說我一個大老爺們,哎……,還不如直接讓我死了算了,也免得拖累你們。
八路:大哥,你就安心養病好了,等病好了,還可以一起打鬼子,等把鬼子趕跑了,還等著大夥一起把祖國建設好呢。 丈夫:但願我能撐到那一天吧。
八路:不遠了,這一天馬上就會到了。(遠處悉悉索索腳步聲,細語聲) 妻子:咦,好像有什麼聲音(妻子到窗邊,八路跟上) 八路:不好了,好像是鬼子來了

妻子:哎呀,那怎麼辦啊,你一定不能被他們抓走啊,大妹子,你趕緊逃吧 八路:來不及了,再說我也不能扔下你和大哥不管,更何況大哥還在病中,行動不便。大姐,家裡有沒有可以藏人的地方,我們先躲一躲吧。
妻子:有倒是有,前年你大哥沒病之前在牆上挖了一個暗格,不過當時家裡就我們兩口子,暗格也就只能藏下兩個人啊。
丈夫:(掙紮起身)家裡的,我這一病也不知道能不能好,你和大妹子趕緊躲起來吧,我一個病秧子,死了就死了吧,沒啥可惜的,何況,鬼子不一定會對我這個病鬼下手。
妻子:當家的,我不會丟下你不管的(轉身對八路)大妹子,你快躲躲吧,我和當家的生死都在一起了。
八路:不,大姐,我絕不會丟下你們不管的,這些日子多虧了大哥大姐的照顧,我已經感激不盡了,大姐,你趕緊扶著大哥躲了吧,不要管我了。 妻子:不行,大妹子,鬼子都不是人,況且你是共產黨,一旦落入他們手裡就……
八路:大姐,您就別掙了,再不走,就真的來不及了(將二人推入暗格關好,整理下頭發,開門) 另一方面
漢奸:太君,探子來報,說有一個女八路就藏在這戶人家 太君:喲西,女八路一定要抓活的,出了差錯,你滴,責任大大滴 漢奸:嗨,太君,您放心吧,我的情報千真萬確,這女八路,肯定跑不了 太君:喲西,你滴,快快帶路滴幹活 漢奸:嗨(走……)太君,到了,就是這家 太君:喲西,敲門
(漢奸大力敲門,八路開門,漢奸退後,小兵端槍前逼) 漢奸:你是什麼人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