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故事600字關於誠信高中
⑴ 家風家訓的故事六百字
每個人的家裡都有家風家訓,那麼,什麼是家風呢?我認為,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
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德行傳承。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誠實
守信。
記得上二年級的的一個星期天,我獨自在家寫作業,寫完作業
後,無聊的我玩起了彈弓游戲,我到樹林里找了一個可以做彈弓夾
的樹杈,繫上橡皮筋,然後撿起小石子射起樹來,可這樣我還不過
癮,我又跑到屋裡亂射起來,可一不留神—我把家裡祖傳的花瓶打
碎了。
這可怎麼辦?爸爸媽媽回來肯定會罵我的,說不定還得吃頓「
竹筍炒肉絲「,怎麼辦,怎麼辦?突然小花貓跳到了我的懷里,對
呀,我可以說是小花貓把花瓶打碎的。嗯,就這么辦。
晚飯時,媽媽問我:」你知道花瓶是怎麼打碎的嗎?」」可能
……可能是小花貓打碎的吧。」我的臉在發燒。
吃完飯後,我便迅速的跑到房間里。媽媽會把小花貓趕走嗎?
我不想讓小花貓走,這可怎麼辦,要不,我向媽媽承認錯誤吧。可
是……我猶豫了。
最後,我終於鼓起勇氣走向媽媽的房間,我敲了敲門,媽媽開
門後,我吞吞吐吐的說:」媽媽,對不起,我錯了,花瓶是我打碎
的,不要趕走小花貓,好嗎?」媽媽說:」孩子,其實我早在等你
了,等你主動承認錯誤,你要記住,誠信就是要求我們首先要誠實
,只有每個人坦誠相待,這個世界才會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真善美
,這個世界才能變得更加美好。」
三年級的一個暑假,我和小歡在池塘邊玩泥巴,那一團團泥巴
經我們之手變成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動物,變成了我們的玩具。
我們玩得太入神了,以至夕陽掠過天空我們都沒有察覺,知道天上
繁星密布,我才和小歡告別,匆匆跑回家去。
回到家後,我感到家裡氣氛陰沉,爸爸坐在沙發上,他給媽媽
打了一個電話,不久後,媽媽回家了。對我說:」不是說好五點鍾
回家嗎,你看看這都幾點了,你知不知道我和你爸爸多擔心你啊!
」我一言不發,是因為我知道是我貪玩誤了時間。媽媽喝了一杯水
,心情平靜了下來,語重心長的說:孩子,你要知道,守信是一種
美德,沒有信用的人無法在社會立足,守信用的人則會飛黃騰達,
走向成功的彼岸。」
同學們,請記住,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樣的做人做事
態度、為人處世倫理,對於不少人來說,家風甚至影響並決定了他
的一生。
⑵ 作文《我的家風故事》600字
小時候的我是個愛佔便宜的小孩子,我經常偷偷摸摸地拿走一些不屬於我的東西。爸媽看見我拿的只是一些小東西,以為我不懂事,還沒太計較,有進只是幾句責備而已。後來,我愈發得意,一次跟著爸爸去超市買東西時,趁著售貨員不注意,眼疾手快地拿走了一包巧克力。等回到家,我像只猴子般高興地活蹦亂跳。爸爸問我為什麼這么高興。我把事情緣由告訴了爸爸。爸爸突然嚴肅起來了,說「你快把這包巧克力還回去,之前沒有教育好你,現在我告訴你,做人不一定得有大出息,但你一定得誠實守信,孔聖人寧可渴死不喝盜泉之水。你怎麼能幹這種事呢?下次你要再犯,我可非修理你不可。記住這是我們家的家風。」我的臉「唰」的紅了,急匆匆地把東西還了回去。自此我再也不敢貪小便宜了。
⑶ 帶題記的親情優秀作文—600字
吉它情緣
自從去年我真正看到了哥兒們玩吉它,我就深深地被吉它這樂器吸引住了,看著他們彈得出神入化,動聽至極,我更想練就吉它,爸爸發現了我這一興趣,便給我買回了一把吉它.那時,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練吉它之中,尋求最高境界.
初始,我先是練習指法——就是練好每隻手指所管理的弦.教導我的表哥寫出了指法譜給我,讓我耐心地練熟它,提升速度,我當然是全心投入吉它的訓練呢!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刻苦訓練,指法練習基本完成了,速度快得彷彿讓人聽不出彈的弦啊!接著,我要學習按和弦.哥哥教我看書本,在書中抽出和弦譜來練習,他又鄭重地對我說:"要想練好和弦,一定要吃得苦,不怕疼,不少吉它愛好者就是被痛嚇倒半途而廢了,所以必須克服困難!"此後,我就專心致志地學習和弦這一課了.
"走到半途",我越學越辛苦,手指上似乎輕輕觸動琴弦也像刀割似的,我真想過放棄吉它,但我總放不下吉它,好像它對我說:"別放棄啊!你要堅持下去,不要給別人看扁啊!"我想:"別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要做到,既然上天不許我放棄,我就要學下去!"於是,我又專心地學起來,克服一切痛楚,以驚人的毅力,堅持到底.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掌握了按弦的技巧了,看著那深藍的吉它,那美麗的孔子,彷彿張大那圓圓的嘴巴,唱著振奮人心的歌,是為我高唱.
一輪艱辛的日子過去,接著就要自己去提高了.此後,我和吉它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還進行了演出呢,在學校,廣播電台上,盡展風彩.
我深愛的吉它,多謝你,是你讓我懂得了在漫漫人生路上,雖然困難重重,但只要敢於嘗試,敢於挑戰,必定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⑷ 家風家訓600字故事
我家的規矩可不少,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雖然規矩多,但條條規矩都很實用。
第一條規矩來源於老爸。老爸學習努力,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孜孜不倦地預習、復習。學生時代的學習成績不是全校第一就是全校第二,從未降低到全年級第三及以下的記錄。因此爺爺奶奶希望他們的子孫都像老爸一樣,於是就立下了勤奮好學這一條家規。
第二條家規就是勤儉節約,你一定會問,這條家規來源於誰呢?這條家規來源於我小姑姑,姑姑歷來節儉。平時把洗菜、洗衣服用過後的水用來沖廁所,從不浪費一滴。兒時一雙破舊的老布鞋上,長滿了一個又一個的補丁,破了又補,補好再穿。可不像我們現在破了就不穿了,買新的。姑姑的好品質延續至今,於是家裡就用儉以養德來提醒後人。
第三條家規來源於……
最後一條家規的老大是我,我不時丟三落四,考試粗心,便考得一塌糊塗,長期不愛鍛煉,造成體弱……總之有關我的都是家中的禁忌。
你應該想問,家規如此嚴格,那麼家風應該很不錯吧!我就如實回答你。
上一代(也就是爸爸的年代)家風很不錯。爺爺一人養六個子女,大家總是沒有抱怨,該上課時就上課,兄弟姐妹們從未因食物而起過爭吵,都是能公平公正的平分。每人基本都能吃飽,所以老爸那代的家風很好吧!
這一代(也就是我)家風不差,但是也稱不上很好,老爸有時會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媽媽爭吵一下,我成績下降時當然也會被訓。哇哇大哭的聲音使鄰居都找上門來告上一狀,還有……總之每周沒有吵一次,爸媽心裡就不舒服,家規十一條:不許吵架。而咱們家現在就是不管有沒有,結果都這樣。
家規,家風後隱藏的故事可多了,請期待我的續集吧!
⑸ 好家風故事作文600字
優秀習作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在,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⑹ 家訓家規家風故事作文600字
為您解答!!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雲: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於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於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⑺ 以"我說我們的家風家訓故事"為主題寫一篇600字的文字材料。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里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參考參考吧,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