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描寫關於月亮的詩文和故事

描寫關於月亮的詩文和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15 22:14:29

『壹』 有關中秋節、月亮的詩歌和傳說還有故事

中秋詩詞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版杯邀明月,對影成權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
(唐)李朴
皓魄當空寶鏡升,
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
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
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
更待銀河徹底清

『貳』 描寫月亮的詩句 寓言故事

一 詩詞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3、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16、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盧綸
1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1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2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
2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2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雲。 對聯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25、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
26、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2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蘇軾

二 傳說
有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是關於一個吉普賽女郎,整夜哀求月亮直到天明。她哭著祈求讓他在第二天嫁給一個吉普賽男人。

『你將會得到你的男人-褐色皮膚的女人』圓月在天上開口說話了。

『但你要用我想要得來交換,那就是你和他所生下的第一個孩子。』那些可以犧牲孩子只求不要單身的人,一定不會對自己的孩子付出太多的愛。

月亮渴望當一個母親,但卻無法找到一份可以讓它變成女人的愛情,銀色的月亮她會怎樣對待一個皮膚醒目的小孩她的月亮之子?

褐色皮膚的父親發現自己的女人生下一個白的像貂背的孩子,有著灰色的眼睛而不是橄欖色的雙眸。

『這該死的容貌,是那個鄉巴佬的容貌,我決不會就此罷休。』這個吉普賽男人感到羞憤難當,抓著到走向他的女人,『這是誰的兒子?我敢說你欺騙了我!』他殺了她,然後抱著孩子來到森林,在那裡他將小孩拋棄。

此後在那些夜晚里,如果月亮圓了,便表示小孩心情好;而孩子若是哭了,月亮便會缺角,好像變成一張可愛的搖籃。

古時候,一個婦女去江邊挑水,抬頭望著天上的月亮,覺得明亮的月亮特別可愛,不由得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在婆家受到的種種虐待、萬念俱灰。她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何不請月亮神仙幫個忙,使自己脫離這個苦難的世界呢!當她剛開始祈求月神時,令她十二萬分驚訝的是,從遠處江面上晃晃悠悠飄來了一塊毯子不像毯子、船又不像是船的東西,很快來到了她面前,停住了。她試著用腳尖往上一踩,說來也奇怪,整個身體不知不覺就上去了。它立即像變魔術那樣,把那位婦女凌空託了起來,慌得她趕緊抓住身邊的樹。也不知道她從哪裡來的那麼大力氣,那棵樹竟然被她連根拔了起來。這時,「飛毯」越飛越快,她也越飛越高。就這樣,那位婦女很快就飛到了月亮上。

這個傳說是想要告訴大家,月亮上的那些黑影,就是那位婦女和她帶到月亮上去的水桶呀、扁擔呀、樹呀。當然,這只是個民間故事,月亮上並沒有這些東西,也沒有所謂的月亮神。

高山族的另一則神話,說太陽和月亮是一對青年男女變的:為了替大地和人們尋找光明,他們兩人走遍了天涯海角,最後飛上了天空,男青年變成了光芒萬丈的太陽,女青年變成了溫柔可愛的月亮。

少年朋友們,當你們抬頭看月亮的時候,立刻就會發現,明亮的月亮上還有些不那麼明亮的地方,它們比周圍稍微暗一些,暗的程度也不一樣。下面一則瑤族神話就是想來解釋月亮上明暗交錯的情景的。

天上的月亮原來是方不方、圓不圓的,亮得使人睜不開眼,熱得使人透不過氣。一對青年男女立志興利除弊,為人民做好事。力大無比的男青年將一支支利箭射向月亮,硬是把月亮一點點修理得圓圓的。可是,月亮光還是太亮,而且白白的月亮也不好看呀!女青年是位織錦能手,她潛心為月亮編織了一幅美麗的絲錦,讓男青年掛在箭上射到月亮上去把它蓋起來。這樣,月亮光就不那麼刺眼了,原先織在絲錦上的圖案、房子、牛羊、桂花樹等就成了我們看到的月面圖案了。後來,男女青年也來到了月亮上,男放牧,女織錦,過著美滿幸福的日子。

至於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在我國更是人人皆知、家喻戶曉的。據說嫦娥吃了西王母給的不死葯,輕飄飄地飛到了月亮上,住在那兒的廣寒宮里,至今還過著寂寞的生活。陪伴著嫦娥的只有那隻一年到頭都在為嫦娥搗葯的玉兔。後來,也不太清楚從什麼時候開始,月亮上又來了一個叫吳剛的人,只知道他修仙時犯了戒律,被罰到這里來砍桂花樹的。可是,桂花樹是棵仙樹,吳剛怎麼砍得了呢!當他把斧子剛提起來,樹上的裂口又立即合攏起來了。就這樣,他就只能永遠在月亮上做著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三 寓言
白兔和月亮的故事
在眾多的兔姐妹中,有一隻白兔獨具審美的慧心。她愛大自然的美,尤愛皎潔的月色。每天夜晚,她來到林中草地,一邊無憂無慮地嬉戲,一邊心曠神怡地賞月。她不愧是賞月的行家,在她眼裡,月的陰晴圓缺無不各具風韻。
於是,諸神之王召見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個慷慨的決定:「萬物均有所歸屬。從今以後,月亮歸屬於你,因為你的賞月之才舉世無雙。」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賞月。可是,說也奇怪,從前的閑適心情一掃而光了,腦中只綳著 一個念頭:「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著月亮,就像財主盯著自己的金窖。烏雲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彷彿遭了搶劫。在她眼裡,月的陰晴圓缺不再各具風韻,反倒險象迭生,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
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滅,她終於去拜見諸神之王,請求他撤消了那個 慷慨的決定。

四 歌曲
花好月圓
明月千里寄相思
回家
月亮代表我的心
十五的月亮
月亮代表誰的心
回家真好 城裡的月光
彩雲追月 春江花月夜
黃色月亮 你看你看月亮的臉
月亮可以代表我的心 水月
月亮女兒 半個月亮爬上來
千千闕歌 大團圓 彎彎的月亮 月亮之上
二泉映月 花好月圓夜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爺爺為我打月餅
故鄉的雲 在他鄉 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
家鄉的月亮
孤單北半球 你在他鄉還好嗎
月亮惹的禍 當時的月亮
白月光 床前明月光 月亮森林
月亮河
月亮走我也走 上弦月
月亮和兵 月光小夜曲
月空下的思念 獨上西樓
一封家書 涼山的月亮
寂寞的季節 月光下的鳳尾竹
你不是我的月亮 我不是你的雲
又一年又三年
但願人長久 一生有你
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 一樣的月光
一路上有你 月半彎 月光愛人 原鄉人
舞月光 帶我去月球 藍色月光
月朦朧鳥朦朧
2005 月光閃耀 月亮升起來
今宵多珍重 愛河月光
藍月亮 滿月 一起看月亮 月亮公園
月亮粑粑 聽見月光 月亮偷著哭
紙月亮

『叄』 關於月亮的美文

我不知自己在窗前坐了多久,只知太陽已落下,月亮已升起。我無暇顧及這些,仍回想著這次考試。老師念分數時,我的心跳得厲害,越是害怕的事越避免不了。我不敢正視老師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不敢看那可憐兮兮的分數,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己多少天來努力的成績,但我不得不信,那可憐的分數就擺在自己的眼前,自己失敗了。
月光慘淡,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桌面上,映得我的臉色發白。我想起了父母,此時也許還在辛勤的勞作;想起了父母起早貪黑幹活的身影,那樣瘦小;想起了父母那在太陽底下曬得發黑的臉,無情的歲月在他們額上刻下了條條皺紋,還有那皸裂的雙手;想起每次臨行前父母關切的話語、期待的雙腿;想起了關心她的一切人。如今……我覺得愧對他們的關心。
窗外,月亮已經升得老高了;窗內,依舊如故。痛苦的回憶,讓我感到太累了。我抬起頭,想讓大腦舒展一下。突然,一個高大筆直的形象闖入我的眼簾。我定睛再看,原來是窗外那棵白楊,那棵曾在一次次風雪襲擊後,頑強生存下來的白楊,它比以前更高,更直了。我突然又想到居里夫人、愛迪生、威靈頓將軍……一陣冷風吹來,樹葉沙沙作響,打斷了我的思緒,我打了一個冷戰,腦子清醒了許多:不,我決不能退卻,我要奪回去那曾屬於我的第一。失敗只代表昨天,只能意味著過去,過去的一切只能化作零,我要重新開始,以新的姿態面對失敗,迎接下次挑戰。
滿臉的淚水化作一股神奇的力量,湧入我的全身,我拉亮了燈,宿舍一下溫暖了許多。我看著被淚水浸濕的試卷,擦乾淚水,握起筆,開始認真總結,尋找失敗的原因……我要讓這次失敗成為我前進的動力。
窗外,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星星也不知什麼時候鑽了出來,還眨著調皮的眼睛,我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肆』 有關月亮的詩句,故事

有關月亮的詩句: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有關月亮的故事:
吳剛伐桂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
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倒下。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到了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元璋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
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伍』 關於月亮的傳說故事

1、玉兔搗葯

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葯丸可以長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

古時候,文人寫詩作詞,常常以玉兔象徵月亮,像辛棄疾的《滿江紅·中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至於諸多舊小說,也常常使用此等掌故以暗示月亮。在道教掌故中,玉兔常常與金烏相對,表示金丹修煉的陰陽協調。

2、吳剛伐桂

吳剛又叫吳權,是西河人。炎帝之孫伯陵,趁吳剛離家三年學仙道,和吳剛的妻子私通,還生下了三個孩子,吳剛一怒之下殺了伯陵,因此惹怒太陽神炎帝,把吳剛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

而吳剛的妻子對丈夫的遭遇亦感到內疚,命她的三個兒子飛上月亮,陪伴吳剛,一個變成「蟾蜍」,一個變成「兔」,一個變成了蛇, 見《山海經》。

3、天狗吃月

「天狗吃月亮」其實就是月食,不過以前古人不了解這個。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目犍連」的公子。生性好佛,但他母親心卻很壞,騙和尚吃狗肉漫天,最後神仙懲罰把她變成狗,她不滿就想吞吃月亮,把人間變成黑暗,不過為了給母親贖罪,目連一直修理終於變成了地藏菩薩。

4、嫦娥奔月

傳說嫦娥本是後羿之妻,後羿射下9個太陽後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葯,但後羿不捨得吃下,就交於嫦娥保管。後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葯,逼迫嫦娥交出仙葯,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葯,便向天上飛去。

當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後羿,嫦娥就停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從此長居廣寒宮。後羿回家後心痛不止,於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

5、玄宗故事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

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陸』 描寫月亮的詞語,句子,段落,詩和故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夜晚,滿月升起來了,一片寧靜隨著銀霧般的月光灑在大地上。

月亮漸漸升高,她身著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
柳梢,留下溫和的笑容。

月亮像一個新娶來的媳婦,剛剛從東天邊上來,就又羞答答地鑽進樹葉子里藏起來。

月亮像飽經風霜的老人,不緊不慢地梳理著白花花的月光。

月亮像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兒躲進雲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露出嬌容,整個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夢幻般的銀灰色。

月亮是那麼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樹木、房屋、街道都像鍍上了一層水銀似的。

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寧靜地開放在淺藍色的天空中。

『柒』 描寫月亮的詞語,句子,段落,詩和故事

月亮特別圓,圓的毫無缺憾,圓的動人心扉。一輪明月清亮如水,發出柔和的清輝。這潔白的玉盤,高懸在濃濃的夜色之中,更顯得明亮了。月亮周圍沒有星星,更沒有雲,給人一種毫無雜質的、清澈潔凈的感覺。這就是團團圓圓的含義吧!

今年——2008年,是我國的第大約1400次中秋節。同樣皎潔的圓月、同樣墨藍的天空;同樣孤獨的嫦娥,同樣寂寞的玉兔……我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看望受苦的吳剛,多想去逗逗那可愛的玉兔呀!可你們又是那麼的遙遠。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這歡樂的時刻飛向你的懷抱,可大雁也飛不了那麼高;我想用彩虹架起一座長橋,去探望美麗的嫦娥,可當彩虹出現時,你們卻不知在何方……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在這一天里,人們都要賞月、吃月餅,這也就成為中秋的兩大習俗。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葯,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像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有很多,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等,被世人廣為傳誦。說到中秋,難免不說到吃。在中秋節這一天里,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

中秋節的晚上,花好月圓,親人團圓——在月圓之際,真誠的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這些資料希望能幫助到你!祝你中秋節快樂!!!

『捌』 與月亮有關的詩詞、神話、故事

詩詞:
1、《靜夜思》李白
2、《玉階怨》【唐】李白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4、《月下獨酌》【唐】李白
5、《關山月》【唐】李白
6、《把酒問月》【唐】李白
神話:嫦娥奔月

『玖』 描寫月亮的故事【20字左右】

晚上,閑來無事復,實在無聊,於制是一個人就漫步學校後面的小樹林中,獨自去享受那夜色之美。抬頭望著寂靜的夜空,可愛的月亮從樹梢後慢慢地爬上半空,光亮、圓潤,像一塊玉琢的盤子。溫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傾瀉而下,彷彿滑過一曲悅耳的琴聲。

置身於如此美好的月色之中,我不由得想起了古詩中很多關於月的描寫。

《詩經》里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句子。皎潔的月光成了妝扮美人最好的飾品。「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靈月是美好愛情的見證。「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月如頑童,驚碎了鳥兒的好夢。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當我們寂寞時,月是我們忠實的夥伴。「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我們對家鄉的深深思念。「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是我們對人類起源的遙遙揣測。

當月出現在夜空時,它總能牽引我們的目光,激發我們的思維,綻放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為它痴,為它狂,為它歡呼,為它感傷。它是那樣光彩奪目,它是那樣令人神往。然而,當我們仰望明月時,有誰會關注它身後那默默給予它光明支持的太陽呢?

夜漸深沉,明月依舊當空照著,只是更圓更亮了,而我的眼睛卻穿過耀眼的光芒,望向那「明月」背後遙遠的夜空。

『拾』 關於月亮的古詩和故事

比較出名的應該是天來狗吞月亮和自嫦娥。
前者有盧仝《月蝕詩》,還有李白的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之類的。後者比如說李賀的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毛主席的寂寞嫦娥舒廣袖,還有什麼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以及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之類的要找也不難找。
李白的詩里太多月亮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月下獨酌》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