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打動人心的故事
『壹』 關於老師的感人事跡/簡短點的
用仁愛與豁達的胸懷包容每一位孩子從教三十多年來,她用慈母般的心胸去善待每一位學生。當班主任時候,學生請病假,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去家裡看望他(她);學生遇到困難,她都會千方百計去幫忙。學生吳雅紅,突然患了急性胃病,必須少吃多餐,她天天為她煮點心,一直堅持了一個學期,讓她能堅持學習,並且在當年的升學考試中考上了重點中學。她心中始終牽掛著學生,即使自己做大手術還躺在病床上,聽到了許金發同學患了急性肝癌,學校師生為他捐款時,在出院的第二天,硬撐著還不能挺直的身體,瞞著家人,雇了一輛「港田」車,忍受著一路顛簸的痛苦,趕到金發同學家裡看望他,給他送去了老師給他最後的疼愛。在參加鎮運動會前的訓練中,許燕討同學不慎腳扭傷了,下午放學,她天天載他去安海推拿,晚上住在她家,第二天再送他上學,堅持了半個多月,直到他的腳傷痊癒,並在鎮運動會中破了記錄,代表安海鎮參加市裡的運動會,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小啞女許亞萍同學,由於家庭經濟比較困難,家裡人忽略了對她個人衛生的照顧,她的衣服既破舊又骯臟,很多同學都不願意與她同桌,她送了幾套衣服給她,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改變了她在同學面前的形象,在她的關照與教育下,班上的學生懂得關心她了,幫助她了,班級團結互助的風氣也得到發揚。三十多年來,她給家庭困難學生很多的幫助:在學校學生生病碰傷了,她送他們去診所看病,為他們貼上醫葯費:缺少學慣用品,她送給他們;喜歡看書,送給他們課外書;家庭困難交不起學費,她悄悄地為他們補上……她總是默默地做著這一切,如母親般的無私關愛,默默奉獻。「問題學生」是讓教師最頭疼的「問題」,教書三十幾年中,她從沒有讓手中的一位「問題學生」輟學或轉學。用愛去寬容他們的過錯,用真情去感動他們的人生。許秀蓮同學,由於母親難產去世,再加上家庭的問題,給她幼小的心靈抹上了濃濃的陰影,小小年紀萌生幾次的自殺動機。知道了此事,她主動地請班主任把她交給自己,緊緊地跟蹤了她三年,與她談心,不斷地買書給她看,與她交談書中的故事,交談人生的快樂…….三年中,把她當女兒一樣的呵護,終於讓她走出了陰影,快樂地生活。許輝農同學,是個讓教師接了都想馬上就退掉的學生。她努力地挖掘他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對自己也有了信心,改變了自己,最終成了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對待「問題學生」,她總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以極大的耐心和愛心,給孩子留下改正錯誤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家校聯系作用,經常去家訪,利用晚上打電話聊天的形式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生活,給家長希望,也給孩子信心。她手中,收下了很多的「問題學生」,但經過她的教育,總能「脫胎換骨」,因此,老師們常笑著說「吳老師,我們班的某某同學看來又得來你這吃一帖靈丹妙葯了」,許奕祥、許傳芳、許奕志、小金龍、許鴻泰、郭林宏、許國鴻……當他們從她手中放飛時都能變成一個個全新的人,個個都是好孩子。很多家長都愛把他們自己也教育不了孩子交給她,有的甚至把孩子送到她家,要求在學習上輔導他們,在生活上管教他們,她都盡量幫忙,但三十幾年來,我從不收家長的一分錢家教的補習費、一份小小的禮物。用善良與摯愛去善待每一位教師她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好教師,老師們喜歡她,接近她,與她交朋友,誰有困難或煩心事時,都願意跟她聊一聊,說一說,她總是樂意傾聽並給予幫助或開導,在年輕教師心中,有時她更像是一位好母親。她有一顆善良與仁愛之心,長期以來關愛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學校的老教導退休前中風了,急需一大筆治療和康復的費用,他的家庭困難,無力支付,在校長的支持下,她頂風冒雨,奔走各校,為他募集醫葯費三萬多元,解除了他燃眉之急。上學期沈英雪老師因病請假,她幫她尋醫找葯,晚上經常打電話關心她,鼓勵她要堅強起來,自動代課近一個月,不要學校一分錢補貼。只要老師遇到困難,她都竭盡全力給予幫助。在與每屆學校領導相處中,她默默地當好一顆鋪路的小石子,團結合作,溝通上下左右,讓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難怪學校領導說「她是教師的粘合劑」。
『貳』 關於老師的感人故事 很急、
①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還活著,而他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
這就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②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洪口鎮永安壩村小學24歲的教師苟曉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樓教室里。突然,整棟教學樓開始晃動、顫抖。他幾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學們,趕快跑!」幾乎同時,他沖到陽台上,大聲呼叫其他班的老師和學生。
大部分學生從午睡之中被突然驚醒後,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曉超一邊喊「快跑,危險,快,快……」,一邊迅速抱起一名學生往樓下沖。到了樓下,來不及喘一口氣,立即返身沖上三樓。他又抱起兩名學生,向樓下沖去……
當他再一次沖到三樓,再一次抱起兩名學生,再一次向樓下沖去時,頂樓轟然倒塌。被苟曉超抱下樓去的學生得救了。然而,苟曉超被垮塌的混凝土和磚塊砸斷雙腿,胸部也受到了重傷,倒在血泊之中……
學校其他教師和村民立即實施救援。看到有人准備搬自己身上的磚塊和混凝土,苟曉超斷斷續續地說:「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學生。」他艱難地用手指著頂樓說:「上面……還有學生……還有……」
苟曉超今年5月2日剛剛結婚,5月12日回到學校上課。當日下午,苟曉超所在的教學樓在地震中倒塌。洪口鎮中心衛生院醫療條件有限,苟曉超又被緊急轉往縣醫院。因傷勢過重,苟曉超在半途中輕輕地閉上了雙眼。
③她遇難的孩子被挖出了,她奪眶而出的眼淚終於如山洪暴發:「娃……娃娃……媽媽……來不及……啊……」
「娃娃,你的臉怎麼這么臟啊?」聶曉燕打開帶在身邊不知多久的嶄新粉紅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媽媽給你洗干凈。」她和丈夫用手帕輕輕地擦著孩子滿是灰塵的頭發和臉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地震時,孩子們都在睡午覺,聶曉燕一手一個抱出了兩個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還在屋子裡!聶曉燕老師,你用你那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高尚人品為孩子打開了生命之門。
④王周明是名年輕教師,是50多名學生的班主任。地震發生時,他指揮學生分兩路,從教室的前、後門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間,他一個箭步沖上前去,把還沒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這時,一根粗大的橫梁打在他頭上,他的頭蓋骨被擊碎……
學校行政辦公室主任張文說,他從外面趕回學校時,這個女孩一見他就哭了:「王老師為了救我,被砸死了。」
⑤廢墟中,她的身體斷成兩截,臉部血肉模糊。她的雙手仍緊緊擁著兩個學生!人們怎麼掰,也無法掰開她緊緊摟住學生的雙手!
地震發生時,她正在疏散學生離開教室。看到有兩個學生手足無措,她大步跑過去,一手摟住一個,朝門外沖。教學樓突然垮塌,她和幾名學生被埋在廢墟中。
這位老師叫向倩,去年大學畢業,到什邡龍居小學當英語老師。向倩的父親向忠海是什邡南泉小學副校長,他悲痛欲絕:「我可以理解,作為教師,應該這樣!應該這樣!」
(2)老師打動人心的故事擴展閱讀:
權利義務
教師享有下列權利
(一)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二) 從事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
(四)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 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教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 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 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 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五) 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職業要求
以愛崗敬業為榮,以敷衍塞責為恥。
以開拓創新為榮,以因循守舊為恥。
以勤勉博學為榮,以懶惰膚淺為恥。
以關愛學生為榮,以漠視學生為恥。
以廉潔從教為榮,以崗位謀私為恥。
以因材施教為榮,以千篇一律為恥。
以團結協作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儀表端莊為榮,以不修邊幅為恥。
以尊重學生為榮,以辱罵學生為恥。
淵源流變
教學生知識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的人。
我們平時雖然稱呼學校里某教師為「某老師」,但這里的「老師」其實是教師這種工作,教書是其基本功能。明清以來,一般稱教師為「先生」。
直至19世紀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等將西學(美式教育)引入中國,創辦新式學校後,便開始在《學生操行規范》裡面明確將教師稱謂定義為「老師」。但絕大部分學生約定俗成將「先生」改稱為「老師」,則是從國民政府時代開始,並一直沿用至今。
老師,是傳授知識的人。
『叄』 有關老師挽救學生的感人故事,
你好
2008年5月13日23時50分,救護車的鳴笛聲響徹漢旺鎮——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員在德陽市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里連續救出了4個學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學生,要不是有他們老師在上面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說。
「那個老師呢?」
「唉……他可是個大好人,大英雄噢!」說著,劉紅麗舅舅的眼圈紅了。那是一位男老師,51歲了。
2008年5月13日一早,設在學校操場上的臨時停屍場上,從工作人員手中的遺體登記冊里查到了這位英雄教師的名字——譚千秋。他的遺體是13日22時12分從廢墟中扒出來的。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描述著當時的場景。
譚老師的妻子張關蓉正在仔細地擦拭著丈夫的遺體:臉上的每一粒沙塵都被輕輕拭去;細細梳理蓬亂的頭發,梳成他生前習慣的發型。譚老師的後腦被樓板砸得深陷下去……
當張關蓉拉起譚千秋的手臂,要給他擦去血跡時,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觸痛了她脆弱的神經:「昨天抬過來的時候還是軟軟的,咋就變得這么硬啊!」張關蓉輕揉著丈夫的手臂,失聲慟哭……
就是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手臂上的傷痕清晰地記錄下了這一切!
「那天早上他還跟平常一樣,6點就起來了,給我們的小女兒洗漱穿戴好,帶著她出去散步,然後早早地趕到學校上班了。這一走就再也沒回。女兒還在家裡喊著爸爸啊!」張關蓉泣不成聲。
「譚老師是我們學校的教導主任,兼著高二和高三年級的政治課。」陪著張關蓉守在譚老師遺體旁的同事夏開秀老師說,「在我們學校的老師里他是最心疼學生的一個,走在校園里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怕學生們玩耍的時候受傷。」
操場上,學生家長按當地習俗為譚老師燃起了一串鞭炮……
滿意請採納
『肆』 說說你和老師之間的感人故事
受傷的最後還是自己,老師是你某們課程的唯一一個老師。對老師來說,學生只是每年,多個班級中的一個班級,中的幾十個人之一。對彼此的重要性根本不對等。
『伍』 ....怎樣寫和老師之間發生的感人小故事.....
人民教師苟曉超:「我恐怕不行了,快救學生」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洪口鎮永安壩村小學24歲的教師苟曉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樓教室里。突然,整棟教學樓開始晃動、顫抖。他幾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學們,趕快跑!」幾乎同時,他沖到陽台上,大聲呼叫其他班的老師和學生。
大部分學生從午睡之中被突然驚醒後,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曉超一邊喊「快跑,危險,快,快……」,一邊迅速抱起一名學生往樓下沖。到了樓下,來不及喘一口氣,立即返身沖上三樓。他又抱起兩名學生,向樓下沖去……
當他再一次沖到三樓,再一次抱起兩名學生,再一次向樓下沖去時,頂樓轟然倒塌。被苟曉超抱下樓去的學生得救了。然而,苟曉超被垮塌的混凝土和磚塊砸斷雙腿,胸部也受到了重傷,倒在血泊之中……
學校其他教師和村民立即實施救援。看到有人准備搬自己身上的磚塊和混凝土,苟曉超斷斷續續地說:「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學生。」他艱難地用手指著頂樓說:「上面……還有學生……還有……」
苟曉超今年5月2日剛剛結婚,5月12日回到學校上課。當日下午,苟曉超所在的教學樓在地震中倒塌。洪口鎮中心衛生院醫療條件有限,苟曉超又被緊急轉往縣醫院。因傷勢過重,苟曉超在半途中輕輕地閉上了雙眼。
答案補充
今年3月11日晚上,寒風呼嘯,大雪紛飛。由於是星期五,平時在校寄宿的學生和家在校外的老師都已離校,湖南省龍山縣石羔鎮中心小學校園里一片寂靜。深夜23時54分,擔負著值班護校任務的李成貴老師忽然被床前桌上安放的報警器的警報聲驚醒。他判定,一定有小偷進入電腦室。李老師從床上一躍而起,來不及叫醒熟睡的愛人,也顧不上穿上外衣和外褲,便向計算機教室跑去當李老師沖到教學樓二樓計算機教室門口時,只見第一扇鐵門已被撬開,計算機室里有黑影在晃動,他大喊一聲:「你們干什麼?」兩個黑影聞聲從計算機室里竄了出來。李老師奮不顧身地撲向前面的黑影,一手抓住那個人的衣服,一邊高喊:「抓強盜……」誰知那個人揚起手中的鐵棒,打在李老師的頭上。李老師避閃不及,被打得眼前一黑,幾乎栽倒。恍惚中李老師又撲向跑在後面的那個傢伙,將其抱住,再次高喊:「抓小偷啊。」這個強盜狗急跳牆,抽出刀向李老師頭上砍去……李老師被一連砍了5刀,血流如注,昏迷過去,倒在了血泊之中。
『陸』 有關老師的感人故事字數不要太多150字左右!急!!!!
我記得來感動中國2009十大人物中就源有兩位寫老師的,我當時很感動呢。
燭照深山李桂林、陸建芬
【事跡】
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進出極為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從漢族地區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妻紮根這里18年,把知識的種子播種在彝寨。
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陸建芬夫婦教書育人,共培養了6屆共149名學生。陸建芬現在還是代課老師,1個月的工資才230元。夫婦倆第一次來到北京,連照相機也沒有。是他們,為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
【頒獎詞】
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柒』 老師與學生的感人故事
鄉村教師
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老師再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他把那個女孩背到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救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背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捌』 汶川大地震中老師的感人故事
1、有一個母親,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裡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 ,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准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2、女孩痛失親人猛咬空降兵 士官紋絲不動血染胳膊
昨日下午,當里圈負責掩埋的戰士們准備將一具遺體下葬時,一位十來歲的小姑娘從人群中哭著沖了出來,一頭撞在了負責維護秩序的李武身上,想鑽入掩埋現場。李武和戰友看著滿臉淚水的小姑娘,一面阻攔她進入,一面好言好語安撫她。眼見無望沖入,突然,小姑娘抓起了李武的一隻胳膊,猛地咬了上去。面對情緒失控的小姑娘,李武強忍身上的劇痛和心中的悲傷,紋絲不動。小姑娘見李武沒有反應,就拔出衣服上一枚胸針,對著他的胳膊狠狠扎了下去。霎時間,湧出的鮮血迅速染紅了他整條胳膊,順著肘部滴淌下來。但李武就像沒有感覺一樣,繼續安慰著小姑娘,腳下還是一步不退。在場的所有老百姓都被這一幕驚呆了,有的當場就哭出聲來。一位老大爺走出人群,輕輕拉起小姑娘,「孩子啊,叔叔的心也疼著啊,我們回家吧。」小姑娘凝視著李武汗流滿頰的面容,止住了哭泣,默默隨著老大爺向後退去……後來戰士們掩埋遺體時,就再也沒有過群眾沖撞警戒的情況。李武後來告訴筆者,「當時真正痛的不在手上而在心裡,小小年紀一下子失去了親人,能不傷痛嗎,只要我的傷痛能減輕她的一點傷痛,那就讓她咬吧!」
3、 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活著,而「雄鷹」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這名男子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大震中,張老師的妻子、同是該校老師的鄧霞和他們不滿3歲的兒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汶川縣映秀鎮幼兒園的聶曉燕老師始終守護在垮塌的教學樓旁邊,目不轉睛地看著武警官兵用手扒開廢墟。直到她遇難的孩子被挖出,聶曉燕的眼淚終於如山洪暴發:「娃……娃娃……媽媽……來不及……啊……」地震時,孩子們都在睡午覺,聶曉燕一手一個抱出了兩個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還在屋子裡!「娃娃,你的臉怎麼這么臟啊?」聶曉燕打開帶在身邊不知多久的嶄新粉紅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媽媽給你洗干凈。」她和丈夫用手帕輕輕地擦著孩子滿是灰塵的頭發和臉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旁邊一位武警戰士用安全帽使勁地敲著自己的腦袋,讓疼痛阻止淚水傾瀉。
4、13日22時12分,救援人員扒出了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導主任譚千秋的遺體。只見他雙臂張開趴在一張課桌上,死死地護著桌下的4個孩子。孩子們得以生還,他們的譚老師卻永遠地去了……
「要不是有譚老師在上面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流著淚說。「在我們學校的老師里譚老師是最心疼學生的一個,走在校園里的時候,遠遠看見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生怕學生們不小心摔傷。」夏開秀老師說。
劉紅麗的舅舅仰天長嘆:「譚老師,大好人,大英雄噢!」
抗震救災中,遍地是英雄:崇州市懷遠鎮中學老師吳忠洪本已逃生,為救兩名學生義無反顧地返身沖進正猛烈搖晃的教學樓內,湮沒在轟然倒塌的樓房中;北川縣第一中學教師劉寧在大震之時機智地保護了59名學生,卻失去了自己的寶貝女兒;都江堰向峨鄉愛蓮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婉民為救學生和老師,自己87歲的老母被壓在廢墟下無睱顧及;武警某部政治部副主任嚴勝華、質安科長塗雲、參謀劉新嶺等人在搶救中因體力嚴重透支而暈倒,醒來後立即沖向第一線;巨震突襲之時,都江堰市人民醫院正在進行手術的5名醫務人員,俯身撲上手術台,用身體護衛患者;成都千名計程車司機自動趕往災區搶運傷員;綿竹市天池鄉農民張吉福徒步求援後又冒死趕回災區搶險;成千上萬解放軍、武警和公安戰士放棄使用機械,「像綉花一樣」小心翼翼用手刨、用肩扛,為廢墟下的倖存者打開生命之門;成都一些血站前獻血的市民排成長隊……
「板盪識英雄」,大災大難方顯大仁大義。
父親廢墟中鼓勵兒子 父親倒下兒子獲救
父倆同時被困廢墟,彼此能聽見聲音。漆黑的長夜,漫長的等待,絕望中,兒子欲拿隨手拾起的玻璃碎片割腕了卻痛苦。 一牆相隔的老父不停的和兒子說話,鼓(公文有約)勵他活下去。電影《世貿大廈》的現實版在什邡紅白鎮上演著。地震過去40多個小時,解放軍空降兵救出兒子時,父親去世了。這感人一幕直到昨天仍激勵著救人的官兵們。樓房垮塌 父子被困廢墟 12日下午,地震一瞬間摧垮紅白鎮金河鱗礦廠四層宿舍樓。當時,住在四樓的湯明(音)正在卧室睡覺,老父和狗正在卧室旁的廁所。巨大的震動讓4層「消失」,父子倆落在了三層廢墟中。27歲的湯明側躺著被困在兩塊水泥板的夾縫里,他幾乎沒有受傷,縫隙有細微空間,他的左手能來回活動。「有人嗎?」震動停止後,湯明使勁敲擊樓板,期待有人能聽到他的呼救聲。「是小明嗎,我在你隔壁。」幾十秒後,湯明仔細辨聽,是父親的聲音。接著,他聽到幾聲狗叫,知道70多歲父親和狗在一起,被困在他的隔壁廢墟里。兒子絕望 欲割腕自殺 。地震發生後,倖存在外的湯明母親(公文有約gw9080.com)聽到狗叫聲,大聲喊話後,父子都回答了。老母知道了丈夫和兒子的位置,但沒有工具,無人敢靠近垮塌樓房,只能等待救援。紅白鎮屬於地震中心帶,地震發生後,水電氣、通訊完全中斷。惟一通向外面的一條公路由於公路橋垮塌和泥石流,交通完全中斷,救援人員無法立馬到達。第二個夜晚來臨,四周一片漆黑,飢渴交加的湯明內心恐懼萬分。他從滿懷希望一步步到達絕望。「爸,我太餓了,沒人會來救我們,我堅持不了。」絕望中,湯明用可以活動的左手摸到一塊玻璃碎片,想割腕結束痛苦。兒子獲救 父親倒在廢墟中
「小明,你媽知道我們的位置,很快就有人來了。我這把老骨頭都還行,你要挺住。」黑暗中,父親急切回話,並不時和兒子說話,聊天。講湯明的成長故事,鼓勵兒子堅強些。40多個小時後,解放軍救出了兒子,但是這位堅強的父親卻永遠地倒在了廢墟中間。
『玖』 老師教育小學生的感人故事都有哪些
母愛偉大
有生以來,我聽到過三個「血色母愛」的故事,它們強烈地震憾了我的心靈,把「母愛偉大」四個字深深地烙在我的心田。
當知者插隊時,一位老農給我講了一個黃鼠狼脫皮哺子的故事:三年困難時期,他一家人經常找不到吃的。好在他會下夾子,偶爾也會夾到狐狸、黃鼠狼什麼的。一天清晨,他去收夾子,見夾子夾到一隻黃鼠狼,拿起一看大吃一驚,手裡只是一張皮,黃鼠狼脫皮逃了。要不是親身所見,實在讓人難以置信。他想,沒有皮的黃鼠狼肯定死在不遠的什麼地方,撿來一家人可以吃一餐。於是,他沿著血跡尋去,在河溝里發現黃鼠狼藏身的地洞,挖開一看,他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一窩七八隻還未睜眼的小黃鼠狼,在扒在脫了皮的已經僵硬了的母黃鼠狼身上,不斷地吸吮著奶頭。他呆立了許久,把那張皮蓋在母黃鼠狼身上,才含悲轉身而去。
從此,這位老農不在下夾子捕獸了。聽了這故事後,我也不忍看山民捕殺母獸了。有一次我還掏盡口袋裡的錢,從房東那裡買下被活捉的母山麂,把它放回山林。
另一個故事是在20多年的一次出差途中聽說的。一位人高馬大的唐山漢子,在火車上流著淚給我說了一位母親斷指哺兒的故事。唐山大震中,一對母子被深深壓在廢墟下,母親半個身子被混凝土板卡著動彈不得。七八個月大的嬰孩在她的身下安然無恙。幾天後,救助人員挖洞接近這對母子時,母親剛剛咽下最後一口氣,而那嬰孩口裡還含著母親的著食指,抱起孩子,發現母親的食指只有半截。原來母親在危難中一直用乳汁延緩著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幹了。她拼力咬斷著自己的指頭,用鮮血讓孩子存活下來。
夜晚,列車在北方的原野上飛馳,伴著哐口當、哐口當的輪響,我難以入眠,唐山漢子的「血色母愛」的故事一直在腦海縈回。我想起我近鄰的一個女人,她也是我小學時的同學。有一年夏天,她的三歲的兒子,在路邊的油條攤邊玩,在油鍋傾倒的那一刻,她用自己的身體擋住滾沸的油,孩子僅一條腿被燙傷,而她的半邊臉卻破了相。此後,丈夫漸生嫌棄之意,她自己也陷於無盡的苦痛之中。這時,我真想來到她的身邊,告訴她這個「血色母愛」的故事,對她說:「你是偉大的、美麗的女人」。
後來,我如願把這個故事說給她聽,也說給她的丈夫聽。她哭了,他也哭了。再後來,她與他恩愛如初。
第三個故事是不久前從一本雜志上看到的。東歐有對母女感情上有了裂痕,13歲的女兒一直認為是母親的卑微地位,使她在人前抬不起頭。母親終日忙碌辛苦,也不能使女兒快樂起來。2002年2月,母親邀女兒去阿爾卑斯山滑雪,此舉當然想讓女兒高興。母子倆在滑雪中,由於缺乏經驗偏離滑雪道迷路了,又遭遇了可怕的雪崩。母女倆在雪山中掙扎兩天兩夜,幾次看見前來搜尋她們的直升飛機,都因她們身穿的是銀灰色滑雪裝,而難以被發現。終於,女兒因體力不支昏迷過去,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醫院里,而母親已不在人世了。醫生告訴她,是她的母親用生命救了她。原來,是母親割斷自己的動脈在雪地里爬行,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一片白雪,直升飛機因此發現了目標。
我把這則「血色母愛」的故事說給一位親戚聽。兩天後,這位親戚作出決定,把她的一個腎臟獻給患尿毒症的女兒。手術前,我把冰心老人一段話抄錄給她:「女人固是懦弱,但母親是偉大的」,向她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良好的祝願。
手術成功了,又一個母親演繹了一個偉大的「血色母愛」的故事。
冰心老人還說過:「世界上若沒有女人,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是的,這世界就是因為有了女人、有了母親、有了母愛,才如此亮麗燦爛、多姿多彩。
母親
一位從越南歸來的美國戰地記者給MBA學員放影一卷他在戰場上實拍的影片:畫面上有一群人奔逃,遠處突然傳來機槍掃射的聲音,小小的人影,就一一倒下了。放完了,他問同學們看見了什麼。「是血腥的殺人畫面!」他沒有說話,把片子搖回去,又放了一遍,並指著其中的一個人影:「你看!大家都是同時倒下去的,只有這一個,倒得特別慢,而且不是向前仆倒,她慢慢地蹲下去……。」看到同學們還是看不懂的神色。他居然抽搐了起來:「當槍戰結束之後,我走近看,發現那是一個抱著孩子的年輕媽媽,她在中槍要死之前,居然還怕摔傷了幼子,而慢慢地蹲下去。她是忍著不死啊。
「忍著不死!」何等偉大的母親!
其實世界上遠不止人類有母愛。每一種生物,都有偉大的母愛!到南美洲考察的科學家在風雪中經常看到成千上萬的企鵝,面朝著同一個方向立著。是什麼原因使它們能如此整齊地朝同一個方向呢?細細觀察後,考察隊員們終於發現,每一隻大企鵝的前面,都有著一團毛絨絨的小東西。原來它們是一群偉大的母親,守著面前的孩子,因為自己的腹部太圓,無法府身在小企鵝之上,便只好以自己的身體,遮擋刺骨的寒風。
多麼偉大的、壯大的母親之群像!
『拾』 請回憶起你與老師之間感人的故事作文400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她扮演著我的朋友、我的老師、我的姐妹、我的親人等多種角色。她是我親近的人,同時也是我敬愛的人;她是了解我的人,同時也是成長路上默默支撐我勇敢前行的人……無數次地想寫一寫我們之間的故事,卻愁於不知該如何表達。總覺得再華麗的辭藻、再多的文字也表達不盡這份非同一般令人感動的情感。
她簡直是一個空靈的女子,蘊藏著柔美與文靜,舉止優雅大方,用詩意而柔軟的心認真描繪著生活。第一次見到她時是九五年,我只有十歲,只覺得她很美,美得很細膩。她是我們學校的語文老師,與臧克家同姓。這個姓氏我查過好幾次字典,是「善、好」之意,後來也的確證實臧老師是我見過的心地最善良最好的人。那時我上五年級但她不教我們班。臧老師成了我的家庭教師,輔導我的作文。接觸後才發現,她其實安靜得多,就如同她朴實的文風,如同她不必靠奇裝異服來打扮的高雅氣質。那時侯,雖然我還只是個小黃毛丫頭,卻對臧老師愈加喜歡,並且越來越多地感悟到我與她本性上有一些相似之處。
到六年級,臧老師肚子里有了寶寶,我開始到她家裡繼續學習作文。那是一間很內向的屋子,簡約的裝修,安靜地躲在那裡,感覺就像一位優柔文靜的小女孩,默默地藏在無人角落裡,獨自玩著「過家家」的游戲。屋子總是拉著淡雅的窗簾,暗暗的,以致我拿的藍色殼的圓珠筆,總給人綠色的錯覺。一種特有的香氣彌漫在房間的每個角落。後來難得見面了,我收到臧老師的信或翻開她的書時,總是先聞一聞那熟悉的味道,瞬時便心曠神怡,像是身臨綠色竹林,又像是回到了期盼已久的家。不知多少次,在這間屋子裡,她耐心地給我講解作文的寫作。有時念名篇名段,一字一句讓我抄下來,有時幫我分析、修改我那乾巴巴的作文,有時教給我各種寫作方法和修辭手法……那認真的樣子,讓我深信她在盡心把她所有的知識盡她所能地傳授給我。但我從她發表在國家重點詩刊上的一篇篇深邃優美的詩作中便知,那深藏的底蘊這輩子我是學不到手了。
六年級下學期,我們商議停止家教時,臧老師委婉地拒絕了她應得的勞動報酬,沒有要一分錢。現在想起來,真是很難得。別說剛成家立業,就是拿著家裡錢不愁吃穿的大學生做家教還付錢少了不幹呢!而臧老師說,我的父母都是天南地北大寫的好人,我是個堅強、文靜的孩子,兩家成為朋友不是更好嗎?我沒有在她的班裡上過一節課,我們的教與學也結束了,但我們之間的情誼之花漸漸綻放……臧老師對孩子是敞開胸膛用火熱的心教育和愛護的,都當做自己的孩子待,直到有了自己的女兒之後也是一樣。交往得多了,我們兩家便親熱起來。臧老師給我縫補過衣服,做過飯,買過大袋的零食和生日禮物——毛茸茸的小熊。我媽媽在醫院工作,也時不時能幫上臧老師的忙。
九七年春天,臧老師的女兒寶寶在我媽媽的親自「監護」下艱難地降生。於是,後來寶寶叫我媽媽「姨媽」。那一天,我抱了大大的布娃娃,去醫院看望她們母女。臧老師把我叫到床邊,讓我近一點,伸出她那白皙修長的手,緊緊地握住我的小手,久久地,久久地,相視無語……我應該握她的手的,可我那時太小了,只知道傻笑和好奇地看著小小的、可愛的嬰兒。我想,那時臧老師一定很失望吧,抑或希望我快快長大……
不久我便長大了。從小一帆風順的我自從升入初中後遇到了大大小小難以應付的困難和挫折,在陰影里不能自拔。到了深陷絕境痛苦不堪時,我想到臧老師,寫了封信給她。不久我見到了臧老師,她說看了我的信,坐立不安,恨不得馬上騎車奔到學校來找我。我哭了——這世上有幾個人能這樣在乎我、關心我啊!我這棵柔弱的小草,在凄風苦雨里遇上了一個為我撐傘又鼓勵我奮力生長的恩人!她寫信、打電話安慰我,激勵我,教導我,扶著我一點一點地站立起來。到後來,我寫下了「風大雨大,我依然努力前行」的「誓言」……我對臧老師精神和情感上的依戀越來越深。有時候到她家裡玩,即使兩個人只是默默地坐著,一句話不說,也感覺那樣美好。臧老師一直告訴我:「無論何時都要獨守內心的寧靜,通過讀書和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生是一個自我不斷完善的過程,關鍵是我們該以何種心態去面對。只要你用心去努力雕琢,你就會贏得屬於自己的美麗。」我漸漸地從她身上學到了比文學創作更重要的東西:堅毅、信念、不言放棄……我才知道,我與臧老師「相似」的,只是表面的文靜、溫柔、內向和不善言談,而她奮斗不息的精神以及善良寧靜的心境是我遠遠不及的。臧老師在我十幾歲還是個懵懂的孩子時,在我哭著掙扎著在沼澤中伸出細弱的胳臂時,緊緊地握住了我的手、我的心,以她特有的方式教我懂得了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含義……我那時常稱呼她「媽媽」,不在乎寶寶已長到好幾歲,不在乎我們曾是師生或知心朋友,這兩個字此時賦予在她身上,對我來說一點兒也不過分。下雪的冬日,我趕在上班之前打去電話「媽媽,外面下雪了,路滑,騎車小心點啊!」新年鍾聲敲響時,我收到可愛的賀卡:「雪兒,我心愛的孩子:又是一個雪花紛飛的季節,似乎滿世界都是你,你堅毅的笑容,你靜美的眼神……願雪兒擁有幸福的明天! 愛你的媽媽。」我想,這世上沒有比這更美麗的「母女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