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三英戰呂布故事500字
『壹』 簡述三國中 三英戰呂布 的故事
十八路諸侯進攻董卓,這時候董卓部下(三國第一猛男)呂布出場先幹掉幾個諸侯的將領,於是猛男張飛一跺腳就沖了上去,不過呢他打不過呂布,等二哥關雲長也去湊份子,還是搞不定。最後劉備也操起了傢伙。不過呢這里有兩種說法
1、劉備是個收買人心的傢伙,他想放水搞好和呂布關系所以是拉架的形式去的
2、還有就是大家熟悉的,大哥看了2弟,3弟都有危險,所謂同生共死盡管實力不濟也只好硬上。
結果呢 呂布看人家來了好幾個怕自己有閃失,就敗退的自己的陣地上(虎牢關)
『貳』 三國演義片段三英戰呂布文字版
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須,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
連斗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
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裡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
(2)三國三英戰呂布故事500字擴展閱讀: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是小說中最為精彩的武將決斗場面,不僅展現了劉關張三兄弟的高強武藝,同時也確定了呂布在小說中第一高手的地位。不過,這場精彩的對決在歷史上卻是子虛烏有之事,因此當時的劉關張根本就沒有出現過這樣露臉的機會,而呂布的去處也不是虎牢關。
首先,劉備是否參加過討董之戰就是一件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毌丘毅詣丹楊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復去官。後為高唐尉,遷為令。」
這就意味著在關東諸侯討董之時,劉備還遠在青州的高唐,離討董之戰的戰場尚有千里之遙,根本就無法參加討董之戰,更談不上對陣呂布了。不過,王粲的《英雄記》中又稱劉備當時跟隨曹操一起參與了討董之戰,但卻無具體表現。因此,劉備是否參與過討董之戰到目前尚無定論。
除了劉備及關羽、張飛不在虎牢關之外,當時呂布的作戰區域也並非是虎牢關。據《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注引《英雄記》載,討董之戰爆發後,「堅討董卓,到梁縣之陽人。卓亦遣兵步騎五千迎之,陳郡太守胡軫為大督護,呂布為騎督,其餘步騎將校都督者甚眾。」
這也就是說呂布的作戰區域在梁縣的陽人地區。此後,呂布又被董卓調回洛陽,其間也並無虎牢關對關東諸侯較量之事。從這個史料也可以斷定,所謂的「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並非歷史的真實。
『叄』 《三國演義》的三英戰呂布300字概括
東漢末年,董卓把持朝政,兇狠專橫。各諸侯,舉袁紹為盟主,帶各路兵馬殺向洛版陽,討伐董賊。權董卓派呂布領十五萬兵駐守洛陽城外的虎牢關。袁紹派八路大軍前去攻打。虎牢關下呂布連殺數位將領。這時,張飛沖殺上去,連戰五十回合。關羽見張飛勝不了呂布,便舞動青龍偃月寶刀前去助戰。三匹戰馬,丁字擺開,廝殺三十回合,仍勝不了呂布。劉備見狀掣寶劍,騎黃鬃馬斜刺過來,三個人把呂布圍在當中,走馬燈般的輪流廝殺,呂布畢竟難敵三人,漸漸覺得難以招架,便朝劉備虛晃一戟,拍馬沖出了包圍圈逃回虎牢關。
『肆』 三國演義之三英戰呂布故事簡介200字以內
抄1、簡介
卓的襲野心日益膨脹,由曹操和袁紹等人為首的諸侯召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討伐軍攻刻汜水關後董卓迫於形式令呂布把守虎牢關。呂布先後斬王匡,敗武安國和公孫瓚,張飛為救公孫瓚而敵住呂布,五十合後關羽和劉備先後出戰,三人戰呂布許久,最終由呂布不敵敗走。
2、呂布
呂布(?-199年2月7日 ),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占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由於《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
3、評價
陳壽:「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復,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范曄:「術既叨貪,布亦翻覆。」
『伍』 《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原文
1、原文
卻說華雄手下敗軍,報上關來。李肅慌忙寫告急文書,申聞董卓。卓急聚李儒、呂布等商議。儒曰:「今失了上將華雄,賊勢浩大。袁紹為盟主,紹叔袁隗,現為太傅;倘或里應外合,深為不便,可先除之。請丞相親領大軍,分撥剿捕。」卓然其說,喚李傕、郭汜領兵五百,圍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盡皆誅絕,先將袁隗首級去關前號令。
卓遂起兵二十萬,分為兩路而來:一路先令李傕、郭汜引兵五萬,把住汜水關,不要廝殺;卓自將十五萬,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守虎牢關。這關離洛陽五十里。軍馬到關,卓令呂布領三萬軍,去關前扎住大寨。卓自在關上屯住。
流星馬探聽得,報入袁紹大寨里來。紹聚眾商議。操曰:「董卓屯兵虎牢,截俺諸侯中路,今可勒兵一半迎敵。」紹乃分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孔融、張楊、陶謙、公孫瓚八路諸侯,往虎牢關迎敵。操引軍往來救應。八路諸侯,各自起兵。河內太守王匡,引兵先到。呂布帶鐵騎三千,飛奔來迎。王匡將軍馬列成陣勢,勒馬門旗下看時,見呂布出陣: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王匡回頭問曰:「誰敢出戰?」後面一將,縱馬挺槍而出。匡視之,乃河內名將方悅。兩馬相交,無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挺戟直沖過來。匡軍大敗,四散奔走。布東西沖殺,如入無人之境。幸得喬瑁、袁遺兩軍皆至,來救王匡,呂布方退。三路諸侯,各折了些人馬,退三十里下寨。隨後五路軍馬都至,一處商議,言呂布英雄,無人可敵。
正慮間,小校報來:「呂布搦戰。」八路諸侯,一齊上馬。軍分八隊,布在高岡。遙望呂布一簇軍馬,綉旗招颭,先來沖陣。上黨太守張揚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眾大驚。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於地而走。八路軍兵齊出,救了武安國。呂布退回去了。眾諸侯回寨商議。曹操曰:「呂布英勇無敵,可會十八路諸侯,共議良策。若擒了呂布,董卓易誅耳。」
正議間,呂布復引兵搦戰。八路諸侯齊出。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須,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斗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裡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呂布軍馬望關上奔走;玄德、關、張隨後趕來。古人曾有篇言語,單道著玄德、關、張三戰呂布:
漢朝天數當桓靈,炎炎紅日將西傾。
奸臣董卓廢少帝,劉協懦弱魂夢驚。
曹操傳檄告天下,諸侯奮怒皆興兵。
議立袁紹作盟主,誓扶王室定太平。
溫侯呂布世無比,雄才四海誇英偉。
護軀銀鎧砌龍鱗,束發金冠簪雉尾。
參差寶帶獸平吞,錯落錦袍飛鳳起。
龍駒跳踏起天風,畫戟熒煌射秋水。
出關搦戰誰敢當?諸侯膽裂心惶惶。
踴出燕人張翼德,手持蛇矛丈八槍。
虎須倒豎翻金線,環眼圓睜起電光。
酣戰未能分勝敗,陣前惱起關雲長。
青龍寶刀燦霜雪,鸚鵡戰袍飛蛺蝶。
馬蹄到處鬼神嚎,目前一怒應流血。
梟雄玄德掣雙鋒,抖擻天威施勇烈。
三人圍繞戰多時,遮攔架隔無休歇。
喊聲震動天地翻,殺氣迷漫牛斗寒。
呂布力窮尋走路,遙望家山拍馬還。
倒拖畫桿方天戟,亂散銷金五彩幡。
頓斷絨絛走赤兔,翻身飛上虎牢關。
三人直趕呂布到關下,看見關上西風飄動青羅傘蓋。張飛大叫:「此必董卓!追呂布有甚強處?不如先拿董賊,便是斬草除根!」拍馬上關,來擒董卓。正是:擒賊定須擒賊首,奇功端的待奇人。未知勝負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陸』 三英戰呂布故事概括
故事概copy括:東漢末年,各諸侯帶各路兵馬討伐董賊。董卓派華雄迎戰,被關羽殺了。董卓聽說華雄被殺,派呂布迎戰。張飛沖殺上去,連戰五十回合。後來關羽、劉備也上陣,三個人把呂布圍在當中,走馬燈般的輪流廝殺,呂布畢竟難敵三人,漸漸覺得難以招架,拍馬沖出了包圍圈逃了。
(6)三國三英戰呂布故事500字擴展閱讀
「三英戰呂布」是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出自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故事背景為曹操聯合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上將呂布一連打敗眾將之後,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虎牢關與呂布大戰的故事。
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三英」指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
劉備有心抱負於天下,關羽、張飛二人各自身懷絕技,一直未得到展示,此前唯有關羽斬殺華雄初顯本領,此後,劉等三人已然名滿天下。呂布雖勇,畢竟以一敵三,最終戰敗。然呂布之勇名冠三軍,無人匹敵,當下第一次遭遇對手,自然令聯軍士氣大振。
『柒』 《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的故事
正議間,呂布復引兵搦戰。八路諸侯齊出。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須,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斗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裡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呂布軍馬望關上奔走;玄德、關、張隨後趕來。古人曾有篇言語,單道著玄德、關、張三戰呂布:
漢朝天數當桓靈,炎炎紅日將西傾。
奸臣董卓廢少帝,劉協懦弱魂夢驚。
曹操傳檄告天下,諸侯奮怒皆興兵。
議立袁紹作盟主,誓扶王室定太平。
溫侯呂布世無比,雄才四海誇英偉。
護軀銀鎧砌龍鱗,束發金冠簪雉尾。
參差寶帶獸平吞,錯落錦袍飛鳳起。
龍駒跳踏起天風,畫戟熒煌射秋水。
出關搦戰誰敢當?諸侯膽裂心惶惶。
踴出燕人張翼德,手持蛇矛丈八槍。
虎須倒豎翻金線,環眼圓睜起電光。
酣戰未能分勝敗,陣前惱起關雲長。
青龍寶刀燦霜雪,鸚鵡戰袍飛蛺蝶。
馬蹄到處鬼神嚎,目前一怒應流血。
梟雄玄德掣雙鋒,抖擻天威施勇烈。
三人圍繞戰多時,遮攔架隔無休歇。
喊聲震動天地翻,殺氣迷漫牛斗寒。
呂布力窮尋走路,遙望家山拍馬還。
倒拖畫桿方天戟,亂散銷金五彩幡。
頓斷絨絛走赤兔,翻身飛上虎牢關。
三人直趕呂布到關下,看見關上西風飄動青羅傘蓋。張飛大叫:「此必董卓!追呂布有甚強處?不如先拿董賊,便是斬草除根!」拍馬上關,來擒董卓。正是:擒賊定須擒賊首,奇功端的待奇人。
『捌』 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
東漢末年,各諸侯帶各路兵馬討伐董賊。董卓派華雄迎戰,被關羽殺了。董卓聽說華雄被殺,派呂布迎戰。張飛沖殺上去,連戰五十回合。後來關羽、劉備也上陣,三個人把呂布圍在當中,走馬燈般的輪流廝殺,呂布畢竟難敵三人,漸漸覺得難以招架,拍馬沖出了包圍圈逃了。
(8)三國三英戰呂布故事500字擴展閱讀
三英簡介:
1、劉備
劉備,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准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2、關羽
關羽,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借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占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攻襄陽、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於禁打的全軍覆沒。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
但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
3、張飛
張飛,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因其勇武過人,而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張飛與關羽一起加入,隨劉備輾轉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寢則同床,劉備出席各種宴會時,和關羽終日侍立在劉備身旁。
197年在曹操進攻呂布,呂布敗亡之後,張飛被任命為中郎將。公元200年劉備衣帶召事情泄漏,率領關羽、張飛逃走,殺下邳太守車胄,劉備戰敗,關羽被擒,劉備與張飛投奔袁紹。公元208年劉備於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曹軍無人敢逼近,劉備因此得以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