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張海迪故事簡介300字

張海迪故事簡介3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18 04:44:01

⑴ 張海迪的故事作文350字數

大家都知道張海迪的故事,今天我為大家講一個關於張海迪熱愛生命版的故事。
1991年張海迪在做過權癌症手術後,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里的殘疾人問題》。1993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並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碩士學位。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詢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了一條道路。
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講和歌聲鼓舞著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她也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殘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近年來,她為下鄉的村裡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和孩子們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余元。她還積極參加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⑵ 仿寫五年級下冊第16課(橋)作文300字

熱愛生命是人類的基本,像一些服毒自殺,患了白血病、非典、艾滋病就等死的人就是不熱愛生命的。像張海迪她患了那麼重的病但她並不放棄生命,仍然那樣堅強地面對生活。

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癱瘓,她因此沒有進過學校,童年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小學、中學、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慶15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山村,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裡給村裡小學的孩子們教書,並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針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贊譽。

張海迪的這種熱愛生命的精神令我震驚。是什麼東西促使著張海迪這樣地熱愛生命呢?想了很舊我才明白,其實這是要靠自己的思想:我要好好的活下去,不能只睡在床上等死,那一生就活的沒有任何意義了,那樣我這個人生下來有什麼用呢?像張海迪一樣樂觀的人也有,像海倫凱勒等。

我知道了人的生活是要創造的,好好創造,生活肯定會美好起來的。

⑶ 談談怎麼珍惜生命(作文)300字,快快快!

生命的贊歌
生命是一條小溪,來自雪山或地下湧泉,蜿蜒流淌於崇山峻嶺、草原峽專谷之中,歡叫著、跳躍屬著奔向蔚藍色的大海;

生命是一棵長青藤,吸收著大地的滋養,沐浴著陽光雨露的滋潤,在山坡草地、懸崖峭壁上默默地、悄悄地展現著自己的青枝綠葉;

生命是一束流動的光,盡情地、熾熱地燃燒著自己,裝點著蒼穹,最後以能量的形式融合於其他物體之中;

生命是一個沒有盡頭的山洞,裡面奇石嶙峋、曲徑通幽、道重水復、別有洞天,永遠是一個令人神往,卻又撲朔迷離的謎景。

生命是一條羊腸小道,在雜草叢生中繞過荊棘,在礫石陡坡上繞過陷坑,蜿蜒曲折於青山之中、綠水之旁。

生命是一個謎,是紅塵中的人永遠也解不開的謎。

人生最崇高、最偉大的事莫過於探索生命!

人生最有意義的事莫過於研究生命!

人生最讓人心花怒放的事莫過於敬畏生命!

人生最讓人平心靜氣的事莫過於沿著生命的軌跡前行!

⑷ 挑戰無處不在作文300字

E智網為您解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放假了,我在《紹興晚報》上看到了《身殘志堅的張海迪》這個故事,覺得這個張海迪有著頑強的精神,值得我永遠學習。

故事講了張海迪5歲的時候因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便開始了她特殊的人生之路。她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樣上學讀書,只能在家裡坐在輪椅上。但是從小她就很渴望學習知識,就在家裡自學小學和中學的課本,後來又自學英語,並給自己立下了一條規定:每天一定要背熟10個英語單詞。就這樣,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學習,她的英語水平進步得非常快,她還翻譯了一部長篇小說《海邊診所》,還創作了其他許多著名的作品。

讀到這里,我不禁感嘆到:張海迪阿姨,您真了不起!我真佩服您!如果是換作我,得了她那樣的病,我可能早已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

看著張海迪阿姨的故事,再想想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擁有優越的學習環境,更應該學習張海迪阿姨,學習她那身殘志堅,自強不息,頑強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爭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一代新人,像張海迪阿姨一樣「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於是我心裡暗下決心:以後要好好讀書,不斷地挑戰自我,爭做一名奮發上進的勵志少年,改掉身上的壞毛病,培養自己頑強的毅力,勤奮學習,積極動腦主動發言,勇敢地迎接明天的挑戰!

⑸ 張海迪和史鐵生的優秀文章片段各一篇(每篇300字左右)

遠古的大海,遼闊無垠,幽藍安寧。月光下,海面微微泛著鱗光。在遙遠的海岸邊,古老的大陸沉浸在蒼茫的夜色中,大熊貓在崇山峻嶺中安靜地酣睡,野馬在廣闊的草原上風一樣地賓士。

忽然,猶如狂風驟起,火山噴發,大地震顫,寧靜的大海沸騰了。

海的女兒不甘海底世界的寂寞,躍出海面,升入空中,俯瞰著月光下的世界。

大地多麼美麗啊!海的女兒感嘆著。我要生活在大地上,成為大地女神。

大海說,海的女兒要永遠在海底的宮寢里生活,如果離開了大海,你就會變成荒原上的一座雕像,忍受嚴寒和狂風暴雪的蹂躪,忍受難以想像的孤獨和荒涼。

海的女兒說,為了這美麗的大地,我寧願做一座雕像……

於是,海水漸漸退去,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消失了,最深的大海隆起來,成為最高的高原,粗糙的礁石變成了巍峨的高山,美麗的珊瑚變成了森林和草原,不甘寂寞的海的女兒,真的變成了一尊冰雪的雕像,高高地聳立在千山萬壑之上。

幾百萬年過去了,海的女兒變成了雪山女神,在孤獨和寒冷中默默地等待著。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了她的腳邊。

雪山女神愛撫地俯瞰著他們,給予他們慷慨的恩澤。

她讓山澗的小溪潺潺地流淌,清澈的雪水流進了肥沃的田野,滋潤著土地、森林和牧場;她讓山谷的風雨快地吟唱,讓森林的倒影在湖面輕輕飄盪;她讓大地鮮花爛漫,彌漫著高山玫瑰的清清幽香……

人們感謝她,尊貴的雪山女神。人們在雪山腳下建起白塔,人們說,白塔就是雪山女神的象徵,願能保佑他們年年豐收,歲歲平安。人們還用石塊和獸骨壘起一座座瑪尼堆,上面刻著贊美雪山女神的頌歌;人們還掛起經幡,用他們心目中神聖的彩旗,把雪山女神裝扮得更加美麗。

可是,人們永遠只能匍匐在她的腳邊。

鳥兒不能飛臨她的肩頭,因為她太高、太寒冷。走獸只能徘徊在她的腳踵,因為她太陡峭、太威嚴。

只有濃密的雲霧,呼嘯的風雪中日伴隨著她,就連明媚的陽光,溫柔的月光也難得一睹她尊貴的容顏。只要有誰敢走近她,雪山女神就認為那是對她的挑釁,她就用驚雷般隆隆的雪崩和颶風般的風雪驅趕入侵者,直到把他們埋葬在冰雪之中。

人們畏懼她,對她敬而遠之。每年,人們為她舉行隆重的儀式,為她點燃香燭,吹響長號,對她頂禮膜拜。

有一天,一位年輕英俊的王子從遙遠的地方來了,他騎著白馬,配著寶劍,他胸前抱著一束高山玫瑰,來到了雪山腳下,因為他聽說,只要他能征服這座雪山,雪山女神就會還原成美麗絕倫的公主,與他結為百年伉儷。

人們聚集在雪山腳下,勸阻王子不要去冒險。人們說,雪山是神聖的,不容侵犯,不容玷污。可是王子聽不進人們的勸告,他勇敢地向山頂進發,滾滾的雪崩擋不住他,巨大的冰川在他腳下如履平地。他躍上高高的山脊,離山頂只有一步之遙。突然,烏雲驟起,狂風大作,大雪親傾泄而下,轉眼間天昏地暗,王子不見了蹤影……

虔誠的人們在誦經祈禱,等雲開日出,金光萬丈,雪山女神依然冰清玉潔,傲然挺立,而王子卻從此杳無音訊,只留下一朵朵高山玫瑰在雪原上開放……

——摘自張海迪《絕頂》
我說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說不好是想還是不想,還是無所謂。我說不好我是像那個孩子,還是像那個老人,還是像一個熱戀中的情人。很可能是這樣:我同時是他們三個。我來的時候是個孩子,他有那麼多孩子氣的念頭所以才哭著喊著鬧著要來,他一來一見到這個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對一個情人來說,不管多麼漫長的時光也是稍縱即逝,那時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實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當牽牛花初開的時節,葬禮的號角就已吹響。
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輝之時。那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處山窪里,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
當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嗎?
宇宙以其不息的慾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恆。這慾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我與地壇》 史鐵生

⑹ 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

1、范仲淹勤奮讀書幼時家貧,沒有飯吃,喝只能粥,冬天煮好粥,讓它結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每天只能吃一塊,他朋友知道後,給他送來吃的,他就隨食物腐壞,也不碰,他跟朋友說不能讓自己學會享受,最後終於有所作為。

2、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

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3、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4、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進過學校,童年起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十五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村子,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

在那裡她給村裡小學的孩子們教書,並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針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人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贊譽。

5、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