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做事專注的名人小故事

做事專注的名人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16 12:40:15

㈠ 有關專心致志的名人事例

1、成就是用時間換來的

司馬遷寫《史記》花了18年;左思寫《三都賦》花了10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30年;哥白尼寫《論天體的運動》花了30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花了22年:彌爾頓寫《失樂園》花了21年:偉大的馬克思寫《資本論》整整花了40年的功夫。

2、居里夫人

一次,瑪麗亞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依然不理不睬。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瑪麗亞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3、會走路的「黑板」

物理學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 , 忽然他腦子里考慮到一個題目 ,就向前面一塊「黑板」走去,隨手從口袋裡掏出粉筆頭,在「黑板」上演算起來。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動了地方,而安培的演算題還沒有做完,他不知不覺地追隨在「黑板」的後面計算。

「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覺得追不上了,這時候他看見街上的人都朝他哈哈大笑,他才發現那塊會走動的「黑板」原來是一輛黑色的馬車車廂的背面。

4、牛頓忘記吃飯

英國大物理學家牛頓有一次請朋友來家裡吃飯,飯菜做好了,可朋友還沒到,他就進實驗室專心致志地做實驗去了。朋友來後找不著牛頓,因急於上班,就獨個兒把飯菜吃了,並把吃剩的雞骨頭放在盒子里,然後走了。

傍晚時,牛頓做完實驗,准備吃飯。但當他看見盒子里的雞骨頭時,顯出恍然大悟的樣子,哈哈大笑地說:「我以為自己還沒吃飯呢,原來早就吃過了。」

5、文章不厭百回改

古今中外,精於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很多的。曹雪芹寫《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曾反復修改七次。

馬克思寧肯把自己的手稿燒掉,也不願把未經加工的著作遺留於身後。福樓拜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一天,莫泊桑帶著一篇新作去請教福樓拜,看見福樓拜桌上每頁文稿都只寫一行,其餘九行都是空白,很是不解。福樓拜笑了笑說:「這是我的習慣,一張十行的稿紙,只寫一行,其餘九行是留著修改用的。」

㈡ 專注使名人成功的事例

厲歸真來學畫虎。五代畫虎名家自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㈢ 有哪些做事不專注的名人事例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程庄鎮)人,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握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 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平淡得一無可取。

於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 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掏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彩了。

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 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里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了。

江淹曾不無得意地對弟子說:吾本素官,不求富貴,今之忝竊遂至於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備矣。在這種養尊處優的環境下,江淹再也沒有寫出好的文章。江淹的文思枯竭,江郎才盡。

其實並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用完了,而是他當官以後,一方面由於政務繁忙,另一方面也由於仕途得意,無需自己動筆,勞心費力,就不再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逐漸遜色,缺乏才氣。

(3)做事專注的名人小故事擴展閱讀:

做事專注成功的例子:

1、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非常高超,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

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著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裡,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裡卻想著:「要是現在到野外射下一隻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

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結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名師傳授,但是,一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2、從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 么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瑪妮雅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㈣ 描寫名人非常專注的事例

愛迪生發明電燈時,曾為燈絲的選取工作做過上千次試驗,度過了不知多少個不眠之夜,甚至還異想天開的用頭發絲做實驗。功夫不負苦心人,最終,他成功地用一根經過處理的碳絲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電燈。愛迪生用專注為世人帶來了光明,也用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專注。同樣的事例還有諾貝爾發明炸葯,諾貝爾冒著生命危險進行爆炸試驗,最後他成功地解決了開山採石過度勞累的問題,也解放了采礦工人的雙手。他設立的諾貝爾獎,激勵著後世無數志士奮發向上,也讓諾貝爾的專注精神得以世代不斷延續……
牛頓有一次思考問題,到了午飯時間,他去煮雞蛋吃。等到鍋里的水沸騰了,他這才驚訝的發現:鍋里煮的哪裡是雞蛋啊,而是自己的懷表。牛頓對待學習的態度令我嘆服,也正是這種對科學的不懈探索和對真理的鍥而不舍的尋覓,才讓牛頓成為近代可無數科學家中的佼佼者。愛因斯坦做實驗時,常常忘記吃飯。有一次他做實驗,該吃飯了,他走到餐廳,腦子里卻滿是化學方程式,突然,他明白了,他明白了飾演的關鍵所在,他這時才發現自己身在餐廳。「我干什麼來著?」他自問道,「哦,對了,我已經吃過飯了。」說完,他又趕回去做實驗了。試問,若沒有這份廢寢忘食的專注,愛因斯坦何以能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專注,是所有偉人成名必須具備的態度,因為專注,偉人才方以能稱為偉人。

㈤ 名人專心做事的故事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
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車胤囊螢夜讀。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屈原洞中苦讀。
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玄奘苦學佛法。
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李晟練成神箭手。
李晟的父親是一員威武的大將,李晟希望長大成為父親一樣的人。可是,父親卻總是說他年紀小,不能習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學習射箭,終於練成了百發百中的神箭手,讓父親刮目相看。

歐陽修借閱典籍。
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自幼天資過人,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家裡無錢買紙買筆,歐陽修的母親鄭氏為了讓兒子習文練字,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用荻草代替毛筆教小歐陽修寫字。歐陽修勤奮刻苦,練成了一手好字,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而這種刻苦精神也影響了他的小夥伴李堯輔,將李堯輔帶上好學之路。

蒲松齡草亭路問。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於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巨著《聊齋志異》。

宋濂冒雪訪師。
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㈥ 有關專注的名人事例

有關專注的名人事例很多,下面列舉幾個:

1、屠呦呦專注研究,因為發現青蒿素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屠呦呦榮登科學界最高殿堂並不是偶然,這與她多年從事中葯和中西葯結合研究,醉心科研,艱苦奮斗,圍繞國家需求,克服困難、一絲不苟的精神品質息息相關。她在葯學研究道路上的優良科學精神,奮發圖強、持之以恆、不怕失敗、埋頭苦幹、拒絕浮躁。

2、發明大王愛迪生

1871年的聖誕節,發明大王愛迪生舉行結婚典禮。婚禮正在進行時,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大家都納悶。原來愛迪生突然想到自己在研究的電報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發明上,不知不覺地跑到工廠搞實驗去了。一個工人發現了他,告訴他已是午夜12點了。這時愛迪生才想起來請人吃法的事情。

3、數學泰斗陳景潤

有一次,數學家陳景潤走路時撞到樹上,非但沒察覺到自己走錯了路,反倒以為是撞著別人了,一連說了幾聲:「對不起,對不起!」後來抬頭一看,原來是一棵大樹,不由得會心地笑了。原來,他正全神貫注地思考著數學問題。陳景潤在數學領域研究效率高,取得巨大成功,與其專注有密切關系。

4、居里夫人

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

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5、圍棋名人常昊

俱樂部正在進行圍棋比賽,一位教練被觀眾中的一個兒童所吸引——這個小孩在棋盤旁整整站了一上午,注意力高度集中,目不轉睛地盯著棋盤。看來,孩子入迷了。

第二天,這個小孩又來了,又專心致志地一上午。一個孩子有這樣好的專注品質,確實難能可貴,一個好苗子被教練發現了。6歲的上海兒童常昊就這樣被吸收進了圍棋隊。

3年後,常昊獲全國「棋童杯」賽冠軍;還曾在被讓四子的情況下,戰勝過日本棋聖。常昊之所以有這樣的進步,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長時間穩定。

㈦ 關於(名人做一件專注的事情)的故事

《李昌鈺:把一份事業堅持到底》
.
「我甚麼都不怕,就怕媽媽生氣」,大家可能沒想到,這話竟然出自享譽天下的神
探李昌鈺之口。李昌鈺的母親雖然中學都沒讀完,卻要求子女求學上進,李昌鈺從警官
學校畢業後,母親說:「你還要繼續往上讀,碩士不夠,還得念博士。」

1962年,他來到馬來西亞的沙撈越,恰好當地的一家華文報紙《華聯日報》招聘
記者,李昌鈺很順利地考上了。李昌鈺先是跑新聞,不久又當了助理編輯,他腦筋靈活
,善於抓住種種社會現象,在報紙頭版寫短評,讓他備受讀者青睞,也被報社老闆看好
,不到一年就被提升為總編,當時才25歲。

就在這時刻,李昌鈺卻決定放棄已有的一切,去美國求學。因為他沒有忘卻自己對
母親的承諾。

1965年,李昌鈺來到美國,身邊只帶著50美元。他讀夜校,半工半讀的生活很艱辛
,他卻樂在其中。他說:「出身富家,或認真工作,是兩種生存之道,我選擇後者。」

1972年,李昌鈺由市立大學刑事科學系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授予學
士學位,之後又先後獲紐約大學生物化學及分子化學碩士、博士學位。李昌鈺除了主持
一些大案和歷史疑案的鑒識以外,還到世界各地講學,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他的學生
遍及全球,包括前蘇聯,阿拉伯國家,歐洲及非洲等,而且許多已經成為各地鑒識領域
的中流砥柱。

但是李昌鈺認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緣分,教給學生鑒識的科技是一個方面,而做
人的道理是學不來的,而且學生能否學得出來,要看各人的機緣。他特地舉了一個西方
諺語來說明這個問題,「你可以把馬牽到河邊,但你不能強迫它喝水。」

李昌鈺表示,他一生努力,但做事隨緣,「在台灣時想做一個好警察,到美國讀書
,後來再教書,想做一個好教授,後來又想做一個好的實驗室主任,好的廳長,這些都
做到了。結婚40多年,自己也是一個好的丈夫,好的父親。當時來美國時並沒有立志要
做什麼大事業,但卻自然而然地成了首屈一指的法醫學鑒定專家。」李昌鈺說,做事情
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要對得起自己。

李昌鈺,美國首位州級華裔警政長官,也是美國歷史上官職最高的亞裔執法官員,
在美國各州及全球其他十七個國家參與調查了六千多起重大刑案,迄今已獲八百多個榮
譽獎項。李博士的成功頗具傳奇色彩,他曾嚐遍山珍海味,亦曾餓過肚子,住過最好的
旅館,亦曾在墳場過夜。

經過了40多年的職業和教學生涯,可謂是功成名就,桃李滿天下。他雖仍然忙於破
案和教學,但他覺得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早已超然於名利之外。

㈧ 關於專注的名人名言和事例有哪些啊

關於專注的名人名言:

1、無專精則不能成,無涉獵則不能通也。——梁啟超

2、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李白

3、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曹學

4、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要達成的目標上,而不是你所恐懼的事情上。——安東尼羅賓

5、君子之學貴一,一則明,明則有功。——楊時

6、學問尚精專,研摩貴純一。——清·曾世霖

7、成大事不在於力量的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約翰生

8、企業只有聚焦,聚焦、再聚焦,方能成功。——史玉柱

9、讀書要在存心久。——宋蘇軾

專注的事例:

1、1871年的聖誕節,發明大王愛迪生舉行結婚典禮。婚禮正在進行時,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大家都納悶,新郎哪裡去了?原來愛迪生突然想到自己在研究的電報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發明上,不知不覺地跑到工廠搞實驗去了。一個工人發現了他,告訴他已是午夜12點了。這時愛迪生才想起來:「糟糕,我還要陪客人吃晚飯呢!」

2、有一次,數學家陳景潤走路時撞到樹上,非但沒察覺到自己走錯了路,反倒以為是撞著別人了,一連說了幾聲:「對不起,對不起!」後來抬頭一看,原來是一棵大樹,不由得會心地笑了。原來,他正全神貫注地思考著數學問題。陳景潤在數學領域研究效率高,取得巨大成功,與他出色的注意品質緊密相關。

3、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4、俱樂部正在進行圍棋比賽,一位教練被觀眾中的一個兒童所吸引——這個小孩在棋盤旁整整站了一上午,注意力高度集中,目不轉睛地盯著棋盤。看來,孩子入迷了。

第二天,這個小孩又來了,又專心致志地看了一上午。一個孩子有這樣好的注意品質,確實難能可貴,一個好苗子被教練發現了。6歲的上海兒童常昊就這樣被吸收進了圍棋隊。3年後,常昊獲全國「棋童杯」賽冠軍;還曾在被讓四子的情況下,戰勝過日本棋聖。常昊之所以有這樣的進步,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長時間穩定。

㈨ 古今中外名人工作十分專心的故事

屈原洞中苦讀。
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玄奘苦學佛法。
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李晟練成神箭手。
李晟的父親是一員威武的大將,李晟希望長大成為父親一樣的人。可是,父親卻總是說他年紀小,不能習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學習射箭,終於練成了百發百中的神箭手,讓父親刮目相看。

歐陽修借閱典籍。
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自幼天資過人,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家裡無錢買紙買筆,歐陽修的母親鄭氏為了讓兒子習文練字,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用荻草代替毛筆教小歐陽修寫字。歐陽修勤奮刻苦,練成了一手好字,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而這種刻苦精神也影響了他的小夥伴李堯輔,將李堯輔帶上好學之路。

蒲松齡草亭路問。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於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巨著《聊齋志異》。

宋濂冒雪訪師。
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

㈩ 有關做事認真的名人事例

1、孔子——勤奮好學

孔子一生都在努力工作。 在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 「易經」難以閱讀,而且很難學習。 孔子不怕困難,重復閱讀,直到被理解為止。 由於孔子生活的時代,紙張並沒有被發明。 這本書是用竹簡或木頭寫的,既愚蠢又沉重。 將許多竹簡與皮革條放在一起就成了一本書。 因為孔子努力學習,並且勤奮地展出這本書,所以次數太多了,皮條被打破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