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現代名人故事勵志故事300以上

現代名人故事勵志故事300以上

發布時間: 2020-12-16 14:28:13

A. 現代名人勵志小故事

名人讀書的故事一: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裡捧著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名人讀書的故事二: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像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名人讀書的故事三: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名人讀書的故事四: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名人讀書的故事五: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名人小故事

小時候的比爾·蓋茨十分好動,常常不能靜下來。他最喜歡就是坐在木馬上搖搖擺擺地晃著,有趣的是,即使現在他已長大成人,有時仍會不由自主地搖著呢!這成了他獨特的小動作。<br> 牛頓三歲時,已顯露出其不平凡之處。當一般的小朋友喜歡跟朋友四處奔跑和嬉戲時,他卻寧可獨個兒躲在屋子裡,拿著錘子和鐵釘,叮叮鐺鐺地打在木板上,製作喜歡的小工藝

B. 現代名人小故事勵志

現代勵志小故事有很多,包括著名主持人、著名歌手、富豪的創業歷程等的個人經歷都十分勵志,讓人為之振奮,下面詳細介紹幾個名人的勵志故事。

C. 現代中外名人的勵志故事有什麼

霍金的故事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後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葯」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希拉里:有領導能力的小姑娘
伶牙俐齒?勇敢智慧?咄咄逼人?人們對希拉里似乎總是褒貶不一,但有一點你無法否認,她絕對是世界第一流的女政治家。希拉里絲毫不比老公柯林頓遜色,她不僅從小成績優秀,出類拔萃,還表現出了極強的領導和社交能力。
希拉里出生於芝加哥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4歲時的一件事鍛煉了小希拉里堅強的意志和決斷力。當時,社區中有個霸道的小女孩總是欺負希拉里,希拉里很害怕,淚流滿面地向母親訴苦。母親告訴希拉里,若遭到欺負,就一定要毫不畏懼地還擊。小希拉里的確這樣做了。此後,希拉里天賦的領導才能日漸顯露,她身旁很快聚集了一大幫孩子。
貝克漢姆:從「賭局」中領悟父親的良苦用心
有誰統計過,貝克漢姆在球場上到底吸引過多少人的目光?每當這位世界頂級球星的身影出現在球場,無數的尖叫聲立刻響遍全場,相機快門也閃個不停。小貝從3歲就開始踢球,盡管那時還是「玩」球多於「練」球,但父親一直苦心培訓他,頑皮的他漸漸奠定了對足球事業的熱愛。
上小學時,小貝跟父親之間甚至還約定了一個常規「賭局」:如果小貝能站在禁區邊不助跑射門,每次把球踢中門柱,就能從父親那兒賺到50個便士。總是贏到零花錢的小貝很開心,直到長大成人後他才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曼德拉:從小就追求正義和理想
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他同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進行了幾十年不屈不撓的斗爭,贏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說,曼德拉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對正義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曼德拉出生在一個小村莊,9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從小曼德拉就經常目睹當地大酋長在解決部落爭端過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約束,他逐漸萌發了尋求正義和平等的理想。年紀更大一些後,他多次領導同學抗議學校的白人法規,甚至因領導學生運動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爭」中,曼德拉逐漸立下志願:要為南非的每一個黑人尋求真正的公正。
莫扎特:一個天資聰慧的神童
莫扎特被公認為音樂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顯露出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天賦和卓絕才能。從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個孩子對待音樂的積極心態,對藝術事業的執著追求。雖然不能人人皆為天才,但對廣大孩子來說,「神童莫扎特」絕對是具有傳奇色彩、又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小時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鋼琴前面,按著琴鍵細聽,並努力彈出他曾經聽到過的音樂。一次,莫扎特的父親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歲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寫東西。父親問他在干什麼,莫扎特說他正在寫鋼琴協奏曲。父親把五線譜紙拿過來一看,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朋友說:「你看,他寫的這些又正確又富有意義啊!」天資加上勤奮和用心,這就是神童莫扎特!
卡莉·菲奧里納:從母親那裡受益匪淺
惠普前任女掌門卡莉。菲奧里納曾是男性主導的矽谷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精明強干、堅忍不拔的卡莉曾兩度榮登《財富》「最有權威的女企業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卡莉從小就受母親影響,從母親那裡學到了堅強、博學和熱愛生活,並受益一生。
卡莉出生於美國得州一個帶有歐洲血統的家庭。父親是聯邦法院的法官,母親則是一位藝術家。在童年的卡莉心中,母親一直是她最崇敬的人。母親熱愛生活,教卡莉做人的道理,使卡莉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卡莉童年時代隨父母游歷了不少國家,不僅開拓了眼界,更培養了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這對她成為一個有勇氣、有魄力、自信並熱愛生活的人也不無影響
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卻因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於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並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為動力,苦練球技,持之以恆的努力終於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願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台。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共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鄧亞萍的出色成就,不僅為她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也改變了世界乒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
愛迪生 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於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後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後,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餘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裡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裡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 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准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愛迪生未成名前是個窮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見他,關心地說:「看你身上這件大衣破得不象樣了,你應該換一件新的。」 「用得著嗎?在紐約沒人認識我。」 愛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幾年過去了,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 有一天,愛迪生又在紐約街頭碰上了那個朋友。「哎呀」,那位朋友驚叫起來,「你怎麼還穿這件破大衣呀?這回,你無論如何要換一件新的了!」 「用得著嗎?這兒已經是人人都認識我了。」 愛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傑明·富蘭克林(1706.1-1790.4),美國革命時期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家,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卓越的科學家。他是美國十八世紀僅列於華盛頓之後的最著名人物。 1723年,富蘭克林17歲,他因與兄長的不合而離開家庭,獨自來到費城謀生。在這里,他從印刷工人開始,一直到擁有自己的印刷作坊,自己辦報紙,走過了一段艱辛的謀生之路,最後獲得人們的承認,成為德高望重的傑出科學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動。
莫扎特:一個天資聰慧的神童 莫扎特被公認為音樂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顯露出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天賦和卓絕才能。從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個孩子對待音樂的積極心態,對藝術事業的執著追求。雖然不能人人皆為天才,但對廣大孩子來說,「神童莫扎特」絕對是具有傳奇色彩、又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小時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鋼琴前面,按著琴鍵細聽,並努力彈出他曾經聽到過的音樂。

D. 現代名人的艱苦奮斗勵志故事500字左右

愛迪生是世界聞名的發明家。他是美國人, 小時候因為家裡窮, 只上了3 個月學, 十一二歲就開始賣報.他熱愛科學, 常常把錢節省下來, 買科學書報和化學葯品.他做實驗的器具, 是從垃圾堆里揀來的一些瓶瓶罐罐. 愛迪生12 歲的時候, 在火車上賣報.火車上有一節給乘客吸煙的專用車廂, 車長同意他在那裡佔用一個角落.他把化學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裡, 賣完了報, 就做各種有趣的實驗. 有一次, 火車開動的時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氣馬上燃燒起來.許多人趕來, 和愛迪生一起把火撲滅了.車長氣極了, 把愛迪生做實驗的東西全扔了出去, 還狠狠打了他一個耳光, 把他的一隻耳朵打聾了。

愛迪生鑽研科學的決心沒有動搖.他省吃儉用, 重新做起化學實驗來. 有一次, 硫酸燒毀了他的衣服; 還有一次, 硝酸差一點兒弄瞎了他的眼晴. 他沒有被危險嚇倒, 還是頑強地做實驗. 愛迪生試制電燈, 為了找到一種價錢便宜、使用時間長的燈絲, 不知做了多少次實驗.他常常在實驗室里一連工作幾十個小時, 實在太累了, 就躺在實驗台上睡一會兒.他這樣不懈地努力, 終於找到了合適的燈絲, 發明了電燈.後來, 愛迪生又發明了電影、留聲機......他一生中發明的東西有1000多種 。

E. 名人的勵志成才故事(300字以下)

一、戰勝殘疾的巴雷尼——堅持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里大哭起來。

從那以後,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盡管發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台。

二、開普勒

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從童年開始便多災多難,在母腹中只呆了七個月就早早來到了人間。後來,天花又把他變成了麻子,猩紅熱又弄壞了他的眼睛。但他憑著頑強、堅毅的品德發憤讀書,學習成績遙遙領先於他的同伴。

後來因父親欠債使他失去了讀書的機會,他就邊自學邊研究天文學。在以後的生活中,他又經歷了多病、良師去世、妻子去世等一連串的打擊,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學研究,終於在59歲時發現了天體運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動自己前進的動力,以驚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學的桂冠,成為「天空的立者」。

三、愛迪生

在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時候他失敗了很多次 ,當他用到一千多種材料做燈絲的時候,助手對他說:「你已經失敗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經變得渺茫,還是放棄吧!」但愛迪生卻說:「到現在我的收獲還不錯,起碼我發現有一千多種材料不能做燈絲。」最後,他經過六千多次的實驗終於成功了。

我可以試想,如果愛迪生在助手勸他停止實驗的時候放棄了,我們現在會怎麼樣呢?可能我們還要點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燈在夜裡照明。其實愛迪生的每次試驗失敗都可以看作是挫折。這么一算,愛迪生發明電燈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目啊!

四、張海迪

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五、奧斯特洛夫斯基

命運對奧斯特洛夫斯基是殘酷的:他念過三年小學,青春消逝在疾馳的戰馬與槍林彈雨中。16歲時,他腹部與頭部嚴重負傷,右眼失明。20歲時,又因關節硬化而卧床不起。面對著命運的嚴峻挑戰,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沒比掉隊更可怕的事情了。」

奧斯特洛夫斯基與命運進行了英勇的抗爭:他不想躺在殘廢榮譽軍人的功勞簿上向祖國和人民伸手,他用沸騰的精力讀完了函授大學的全部課程,如飢似渴地閱讀俄羅斯與世界文學名著。書籍召喚他前進,書籍陪伴他披荊斬棘。

F. 名人的勵志故事 有人生哲理的 300字左右

1·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2.天再高又怎樣,踮起腳尖就更接近陽光。
3.別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會做些讓人想不到的事。4.我們什麼都沒有,唯一的本錢就是青春。夢想讓我與眾不同,奮斗讓我改變命運!
5.自信的生命最美麗!
6.相信夢想是價值的源泉,相信眼光決定未來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沒有失敗,相信生命的質量來自決不妥協的信念。
7.如果心胸不似海,又怎能有海一樣的事業。
8.命運如同手中的掌紋,無論多曲折,終掌握在自己手中。
9.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折磨,才有徵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10.窮則思變,差則思勤!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11.帶著感恩的心啟程,學會愛,愛父母,愛自己,愛朋友,愛他人
12.用愛生活,你會使自己幸福!用愛工作,你會使很多人幸福!
13.流過淚的眼睛更明亮,滴過血的心靈更堅強!
14.當世界給草籽重壓時,它總會用自己的方法破土而出。
15.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6.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把它走完。
17.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18.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19.我走得很慢!但我從不後退!!!
20.這個社會是存在不公平的,不要抱怨,因為沒有用!人總是在反省中進步的!
21.不要輕易用過去來衡量生活的幸與不幸!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綻放美麗的~只要你珍惜。
22.志在山頂的人,不會貪念山腰的風景…
23.生活不是等待風暴過去,而是學會在雨中翩翩起舞。
24.快樂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25.待人對事不要太計較,如果太計較就會有悔恨!
26. 把艱辛的勞作看作是生命的必然,即使沒有收獲的希望也心平氣和的繼續。
27.前有阻礙,奮力把它沖開,運用炙熱的激情,轉動心中的期待,血在澎湃,吃苦流汗算什麼。

G. 中國現代名人勵志故事500字

李嘉誠的表妹庄月明,是他日後的妻子。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在李嘉誠最無助、最困難的時候,他的表妹一直陪伴在左右。當時的李嘉誠一無所有,是個初中生,而庄月明是香港大學的畢業生,還留學日本。這門親事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但是兩個人卻堅持走了下來,他們對愛情的執著終於感動了長輩,同意兩人結婚。到1989年,庄月明因心臟病猝發去世,當時李嘉誠才60出頭,身體硬朗,又是富豪,因此不乏主動示愛的美女。香港不少富商以緋聞為榮,但李嘉誠始終如一塊白璧。

做人的精神

有這樣一個故事:李嘉誠口袋裡的一枚硬幣滾落到一個角落裡,他彎腰去拾,卻沒有拾到。一旁的門童為他拾起,恭敬地放到他手裡。李嘉誠給了100港幣的小費作為酬謝。旁人問起,李嘉誠說:「硬幣若不拾起,便沒有用處;拾起,我還有用。100元錢對他來說也是有用的。錢的作用不在於聚斂,而在於使用。」

這還可以反映到李嘉誠的管理之道。「管理一家大公司,你不可以樣樣事情親力親為,首先要讓員工有歸屬感,對他們好,讓他們喜歡你。」時至今日,社會環境已與多年前李嘉誠創業時有很多不同,有人認為為了成功可以不擇手段。李嘉誠卻說,「絕不同意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即使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長久。」

富與貴的哲學

李嘉誠有兩個事業,一個是拚命賺錢的事業;另一個是不斷花錢的事業,他的投入足以讓他成為亞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公益慈善家。「一個人有了衣食住行這個條件之後,應該對社會多一點關懷。」李嘉誠一直在追求內心的富貴。貴為天子,未必是貴;賤如匹夫,不為賤也!在中國古代哲學家早就悟透的道理之下,李嘉誠又自創內心的財富,這就是真正的財富。

H. 名人勵志故事300字

古代勵志故事一:諸葛亮勤奮好學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鍾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准,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古代勵志故事二:李密牛角掛書

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古代勵志故事三: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牆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蘇秦刺股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I. 現代名人勵志故事 ,要活的,字數不少於800字,謝謝啦!

在中國達人秀的現場,劉偉空著袖管走了上來,坐到鋼琴前。那首《夢中的婚禮》響了起來。曲子結束,全場起立鼓掌。當評委高曉松問他這一切是怎麼做到的時候,劉偉說了一句:「我覺得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地活著。」

命運給了劉偉一個美妙的開局,卻迅速地吹響了終場哨。對劉偉而言,10歲時的記憶,永遠是那麼殘缺不全,1997年,10歲的劉偉因觸電意外失去雙臂。「怎麼觸電的?其實我自己是記不起來了,我的這部分記憶已經丟失。」劉偉說,根據別人的說法,劉偉家附近有一個簡陋的配電室,牆是用土砌的,很矮,一翻就能進去,裡面的電線裸露在外。3個孩子玩捉迷藏,劉偉往牆上爬的時候,觸到了高壓線。醒來的時候,劉偉已經徹底的失去了雙臂。「當時我的腦袋一片空白,傻了。」劉偉描述著自己當時的心情。

但是,失去雙臂的劉偉沒有放棄,沒有絕望,劉偉開始重新做回自己。

在醫院做康復的那段時間,劉偉遇到了生命中的一位貴人,帶給了劉偉截肢後第一次改變。那是一位同樣失去雙手的病人,他叫劉京生,北京市殘聯副主席。他能自己吃飯、刷牙、寫字,而且事業上也非常成功,他教了劉偉很多。劉偉很感謝劉京生,因為有著同樣的遭遇,劉偉開始向劉京生學習,「如果你一出生就有兩個腦袋,別人都覺得很奇怪,怎麼有兩個腦袋呢?無所適從。但當你遇到一個同樣有兩個腦袋的人,而且你發現他過得很好,那你肯定會想,他過得好,我也可以。」半年以後,劉偉已經能夠自己用腳刷牙、吃飯、寫字。

兩年之後,劉偉回到了自己原來的班裡,到了期末考試,劉偉仍然拿到了全班前三名的好成績。「從那個時候起,我開始努力學習了。任何事情我只要想學,都能學得很快,做得比別人好。」沒有雙臂的劉偉開始面對別人的議論。他的同學對他很好,看到誰對他指指點點,「他們立馬會過去把別人胖揍一頓。」劉偉說。

劉偉的第二次改變出現在2002年,那一年,世界盃正在火熱進行中,劉偉也第一次看到了世界盃直播。從小劉偉就憧憬著能夠成為職業球員,他出生的1987年,那之後的幾年正是中國足球職業化的肇始。這個理想的開局同樣異常完美,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10歲的他已經是綠茵俱樂部二線隊的隊長,司職中場。他欣賞的球隊是巴西,但偶像是哥倫比亞的「金毛獅王」巴爾德拉馬,「因為他夠狂野。」看到世界盃後,雖然自己的足球夢已經破滅,但是劉偉開始重新審視自己。12歲時,劉偉開始學習游泳,並且進入了北京殘疾人游泳隊,兩年之後,他就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獲得了兩金一銀。2002年的事情了,北京已經獲得了舉辦奧運會的資格。劉偉對母親許下承諾:在2008年的殘奧會上拿一枚金牌回來。

然而,命運仍然是那麼的無情,在為奧運會努力做准備時,高強度的體能消耗導致了免疫力的下降,患上了過敏性紫癜。醫生告訴過他母親,高壓電對於劉偉身體細胞有過嚴重的傷害,不排除以後患上紅斑狼瘡或白血病的可能,他必須放棄訓練,否則將危及生命。「只能放棄,不能為了比賽,命都不要了吧。



19歲時,高考臨近,劉偉的成績並不差,但是他的內心卻有了疑慮,「內心有激烈的沖突,到底要不要上大學?」在放棄了足球、游泳之後,他把希望置放在他的另一項愛好上――音樂。家人反對他走音樂這條路,但沒有成功。劉偉最終沒有參加高考,獲得了家人借錢買來的鋼琴。「人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能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所以我最終選擇了音樂。」劉偉說。

確定了自己的音樂路後,一個問題是,去哪裡學習音樂呢?劉偉找到了一家私立音樂學院,然而學校的校長卻說,劉偉進我們學校學音樂只能是影響校容。」劉偉對此回應說謝謝你這么歧視我,我會讓你看看我是怎麼做的。

劉偉開始用腳來學習練琴,可以想像這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要知道很多正常人用手練了很多年都不一定會有起色。為了能夠有收獲,劉偉每天練琴時間超過7小時。「我是三點一線的生活:練琴、學音樂、回家。我家在五道口,練琴的地方在沙河,學音樂的地方在四中,那時真是精神和體力的雙重考驗。」在腳趾頭一次次被磨破之後,劉偉逐漸摸索出了如何用腳來和琴鍵相處的辦法。如同在足球、游泳上的表現,他對音樂的悟性同樣驚人。「沒有手,用腳一樣能彈鋼琴。」劉偉說。

2008年,只學了一年鋼琴的劉偉在北京電視台的《唱響奧運》節目中,當著劉德華的面,彈了一曲《夢中的婚禮》。接著,他彈著鋼琴,與劉德華合唱了一首《天意》。雙方擁抱之後,劉德華和他約定合作一首歌曲,於是,劉德華新專輯里多了一首叫做《美麗的回憶》的歌,其中有這樣的歌詞:「我站在這里送給你/送你我最美麗的回憶/送你我的努力/你的鼓勵永遠都清晰/我站在這里擁抱你/抱你我最真實的身體/抱你我的約定/你的美麗永遠都很清晰」這個歌詞就是劉偉填的。

在對自身不放棄的同時,劉偉還積極的融入群體社會,他積極的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來為自己加油。除了北京唱響奧運節目外,2009年12月3日,劉偉參加了在廣州舉行的全國雙上肢障礙者書畫及才能展示活動;2011年5月,參加了湖南衛視《快樂男聲》濟南唱區預選賽;2011年7月,參加了東方衛視《中國達人秀》;2011年9月,參加《開學第一課》錄制。

當然,劉偉也遇到過挫折,參加了《快樂男聲》濟南中賽區預選賽,「我的歌還沒唱幾句就被打斷,當我們把鋼琴抬進來表演時,不到一半,評委就很不耐煩地打斷了演奏,然後一句話也不說。我覺得這些都不算什麼,眼前的天空會出現5個字:多大點事啊。」讓劉偉感到驚訝的是,參加中國達人秀後,他的人氣開始暴漲,從上海回到北京,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在QQ和人人網上的好友申請成千上萬,好友被迅速加到極限。只要電腦開著,各種信息都在不停地閃爍。他不敢輕易回復,看看就行了。

這一切,都因為8月的那場比賽,在中國達人秀的現場,劉偉空著袖管走了上來,坐到鋼琴前。那首《夢中的婚禮》響了起來。曲子結束,全場起立鼓掌。當評委高曉松問他這一切是怎麼做到的時候,劉偉說了一句:「我覺得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地活著。」當劉偉被命運再一次放到一個耀目的舞台上,劉偉有些像自己寫的歌詞那樣:永遠都清晰。「我一直為自己的夢想努力,現在演奏方面算是一般般吧,創作上正在學習,製作也學了一點兒。人不能把自己說得太好,光環越大,裡面的空心越大。我要的只是做好自己,這就OK了。」

比賽後,劉偉的生活開始變得擁擠。面對進屋的記者,母親王香英開始展露愁容,她希望兒子能夠做他喜歡的事情,同時希望他的生活是輕松而平靜的。「這段時間,心情很矛盾。」王香英在家看不到東方衛視,兒子在中國達人秀上的表現,她是在網路上看的。「看的時候不是很激動,經歷的事情太多了。」

魯班年輕的時候,決心要上終南山拜師學藝。他拜別了爹媽,騎上馬直奔西方,越過一座座山崗,趟過一條條溪流,一連跑了30天,前面沒有路了,只見一座大山,高聳入雲。魯班想,怕是終南山到了。山上彎彎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條,該從那一條上去呢魯班正在為難,看見山腳下有一所小房子,門口坐?一位老大娘在紡線。魯班牽馬上前,作了個揖,問:「老奶奶,我要上終南山拜師學藝,該從哪條道上去」老大娘說:「這兒九百九十九條道,正中間一條就是。」魯班連忙道謝。他左數四百九十九條,右數四百九十九條,選正中間那條小道,打馬跑上山去。

魯班到了山頂,只見樹林子里露出一帶屋脊,走近一看,是三間平房。他輕輕地推開門,屋子裡破斧子,爛刨子攤了一地,連個插腳的地方都沒有。一個須發皆白的老頭兒,伸?兩條腿,躺在床上睡大覺,打呼嚕像擂鼓一般。魯班想,這位老師傅一定就是精通木匠手藝的神仙了。他把破斧子,爛刨子收拾在木箱里,然後規規矩矩地坐在?上等老師傅醒來。

直到太陽落山,老師傅才睜開眼睛坐起來。魯班走上前,跪在地上說:「師傅啊,您收下我這個徒弟吧。」老師傅問:「你叫什麽名字從哪兒來的」魯班回答:「我叫魯班,從一萬里外的魯家灣來的。」老師傅說:「我要考考你,你答對了,我就把你收下;答錯了,你怎樣來還怎樣回去。」魯班不慌不忙地說:「我今天答不上,明天再答。哪天答上來了,師傅就哪天收我做徒弟。」

老師傅捋了捋鬍子說:「普普通通的三間房子,幾根大柁幾根二柁多少根檁子多少根椽子」魯班張口就回答:「普普通通的三間房子,四根大柁,四根二柁,大小十五根檁子,二百四十根椽子。五歲的時候我就數過,師傅看對不對」老師傅輕輕地點了一下頭。

老師傅接?問:「一件手藝,有的人三個月就能學會,有的人得三年才能學會。學三個月和學三年,有什麼不同」魯班想了想才回答:「學三個月的,手藝紮根在眼裡;學三年的,手藝紮根在心裡。」老師傅又輕輕地點了一下頭。

老師傅接?提出第三個問題:「兩個徒弟學成了手藝下山去,師傅送給他們每人一把斧子。大徒弟用斧子掙下了一座金山,二徒弟用斧子在人們心裡刻下了一個名字。你願意跟哪個徒弟學」魯班馬上回答:「願意跟第二個學。」老師傅聽了哈哈大笑。

老師傅說:「好吧,你都答對了,我就得把你收下。可是向我學藝,就得使用我的傢伙。可這傢伙,我已經五百年沒使喚了,你拿去修理修理吧。」

魯班把木箱里的傢伙拿出來一看,斧子崩了口子,刨子長滿了,鑿子又彎又禿,都該拾掇拾掇了。他挽起袖子就在磨刀石上磨起來。他白天磨,晚上磨,磨得膀子都酸了,磨得兩手起了血泡,又高又厚的磨刀石,磨得像一道彎彎的月牙。一直磨了七天七夜,斧子磨快了,刨子磨光了,鑿子也磨出刃來了,一件件都閃閃發亮。他一件一件送給老師傅看,老師傅看了不住地點頭

老師傅說:「試試你磨的這把斧子,你去把門前那棵大樹砍倒。那棵大樹已經長了五百年了。」

魯班提斧子走到大樹下。這棵大樹可真粗,幾個人都抱不過來;抬頭一望,快要頂到天了。他掄起斧子不停地砍,足足砍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才把這棵大樹砍倒。

魯班提斧子進屋去見師傅。老師傅又說:「試試你磨的這把刨子,你先用斧子把這棵大樹砍成一根大柁,再用刨子把它刨光;要光得不留一根毛刺兒,圓得像十五的月亮。」

魯班轉過身,拿斧子和刨子來到門前。他一斧又一斧地砍去了大樹的枝,一刨又一刨地刨平了樹幹上的節疤,足足幹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才把那根大柁刨得又圓又光。

魯班拿?斧子和刨子進屋去見師傅。老師傅又說:「試試你磨的這把鑿子,你在大柁上鑿兩千四百個眼兒:六百個方的,六百個圓的,六百個楞的,六百個扁的。」

魯班拿起鑿子和斧子,來到大柁旁邊就鑿起來。他鑿了一個眼兒又鑿一個眼兒,只見一陣陣木屑亂飛。足足鑿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兩千四百個眼兒都鑿好了:六百個方的,六百個圓的,六百個楞的,六百個扁的。

魯班帶鑿子和斧子去見師傅。老師傅笑了,他誇獎魯班說:「好孩子,我一定把全套手藝都教給你!」說完就把魯班領到西屋。原來西屋裡擺好多模型,有樓有閣有橋有塔,有桌有椅有箱有櫃,各式各樣,精緻極了,魯班把眼睛都看花了。老師傅笑?說:「你把這些模型拆下來再安上,每個模型都要拆一遍,安一遍,自己專心學,手藝就學好了。」

老師傅說完就走出去了。魯班拿起這一件,看看那一件,一件也捨不得放下。他把模型一件件擎在手裡,翻過來掉過去地看,每一件都認真拆三遍安三遍。每天飯也顧不得吃,覺也顧不得睡。老師傅早上來看他,他在琢磨;晚上來看他,他還在琢磨。老師傅催他睡覺,他隨口答應,可是不放下手裡的模型。

魯班苦學了三年,把所有的手藝都學會了。老師傅還要試試他,把模型全部毀掉,讓他重新造。他憑記憶,一件一件都造得跟原來的一模一樣。老師傅又提出好多新模型讓他造。他一邊琢磨一邊做,結果都按師傅說的式樣做出來了。老師傅非常滿意。

一天,老師傅把魯班叫到眼前,對他說:「徒弟,三年過去了,你的手藝也學成了,今天該下山了。」魯班說:「不行,我的手藝還不精,我要再學三年!」老師傅笑?說:「以後你自己邊做邊學吧。你磨的斧子,刨子,鑿子,就送給你了,你帶去使吧!」

魯班捨不得離開師傅,可是知道師傅不肯留他了。他哭?說:「我給師傅留點什麼東西呢」老師傅又笑了,他說:「師傅什麼也用不了,只要你不丟師傅的臉,不壞師傅的名聲就足夠了。」

魯班只好拜別了師傅,含眼淚下山了。他永遠記師傅的話,用師傅給他的斧子,刨子,鑿子,給人們造了許多橋梁,機械,房屋,傢具,還教了不少徒弟,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所以後世的人尊他為木工的祖師。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