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睦為主題的歷史故事
『壹』 以和諧為主題的演講稿
和諧之美
和諧是什麼?天地蒼茫,宇宙洪荒,和諧是瀚海平江,和諧是峻嶺疊嶂;人來人往,萬千氣象,和諧是人性的陽光,和諧是社會的理想。和諧給我們帶來美的馨香,和諧讓我們感受到美的滋養。
自然之美,在於天地萬物的和諧,在於謹守著各自的運行軌跡,生存與死亡,寒夜與陽光,雋秀與奔放,彷彿都在這一道道軌跡中來來往往。那大自然生命氣息中的原始與粗獷,便蘊含著造化神功的和諧之美,涵泳著大千世界的鬼斧天成。
我放縱著自己那恍若流光的想像,扇動起那對放飛理想的翅膀,自己彷彿已站在高山之巔上,俯瞰著目下的滄桑,環顧著眼前的荒涼,心中是無比的慨慷。老鷹從耳際劃過,彷彿要奔向山的那一方;鼻翼不自覺地扇動,那是泥土的清香。我振奮起精神,理清了思想,那心中的火裹挾著氣流的奔放,勃發著心底的熱望。我要呼出那山,呼出那火,呼出那生命的高亢,呼出那大自然的和諧與安詳。
而人性之美,就是人間百態的和諧樂章,就是每個人心中的安樂天堂,繁華與荒涼,軟弱與堅強,絕望與希望,彷彿都在這人間大戲上頻頻登場。每一個細微的動作,每一句暖人的言語,都無不印刻著最細膩的情感,無不藏匿著最敏感的神經。
我的耳彷彿聽得到每顆心的絲絲悸動,我的眼彷彿看得到你我的心房,自己就好像已穿梭於人群深處,潛行在大街小巷,聽到的是暖人的問候一聲聲,看到的是燦爛的笑臉一張張。在危難中我可以看到一雙雙援助的手,心中期待著命運的轉機,彷彿已經看到曙光就在前方。在奮斗中我感受到汗水折射著陽光,理想正在揚帆啟航,人們的期許給我力量,彷彿就在為我的人生導引方向。就在這絕望與希望的尋常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和諧之美。人間恍若愛的和風,撫慰著我,入我夢鄉;社會好比心的海洋,浸泡著我,伴我成長。
就在這自然與社會的交叉口,我看到了和諧的美好。和諧之聲,就在耳畔鳴響;和諧之韻,就在梁間回盪;和諧之美,就在我們身旁。讓我們不要忽視身邊每一束和諧之花,不要放過身邊每一縷和諧之光。在這充滿和諧的世界上揮灑著激昂,在這洋溢著和諧的天地間恣肆地徜徉。和諧之美——我的天堂!
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__個字,寥寥數語,卻囊括了國家與公民、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諸多方面的辯證關系。這一和諧社會理論,為我們從生存到生活,從精神到現實,從思想到靈魂的蛻變,指引了前進的方向。
在中國思想史上,早有和諧思想的萌芽。孔子認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提出「天人合一」。人是構成社會的分子,只有人與人之間達到和諧,整個社會才能和諧。作為一名機關幹部,努力為創建和諧機關做貢獻,就是在為和諧社會的發展添磚加瓦。
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古老而又全新的命題
所謂和諧,是指事物間(包括精神的東西)配合得適當、協調。就人類社會而言,和諧包括人的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關系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的協調有序發展,達到一種相互依存、互為因果、共生共榮的境界。
我國先哲們十分注重社會和諧。為了社會的和諧,儒家在義與利的關繫上,強調重義亦重利,主張義利的有機統一,反對「見利忘義」。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強調用與養的統一,等等。一系列規范性的要求,從人的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上提出了許多符合客觀規律,時至今日仍有價值觀點和行為准則。
當然,今天我們黨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傳統的封建儒家所倡導的和諧,在其內涵及其價值追求上有著本質的不同,儒家追求的和諧,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而我們追求的和諧,其本質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
任何社會都需要和諧,所謂太平盛世就是和諧社會的一種良好狀態。縱觀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看,各種社會形態都把促進社會和諧,保持社會穩定作為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重要手段。但任何私有制社會形態,其促進社會和諧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與我們黨今天所倡導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本質區別。
社會發展無止境,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也就無止境。我們所要構建的是由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是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進和諧社會。因此,她所倡導的和諧既是手段,更是目的,具有無與倫比的感召力和向心力。
『貳』 以和睦為話題的一篇作文(是關於一件事的七百字)
家,是溫暖的港灣,是孩子的避風港.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在這樣的家庭里生活.成長該多麼幸福啊!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和睦的家庭能給每一個家庭成員帶來溫暖,帶來快樂,帶來健康,帶來智慧,帶來前進的力量,特別是能為少年兒童更快樂更好地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信任是建立和睦家庭的基礎,先來了解一下安徒生的童話《老頭子總是對的》,故事說老太婆讓老頭子把馬牽到市集上,賣了或交換些什麼回來.老頭子就從牛、羊、鵝、雞、爛蘋果一路換了下來.看似心血來潮的行為,其實每次的交換老頭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且都還是考慮到老太婆會如何地高興.在酒店,有兩個英國人得知老頭子用馬最後換了一袋爛蘋果,認為老太婆肯定會罵甚至會打老頭子,而老頭子卻認為老太婆會因此而吻他.於是,兩個英國人用一桶金幣和老頭子打賭他會不會挨罵.回到家,老頭子逐漸告訴自己的交換,而老太婆居然每次都高興,因為老頭子的每一次交換都在考慮著自己所愛的人的感受.馬換牛,有牛奶;牛換羊,有羊奶、羊毛;羊換鵝,不需喂,在河邊游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還有鵝肉吃了;鵝換雞,有雞蛋,甚至會有一大群雞;雞換爛蘋果,哈,老太婆更高興,不只因為自己以往把自家樹上只結的一個蘋果當財富,致使成為爛蘋果也不願意扔,就現在,她去附近借香菜,人家說地里什麼也不長,連爛蘋果都長不出一個,這下,我們可以送給他一袋爛蘋果了.老太婆吻了老頭子,兩位英國人認輸了,金幣自然給,同時也認識到老頭子與老太婆這種不計得失、相互理解、保持快樂的生活態度的令人羨慕.
那麼,生活中,有幾個人能如老太婆信任老頭子般大度地對待家庭糾紛呢?如果是你,面對著各種令人情緒有大起落的局面,你還能心平氣和、笑臉相迎么?世俗的我們很難用浪漫的眼光看既已發生而又不可改變的現實.當對方做了一點似乎很傻的事之後,即使對方是好心辦了壞事,我們也常是難以接受這現實,怒不打一處來,艷陽高照在一瞬間急流直下,迅速黑雲壓城,迎面而來的不是冷嘲熱諷,就是一頓臭罵,甚至會拳腳相加.因此,互不相讓時,本來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釀成影響家庭和睦的暴風驟雨.如果,我們都能理解對方,相信對方的做法必有自己的理由,並能如老太婆般,連老頭子的錯都能解釋成一種關愛,何談家庭戰爭的爆發呢?戀愛時,我們能容忍對方的任何缺點,因為我們全心全意的愛著對方,難道我們對家庭中的成員就缺乏愛了么?並非如此,愛依然存在,只是又多了份挑剔,是我們的心態影響到我們少了發現關愛的慧眼.一味地苛求,使我們忽略了關愛的存在,而將錯誤無限放大了.當然,距離產生美,但即使是近在咫尺,只要我們用了寬容、信任的眼光去尋找,我們同樣會發現,自己身邊的美更能打動人心.讓我們一直保持著戀愛時的心態,把與所愛的人的相處的每一刻都做為戀愛中的一個標點,容忍對方,善待對方,關愛對方,允許對方犯這些美麗的錯誤吧.我們會發現,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陽光.「老頭子做的都是對的」,多麼放心的相處啊,它向我們揭示了信任鑄就和睦家庭的道理.這不是一種盲目崇拜,不是縱容,也不是柔弱的依賴,而是家庭和睦的一劑良葯.
促進家庭和睦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和義務,我想:只要我們擁有信任,就會創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
『叄』 團體以和睦為興盛 為主題寫一篇演講稿
團體以和睦為興盛,精進以持恆為准則;
作為團體的一員想要讓團體興盛必須和睦相處,精練幹事要以持之以恆為准則
【詞語】 和睦
【全拼】: 【hémù】
【釋義】: 相處得好;不爭吵:家庭~。
興盛:興旺發達。
『肆』 以和睦為話題的作文600字高中
和諧之美
那美麗的鮮花,因為有了綠葉的依偎,才顯得清純和鮮潤;那藍藍的天空,因為有了白雲的打掃,才顯得靜穆和安詳;那寬廣的大地,因為有了萬物的擁吻,才顯得和平和馨香。而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社會,甚至一個國家,不也是因為互相依存,互相映襯,互相促進,一起共同發展,才呈現出那五彩斑斕的和諧嗎?和諧猶如一幅畫,好似一首歌曲。和諧產生美麗,和諧生發了力量。
和諧不是強行的,而是順其自然的。不和諧的生活不會產生共鳴,無法演奏生活美好的樂章!和諧不是停滯,也不是凝固的,而是一種積極的前進的狀態。在一個地方,今天和諧了,明天又會被新的矛盾所打破;我們又要做新的努力去爭取達到新的更高的和諧。
和諧之美在於寬容。因為擁有寬容才有和諧。因為擁有寬容才有和諧。寬容是人類情感中的種子,她能在人類的心靈這片凈土上紮根發芽,再愛的保護下茁壯的成長。寬容之心是多麼偉大的,她能夠熄滅怒火,她能感化邪惡播散善良,她能夠無私奉獻,從不計較。她讓我們享受陽光一般的溫暖。雨珠一般的滋潤——寬容之和諧,竟妙不可言。
誠信是一顆珍貴的鑽石,是和諧之美的結晶。誠信好過一支玫瑰,在花園之中,她是最美的,美得妍艷欲滴;美得熱人心潮;美得高尚;美得完美無瑕。有了誠信之後,和諧的美足以體現了!
和諧之美絕不容忍名利所縛,只有淡泊名利才可以稱為和諧之美。老鷹是為了搏擊長空而在天空自由翱翔,而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無限的天空賜予了它自由快樂的空間;風帆只為乘風破浪而在海中搏擊風雨,而不是誇耀自己的檣桅。因此浩瀚的大海給予了它豪壯寬闊的樂園。其實,你也一樣,只要你用一顆平凡的心去看待,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星群!
有一種美,給生命帶來溫暖,和諧之美——無時無刻與我們現在,只是沒有人留意到,而我卻在無意中有所發現。我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友誼是一種和諧的平等。」
『伍』 以和諧為題寫一篇作文
和諧
當今世界在我看來是一個以人類自身為圓心,以和諧為半徑所構畫的一個名為社會的圓圈。有多麼濃郁的和諧氣息就有多麼強大的人類社會。人們在衣食無憂的生存前提下有了更高的生活要求,和諧則是它們追求並嚮往的生存境界。
很多人認為和諧只是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至高狀態。其實不然。我們和我們周圍的一切都是共存的。所以和諧也就存在於很多方面。譬如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宇宙空間的和諧等等。人與自然若是處於一種和諧共處的理想狀態,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界的壓力,維護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同時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壯大人類自身。人類的足跡雖早已踏出地球之外,但仍需時刻警醒自己:目前來說地球仍然是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同時,也應注意對宇宙空間的探索與開發。如果人類以友好的方式努力和地球之外的其他空間盡力建立起和諧的溝通方式,那麼他們同樣會善待渺小的我們。
當然,和諧也並不止是指人與外界的和諧,人的行為與靈魂和思想的和諧也尤為重要。我們不該束縛自己的思想與靈魂,同時將其加以端正和升華,並保持行為與其的統一。感嘆於自己沉浮的一生就用悲憤而又含蓄的筆觸寄託於著作,這是曹雪芹思想與行為的和諧統一;深處於牢獄仍舊壯心不已,揮毫出史家之絕唱,這是司馬遷思想與行為的和諧統一。一個人如果摸不透自己的想法還在表面加以粉飾的話,就好比走路的時候順拐子,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有多麼難受。
也有人認為可以將和諧和和平畫上等號。這種想法有些片面。因為和平是人類發展的基調,而和諧是人類發展的高潮;和平是一個安寧的環境,而和諧是一份遼遠的心境;和平是人類最初的嚮往,而和諧是人類更高的追求;和平是沒有外界的戰爭,而和諧是沒有內心的困擾。
至於笑容,在我看來並不是衡量和諧的方式。笑容的學問可多著呢!笑的種類就有千千萬萬種。而和諧只會選擇那種發自內心的笑,因為只有每一個個體對這個社會付出了真愛,和諧的使者才會紛至沓來。如果每一個人都看似有十足的為集體奉獻的決心,而真正的想法卻捉摸不透,那麼虛偽的和諧只會是玻璃球裡面美麗的世界,一旦脆弱的玻璃罩被打破,裡面原本美麗的世界就會粉碎。只有用真心鑄成的堡壘才是最堅固的。
總之,和諧是一種最佳的社會運轉模式和人類生活狀態;它要求人類以博大的胸懷對待世界,以嚴肅認真的方式去窺探自身;是要用真愛換取的瑰寶;是要用希望鑄成的永恆。願我們用甜橙般的笑容去迎接和諧,用愉悅的火苗點燃每一次的心跳,用澄澈的真誠激亮每一點星光。和諧會如陽光下的鏡子折射出最絢麗的光芒!
滿意請採納!
『陸』 以和睦相處為話題的作文
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清澈的小溪歡快地流淌,茂密的樹林遮住了毒辣的太陽,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天空……
它叫百花村,是一個山裡的小村莊。村裡的經濟不好,但這里的人們活得很開心,因為他們的家園令村民自豪。
致富之風掃遍全國,這里的人們也開始想方設法地賺錢,幻想著有一天也能過上小康日子。
三年過去了,張家靠砍伐樹木住上了小洋樓,李家因為開化工廠搬進了三層別墅……村民們看在眼裡,心中羨慕極了,於是每家每戶都尋找著自己的「發家之路」。
五年過去了,這里的人家家戶戶都是樓房別墅,生活得十分富足,村民也不再種田,過著安逸的日子。可是鄰村昔日的青山變成了禿山,小溪成了臭水溝,鳥兒都飛走了,剩下的只有蒼蠅、蚊子、垃圾和沙子。村民們也發現土地正在沙漠化,河裡漂著死魚,樹林里幾乎只剩些木樁子……但依舊沒人管,人們想著:過一天是一天,等將來環境壞到不能住再說。
沒過多久,這里的情況也和鄰村一樣,村民們流著淚遷走了。
千千萬萬個「百花村」的教訓使人銘記: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否則「百花村」的悲劇將再次重演!
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我相信,人們只要善待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昔日的百花村就一定會回來的!
或者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為我們描繪的一幅大自然與人和諧相處的畫卷,這幅畫卷是多麼美好,多麼令人神往!可是,如今在很多地方別說白鷺,就連麻雀的蹤影都難以尋覓!聽父輩們說,十年前在鄉下,麻雀以田地為家,以莊稼為伍,雖然它們也有吃稻穀的劣跡,但它們為消滅四害功不可滅。不知何時,人們急功近利,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大量施用農葯滅害蟲,結果無辜的麻雀身受其害,死的死,逃的逃,從此就很難尋到麻雀的蹤影!昔日那種人與鳥共處,鳥聲啾啾的的美好景象成為一種記憶!取而代之的是寂寥的田野,及使用農葯後帶來的種種後遺症!
記得,在課文中我們讀到南朝梁代文學家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簡練的筆墨為我們描繪了富春江的水之美:「水皆漂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富春江的水是這樣令人心旌搖盪,長江的水又何嘗不是這樣:「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讞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星轉斗移,如今的長江還是這樣靚麗嗎?「一江黃水向東流」是當今長江水的真實寫照。在重慶一帶,長江的水就是蠟黃蠟黃的,含有大量泥沙。上海長江入海口的地方,能看到的只是一江濁水。目前長江的實際排污量,已經遠遠超過了黃河和淮河。有些河流的江面,用垃圾池來形容恐怕也不為過。僅三峽庫區的生活垃圾堆存總量就達到了380萬噸,工業廢物堆存更超過了3000萬噸!汛期來臨的時候,後果不堪設想!由此可見,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是多麼可怕!七年前的長江洪水泛濫,近年來的沙塵暴,局部地區不斷出現的旱災、水災、泥石流,無不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一張張黃牌警告。如果我們還置若罔聞,人類將招致滅頂之災!還談什麼奔小康,還講什麼生活美好!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針對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的種種情形,黨中央及時提出了可持性發展的戰略方針,果斷採取各種措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綠化荒山,治理污水,推廣沼氣池,清理河道、江道垃圾,關閉一個個污染嚴重的生產點。如:個舊市北郊的某有色金屬冶煉業廠,不僅是這個區的「搖錢樹」,也是個舊市領導心目中的寶貝。但因其污染的頑症難以根治,去年,個舊市下了道「死命令」:所有冶煉企業先停產,誰先排污達標准誰先開工。據紅河州環保局部門的報告說,我州僅去年就關閉、勒令停產整頓3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企業,且有十多個此類項目拒之門外,年減少GPD在一億以上。這些數據透露出一個信息:我州各級領導幹部的發展觀念,已從過分追求GPD增長轉到了以民為本,可持續發展上。經過多方面的長期治理,已初見成效:山綠了,水青了,江河之上又重新出現了百舸爭流的景象。昔日被污染的河流、湖泊正在返老還童,找回它們美麗的從前;「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的美景,正走進人們的視野!由此可見,只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活才能真正美好!讓我們像愛護我們生命那樣去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大自然才會善待我們!
我們想看到到青山綿亘、林壑尤美;我們還想看到高山之上,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我們還想聽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流水淙淙,清脆悅耳。多麼希望讓我們每個人都投身於環保的行列之中,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環保的忠誠衛士,那樣,「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的美麗景象,就會重新回到我們的生活中!
『柒』 急求一篇以和諧為主題的作文大約1000字左右
和之美
《聖經》里說:「愛是無盡的忍耐」。實際上,就是教導我們萬事以和為貴,以和去愛別人,去忍受。而我始終以為,「和」是一種風采,「和」是一種美麗。
人與人之間的「和」是一種美。卡夫卡說:「每個人所擁有的,不是一具軀殼,而是一串成長的過程 。」這一串成長的過程不需要人與人之間友善,和平的相處去獲得。生命不僅是一聲旅程,更是一首贊歌,需要以「和」去譜寫,需要我們以「和」去傳唱。心靈與心靈之間的友愛是一種美麗,可以折射出人性的光輝,這樣一種美麗,就是「扶持旁人,同時自己也獲得重心和支點。」孔繁森,鄭培民們以自己友愛之心與人民友好地走到了一起,受到萬民敬仰,而胡長清,成克傑們,駕馭於人民之上,摒棄了「和」最終只能受到法律的嚴懲。
人與社會之間的「和」也是一種美。人是存在於社會中的動物。大自然給予我們陽光,土地和水,而「和」則是播種,讓社會長滿長青之樹,也許在社會中我們會遭受挫折,會失意,但以「和」去看待,心靈有會失業,真誠不會下崗。
「烏台詩案」將蘇軾推到痛苦的頂峰,但他卻淡然處之,他將功名利祿換了竹杖芒鞋,在缺月桂疏桐之夜,看大江東去,感人生到處如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他不為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揚動,只願「滄海濟餘生」。蘇軾在出世入世之間尋求到一絲平衡,他以一種「和」的心態去面對,笑談人生,在與社會的和好相處之中,他探尋到其中的美,找到生命的價值。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更是一種美。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同樣地,一國一利益。每一個國家都有它自己的利益,能夠在利益與利益之間尋求到平衡,以和相處,這是一種更為深遠,更為難得的美。「二戰」結束後,中國沒有向日本索賠,1972年,又同日本關系正常化,這就是以一種「和」去獲取友愛,這樣的美,不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嗎?亞洲杯決賽上,中國球迷打出了標語;「足球是世界的,釣魚島是我們的。」這其實也是以一種「和」。 與世界相處。
佛教導我們:「諸法無我,一切眾生都是隨緣而起的幻象。這也是在教我們不要過分看重自我,要與他人和平相處。因為」和」是一種美麗,一種不同於尋常的美麗。 把握住「和」,把握美麗。
『捌』 以和睦為主題寫一篇作文
幾十年前,地球是一個活躍著生命的精靈,這里有美妙的大氣層,有冷暖適內宜的氣候,有清新濕潤的空氣,鳥容獸魚蟲上演著自由的生活,花草樹木散發著醉人的芳香,那濃濃的綠蔭給人以撫慰和舒暢……可以說,這便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篇章了。
然而,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人類將越來越多的污染拋給了哺育他們的成長的母親——自然。黑煙籠罩的天空中不見了鷹擊長空的雄姿,污濁不堪的河水終結了魚翔淺底的身影,與日俱增的人口使城市變得臃腫不堪,各種現代化的機械爭著吵著要主宰這個世界。
終於有一天,大自然負荷不了如此的傷害,他發怒了。於是,氣候變異,水土流失,溫室效應,臭氧層空洞,水資源短缺,沙塵暴,非典等接踵而至。人類終於領略了它的報復,於是人類開始思索人與自然不和諧給他們帶來的危害。
所幸的是,已經有一些明智的國家政府和人民,在為自己幸福生活努力奮斗的同時也在為子孫後代做著長遠打算。於是有人提出了要對自然資源珍惜,要使人與自然達成和諧,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其實,兩千多年前韓非子就給人類留下了「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的古訓,用到今天這個生態危機四伏的社會,它更是要警鍾長鳴不絕
『玖』 以和睦為話題的一篇作文(是關於一件家庭和睦的事七百字)
我有一個溫暖的家,在家中爸爸、媽媽、弟弟都是我和睦相處的好夥伴。版爸爸對我真好權!他一天到晚忙著幹活,掙錢養家糊口,供我上學,給我快樂給我享受,他是我的專職司機,無論是上學還是放學他都會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送我。我說我將來長大了該怎樣報答他,他說只要我能好好學習就是對他最好的回報。爸爸的話我將銘記在心。媽媽對我真好!每天天還沒亮就起床為我准備早餐。還要忙著做家務,又要帶弟弟,對我的學習還從不放鬆。如果我在學習中遇到了「疑難雜症」她都會教我怎樣「對症下葯」。我說,將來長大了怎樣報答她,她說,只要長大了能與弟弟共患難,和睦相處,那就是對她最好的報答。媽媽的話我將銘記在心。弟弟對我真好!他總是會哄我開心讓我感受不到什麼是痛苦,什麼是悲傷,惟有歡樂。他對車情有獨鍾,常常「嗚------嗚------」地獨自一人在玩,那一本正經的樣兒與司機沒有什麼兩樣。我說你長大了最想做什麼,他說我要當司機載著姐姐環游世界。弟弟的話是我奮發向上地動力,我將銘記在心。你能說和睦相處的家不好嗎?
『拾』 以和睦為題的並列式作文
如果從文章內容的邏輯關系來分析,議論文具體的結構形式可分兩大類:
縱式內
逐層深入的論述結構容
例1.「層層深入」式,先提出論點後,循序漸進的去論證,把道理逐漸展開,最後歸納總結。
例2.「正反論證」式:先提出論點後,先從消極方面論證,然後進一步從積極方面論述。
橫式
並列展開的論述結構
例如:
有「總論——分論——總論」式,先提出論點,而後從幾個方面闡述,最後總結歸納;
有「總論——分論」式,先提出論點,然後從幾個方面論證。
有「分論——總論」式,對所要論述的總是分幾個方面剖析,然後綜合歸納出結論。
總之,分析議論文的結構,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層次間的內在聯系,還要注意文章中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過渡句以及過渡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