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四個小蠶豆的故事
Ⅰ 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怎樣種蠶豆
怎樣種好蠶豆?種好蠶豆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選好茬口與地塊:蠶豆忌連作。連作使植株生育不育。根瘤菌數目少,活性低,結莢少,易發病,種蠶豆就實行至少3年以上的輪作。蠶豆適應稍粘重而濕潤的土壤,但是栽培在土層深厚、肥沃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上為好。(2) 適期播種:蠶豆耐寒,可於2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種。播種前深翻土壤並適當施基肥,做成1米寬的平畦。每畦種兩行,在畦內挖穴,穴深6-9厘米,穴距20厘米左右,每穴點播種子2-3粒,摟平畦面。(3) 追肥澆水:播種後1-2天要充分供水,可促進早發芽、早齊苗。幼苗生長達3-4片真葉時,應適量追施束效氮肥,生長期間要分期追施磷、鉀肥。開花結莢期噴施磷酸二氫鉀或硼、鉬、鎂、銅等微量元素,可減少落花落莢,促進種子發育,提高產量。蠶豆生長初期以中耕為主,增加土壤的保水和通透性。從現蕾開花開始,應保持土壤濕潤。開花結莢期缺水易落花落莢,豆粒不飽滿。(4) 中耕與整枝:蠶豆出苗後應及進查苗補缺。苗期要進行多次中耕除草,結合鬆土將土培到植株根部,以防倒伏。蠶豆的分枝能力很強,後期的分枝結莢少,且易造成田間郁閉,生產上應及進掰除多餘的側枝和及時摘除生長點,減少養分消耗,提高結莢率,促進豆粒飽滿,成熟一致。(5) 適時採收:採收蠶豆嫩莢,可分次採收,採收自下面上,每7-8天一次,採收老熟的種子,可在蠶豆葉片凋落,中下部豆莢充分成熟時收獲,曬干脫粒貯藏。
Ⅱ 小學三年級作文《蠶豆的秘密》
春天,一朵美麗的蠶豆花開了。
豆葉說:「她真漂亮!」
豆莖說:「她真美麗!」
春風把豆葉和豆莖的話告訴了美麗的粉蝶,粉蝶跳著舞到了蠶豆花身邊說:「蠶豆花,你有什麼願望嗎?」
蠶豆花溫柔的說:「我只想做一個媽媽。」
豆莖說:「當豆一點點大時,你會變得很難看的!」
豆葉說:「當豆再大一些,你會變成黑色的一點,悄悄地落入泥土中,你不怕嗎?」
小小的蠶豆花堅決的說:「我不怕!」
粉蝶在空中轉了三圈,施了點魔法,飛走了。
過了幾天,蠶豆花下長出了豆莢。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蠶豆花一天天變蒼老,豆子卻一天天長大了。
一陣大風吹過,豆莖抓住蠶豆花的手,可蠶豆花卻無力的閉上了眼睛。一陣大雨落下來,豆葉張大了葉子為蠶豆花擋雨,日子又過了幾天,蠶豆花乾枯了,變成了一顆小黑點,蠶豆花對豆葉和葉莖說:「恐怕我不能再照顧我的孩子們了,你們能幫我照顧嗎?」
1
豆莖和豆葉點點頭,蠶豆花無聲的笑笑,悄悄地落入了泥土中。
豆子成熟了,八顆結實飽滿的蠶豆從豆莢里蹦出來了,他們向豆莖叫:「媽媽!」
豆莖搖搖頭。
他們向豆葉喊:「媽媽!」
豆葉搖搖頭。
因為豆莖和豆葉實在太老了,沒有力氣再說話了,他們將被一位小孩子撿走,化做一陣火,飛向遠方。
那麼誰會把蠶頭花的故事告訴人們呢?有風、有雨、有陽光,還有那隻美麗的小粉蝶 ……
Ⅲ 三年級下冊蠶豆觀察表短文
科學課上,老師教我們如何播種植物的種子,還發了四顆蠶豆給我們,讓我們回家試著種植,並觀察它們的生長過程。今天是周末,天氣也漸漸暖和起來,我迫不及待地開始了種植行動。首先准備好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餐巾紙和蠶豆種子,然後將餐巾紙揉成圓柱形墊到杯子中去,接著把蠶豆種子放入到杯子和餐巾紙之間。為了比較種子種臍的朝向對蠶豆發芽是否有影響,我還把種子根據種臍分為上下左右四個方向,並在紙杯上貼好標簽紙。最後我向杯子內的餐巾紙上澆水,把餐巾紙都濕潤了。這樣,我的蠶豆就播種好了。
3月5日星期三
自從種下蠶豆,我天天都湊近仔細觀察,還注意保持餐巾紙的濕度,經常澆水,就期待著它們快快發芽。今天傍晚,我一回到家就看到了一根細細白白的根從3號(種臍朝左)種子的種皮中露出來了,激動的我歡呼雀躍不已。
3月8日星期六
陸陸續續的其他幾顆蠶豆也都開始了萌芽,除了1號(種臍朝上)種子。通過三顆種子的觀察,我突然發現原來種子萌發是先長根的,這真是一個全新的收獲呵。為什麼種子萌發是先長根的呢?我查了資料,發現植物的根具有運輸水分和礦物質的作用,我想這就是先長根的原因吧。
3月17日星期二
從星期六到今天,根長長了很多,並且根上面又長出了許多短小的根,像胡須一樣。只是我遺憾的發現1號種子遲遲沒有動靜,我和爸爸媽媽們討論後覺得可能是蠶豆本身有缺陷吧,所以就發不了芽了,真是可惜啊!同時,我發現每粒種子的根都是向下長的,跟我們一開始放置的種子的位置是沒有關系的。今天,外婆和我一起還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給蠶豆幼苗移栽。我們把不同蠶豆種子中長出來的根小心地分開來,然後把它們一個個地栽種到不同的花盆中。
3月29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