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故事日記
① 勤學好問的名人故事 300字左右(快 我馬上就要 寫日記)
宋濂冒雪訪師。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專好文章,屬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② 關於馬故事的作文
馬,人類無言的朋友
薄春霞
每次看到徐悲鴻先生畫的奔馬,心就會沸騰起來。馬,從田野走來,從神話里走來,從競技中走來。當它矯健的身姿風塵僕僕地跨越千年,奔向我們的時候,我知道,馬,是人類無言的朋友。
我喜歡我家鄉田間小路上拉著車飛奔的馬,它們的身型十分勻稱,肌肉結實,步態優美,鬃毛還透著油油的亮光。它們很是馴良,主人往往只用幾個簡單的口令,就讓明白自己該干什麼。它們幾乎不會把主人的命令執行錯。它們熟練地前進、停止、倒退、轉彎、爬坡,像機器一樣的精準。它們脾氣很好,我想一定對善待它的主人懷有深深地感激,於是拼盡氣力為主人幹活,而且總是保質保量。它們很少傷人,很少耍犟脾氣,總是默默地、勤懇地勞動著,不管年富力強的還是老掉了牙的,他們總以自己的勇敢為主人擔起風雨,馱起責任。他們像腳下的黃土地一樣朴實,拉車、拉磨、拉犁,它們已經是主人家的一分子。他們總是默默無語,只聽到那奮力蹬踢的蹄聲,只聽得那清脆的脖鈴聲,只聽得那吃飽時或賣力時那歡快而高亢的嘶鳴聲。
我喜歡《西遊記》里忠心耿耿的白龍馬。喜歡那一襲一塵不染瀟灑的素裝,喜歡小白龍傳奇的身世。對善良俊美的小白龍總有一些婉惜:唉,可惜了,從龍王之子變成他人的坐騎;有時又會為他而慶幸:幸虧觀音菩薩網開一面,沒有置他死地,而是將他變成馬,賦予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使命,總算讓小白龍這顆忠心沒有泯滅。可愛的白龍馬,與師徒四人共同面對艱難,任勞任怨。它不是那個沖在最前面的英雄,卻總是馱得最重的走得最累的無名奉獻者。他總是默默地,不張揚不爭功也不抱怨。當困難難以逾越時,它卻能挺身而出。孫悟空賭氣離開時、他善意地勸說八戒找回師兄,唐僧身陷囹圄時,他化作舞劍的女子大顯身手,勇敢機智地與敵人周旋、較量。無言的白龍馬,你是唐僧師徒的好助手,你是西行途中的善良使者。忠誠在你身上盡展無余。
我喜歡「盛裝舞步」中典雅高貴的馬。「盛裝舞步」已經被列為了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可見,人類在最隆重最神聖的奧運會上也需要一種最可愛的動物朋友與我們共同分享。於是,選中了馬。騎著馬表演的是紳士,高貴的氣質與高貴的衣著高貴的動作造就了極至的風度。那同台演出的馬呢,也盛裝登場,顯得光鮮亮麗、華貴無比。高難的動作、曼妙的舞步、無言的默契,讓人心中生出無數的贊嘆:這兩位選手可真是一對「黃金搭檔」啊!在那一刻,我們得到的不僅是感官的享受,而是心靈的震撼,源於人與動物的和諧之極。
如今,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再可以隨處見到馬了,但是,新世紀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攜龍馬精神,成為奔跑在陽光下的千里馬呢?
③ 馬的故事,300字,倆篇
馬棚里有一匹老馬和小馬。老馬看透人世間的是是非非,知道人心邪惡。而小馬年少氣盛,爭強好勝,不管什麼都想比別人做得好。小馬總是看不起老馬,覺得它老了,什麼事都不能做,簡直跟廢物一般沒用,只能等待死亡到來。
有一天,一位財主來到馬棚想要買下小馬,讓它回到家裡替他幹活。可是小馬的主人不同意。於是小馬想:偷偷地地離開馬棚去財主家,小馬以為我到了財主家肯定吃香的喝辣的,不愁吃愁穿,每天都會過上好日子,再也不用回到這個馬棚,要跟這只沒用的老馬說再見了。老馬立刻阻止了小馬說:「那個財主肯定不是好心,你去他那,肯定會有苦日子的。」小馬想:根本是胡說八道想要阻止我門都沒有。小馬立刻推開了老馬,去財主家了。
去了財主家以後事情卻沒有讓小馬如願以償,小馬在財主家每天都在工作,非常累,晚上住在茅坑裡。因為財主每天只知道吃喝玩樂,不顧其他東西,最後便破產。那隻小馬也在街上流浪,吃盡了苦頭。這時小馬才後悔當初沒有聽老馬的話。火悔它自己所做的一切。最後小馬因為偷別人的東西,被打死了。
小馬因為不聽勸告,最後就死了。
④ 馬的故事
秦瓊賣馬
[釋義]秦瓊:人名。比喻英雄末路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
秦瓊,字叔寶,山東人。他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曾參加河南的瓦崗軍起義,是李密驃騎親將。瓦崗軍覆滅後,秦叔寶又被李世民所羅致,逐步成為高級將領。
秦叔寶這個人,在民間的聲望很大,原因有兩部小說《隋唐演義》和《說唐》都特別強調秦叔寶。在《隋唐演義》和《說唐》里,都有秦瓊賣馬的故事,說的是秦瓊在潞州落了難,窮得連飯店錢也付不出,先是典押了隨身的兵器金雙鐧,後來逼得連自己的坐騎黃驃馬也賣了。可是人在倒霉的時候,樣樣不遂心,連馬也沒人要。幸而遇見了一位賣柴的老者,動了同情心,指引秦叔寶說:「這西門15里外,有個二賢庄,莊上主人姓單號雄信,排行第二,人稱為二員外,要買好馬送朋友。」秦瓊久聞潞州單雄信的大名,就由這位老者介紹到二賢庄,與單二員外見面。秦瓊羞於說出真名實姓,只稱姓王,拿了馬價而去,後來單雄信從別人口中,獲知賣馬的人,就是山東濟南府的秦瓊,便立刻追趕,捧著秦瓊的臉說:「叔寶哥哥,你端的想殺了單通也。」
老馬識途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齊桓公和丞相管仲討伐孤竹國,被敵軍騙到了沙漠地帶。看看天晚,但見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慘霧,冷凄凄數群啼鬼,亂颯颯幾陣悲風。管仲說:「久聞北方有旱海,是極厲害之處, 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傳令收軍,帶來火種,遇風即滅,吹之不燃。隨行軍士,各各敲金擊鼓,一來以屏陰氣,二來使各隊聞聲來集。管仲見山谷險惡,急教尋路出去,卻東沖西撞,盤盤曲曲,全無出路。管仲說:「我知道老馬識途,老馬多從漠北而來,可擇老馬數頭,觀其所往而隨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馬數匹,縱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王亥馴馬的故事
馬,原是一種野生動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人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傳說有一次,黃帝的部下捕獲了一匹野馬,每當人們接近它時,它就前蹄騰空,昂頭嘶鳴,或把後腿崩起,但它並不傷害人和其它動物,只以草為食。當時人們都還不認識這種動物,便把黃帝請來辨認。黃帝觀察很長時間,也未能認出是什麼動物,只讓大家不要殺掉,派馴養動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欄先把它圈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王亥發現欄桿外邊又來了幾匹這種紅色的野馬,它們對著欄桿內的那匹野馬叫個不停,不肯離開。過了一天,王亥把木欄門打開,不料外邊的好幾匹野馬一下子都沖進木欄,和圈在欄內的野馬混在一起,互相嘶叫了一陣,然後又都卧了下來。王亥把欄桿門關住,用割來的草喂它們。過了不長時間,其中一匹馬突然生下了一隻小馬駒。王亥高興極了。消息傳開,人們也都紛紛前來觀看。這些野馬和人接觸的時間一長,好像發現人類並不想傷害它們,所以在人面前也不驚慌,變得十分溫順。特別是小馬駒,很喜歡和人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過馬後,牽出一匹性格溫順的馬,縱身跳上馬背。馬一受驚,猛地四蹄騰空飛奔起來,把毫無精神准備的王亥一下子拋下來跌了個仰面朝天。等王亥從地上爬起來,馬已跑得很遠了。王亥站起來望著越跑越遠的馬,心裡十分著急,以為它再也不會回來了。正要往回走,不料,這跑得很遠的馬,又扭頭跑回來了。王亥高興極了,忙把馬引進欄桿內圈好。後來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桑樹皮擰成一條繩子,把馬頭綁好,慢慢牽出來。然後又跳上馬背。馬仍像頭一次一樣,四蹄騰空,飛奔起來。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訓,一隻手緊緊抓住綁在馬頭上的繩子,另一隻手又緊馬鬃,任憑馬怎麼飛跑,王亥總是不鬆手。跑了一陣後,馬的速度減慢下來,直到馬不再跑時,王亥這才勒過馬頭,緩緩地騎著回去。
王亥騎馬成功後,一下子轟動了許多人,風後、應龍、常先、大鴻等前來觀看,很快黃帝也知道了。應龍是黃帝身邊的一員大將,對騎馬當然更感興趣。他積極協助王亥馴馬,練習騎馬。就在這時,一件不幸的事發生了,一天清早,王亥、應龍起來練馬,忘記把欄桿門關上,一隻老虎乘無人時闖進圈裡,把可愛的小馬駒咬死,正張口要吃的時候,被人們發現了。老虎來不及吃掉小馬駒,跳出欄桿逃走了。王亥和應龍一見小馬駒被老虎咬死,氣得快要發病,立刻帶上弓箭,騎上馬向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他們一口氣奔跑了幾十座山。終於找到了這只老虎。兩人看準目標,連發幾箭,把老虎射死在山谷中。在返迴路上,王亥、應龍又騎在馬上順便射死了幾只鹿。不料他們的行動,引起了風後的注意。風後一向智多謀廣,他腦子一動,便對黃帝說:「既然騎在馬上能追老虎,能射殺野獸,那麼,打仗時能不能也騎在馬上,追殺敵人?」風後建議黃帝下一道命令:「各部落所有打獵的人,今後出外打獵,一律不許射殺野馬。凡能捉回野馬者,給予獎勵。」黃帝不僅同意這個建議,而且自己也開始練習騎馬。他命應龍、王亥對捉回來的200多匹野馬要精心飼養,進行訓練。應龍專門挑選200多名精乾的小夥子,每天從早到晚,既馴馬,又練人。經過兩年多的訓練,中華民族最早的一支騎兵就這樣誕生了。這支騎兵在後來的涿鹿大戰中起了重大作用。
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轉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說明書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田忌賽馬》譯文: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
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田忌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
「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准能讓你贏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
「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
孫臏搖搖頭說:
「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
田忌毫無信心地說:
「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便站起來譏諷地說:
「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
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
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
「那就開始吧!」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
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
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
齊威王有點心慌意亂了。
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當然是田忌贏了齊威王。
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
秦瓊賣馬的故事
隋朝末年,在濟南府當差的山東豪傑秦瓊受命來潞州辦事,不幸染病於店中,所帶盤費俱已耗盡。無奈之中,牽著他心愛的坐騎黃膘馬到西門外的二賢庄去賣。
秦叔寶將黃膘馬拴在庄南大槐樹下,二賢庄莊主單雄信聽說有人賣馬,便去相馬。秦叔寶早在山東就聽說單雄信是一條好漢,只是眼下窮困潦倒,羞於顏面,難以通報真名實姓。偏偏單雄信聽說賣馬人是濟南來的,便請他到府上吃茶,還順便打聽仰慕已久的山東好漢秦叔寶。秦叔寶謊稱:「員外打聽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聞知他與叔寶是朋友,隨即修書一封託交叔寶,並付了馬價紋銀三十兩,外加程儀三兩,不在馬價數內,還取潞綢兩匹相贈。
卻說秦叔寶瞞得了單雄信,卻在潞州酒樓上邂逅了另一條好漢王伯當。伯當告知了單雄信,害得雄信到處尋找秦叔寶。後來兩位英雄終得相識,單雄信盛情款待,讓叔寶在二賢庄精心養病八個月。離別時單雄信為其黃膘馬配上了金鐙銀鞍,並以潞綢、重金相贈,從此二人結下莫逆之交。隨後二人在推翻隨王朝的農民起義中同仇敵愾,為起義軍創造了不可磨滅的業績。唐朝興起後,秦瓊終身保唐,單雄信則抗唐到底。盡管單、秦二人後來分道揚鑣,但患難中結下的兄弟情誼始終如故。<<說唐>>中的「秦瓊建祠報雄信」,說的就是秦瓊聞得擒了雄信,飛馬來救。走到跟前,頭已落地。叔寶抱住雄信的頭,跪在地上,悲痛欲絕。後將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陽南門外,起造一所祠堂,名為「報恩祠」,以報潞州知遇之恩。
漢血馬經典故事
老馬識途
指鹿為馬
塞翁失馬
李光弼巧施「美馬計」
伯樂相馬的故事
項羽馴服野馬
馬的故事
唐玄宗偏愛馬舞
趙奢改姓為馬
⑤ 我和馬的故事350字作文
這熟悉的歌聲從我耳邊響起,我就會對忠心耿耿的白龍馬贊賞不已。說句心裡話,唐僧西天取經要是沒有白龍馬,就算孫悟空仨徒弟最本事,唐僧也到不了西天取不到真經。 說起白龍馬,我對自己心愛的「白龍馬」也念念不忘,你知道我的白龍馬是誰嗎?告訴你吧,它是一輛鳳凰牌自行車,是爺爺送給我的生日禮物。這輛鳳凰牌自行車可是我的坐騎哦,雖然它只有兩個輪子,但它卻是我心目中四腿騰飛凌雲駕霧的白龍馬。「白龍馬」和我形影不離,就像奧比島的變異動物黑風嘯天犬和它的主人奧比一樣。雖然它們每天都有新故事發生,但是我們的故事也不比它們的少呢!不信,請看—— 「糟糕,家裡沒鹽了!」正在燒菜的媽媽大叫爸爸去買鹽,爸爸急得不知所措,因為他的坐騎電動車沒電了。「嘿嘿,看我的!」我快速跨上我的「白龍馬」,使勁地踩著腳踏板,「白龍馬」的兩只輪子也飛快地轉動著……不到十分鍾,「白龍馬」馱著我把鹽買回來了。爸爸媽媽高興地說:「謝謝翔宇!謝謝翔宇!」我說:「不客氣!不客氣!要謝就謝我的白龍馬呀!」這時,我打心眼裡感謝我的白龍馬給予了我方便。 烏雲漫漫,雷聲隆隆,暴雨即將落下。「這回要成落湯雞了,我的感冒還沒好呢!」在大赤坑郊遊的我,干著急著。「怎麼辦?」「哦,有辦法了!」於是,我騎上我的白龍馬,頂著漫漫烏雲在隆隆的雷聲伴奏中直往家裡跑。我的白龍馬性子兒急,馱著我顛簸著快速地往前跑。不一會,我們就跑到了公路邊的一家小店裡,緊接著,大點大點的雨就噼里啪啦地落了下來。這時,我打心眼裡感謝我的白龍馬給予了我呵護。 一個人呆在家裡,真是悶的慌。於是,我的白龍馬又馱著我出去逛街了。大街上的大汽車「叭叭叭」地叫著,吵死了。我不耐煩地說:「吵什麼吵,我的白龍馬可比你安分多了。你覺得你神氣,我的白龍馬比你更神氣呢!」說著,我們奮不顧身地追上了大汽車……我們在大街上幾圈轉悠下來,我的心裡無比暢快,心裡所有的郁悶和恍惚都煙消雲散了。這時,我打心眼裡感謝我的白龍馬給予了我快樂。 一個人呆在家裡,真是悶的慌。於是,我的白龍馬又馱著我出去逛街了。大街上的大汽車「叭叭叭」地叫著,吵死了。我不耐煩地說:「吵什麼吵,我的白龍馬可比你安分多了。
⑥ 我要一篇《馬的故事》的小學生作文!·~~~
曾幾何時,那草原上俊俏的馬兒失去了蹤影,驀然回首遙望,你往日的縱橫馳騁、英姿颯爽都已消失匿跡。馬,我不禁地想為你哭泣……
曾經,你邁著豪邁的步伐,風雨無阻,不理大地蒼蒼,綠野茫茫,自由地馳騁於遼闊的草原上;如今,你卻被加在身上的鞍韉、鐵勒以及華麗的裝束所束縛。而在這兩者的變化期間,你曾做過人類的朋友啊,可為什麼你從人們那兒所得到的報酬卻是羈絆呢?
在人類需要你援助之時,你毫無怨言地慷慨以赴,與人們共榮辱,可現在人們有了高科技、輪船汽車,就輕易把你從自己心中的位置上逐了出去。這對你是何等悲哀啊,何等的不公啊,而我卻只能默默地為你哭泣!
事實上,你是多麼地不值啊!想當初,因為你,秦始皇得以驅馭萬軍一統天下;因為你,劉備在危急之時逃出檀溪撿回性命;同樣因為你,成吉思汗僅用十萬鐵騎就建帝國……這些可都是你的功勞啊,可那些只顧眼前利益,可恨的人們卻遺忘了你曾在歷史上的功勛……我只有再一次為你的「果實」而哭泣!
戰馬!你在疆場上,誓死跟隨主人馳騁沙場,奮勇殺敵,不曾感到畏懼嗎?被迫參加斗馬的「選手」!你被掛上馬鈴、遭到長鞭的抽打,未曾想過報復嗎?托運東西的馬!你面對自己背上的物品和層層加壓,不曾偷偷流淚嗎?
我無法諒解,既然當初人們用盡一切力量征服了你,為何要這么輕描淡寫地把你從記憶中浮去啊!馬,我壓抑不了自己悲憤的情緒,竟忍不住要為你哭泣!如果此刻我漫步在海灘,我願把這滴淚融入海里;如果此時我疾步在雨中,我願把這滴真摯的淚合在雨水裡……
此時此刻的我,情感交織,既為你慘遭不幸而悲傷,又為人類的絕情不義而憤怒。人們正是利用了你馴良溫順、舍己從人的本性,所以才敢肆無忌憚的騎在你背上撒野,才使自己那貪婪的慾望和狂妄的心理再度升級!你真的對自己的命運無能為力嗎?
設想一下,你在重重的規矩約束下喪失自我,成天遵循主人制定的規矩,逼迫自己去做本不願做的事情,持續下去,你那有限的生命還剩下多少自由?馬啊,我真的是不得不為你哭泣了,你的臣服,你的偉大悲劇,都讓我感到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自己應何時才能停止對你的哭泣!
馬,我為你哭泣!為在廣闊無垠的大地上再也看不到自由奔跑的你而哭泣,更為你掙脫不了束縛自己的枷鎖而哭泣!馬啊,你千萬不要淡忘:無論怎樣,都不要表示無助,要為自己的命運奮起一搏,遠方的我會在你解脫束縛之前,永遠的為你哭泣……
⑦ 關於馬的故事
伯樂相馬
有個要出賣駿馬的人,接連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理睬。這人就去見相馬的專家伯樂,說:「我有匹好馬要賣掉它,接連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來過問,希望你給幫幫忙,去看看我的馬,繞著我的馬轉幾個圈兒,臨走時再回過頭去看它一眼,我願將一天的報酬奉送給您。」
伯樂接受了這個請求,就去繞著馬兒轉幾圈,看了一看,臨走時又回過頭去再看了一眼,這匹馬的價錢立刻漲了十倍。
老馬識途
春秋時期,齊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首領密廬投奔孤竹。孤竹國君答里呵聽從宰相兀律的建議,殺掉密廬假降齊軍,並把齊軍引向旱海沙漠。齊桓公採納管仲的建議,挑選幾匹漠北的老馬給齊軍帶路,走出沙漠,乘機攻佔孤竹,殺死答里呵。
按圖索驥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徵去找,最後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親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接著感嘆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田忌賽馬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 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有一次,田忌又失敗了,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 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 「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准能讓你贏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 「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 孫臏搖搖頭說: 「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 田忌毫無信心地說: 「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 便站起來譏諷地說: 「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 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 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 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 「那就開始吧!」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 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田忌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 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 齊威王有點慌亂了。 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田忌贏了齊威王。 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
⑧ 關於馬的故事100字
老馬識途
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就放開老馬前行,大家跟隨在後,於是找到了路。文言文《老馬識途》膾炙人口,文中故事正是成語(老馬識途)的來歷,現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引導的作用。常用來比喻富於經驗堪為先導。 他們不被現實所局限,不被名利而蒙蔽的精神正值得我們學習,不是嗎?
馬到成功
這個成語的出處正是出自「秦皇拜石」的傳說。 前面說了,秦始皇於統一全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0年來榮成成山頭拜日途中,聽說花斑彩石是女媧補天時遺落的神石,能保佑江山穩固,便專程禮拜花斑彩石。當時他率領萬馬千軍,沿著修好的專用馳道,直奔花斑彩石所在處,恭敬而拜。回朝後果然事事如意,天下太平,便龍顏大喜,讓百官做詩慶賀。當時便有術士徐福(就是後來出海求仙不歸的徐福老先生)詩曰:「萬馬千軍御馳道,始皇拜石得成功。」可惜當時這首文采一般的賀詩沒得到秦始皇的青睞和眾人的喝彩。但花斑彩石所在的附近沿海卻因此稱之為「馬道」。「馬道」地名的出處一是秦始皇曾率萬馬千軍到此拜石,二是秦始皇東巡所修馳道由此經過。一直到了元朝,著名大作家關漢卿慧眼識寶,由「秦皇拜石」的典故創造出了「馬到成功」這個成語。他在《五侯宴》這部作品中第一次提到他創造出了「馬到成功」這個成語。 由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現在已成了人們最喜愛的成語之一。但這「馬到成功」成語的最初創作素材來源,卻是出自我們榮成馬道的花斑彩石,出自「始皇拜石」的傳說。
⑨ 馬的故事
劉備馬跳潭溪
蔡夫人找來弟弟蔡貿想出了一個對付劉備的辦法。蔡貿就在劉表生病在家休息的時候請了荊州九竣四十二州全部的官員,說是要搞什麼聯歡晚會,而且說劉表生病不能出席,特意請來劉備來主持晚會。劉備雖然知道酒席上肯定有埋伏兵馬,什麼聯歡晚會呀,就是暗殺大會!但不能不去,於是劉備就帶著趙雲和三百個隨身護衛去參加暗殺大會。
酒過三巡,正當劉備找機會逃跑時,突然有人抓住了他的肩膀,低聲喊了一聲:「劉皇叔!」劉備嚇了一身冷汗,回頭一看,原來是荊州的國策顧問伊籍。伊籍沖劉備擠擠眼睛,指了指廁所,然後自己先跑了進去,劉備趕忙跟上他。在廁所里跟劉備咬耳朵:「皇叔!這次宴會是個陷阱,蔡貿想殺你!東門、南門、北門都有士兵把守,只有西門沒人!你趕快從西門逃走吧。」伊籍彎下身去讓劉備踩在自己的背上,從廁所的天窗爬出去。
劉備逃出來後直奔馬房,騎上了的盧馬向西門跑去。管理員上前要收停馬廢,但劉備已經走了好遠了。管理員氣呼呼的找到蔡貿說:「報告蔡將軍!剛才劉備沒交停馬費就走了……」蔡貿嚇了一跳,趕忙帶領軍馬去追。
劉備跑啊跑啊,只見一條很寬的小溪擋住了去路。劉備一夾的盧馬,硬著頭皮往前沖去,誰知沒走幾步,的盧馬就只剩下一個頭了,馬整個身子都了陷下去。
劉備絕望地說:「的盧啊的盧,人家都說你是掃把馬,會害死你的主人。我不信,騎了你六年,到了今天,我果然會被你這個掃把馬害死啊!」的盧馬從小就恨人家叫它掃把馬,它又叫又跳,竟然一下子飛躍起來跳上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