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我與書法的故事一篇半作文

我與書法的故事一篇半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2-17 08:55:56

㈠ 小作文《我和書法的小故事》200字

列寧吸煙的故事
列寧上大學時開始吸煙。列寧的母親是醫生的女兒,她懂得吸煙的害處。她對兒子吸煙上了癮感到很傷腦筋,曾多次叫列寧戒除這一不良嗜好。開始,列寧面對著母親的勸告只是微笑著說:「媽媽,我是健康的,吸這點煙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母親疼愛兒子,她想了許多辦法叫兒子戒煙,可都沒有效果。後來,她終於想出一個好辦法。
有一次,母親對列寧說:「孩子,我們是靠你父親的撫恤金過日子,撫恤金是不多的,每一樣多餘的花費都會直接影響到家庭生活。你吸煙雖然花費不多,但日長天久,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假如你不吸煙,那對家庭生活是有好處的。」那時,俄國的紙煙並不貴,母親是為了叫列寧不吸煙才這樣說。
列寧聽到母親的話,很受感動。他對母親說:「好好,您說的這些過去我沒有考慮到。好!從今天開始,我不吸煙了。」列寧說完,把口袋裡的煙掏出來放在桌子上,不再摸它了。

㈡ 寫我與書法的作文

書法,很美的一種藝術,閑暇之餘,練練書法,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好辦法。
學好書法也是需要花很多時間的.果真這樣.,但經過兩個多月的書法練習我也學到了很多.至少我們學習它可以了解更多的書法知識寫字技巧.還能了解一些歷代書法家和書法家的作品.特別是能鍛煉一個人的毅力與耐性.
學書法,如果真的投入當中的話,你可以感受很多的樂趣.果真沒錯,我們起初接觸到的是篆書,然後過度到隸書,接下來是楷書,每種書法字體都有它的特點.我覺得篆書的筆畫是非常優美的,隸書是比較柔和的,只有楷書是挺拔有力,有氣勢的.而且我個人比較偏愛楷書,特別是顏真卿的楷書.因為我能感受到它的神,所以每次我寫的時候,都能胸有成竹的寫好每個筆畫的形,寫的時候我都沒想到要怎樣的頓筆,收筆,提筆什麼的,但只要心中有它的形就比較容易掌握了.
要真的學好某種字體風格,也就是說某個歷代書法家的書法風格也是不容易的。首先你得對所歷代書法家和他的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後要掌握他的書法特點和運筆技巧.其實書法的境界確實是無窮大的,你要學好它,真的得花時間,我們要花時間去領悟某種字體風格,多去了解些書法家的時代背景和他作品誕生的背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全面的掌握某種書法風格.學書法,我認為我們最好還是得從臨摹開始,我們要注意向他人學習,向他人的優點學習,把他人的好東西吸收過來,才能高自己的書法水平,如果不向他人學習,就不能豐富和造就自己。
當然在臨習前人的作品時也不能盲目的臨,要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要注意對名帖進行研究,要取其長去其短,為我所用,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和點。
最後,我覺得學好書法,也得有一定的審美要求,寫出來的作品要有美感。要在追求美的風格中不斷超越自我。在書法學習和創作中,追求美的風格,看一幅書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個字的形體結構,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變化,結體、點劃不雷同,肥瘦適當,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風姿瀟灑,達情盡性,神采飛揚。由於每個人愛好和審美觀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從某種意義上講,形成了個人的藝術風格,不斷地超越別人、超越自我,才能從容地走進這一人類書法藝術的殿堂。
「梅花香自苦寒來」。我相信只要我們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夠學好書法的。
書法藝術是國人的驕傲,我們要一直驕傲下去!文章來源:耿慶泉書法藝術.

(2)
看著外面大片大片的雪花在空中飛舞,紛紛揚揚、飄飄灑灑,聯想到來年的春天我們南京的梅花一定會開得比往年更加鮮艷,我又回想起了我學習書法的經歷。

我學習書法是從爸爸送給我一對漂亮的鎮石開始的,那塊鎮石上寫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它的意思是無論做某事,都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這樣才能成功。

我學習書法的經歷也正是這樣:我從一年級開始學習書法,每天堅持練習書法,我的水平也因為堅持不懈而提高了很多,進步也越來越快。三、四年級的時候因為文化課的作業多了,我不能做到每天練習,只好每個星期練習三、四次,到了五、六年級,文化課的作業就更多了,只好每個星期練習兩、三次了,但我從來沒有放棄,硬是擠時間堅持練習。看到別的小朋友在樓下玩耍,我卻在苦練書法,我也感到委屈,也想出去玩,但當我看到鎮石上那句著名的詩句時,我又咬牙堅持了下來。就這樣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隨著我書法水平的提高,我練習的字體也越來越多了,有楷書、隸書、行書、篆書四種字體。我從2003年開始參加江蘇省文聯舉辦的書法考試,一步一個台階,今年我通過了九級考試。我多次參加全國、江蘇省、南京市的各類書法大賽,獲得不同獎項:江蘇省第三屆、第四屆少兒書法大賽銀獎,江蘇省第五屆少兒書法大賽「金獎」,第二屆全國少兒書畫攝影大賽「鑽石獎」,2006年全國書畫人才選拔書法類軟筆專業兒童組一等獎。

我喜歡書法,我認為它是一種美麗的筆尖藝術。我愛拿著毛筆在紙上寫那蒼勁有力大字時的樣子,我愛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更喜歡看著筆尖在紙上展示它那優美的舞姿。

練習書法真是一種享受啊!

我學習書法並不是為了完成什麼任務,而是在學習之餘可以放鬆一下,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練習書法還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那真是一種不一般的享受。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知道我的書法之路還很長,我願做那「臨寒獨自開」的聖潔的梅花。 作者 朱顧玥

㈢ 作文 我和書法的故事 要有聯想

第一個:
我的奶奶是一位對書法很有研究的人,特別對毛筆書法。每當她寫毛筆字時,我就在旁邊看著,平常我也受她的耳濡目染,對毛筆字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毛筆字是一門藝術,不深練,不明白它的背景是學不好的。」「哼,不就是那毛筆寫字嗎,誰不會呀?」我找來奶奶的毫州大白雲,金光墨塊,宣城生宣紙,紹興岩石硯。磨好墨,揮筆疾書。「怎麼那麼難看?奶奶寫得怎麼那麼好看?」
「嗯,不對,肯定有秘訣!我沖過去問奶奶: 「奶奶,怎麼寫毛筆字,您能告訴我嗎?」 「當然可以了,毛筆字——是指按傳統法度書寫的毛筆字,而不是用毛筆隨意寫出的字。它是學習書法的第一階段。怎樣寫好毛筆字,是一個很復雜、很具體的大問題,不是一篇千字文所能講透徹的。要想寫好毛筆字必須掌握好筆法和字法。所謂筆法主要就是指怎樣創造理想線條(點畫)的用筆方法。
提按。筆按下去寫,筆劃就粗,提起來就細。就像人走路的兩只腳不停地交替一樣,筆在寫字時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唯其如此,才能產生出粗細絕不相同的線條來。
每寫一個筆畫,都有入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入筆有「露鋒」法,順筆而入,使筆畫開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鋒法」,逆鋒入筆,橫畫欲右先左,豎畫欲下先上,使筆鋒藏在筆畫中,筆畫開端基本呈圓形。行筆要學會「中鋒用筆」,使鋒尖常在點劃中間運行。為使筆畫有力度,還要學會澀勢用筆,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華。收筆有「露鋒」(把筆逐漸提出紙面,畫呈尖形,如懸針豎、撇、捺、鉤),有「藏鋒」(將筆尖收回畫中,如垂露豎,筆畫尾端呈圓形)。
結字又叫結體或間架結構。啟功先生曾指出,寫毛筆字一要把握間架結構,二要練好筆畫特點。間架結構比筆畫特點重要。間架好的字,筆畫特點不突出,也還順眼;反過來就不行了。因此,認真研究並把握好字的結體規律十分重要。所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
一開始應先從楷書或隸書入手。掌握各種筆法後再學其它書體就有了基礎。臨帖是練好字的必經之路。不臨帖,全憑自己的想法隨意寫,是上不了路子的。學寫毛筆字一定要有恆心與毅力,要持之以恆,戒驕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古人都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按學習規律堅持臨池不輟,必然學有所成。
至於筆和紙沒有強求,一般的狼毫筆和舊報紙就是很好的毛筆字書寫練習材料,初學者建議從練習楷書入手,由淺到深,循序漸進才可以穩步提高。
像你這么練,怎麼練也是不會練會的。明白了嗎?」
「明白了,明白了。」
第二天一早,我跑到了書店,買了一些柳公權,顏真卿的字帖,回家後,我按照奶奶告訴我的方法寫字,果然不像第一天寫得那樣難看了。
從此以後,我不論嚴寒酷暑都堅持練習,在我們書法學校的比賽上還得了獎呢!
世上我難事,只怕有心人。我愛書法!

第二個:
書法自古就被視為中華文人士大夫的必備修養,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書法倍受中華人民的喜愛與推崇。
記得小時候,爸爸和我回福建老家時,那兒正好在舉辦一個書法作品欣賞的活動,爸爸為了培養我對書法的興趣,特意帶我去參加了這個活動。我看見了許多著名書法家的傑作, 每幅作品都讓人稱贊不已, 有王羲之震撼人心的作品,有吳自然險逸流暢的字體,有林中陽氣勢磅礴的筆鋒……看了這些作品,我真是又羨慕又羞愧,人家寫得一手好字,而我的字寫得十分不好,因此,我暗自給自己立了一個長期的奮斗目標,一定要把字練好,學好書法。
當我對爸爸提出要學習書法的要求時,爸爸高興不已。過了幾天,爸爸就把我送到一個書法老師那兒學習書法。
我這個人本身性子非常急,容易發脾氣、懊惱、坐不住,對事情也是三分熱度,還沒有練到幾天,我就不想練了,書法還真是枯燥無味,手也練的得好酸。我的不耐煩開始表露出來,動不動就發脾氣,把練書法的紙撕了,書法老師看出了我的心思,把我拉到一邊,和藹可親地對我說:「練書法就像打太極拳,要以靜制動,你是一個不錯的苗子,怎能半途而廢?有句話說的好,『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有哪位書法家的背後沒有令人辛酸的苦練史呢,就拿王羲之來說,他的字可以用鬼斧神工來形容,他這番成就的背後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他的『墨池』就是最好的見證。老師相信,你如果把書法練下去,一定能寫一手漂亮的字!」聽了老師對我的這番鼓勵的話,我頓時醒悟,羞愧地說:「老師,您放心吧!我一定會好好練習書法,做到持之以恆的。」老師會心地笑了。從此,我練書法盡管手練腫,練酸了,腳站酸了,但想想王羲之的『墨池』,我再找不到放棄的理由.而自從練了書法後,我的脾氣變得好多了,對待任何事都以更加成熟穩重的心態去處理,不再像以前那樣焦躁了。看來,練書法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好辦法。
中國的書法藝術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用其輝煌奪目的成就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了最佳的註解。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學好我們的國粹,學好書法吧!

㈣ 作文《我學習書法的故事》250字

在2010年的暑假裡,我開始學起了書法。在那段時光中,學得是隸書。老師每次都說我寫得很好,但我並不得意洋洋。另外我有兩個跟我一起學書法的秦敏皓和尤逸豐,他們的媽媽和我的媽媽是同事,所以我們三個人一起學書法。他們兩個男生上課時總要隨便偷偷摸摸地講話。尤逸豐比我和秦敏皓早學兩年,所以他現在寫得是楷書。

今年我要寫大字了,我照樣是寫得很大氣,很瀟灑。老師看見連連贊揚。我聽了,心裡樂開了花。可是,秦敏皓卻寫得都縮起來了。老師看了連連搖頭。去年,尤逸豐考了書法四級,今年考五級,我和秦敏皓今年考二級。

㈤ 《我與書法》的作文怎麼寫

我從四歲開始就在美術培訓班學習書法, 當時的我,十分沒興趣,老是寫走了樣,明明是橫, 差點寫成了蟲子,明明是豎,卻寫成了什麼的老鼠 尾巴``````於是,老師教我們先拿筆, .我按照老師 所說的去做,不到一個月,水平漸漸地提高了,已 經是家常便飯了.無論是刮風還是下雨,無論是寒 冬還是酷暑,從不間斷. 至今已經堅持8年了,現 在,書法已成了我學習和生活中難以割捨的一 部分。在書法方面我還取得了不少成績呢,已 多次獲得全國市小學生書法作品比賽美術類比 賽一、二、三等獎和其它各類獎項。從楷書, 到現在我學的隸書,我都非常喜歡,從中我不 但學到了許多書法知識和技能,還學到了許多 常識,了解了許多書家的作品和他們眼中筆下 的大千世界。馬上我就又要升班了,開始學習 行書、草書。 在我學過的培訓班中,最令我感到神秘的 要算是書法了。簡單的水、墨、筆和宣紙。一 支軟軟的毛筆,配上墨的濃淡就可以把大千世 界表現出來,不但可以有形,還可以給人一種 神秘的感覺。更神奇的是寫在紙上的墨很多年 不會掉色。書法真不愧是我國的瑰寶。 書法不但好看,它的寫法也是多種多樣, 變化多端。比如一筆兩色,在毛筆尖上蘸上兩 種深淺不同的顏色,通過控制筆的角度和力 度,就可以寫出不同層次,寫出來的寫有一種 很強的立體感。在榜書中,有一種技法叫渲 染。它是用筆先蘸上清水,把墨色往外帶,根 據需要控制渲染程度,便會出現一種由深變淺 的過度效果,寫面非常自然,這樣寫出字,給 人一種妙不可言的感覺……。可以說,書法帶給 我的是驚奇和神秘,我願意盡我最大的努力去 掌握書法的精髓。 書法已經成為我的一項愛好。每當我高興 的時候,我會想起寫書法;每當我累了,我就 會寫書法;每當我煩悶的時候,寫書法會使我 忘掉煩惱;每當我遇到難以用言語表述的時 候,我就會拿起毛筆……。書法帶給我的是輕 松、喜悅、充實和智慧。 我很開心,無論在什麼時候,書法都能陪 伴我。無論怎麼樣,我都不會放棄書法。

㈥ 《我和書法的小故事》作文200字

在2010年的暑假裡,我開始學起了書法。在那段時光中,學得是隸書。老師每次都說我寫得很好,但我並不得意洋洋。另外我有兩個跟我一起學書法的秦敏皓和尤逸豐,他們的媽媽和我的媽媽是同事,所以我們三個人一起學書法。他們兩個男生上課時總要隨便偷偷摸摸地講話。尤逸豐比我和秦敏皓早學兩年,所以他現在寫得是楷書。

今年我要寫大字了,我照樣是寫得很大氣,很瀟灑。老師看見連連贊揚。我聽了,心裡樂開了花。可是,秦敏皓卻寫得都縮起來了。老師看了連連搖頭。去年,尤逸豐考了書法四級,今年考五級,我和秦敏皓今年考二級。

我很喜歡寫書法,因為,從中我感到了許許多多的歡樂!

㈦ 我與書法的故事(450字作文)

我喜歡上科學課,學習科學也是一件快樂的事!當我學習了生物鏈時,我明白了生物鏈不是項鏈,而是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組成的相互依存的鏈條;生物鍾不是鬧鍾,而是自己體內的無形的生物鍾;在太空中無論怎麼大聲說話,別人都聽不見;我還學到了很多很多……當學到了這些有趣的知識後,我會迫不急待地與爸爸媽媽分享,順便考考他們知道不知道。嗨,學習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真想大聲告訴親愛的張老師,還有我的爸爸媽媽,學習知識真是一種樂趣,學習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

㈧ 我與書法的作文

書法的實用性
學書法最基本的活動是寫字,而寫字首要的目的是為了記事和交流感情,起碼的要求是把字寫得規范、整潔、清楚,使人看了樂於接受,如果把字寫得雜亂無章,甚至隨心所欲,胡亂造字,讀者如釋"天書",無法辨認,就失去了它的實用價值。有些人認為寫字用毛筆不如用硬筆方便,硬筆完全可以代替毛筆,只有寫毛筆字才學書法;有些人認為書法是"天才"的專利,"咱不是學書法的料"。特別是一些年歲稍高些的朋友,受"人過三十不學藝的"陳腐思想的束縛,認為學書法為時己晚。也有人認為書法及神秘,高深莫測,神不可征,形乃難表,好事難成。所有這些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因為只要寫字就有法則可言,特別是有不少場合沒有書法" 門面",絕對不行。例如,商標、廣告、標語、對聯、字畫條幅等都離不開書法。不可否認,使用鋼筆、圓珠筆及其他工具寫字是方便快捷,但不管用什麼工具寫字其法則基本與使用毛筆相同,所以無論用何種方式寫字都應該學習書法。關於學書法年齡問題,從幼年或少年開始學,無疑優勢很大,但上了年歲的人學書法,也有不少長處;有知識、有生活、有閱歷、理解快、感受深、善抒發等,年輕人是無法可比的。書法家梅湘涵答:至於"天才",是專指"有這種才能的人",任何聰明智慧都是靠熱情、勤奮和科學的學習換來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狠下一條心,不怕事不成"。梅湘涵書法家答學生問時幾句短語很有教益,言簡意明,回味無窮。問"什麼年齡學書法最適合?"答:"從識字起,任何年齡都適合"問:"我能成為書法家嗎?"答:"你認為你能---你准能!"學習書法和學習其他藝術一樣,只要我們不懷疑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有熱情,加上方法得當,定會獲得成功。千萬不要被一些壟斷者的玄學所嚇倒。他們把書法說得神乎其神,傳授抽象,舍本求末,昧於閉合圈內循環,貽誤後學。其實書法也像"窗戶紙",也是"一捅就破"。它的神韻可征,形象可表,技法可取,章法可達。"升堂入室",望而可及。
書法的藝術性
中國文字的點畫、結構和形體與外文不同。它變化微妙,形態不一,意趣迥異。"通過點畫線條的強弱、濃淡、粗細等豐富變化,以書寫的內容和思想感情的起伏變化,以字形字距和行間的分布,構成優美的章法布局,有的似玉龍琢雕,有的似奇峰突起,有的俊秀俏麗,有的氣勢豪放,這些都有使書寫文字帶上了強烈的藝術色彩。"書法己是民族藝術中一枝永開不敗的鮮花,世人賞以欣慰,可從中領略其精神風度,心靈意境,生活情趣,審美追求,時代氣息······這樣一種觀之激人感奮,聊以勵精自慰的藝術,何樂而不為呢!
書法有益健康
「作書能養氣,也能助氣。」練書時,須絕慮疑神,全軀啟動,力送毫端,注於紙上,抒胸中氣,散心中郁。這樣,對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調節和鍛煉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靈心煥發,無疾而壽。即便不幸患病,也可通過練習寫字,養心愈疾,暢達延年。古往今來說書法能使人健康長壽,並非虛傳。如歷史上歐陽詢、顏真卿、大書法家平均壽命79.2歲,其中顏真卿76歲時遭殺害,不然壽命會更長。另據資料介紹,明清兩代著名書畫家(書畫相通)同高僧比較,28人中,書畫家比高僧長壽12.7歲,說明書畫活動可能比高僧修行還有利健康,己為世人共識。現己76歲高齡的「將軍書法家」李真先生,通過練習寫字,心臟病好轉,並不再為失眠而苦惱。他深有體會地說,學習書法,「時間一久,必有所得。這「得」不僅在書法上,對身體健康尤為有益」。可見臨池潑墨,確屬健身之功,只要持之以恆,鍥而不舍,便可變「書法」為美妙的「養生之道」。
書法可陶冶情操
情操是感情和思維的綜合,書法是一門學問,一種藝術。其美感來源於大自然,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社會實踐,與其他事物有著密切的互為表裡聯系。書法的特點、技巧、理論、表達意境極其廣泛。「胸中有書,下筆不俗。」學習書法,對文學、哲學、美學、天文、地理、歷史等知識無所不及。很顯然,我們不能把書法簡單地理解為就是寫字。書法家吳善茂先生說得好:「書法是寫字,但寫字不都是書法。」書法的內在規律決定了習書的嚴肅性。這就要求習書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以高度的學習熱情,旺盛的進取精神科學的思維活動,儼然誠懇的態度來對待。必須勤奮不息,孜孜不倦,防止心血來潮,半途而廢;必須深入生活,擴大視野,防止狂妄虛偽,恃才傲物;必須加強修養,拓寬意境,防止墨守成規,捨本逐末;必須豐富學識,博古通今,防止不求甚解,出乖露醜;必須貪戀欣賞,鑒往創新,防止陳陳相因,依然故我。否則,會虛度年華,將一事無成。總之,臨池潑墨,快樂無涯,願我們積人類之聰明才智於筆下生花吧。ིས།
編輯本段書法體的種類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從迄今考古文物發掘的情況判斷為始於八千年前的中華黃河流域的古陶器文,再經由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以不同的風貌反映出時代的精神,藝術青春常在。瀏覽歷代書法,「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追尋八千年書法發展的軌跡,我們清晰地看到他與 中國社會的法發展同步,強烈的反映出每個時代的精神風貌。書法藝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瑰寶,是中華文化的燦爛之花。書法藝術最典型的體現了東方藝術之美和東方文化的優秀,是我們民族永遠值得自豪的藝術瑰寶。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藝術都無與倫比的深厚群眾基礎和藝術特徵。書法藝術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睞。
中國書法史的分期,從總的劃分,可將唐代的顏真卿作為一個分界點,以前稱作「書體沿革時期」,以後稱作「風格流變時期」。書體沿革時期,書法的發展主要傾向為書體的沿革,書法家藝術風格的展現往往與書體相聯。風格流變時期的書體已經具備,無須再創一種新的字體。於是書法家梅湘涵就提出「尚意」的主張,「書體」已經固定,而「意」是活的,這就進一步加強了作者的主體作用。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