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300字

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300字

發布時間: 2020-12-17 10:25:21

① 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有哪些

張衡是東漢時候傑出的科學家。他從小就愛想問題,對周圍的事物,總要尋根究底,弄專個水落石出。屬

在一個夏天的晚上,張衡和爺爺、奶奶在院子里乘涼。他坐在一張竹床上,仰著頭,獃獃地看著天空,還不時舉手指指劃劃,認真地數星星。

張衡對爺爺說:「我數的時間久了,看見有的星星位置移動了,原來在天空的,偏到西邊去了。有的星星出現了,有的星星又不見了。它們不是在跑動嗎?」

爺爺說道:「星星確實是會移動的。你要認識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邊比較明亮的七顆星,連在一起就像燙衣服的熨斗,很容易找到……」

「噢!我找到了!」小張衡很興奮又問:「那麼,它是怎樣移動的呢?」

爺爺想了想說:「大約到半夜,它就移到地平線上,到天快亮的時候,這北斗就翻了一個身

② 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有哪些

蔡倫來造紙

從小蔡倫就到源皇宮里去當太監,擔任職位較低的職務——小黃門,後來得到漢和帝的信任,被提升為中常侍,參與國家的機密大事。

他還做過管理宮廷用品的官——尚方令,監督工匠為皇室製造寶劍和其他各種器械,因而經常和工匠們接觸。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術和創造精神,給了他很大的影響。

蔡倫看到當時大家寫字不方便,竹簡和木簡太笨重,絲帛太貴,絲綿紙不可能大量生產,而且都存在缺點。於是,他就研究改進造紙的方法。

蔡倫總結了前人造紙的經驗,帶領工匠們用樹皮、麻頭、破布和破漁網等原料來造紙。他們先把樹皮、麻頭、破布和破漁網等東西剪碎或切斷,放在水裡浸漬一段時間,然後搗爛成漿狀物,再經過蒸煮,最後在席子上攤成薄片,放在太陽底下曬干,這樣就變成紙了。這種方法造出來的紙,不僅體輕質薄,很適合寫字,受到了人們的歡迎。由他監制的紙被人們稱為「蔡侯紙」。

③ 中國古代科學家的事跡

畢升(?—約1051)北宋布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他於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發明用膠泥內刻字,每字容一印,用火燒結後,成為活字。排版後,敷上和有紙灰的松脂蠟,加熱後壓平,使字面平整固定,然後印刷。泥活字可多次使用,比雕版印刷經濟方便,為印刷史上劃時代的技術創新。
張衡
(78~139)
東漢科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字平子.河南南陽西鄂(今河南省南召縣石橋鎮)人.少游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通五經」,「貫六藝」,永初五年(111)徵拜郎中.自元初二年(115)至永建初,兩次為太史令.精通天文、歷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轉動的渾天儀和測定地震的候風地動儀.在天文學理論方面,張衡是「渾天派」的主要代表.關於天地之起源,他認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後,輕者上升為天,重者凝聚為地,陰陽相盪,產生萬物.他還第一次正確地解釋了月蝕形成的原因,認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蝕是由於月球進入地影而產生的.他依據當時的天文學知識,肯定了宇宙的物質性和無限性.張衡把中國古代自然科學和哲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④ 求10個中國古代科學家的詳細簡介

1、張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夏村),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准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小行星」。

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2、張仲景(公元150 —219 )名機,東漢南陽郡涅陽人(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張仲景博覽群書,廣采眾方,系統地總結了漢代以前的醫學精華,根據自己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著《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後世醫學者稱張仲景為" 醫聖" 。

奉" 傷寒" 、" 金匱" 為醫經(唐宋以後將《傷寒雜病論》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 中醫" 四大經典" ,張仲景一人就完成了兩部。

他所確立的" 辨證論治"原 則,是祖國醫學偉大寶庫中的燦爛明珠,從而使中華民族的醫學獨具特色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張仲景是中華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學說哺育了世代名醫,至今依然是" 道經千載更光輝」。

3、祖沖之(429 -500 ),字文遠,范陽遒(今河北淶水)人。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和機械製造家。他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將圓周率(л)值計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即3.1415926 到3.1415927 之間。

他提出約率22/7 和密率355 /113 ,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歐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張叫它「祖率」。他編制的《大明歷》,第一次將「歲差」引進歷法。

提出在391年中設置144 個閆月。推算出一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81481日,誤差只有50秒左右。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將小行星1888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

4、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徐霞客游記》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遊日。

5、孫思邈(581-682 年享年101 歲)是隋唐之際著名醫學家。是陝西耀縣孫家塬村人,他刻苦好學,堅持行醫,為民間治病。他有高尚的醫德,主張行醫不應有貪求財物的私念,對患者要有同情愛護之心,不論貴賤親疏要一視同仁。

70多歲時寫成傑出的醫學著作《備急千金要方》。後來又感到《千金要方》不夠完善,又在百歲高齡的時候,完成了《千金翼方》一書。書成第二年便離開了人世。

他的醫學著作所以要以「千金」命名,是因為人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由於他在中醫中葯方面的重大貢獻,後世尊之為「葯王」。

6、沈括(1033-1097),字存中,北宋科學家杭州錢塘人。沈括的科學貢獻遍及天文、數學、物理、地質、氣象、生物、醫學等各領域。夢溪筆談》全面總結了宋朝以前我國科學技術成就,在世界上享有極高聲譽。

在數學上,他發明了「隙積術」和「會圓術」,「隙積術」比國外計算高階等差級數的公式早500 多年,「會圓術」是我國球面三角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沈括提出的地磁有偏角存在現象,比哥倫布1492年橫渡大西洋時「首次」發現磁偏角現象要早400 年。

李約瑟教授稱沈括是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贊許他的著作《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

7、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2400多年來,人們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發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關他的發明和創造的故事,實際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故事。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8、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

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被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9、一行(公元683年~公元727年),佛法名號。中國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和釋學家,本名張遂,魏州昌樂(今河南省南樂縣)人。

張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襄州都督、郯國公張公謹。其父張擅為武功縣令。張氏家族在武則天時代已經衰微。張遂自幼關中,刻苦學習歷象和陰陽五行之學。青年時代即以學識淵博聞名於長安。為避開武則天侄的糾纏,剃度為僧,取名一行。

先後在嵩山、天台山、當陽山學習釋教經典和天文數學。曾翻譯過多種印度佛經,後成為佛教一派——密宗的領袖。

唐朝開元九年(公元721年),據李淳風的《麟德歷》幾次預報日食不準,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編新歷。一行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編制《大衍歷》,他在製造天文儀器、觀測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測量方面有很大貢獻。

10、蔡倫(?-121年),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後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斗爭自殺身亡。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發明的造紙術。

⑤ 中國古代科學家的事例20字左右

沈括通過考察太行山海螺化石,得出了太行山遠古是海洋的科學結論
僧人一行主持了測量地球經線長度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